痔瘡發作?實話告訴你,這兩個方子最有用

很多讀者一直在問我關於痔瘡的問題,很抱歉一直沒有寫這個話題,因為我從來都沒有過痔瘡,很難體會有痔青年的感受。但是據說非常痛苦,坐立不安,難以入眠。

雖然不能感同身受,但是就這個病情本身,還是應該寫點兒什麼的。

痔瘡發作?實話告訴你,這兩個方子最有用

所以今天就來聊一下痔瘡。

痔是直腸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下的靜脈叢發生擴大麴張所形成的柔軟靜脈團,或肛管下端皮下血栓形成或增生的結締組織,俗稱痔瘡。

在臨床上這屬於多發病、常見病,故民間有十人九痔之說。本病好發於20歲以上的成年人,兒童很少見。根據發病部位的不同,一般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

痔瘡的痛苦都是一樣的,但症狀卻各有不同。內痔長在肛門齒線以上,特點是便血、痔核脫出、肛門有強烈的不適感。

外痔發生於肛門齒線以下,是一個增生的纖維組織,特點為自覺肛門墜脹、疼痛、有異物感。

混合痔就不要講了,內痔外痔都有,而且還形成了一個整體,因此兼有了內外痔的雙重症狀。

痔瘡發作?實話告訴你,這兩個方子最有用

痔瘡怎麼治?

一般來說,外痔比較好治療,多用薰洗的辦法就可以解決。但是內痔和混合痔就比較棘手,弄不好還要開刀什麼的。開刀如果能一次治好也就算了,要命的是之後還會反覆發作。

做過痔瘡手術的朋友都知道那種痛苦,不好描述。我雖然沒做過,但是探視過好幾個做痔瘡手術的朋友。其中兩位男士還出現了尿瀦留,據說拔插尿管的時的酸爽,永生難忘。

那中醫怎麼治療呢?

當然是內治和外治相結合。內治用湯藥,外治用薰洗。只要讓它不發作就好,沒痛苦,沒感覺,就算治好了。不一定非要讓肛門內外乾乾淨淨,放佛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治療痔瘡,當然也離不開整體辨證,寒熱虛實。但是有很多朋友很難辨證清楚,所以今天介紹兩種比較常見證型的驗方,可以治療大部分的痔瘡問題,辨證也相對簡單一些。供有痔之士參考。

痔瘡發作?實話告訴你,這兩個方子最有用

一、乙字湯

乙字湯來自日本的漢方,是治療各類痔瘡的有效驗方,一般服用5~10劑,即可收到止痛、止血、痔核逐漸內收之效。

組方:大黃3克,柴胡6克,升麻1.5克,甘草2克,黃芩3克,當歸6克。水煎服。(劑量僅供參考,可在醫生指導下根據病情酌情增加藥量)

“柴胡和升麻配伍可以治療肛門括約肌和直腸的鬆弛,上提肛門和直腸。甘草可以緩解括約肌痙攣性的收縮,幫助還納。當歸破瘀血治痔核。大黃升麻配伍有較好的止血作用,柴胡、升麻、黃芩的配伍對於溼疹和瘙癢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此方對於肛門周圍以及外陰部的瘙癢也有效。”

乙字湯治療的主要是熱證引起的痔瘡,適應症有:內痔核的脫出、脫肛;下血,痔核出血;肛門周圍以及外陰部的瘙癢辨證要點血色鮮紅,大便祕結,舌紅、苔黃,脈數有力。

痔瘡發作?實話告訴你,這兩個方子最有用

那除了熱證以外,痔瘡另一個比較常見的病機是虛證。也就是脾虛氣陷引起的痔瘡。

症狀有:肛門鬆弛,內痔脫出不能回收,需用手還納。便血色鮮或淡,並伴有頭暈、氣短、面色少華、神疲自汗、納少、便溏等。舌淡、苔薄白、脈細弱。

所以這種情況下治療就要以補中益氣、昇陽舉陷為主,不可再用乙字湯。

二、補中益氣湯

組方:黃芪18克,炙甘草9克,人蔘9克,當歸3克,橘皮6克,升麻6克,柴胡6克,白朮9克。水煎服。(劑量僅供參考,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醫宗金鑑》:“黃芪補表氣,人蔘補裡氣,炙甘草補中氣”。因此三樣加在一起,可補全身之氣。佐以白朮補氣健脾,助脾運化;當歸補養營血,陳皮理氣和胃,使諸藥補而不滯。升麻、柴胡昇陽舉陷,可提升下陷之中氣。

辨證要點:少氣乏力、面色㿠白、舌淡、脈虛軟無力

補中益氣湯有中成藥補中益氣丸,但是因為丸藥量少性緩,因此在發病期間最好加量服用,否則效果不好。

【總結】

不管什麼病,治療的時候都要辨證論治,屁屁上的問題也是一樣。平時多注意一點,痛苦就會離你越來越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