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地探訪丨雲度汽車能否跑贏新勢力造車“下半場”?

要說產品量產最早、交付最早的造車新勢力,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蔚來。的確,蔚來在2018年完成了一萬輛的交付目標,其實還有一家車企也在2018年交付了近一萬輛新車,它就是雲度汽車。僅次於蔚來的交付成績讓人不禁對低調的雲度汽車充滿興趣,《汽車通訊社》近日就來到了雲度汽車的大本營——福建莆田,帶大家一窺雲度汽車的最新動態。

完善的製造體系為產品迭代提速

雲度汽車之所以能夠率先克服交付難題,在於其擁有自建工廠和完善的製造體系。這讓其在生產進度、品質監管等方面擁有完全的話語權,不會像代工模式那樣受制於人。

實地探訪丨雲度汽車能否跑贏新勢力造車“下半場”?

雲度汽車工廠一期項目累計投資18.9億元人民幣,佔地面積達20萬平方米,包含完整的衝壓、塗裝、焊裝、總裝四大工藝,年產量最高可達8萬輛。

實地探訪丨雲度汽車能否跑贏新勢力造車“下半場”?

來到建築面積達25,498平方米的雲度汽車總裝車間,《汽車通訊社》就被其火熱的工作氛圍和井然有序的生產環境所吸引。據瞭解,總裝車間由內飾線、底盤線、三電系統分裝線、最終裝配線、整車檢測線和產品車路試跑道組成。

實地探訪丨雲度汽車能否跑贏新勢力造車“下半場”?

科技感和高效率是雲度汽車總裝車間的最大特點。等待組裝的車身和零部件在機器運輸托盤的帶動下輪番前進、停留、再進入下一道工序,組裝區域的一側整齊擺放的零部件讓車間顯得十分整潔。有序運轉的機器人提高了總裝車間的效率,而大多來自於傳統車企的工人們身著統一制服,帶著自身多年的經驗專注於較為複雜的組裝工作。同時,由燈光檢測、四輪定位調整、淋雨線和路試跑道等環節組成的檢測線則在總裝完成後進一步夯實雲度車型的品質。

實地探訪丨雲度汽車能否跑贏新勢力造車“下半場”?

雲度汽車總經理助理趙明表示:“經過了4年多的摸索,雲度汽車已建立起完善的製造體系,並積累了豐富的新能源汽車製造經驗,這為產品的迅速迭代奠定了基礎。”目前,雲度汽車擁有π1、π3兩款量產車型,二者分別於2017年11月和2018年3月上市。在2018年,雲度汽車推出了續航升級的π1 Pro和π3 Pro。而在今年4月,這兩款車型再次推出了綜合續航里程超400公里的Pro遠行版車型。π1、π3不斷提高的續航能力,不僅加強了自身的競爭力,也讓消費者不再被補貼退坡困擾。

趙明:安全是“製造”出來的

2018年起,合資品牌紛紛發力新能源市場,競爭也變得更加激烈。與此同時,新能源補貼政策或將於2020年完全退坡,新能源車企之間將開啟“貼身肉搏”,年輕的造車新勢力面臨著巨大的考驗。那麼,雲度汽車對此有哪些準備呢?

實地探訪丨雲度汽車能否跑贏新勢力造車“下半場”?

雲度汽車總經理助理趙明

趙明告訴《汽車通訊社》:“補貼完全退坡意味著新能源行業將完全變為市場導向,屆時一家車企的成本控制能力將顯得尤為重要。雲度汽車與一汽合作的車型將在今年下半年上市,而云度π7將在2020年上市,這款新車是雲度完全正向研發的車型,非常有利於我們在保證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地進行成本控制,而且不斷完善的產品矩陣也讓雲度汽車更有信心應對未來零補貼時代的市場競爭。”

實地探訪丨雲度汽車能否跑贏新勢力造車“下半場”?

為了迎合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智能網聯如今已經成為很多新車的標配,雲度汽車也不例外。但與很多車企堆砌功能的做法不同,曾任奇瑞新能源研究院副院長的趙明認為安全才是智能網聯功能的重點:“像最基礎的語音控制功能,其最大的作用就是在保證行車安全的同時,讓駕駛者依然能夠高效地進行操作,若不能保證安全,它的作用就是零。雲度汽車將主要專注於像語音識別這種基礎功能的優化,比如車主在車速較高時發出‘我要抽菸、打開車窗’的指令,雲度汽車就會拒絕執行併發出安全提示。這些非常有必要的改進,卻是很多車企忽略的地方。”

實地探訪丨雲度汽車能否跑贏新勢力造車“下半場”?

針對近期多起電動汽車自燃事件,趙明也說出了自己的看法:“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和雲度汽車銷量的提升,整車安全,尤其是電池安全將會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關注。雲度汽車一直將安全視為新能源汽車製造最重要的環節,我們認為,安全是製造出來的,而不是設計出來。雲度汽車選用的都是一致性良好的電芯,保證電池包的穩定性。在物理防護方面,我們的電池包不僅保證能達到甚至超過國標要求,使用十年或20萬公里後安全性依然如初。”

實地探訪丨雲度汽車能否跑贏新勢力造車“下半場”?

除此之外,趙明還提到了雲度汽車在電池安全方面的創新:“電池異常不像燃油車故障那樣容易被發現,而且電池自燃多是一小部分受損電芯長時間異常工作造成的。對此,雲度汽車將應用大數據分析時刻監測車輛的電池狀態,若發現有一顆電芯的數據異常,雲度汽車就會告知用戶進行檢測維修,做到防患於未然。”

寫在最後

從生產製造到產品規劃,雲度汽車顯然已經做好了應對激烈競爭和補貼退坡的準備。但是不容忽視的是,雲度汽車在品牌建設和用戶運營上,還是與蔚來、威馬、小鵬等新勢力“大腕”有一定差距。隨著在傳統汽車市場擁有強大號召力的合資品牌紛紛入場,讓更多消費者認識、認可或許是雲度汽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END——

《汽車通訊社》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對不遵守本聲明、惡意使用、不當轉載引用《汽車通訊社》原創文章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