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吼不叫”的媽媽怎麼那麼難!做到這4點,你就不再糾結了'

"

很多媽媽很苦惱:孩子一不聽話,我就忍不住要吼了,吼完了就後悔。下次同樣情況又繼續發生,重倒覆轍,有時候迷失了自己,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做媽媽了。

記得樊登老師說過一句話:要讓一個媽媽變得焦慮很簡單,給她兩樣東西就好“一段婚姻,一個孩子”。

聽完後覺得特別有感觸,我曾經也是那個焦慮又特別愛吼叫的媽媽,直到有一天,身體想我發送信號,經常頭暈和胸悶,特別不舒服了我才開始醒悟,我要改變自己。

如今的媽媽們焦慮的情緒主要源自家庭、工作、生活,育兒,自從步入婚姻後焦慮就只增加不減少,有了孩子後焦慮終於升級為吼叫了,日積月累,身體被情緒綁架了卻不知如何走出情緒的漩渦。殊不知,吼叫給自己和孩子帶來的危害有多大,既傷了身體,又傷了孩子心,完全沒一點好處,但媽媽們還覺得做不吼叫的媽媽很難。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愛,卻不知道如何愛。

"

很多媽媽很苦惱:孩子一不聽話,我就忍不住要吼了,吼完了就後悔。下次同樣情況又繼續發生,重倒覆轍,有時候迷失了自己,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做媽媽了。

記得樊登老師說過一句話:要讓一個媽媽變得焦慮很簡單,給她兩樣東西就好“一段婚姻,一個孩子”。

聽完後覺得特別有感觸,我曾經也是那個焦慮又特別愛吼叫的媽媽,直到有一天,身體想我發送信號,經常頭暈和胸悶,特別不舒服了我才開始醒悟,我要改變自己。

如今的媽媽們焦慮的情緒主要源自家庭、工作、生活,育兒,自從步入婚姻後焦慮就只增加不減少,有了孩子後焦慮終於升級為吼叫了,日積月累,身體被情緒綁架了卻不知如何走出情緒的漩渦。殊不知,吼叫給自己和孩子帶來的危害有多大,既傷了身體,又傷了孩子心,完全沒一點好處,但媽媽們還覺得做不吼叫的媽媽很難。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愛,卻不知道如何愛。

做“不吼不叫”的媽媽怎麼那麼難!做到這4點,你就不再糾結了

獲得德國最高榮譽獎繪本《大嗓門媽媽》就像一面獨特的鏡子,幫助我們照見自己,看見孩子。

今天早上,我媽媽發脾氣了,衝著我生氣地大叫!

那聲音……把我震得四分五裂。

我的腦袋飛到了宇宙裡;

我的肚子掉入了大海里;

我的翅膀掉到了熱帶叢林中;

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

我的尾巴呢?它在街上就像是個謎。

而最後,我就只剩下了一雙腿,跑啊跑……

"

很多媽媽很苦惱:孩子一不聽話,我就忍不住要吼了,吼完了就後悔。下次同樣情況又繼續發生,重倒覆轍,有時候迷失了自己,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做媽媽了。

記得樊登老師說過一句話:要讓一個媽媽變得焦慮很簡單,給她兩樣東西就好“一段婚姻,一個孩子”。

聽完後覺得特別有感觸,我曾經也是那個焦慮又特別愛吼叫的媽媽,直到有一天,身體想我發送信號,經常頭暈和胸悶,特別不舒服了我才開始醒悟,我要改變自己。

如今的媽媽們焦慮的情緒主要源自家庭、工作、生活,育兒,自從步入婚姻後焦慮就只增加不減少,有了孩子後焦慮終於升級為吼叫了,日積月累,身體被情緒綁架了卻不知如何走出情緒的漩渦。殊不知,吼叫給自己和孩子帶來的危害有多大,既傷了身體,又傷了孩子心,完全沒一點好處,但媽媽們還覺得做不吼叫的媽媽很難。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愛,卻不知道如何愛。

做“不吼不叫”的媽媽怎麼那麼難!做到這4點,你就不再糾結了

獲得德國最高榮譽獎繪本《大嗓門媽媽》就像一面獨特的鏡子,幫助我們照見自己,看見孩子。

今天早上,我媽媽發脾氣了,衝著我生氣地大叫!

