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變轉機?新能源車補貼退坡後迎來多項政策利好

危機變轉機?新能源車補貼退坡後迎來多項政策利好

新能源汽車發展再迎政策利好。近日,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商務部三部委發佈《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以下簡稱《方案》),汽車消費被重點提及。《方案》明確了要加快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發展,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施限行、限購,並提出堅決破除乘用車消費障礙,嚴禁各地出臺新的汽車限購規定。

全國乘聯會對此分析,未來地方政府的乘用車限購行為將被嚴禁,新能源車不限購不限行將創造未來可持續擴大的、世界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

嚴禁各地出臺新的汽車限購規定

《方案》指出,要堅決破除乘用車消費障礙。嚴禁各地出臺新的汽車限購規定,已實施汽車限購的地方政府應根據城市交通擁堵、汙染治理、交通需求管控效果,加快由限制購買轉向引導使用,結合路段擁堵情況合理設置擁堵區域,研究探索擁堵區域內外車輛分類使用政策,原則上對擁堵區域外不予限購。目前,廣東省5月底發佈的促銷費政策中,已經明確提出除了已經實施限購的廣深兩個城市之外,嚴禁其他城市實施限購。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上月底廣州和深圳發佈新政,放寬2019年至2020年小客車搖號和競拍指標總量,廣州總增量10萬個,深圳新增指標8萬個/年。一方面,增加了燃油車指標,另一方面,隨著“國六”標準實施臨近,為消化“國五”庫存經銷商忙於降價促銷,在這樣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銷量是否會因此受到抑制?全國乘聯會對此分析,廣州深圳擴大了準購規模,首先提升了全社會購車用戶的消費信心,同時起到迅速拉動低迷車市需求的直接效應,此外,廣州還明確鼓勵節能車指標限額增加,對較為環保的混合動力汽車也是利好。

危機變轉機?新能源車補貼退坡後迎來多項政策利好

“由於廣深地區購車需求積壓規模較大,加上未來兩年傳統車的搖號難度仍然較大,拍牌的價格難以大幅下降。目前新能源車的綜合優勢日益明顯,廣深鬆綁限購對新能源汽車銷量不會產生明顯抑制影響。”乘聯會表示。

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消費使用

《方案》提出,要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消費使用,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限購,已實行的應當取消。鼓勵地方對無車家庭購置首輛家用新能源汽車給予支持。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停車費等方面給予新能源汽車優惠,探索設立零排放區試點。

同時,聚焦續駛里程短、充電時間長等痛點,借鑑公共服務領域換電模式和應用經驗,鼓勵企業研製充換電結合、電池配置靈活、續駛里程長短兼顧的新能源汽車產品。推進高功率快充、無線充電、移動充換電等技術裝備研發應用,提高新能源汽車充換電便利性。

新能源車基礎設施呈快速增長態勢。6月12日,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發佈消息,截至2019年5月,聯盟內成員單位總計上報公共類充電樁40.1萬個,較去年同期增加9658個。從2018年6月到2019年5月,月均新增公共類充電樁約11205個,2019年5月同比增長50.5%。

危機變轉機?新能源車補貼退坡後迎來多項政策利好

具體到廣東,到2020年,計劃全省建成集中式充電站約1490座,建成分散式充電樁約35萬個,滿足全省約41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要,實現電動汽車“走遍珠三角,通達各地市”。

此外,到2020年,全省幹線高速公路(除城市繞城環線、快速路以外的所有高速公路)服務區全部建成充電基礎設施;新建高速公路服務區應按照不低於停車位總數50%的比例配建快速充電樁或預留充電設施接口;全省新建住宅配建停車位必須100%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公交、出租車、環衛、物流等企業可利用自有停車站場建設集中充電站,並鼓勵對外提供公共充電服務。

新車助力“過渡期”保持高增長

在諸多政策紅利的支持下,市場交出了怎樣的“成績單”?

據中汽協數據,5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11.21萬輛和10.44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6.91%和1.80%。另據乘聯會數據,今年1-5月的全國新能源狹義乘用車銷量44.2萬輛,同比增長58.0%,仍然是車市中最亮麗的風景。

到6月25日,2019年補貼新政規定的補貼過渡期即將結束,新能源車的補貼退坡幅度達到50%以上。在乘聯會看來,政策的“指揮棒”發揮了明顯效果,5月新能源車增速大幅度放緩,不得不說,這與補貼大幅度退坡有關。然而,為了進一步培育這一新興市場,相關車企也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近期新能源新車的推出較多,續航里程、外觀設計、配置提升等進步明顯,推動補貼過渡期的較好增量”乘聯會表示。

危機變轉機?新能源車補貼退坡後迎來多項政策利好

一些車企對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力提升尤為重視。“雖然市場上產品很多,但多集中在中低端區間,對我們來講,重要的是把產品做好,服務做好、品牌做好。我相信會有更多獨立有主見的朋友會選擇我們。”天際汽車CMO向東平告訴南方日報記者。

此外,記者走訪多家4S店發現,包括比亞迪、廣汽新能源等品牌,目前車型價格穩定,暫未出現大規模的漲價潮。儘管也有部分品牌車型價格出現上漲,但更多的車企則願意“自掏腰包”來補齊差價,延長補貼期,以確保“過渡期”的平穩過渡。

【南方+記者】郜小平

【作者】 郜小平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