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深處的花香(原創散文)'

"

一些不算遙遠的歲月和一個不算偏僻的鄉村總會使我在閒暇時作悠悠的懷想。一方面,那些歲月和那方水土是我青少年生於斯、長於斯的時代和樂土;另一方面,也是我完成小學和初中學業的歷史見證。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一些蒼白的抑或“轟轟烈烈”的故事給我的記憶烙下深深淺淺的印跡。

出生於自祖輩就家道中落的一個農民家庭,自小就“訥於言而敏於行”的我卻對周邊事物異常敏感。在我的童年和少年時代發生的點點滴滴,在他人看來或許過於雞零狗碎,但在我腦海的底片中卻一次次沖洗出生動的圖景,不同的年代它們給我的生命帶來不同的馨香。儘管有些圖景看起來有些苦澀。

一、蓉姐

在我動筆寫這篇文字的時候,我無法繞開的第一個人物是美麗的蓉姐。她是自我來到這個世界除了母親外第二個留下深刻印象的女性。儘管她當時只有17歲,儘管我那時還在10歲左右的門檻徘徊,但我當時堅信地打賭,蓉姐就是當時在全國熱演黃梅戲《天仙配》裡的七仙女。我現在還有這個固執的信念。

蓉姐是一名小學民辦教師,教我的語文。她的白皙、脫俗和陽光是我至今也很少從其他女性身上看到的。我喜歡她的一顰一笑,喜歡她手摸我頭頂逼人的溫暖,還有她叫著我的小名時怡人的婉轉,我更喜歡她用方言教授的每一節語文課。我對美麗漢字的著魔或許就是從那時埋下了頑固的種子和倔強的根。

我帥氣的堂哥與蓉姐同為我就讀的鄉村小學民辦教師,幾乎同年的他們被同學們視為天生的一對。在驕傲的背後,我心中似乎有絲絲的酸澀:我為什麼不同堂哥同年呢?我的帥氣也不讓我的堂哥呀!但我還是上學和放學時自豪地目視著他們出雙入對,有時還換來他們對我頭頂同時的撫摸。

不知什麼時候,蓉姐好幾天沒有給我們上語文課了。校長說蓉姐病了。某一天夜晚,我對蓉姐的牽掛和期待被父母的竊竊私語澆滅。我隱隱約約聽到蓉姐出事了,蓉姐被關押在大隊部接受“批鬥”:蓉姐未婚卻懷孕了!(在那個年代,未婚先孕對於一個女孩子來說是致命的災難!而且女人墮胎需要生產隊“革命委員會”出具證明醫院才能實施手術。)我還聽說,蓉姐在“貧下中農”審訊中承認同那男人在不同時間、不同場所有過4次“不軌行為”……。

第二天,來到學校我聽到了同學們關於蓉姐故事不同的版本,有人乾脆直接衝著我罵我堂哥“大壞蛋”。不明就裡的我甚至有幸災樂禍的快感:我的堂哥真是“好樣的”!兩天以後,我堂哥的清白才得以洗清:大隊書記為蓉姐申請了一個進城當工人的指標,蓉姐對他很“感恩”。而那時,我反倒感到巨大的不快:那個男人為什麼不是我的堂哥呢?當然,蓉姐丟掉了民辦教師的“飯碗”,也丟掉了進城當工人的指標,也徹底地在我們的視野裡消失。

10多年以後,我聽說她“出事”後不得不遠走他鄉。幸好她後來嫁到了當時農村人趨之若鶩的縣城,儘管她有著城市戶口的輕微殘疾的丈夫大她近20歲,儘管她的丈夫老得像隔壁的單身漢王老二,儘管她後來生育了兩男兩女,儘管她的子女同她一道吃著“黑市糧”,上著同樣的農村戶口,但我還是天真而樂觀的認為她是幸福的。

我不想將蓉姐的故事貼上歷史悲劇的標籤。我不想回想歲月對她命運不公正的踐踏,因為歷史永遠不可能改寫!

