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產電池不造車,成立八年市值1500億,新能源汽車都要看它臉色?

文|徐藝婷 編輯 | 杜博奇

三個月裡,蔚來汽車連燒了四把火。

這些火不僅將蔚來置於風口浪尖,也將其背後的電池供應商——寧德時代推到了臺前。

6月27日,蔚來發布聲明,召回4803輛ES8,免費更換改進後的動力電池包。隨後,寧德時代也就此事發布聲明,表示將配合蔚來。而對於引發自燃的原因,雙方卻是各執一詞。

對很多人來說,“寧德時代”這四個字是一個陌生的名詞。但在行業內,它是穩穩的龍頭。

只產電池不造車,成立八年市值1500億,新能源汽車都要看它臉色?

2011年寧德時代成立,2016年便躋身全球動力電池銷量排行榜前三。2017年,它打敗了國際巨頭松下和國內巨頭比亞迪,登上全球動力電池銷量排行榜的第一名。

與此相應,它的市值也達到了1543億,大約是蔚來汽車的十倍,也比比亞迪高了100億。近日,麻省理工發佈《50家最聰明公司》榜單,寧德時代赫然在列。

八年來,寧德時代藉著“新能源汽車”的東風一路狂奔,終成“隱形冠軍”。

先蘋果後寶馬,“關鍵先生”曾毓群

寧德時代的大股東是曾毓群,持股比例為26.04%,他也是這家公司的創始人兼董事長。

以寧德時代當前市值計算,曾毓群的賬面財富為401億人民幣。在2018年福建富豪排行榜上,他僅次於“達利食品”的掌門人許世輝。

只產電池不造車,成立八年市值1500億,新能源汽車都要看它臉色?

曾毓群生於寒門,17歲考取上海交通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國企。僅三個月,他便辭職南下,進入東莞新科瓷電廠。自此深耕電池生產技術,並逐漸成為電池界的新星。

陳棠華和樑少康是東莞新科瓷電廠的美籍華人高管,他們一早就注意到了曾毓群。1999年,在手機電池風口來臨時,兩人勸說曾毓群加入,攜手成立名為ATL的新能源科技公司。

隨即,曾毓群迎來了第一場戰役。

他飛往美國,拿下貝爾實驗室的聚合物鋰電池專利授權。但測試後發現,這項電池存在鼓包的缺陷。為了不讓數百萬元打水漂,他帶領團隊進行研發改良,並獲得成功。

這一役為曾毓群奠定了名聲,也吸引了蘋果公司的關注與合作。不久,ATL便成為iPod的電池供應商。

只產電池不造車,成立八年市值1500億,新能源汽車都要看它臉色?

轉眼到了2011年,新能源汽車興起,一個新的風口到來。曾毓群在老家福建寧德創立“寧德時代”(CATL),切入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儲能系統的研發與生產。

第二年,恰逢寶馬在全國尋找合作伙伴。寧德時代的團隊來自ATL,擁有豐厚的高端電池生產經驗,於是被寶馬相中。在敲定合作後,寶馬發來一份厚達800頁的技術要求,寧德均一一做到。

和ATL時代與蘋果的合作一樣,寧德時代與寶馬的合作,也成了公司實力的重要背書。閘口一旦打開,市場便廣袤如海。吉利、上汽、北汽等國內整車企業,奔馳、大眾等跨國車企,均成為寧德時代的客戶。

名字霸氣卻不誇張——寧德的確拉開了一個屬於自己的時代。

上市一年市值翻倍

無疑,寧德時代選對了賽道。在其成立四年後的2015年,新能源汽車迎來了大發展。

只產電池不造車,成立八年市值1500億,新能源汽車都要看它臉色?

