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擔心別人的認可,這也就是“被討厭的勇氣”'

心理學 哲學 柏拉圖 日本 李家小貓 2019-08-20
"
"
不再擔心別人的認可,這也就是“被討厭的勇氣”

◆ ◆ ◆

文 | 李家小貓

《嚮往的生活》有一期節目裡:

彭晏暢說:“越長大知道得多了,越感覺這個世界很複雜。”

黃磊說:“年紀越大經歷得越多,反而越活越簡單。”

你是否常常對煩瑣的生活感到乏味? 你是否時時為複雜的人際關係感到疲憊?你是否已經很久沒有平心靜氣地與自己的心靈來一場對話了? 你是否感到自己的生活離幸福越來越遠?你是認為人生的意義越來越模糊難見?

生活給我們各種束縛,表面上看起來,這些束縛是時間的、金錢的、人際關係的,但實際上,這些束縛是心靈的。當我們從這些束縛中解脫出來,卻會發現,我們其實一直都很自由,真正讓我們裹足不前的,原來正是我們自己。

《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繼承了柏拉圖和蘇格拉底的傳統,是一本對話錄。書中採用一個煩惱不已的青年通過與哲人“對話”,兩人展開了你來我往的思考和辯論,在一夜一夜過去後,青年開始思考,為什麼“一切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為什麼“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在於你是什麼樣子。人可以隨便時改變並能夠獲得幸福,問題不在於能力而在於勇氣。

通過青年瞭解了阿德勒思想之後整個人變得豁然開朗這樣一個故事,帶我們一步步走進阿德勒心理學和阿德勒思想。

"
不再擔心別人的認可,這也就是“被討厭的勇氣”

◆ ◆ ◆

文 | 李家小貓

《嚮往的生活》有一期節目裡:

彭晏暢說:“越長大知道得多了,越感覺這個世界很複雜。”

黃磊說:“年紀越大經歷得越多,反而越活越簡單。”

你是否常常對煩瑣的生活感到乏味? 你是否時時為複雜的人際關係感到疲憊?你是否已經很久沒有平心靜氣地與自己的心靈來一場對話了? 你是否感到自己的生活離幸福越來越遠?你是認為人生的意義越來越模糊難見?

生活給我們各種束縛,表面上看起來,這些束縛是時間的、金錢的、人際關係的,但實際上,這些束縛是心靈的。當我們從這些束縛中解脫出來,卻會發現,我們其實一直都很自由,真正讓我們裹足不前的,原來正是我們自己。

《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繼承了柏拉圖和蘇格拉底的傳統,是一本對話錄。書中採用一個煩惱不已的青年通過與哲人“對話”,兩人展開了你來我往的思考和辯論,在一夜一夜過去後,青年開始思考,為什麼“一切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為什麼“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在於你是什麼樣子。人可以隨便時改變並能夠獲得幸福,問題不在於能力而在於勇氣。

通過青年瞭解了阿德勒思想之後整個人變得豁然開朗這樣一個故事,帶我們一步步走進阿德勒心理學和阿德勒思想。

不再擔心別人的認可,這也就是“被討厭的勇氣”

《被討厭的心理學》有兩位作者。岸見一郎,是一名哲學家。1989年起致力於研究專業哲學和阿德勒心理學。主要活動領域是阿德勒心理學及古代哲學的執筆與演講,同時還在精神科醫院為許多青年做心理輔導。同時也是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認定顧問。

古賀史健是一名自由作家。近30歲的時候邂逅阿德勒心理學,並被其顛覆常識的思想所震撼。之後,連續數年拜訪京都的岸見一郎並向其請教阿德勒心理學的本質。本書中他以希臘哲學的古典手法“對話篇”進行內容呈現。

正如本書的名字《被討厭的勇氣》,承擔這種自由和責任,需要無畏的勇氣。這種勇氣,是阿德勒心理學的關鍵詞,也是我們人生問題的最終解藥。

"
不再擔心別人的認可,這也就是“被討厭的勇氣”

◆ ◆ ◆

文 | 李家小貓

《嚮往的生活》有一期節目裡:

彭晏暢說:“越長大知道得多了,越感覺這個世界很複雜。”

黃磊說:“年紀越大經歷得越多,反而越活越簡單。”

你是否常常對煩瑣的生活感到乏味? 你是否時時為複雜的人際關係感到疲憊?你是否已經很久沒有平心靜氣地與自己的心靈來一場對話了? 你是否感到自己的生活離幸福越來越遠?你是認為人生的意義越來越模糊難見?

生活給我們各種束縛,表面上看起來,這些束縛是時間的、金錢的、人際關係的,但實際上,這些束縛是心靈的。當我們從這些束縛中解脫出來,卻會發現,我們其實一直都很自由,真正讓我們裹足不前的,原來正是我們自己。

《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繼承了柏拉圖和蘇格拉底的傳統,是一本對話錄。書中採用一個煩惱不已的青年通過與哲人“對話”,兩人展開了你來我往的思考和辯論,在一夜一夜過去後,青年開始思考,為什麼“一切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為什麼“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在於你是什麼樣子。人可以隨便時改變並能夠獲得幸福,問題不在於能力而在於勇氣。

通過青年瞭解了阿德勒思想之後整個人變得豁然開朗這樣一個故事,帶我們一步步走進阿德勒心理學和阿德勒思想。

不再擔心別人的認可,這也就是“被討厭的勇氣”

《被討厭的心理學》有兩位作者。岸見一郎,是一名哲學家。1989年起致力於研究專業哲學和阿德勒心理學。主要活動領域是阿德勒心理學及古代哲學的執筆與演講,同時還在精神科醫院為許多青年做心理輔導。同時也是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認定顧問。

古賀史健是一名自由作家。近30歲的時候邂逅阿德勒心理學,並被其顛覆常識的思想所震撼。之後,連續數年拜訪京都的岸見一郎並向其請教阿德勒心理學的本質。本書中他以希臘哲學的古典手法“對話篇”進行內容呈現。

正如本書的名字《被討厭的勇氣》,承擔這種自由和責任,需要無畏的勇氣。這種勇氣,是阿德勒心理學的關鍵詞,也是我們人生問題的最終解藥。

不再擔心別人的認可,這也就是“被討厭的勇氣”

精神分析創始人弗洛伊德的心理創傷學說,認為心靈過去所受的傷害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禍首,很多心理學家也都相信人是過去、尤其是童年經歷的產物,這些經歷變成了潛意識,決定著我們的人生。

而阿德勒否定心理創傷學說,他認為:“任何經歷本身並不是成功或者失敗的原因。我們並非因為自身經歷中的刺激(所謂的心理創傷)而痛苦,事實上我們會從經歷中發現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我們賦予經歷的意義。”

如果一味地關注過去的原因,企圖僅僅靠原因去解釋事物,那就會陷入“決定論”。最終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們的現在甚至未來全部都由過去的事情所決定,而且根本無法改變。

立足於原因論的人們,例如一般的生活顧問或者精神科醫生,僅僅會指出“你之所以痛苦是因為過去的事情”,繼而簡單地安慰“所以錯不在你”。所謂的心理學創傷學說就是原因論的典型。

阿德勒心理學考慮的不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無論之前人生髮生過什麼,都對今後的人生如何度過沒有影響。”決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時此刻”的自己。

比如,青年的朋友多年躲在房間閉門不出,他很希望到外面去,像正常人一樣擁有一份工作。青年認為朋友也許是因為與父母關係不和或者是在學校或職場受到欺辱而留下了心靈創傷,抑或是因為太過嬌生慣養等原因而導致他無法再到外面去。

而阿德勒心理學考慮的不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他認為青年朋友並不是因為不安才無法走出去,恰恰相反,他是因為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製造出不安情緒。

如果閉門不出一直憋在自己房間的話,父母會非常擔心。這就可以把父母的關注集於一身,還可以得到父母小心翼翼的照顧。同時,如果踏出家門一步,會淪為無人關注的“大多數”,成為茫茫人海中非常平凡的一員,甚至成為遜色於人的平庸之輩。而且沒人會重視自己,這些都是閉居者常有的心理。

還有一個女孩,害怕見人,一到人前就臉紅,說自己有臉紅恐懼症,始終不敢向心儀的男孩表白,內心非常痛苦,來找阿德勒諮詢。阿德勒告訴她,愛臉紅的毛病是她自己的選擇,因為她自己需要臉紅這一症狀。

對她來說最害怕的事情、最想逃避的事情是什麼呢?當然是被自己喜歡的男孩拒絕了,是失戀可能帶來的打擊和自我否定。因為青春期的失戀在這方面的特徵很明顯。

只要有臉紅恐懼症的存在,她就可以用“我之所以不能和他交往都是因為這個臉紅恐懼症”這樣的想法來進行自我逃避,如此便可以不必鼓起勇氣或者即使被拒絕也可以說服自己,而且,最終也可以抱著“如果治好了臉紅恐懼症我也可以......”之類的想法活在幻想之中。

靠著臉紅恐懼症才能讓自己接受對自我或社會的不滿以及不順利的人生。臉紅恐懼症成為了她逃避現實的一種目的,而不是原因。

想想生活當中很多時候,我們明明知道我們應該做什麼,對我們來講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可是卻遲遲不動,內心突破不了走不出那一步,急迫而向外求,其實可能不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外在的原因,需要靜下來思考我們現在就這樣僵持著維持現狀的目的是什麼,才有可能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我們一直依賴原因論,就會永遠止步不前。如果認為過去決定一切而過去又無法改變的話,那麼活在今天的我們對人生也將會束手無策。

我們不可能乘坐時光機器回到過去,也不可能讓時針倒轉。如果你成了原因論的信徒,那就會在過去的束縛之下永遠無法獲得幸福。

阿德勒說:“決定我們自己的不是“經驗本身”而是“賦予經驗的意義”。並不是說遭遇大的災害或者幼年受到虐待之類的事件對人格毫無影響。相反,影響會很大。但關鍵是經歷本身不會決定什麼。我們給過去的經歷“賦予了什麼樣的意義”,這直接決定了我們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別人賦予的,而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自己如何生活。”