二、油菜花香中的晨讀

鄉村的校園是美麗的,有時美得讓人無法呼吸。藍天、綠樹、炊煙、鳥鳴、狗吠,還有鋪天蓋地的油菜花。其實我的初中學校就是一排紅磚黑瓦平房,而且沒有圍牆。校舍三面油菜田環繞,在那兒度過的三年時光比高中和大學時光更多一份難以釋懷的情感。

冬季的鄉村校園一樣毫無詩意可言,但春季和夏季的校園卻讓我們充滿激情和活力。住校期間,我們每天起得很早。早上手捏兩枚乾硬的饅頭,我們就一骨碌地消失在油菜花中,我可以感知到書香和著花香給生命帶來的震顫!不論是背誦古文還是英語單詞,那種效率是無與倫比的。當然我們也會分神呆呆地受用著花香,或用木棍掏蟈蟈洞以期找到一隻可以帶回宿舍餵養。

有時,讀書正酣的時候,從不遠處會傳來同學的聲音:“野兔!”然後10多個人頭從油菜花中伸將出來,朝著聲音處看去。我們幾乎不約而同地奔過去,哪管腳底下絕美綻放的油菜花!當然,兔子一溜煙地逃掉了,我們追趕兔子過後在油菜地中留下的一片狼藉不可避免地招來農民到校“告狀”:“孩子們以後追野兔小心點就行了!”

油菜花香還是屬於我們的。清新的空氣還是屬於我們的。晨讀的專注給我後來工作和辦事的專注打下了很好的伏筆。儘管時有黃鼠狼像離弦的箭衝過會打斷我的思維,儘管時有如鼓的蛙鳴在另一畦油菜花裡分散我的注意力,但這種刻骨的場景還是無法複製和再現的。

人的一輩子不可能全部在花香中度過,生命的枯燥和倦怠會時時蛙鳴般襲來,就看我們能否用記憶中或遙遠的花香支撐我們信念和信仰的天空。

三、餃香與結冰的菜壇

過去的日子很多是苦甜相伴的。少年求學的歲月,也會伴隨著不同的感動列車般前行。它的轟隆聲會時刻在我的耳邊迴響。

初中的語文老師和班主任胡立成老師就是感動我一輩子的老師之一。胡老師年近50,是我們學校幾個公辦教師之一。他的愛人在家務農。所以他除了教學還有很重的農活要做。給我最深印象的是他上課的風格。他授課時激情四射,講到激動處可以手舞足蹈甚至得意忘形地在講臺上翻飛起舞。在他的身上我們從沒有看到不快和消極,聽說他的家庭境況並不理想。

胡老師讓我難忘的還有他課後對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愛,這種關愛就像對待他的子女。我一向不喜歡寫一些歌功頌德的文字,甚至極其討厭這類文字,但我對他的頌揚和感恩是由衷的。胡老師給我們帶來的餃香和美食,對於那個年代的孩子來說無異於珍饈佳餚。

那是一年的六月份,學校快放暑假。有一批領導要到學校進行教育檢查。那時教育檢查鳳毛麟角,何況農村中學。我們不以為然。胡老師說為招待第二天檢查團,晚上他會開始忙碌。胡老師長於廚藝,煮炸煎炒樣樣在行。他叫我們不要吃晚飯,就在廚房後面的菜園等著,他會依次叫我們的名字,然後從窗戶給我們遞出一份可口的食物。快半年沒嘗過油腥的我們怎麼能抑制住內心的激動?我們手捧課本,裝模作樣地揹著課文,其實在隨風飄來的肉香和餃香中受的煎熬不亞於不會背書受到老師的呵斥。儘管我從沒被胡老師呵斥過。當自己的名字象背語文課文一樣被胡老師叫到,我們一個個屁顛屁顛地跑到通向菜園的窗口,領到滿滿當當的一碗油炸餃子和大塊的魚肉。那天晚上,我們的肚皮脹得溜光滾圓。整個晚上,通往洗手間的草坪被我們踩塌了一半。

