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四驅,為什麼有的車能爬山越野,有的卻過不了泥坑?

當你走進4S店,望向一輛中配版本的SUV,再望向一輛頂配版的,你思考著貴的這幾萬塊到底值不值。


同樣是四驅,為什麼有的車能爬山越野,有的卻過不了泥坑?



除了真皮內飾、全景天窗、大屏導航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配置,銷售一定不會忘了告訴你,頂配版有硬貨呢!那就是四驅系統,可以開去越野的。

四輪驅動系統,簡稱4WD(4-Wheel Drive),顧名思義就是,4個輪子都能收到引擎的動力,然後旋轉驅動車輛。

當然,它有很多個名字,有時候叫4x4,含義是有4個輪+4個輪都有驅動力,同理,有些卡車上寫6x6,軍隊的裝甲車上面寫8x8,也是差不多意思,前面是輪子總數量,後面是會自個轉的輪子數量。有時候它也叫 AWD(All-wheel drive),即“全輪驅動”,乘用車一般都是四個輪的,所以AWD基本等於4WD。


同樣是四驅,為什麼有的車能爬山越野,有的卻過不了泥坑?



叫啥不重要,重要的是,每輛帶四驅的SUV,在銷售嘴裡都能上天下海,征服地球上每個角落。但大家看看進藏的公路上;新疆的沙海里;東北的雪原中……真正頻繁露面的,天天沙裡來泥裡去的,好像數來數去就那幾款車,全都是熟面孔,比如豐田的普大哥,三菱的帕大爺。


同樣是四驅,為什麼有的車能爬山越野,有的卻過不了泥坑?



大家同樣是四驅,為什麼有的能撒野,有的卻只能在城市裡混混呢?因為,四驅也分成很多種。

如果從輸送的動力的原理來看,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需要傳動軸的四驅系統,如今絕絕絕絕大多數四驅汽車都屬於這類,包括玩具四驅車,它側面那根金屬桿就是傳動軸


同樣是四驅,為什麼有的車能爬山越野,有的卻過不了泥坑?



真汽車和玩具的傳動軸,原理上沒有太大的區別,只是真車的傳動軸都放在車體的中間,所以四驅汽車後排中間的地板往往鼓起一個大包。


同樣是四驅,為什麼有的車能爬山越野,有的卻過不了泥坑?



第二種則是不需要傳動軸的四驅系統,1899年,斐迪南·保時捷博士設計了一款混合動力車,它的四個輪子都分別配備了一個電機來驅動,然後用一臺內燃機發電給電機,四個電機相互獨立工作,就不用傳動軸了。

由於這時候電控技術還不成熟,這種複雜結構很難駕馭,所以保時捷博士的設計並沒有推廣。


同樣是四驅,為什麼有的車能爬山越野,有的卻過不了泥坑?



所以我們說回有傳動軸的四驅系統,它的第一次應用是在世爵60-HP賽車上,世爵之所以用了四驅,只不過是想克服一些溼滑、泥濘路面,一兩個輪子打滑的時候,還能靠其他輪子提供驅動力,而且四個輪一起動,爬坡會比較有勁。


同樣是四驅,為什麼有的車能爬山越野,有的卻過不了泥坑?



但很快人們都意識到了,四驅在越野方面的巨大潛力,1907年,戴姆勒公司奉德國政府命令,設計一款四驅車,用於德國在非洲那些路況極其惡劣的殖民地,於是戴姆勒掏出了Dernburg Wagen,這也是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越野車。


同樣是四驅,為什麼有的車能爬山越野,有的卻過不了泥坑?


(Dernburg Wagen)


用戶對它的越野能力還是給了好評的,基本上能應付非洲的路況,我們有理由相信德國人沒打腫臉充胖子,因為Dernburg Wagen重達3.6噸,相當於現在的三輛A級家轎,要是德國人天天忙著把它從泥坑裡推出來,估計是不會有啥好臉色的。

但是德國人也對它的公路性能也表示絕望,基本上屬於沒法開那種,轉彎非常困難,而且在公路上很容易出故障。

因為Dernburg Wagen採用了全時四驅系統,每時每刻都是四個輪子在驅動。

其實在很早之前,汽車設計師們就注意到一個問題,拐彎的時候,每個車輪走過的路徑不一樣長,但它們的動力來自同一個發動機,所以車每個驅動輪,被迫保持著一樣的旋轉速度。


同樣是四驅,為什麼有的車能爬山越野,有的卻過不了泥坑?



這就會造成車輪互相拉扯,然後車輛在過彎的時候滑動,部件也會劇烈損耗。於是設計師搞出了一種叫差速器的東西,自動讓車輪產生轉速差,這樣就不怕轉彎了。

但這玩意的毛病在於,它只能處理兩個前輪或者兩個後輪間的轉速差,前驅車好說,裝在前軸上,後驅車好說,裝在後軸上。

Dernburg Wagen作為一個四驅車,就很頭大了,它在前後軸分別裝了一個,解決了兩前輪之間和兩後輪之間的轉速差,但前後輪間的總體轉速差沒法搞定,所以轉彎感受是災難性的。


同樣是四驅,為什麼有的車能爬山越野,有的卻過不了泥坑?