那麼假如生活方式不是先天給予的,而是自己選擇的結果,那就可以自己進行重新選擇。

人無論何時何地也無論處於何種環境中都可以改變。你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為自己下了“不改變”的決心。

儘管有些不方便、不自由,但你還是感覺現在的生活方式更好,大概是覺得一直這樣不做改變比較輕鬆吧。

如果一直保持“現在的我”,那麼如何應對眼前的事情以及其結果會怎樣等問題都可以根據經驗進行推測,可謂是輕車熟路般的狀態。即使遇到點狀況也能夠想辦法對付過去。

如果選擇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既不知道新的自己會遇到什麼問題,也不知道應該如何應對眼前的事情。未來難以預測,生活就會充滿不安,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著自己。也就是說,即使人們有各種不滿,但是認為保持現狀更加輕鬆、更能安心。

想要改變但又害怕改變,要想改變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氣”。面對改變產生的“不安”與不變帶來的“不滿”,很多人選擇了後者。

阿德勒心理學就是勇氣心理學,你之所以不幸並不是過去或者環境,更不是因為能力不足,你只不過是缺乏“勇氣”,可以說是“獲得幸福的勇氣”。

"
不再擔心別人的認可,這也就是“被討厭的勇氣”

◆ ◆ ◆

文 | 李家小貓

《嚮往的生活》有一期節目裡:

彭晏暢說:“越長大知道得多了,越感覺這個世界很複雜。”

黃磊說:“年紀越大經歷得越多,反而越活越簡單。”

你是否常常對煩瑣的生活感到乏味? 你是否時時為複雜的人際關係感到疲憊?你是否已經很久沒有平心靜氣地與自己的心靈來一場對話了? 你是否感到自己的生活離幸福越來越遠?你是認為人生的意義越來越模糊難見?

生活給我們各種束縛,表面上看起來,這些束縛是時間的、金錢的、人際關係的,但實際上,這些束縛是心靈的。當我們從這些束縛中解脫出來,卻會發現,我們其實一直都很自由,真正讓我們裹足不前的,原來正是我們自己。

《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繼承了柏拉圖和蘇格拉底的傳統,是一本對話錄。書中採用一個煩惱不已的青年通過與哲人“對話”,兩人展開了你來我往的思考和辯論,在一夜一夜過去後,青年開始思考,為什麼“一切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為什麼“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在於你是什麼樣子。人可以隨便時改變並能夠獲得幸福,問題不在於能力而在於勇氣。

通過青年瞭解了阿德勒思想之後整個人變得豁然開朗這樣一個故事,帶我們一步步走進阿德勒心理學和阿德勒思想。

不再擔心別人的認可,這也就是“被討厭的勇氣”

《被討厭的心理學》有兩位作者。岸見一郎,是一名哲學家。1989年起致力於研究專業哲學和阿德勒心理學。主要活動領域是阿德勒心理學及古代哲學的執筆與演講,同時還在精神科醫院為許多青年做心理輔導。同時也是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認定顧問。

古賀史健是一名自由作家。近30歲的時候邂逅阿德勒心理學,並被其顛覆常識的思想所震撼。之後,連續數年拜訪京都的岸見一郎並向其請教阿德勒心理學的本質。本書中他以希臘哲學的古典手法“對話篇”進行內容呈現。

正如本書的名字《被討厭的勇氣》,承擔這種自由和責任,需要無畏的勇氣。這種勇氣,是阿德勒心理學的關鍵詞,也是我們人生問題的最終解藥。

不再擔心別人的認可,這也就是“被討厭的勇氣”

精神分析創始人弗洛伊德的心理創傷學說,認為心靈過去所受的傷害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禍首,很多心理學家也都相信人是過去、尤其是童年經歷的產物,這些經歷變成了潛意識,決定著我們的人生。

而阿德勒否定心理創傷學說,他認為:“任何經歷本身並不是成功或者失敗的原因。我們並非因為自身經歷中的刺激(所謂的心理創傷)而痛苦,事實上我們會從經歷中發現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我們賦予經歷的意義。”

如果一味地關注過去的原因,企圖僅僅靠原因去解釋事物,那就會陷入“決定論”。最終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們的現在甚至未來全部都由過去的事情所決定,而且根本無法改變。

立足於原因論的人們,例如一般的生活顧問或者精神科醫生,僅僅會指出“你之所以痛苦是因為過去的事情”,繼而簡單地安慰“所以錯不在你”。所謂的心理學創傷學說就是原因論的典型。

阿德勒心理學考慮的不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無論之前人生髮生過什麼,都對今後的人生如何度過沒有影響。”決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時此刻”的自己。

比如,青年的朋友多年躲在房間閉門不出,他很希望到外面去,像正常人一樣擁有一份工作。青年認為朋友也許是因為與父母關係不和或者是在學校或職場受到欺辱而留下了心靈創傷,抑或是因為太過嬌生慣養等原因而導致他無法再到外面去。

而阿德勒心理學考慮的不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他認為青年朋友並不是因為不安才無法走出去,恰恰相反,他是因為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製造出不安情緒。

如果閉門不出一直憋在自己房間的話,父母會非常擔心。這就可以把父母的關注集於一身,還可以得到父母小心翼翼的照顧。同時,如果踏出家門一步,會淪為無人關注的“大多數”,成為茫茫人海中非常平凡的一員,甚至成為遜色於人的平庸之輩。而且沒人會重視自己,這些都是閉居者常有的心理。

還有一個女孩,害怕見人,一到人前就臉紅,說自己有臉紅恐懼症,始終不敢向心儀的男孩表白,內心非常痛苦,來找阿德勒諮詢。阿德勒告訴她,愛臉紅的毛病是她自己的選擇,因為她自己需要臉紅這一症狀。

對她來說最害怕的事情、最想逃避的事情是什麼呢?當然是被自己喜歡的男孩拒絕了,是失戀可能帶來的打擊和自我否定。因為青春期的失戀在這方面的特徵很明顯。

只要有臉紅恐懼症的存在,她就可以用“我之所以不能和他交往都是因為這個臉紅恐懼症”這樣的想法來進行自我逃避,如此便可以不必鼓起勇氣或者即使被拒絕也可以說服自己,而且,最終也可以抱著“如果治好了臉紅恐懼症我也可以......”之類的想法活在幻想之中。

靠著臉紅恐懼症才能讓自己接受對自我或社會的不滿以及不順利的人生。臉紅恐懼症成為了她逃避現實的一種目的,而不是原因。

想想生活當中很多時候,我們明明知道我們應該做什麼,對我們來講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可是卻遲遲不動,內心突破不了走不出那一步,急迫而向外求,其實可能不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外在的原因,需要靜下來思考我們現在就這樣僵持著維持現狀的目的是什麼,才有可能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我們一直依賴原因論,就會永遠止步不前。如果認為過去決定一切而過去又無法改變的話,那麼活在今天的我們對人生也將會束手無策。

我們不可能乘坐時光機器回到過去,也不可能讓時針倒轉。如果你成了原因論的信徒,那就會在過去的束縛之下永遠無法獲得幸福。

阿德勒說:“決定我們自己的不是“經驗本身”而是“賦予經驗的意義”。並不是說遭遇大的災害或者幼年受到虐待之類的事件對人格毫無影響。相反,影響會很大。但關鍵是經歷本身不會決定什麼。我們給過去的經歷“賦予了什麼樣的意義”,這直接決定了我們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別人賦予的,而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自己如何生活。”

那麼假如生活方式不是先天給予的,而是自己選擇的結果,那就可以自己進行重新選擇。

人無論何時何地也無論處於何種環境中都可以改變。你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為自己下了“不改變”的決心。

儘管有些不方便、不自由,但你還是感覺現在的生活方式更好,大概是覺得一直這樣不做改變比較輕鬆吧。

如果一直保持“現在的我”,那麼如何應對眼前的事情以及其結果會怎樣等問題都可以根據經驗進行推測,可謂是輕車熟路般的狀態。即使遇到點狀況也能夠想辦法對付過去。

如果選擇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既不知道新的自己會遇到什麼問題,也不知道應該如何應對眼前的事情。未來難以預測,生活就會充滿不安,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著自己。也就是說,即使人們有各種不滿,但是認為保持現狀更加輕鬆、更能安心。

想要改變但又害怕改變,要想改變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氣”。面對改變產生的“不安”與不變帶來的“不滿”,很多人選擇了後者。

阿德勒心理學就是勇氣心理學,你之所以不幸並不是過去或者環境,更不是因為能力不足,你只不過是缺乏“勇氣”,可以說是“獲得幸福的勇氣”。

不再擔心別人的認可,這也就是“被討厭的勇氣”

阿德勒認為,人的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為什麼煩惱?因為你總想獲得別人的認可。

八面玲瓏地討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種極其不自由的方式,同時也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要付出代價。而在人際關係中,自由的代價就是被別人討厭。

毫不在意別人的評價、不害怕被別人討厭、不追求被他人認可,如果不付出以上這些代價,那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獲得自由。

有時候會因為想要滿足他人期待或者不想傷害他人而導致雖有自己主張但無法傳達,最終不得不放棄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如果一味尋求別人的認可、在意別人的評價,那最終就會活在別人的人生中。如果你處處為了別人的認可而活,你就處處受到驅使,你就是不自由的,你就會很難受。

比起別人如何看自己,我更關心自己過得如何。也就是想要自由地生活。“不想被人討厭”也許是我的課題,但“是否討厭我”卻是別人的課題。即使有人不喜歡我,我也不能去幹涉。

你說世俗的成功不就是社會的認可嗎?萬維鋼老師提出的觀點很值得借鑑,我們需要社會的認可。但你可以這麼想:你可以把認可當做一個副產品,你做得好別人自然會認可 ——但是你不應該直接追求認可,不應該被認可牽著走。

獲得幸福的勇氣也包括“被討厭的勇氣”。一旦擁有了這種勇氣,你的人際關係也會一下子變得輕鬆起來。

基本上,一切人際關係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只要能進行課題分離,人際關係就會發生巨大改變。

辨別究竟是誰的課題的方法,只需要考慮一下“某種選擇所帶來的結果最終要由誰來承擔?”