更多的時候,我們住讀的生活清苦得像西方中世紀的清教徒(只有“特保生”才有資格住讀)。但胡老師會讓我們清苦的日子遠離枯燥和煩悶。哪怕我們睡著稻草打的地鋪,哪怕我們冬天吃著從家裡帶來的結冰的壇裝醃製菜,現在想起來卻感覺不到苦。因為胡老師給我們帶來太多的快樂。我十分感謝胡老師,但並不贊同他某些對待學生的做法,比方說為“特保生”學習和生活單獨“開小灶”,儘管他多數時候是無私的奉獻—他經常免費給我們提供家產的糧食和蔬菜。我們理想中倡導的“有教無類”的教育公平到現在都沒有實現,何況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近30年前。

上了高中以後,我們幾乎感受不到初中時代的快樂。由於學業繁忙,一直到上大學,我們幾乎沒有去看過胡老師。

我大學畢業那年,驚聞退休不久的胡老師去世。得到消息時,我正處於人生最低潮時期,我沒有出席他的葬禮。如果胡老師在天有靈,請原諒我的無知和寡情。今天想借用這篇文字紀念離開我們20多年的胡立成老師。

四、翠姐

翠姐是一名村姑。我無法記起她真實的姓氏。她是我們學校“食堂”唯一的廚師兼炊事員。由於年齡大我們三歲,我們都親切地稱她為翠姐。

翠姐永遠晒不黑的皮膚,泉水般柔滑。她的大眼睛和不笑就可以漾開的酒窩,成為我們記住她永不磨滅的印記。其實她總是臉上掛著微笑。她同我講話時,我總是將她的雙眼聯想成陽光中綻放的嬌嬈的油菜花。她身材高挑,凸凹有致,加之齊腰漆黑的長辮使每一名男生將到“食堂”就餐成為一種享受。就連離校步行才五分鐘路程的男生也帶米到校搭夥解決中餐。那些淘氣的男生還主動為她挑水、洗菜、往大灶裡添柴。

翠姐沒有讀過書。但我們一直認為聰明伶俐的她渾身充滿書卷氣。我們不知道她是怎麼來到我們學校的,作為臨時工,她14歲就開始工作。在當時公辦教師工資才20多元的年代,我估計她每月能掙10多元錢就不錯了。她似乎並不關心這些。她曾經告訴我們,學校沒經費,請不起人,我住得近,又喜歡學校生活,所以就申請來了。話語樸素得勝過任何做作的“勞動模範”。

翠姐在家中還有很多事要做。每天為我們做好三餐飯後,她還得回家餵豬、照顧六歲的妹妹、四歲的弟弟,農忙時還要插秧、收割稻子。

我們喜歡翠姐的理由還很多。她有時會耍些“小心眼”將好吃的多留些給我們這些“特保生”,還偷偷地從家中拿來開胃的醃製剁辣椒和她家自制的臭豆腐。她從不讓我們洗碗,說,“你們以後靠筆桿子吃飯,將手弄粗糙了怎麼同城裡的學生相比?”令我們奇怪的是,無論春夏寒暑,翠姐在水中浸泡過無數次的雙手還是蓮藕般鮮嫩白皙!

在快中考的前一個月的一個週末,沒有回家的10個“特保生”留守在校,上午快10點鐘時,應該休息的翠姐來到了學校,她拿來了很多包子、手擀麵,還有烤餅。她說這都是她親手做的,為我們中考加油。我們笑著說,“中考還有一個月呢。”她沒有回答,只是將煮好的手擀麵給我們一人盛了一碗,她轉身時,我似乎看到了她眼中有淚花!過了一會,她說要帶我們去她家荷塘採蓮蓬。當然我們樂不可支。

我們一行11人一路瘋瘋鬧鬧半小時並來到了她家荷塘。清風拂過,荷葉像綠色的閃電一次次分割了我們的視野,忽隱忽現的荷花和已成熟的蓮蓬給我們無盡的魅惑。我們被如此多的蓮蓬驚得目瞪口呆。“你們可以下去摘蓮蓬呀!”翠姐催道。我們紛紛下水,摘了50多個蓮蓬。臨走前,翠姐看到了荷塘邊一個我們漏摘的大蓮蓬,彎腰去夠,不小心摔進了荷塘。我們立馬將她拉起來。她渾身溼透了,薄薄的上衣緊貼著沒有穿文胸的軀體,那種極致的美給我們的視覺衝擊是我們一輩子都無法忘卻的。她羞得轉過身去,叫我們摘幾片荷葉,她揹著身子將荷葉圍在上身,轉過身來對我們笑了。她說,“同你們在一起太開心了。”