那聲音……把我震得四分五裂。

我的腦袋飛到了宇宙裡;

我的肚子掉入了大海里;

我的翅膀掉到了熱帶叢林中;

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

我的尾巴呢?它在街上就像是個謎。

而最後,我就只剩下了一雙腿,跑啊跑……

做“不吼不叫”的媽媽怎麼那麼難!做到這4點,你就不再糾結了

我想叫,但沒有嘴巴。

我想找,但沒有眼鏡。

我想飛,但沒有翅膀。

跑啊跑,到了傍晚跑到了撒哈拉大沙漠,我累了。

這時一個大影子罩住了我,是大嗓門媽媽開著大船來了。她已經把那些丟掉的部分給找了回來,並把他們重新縫好連上。

最後找到了我的腳,這下全縫好了。

"對不起!”發脾氣大叫的媽媽對我說,

我原諒了媽媽,然後我們就開船回家了。

"

很多媽媽很苦惱:孩子一不聽話,我就忍不住要吼了,吼完了就後悔。下次同樣情況又繼續發生,重倒覆轍,有時候迷失了自己,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做媽媽了。

記得樊登老師說過一句話:要讓一個媽媽變得焦慮很簡單,給她兩樣東西就好“一段婚姻,一個孩子”。

聽完後覺得特別有感觸,我曾經也是那個焦慮又特別愛吼叫的媽媽,直到有一天,身體想我發送信號,經常頭暈和胸悶,特別不舒服了我才開始醒悟,我要改變自己。

如今的媽媽們焦慮的情緒主要源自家庭、工作、生活,育兒,自從步入婚姻後焦慮就只增加不減少,有了孩子後焦慮終於升級為吼叫了,日積月累,身體被情緒綁架了卻不知如何走出情緒的漩渦。殊不知,吼叫給自己和孩子帶來的危害有多大,既傷了身體,又傷了孩子心,完全沒一點好處,但媽媽們還覺得做不吼叫的媽媽很難。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愛,卻不知道如何愛。

做“不吼不叫”的媽媽怎麼那麼難!做到這4點,你就不再糾結了

獲得德國最高榮譽獎繪本《大嗓門媽媽》就像一面獨特的鏡子,幫助我們照見自己,看見孩子。

今天早上,我媽媽發脾氣了,衝著我生氣地大叫!

那聲音……把我震得四分五裂。

我的腦袋飛到了宇宙裡;

我的肚子掉入了大海里;

我的翅膀掉到了熱帶叢林中;

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

我的尾巴呢?它在街上就像是個謎。

而最後,我就只剩下了一雙腿,跑啊跑……

做“不吼不叫”的媽媽怎麼那麼難!做到這4點,你就不再糾結了

我想叫,但沒有嘴巴。

我想找,但沒有眼鏡。

我想飛,但沒有翅膀。

跑啊跑,到了傍晚跑到了撒哈拉大沙漠,我累了。

這時一個大影子罩住了我,是大嗓門媽媽開著大船來了。她已經把那些丟掉的部分給找了回來,並把他們重新縫好連上。

最後找到了我的腳,這下全縫好了。

"對不起!”發脾氣大叫的媽媽對我說,

我原諒了媽媽,然後我們就開船回家了。

做“不吼不叫”的媽媽怎麼那麼難!做到這4點,你就不再糾結了

第一次被這本繪本看到感到是在三年前,把媽媽們大吼大叫的樣子很直觀地呈現了出來,我看了一遍又一遍,開始反思自己教育孩子的點點滴滴,原來我也對孩子這樣大吼大叫過。

我們那麼愛自己的孩子,卻在用不愛的方式對待他(她),這樣的內心衝突不斷,內疚感也會無休止地纏繞你。你會覺得自己是不好的,婚姻是不幸的,育兒是痛苦的,生活是不快樂的,但這些都是我們不想要的。

既然吼叫不管用,為什麼媽媽們還覺得不吼不叫很難?

1、無意識,也無技能

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對孩子造成傷害,沒有意識到自己不知道,不知道做媽媽是要學習和成長的。無法理解孩子的行為,更不知道這其實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的機會。每當大吼大叫的時候,只希望孩子聽我的,用強硬的手法來控制孩子。

2、情緒來了,愛走了

習慣性的固化思維,認為都是孩子的問題,情緒開關時不時被觸發,動不動大吼發火,愛就走了。沒有了愛的聯結,沒有了解決問題的方向,這時候孩子就成為了媽媽的出氣筒。

3、長期不學習,思維受限制

沒有意識到自己要學習了,有的意識到了但就是不付出行動,總是覺得等孩子大了就好了。所謂寧可煩惱,也不行動,寧可抱怨,也不反思。

有人把父母分為四種:

(1)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2)不知道自己知道,

(3)知道自己不知道,

(4)知道自己知道。

看看你是屬於哪一種?瞭解自己,我們才能瞭解理解孩子,尊重自己,我們才能更好地尊重孩子。

心理學研究發現:媽媽是對孩子一生影響最重要的人,一個沒有得到母親的愛和尊重的孩子,將來走上社會,她(他)也無法學會去愛自己,愛他人。對愛的無能感,將讓其一生都難以體會到愛與被愛的感覺。

"

很多媽媽很苦惱:孩子一不聽話,我就忍不住要吼了,吼完了就後悔。下次同樣情況又繼續發生,重倒覆轍,有時候迷失了自己,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做媽媽了。