2015年,國務院《中國製造2025》與工信部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出臺,提出“我國汽車產業規模2020年將達3000萬輛,新能源車佔比2020年要超過7%,達到200多萬輛”,而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佔比要超過20%,達到500萬輛”。

與實現遠景相配合的具體措施也一應生成——財政補貼、免購置稅、無牌照限制等舉措,彷彿一枚枚重磅石子濺起水花無數,市場頃刻為之騷動。

那一年,諸如蔚來、小鵬、威馬等新勢力造車企業也橫空出世,紛紛崛起。

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為7.5萬輛。至2018年,這個數字一躍為 125.62萬輛,翻了16倍。

藉著這股東風,寧德時代張開翅膀飛上了天。

2015年至2017年,其動力電池系統銷量分別為2.19GWh、6.80GWh和11.84GWh。三年下來,淨利潤分別達到了9.31億元、30.22億元、39.72億元,呈倍數增長。

只產電池不造車,成立八年市值1500億,新能源汽車都要看它臉色?

優秀的業績支撐起了眾人對這家公司未來的無限想象力。

2018年,寧德時代僅用20天就過會,於6月11日在深交所敲鐘上市。開盤迎漲停,當日市值800億元。

截至今日發稿前,寧德時代股價為70.32元,總市值達1543.54億元。

這家只生產電池的企業,市值已相當於其電池採購客戶蔚來、一汽、北汽、金龍、長安等多家整車製造企業的市值之和,成為“新能源浪潮”下不折不扣的“隱形冠軍”。

2364項專利,拉開與第二的距離

風口來的時候,豬都能飛起來,但能不能成為飛得最高的那一個,憑的一定不只是運氣。

尤其是近日,寧德時代還被評為全球50家最聰明的企業之一。

在榜單評語中,麻省理工稱寧德時代“攻克高鎳三元材料及硅碳負極材料等關鍵核心技術,率先開發出能量密度達 304Wh/kg的電池樣品”。而在中國規劃中,至2020 年時,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才需要達到 300Wh/kg。

只產電池不造車,成立八年市值1500億,新能源汽車都要看它臉色?

顯然,寧德時代又一次領先了時代。

這一切與研發投入密切相關。

興許自身是技術人員出身的緣故,曾毓群極其重視研發。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至2017年,寧德時代研發費用總計29.65億元。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寧德時代擁有研發技術人員3425 名,佔員工總數比例為23.28%;擁有已授權的境內外專利共 924 項,正在申請的專利1440項,總計2364項。

只產電池不造車,成立八年市值1500億,新能源汽車都要看它臉色?

至2018年,研發費用增至19億元,為歷年之最。

這一年,寧德時代的營收達到296.1億元,電池市場份額超50%,遠高於第二名比亞迪。

後者的電池曾主要用於自家車輛,但面對新能源汽車的藍海,於2018年進行電池業務分拆,意欲在比亞迪裡造出一個“寧德”。但眼下看來,以寧德時代的技術投入與經營模式,比亞迪想要重奪魁首並不容易。

寧德還能飛多遠?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寧德都似乎處於大好階段。但那盞危險的信號燈,正在以越來越快的頻次閃爍。

2019年4月,寧德時代交出了上市後的首份全年成績單。財報顯示,其在2018年的淨利潤為35.79億元,同比下降7.71%;公司毛利率為32.8%,同比下降3.5%。

只產電池不造車,成立八年市值1500億,新能源汽車都要看它臉色?

增收不增利的原因在於材料成本高企,但更在於,行業的風變小了。

新能源汽車補貼已經大幅退坡,合作的整車廠商壓縮成本,自然也會加大對核心零部件——動力電池的壓價。

而從長遠來看,對寧德時代來說,2018年的光景甚至都還稱不上“壞”。畢竟,中國這片巨大的市場還屬於自己。

但工信部一紙公告,卻預示著即將到來的苦戰。

6月24日,工信部發布公告稱,決定自2019年6月21日起廢止《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範條件》,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批符合規範條件企業目錄同時廢止。

這意味著,中國電動車市場的動力蓄電池“白名單”正式取消,國際電池巨頭將不再被阻攔於國門之外。

松下、LG化學和三星SDI將卯足勁兒開拓中國市場。勁敵來臨,一番廝殺在所難免。

不久前,寧德高層還在一合作項目發佈會上坦言,最大的苦惱是需求太多,公司的供給跟不上。恐怕現在,他已經改變了想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