第二天,翠姐沒來上班。班主任說,她馬上要嫁人了,嫁得很遠。她不會再來了。可她還沒滿18歲呀,我心裡想。那一天,新來的廚師做的飯菜我們什麼也沒吃。我們呆在教室裡,無事可做,也不想說話。

翠姐出嫁的前一天晚上,我們全班32人你一元我幾毛湊了10多元錢為她扯了幾尺當時最時髦的“的確良”布料作為她新婚的賀禮。看著我們,翠姐一直笑著,說,“我會回來看你們的。”我似乎又看到翠姐眼中的淚水,就在她轉身的瞬間。

一個月內,她沒有來。

一個月以後,我們10個“特保生”全部令人羨慕地考上了本市重點高中。

三年後,我們又分別考上了不同的大學。

十年後,我們的同學中不知有多少人還記得翠姐。

二十多年以後,我去看望在某軍區司令部的師級少將同學馬某,他還動情的提到翠姐。他說,如果回到初中母校,他一定會去找翠姐,看看她過得怎樣。儘管我們就讀的初中學校20年前就合併撤銷,儘管他知道翠姐早已不住在學校附近。他說,他一直對翠姐有一種暗戀情結。他還神祕的告訴我,有一次翠姐為他一個人單獨紅燒了她從家中帶來的一條八兩多的鯽魚。她還偷偷的塞給我香瓜吃呢,我想。我為我們的童心和童趣感到訝異!這或許是保持生命之樹常青的奧祕吧。

人生總有很多遺憾。我們不知道翠姐給我們帶來的是那一種。

落筆生香。不是思想矯情的做作,而是對生命的過往真情的呵護和收藏。不管快樂的,還是苦澀的故事,它們的存在都是歲月不可磨滅的功勳。儘管我們可能平凡得象一朵油菜花,或一株風中舞動的荷葉。

"

一些不算遙遠的歲月和一個不算偏僻的鄉村總會使我在閒暇時作悠悠的懷想。一方面,那些歲月和那方水土是我青少年生於斯、長於斯的時代和樂土;另一方面,也是我完成小學和初中學業的歷史見證。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一些蒼白的抑或“轟轟烈烈”的故事給我的記憶烙下深深淺淺的印跡。

出生於自祖輩就家道中落的一個農民家庭,自小就“訥於言而敏於行”的我卻對周邊事物異常敏感。在我的童年和少年時代發生的點點滴滴,在他人看來或許過於雞零狗碎,但在我腦海的底片中卻一次次沖洗出生動的圖景,不同的年代它們給我的生命帶來不同的馨香。儘管有些圖景看起來有些苦澀。

一、蓉姐

在我動筆寫這篇文字的時候,我無法繞開的第一個人物是美麗的蓉姐。她是自我來到這個世界除了母親外第二個留下深刻印象的女性。儘管她當時只有17歲,儘管我那時還在10歲左右的門檻徘徊,但我當時堅信地打賭,蓉姐就是當時在全國熱演黃梅戲《天仙配》裡的七仙女。我現在還有這個固執的信念。

蓉姐是一名小學民辦教師,教我的語文。她的白皙、脫俗和陽光是我至今也很少從其他女性身上看到的。我喜歡她的一顰一笑,喜歡她手摸我頭頂逼人的溫暖,還有她叫著我的小名時怡人的婉轉,我更喜歡她用方言教授的每一節語文課。我對美麗漢字的著魔或許就是從那時埋下了頑固的種子和倔強的根。

我帥氣的堂哥與蓉姐同為我就讀的鄉村小學民辦教師,幾乎同年的他們被同學們視為天生的一對。在驕傲的背後,我心中似乎有絲絲的酸澀:我為什麼不同堂哥同年呢?我的帥氣也不讓我的堂哥呀!但我還是上學和放學時自豪地目視著他們出雙入對,有時還換來他們對我頭頂同時的撫摸。