記得樊登老師說過一句話:要讓一個媽媽變得焦慮很簡單,給她兩樣東西就好“一段婚姻,一個孩子”。

聽完後覺得特別有感觸,我曾經也是那個焦慮又特別愛吼叫的媽媽,直到有一天,身體想我發送信號,經常頭暈和胸悶,特別不舒服了我才開始醒悟,我要改變自己。

如今的媽媽們焦慮的情緒主要源自家庭、工作、生活,育兒,自從步入婚姻後焦慮就只增加不減少,有了孩子後焦慮終於升級為吼叫了,日積月累,身體被情緒綁架了卻不知如何走出情緒的漩渦。殊不知,吼叫給自己和孩子帶來的危害有多大,既傷了身體,又傷了孩子心,完全沒一點好處,但媽媽們還覺得做不吼叫的媽媽很難。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愛,卻不知道如何愛。

做“不吼不叫”的媽媽怎麼那麼難!做到這4點,你就不再糾結了

獲得德國最高榮譽獎繪本《大嗓門媽媽》就像一面獨特的鏡子,幫助我們照見自己,看見孩子。

今天早上,我媽媽發脾氣了,衝著我生氣地大叫!

那聲音……把我震得四分五裂。

我的腦袋飛到了宇宙裡;

我的肚子掉入了大海里;

我的翅膀掉到了熱帶叢林中;

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

我的尾巴呢?它在街上就像是個謎。

而最後,我就只剩下了一雙腿,跑啊跑……

做“不吼不叫”的媽媽怎麼那麼難!做到這4點,你就不再糾結了

我想叫,但沒有嘴巴。

我想找,但沒有眼鏡。

我想飛,但沒有翅膀。

跑啊跑,到了傍晚跑到了撒哈拉大沙漠,我累了。

這時一個大影子罩住了我,是大嗓門媽媽開著大船來了。她已經把那些丟掉的部分給找了回來,並把他們重新縫好連上。

最後找到了我的腳,這下全縫好了。

"對不起!”發脾氣大叫的媽媽對我說,

我原諒了媽媽,然後我們就開船回家了。

做“不吼不叫”的媽媽怎麼那麼難!做到這4點,你就不再糾結了

第一次被這本繪本看到感到是在三年前,把媽媽們大吼大叫的樣子很直觀地呈現了出來,我看了一遍又一遍,開始反思自己教育孩子的點點滴滴,原來我也對孩子這樣大吼大叫過。

我們那麼愛自己的孩子,卻在用不愛的方式對待他(她),這樣的內心衝突不斷,內疚感也會無休止地纏繞你。你會覺得自己是不好的,婚姻是不幸的,育兒是痛苦的,生活是不快樂的,但這些都是我們不想要的。

既然吼叫不管用,為什麼媽媽們還覺得不吼不叫很難?

1、無意識,也無技能

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對孩子造成傷害,沒有意識到自己不知道,不知道做媽媽是要學習和成長的。無法理解孩子的行為,更不知道這其實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的機會。每當大吼大叫的時候,只希望孩子聽我的,用強硬的手法來控制孩子。

2、情緒來了,愛走了

習慣性的固化思維,認為都是孩子的問題,情緒開關時不時被觸發,動不動大吼發火,愛就走了。沒有了愛的聯結,沒有了解決問題的方向,這時候孩子就成為了媽媽的出氣筒。

3、長期不學習,思維受限制

沒有意識到自己要學習了,有的意識到了但就是不付出行動,總是覺得等孩子大了就好了。所謂寧可煩惱,也不行動,寧可抱怨,也不反思。

有人把父母分為四種:

(1)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2)不知道自己知道,

(3)知道自己不知道,

(4)知道自己知道。

看看你是屬於哪一種?瞭解自己,我們才能瞭解理解孩子,尊重自己,我們才能更好地尊重孩子。

心理學研究發現:媽媽是對孩子一生影響最重要的人,一個沒有得到母親的愛和尊重的孩子,將來走上社會,她(他)也無法學會去愛自己,愛他人。對愛的無能感,將讓其一生都難以體會到愛與被愛的感覺。

做“不吼不叫”的媽媽怎麼那麼難!做到這4點,你就不再糾結了

喜歡吼叫的媽媽,給孩子孩子帶來了哪些負面的影響?

有一個童話故事《特殊商品》,說的是一個名叫樂樂的孩子要把自己的爸爸媽媽擺在櫃檯上售賣,就像其它玩具一樣賣掉,為什麼呢?樂樂這樣說:“媽媽動不動就發火,嚇得我膽子越來越小;爸爸倒不發火,就是太囉唆——吃飯時他說“小心別噎著”,結果我真噎著了;過馬路時她說“小心別摔跤”,結果我一分神,被小螞蟻絆了一跤……我整天哄著這樣管不好自己情緒的爸爸媽媽,感覺很累,所以我要把他們賣了,這樣就不會有人對我大吼大叫了。

當我們挑剔孩子的同時,你的孩子也正在對你有不滿。但佔上風的往往都是媽媽,孩子是弱小的群體,他們知道自己的處境,所以,在他們無能無力翻到不被愛的時候,他們決定這樣做:

喜歡討好,過度尋求他人認可

喪失信心,變得低自尊,

喪失愛的能力,變得無助也無能

報復心理,對他人充滿怨恨

自暴自棄,對自己失去信心

心理學研究證明:吼叫對孩子的行為沒有半點改善作用,相反,它們更像這些行為的“燃料”。孩子們會更想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以此來擊敗父母,證明父母的做法是錯的。你們給我的,並不是我需要的。

如何做到不吼不叫,做內心平和友愛的媽媽?

