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早間,特斯拉發佈國產版Model 3價格,起售價近33萬元,並從當日起開啟預訂。特斯拉開始與國內新能源車企“短兵相接”。

“在現階段的國內汽車市場,這個價格的特斯拉Model 3真沒什麼競爭力。”有業內人士如此表示。事實上,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國內車企競爭的主戰場。作為2018年快速增長的細分市場,無論是傳統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均將其視為破局未來的抓手。

一度分屬不同陣營的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開始合縱連橫——造車新勢力獲得造車資質、完整的生產鏈條,傳統車企卸下燃油汽車產能包袱,快速切入新能源汽車領域。

5月24日,長安汽車宣佈,與造車新勢力綠馳汽車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長安鈴木第二工廠聯合制造綠馳首款量產車型M500(內部代號),年底上市。通過與造車新勢力聯合,長安汽車將盤活閒置產能,增加部分收入,緩解業績壓力。

數據顯示,長安汽車當下的產能利用率並不高。公司2018年實現營收662.98億元,同比下降17.14%;實現歸母淨利潤6.81%,同比下降90.46%。2019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60.08億元,同比下降20%;實現歸母淨利潤-20.96億元,同比下降250.62%。

一汽夏利的情況與之類似。4月30日,一汽夏利發佈公告,將以整車相關土地、廠房、設備等資產負債出資與南京博郡成立合資公司,生產新能源車型。南京博郡表示,在未來新產品投放和發展規劃中,優先保證合資公司的產能得到充分利用。

去年9月,一汽夏利宣佈,將全資子公司一汽華利100%的股權轉讓給南京知行,股權轉讓價格為1元。資料顯示,南京知行即是電動車品牌“拜騰”的母公司。

一汽夏利上述兩筆合作,也折射出一汽集團轉型新能源的佈局思路。除了南京知行、南京博郡,一汽集團此前還與新特汽車、雲度新能源展開合作,與多家造車新勢力進行“捆綁”。

在業內人士看來,蔚來通過與江淮汽車合作,在短時間內實現了新車規模化量產,令諸多造車新勢力頗為羨慕。同時,造車資質等因素的要求,也令造車新勢力更多地選擇收納傳統車企閒置資質、產能,不至於在即將到來的競爭中落後。

與此同時,造車新勢力也與龍頭車企展開合作。5月20日,由廣汽集團和蔚來汽車聯合打造的廣汽蔚來正式發佈新品牌HYCAN合創,品牌首款概念車也正式亮相。根據規劃,這款新車的量產版將於年底正式發佈,並於明年上半年開啟交付。

據悉,廣汽將為HYCAN合創提供車型平臺、供應鏈、規模化生產製造、售後服務等,而蔚來將為其提供智能網聯技術、能源服務等等。同時,HYCAN合創不侷限於廣汽集團和蔚來汽車兩家企業,也會廣泛整合其他優勢資源。

值得注意的是,跨國車企也瞄準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此前有消息稱,日產有意收購中國電動汽車生產商約25%的股份,潛在目標包括威馬汽車、合眾汽車及車和家。而江西省政府披露的消息顯示,法國雷諾投資10億元收購江鈴新能源汽車50%股權,目前已簽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