比如,有一個不愛學習的孩子,不聽課、不寫作業甚至連教科書都忘在學校。一般父母會怎麼做?想盡辦法上輔導班、請家教,再不聽甚至打罵的也有。

但是孩子學不學習或者跟不跟朋友玩,這原本是“孩子的課題”,而不是父母的課題。所以父母命令孩子學習就是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如果這樣的話,肯定避免不了衝突。

世上的父母總是說“為你著想”之類的話,但是,父母的行為有時候很明顯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目的—面子和虛榮又或者是支配欲。不是“為了你”而是“為了我”,正因為察覺到了這種欺騙行為,孩子才會反抗,甚至報復家長。我們聽到很多青少年自殘、做各種出格的事情,其實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報復家長。

那分離課題,就眼睜睜地看著孩子不管嗎?放任是一種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麼的態度,阿德勒心理學的主張是在瞭解孩子幹什麼的基礎上對其加以守護。

就學習而言,告訴孩子這是他自己的課題,在他想學習的時候父母會隨時準備給予幫助,如此一來,察覺到父母變化的孩子也就不得不考慮一下今後該如何做這一課題了,他可能會尋求幫助,也可能會自己想辦法。在孩子沒有向你求助的時候不可以指手畫腳。

如果孩子就是不想學習……你只能接受。真正能改變的只有自己,你逼他不但沒用,而且有害。

還有一點最重要的是,孩子在陷入困境的時候是否想要真誠地找父母商量或者能不能從平時開始應當建立起那種信賴關係。

別人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待而活,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也不是為滿足父母的期待而活。正因為是關係緊密的家人,才更有必要有意識地去分離課題。

包括信任這一問題也要進行課題分離。信任別人,這是你的課題。但是如何對待你的信任,那就是對方的課題了。如果不分清界限而把自己的希望強加給別人的話,那就變成粗暴的“干涉”了。

你也可以這樣想,干涉甚至擔負起別人的課題這會讓自己的人生沉重而痛苦。所以不去幹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讓別人干涉自己的課題。

作者岸見一郎愛打一個比方是,可以把馬帶到水邊,但不能強迫其喝水。就像接受心裡諮詢之後,被輔導者下什麼樣的決心,是否改變生活方式,這都是被輔導者本人的課題,輔導顧問可以竭盡全力地加以援助,但不能干涉。

課題分離是自由社會的必然要求。人和人之間要有一個界限感,每個人為自己負責,人際關係會一下子變得自由。

越是現代社會,越容易接受課題分離。我們看現在在大城市生活的年輕人過年回家最不愛聽親戚嘮叨。長輩們已經習慣了對他人生活的橫加干涉,一見面問長問短……可是年輕人已經習慣了課題分離。

你的男/女朋友,特別結婚以後,你發現了很多缺點,總想試圖去改變對方。可是你越說對方越煩,甚至嫌棄你嘮叨,對方不僅沒有改變,自己還生了一肚子的氣。我改變了,發生變化的只是“我”。作為結果,對方會怎樣我不知道,也無法左右,這也是課題分離。

所以即使是親密關係,也最好有一定的界限,如果距離太近,貼在一起,那就無法與對方正面對話。

但距離也不可以太遠。就像上面提到的那個孩子不願意學習的例子,如果一味訓斥孩子,心就會疏遠。如果這樣的話,孩子甚至都不願與父母商量,父母也不能提供適當的援助。

伸伸手即可觸及,但又不踏入對方領域,保持這種適度距離非常重要。每個人都守自己的本分,過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間就沒那麼多糾結和煩惱。

"
不再擔心別人的認可,這也就是“被討厭的勇氣”

◆ ◆ ◆

文 | 李家小貓

《嚮往的生活》有一期節目裡:

彭晏暢說:“越長大知道得多了,越感覺這個世界很複雜。”

黃磊說:“年紀越大經歷得越多,反而越活越簡單。”

你是否常常對煩瑣的生活感到乏味? 你是否時時為複雜的人際關係感到疲憊?你是否已經很久沒有平心靜氣地與自己的心靈來一場對話了? 你是否感到自己的生活離幸福越來越遠?你是認為人生的意義越來越模糊難見?

生活給我們各種束縛,表面上看起來,這些束縛是時間的、金錢的、人際關係的,但實際上,這些束縛是心靈的。當我們從這些束縛中解脫出來,卻會發現,我們其實一直都很自由,真正讓我們裹足不前的,原來正是我們自己。

《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繼承了柏拉圖和蘇格拉底的傳統,是一本對話錄。書中採用一個煩惱不已的青年通過與哲人“對話”,兩人展開了你來我往的思考和辯論,在一夜一夜過去後,青年開始思考,為什麼“一切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為什麼“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在於你是什麼樣子。人可以隨便時改變並能夠獲得幸福,問題不在於能力而在於勇氣。

通過青年瞭解了阿德勒思想之後整個人變得豁然開朗這樣一個故事,帶我們一步步走進阿德勒心理學和阿德勒思想。

不再擔心別人的認可,這也就是“被討厭的勇氣”

《被討厭的心理學》有兩位作者。岸見一郎,是一名哲學家。1989年起致力於研究專業哲學和阿德勒心理學。主要活動領域是阿德勒心理學及古代哲學的執筆與演講,同時還在精神科醫院為許多青年做心理輔導。同時也是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認定顧問。

古賀史健是一名自由作家。近30歲的時候邂逅阿德勒心理學,並被其顛覆常識的思想所震撼。之後,連續數年拜訪京都的岸見一郎並向其請教阿德勒心理學的本質。本書中他以希臘哲學的古典手法“對話篇”進行內容呈現。

正如本書的名字《被討厭的勇氣》,承擔這種自由和責任,需要無畏的勇氣。這種勇氣,是阿德勒心理學的關鍵詞,也是我們人生問題的最終解藥。

不再擔心別人的認可,這也就是“被討厭的勇氣”

精神分析創始人弗洛伊德的心理創傷學說,認為心靈過去所受的傷害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禍首,很多心理學家也都相信人是過去、尤其是童年經歷的產物,這些經歷變成了潛意識,決定著我們的人生。

而阿德勒否定心理創傷學說,他認為:“任何經歷本身並不是成功或者失敗的原因。我們並非因為自身經歷中的刺激(所謂的心理創傷)而痛苦,事實上我們會從經歷中發現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我們賦予經歷的意義。”

如果一味地關注過去的原因,企圖僅僅靠原因去解釋事物,那就會陷入“決定論”。最終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們的現在甚至未來全部都由過去的事情所決定,而且根本無法改變。

立足於原因論的人們,例如一般的生活顧問或者精神科醫生,僅僅會指出“你之所以痛苦是因為過去的事情”,繼而簡單地安慰“所以錯不在你”。所謂的心理學創傷學說就是原因論的典型。

阿德勒心理學考慮的不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無論之前人生髮生過什麼,都對今後的人生如何度過沒有影響。”決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時此刻”的自己。

比如,青年的朋友多年躲在房間閉門不出,他很希望到外面去,像正常人一樣擁有一份工作。青年認為朋友也許是因為與父母關係不和或者是在學校或職場受到欺辱而留下了心靈創傷,抑或是因為太過嬌生慣養等原因而導致他無法再到外面去。

而阿德勒心理學考慮的不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他認為青年朋友並不是因為不安才無法走出去,恰恰相反,他是因為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製造出不安情緒。

如果閉門不出一直憋在自己房間的話,父母會非常擔心。這就可以把父母的關注集於一身,還可以得到父母小心翼翼的照顧。同時,如果踏出家門一步,會淪為無人關注的“大多數”,成為茫茫人海中非常平凡的一員,甚至成為遜色於人的平庸之輩。而且沒人會重視自己,這些都是閉居者常有的心理。

還有一個女孩,害怕見人,一到人前就臉紅,說自己有臉紅恐懼症,始終不敢向心儀的男孩表白,內心非常痛苦,來找阿德勒諮詢。阿德勒告訴她,愛臉紅的毛病是她自己的選擇,因為她自己需要臉紅這一症狀。

對她來說最害怕的事情、最想逃避的事情是什麼呢?當然是被自己喜歡的男孩拒絕了,是失戀可能帶來的打擊和自我否定。因為青春期的失戀在這方面的特徵很明顯。

只要有臉紅恐懼症的存在,她就可以用“我之所以不能和他交往都是因為這個臉紅恐懼症”這樣的想法來進行自我逃避,如此便可以不必鼓起勇氣或者即使被拒絕也可以說服自己,而且,最終也可以抱著“如果治好了臉紅恐懼症我也可以......”之類的想法活在幻想之中。

靠著臉紅恐懼症才能讓自己接受對自我或社會的不滿以及不順利的人生。臉紅恐懼症成為了她逃避現實的一種目的,而不是原因。

想想生活當中很多時候,我們明明知道我們應該做什麼,對我們來講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可是卻遲遲不動,內心突破不了走不出那一步,急迫而向外求,其實可能不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外在的原因,需要靜下來思考我們現在就這樣僵持著維持現狀的目的是什麼,才有可能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我們一直依賴原因論,就會永遠止步不前。如果認為過去決定一切而過去又無法改變的話,那麼活在今天的我們對人生也將會束手無策。