"

很多媽媽很苦惱:孩子一不聽話,我就忍不住要吼了,吼完了就後悔。下次同樣情況又繼續發生,重倒覆轍,有時候迷失了自己,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做媽媽了。

記得樊登老師說過一句話:要讓一個媽媽變得焦慮很簡單,給她兩樣東西就好“一段婚姻,一個孩子”。

聽完後覺得特別有感觸,我曾經也是那個焦慮又特別愛吼叫的媽媽,直到有一天,身體想我發送信號,經常頭暈和胸悶,特別不舒服了我才開始醒悟,我要改變自己。

如今的媽媽們焦慮的情緒主要源自家庭、工作、生活,育兒,自從步入婚姻後焦慮就只增加不減少,有了孩子後焦慮終於升級為吼叫了,日積月累,身體被情緒綁架了卻不知如何走出情緒的漩渦。殊不知,吼叫給自己和孩子帶來的危害有多大,既傷了身體,又傷了孩子心,完全沒一點好處,但媽媽們還覺得做不吼叫的媽媽很難。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愛,卻不知道如何愛。

做“不吼不叫”的媽媽怎麼那麼難!做到這4點,你就不再糾結了

獲得德國最高榮譽獎繪本《大嗓門媽媽》就像一面獨特的鏡子,幫助我們照見自己,看見孩子。

今天早上,我媽媽發脾氣了,衝著我生氣地大叫!

那聲音……把我震得四分五裂。

我的腦袋飛到了宇宙裡;

我的肚子掉入了大海里;

我的翅膀掉到了熱帶叢林中;

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

我的尾巴呢?它在街上就像是個謎。

而最後,我就只剩下了一雙腿,跑啊跑……

做“不吼不叫”的媽媽怎麼那麼難!做到這4點,你就不再糾結了

我想叫,但沒有嘴巴。

我想找,但沒有眼鏡。

我想飛,但沒有翅膀。

跑啊跑,到了傍晚跑到了撒哈拉大沙漠,我累了。

這時一個大影子罩住了我,是大嗓門媽媽開著大船來了。她已經把那些丟掉的部分給找了回來,並把他們重新縫好連上。

最後找到了我的腳,這下全縫好了。

"對不起!”發脾氣大叫的媽媽對我說,

我原諒了媽媽,然後我們就開船回家了。

做“不吼不叫”的媽媽怎麼那麼難!做到這4點,你就不再糾結了

第一次被這本繪本看到感到是在三年前,把媽媽們大吼大叫的樣子很直觀地呈現了出來,我看了一遍又一遍,開始反思自己教育孩子的點點滴滴,原來我也對孩子這樣大吼大叫過。

我們那麼愛自己的孩子,卻在用不愛的方式對待他(她),這樣的內心衝突不斷,內疚感也會無休止地纏繞你。你會覺得自己是不好的,婚姻是不幸的,育兒是痛苦的,生活是不快樂的,但這些都是我們不想要的。

既然吼叫不管用,為什麼媽媽們還覺得不吼不叫很難?

1、無意識,也無技能

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對孩子造成傷害,沒有意識到自己不知道,不知道做媽媽是要學習和成長的。無法理解孩子的行為,更不知道這其實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的機會。每當大吼大叫的時候,只希望孩子聽我的,用強硬的手法來控制孩子。

2、情緒來了,愛走了

習慣性的固化思維,認為都是孩子的問題,情緒開關時不時被觸發,動不動大吼發火,愛就走了。沒有了愛的聯結,沒有了解決問題的方向,這時候孩子就成為了媽媽的出氣筒。

3、長期不學習,思維受限制

沒有意識到自己要學習了,有的意識到了但就是不付出行動,總是覺得等孩子大了就好了。所謂寧可煩惱,也不行動,寧可抱怨,也不反思。

有人把父母分為四種:

(1)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2)不知道自己知道,

(3)知道自己不知道,

(4)知道自己知道。

看看你是屬於哪一種?瞭解自己,我們才能瞭解理解孩子,尊重自己,我們才能更好地尊重孩子。

心理學研究發現:媽媽是對孩子一生影響最重要的人,一個沒有得到母親的愛和尊重的孩子,將來走上社會,她(他)也無法學會去愛自己,愛他人。對愛的無能感,將讓其一生都難以體會到愛與被愛的感覺。

做“不吼不叫”的媽媽怎麼那麼難!做到這4點,你就不再糾結了

喜歡吼叫的媽媽,給孩子孩子帶來了哪些負面的影響?

