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下鄉政策預計將拉動萬億農村消費市場

來源:經濟日報

2019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財政部等十部委聯合印發《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以下簡稱“《方案》”)。《方案》中提出“促進農村汽車更新換代”等六項舉措,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意味著時隔10年,“汽車下鄉”刺激政策措施重啟。

相較於2009年的“汽車下鄉”政策,2019年公佈的《方案》從鼓勵汽車跨區域流通,盤活存量供給,鼓勵農村汽車消費升級等多維度,致力激活農村和欠發達地區的汽車消費,更加強調將引導汽車產業轉型升級與滿足居民消費升級需求更好地結合起來。這也將倒逼車企供應更好的產品,有助於產業優勝劣汰。

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人士表示,鼓勵汽車消費,要立足於將引導汽車的產業轉型升級和滿足居民消費升級需要更好地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汽車消費的供需匹配水平。

目前,中國農村居民汽車保有量較低,廣大農村地區居民出行很多還依靠安全標準低的三輪汽車,甚至是一些沒有合法登記的電動助力車。為促進農村汽車更新換代,《方案》明確,有條件的地方,可對農村居民報廢三輪汽車,購買3.5噸及以下貨車或者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給予適當補貼,帶動農村汽車消費。

據有關資料顯示,2009年1月,國務院公佈的《汽車行業調整振興規劃》就曾提出一項惠農政策:在2009年3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購買1.3升及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車,以及將三輪汽車或低速貨車報廢換購輕型載貨車的,給予一次性財政補貼。受此利好影響,2009年國內微型車市場增長100萬輛。2010年初“汽車下鄉”政策實施延長一年,這一年車市的整體銷量增幅高達32.37%。

據長期關注中國汽車市場的業內人士預測,此次闊別十年的“汽車下鄉”政策再度重啟,有望拉動萬億級的農村消費市場。

汽車領域眾多企業也積極採取行動。2018年,中國汽車產量達到2780.9萬輛,全球第一,但增速下滑。不少汽車企業希望藉此契機拓展農村市場。

“我們非常堅信,汽車消費市場下一個重要的增長點在鄉村。”華泰汽車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汽車下鄉,特別是新能源汽車下鄉不僅會倒逼我國鄉村路網的全面升級,促進廣大的農民消費升級,改善鄉村生態環境,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最終對於刺激銷量、提振市場有著重要的意義。”

此前就有分析認為,鼓勵農村汽車消費的主要受益者將是自主品牌。自主品牌汽車,產品線下探,價格比較便宜,10萬元以下的產品線也比較豐富,對農村市場覆蓋會比較全,因此在此次汽車下鄉過程中受益比較大。

此次方案在明確促進鄉村汽車更新換代的同時,還進一步強調了對新能源汽車的扶持,明確提出“將更多補貼用於支持綜合性能先進的新能源汽車銷售,鼓勵發展高技術水平新能源汽車”,作為國內最早投身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車企之一,華泰汽車也較早預見到了汽車消費市場向鄉村下沉的趨勢,在渠道、基礎設施建設與產品等方面提前佈局。

渠道層面,華泰汽車在相關政策出臺前,便與中國郵政達成戰略合作牌,進一步下沉渠道,加快佈局農村市場,藉助遍佈全國城鄉各地超過40000家的郵政網點,深入廣大農村市場進行銷售網絡鋪設,相比較其他品牌而言,以戰略合作、共享網絡的方式,華泰汽車“多快好省”地實現了進入對眾多車企難以觸及的四五線城市及鄉村市場的佈局。

在“方案”之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四部門還聯合下發了《提升新能源汽車充電保障能力行動計劃》,強調“全面優化充電設施佈局,顯著增強充電網絡互聯互通能力”,而該“計劃”的出臺,恰恰說明了當前制約新能源汽車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問題,是以充電樁建設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問題,而這一制約因素,在鄉村尤為突出。

近期,華泰汽車還與世界領先的充電技術研發與充電樁建設企業青島特來電簽署了《新能源汽車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推進華泰新能源汽車在全國範圍內,特別是在鄉村地區的配套基礎施設進一步完善,通過與特來電的強強聯合,華泰汽車在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上走在了行業前列。

當下華泰汽車的產品定位是“智能國民車”,就是要在緊跟無人駕駛、智能互聯技術發展大勢的同時,造普通民眾樂於接受的好用、實用型純電動智能汽車,讓智能汽車走進更多尋常百姓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