我們不可能乘坐時光機器回到過去,也不可能讓時針倒轉。如果你成了原因論的信徒,那就會在過去的束縛之下永遠無法獲得幸福。

阿德勒說:“決定我們自己的不是“經驗本身”而是“賦予經驗的意義”。並不是說遭遇大的災害或者幼年受到虐待之類的事件對人格毫無影響。相反,影響會很大。但關鍵是經歷本身不會決定什麼。我們給過去的經歷“賦予了什麼樣的意義”,這直接決定了我們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別人賦予的,而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自己如何生活。”

那麼假如生活方式不是先天給予的,而是自己選擇的結果,那就可以自己進行重新選擇。

人無論何時何地也無論處於何種環境中都可以改變。你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為自己下了“不改變”的決心。

儘管有些不方便、不自由,但你還是感覺現在的生活方式更好,大概是覺得一直這樣不做改變比較輕鬆吧。

如果一直保持“現在的我”,那麼如何應對眼前的事情以及其結果會怎樣等問題都可以根據經驗進行推測,可謂是輕車熟路般的狀態。即使遇到點狀況也能夠想辦法對付過去。

如果選擇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既不知道新的自己會遇到什麼問題,也不知道應該如何應對眼前的事情。未來難以預測,生活就會充滿不安,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著自己。也就是說,即使人們有各種不滿,但是認為保持現狀更加輕鬆、更能安心。

想要改變但又害怕改變,要想改變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氣”。面對改變產生的“不安”與不變帶來的“不滿”,很多人選擇了後者。

阿德勒心理學就是勇氣心理學,你之所以不幸並不是過去或者環境,更不是因為能力不足,你只不過是缺乏“勇氣”,可以說是“獲得幸福的勇氣”。

不再擔心別人的認可,這也就是“被討厭的勇氣”

阿德勒認為,人的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為什麼煩惱?因為你總想獲得別人的認可。

八面玲瓏地討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種極其不自由的方式,同時也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要付出代價。而在人際關係中,自由的代價就是被別人討厭。

毫不在意別人的評價、不害怕被別人討厭、不追求被他人認可,如果不付出以上這些代價,那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獲得自由。

有時候會因為想要滿足他人期待或者不想傷害他人而導致雖有自己主張但無法傳達,最終不得不放棄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如果一味尋求別人的認可、在意別人的評價,那最終就會活在別人的人生中。如果你處處為了別人的認可而活,你就處處受到驅使,你就是不自由的,你就會很難受。

比起別人如何看自己,我更關心自己過得如何。也就是想要自由地生活。“不想被人討厭”也許是我的課題,但“是否討厭我”卻是別人的課題。即使有人不喜歡我,我也不能去幹涉。

你說世俗的成功不就是社會的認可嗎?萬維鋼老師提出的觀點很值得借鑑,我們需要社會的認可。但你可以這麼想:你可以把認可當做一個副產品,你做得好別人自然會認可 ——但是你不應該直接追求認可,不應該被認可牽著走。

獲得幸福的勇氣也包括“被討厭的勇氣”。一旦擁有了這種勇氣,你的人際關係也會一下子變得輕鬆起來。

基本上,一切人際關係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只要能進行課題分離,人際關係就會發生巨大改變。

辨別究竟是誰的課題的方法,只需要考慮一下“某種選擇所帶來的結果最終要由誰來承擔?”

比如,有一個不愛學習的孩子,不聽課、不寫作業甚至連教科書都忘在學校。一般父母會怎麼做?想盡辦法上輔導班、請家教,再不聽甚至打罵的也有。

但是孩子學不學習或者跟不跟朋友玩,這原本是“孩子的課題”,而不是父母的課題。所以父母命令孩子學習就是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如果這樣的話,肯定避免不了衝突。

世上的父母總是說“為你著想”之類的話,但是,父母的行為有時候很明顯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目的—面子和虛榮又或者是支配欲。不是“為了你”而是“為了我”,正因為察覺到了這種欺騙行為,孩子才會反抗,甚至報復家長。我們聽到很多青少年自殘、做各種出格的事情,其實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報復家長。

那分離課題,就眼睜睜地看著孩子不管嗎?放任是一種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麼的態度,阿德勒心理學的主張是在瞭解孩子幹什麼的基礎上對其加以守護。

就學習而言,告訴孩子這是他自己的課題,在他想學習的時候父母會隨時準備給予幫助,如此一來,察覺到父母變化的孩子也就不得不考慮一下今後該如何做這一課題了,他可能會尋求幫助,也可能會自己想辦法。在孩子沒有向你求助的時候不可以指手畫腳。

如果孩子就是不想學習……你只能接受。真正能改變的只有自己,你逼他不但沒用,而且有害。

還有一點最重要的是,孩子在陷入困境的時候是否想要真誠地找父母商量或者能不能從平時開始應當建立起那種信賴關係。

別人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待而活,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也不是為滿足父母的期待而活。正因為是關係緊密的家人,才更有必要有意識地去分離課題。

包括信任這一問題也要進行課題分離。信任別人,這是你的課題。但是如何對待你的信任,那就是對方的課題了。如果不分清界限而把自己的希望強加給別人的話,那就變成粗暴的“干涉”了。

你也可以這樣想,干涉甚至擔負起別人的課題這會讓自己的人生沉重而痛苦。所以不去幹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讓別人干涉自己的課題。

作者岸見一郎愛打一個比方是,可以把馬帶到水邊,但不能強迫其喝水。就像接受心裡諮詢之後,被輔導者下什麼樣的決心,是否改變生活方式,這都是被輔導者本人的課題,輔導顧問可以竭盡全力地加以援助,但不能干涉。

課題分離是自由社會的必然要求。人和人之間要有一個界限感,每個人為自己負責,人際關係會一下子變得自由。

越是現代社會,越容易接受課題分離。我們看現在在大城市生活的年輕人過年回家最不愛聽親戚嘮叨。長輩們已經習慣了對他人生活的橫加干涉,一見面問長問短……可是年輕人已經習慣了課題分離。

你的男/女朋友,特別結婚以後,你發現了很多缺點,總想試圖去改變對方。可是你越說對方越煩,甚至嫌棄你嘮叨,對方不僅沒有改變,自己還生了一肚子的氣。我改變了,發生變化的只是“我”。作為結果,對方會怎樣我不知道,也無法左右,這也是課題分離。

所以即使是親密關係,也最好有一定的界限,如果距離太近,貼在一起,那就無法與對方正面對話。

但距離也不可以太遠。就像上面提到的那個孩子不願意學習的例子,如果一味訓斥孩子,心就會疏遠。如果這樣的話,孩子甚至都不願與父母商量,父母也不能提供適當的援助。

伸伸手即可觸及,但又不踏入對方領域,保持這種適度距離非常重要。每個人都守自己的本分,過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間就沒那麼多糾結和煩惱。

不再擔心別人的認可,這也就是“被討厭的勇氣”

阿德勒說課題分離是人際關係的出發點,而人際關係的“終點”在哪裡?我們如何能夠獲得幸福?

阿德勒提出的幸福,來自人際關係的高級狀態叫做“共同體感覺”。

我們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須用自己的腳主動邁出一步去面對人際關係課題,不是考慮“這個人會給我什麼”,而是必須思考一下“我能給這個人什麼”。這是就對共同體的參與和融入。

所以這種歸屬感不是僅僅靠在那裡就可以得到的,它必須靠積極地參考到共同體中去才能夠得到。

具體如何積極地參與?就是直面“人生課題”,不迴避工作、交友、愛之類的人際關係課題,要積極主動地去面對。

只有付出了才能夠找到自己的位置,歸屬感不是生來就有的東西,要靠自己的手去獲得。

人只有在可以體會到“我對共同體有用”的時候才能夠感覺到自己的價值。人只有在能夠感覺到自己有價值的時候才可以獲得勇氣。

只要有一個理直氣壯的價值在那,你就是幸福的。總而言之,以貢獻感為指引,你就既是自由的,也是幸福的。

所以阿德勒提出,幸福就是你出於對社會的關心,作為共同體的一員,積極參與其中,找到歸屬感,幸福來自貢獻感。

說到貢獻感,我們必須知道你並非只屬於一個共同體!有些人對工作單位有很強的歸屬感,結果一旦被裁員、或者退休,就很難受了,就好像被從公司這個共同體拋棄了一樣。

其實這只不過中從公司這個小小的共同體中被分離出來而已,任何人都還屬於別的共同體。你屬於家庭、你屬於社會、你屬於國家、你屬於全人類,無論怎樣,我們的一切都屬於地球這個共同體。

比如你在學校和老師的關係很不好,老師成天數落你,同學們也在老師的帶動下笑話你,你在學校這個共同體裡受欺負、功課不好或者是根本無法適應學校這個系統 -—這等於是被自己特別在意的一個共同體排斥,這個感覺很不好。那麼阿德勒的建議是在一個共同體中遇到困難的時候,你應該想想更大的共同體。

如果認為學樣就是一切,那你就會沒有任何歸屬感。然後就會逃避到更小的共同體,例如家庭之中,並且還會躲在裡面不願出去,有時甚至會陷入家庭冷暴力等不良狀況,想要通過這樣做來獲得某種歸屬感。

如果瞭解了世界之大,就會明白自己在學樣中所受的苦,在這個小集體裡的這點衝突,不過是“杯中風暴”而已。當然也不是說就應該回避問題,但是首先你要想到,別的地方並沒有排斥你。

當我們在人際關係中遇到困難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時候,首先應該考慮的是“傾聽更大共同體的聲音”。沒必要固執於眼前的小共同體。更多其他的“我和你”、更多其他的“大家”、更多大的共同體一定存在。

阿德勒這個“共同體感覺”的前提是我們必須和別人建立橫向的關係,也就是人人平等。再進一步,你要把別人看作夥伴,而不是競爭對手。其實絕大多數人和你並沒有競爭關係,沒人一天到晚盯著你較勁。現代陌生人社會中平等合作的關係其實是最簡單的。

課題分離解決自由的問題,共同體感覺解決幸福的問題。

如何建立共同體感分為三步:

第一步叫“自我接納”。自我接納就是假如做不到就誠實地接受這個“做不到的自己,然後儘量朝著能夠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對自己撒謊。

說得更明白一些就是你不能自我欺騙。比如這次考試考了60分,如果你告訴自己這只是因為運氣不好,我實際水平比這高多了,那就是自我欺騙。所謂自我接納,就是接受自己的水平確實不夠,然後下次繼續努力。關注你可以改變的,接受你不能改變的。

接受不能更換的事物,接受現實的“這個我”,然後,關於那些可以改變的事情,拿出改變的“勇氣”,這就是自我接納。

第二步叫“他者信賴”。阿德勒要求我們無條件地相信別人。如果不敢去信賴別人,那最終就會與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關係。

如果關係淺,破裂時的痛苦就會小,但這關係在生活中產生的喜悅也小。只能拿出通過“他者信賴”進一步加深關係的勇氣之後,人際關係的喜悅才會增加,人生的喜悅也會隨之增加。

第三步叫“他者貢獻”。幸福來自對共同體的貢獻感。對作為夥伴的他人給予影響、作出貢獻,這是他者貢獻。

但是做貢獻可不是讓你自我犧牲。在阿德勒看來,自我犧牲是過度適應社會,是沒有必要的。

他者貢獻並不是捨棄”我”而為他人效勞,它反而是為了能夠體會到“我”的價值而採取的一種手段。

自我接納、他者信賴、他者貢獻這三步其實是一套遞進的邏輯。正因為接受了真實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納”—才能夠不懼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賴”;正因為對他人給予無條件的信賴並能夠視他人為自己的夥伴才能夠做到“他者貢獻”;同時,正因為對人有所貢獻,才能夠體會到“我對他有用”進而接受真實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納”。

缺乏人生和諧的人就會只關注討厭自己的那個人來判斷“世界”。人際關係不順利既不因為口吃也不是因為社交恐懼症或者其他,真正的問題在於無法做到自我接納、他者信賴和他者貢獻,卻將焦點聚集到微不足道的一個方面並企圖以此來評價整個世界。

"
不再擔心別人的認可,這也就是“被討厭的勇氣”

◆ ◆ ◆

文 | 李家小貓

《嚮往的生活》有一期節目裡:

彭晏暢說:“越長大知道得多了,越感覺這個世界很複雜。”

黃磊說:“年紀越大經歷得越多,反而越活越簡單。”

你是否常常對煩瑣的生活感到乏味? 你是否時時為複雜的人際關係感到疲憊?你是否已經很久沒有平心靜氣地與自己的心靈來一場對話了? 你是否感到自己的生活離幸福越來越遠?你是認為人生的意義越來越模糊難見?

生活給我們各種束縛,表面上看起來,這些束縛是時間的、金錢的、人際關係的,但實際上,這些束縛是心靈的。當我們從這些束縛中解脫出來,卻會發現,我們其實一直都很自由,真正讓我們裹足不前的,原來正是我們自己。

《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繼承了柏拉圖和蘇格拉底的傳統,是一本對話錄。書中採用一個煩惱不已的青年通過與哲人“對話”,兩人展開了你來我往的思考和辯論,在一夜一夜過去後,青年開始思考,為什麼“一切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為什麼“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在於你是什麼樣子。人可以隨便時改變並能夠獲得幸福,問題不在於能力而在於勇氣。

通過青年瞭解了阿德勒思想之後整個人變得豁然開朗這樣一個故事,帶我們一步步走進阿德勒心理學和阿德勒思想。

不再擔心別人的認可,這也就是“被討厭的勇氣”

《被討厭的心理學》有兩位作者。岸見一郎,是一名哲學家。1989年起致力於研究專業哲學和阿德勒心理學。主要活動領域是阿德勒心理學及古代哲學的執筆與演講,同時還在精神科醫院為許多青年做心理輔導。同時也是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認定顧問。

古賀史健是一名自由作家。近30歲的時候邂逅阿德勒心理學,並被其顛覆常識的思想所震撼。之後,連續數年拜訪京都的岸見一郎並向其請教阿德勒心理學的本質。本書中他以希臘哲學的古典手法“對話篇”進行內容呈現。

正如本書的名字《被討厭的勇氣》,承擔這種自由和責任,需要無畏的勇氣。這種勇氣,是阿德勒心理學的關鍵詞,也是我們人生問題的最終解藥。

不再擔心別人的認可,這也就是“被討厭的勇氣”

精神分析創始人弗洛伊德的心理創傷學說,認為心靈過去所受的傷害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禍首,很多心理學家也都相信人是過去、尤其是童年經歷的產物,這些經歷變成了潛意識,決定著我們的人生。

而阿德勒否定心理創傷學說,他認為:“任何經歷本身並不是成功或者失敗的原因。我們並非因為自身經歷中的刺激(所謂的心理創傷)而痛苦,事實上我們會從經歷中發現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我們賦予經歷的意義。”

如果一味地關注過去的原因,企圖僅僅靠原因去解釋事物,那就會陷入“決定論”。最終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們的現在甚至未來全部都由過去的事情所決定,而且根本無法改變。

立足於原因論的人們,例如一般的生活顧問或者精神科醫生,僅僅會指出“你之所以痛苦是因為過去的事情”,繼而簡單地安慰“所以錯不在你”。所謂的心理學創傷學說就是原因論的典型。

阿德勒心理學考慮的不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無論之前人生髮生過什麼,都對今後的人生如何度過沒有影響。”決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時此刻”的自己。

比如,青年的朋友多年躲在房間閉門不出,他很希望到外面去,像正常人一樣擁有一份工作。青年認為朋友也許是因為與父母關係不和或者是在學校或職場受到欺辱而留下了心靈創傷,抑或是因為太過嬌生慣養等原因而導致他無法再到外面去。

而阿德勒心理學考慮的不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他認為青年朋友並不是因為不安才無法走出去,恰恰相反,他是因為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製造出不安情緒。

如果閉門不出一直憋在自己房間的話,父母會非常擔心。這就可以把父母的關注集於一身,還可以得到父母小心翼翼的照顧。同時,如果踏出家門一步,會淪為無人關注的“大多數”,成為茫茫人海中非常平凡的一員,甚至成為遜色於人的平庸之輩。而且沒人會重視自己,這些都是閉居者常有的心理。

還有一個女孩,害怕見人,一到人前就臉紅,說自己有臉紅恐懼症,始終不敢向心儀的男孩表白,內心非常痛苦,來找阿德勒諮詢。阿德勒告訴她,愛臉紅的毛病是她自己的選擇,因為她自己需要臉紅這一症狀。

對她來說最害怕的事情、最想逃避的事情是什麼呢?當然是被自己喜歡的男孩拒絕了,是失戀可能帶來的打擊和自我否定。因為青春期的失戀在這方面的特徵很明顯。

只要有臉紅恐懼症的存在,她就可以用“我之所以不能和他交往都是因為這個臉紅恐懼症”這樣的想法來進行自我逃避,如此便可以不必鼓起勇氣或者即使被拒絕也可以說服自己,而且,最終也可以抱著“如果治好了臉紅恐懼症我也可以......”之類的想法活在幻想之中。

靠著臉紅恐懼症才能讓自己接受對自我或社會的不滿以及不順利的人生。臉紅恐懼症成為了她逃避現實的一種目的,而不是原因。

想想生活當中很多時候,我們明明知道我們應該做什麼,對我們來講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可是卻遲遲不動,內心突破不了走不出那一步,急迫而向外求,其實可能不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外在的原因,需要靜下來思考我們現在就這樣僵持著維持現狀的目的是什麼,才有可能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我們一直依賴原因論,就會永遠止步不前。如果認為過去決定一切而過去又無法改變的話,那麼活在今天的我們對人生也將會束手無策。

我們不可能乘坐時光機器回到過去,也不可能讓時針倒轉。如果你成了原因論的信徒,那就會在過去的束縛之下永遠無法獲得幸福。

阿德勒說:“決定我們自己的不是“經驗本身”而是“賦予經驗的意義”。並不是說遭遇大的災害或者幼年受到虐待之類的事件對人格毫無影響。相反,影響會很大。但關鍵是經歷本身不會決定什麼。我們給過去的經歷“賦予了什麼樣的意義”,這直接決定了我們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別人賦予的,而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自己如何生活。”

那麼假如生活方式不是先天給予的,而是自己選擇的結果,那就可以自己進行重新選擇。

人無論何時何地也無論處於何種環境中都可以改變。你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為自己下了“不改變”的決心。

儘管有些不方便、不自由,但你還是感覺現在的生活方式更好,大概是覺得一直這樣不做改變比較輕鬆吧。

如果一直保持“現在的我”,那麼如何應對眼前的事情以及其結果會怎樣等問題都可以根據經驗進行推測,可謂是輕車熟路般的狀態。即使遇到點狀況也能夠想辦法對付過去。

如果選擇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既不知道新的自己會遇到什麼問題,也不知道應該如何應對眼前的事情。未來難以預測,生活就會充滿不安,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著自己。也就是說,即使人們有各種不滿,但是認為保持現狀更加輕鬆、更能安心。

想要改變但又害怕改變,要想改變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氣”。面對改變產生的“不安”與不變帶來的“不滿”,很多人選擇了後者。

阿德勒心理學就是勇氣心理學,你之所以不幸並不是過去或者環境,更不是因為能力不足,你只不過是缺乏“勇氣”,可以說是“獲得幸福的勇氣”。

不再擔心別人的認可,這也就是“被討厭的勇氣”

阿德勒認為,人的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為什麼煩惱?因為你總想獲得別人的認可。

八面玲瓏地討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種極其不自由的方式,同時也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要付出代價。而在人際關係中,自由的代價就是被別人討厭。

毫不在意別人的評價、不害怕被別人討厭、不追求被他人認可,如果不付出以上這些代價,那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獲得自由。

有時候會因為想要滿足他人期待或者不想傷害他人而導致雖有自己主張但無法傳達,最終不得不放棄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如果一味尋求別人的認可、在意別人的評價,那最終就會活在別人的人生中。如果你處處為了別人的認可而活,你就處處受到驅使,你就是不自由的,你就會很難受。

比起別人如何看自己,我更關心自己過得如何。也就是想要自由地生活。“不想被人討厭”也許是我的課題,但“是否討厭我”卻是別人的課題。即使有人不喜歡我,我也不能去幹涉。

你說世俗的成功不就是社會的認可嗎?萬維鋼老師提出的觀點很值得借鑑,我們需要社會的認可。但你可以這麼想:你可以把認可當做一個副產品,你做得好別人自然會認可 ——但是你不應該直接追求認可,不應該被認可牽著走。

獲得幸福的勇氣也包括“被討厭的勇氣”。一旦擁有了這種勇氣,你的人際關係也會一下子變得輕鬆起來。

基本上,一切人際關係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只要能進行課題分離,人際關係就會發生巨大改變。

辨別究竟是誰的課題的方法,只需要考慮一下“某種選擇所帶來的結果最終要由誰來承擔?”