有一個童話故事《特殊商品》,說的是一個名叫樂樂的孩子要把自己的爸爸媽媽擺在櫃檯上售賣,就像其它玩具一樣賣掉,為什麼呢?樂樂這樣說:“媽媽動不動就發火,嚇得我膽子越來越小;爸爸倒不發火,就是太囉唆——吃飯時他說“小心別噎著”,結果我真噎著了;過馬路時她說“小心別摔跤”,結果我一分神,被小螞蟻絆了一跤……我整天哄著這樣管不好自己情緒的爸爸媽媽,感覺很累,所以我要把他們賣了,這樣就不會有人對我大吼大叫了。

當我們挑剔孩子的同時,你的孩子也正在對你有不滿。但佔上風的往往都是媽媽,孩子是弱小的群體,他們知道自己的處境,所以,在他們無能無力翻到不被愛的時候,他們決定這樣做:

喜歡討好,過度尋求他人認可

喪失信心,變得低自尊,

喪失愛的能力,變得無助也無能

報復心理,對他人充滿怨恨

自暴自棄,對自己失去信心

心理學研究證明:吼叫對孩子的行為沒有半點改善作用,相反,它們更像這些行為的“燃料”。孩子們會更想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以此來擊敗父母,證明父母的做法是錯的。你們給我的,並不是我需要的。

如何做到不吼不叫,做內心平和友愛的媽媽?

做“不吼不叫”的媽媽怎麼那麼難!做到這4點,你就不再糾結了

一、讀懂孩子心,讓愛流動

當孩子哭鬧,讓你很煩躁時,你可以給孩子一個擁抱,告訴孩子:“媽媽愛你,我需要你的一個擁抱”,「越是愛哭的孩子,越需要愛」這叫愛的聯結。

當孩子作業拖拉時,你快要有情緒了,你需要立刻提醒大腦思考,我看見的只是孩子行為的表面,我的孩子只是需要幫助,需要鼓勵和愛。「不當行為只是冰山一角,重要的是去了解冰山底層」

心中有愛,愛才會自然流動。

二、孩子負面行為,父母正面迴應

“媽媽看到你寫作業花了近2小時,你看看怎麼做可以幫助自己按時上床睡覺,如果你需要幫助可以來找我”。改變對待問題的方式,不一定百分百一定要解決問題,但長時間的正面迴應是可以幫助孩子減少挑戰行為的。

媽媽的情緒是一條線索,幫助我們去探索孩子行為背後的密碼。這是關註解決問題的方法

當孩子做的不好時,你需要給予理解和幫助,幫助他感覺好起來。這叫接納

"

很多媽媽很苦惱:孩子一不聽話,我就忍不住要吼了,吼完了就後悔。下次同樣情況又繼續發生,重倒覆轍,有時候迷失了自己,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做媽媽了。

記得樊登老師說過一句話:要讓一個媽媽變得焦慮很簡單,給她兩樣東西就好“一段婚姻,一個孩子”。

聽完後覺得特別有感觸,我曾經也是那個焦慮又特別愛吼叫的媽媽,直到有一天,身體想我發送信號,經常頭暈和胸悶,特別不舒服了我才開始醒悟,我要改變自己。

如今的媽媽們焦慮的情緒主要源自家庭、工作、生活,育兒,自從步入婚姻後焦慮就只增加不減少,有了孩子後焦慮終於升級為吼叫了,日積月累,身體被情緒綁架了卻不知如何走出情緒的漩渦。殊不知,吼叫給自己和孩子帶來的危害有多大,既傷了身體,又傷了孩子心,完全沒一點好處,但媽媽們還覺得做不吼叫的媽媽很難。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愛,卻不知道如何愛。

做“不吼不叫”的媽媽怎麼那麼難!做到這4點,你就不再糾結了

獲得德國最高榮譽獎繪本《大嗓門媽媽》就像一面獨特的鏡子,幫助我們照見自己,看見孩子。

今天早上,我媽媽發脾氣了,衝著我生氣地大叫!

那聲音……把我震得四分五裂。

我的腦袋飛到了宇宙裡;

我的肚子掉入了大海里;

我的翅膀掉到了熱帶叢林中;

