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這個問題,需要理清兩條脈絡。一個是大宋王朝的國策;一個是楊家將有沒有兵將可出。


北宋滅亡時,楊家將為何不再出來救國?



先來看第一個問題

大宋在歷史上是一個極為“偏科”的王朝,她是歷代王朝中的“文科狀元”,但同時也是歷代王朝中的“理科差生”。這一點,從趙匡胤立國之初的那一杯酒就奠定了整個大宋王朝的基本走向——杯酒釋兵權,重文輕武。

這個政策的出臺與延續,與當時的歷史背景有關。金戈鐵馬的大唐盛世,得之於武,但也失之於武,驕橫的武將們擁兵自重,割據一方,自稱諸侯,內訌不斷,朝廷被架空,甚至皇帝的廢立,也都有太監們和武將操縱,上演了一場春秋戰國的大戲,而且這場戲一演就是幾百年,到了五代十國,更是好戲連臺,群雄並起,走馬燈似的你方唱罷我登場,轉眼間又是一個朝代。節度使說換就換,皇帝說廢就廢,換成了,就一起升官發財,換不成,大不了一跑了之,再投新主。

趙匡胤就是在這種武人干政的高潮下黃袍加身的。因此他比誰都深知武人干政的弊端。於是,杯酒釋兵權的安內方略就這樣順理成章地出臺了,從此,君臣無猜相安無事,武將們放棄兵權回到家鄉,有良田美姬相伴,且世襲罔替,何樂不為?趙家江山也會一勞永逸,趙匡胤終於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北宋滅亡時,楊家將為何不再出來救國?

這本是出於皇權的穩固做出的一時之策,沒想到後來者的登場亮相,竟相沿成習,變成了“祖制”,再也沒有更改,即便邊關吃緊,也是文官“出將”,還得派太監監軍,一舉一動都受牽制。等到戰事稍停,將軍再回朝“入相”,文豪范仲淹就是例子。武官的地位變得可有可無,軍備之鬆懈,可想而知。

宋王朝與前朝唐王朝對於文、武的倚重程度,拿兩首詩作比較,便可看出:

唐代李賀: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由此可見,唐代的風氣,是對軍人建功立業的崇敬與渴望。看看宋代: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這是宋真宗的《勸學詩》,通篇不離“書”,兩相對比,武備之鬆弛可見一斑。

再來說說楊家將

在大宋王朝重文輕武國策的背景之下,作為民間武裝力量,宋朝廷能坐視老楊家一家獨大而不管嗎?那是肯定不能的。

那麼楊家將到底實力如何,他們在整個大宋王朝軍力中的地位如何?為什麼楊家將的故事歷久不衰?這就得弄清楚演繹與真相之間的關係。


北宋滅亡時,楊家將為何不再出來救國?


我們所知道的楊家將的故事,大多來源於戲曲和說唱。至於為什麼世代傳唱,要在下一節與諸君交流。現在先還原一下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

我們先簡略地回顧一下楊家將的戲曲故事。

戲曲裡說,老令公楊業滿門忠烈,經過“金沙灘”一戰,楊氏兄弟血染沙場,老令公悲憤碰碑,五郎出家、七郎被害,四郎、八郎失蹤。僅剩老大(楊六郎排行老大,六郎是金人的叫法)六郎繼續為國征戰。六郎死後,楊宗保和楊文廣成了戍守邊關的中流砥柱。後來男人們都為國捐軀了,女將們不甘示弱,穆桂英、佘太君相繼掛帥出征,十二寡婦徵西……楊家將的愛國精神和英雄氣概,與天地同在,與日月同光,鼓舞了世世代代的華夏兒女,讓多少中華兒女慷慨悲歌,熱血奔湧!


北宋滅亡時,楊家將為何不再出來救國?


然而,這些故事只是後人們的一廂情願和精神寄託,事實上遠非如此。別說朝廷尚有百萬雄兵,對私家兵的擁有量又多加限制,即便楊令公父子能征善戰,手頭兵力也是有限的,指望一個家族勢力保護一個國家,對於趙宋朝廷來說,也是不現實的。

事實上,楊家將諸多名將裡,在史書上有記載的寥寥無幾,確鑿證據可查的,只有楊業、楊六郎和楊文廣,其餘都是後人編纂而成。關於這一點,我想,喜歡歷史的都知道個大概,而且即使不知道,網上海量資訊也以滿足你的需求,在此不再贅述。

何況,楊家將活躍於北宋初年,也就是960年前後(960年之前,在北漢、北周,後歸順宋),而“靖康之難”發生於1127年,距離楊家將時期,已經過去100多年。這個時候,即使是楊家第三代的楊文廣,也已經去世半個世紀。而楊家後人,自此之後,就沒有再出現過,至於被逼上梁山的青面獸楊志,還有南宋岳飛手下的楊再興等,只是下層屬官了,與“救宋”大業八竿子打不著。

所以,楊家將跟“救宋”扯不上什麼關係。

那麼,既然楊家將將不過十,兵不足萬,為什麼歷代廣為傳頌?

楊家將走紅背後的故事

楊家將的故事不是明清小說興盛以後的產物,更不是現代人的意淫,其實,在北宋時期,楊家將的名聲就已名滿天下。楊家將之後60多年,歐陽修曾為楊家後人楊琪寫過一篇墓誌銘,稱讚楊業、楊延昭“ 父子皆名將,其智勇號稱無敵”。同時期的蘇轍也寫過一首“過楊無敵廟”的文章。可見楊家將的故事在北宋時期,就廣為流傳了。


北宋滅亡時,楊家將為何不再出來救國?


南宋偏安一隅,屈辱求和,臣民們北望思鄉、崇拜英雄的情結愈加濃郁。於是,楊家將故事就被民間藝人借來進行大膽的藝術加工,融入了神奇故事,虛構了眾多人物,把北宋時期不少將領的故事,嫁接到楊家將身上,並大膽虛構了楊家將捨身救太宗的情節,把人們的崇拜英雄、安邦定國的家國情感,發揮得淋漓盡致。

元雜劇出現後,楊家將的故事開始搬上舞臺。而真正把楊家將大戲演到高潮的還是明代。因為明代中後期內疲外弱的局面與北宋類似,楊家將的故事就成了當時人們借古言今的素材。同時,明朝廷也想借楊家將的名節,來宣揚忠君愛國、家國一體的思想。就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楊家將故事趨於完善,人物事蹟基本定型,其時間跨度足有百年之久,從趙匡胤登基起手,一直寫到宋神宗趙頊變法,編織了楊家子孫世代忠誠報國,捨身抗敵的曠代大戲,在鼓舞民心,提振民族精氣神方面,起到了極大作用,也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從明清兩代直到當代,楊家將故事從戲曲、說唱,到小說、影視,以及地方曲藝,各種文藝表現形式不斷豐富,情節也更加跌宕多彩,


北宋滅亡時,楊家將為何不再出來救國?


回顧楊家將故事的產生、流傳到基本定型,表面上說的是楊家將的赤膽忠心保家衛國故事,其實,故事真正要表達的是一種堅貞不屈的民族精神、民族魂,是對歷代英雄的禮讚和紀念。

楊家將與岳飛、文天祥等英雄一樣,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之所以生生不息、走向繁榮昌盛的精神力量和文化符號,沒有了這種精神與符號,歷史將變得蒼白,民族將變得懦弱。沒有歷史和血性的國家只能任人宰割!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

向英雄致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