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等於養病?朋友圈刷屏這5種“健康建議”,科學嗎?

養生 人蔘 藥品 體育 素食主義 胃潰瘍 睡眠 高血壓 安嶽縣廣播電視臺 2019-06-10

都說朋友圈是一個神奇的地方,每次看都能開啟新世界的大門。

什麼食物相剋、有毒有害、致癌傷身......看起來發現這生活處處都是陷阱。

而對於養生,更是打著:“今天不養生,明天找醫生!”

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關注自己養生,但朋友圈一直流傳的這5種“養生法”,實際上卻是害人不淺!

養生等於養病?朋友圈刷屏這5種“健康建議”,科學嗎?

第一,過午不食:傷胃長潰瘍

很多人都認為過午不食有一定道理,認為古人通常在天黑時(晚上6點-7點)休息,天亮(早上4點-5點)起床,晚上活動時間短。吃早飯的時間早,在午後就不太需要消耗太多的能量。因此,“過午不食”也就流傳已久。

然而,現代人往往沒有掌握好古人養生的精髓,盲目照搬“不吃晚飯”、“斷食”,強迫自己忍受飢餓,便會引發許多消化系統疾病。

再加上現代人的夜間活動量大,僅靠早餐和午餐的兩頓熱量支撐一天的活動,胃酸會損害胃粘膜,久而久之會引發胃潰瘍、胃炎、胃與十二指腸潰瘍等消化系統疾病。

養生等於養病?朋友圈刷屏這5種“健康建議”,科學嗎?

第二,喝水多多益善:喝多中毒傷腎

常有不少關於喝水的養生帖子在朋友圈刷屏,什麼“每天8杯水”、“渴不渴都得喝水”......這些關於喝水的觀念因此也深入人心,但若部分情況一味著喝水,那反而對人體造成極大威脅。

若人體猛地一下子喝了太多,可能就會引發水中毒,過量的水進入人體會導致血液鈉含量過低,從而引發低鈉血癥,導致昏睡、噁心、抽搐甚至昏迷等。

而對於由心、腎以及高血壓患者而言,一次性喝過多的水,還會加重心腎負擔。

養生等於養病?朋友圈刷屏這5種“健康建議”,科學嗎?

第三,素食主義:膽囊易長結石

不少人由於聽信:“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因此,越來越多人都開始選擇素食,希望通過素食來遠離三高。

然而,人體的膽囊會有規律收縮,若經常吃素,膽囊收縮程度就會減弱,膽汁會不斷淤積,從而形成了結石。

再加上,選擇避免肉食不一定就會苗條,蔬菜熱量雖說較低,但過量的澱粉或油脂含量較高的食材,這肉該長還是的長。

養生等於養病?朋友圈刷屏這5種“健康建議”,科學嗎?

第四,日走一萬步:傷膝斷骨

微信步數已經逐漸成為了健康的象徵,越來越多人為了能夠讓自己排名靠前,因此積極多走路刷成績,拼步數。

但一味過多追求“日走萬步”,不僅不能健康,相反還會引發膝關節滑膜炎,長期磨損膝關節還會引發膝關節積液。

因此至於具體走多少步為合適,還需依靠你的體重、關節是否有問題、有沒有運動基礎、體能較差又或者慢性疾病的人,畢竟不同身體情況需要運動量也是有所不同。

養生等於養病?朋友圈刷屏這5種“健康建議”,科學嗎?

第五,胡吃補品,吃多了反而會傷身

人蔘、鹿茸這類補品深受許多人選擇,認為中醫所說的“虛則補之”,但若不分體質或者胡吃亂塞,反而還會引發興奮、煩躁、頭痛、腹脹、血壓升高等副作用。

比如人蔘含有一些“類激素”等物質,大量或長期服用還會帶來一些危害,多數情況會影響睡眠,另外還會出現月經失調、胸口疼痛、心率增加等。

養生等於養病?朋友圈刷屏這5種“健康建議”,科學嗎?

因此,對於孕婦、產婦以及兒童,人生的安全性根據很少,所以從謹慎保守角度出發,儘量不要食用。再加上若跟一些藥物還會引發藥物反應,例如胰島素會導致血糖過低。

其實,健康很簡單!

與其盲目聽信網絡的偽養生,又或者花大價錢去購買這些“尚未明確”功效的補品,倒不如試著從均衡飲食、適度運動以及舒心的生活狀態,才是健康的最優的選擇。

養生等於養病?朋友圈刷屏這5種“健康建議”,科學嗎?

覺得有用的,請收藏、轉發、點贊+關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