比如,有一個不愛學習的孩子,不聽課、不寫作業甚至連教科書都忘在學校。一般父母會怎麼做?想盡辦法上輔導班、請家教,再不聽甚至打罵的也有。

但是孩子學不學習或者跟不跟朋友玩,這原本是“孩子的課題”,而不是父母的課題。所以父母命令孩子學習就是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如果這樣的話,肯定避免不了衝突。

世上的父母總是說“為你著想”之類的話,但是,父母的行為有時候很明顯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目的—面子和虛榮又或者是支配欲。不是“為了你”而是“為了我”,正因為察覺到了這種欺騙行為,孩子才會反抗,甚至報復家長。我們聽到很多青少年自殘、做各種出格的事情,其實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報復家長。

那分離課題,就眼睜睜地看著孩子不管嗎?放任是一種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麼的態度,阿德勒心理學的主張是在瞭解孩子幹什麼的基礎上對其加以守護。

就學習而言,告訴孩子這是他自己的課題,在他想學習的時候父母會隨時準備給予幫助,如此一來,察覺到父母變化的孩子也就不得不考慮一下今後該如何做這一課題了,他可能會尋求幫助,也可能會自己想辦法。在孩子沒有向你求助的時候不可以指手畫腳。

如果孩子就是不想學習……你只能接受。真正能改變的只有自己,你逼他不但沒用,而且有害。

還有一點最重要的是,孩子在陷入困境的時候是否想要真誠地找父母商量或者能不能從平時開始應當建立起那種信賴關係。

別人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待而活,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也不是為滿足父母的期待而活。正因為是關係緊密的家人,才更有必要有意識地去分離課題。

包括信任這一問題也要進行課題分離。信任別人,這是你的課題。但是如何對待你的信任,那就是對方的課題了。如果不分清界限而把自己的希望強加給別人的話,那就變成粗暴的“干涉”了。

你也可以這樣想,干涉甚至擔負起別人的課題這會讓自己的人生沉重而痛苦。所以不去幹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讓別人干涉自己的課題。

作者岸見一郎愛打一個比方是,可以把馬帶到水邊,但不能強迫其喝水。就像接受心裡諮詢之後,被輔導者下什麼樣的決心,是否改變生活方式,這都是被輔導者本人的課題,輔導顧問可以竭盡全力地加以援助,但不能干涉。

課題分離是自由社會的必然要求。人和人之間要有一個界限感,每個人為自己負責,人際關係會一下子變得自由。

越是現代社會,越容易接受課題分離。我們看現在在大城市生活的年輕人過年回家最不愛聽親戚嘮叨。長輩們已經習慣了對他人生活的橫加干涉,一見面問長問短……可是年輕人已經習慣了課題分離。

你的男/女朋友,特別結婚以後,你發現了很多缺點,總想試圖去改變對方。可是你越說對方越煩,甚至嫌棄你嘮叨,對方不僅沒有改變,自己還生了一肚子的氣。我改變了,發生變化的只是“我”。作為結果,對方會怎樣我不知道,也無法左右,這也是課題分離。

所以即使是親密關係,也最好有一定的界限,如果距離太近,貼在一起,那就無法與對方正面對話。

但距離也不可以太遠。就像上面提到的那個孩子不願意學習的例子,如果一味訓斥孩子,心就會疏遠。如果這樣的話,孩子甚至都不願與父母商量,父母也不能提供適當的援助。

伸伸手即可觸及,但又不踏入對方領域,保持這種適度距離非常重要。每個人都守自己的本分,過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間就沒那麼多糾結和煩惱。

不再擔心別人的認可,這也就是“被討厭的勇氣”

阿德勒說課題分離是人際關係的出發點,而人際關係的“終點”在哪裡?我們如何能夠獲得幸福?

阿德勒提出的幸福,來自人際關係的高級狀態叫做“共同體感覺”。

我們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須用自己的腳主動邁出一步去面對人際關係課題,不是考慮“這個人會給我什麼”,而是必須思考一下“我能給這個人什麼”。這是就對共同體的參與和融入。

所以這種歸屬感不是僅僅靠在那裡就可以得到的,它必須靠積極地參考到共同體中去才能夠得到。

具體如何積極地參與?就是直面“人生課題”,不迴避工作、交友、愛之類的人際關係課題,要積極主動地去面對。

只有付出了才能夠找到自己的位置,歸屬感不是生來就有的東西,要靠自己的手去獲得。

人只有在可以體會到“我對共同體有用”的時候才能夠感覺到自己的價值。人只有在能夠感覺到自己有價值的時候才可以獲得勇氣。

只要有一個理直氣壯的價值在那,你就是幸福的。總而言之,以貢獻感為指引,你就既是自由的,也是幸福的。

所以阿德勒提出,幸福就是你出於對社會的關心,作為共同體的一員,積極參與其中,找到歸屬感,幸福來自貢獻感。

說到貢獻感,我們必須知道你並非只屬於一個共同體!有些人對工作單位有很強的歸屬感,結果一旦被裁員、或者退休,就很難受了,就好像被從公司這個共同體拋棄了一樣。

其實這只不過中從公司這個小小的共同體中被分離出來而已,任何人都還屬於別的共同體。你屬於家庭、你屬於社會、你屬於國家、你屬於全人類,無論怎樣,我們的一切都屬於地球這個共同體。

比如你在學校和老師的關係很不好,老師成天數落你,同學們也在老師的帶動下笑話你,你在學校這個共同體裡受欺負、功課不好或者是根本無法適應學校這個系統 -—這等於是被自己特別在意的一個共同體排斥,這個感覺很不好。那麼阿德勒的建議是在一個共同體中遇到困難的時候,你應該想想更大的共同體。

如果認為學樣就是一切,那你就會沒有任何歸屬感。然後就會逃避到更小的共同體,例如家庭之中,並且還會躲在裡面不願出去,有時甚至會陷入家庭冷暴力等不良狀況,想要通過這樣做來獲得某種歸屬感。

如果瞭解了世界之大,就會明白自己在學樣中所受的苦,在這個小集體裡的這點衝突,不過是“杯中風暴”而已。當然也不是說就應該回避問題,但是首先你要想到,別的地方並沒有排斥你。

當我們在人際關係中遇到困難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時候,首先應該考慮的是“傾聽更大共同體的聲音”。沒必要固執於眼前的小共同體。更多其他的“我和你”、更多其他的“大家”、更多大的共同體一定存在。

阿德勒這個“共同體感覺”的前提是我們必須和別人建立橫向的關係,也就是人人平等。再進一步,你要把別人看作夥伴,而不是競爭對手。其實絕大多數人和你並沒有競爭關係,沒人一天到晚盯著你較勁。現代陌生人社會中平等合作的關係其實是最簡單的。

課題分離解決自由的問題,共同體感覺解決幸福的問題。

如何建立共同體感分為三步:

第一步叫“自我接納”。自我接納就是假如做不到就誠實地接受這個“做不到的自己,然後儘量朝著能夠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對自己撒謊。

說得更明白一些就是你不能自我欺騙。比如這次考試考了60分,如果你告訴自己這只是因為運氣不好,我實際水平比這高多了,那就是自我欺騙。所謂自我接納,就是接受自己的水平確實不夠,然後下次繼續努力。關注你可以改變的,接受你不能改變的。

接受不能更換的事物,接受現實的“這個我”,然後,關於那些可以改變的事情,拿出改變的“勇氣”,這就是自我接納。

第二步叫“他者信賴”。阿德勒要求我們無條件地相信別人。如果不敢去信賴別人,那最終就會與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關係。

如果關係淺,破裂時的痛苦就會小,但這關係在生活中產生的喜悅也小。只能拿出通過“他者信賴”進一步加深關係的勇氣之後,人際關係的喜悅才會增加,人生的喜悅也會隨之增加。

第三步叫“他者貢獻”。幸福來自對共同體的貢獻感。對作為夥伴的他人給予影響、作出貢獻,這是他者貢獻。

但是做貢獻可不是讓你自我犧牲。在阿德勒看來,自我犧牲是過度適應社會,是沒有必要的。

他者貢獻並不是捨棄”我”而為他人效勞,它反而是為了能夠體會到“我”的價值而採取的一種手段。

自我接納、他者信賴、他者貢獻這三步其實是一套遞進的邏輯。正因為接受了真實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納”—才能夠不懼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賴”;正因為對他人給予無條件的信賴並能夠視他人為自己的夥伴才能夠做到“他者貢獻”;同時,正因為對人有所貢獻,才能夠體會到“我對他有用”進而接受真實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納”。

缺乏人生和諧的人就會只關注討厭自己的那個人來判斷“世界”。人際關係不順利既不因為口吃也不是因為社交恐懼症或者其他,真正的問題在於無法做到自我接納、他者信賴和他者貢獻,卻將焦點聚集到微不足道的一個方面並企圖以此來評價整個世界。