不知什麼時候,蓉姐好幾天沒有給我們上語文課了。校長說蓉姐病了。某一天夜晚,我對蓉姐的牽掛和期待被父母的竊竊私語澆滅。我隱隱約約聽到蓉姐出事了,蓉姐被關押在大隊部接受“批鬥”:蓉姐未婚卻懷孕了!(在那個年代,未婚先孕對於一個女孩子來說是致命的災難!而且女人墮胎需要生產隊“革命委員會”出具證明醫院才能實施手術。)我還聽說,蓉姐在“貧下中農”審訊中承認同那男人在不同時間、不同場所有過4次“不軌行為”……。

第二天,來到學校我聽到了同學們關於蓉姐故事不同的版本,有人乾脆直接衝著我罵我堂哥“大壞蛋”。不明就裡的我甚至有幸災樂禍的快感:我的堂哥真是“好樣的”!兩天以後,我堂哥的清白才得以洗清:大隊書記為蓉姐申請了一個進城當工人的指標,蓉姐對他很“感恩”。而那時,我反倒感到巨大的不快:那個男人為什麼不是我的堂哥呢?當然,蓉姐丟掉了民辦教師的“飯碗”,也丟掉了進城當工人的指標,也徹底地在我們的視野裡消失。

10多年以後,我聽說她“出事”後不得不遠走他鄉。幸好她後來嫁到了當時農村人趨之若鶩的縣城,儘管她有著城市戶口的輕微殘疾的丈夫大她近20歲,儘管她的丈夫老得像隔壁的單身漢王老二,儘管她後來生育了兩男兩女,儘管她的子女同她一道吃著“黑市糧”,上著同樣的農村戶口,但我還是天真而樂觀的認為她是幸福的。

我不想將蓉姐的故事貼上歷史悲劇的標籤。我不想回想歲月對她命運不公正的踐踏,因為歷史永遠不可能改寫!

二、油菜花香中的晨讀

鄉村的校園是美麗的,有時美得讓人無法呼吸。藍天、綠樹、炊煙、鳥鳴、狗吠,還有鋪天蓋地的油菜花。其實我的初中學校就是一排紅磚黑瓦平房,而且沒有圍牆。校舍三面油菜田環繞,在那兒度過的三年時光比高中和大學時光更多一份難以釋懷的情感。

冬季的鄉村校園一樣毫無詩意可言,但春季和夏季的校園卻讓我們充滿激情和活力。住校期間,我們每天起得很早。早上手捏兩枚乾硬的饅頭,我們就一骨碌地消失在油菜花中,我可以感知到書香和著花香給生命帶來的震顫!不論是背誦古文還是英語單詞,那種效率是無與倫比的。當然我們也會分神呆呆地受用著花香,或用木棍掏蟈蟈洞以期找到一隻可以帶回宿舍餵養。

有時,讀書正酣的時候,從不遠處會傳來同學的聲音:“野兔!”然後10多個人頭從油菜花中伸將出來,朝著聲音處看去。我們幾乎不約而同地奔過去,哪管腳底下絕美綻放的油菜花!當然,兔子一溜煙地逃掉了,我們追趕兔子過後在油菜地中留下的一片狼藉不可避免地招來農民到校“告狀”:“孩子們以後追野兔小心點就行了!”

油菜花香還是屬於我們的。清新的空氣還是屬於我們的。晨讀的專注給我後來工作和辦事的專注打下了很好的伏筆。儘管時有黃鼠狼像離弦的箭衝過會打斷我的思維,儘管時有如鼓的蛙鳴在另一畦油菜花裡分散我的注意力,但這種刻骨的場景還是無法複製和再現的。

人的一輩子不可能全部在花香中度過,生命的枯燥和倦怠會時時蛙鳴般襲來,就看我們能否用記憶中或遙遠的花香支撐我們信念和信仰的天空。

三、餃香與結冰的菜壇

過去的日子很多是苦甜相伴的。少年求學的歲月,也會伴隨著不同的感動列車般前行。它的轟隆聲會時刻在我的耳邊迴響。

初中的語文老師和班主任胡立成老師就是感動我一輩子的老師之一。胡老師年近50,是我們學校幾個公辦教師之一。他的愛人在家務農。所以他除了教學還有很重的農活要做。給我最深印象的是他上課的風格。他授課時激情四射,講到激動處可以手舞足蹈甚至得意忘形地在講臺上翻飛起舞。在他的身上我們從沒有看到不快和消極,聽說他的家庭境況並不理想。