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

我的尾巴呢?它在街上就像是個謎。

而最後,我就只剩下了一雙腿,跑啊跑……

做“不吼不叫”的媽媽怎麼那麼難!做到這4點,你就不再糾結了

我想叫,但沒有嘴巴。

我想找,但沒有眼鏡。

我想飛,但沒有翅膀。

跑啊跑,到了傍晚跑到了撒哈拉大沙漠,我累了。

這時一個大影子罩住了我,是大嗓門媽媽開著大船來了。她已經把那些丟掉的部分給找了回來,並把他們重新縫好連上。

最後找到了我的腳,這下全縫好了。

"對不起!”發脾氣大叫的媽媽對我說,

我原諒了媽媽,然後我們就開船回家了。

做“不吼不叫”的媽媽怎麼那麼難!做到這4點,你就不再糾結了

第一次被這本繪本看到感到是在三年前,把媽媽們大吼大叫的樣子很直觀地呈現了出來,我看了一遍又一遍,開始反思自己教育孩子的點點滴滴,原來我也對孩子這樣大吼大叫過。

我們那麼愛自己的孩子,卻在用不愛的方式對待他(她),這樣的內心衝突不斷,內疚感也會無休止地纏繞你。你會覺得自己是不好的,婚姻是不幸的,育兒是痛苦的,生活是不快樂的,但這些都是我們不想要的。

既然吼叫不管用,為什麼媽媽們還覺得不吼不叫很難?

1、無意識,也無技能

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對孩子造成傷害,沒有意識到自己不知道,不知道做媽媽是要學習和成長的。無法理解孩子的行為,更不知道這其實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的機會。每當大吼大叫的時候,只希望孩子聽我的,用強硬的手法來控制孩子。

2、情緒來了,愛走了

習慣性的固化思維,認為都是孩子的問題,情緒開關時不時被觸發,動不動大吼發火,愛就走了。沒有了愛的聯結,沒有了解決問題的方向,這時候孩子就成為了媽媽的出氣筒。

3、長期不學習,思維受限制

沒有意識到自己要學習了,有的意識到了但就是不付出行動,總是覺得等孩子大了就好了。所謂寧可煩惱,也不行動,寧可抱怨,也不反思。

有人把父母分為四種:

(1)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2)不知道自己知道,

(3)知道自己不知道,

(4)知道自己知道。

看看你是屬於哪一種?瞭解自己,我們才能瞭解理解孩子,尊重自己,我們才能更好地尊重孩子。

心理學研究發現:媽媽是對孩子一生影響最重要的人,一個沒有得到母親的愛和尊重的孩子,將來走上社會,她(他)也無法學會去愛自己,愛他人。對愛的無能感,將讓其一生都難以體會到愛與被愛的感覺。

做“不吼不叫”的媽媽怎麼那麼難!做到這4點,你就不再糾結了

喜歡吼叫的媽媽,給孩子孩子帶來了哪些負面的影響?

有一個童話故事《特殊商品》,說的是一個名叫樂樂的孩子要把自己的爸爸媽媽擺在櫃檯上售賣,就像其它玩具一樣賣掉,為什麼呢?樂樂這樣說:“媽媽動不動就發火,嚇得我膽子越來越小;爸爸倒不發火,就是太囉唆——吃飯時他說“小心別噎著”,結果我真噎著了;過馬路時她說“小心別摔跤”,結果我一分神,被小螞蟻絆了一跤……我整天哄著這樣管不好自己情緒的爸爸媽媽,感覺很累,所以我要把他們賣了,這樣就不會有人對我大吼大叫了。

當我們挑剔孩子的同時,你的孩子也正在對你有不滿。但佔上風的往往都是媽媽,孩子是弱小的群體,他們知道自己的處境,所以,在他們無能無力翻到不被愛的時候,他們決定這樣做:

喜歡討好,過度尋求他人認可

喪失信心,變得低自尊,

喪失愛的能力,變得無助也無能

報復心理,對他人充滿怨恨

自暴自棄,對自己失去信心

心理學研究證明:吼叫對孩子的行為沒有半點改善作用,相反,它們更像這些行為的“燃料”。孩子們會更想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以此來擊敗父母,證明父母的做法是錯的。你們給我的,並不是我需要的。

如何做到不吼不叫,做內心平和友愛的媽媽?

做“不吼不叫”的媽媽怎麼那麼難!做到這4點,你就不再糾結了

一、讀懂孩子心,讓愛流動

當孩子哭鬧,讓你很煩躁時,你可以給孩子一個擁抱,告訴孩子:“媽媽愛你,我需要你的一個擁抱”,「越是愛哭的孩子,越需要愛」這叫愛的聯結。

當孩子作業拖拉時,你快要有情緒了,你需要立刻提醒大腦思考,我看見的只是孩子行為的表面,我的孩子只是需要幫助,需要鼓勵和愛。「不當行為只是冰山一角,重要的是去了解冰山底層」

心中有愛,愛才會自然流動。

二、孩子負面行為,父母正面迴應

“媽媽看到你寫作業花了近2小時,你看看怎麼做可以幫助自己按時上床睡覺,如果你需要幫助可以來找我”。改變對待問題的方式,不一定百分百一定要解決問題,但長時間的正面迴應是可以幫助孩子減少挑戰行為的。