在這個問題上,設計師分成了兩撥,另一撥用了簡單粗暴的解決方案,要在公路行駛的時候,直接斷開傳動軸的連接,把四驅車變成兩驅車,轉速差的問題就沒了,等要越野了再連接回來,切換的時機交給駕駛員選擇。

於是四驅系統的第二種形式誕生了,分時四驅。

分時四驅的代表作就是威利斯吉普車,裝備了一套簡單高效的分時四驅系統,可以切換兩驅、低速四驅、高速四驅三種模式,保留了越野能力同時,上公路也不慫。


同樣是四驅,為什麼有的車能爬山越野,有的卻過不了泥坑?



分時四驅因為結構簡單,可靠性也相對比較高,所以受到了很多車企的青睞,比如威利斯吉普家就祖祖輩輩都用,一直到最新款的Jeep牧馬人還是分時四驅。


同樣是四驅,為什麼有的車能爬山越野,有的卻過不了泥坑?



但是大家別忘了,還有另一撥設計師在鑽研怎麼改進全時四驅,他們花了幾十年才想出,除了前後軸的差速器,在傳動軸上再加一個差速器,也就是所謂的中央差速器,終於解決了四個輪子的轉速差問題。


同樣是四驅,為什麼有的車能爬山越野,有的卻過不了泥坑?


(中央差速器)


靠著這玩意,全時四驅“野戰王,彎道亡”的惡名才得以洗清,雖然說這時候分時四驅已經搶佔了市場,但全時四驅還是有用武之地的,手動切換畢竟要精力要時間,四個輪子一直有驅動力是最省事的。

而且四驅並不只對越野有用,對於大馬力的性能車而言,只有兩個驅動輪,很容易突破抓地力的極限造成打滑,大家看大馬力後驅車燒胎汙染環境就是這個原理。如果用上四驅,把動力分給四個車輪,就能讓車輛更穩定,尤其是在彎道里,而沒有帶中央差速器的分時四驅,在彎道里只會添亂。


同樣是四驅,為什麼有的車能爬山越野,有的卻過不了泥坑?


(Jensen FF 世界上第一臺四驅GT跑車)


於是分時四驅和全時四驅大路朝天各走一邊。

硬派越野,講究可靠性或者低成本的,用分時四驅

典型車輛代表:Jeep牧馬人、豐田普拉多、鈴木吉姆尼

最典型客戶代表:酷愛自己動手的硬核越野愛好者、農場主、中東地區游擊隊


同樣是四驅,為什麼有的車能爬山越野,有的卻過不了泥坑?



豪華越野、攻彎飆車,就用全時四驅

典型車輛代表:奔馳G級、日產途樂、奧迪RS系列

最典型客戶代表:豪華SUV車主、性能車車主

但我們必須嚴謹地說,全時四驅和分時四驅兩種類型,本身並沒有越野能力的強弱分別,因為一輛車能不能撒野,取決於非常多的因素。

比如車輛的動力足不足;前後槓的接近/離去角是幾度;車輛的軸距是多少;輪胎的適應性如何;有沒有裝備差速鎖,能否及時鎖止打滑車輪,把動力留給有附著力的車輪。


同樣是四驅,為什麼有的車能爬山越野,有的卻過不了泥坑?



所謂辯證唯物主義,就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個道理也適用於我們說的第三種四驅形式,適時四驅。

適時四驅的誕生,來源於人們對前兩種四驅形式的不滿,全時四驅造價貴,而且一直驅動四個輪子太耗油了,分時四驅切來切去又太麻煩了。

那咋辦呢,智能切換呀,讓車載電腦識別路況,跑公路自動切換兩驅省油,越野就自動切四驅,豈不美哉?這就是適時四驅的工作方式。


同樣是四驅,為什麼有的車能爬山越野,有的卻過不了泥坑?



然而只是聽起來很美好呢,裝適時四驅的結果一般是,比普通兩驅版本更加耗油,因為多了傳動軸等一大堆系統,車變沉了。

然後越野能力又比不上前兩種四驅形式,因為天生結構缺陷,適時四驅往往無法將超過50%的動力傳遞給兩個後輪,適時四驅系統基本上也不裝備差速鎖,如果出現單側兩個車輪都打滑,那就完全被困住了,結論如下:你想拿它去穿越,就是給救援隊添堵。


同樣是四驅,為什麼有的車能爬山越野,有的卻過不了泥坑?



我們常見的城市SUV,絕大多數採用這種適時四驅形式,例子咱們就不舉了,但凡你在越野聖地看不到影子的SUV,都可以划進這類。

因為它們平常都在城市裡開,以省油為以第一目標,四驅模式只需要對付一些爛泥路、水坑,也基本上夠使了,能力僅限於此,4S銷售的話不能全信。

如果你完全碰不到爛路,那麼買一輛兩驅的城市SUV就好,四驅版不僅要花你更多錢,還要燒你更多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