胡老師讓我難忘的還有他課後對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愛,這種關愛就像對待他的子女。我一向不喜歡寫一些歌功頌德的文字,甚至極其討厭這類文字,但我對他的頌揚和感恩是由衷的。胡老師給我們帶來的餃香和美食,對於那個年代的孩子來說無異於珍饈佳餚。

那是一年的六月份,學校快放暑假。有一批領導要到學校進行教育檢查。那時教育檢查鳳毛麟角,何況農村中學。我們不以為然。胡老師說為招待第二天檢查團,晚上他會開始忙碌。胡老師長於廚藝,煮炸煎炒樣樣在行。他叫我們不要吃晚飯,就在廚房後面的菜園等著,他會依次叫我們的名字,然後從窗戶給我們遞出一份可口的食物。快半年沒嘗過油腥的我們怎麼能抑制住內心的激動?我們手捧課本,裝模作樣地揹著課文,其實在隨風飄來的肉香和餃香中受的煎熬不亞於不會背書受到老師的呵斥。儘管我從沒被胡老師呵斥過。當自己的名字象背語文課文一樣被胡老師叫到,我們一個個屁顛屁顛地跑到通向菜園的窗口,領到滿滿當當的一碗油炸餃子和大塊的魚肉。那天晚上,我們的肚皮脹得溜光滾圓。整個晚上,通往洗手間的草坪被我們踩塌了一半。

更多的時候,我們住讀的生活清苦得像西方中世紀的清教徒(只有“特保生”才有資格住讀)。但胡老師會讓我們清苦的日子遠離枯燥和煩悶。哪怕我們睡著稻草打的地鋪,哪怕我們冬天吃著從家裡帶來的結冰的壇裝醃製菜,現在想起來卻感覺不到苦。因為胡老師給我們帶來太多的快樂。我十分感謝胡老師,但並不贊同他某些對待學生的做法,比方說為“特保生”學習和生活單獨“開小灶”,儘管他多數時候是無私的奉獻—他經常免費給我們提供家產的糧食和蔬菜。我們理想中倡導的“有教無類”的教育公平到現在都沒有實現,何況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近30年前。

上了高中以後,我們幾乎感受不到初中時代的快樂。由於學業繁忙,一直到上大學,我們幾乎沒有去看過胡老師。

我大學畢業那年,驚聞退休不久的胡老師去世。得到消息時,我正處於人生最低潮時期,我沒有出席他的葬禮。如果胡老師在天有靈,請原諒我的無知和寡情。今天想借用這篇文字紀念離開我們20多年的胡立成老師。

四、翠姐

翠姐是一名村姑。我無法記起她真實的姓氏。她是我們學校“食堂”唯一的廚師兼炊事員。由於年齡大我們三歲,我們都親切地稱她為翠姐。

翠姐永遠晒不黑的皮膚,泉水般柔滑。她的大眼睛和不笑就可以漾開的酒窩,成為我們記住她永不磨滅的印記。其實她總是臉上掛著微笑。她同我講話時,我總是將她的雙眼聯想成陽光中綻放的嬌嬈的油菜花。她身材高挑,凸凹有致,加之齊腰漆黑的長辮使每一名男生將到“食堂”就餐成為一種享受。就連離校步行才五分鐘路程的男生也帶米到校搭夥解決中餐。那些淘氣的男生還主動為她挑水、洗菜、往大灶裡添柴。

翠姐沒有讀過書。但我們一直認為聰明伶俐的她渾身充滿書卷氣。我們不知道她是怎麼來到我們學校的,作為臨時工,她14歲就開始工作。在當時公辦教師工資才20多元的年代,我估計她每月能掙10多元錢就不錯了。她似乎並不關心這些。她曾經告訴我們,學校沒經費,請不起人,我住得近,又喜歡學校生活,所以就申請來了。話語樸素得勝過任何做作的“勞動模範”。