媽媽的情緒是一條線索,幫助我們去探索孩子行為背後的密碼。這是關註解決問題的方法

當孩子做的不好時,你需要給予理解和幫助,幫助他感覺好起來。這叫接納

做“不吼不叫”的媽媽怎麼那麼難!做到這4點,你就不再糾結了

三、和孩子做朋友,不要做上下級

朋友之間的交往是互相尊重和友好的,常言道:有來有往非禮也!這個世界人人都渴望被尊重,被理解和被愛。當得不到的時候,每個人都會做出保護自己自尊不受損的決定。但,孩子表現出來的卻是不當行為,這是導致父母發火吼叫的根源。

無效的做法:孩子吃飯慢,原來媽媽總喜歡嘮叨,然後就是吼一頓後孩子乖乖地把飯吃完。”你今天必須在30分鐘內把飯吃完,否則我不帶你去公園;你為什麼總是含飯到嘴裡,再不吃快點我就要生氣了!看到你吃飯我就頭疼,還不趕緊吃,飯都涼了!”……

有效的做法:“你自己可以決定吃多少,相信你會照顧好你自己;看到你今天胃口不錯,媽媽都沒有催促你自己主動吃完了飯;飯吃不完沒關係的,下次吃多少盛多少飯,看看怎麼做可以不把粉粒掉桌上”……

兒童發展心理學告訴我們:當我們和孩子說話的語氣與朋友說話的語言一樣時,我們和孩子溝通之門就敞開了!

"

很多媽媽很苦惱:孩子一不聽話,我就忍不住要吼了,吼完了就後悔。下次同樣情況又繼續發生,重倒覆轍,有時候迷失了自己,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做媽媽了。

記得樊登老師說過一句話:要讓一個媽媽變得焦慮很簡單,給她兩樣東西就好“一段婚姻,一個孩子”。

聽完後覺得特別有感觸,我曾經也是那個焦慮又特別愛吼叫的媽媽,直到有一天,身體想我發送信號,經常頭暈和胸悶,特別不舒服了我才開始醒悟,我要改變自己。

如今的媽媽們焦慮的情緒主要源自家庭、工作、生活,育兒,自從步入婚姻後焦慮就只增加不減少,有了孩子後焦慮終於升級為吼叫了,日積月累,身體被情緒綁架了卻不知如何走出情緒的漩渦。殊不知,吼叫給自己和孩子帶來的危害有多大,既傷了身體,又傷了孩子心,完全沒一點好處,但媽媽們還覺得做不吼叫的媽媽很難。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愛,卻不知道如何愛。

做“不吼不叫”的媽媽怎麼那麼難!做到這4點,你就不再糾結了

獲得德國最高榮譽獎繪本《大嗓門媽媽》就像一面獨特的鏡子,幫助我們照見自己,看見孩子。

今天早上,我媽媽發脾氣了,衝著我生氣地大叫!

那聲音……把我震得四分五裂。

我的腦袋飛到了宇宙裡;

我的肚子掉入了大海里;

我的翅膀掉到了熱帶叢林中;

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

我的尾巴呢?它在街上就像是個謎。

而最後,我就只剩下了一雙腿,跑啊跑……

做“不吼不叫”的媽媽怎麼那麼難!做到這4點,你就不再糾結了

我想叫,但沒有嘴巴。

我想找,但沒有眼鏡。

我想飛,但沒有翅膀。

跑啊跑,到了傍晚跑到了撒哈拉大沙漠,我累了。

這時一個大影子罩住了我,是大嗓門媽媽開著大船來了。她已經把那些丟掉的部分給找了回來,並把他們重新縫好連上。

最後找到了我的腳,這下全縫好了。

"對不起!”發脾氣大叫的媽媽對我說,

我原諒了媽媽,然後我們就開船回家了。

做“不吼不叫”的媽媽怎麼那麼難!做到這4點,你就不再糾結了

第一次被這本繪本看到感到是在三年前,把媽媽們大吼大叫的樣子很直觀地呈現了出來,我看了一遍又一遍,開始反思自己教育孩子的點點滴滴,原來我也對孩子這樣大吼大叫過。

我們那麼愛自己的孩子,卻在用不愛的方式對待他(她),這樣的內心衝突不斷,內疚感也會無休止地纏繞你。你會覺得自己是不好的,婚姻是不幸的,育兒是痛苦的,生活是不快樂的,但這些都是我們不想要的。

既然吼叫不管用,為什麼媽媽們還覺得不吼不叫很難?