不再擔心別人的認可,這也就是“被討厭的勇氣”

楊絳先生說:“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一開始看這本書,感覺像是在詭辯。看到最後其實是作者發現了一種效率最大化的能量使用方式。在“現實”和“我的反應”之間,存在一個緩衝地帶,叫做“我的選擇”。我選擇有勇氣去接納擁抱,我選擇有勇氣去改變。

當一件事情發生的時候,先不要光顧著抱怨。嘗試改變一下視角問自己,這件事為什麼要發生在我身上?這件事是想教會我什麼?然後就會發現,身邊的一切都改變了。

《被討厭的勇氣》並不是要去吸引被討厭的負向能量,而是,如果這是我生命想綻放出最美的光彩,那麼,即使有被討厭的可能,我都要用自己的雙手雙腳往那裡走去。因為擁有了被討厭的勇氣,於是有了真正幸福的可能。

"
不再擔心別人的認可,這也就是“被討厭的勇氣”

◆ ◆ ◆

文 | 李家小貓

《嚮往的生活》有一期節目裡:

彭晏暢說:“越長大知道得多了,越感覺這個世界很複雜。”

黃磊說:“年紀越大經歷得越多,反而越活越簡單。”

你是否常常對煩瑣的生活感到乏味? 你是否時時為複雜的人際關係感到疲憊?你是否已經很久沒有平心靜氣地與自己的心靈來一場對話了? 你是否感到自己的生活離幸福越來越遠?你是認為人生的意義越來越模糊難見?

生活給我們各種束縛,表面上看起來,這些束縛是時間的、金錢的、人際關係的,但實際上,這些束縛是心靈的。當我們從這些束縛中解脫出來,卻會發現,我們其實一直都很自由,真正讓我們裹足不前的,原來正是我們自己。

《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繼承了柏拉圖和蘇格拉底的傳統,是一本對話錄。書中採用一個煩惱不已的青年通過與哲人“對話”,兩人展開了你來我往的思考和辯論,在一夜一夜過去後,青年開始思考,為什麼“一切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為什麼“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在於你是什麼樣子。人可以隨便時改變並能夠獲得幸福,問題不在於能力而在於勇氣。

通過青年瞭解了阿德勒思想之後整個人變得豁然開朗這樣一個故事,帶我們一步步走進阿德勒心理學和阿德勒思想。

不再擔心別人的認可,這也就是“被討厭的勇氣”

《被討厭的心理學》有兩位作者。岸見一郎,是一名哲學家。1989年起致力於研究專業哲學和阿德勒心理學。主要活動領域是阿德勒心理學及古代哲學的執筆與演講,同時還在精神科醫院為許多青年做心理輔導。同時也是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認定顧問。

古賀史健是一名自由作家。近30歲的時候邂逅阿德勒心理學,並被其顛覆常識的思想所震撼。之後,連續數年拜訪京都的岸見一郎並向其請教阿德勒心理學的本質。本書中他以希臘哲學的古典手法“對話篇”進行內容呈現。

正如本書的名字《被討厭的勇氣》,承擔這種自由和責任,需要無畏的勇氣。這種勇氣,是阿德勒心理學的關鍵詞,也是我們人生問題的最終解藥。

不再擔心別人的認可,這也就是“被討厭的勇氣”

精神分析創始人弗洛伊德的心理創傷學說,認為心靈過去所受的傷害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禍首,很多心理學家也都相信人是過去、尤其是童年經歷的產物,這些經歷變成了潛意識,決定著我們的人生。

而阿德勒否定心理創傷學說,他認為:“任何經歷本身並不是成功或者失敗的原因。我們並非因為自身經歷中的刺激(所謂的心理創傷)而痛苦,事實上我們會從經歷中發現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我們賦予經歷的意義。”

如果一味地關注過去的原因,企圖僅僅靠原因去解釋事物,那就會陷入“決定論”。最終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們的現在甚至未來全部都由過去的事情所決定,而且根本無法改變。

立足於原因論的人們,例如一般的生活顧問或者精神科醫生,僅僅會指出“你之所以痛苦是因為過去的事情”,繼而簡單地安慰“所以錯不在你”。所謂的心理學創傷學說就是原因論的典型。

阿德勒心理學考慮的不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無論之前人生髮生過什麼,都對今後的人生如何度過沒有影響。”決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時此刻”的自己。

比如,青年的朋友多年躲在房間閉門不出,他很希望到外面去,像正常人一樣擁有一份工作。青年認為朋友也許是因為與父母關係不和或者是在學校或職場受到欺辱而留下了心靈創傷,抑或是因為太過嬌生慣養等原因而導致他無法再到外面去。

而阿德勒心理學考慮的不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他認為青年朋友並不是因為不安才無法走出去,恰恰相反,他是因為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製造出不安情緒。

如果閉門不出一直憋在自己房間的話,父母會非常擔心。這就可以把父母的關注集於一身,還可以得到父母小心翼翼的照顧。同時,如果踏出家門一步,會淪為無人關注的“大多數”,成為茫茫人海中非常平凡的一員,甚至成為遜色於人的平庸之輩。而且沒人會重視自己,這些都是閉居者常有的心理。

還有一個女孩,害怕見人,一到人前就臉紅,說自己有臉紅恐懼症,始終不敢向心儀的男孩表白,內心非常痛苦,來找阿德勒諮詢。阿德勒告訴她,愛臉紅的毛病是她自己的選擇,因為她自己需要臉紅這一症狀。

對她來說最害怕的事情、最想逃避的事情是什麼呢?當然是被自己喜歡的男孩拒絕了,是失戀可能帶來的打擊和自我否定。因為青春期的失戀在這方面的特徵很明顯。

只要有臉紅恐懼症的存在,她就可以用“我之所以不能和他交往都是因為這個臉紅恐懼症”這樣的想法來進行自我逃避,如此便可以不必鼓起勇氣或者即使被拒絕也可以說服自己,而且,最終也可以抱著“如果治好了臉紅恐懼症我也可以......”之類的想法活在幻想之中。

靠著臉紅恐懼症才能讓自己接受對自我或社會的不滿以及不順利的人生。臉紅恐懼症成為了她逃避現實的一種目的,而不是原因。

想想生活當中很多時候,我們明明知道我們應該做什麼,對我們來講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可是卻遲遲不動,內心突破不了走不出那一步,急迫而向外求,其實可能不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外在的原因,需要靜下來思考我們現在就這樣僵持著維持現狀的目的是什麼,才有可能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我們一直依賴原因論,就會永遠止步不前。如果認為過去決定一切而過去又無法改變的話,那麼活在今天的我們對人生也將會束手無策。

我們不可能乘坐時光機器回到過去,也不可能讓時針倒轉。如果你成了原因論的信徒,那就會在過去的束縛之下永遠無法獲得幸福。

阿德勒說:“決定我們自己的不是“經驗本身”而是“賦予經驗的意義”。並不是說遭遇大的災害或者幼年受到虐待之類的事件對人格毫無影響。相反,影響會很大。但關鍵是經歷本身不會決定什麼。我們給過去的經歷“賦予了什麼樣的意義”,這直接決定了我們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別人賦予的,而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自己如何生活。”

那麼假如生活方式不是先天給予的,而是自己選擇的結果,那就可以自己進行重新選擇。

人無論何時何地也無論處於何種環境中都可以改變。你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為自己下了“不改變”的決心。

儘管有些不方便、不自由,但你還是感覺現在的生活方式更好,大概是覺得一直這樣不做改變比較輕鬆吧。

如果一直保持“現在的我”,那麼如何應對眼前的事情以及其結果會怎樣等問題都可以根據經驗進行推測,可謂是輕車熟路般的狀態。即使遇到點狀況也能夠想辦法對付過去。

如果選擇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既不知道新的自己會遇到什麼問題,也不知道應該如何應對眼前的事情。未來難以預測,生活就會充滿不安,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著自己。也就是說,即使人們有各種不滿,但是認為保持現狀更加輕鬆、更能安心。

想要改變但又害怕改變,要想改變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氣”。面對改變產生的“不安”與不變帶來的“不滿”,很多人選擇了後者。

阿德勒心理學就是勇氣心理學,你之所以不幸並不是過去或者環境,更不是因為能力不足,你只不過是缺乏“勇氣”,可以說是“獲得幸福的勇氣”。

不再擔心別人的認可,這也就是“被討厭的勇氣”

阿德勒認為,人的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為什麼煩惱?因為你總想獲得別人的認可。

八面玲瓏地討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種極其不自由的方式,同時也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要付出代價。而在人際關係中,自由的代價就是被別人討厭。

毫不在意別人的評價、不害怕被別人討厭、不追求被他人認可,如果不付出以上這些代價,那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獲得自由。

有時候會因為想要滿足他人期待或者不想傷害他人而導致雖有自己主張但無法傳達,最終不得不放棄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如果一味尋求別人的認可、在意別人的評價,那最終就會活在別人的人生中。如果你處處為了別人的認可而活,你就處處受到驅使,你就是不自由的,你就會很難受。

比起別人如何看自己,我更關心自己過得如何。也就是想要自由地生活。“不想被人討厭”也許是我的課題,但“是否討厭我”卻是別人的課題。即使有人不喜歡我,我也不能去幹涉。

你說世俗的成功不就是社會的認可嗎?萬維鋼老師提出的觀點很值得借鑑,我們需要社會的認可。但你可以這麼想:你可以把認可當做一個副產品,你做得好別人自然會認可 ——但是你不應該直接追求認可,不應該被認可牽著走。

獲得幸福的勇氣也包括“被討厭的勇氣”。一旦擁有了這種勇氣,你的人際關係也會一下子變得輕鬆起來。

基本上,一切人際關係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只要能進行課題分離,人際關係就會發生巨大改變。

辨別究竟是誰的課題的方法,只需要考慮一下“某種選擇所帶來的結果最終要由誰來承擔?”