翠姐在家中還有很多事要做。每天為我們做好三餐飯後,她還得回家餵豬、照顧六歲的妹妹、四歲的弟弟,農忙時還要插秧、收割稻子。

我們喜歡翠姐的理由還很多。她有時會耍些“小心眼”將好吃的多留些給我們這些“特保生”,還偷偷地從家中拿來開胃的醃製剁辣椒和她家自制的臭豆腐。她從不讓我們洗碗,說,“你們以後靠筆桿子吃飯,將手弄粗糙了怎麼同城裡的學生相比?”令我們奇怪的是,無論春夏寒暑,翠姐在水中浸泡過無數次的雙手還是蓮藕般鮮嫩白皙!

在快中考的前一個月的一個週末,沒有回家的10個“特保生”留守在校,上午快10點鐘時,應該休息的翠姐來到了學校,她拿來了很多包子、手擀麵,還有烤餅。她說這都是她親手做的,為我們中考加油。我們笑著說,“中考還有一個月呢。”她沒有回答,只是將煮好的手擀麵給我們一人盛了一碗,她轉身時,我似乎看到了她眼中有淚花!過了一會,她說要帶我們去她家荷塘採蓮蓬。當然我們樂不可支。

我們一行11人一路瘋瘋鬧鬧半小時並來到了她家荷塘。清風拂過,荷葉像綠色的閃電一次次分割了我們的視野,忽隱忽現的荷花和已成熟的蓮蓬給我們無盡的魅惑。我們被如此多的蓮蓬驚得目瞪口呆。“你們可以下去摘蓮蓬呀!”翠姐催道。我們紛紛下水,摘了50多個蓮蓬。臨走前,翠姐看到了荷塘邊一個我們漏摘的大蓮蓬,彎腰去夠,不小心摔進了荷塘。我們立馬將她拉起來。她渾身溼透了,薄薄的上衣緊貼著沒有穿文胸的軀體,那種極致的美給我們的視覺衝擊是我們一輩子都無法忘卻的。她羞得轉過身去,叫我們摘幾片荷葉,她揹著身子將荷葉圍在上身,轉過身來對我們笑了。她說,“同你們在一起太開心了。”

第二天,翠姐沒來上班。班主任說,她馬上要嫁人了,嫁得很遠。她不會再來了。可她還沒滿18歲呀,我心裡想。那一天,新來的廚師做的飯菜我們什麼也沒吃。我們呆在教室裡,無事可做,也不想說話。

翠姐出嫁的前一天晚上,我們全班32人你一元我幾毛湊了10多元錢為她扯了幾尺當時最時髦的“的確良”布料作為她新婚的賀禮。看著我們,翠姐一直笑著,說,“我會回來看你們的。”我似乎又看到翠姐眼中的淚水,就在她轉身的瞬間。

一個月內,她沒有來。

一個月以後,我們10個“特保生”全部令人羨慕地考上了本市重點高中。

三年後,我們又分別考上了不同的大學。

十年後,我們的同學中不知有多少人還記得翠姐。

二十多年以後,我去看望在某軍區司令部的師級少將同學馬某,他還動情的提到翠姐。他說,如果回到初中母校,他一定會去找翠姐,看看她過得怎樣。儘管我們就讀的初中學校20年前就合併撤銷,儘管他知道翠姐早已不住在學校附近。他說,他一直對翠姐有一種暗戀情結。他還神祕的告訴我,有一次翠姐為他一個人單獨紅燒了她從家中帶來的一條八兩多的鯽魚。她還偷偷的塞給我香瓜吃呢,我想。我為我們的童心和童趣感到訝異!這或許是保持生命之樹常青的奧祕吧。

人生總有很多遺憾。我們不知道翠姐給我們帶來的是那一種。

落筆生香。不是思想矯情的做作,而是對生命的過往真情的呵護和收藏。不管快樂的,還是苦澀的故事,它們的存在都是歲月不可磨滅的功勳。儘管我們可能平凡得象一朵油菜花,或一株風中舞動的荷葉。

歲月深處的花香(原創散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