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教你簡便方法,判斷體內是否有溼氣?

養生 中醫 便祕 健康 橘子美容養生助手 橘子美容養生助手 2017-09-07

現代人養生意識很強,很多人對“祛溼”兩字很敏感,看到有關祛溼的文章也是格外留心,所以近幾年祛溼話題很熱門。溼邪儼然已經是現代人健康的最大剋星,是絕大多數疑難雜症和慢性病的源頭或幫凶。橘子觀察了一下,平時提問怎麼祛溼的話題是最多的,有關祛溼文章的閱讀量也是最多的。這也反應出,人們對祛溼的重視度和祛溼的迫切性。

一般來講,因為氣候原因,南方人普遍溼氣重。但是現代人生活習慣等其他因素的影響,造成普遍溼氣重,所以去溼成為首要養生之道。

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教你簡便方法,判斷體內是否有溼氣?

其實我們的飲食學問很大,比如四川人愛吃辣,就是因為四川那邊溼度大,人們往往需要吃很多的辣椒來對抗溼氣。以前只有生活在溼邪比較重的西南一帶人需要用它來化解體內的溼氣。現在,很多人的體內都有溼氣了,都需要辛辣來化解,於是大家本能地愛上了川菜。

中醫最難對付的就是溼邪。中醫致病六邪包括風、寒、暑、溼、燥、火,人體最怕溼。俗話說千寒易除,一溼難去,可見中醫對溼氣之棘手。寒、熱都好辦,寒則溫之,熱則寒之;有風咱就驅風,有燥咱就潤燥,有暑咱就清暑。

然而,有溼,那就有點難辦了,用燥溼的方法,十有八九會傷了津液,溼邪還是除不去,所以中醫裡除了燥溼,還有利溼、化溼、滲溼等對付溼邪的方法,方法越多,就意味著這個敵人特別狡猾,更難對付。

而且溼是無孔不入的。溼邪傷人時從來不孤軍奮戰,總是要與別的邪氣狼狽為奸,和誰都可以稱兄道弟,成為好基友。

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教你簡便方法,判斷體內是否有溼氣?

溼氣遇寒則成為寒溼

這就好比冬天的時候,如果氣候乾燥,不管怎麼冷,人都還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溼氣重,人就很難受了。為什麼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難受,就是因為南方溼氣更重,寒邪傷人更狠。

溼氣遇熱則成為溼熱

這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有熱又溼,讓人喘不過氣來,明顯不如烈日當空、氣候乾燥的時候來得痛快。

溼氣遇風則成為風溼

驅風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風溼,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時半會兒治不好了。溼氣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是不好處理的健康問題……

溼氣這麼可怕,是不是能夠不分青紅皁白的盲目祛溼呢?顯然不可以,有時候胡亂祛溼反而傷身,我們要有目的的祛溼。先確定體內是否有溼氣,再去行動。那麼,怎麼判斷自己體內是不是有溼呢?

1、看舌苔

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乾溼適中,不滑不燥。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發膩,則說明體內有溼熱。舌苔黃中帶膩——膩就是舌頭上的液體感覺很粘的,如果是,那也是體內有溼的表現。黃得越厲害,或者膩得越厲害,說明溼邪越厲害。

2、看便便

如果大便不成形,長期便溏,必然體內有溼。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後總會有一些粘在馬桶上,很難衝下去,這也是體內有溼的一種表現,因為溼氣有黏膩的特點。

如果不便於觀察馬桶,也可以觀察手紙。大便正常的話,一張手紙就擦乾淨了。但體內有溼的人,一張手紙是不夠用的,得多用幾張才行。

如果有便祕,並且解出來的大便不成形,那說明體內的溼氣已經很重很重了,溼氣的黏膩性讓大便停留在腸內,久而久之,糞毒入血,百病蜂起。

為什麼成形的大便很少呢?中醫裡講,脾虛則便溏,中國人本應以五穀雜糧為主食,現在反以肉食為主了,很多人一天不吃肉就覺得不舒服,葷素搭配極不合理,長期這樣,傷害的是脾胃,脾是運化水溼的,脾受到傷害,水溼不能完全運化,就在身體內堆積。所以,大便不成形意味著脾虛,也意味著體內有溼氣,體內有溼氣,是現代人健康的最大問題。

3、看精神

如果你每天早上7點該起床的時候還覺得很困,覺得頭上有種東西纏著,讓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覺得身上有種東西在裹著,讓人懶得動彈,那麼,不用看舌頭,也不用看大便,也能判斷自己體內溼氣很重。

中醫裡講“溼重如裹”,這種被包裹著的感覺就是身體對溼氣的感受,好像穿著一件洗過沒幹的襯衫似的那麼彆扭。

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教你簡便方法,判斷體內是否有溼氣?

除了以上主要的三點,還有兩個判別方法: 第一,看早上起來刷牙的時候,惡不噁心。很多人說自己一刷牙就嘔吐、噁心,嗓子裡邊總是有絲絲拉拉的、不乾不淨的感覺,即使有吐痰,也只是一點。 第二,早晨起來感覺小腿肚子是不是發酸、發沉。這些也是溼的典型特徵,順便說一個祛溼的妙法,就是點揉承山穴。

溼邪是現代人健康的最大剋星,是絕大多數疑難雜症和慢性病的源頭或幫凶。只要溼邪少了,一切所謂的現代病都會遠離我們。如何對付溼邪,祛除溼邪,是我們養生祛病的首要任務。把體內的溼氣驅逐出去,身心就會光明燦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