比如,有一個不愛學習的孩子,不聽課、不寫作業甚至連教科書都忘在學校。一般父母會怎麼做?想盡辦法上輔導班、請家教,再不聽甚至打罵的也有。

但是孩子學不學習或者跟不跟朋友玩,這原本是“孩子的課題”,而不是父母的課題。所以父母命令孩子學習就是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如果這樣的話,肯定避免不了衝突。

世上的父母總是說“為你著想”之類的話,但是,父母的行為有時候很明顯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目的—面子和虛榮又或者是支配欲。不是“為了你”而是“為了我”,正因為察覺到了這種欺騙行為,孩子才會反抗,甚至報復家長。我們聽到很多青少年自殘、做各種出格的事情,其實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報復家長。

那分離課題,就眼睜睜地看著孩子不管嗎?放任是一種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麼的態度,阿德勒心理學的主張是在瞭解孩子幹什麼的基礎上對其加以守護。

就學習而言,告訴孩子這是他自己的課題,在他想學習的時候父母會隨時準備給予幫助,如此一來,察覺到父母變化的孩子也就不得不考慮一下今後該如何做這一課題了,他可能會尋求幫助,也可能會自己想辦法。在孩子沒有向你求助的時候不可以指手畫腳。

如果孩子就是不想學習……你只能接受。真正能改變的只有自己,你逼他不但沒用,而且有害。

還有一點最重要的是,孩子在陷入困境的時候是否想要真誠地找父母商量或者能不能從平時開始應當建立起那種信賴關係。

別人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待而活,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也不是為滿足父母的期待而活。正因為是關係緊密的家人,才更有必要有意識地去分離課題。

包括信任這一問題也要進行課題分離。信任別人,這是你的課題。但是如何對待你的信任,那就是對方的課題了。如果不分清界限而把自己的希望強加給別人的話,那就變成粗暴的“干涉”了。

你也可以這樣想,干涉甚至擔負起別人的課題這會讓自己的人生沉重而痛苦。所以不去幹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讓別人干涉自己的課題。

作者岸見一郎愛打一個比方是,可以把馬帶到水邊,但不能強迫其喝水。就像接受心裡諮詢之後,被輔導者下什麼樣的決心,是否改變生活方式,這都是被輔導者本人的課題,輔導顧問可以竭盡全力地加以援助,但不能干涉。

課題分離是自由社會的必然要求。人和人之間要有一個界限感,每個人為自己負責,人際關係會一下子變得自由。

越是現代社會,越容易接受課題分離。我們看現在在大城市生活的年輕人過年回家最不愛聽親戚嘮叨。長輩們已經習慣了對他人生活的橫加干涉,一見面問長問短……可是年輕人已經習慣了課題分離。

你的男/女朋友,特別結婚以後,你發現了很多缺點,總想試圖去改變對方。可是你越說對方越煩,甚至嫌棄你嘮叨,對方不僅沒有改變,自己還生了一肚子的氣。我改變了,發生變化的只是“我”。作為結果,對方會怎樣我不知道,也無法左右,這也是課題分離。

所以即使是親密關係,也最好有一定的界限,如果距離太近,貼在一起,那就無法與對方正面對話。

但距離也不可以太遠。就像上面提到的那個孩子不願意學習的例子,如果一味訓斥孩子,心就會疏遠。如果這樣的話,孩子甚至都不願與父母商量,父母也不能提供適當的援助。

伸伸手即可觸及,但又不踏入對方領域,保持這種適度距離非常重要。每個人都守自己的本分,過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間就沒那麼多糾結和煩惱。

不再擔心別人的認可,這也就是“被討厭的勇氣”

阿德勒說課題分離是人際關係的出發點,而人際關係的“終點”在哪裡?我們如何能夠獲得幸福?

阿德勒提出的幸福,來自人際關係的高級狀態叫做“共同體感覺”。

我們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須用自己的腳主動邁出一步去面對人際關係課題,不是考慮“這個人會給我什麼”,而是必須思考一下“我能給這個人什麼”。這是就對共同體的參與和融入。

所以這種歸屬感不是僅僅靠在那裡就可以得到的,它必須靠積極地參考到共同體中去才能夠得到。

具體如何積極地參與?就是直面“人生課題”,不迴避工作、交友、愛之類的人際關係課題,要積極主動地去面對。

只有付出了才能夠找到自己的位置,歸屬感不是生來就有的東西,要靠自己的手去獲得。

人只有在可以體會到“我對共同體有用”的時候才能夠感覺到自己的價值。人只有在能夠感覺到自己有價值的時候才可以獲得勇氣。

只要有一個理直氣壯的價值在那,你就是幸福的。總而言之,以貢獻感為指引,你就既是自由的,也是幸福的。

所以阿德勒提出,幸福就是你出於對社會的關心,作為共同體的一員,積極參與其中,找到歸屬感,幸福來自貢獻感。

說到貢獻感,我們必須知道你並非只屬於一個共同體!有些人對工作單位有很強的歸屬感,結果一旦被裁員、或者退休,就很難受了,就好像被從公司這個共同體拋棄了一樣。

其實這只不過中從公司這個小小的共同體中被分離出來而已,任何人都還屬於別的共同體。你屬於家庭、你屬於社會、你屬於國家、你屬於全人類,無論怎樣,我們的一切都屬於地球這個共同體。

比如你在學校和老師的關係很不好,老師成天數落你,同學們也在老師的帶動下笑話你,你在學校這個共同體裡受欺負、功課不好或者是根本無法適應學校這個系統 -—這等於是被自己特別在意的一個共同體排斥,這個感覺很不好。那麼阿德勒的建議是在一個共同體中遇到困難的時候,你應該想想更大的共同體。

如果認為學樣就是一切,那你就會沒有任何歸屬感。然後就會逃避到更小的共同體,例如家庭之中,並且還會躲在裡面不願出去,有時甚至會陷入家庭冷暴力等不良狀況,想要通過這樣做來獲得某種歸屬感。

如果瞭解了世界之大,就會明白自己在學樣中所受的苦,在這個小集體裡的這點衝突,不過是“杯中風暴”而已。當然也不是說就應該回避問題,但是首先你要想到,別的地方並沒有排斥你。

當我們在人際關係中遇到困難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時候,首先應該考慮的是“傾聽更大共同體的聲音”。沒必要固執於眼前的小共同體。更多其他的“我和你”、更多其他的“大家”、更多大的共同體一定存在。

阿德勒這個“共同體感覺”的前提是我們必須和別人建立橫向的關係,也就是人人平等。再進一步,你要把別人看作夥伴,而不是競爭對手。其實絕大多數人和你並沒有競爭關係,沒人一天到晚盯著你較勁。現代陌生人社會中平等合作的關係其實是最簡單的。

課題分離解決自由的問題,共同體感覺解決幸福的問題。

如何建立共同體感分為三步:

第一步叫“自我接納”。自我接納就是假如做不到就誠實地接受這個“做不到的自己,然後儘量朝著能夠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對自己撒謊。

說得更明白一些就是你不能自我欺騙。比如這次考試考了60分,如果你告訴自己這只是因為運氣不好,我實際水平比這高多了,那就是自我欺騙。所謂自我接納,就是接受自己的水平確實不夠,然後下次繼續努力。關注你可以改變的,接受你不能改變的。

接受不能更換的事物,接受現實的“這個我”,然後,關於那些可以改變的事情,拿出改變的“勇氣”,這就是自我接納。

第二步叫“他者信賴”。阿德勒要求我們無條件地相信別人。如果不敢去信賴別人,那最終就會與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關係。

如果關係淺,破裂時的痛苦就會小,但這關係在生活中產生的喜悅也小。只能拿出通過“他者信賴”進一步加深關係的勇氣之後,人際關係的喜悅才會增加,人生的喜悅也會隨之增加。

第三步叫“他者貢獻”。幸福來自對共同體的貢獻感。對作為夥伴的他人給予影響、作出貢獻,這是他者貢獻。

但是做貢獻可不是讓你自我犧牲。在阿德勒看來,自我犧牲是過度適應社會,是沒有必要的。

他者貢獻並不是捨棄”我”而為他人效勞,它反而是為了能夠體會到“我”的價值而採取的一種手段。

自我接納、他者信賴、他者貢獻這三步其實是一套遞進的邏輯。正因為接受了真實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納”—才能夠不懼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賴”;正因為對他人給予無條件的信賴並能夠視他人為自己的夥伴才能夠做到“他者貢獻”;同時,正因為對人有所貢獻,才能夠體會到“我對他有用”進而接受真實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納”。

缺乏人生和諧的人就會只關注討厭自己的那個人來判斷“世界”。人際關係不順利既不因為口吃也不是因為社交恐懼症或者其他,真正的問題在於無法做到自我接納、他者信賴和他者貢獻,卻將焦點聚集到微不足道的一個方面並企圖以此來評價整個世界。

不再擔心別人的認可,這也就是“被討厭的勇氣”

楊絳先生說:“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一開始看這本書,感覺像是在詭辯。看到最後其實是作者發現了一種效率最大化的能量使用方式。在“現實”和“我的反應”之間,存在一個緩衝地帶,叫做“我的選擇”。我選擇有勇氣去接納擁抱,我選擇有勇氣去改變。

當一件事情發生的時候,先不要光顧著抱怨。嘗試改變一下視角問自己,這件事為什麼要發生在我身上?這件事是想教會我什麼?然後就會發現,身邊的一切都改變了。

《被討厭的勇氣》並不是要去吸引被討厭的負向能量,而是,如果這是我生命想綻放出最美的光彩,那麼,即使有被討厭的可能,我都要用自己的雙手雙腳往那裡走去。因為擁有了被討厭的勇氣,於是有了真正幸福的可能。

不再擔心別人的認可,這也就是“被討厭的勇氣”

我是李家小貓,歡迎關注,閱讀和寫作讓你更性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