1、無意識,也無技能

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對孩子造成傷害,沒有意識到自己不知道,不知道做媽媽是要學習和成長的。無法理解孩子的行為,更不知道這其實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的機會。每當大吼大叫的時候,只希望孩子聽我的,用強硬的手法來控制孩子。

2、情緒來了,愛走了

習慣性的固化思維,認為都是孩子的問題,情緒開關時不時被觸發,動不動大吼發火,愛就走了。沒有了愛的聯結,沒有了解決問題的方向,這時候孩子就成為了媽媽的出氣筒。

3、長期不學習,思維受限制

沒有意識到自己要學習了,有的意識到了但就是不付出行動,總是覺得等孩子大了就好了。所謂寧可煩惱,也不行動,寧可抱怨,也不反思。

有人把父母分為四種:

(1)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2)不知道自己知道,

(3)知道自己不知道,

(4)知道自己知道。

看看你是屬於哪一種?瞭解自己,我們才能瞭解理解孩子,尊重自己,我們才能更好地尊重孩子。

心理學研究發現:媽媽是對孩子一生影響最重要的人,一個沒有得到母親的愛和尊重的孩子,將來走上社會,她(他)也無法學會去愛自己,愛他人。對愛的無能感,將讓其一生都難以體會到愛與被愛的感覺。

做“不吼不叫”的媽媽怎麼那麼難!做到這4點,你就不再糾結了

喜歡吼叫的媽媽,給孩子孩子帶來了哪些負面的影響?

有一個童話故事《特殊商品》,說的是一個名叫樂樂的孩子要把自己的爸爸媽媽擺在櫃檯上售賣,就像其它玩具一樣賣掉,為什麼呢?樂樂這樣說:“媽媽動不動就發火,嚇得我膽子越來越小;爸爸倒不發火,就是太囉唆——吃飯時他說“小心別噎著”,結果我真噎著了;過馬路時她說“小心別摔跤”,結果我一分神,被小螞蟻絆了一跤……我整天哄著這樣管不好自己情緒的爸爸媽媽,感覺很累,所以我要把他們賣了,這樣就不會有人對我大吼大叫了。

當我們挑剔孩子的同時,你的孩子也正在對你有不滿。但佔上風的往往都是媽媽,孩子是弱小的群體,他們知道自己的處境,所以,在他們無能無力翻到不被愛的時候,他們決定這樣做:

喜歡討好,過度尋求他人認可

喪失信心,變得低自尊,

喪失愛的能力,變得無助也無能

報復心理,對他人充滿怨恨

自暴自棄,對自己失去信心

心理學研究證明:吼叫對孩子的行為沒有半點改善作用,相反,它們更像這些行為的“燃料”。孩子們會更想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以此來擊敗父母,證明父母的做法是錯的。你們給我的,並不是我需要的。

如何做到不吼不叫,做內心平和友愛的媽媽?

做“不吼不叫”的媽媽怎麼那麼難!做到這4點,你就不再糾結了

一、讀懂孩子心,讓愛流動

當孩子哭鬧,讓你很煩躁時,你可以給孩子一個擁抱,告訴孩子:“媽媽愛你,我需要你的一個擁抱”,「越是愛哭的孩子,越需要愛」這叫愛的聯結。

當孩子作業拖拉時,你快要有情緒了,你需要立刻提醒大腦思考,我看見的只是孩子行為的表面,我的孩子只是需要幫助,需要鼓勵和愛。「不當行為只是冰山一角,重要的是去了解冰山底層」

心中有愛,愛才會自然流動。

二、孩子負面行為,父母正面迴應

“媽媽看到你寫作業花了近2小時,你看看怎麼做可以幫助自己按時上床睡覺,如果你需要幫助可以來找我”。改變對待問題的方式,不一定百分百一定要解決問題,但長時間的正面迴應是可以幫助孩子減少挑戰行為的。

媽媽的情緒是一條線索,幫助我們去探索孩子行為背後的密碼。這是關註解決問題的方法

當孩子做的不好時,你需要給予理解和幫助,幫助他感覺好起來。這叫接納

做“不吼不叫”的媽媽怎麼那麼難!做到這4點,你就不再糾結了

三、和孩子做朋友,不要做上下級

朋友之間的交往是互相尊重和友好的,常言道:有來有往非禮也!這個世界人人都渴望被尊重,被理解和被愛。當得不到的時候,每個人都會做出保護自己自尊不受損的決定。但,孩子表現出來的卻是不當行為,這是導致父母發火吼叫的根源。

無效的做法:孩子吃飯慢,原來媽媽總喜歡嘮叨,然後就是吼一頓後孩子乖乖地把飯吃完。”你今天必須在30分鐘內把飯吃完,否則我不帶你去公園;你為什麼總是含飯到嘴裡,再不吃快點我就要生氣了!看到你吃飯我就頭疼,還不趕緊吃,飯都涼了!”……

有效的做法:“你自己可以決定吃多少,相信你會照顧好你自己;看到你今天胃口不錯,媽媽都沒有催促你自己主動吃完了飯;飯吃不完沒關係的,下次吃多少盛多少飯,看看怎麼做可以不把粉粒掉桌上”……

兒童發展心理學告訴我們:當我們和孩子說話的語氣與朋友說話的語言一樣時,我們和孩子溝通之門就敞開了!

做“不吼不叫”的媽媽怎麼那麼難!做到這4點,你就不再糾結了

四、時刻覺察自己,斟滿愛的水杯

每日三問:今天我是因為什麼原因吼叫?我怎麼做可以避免吼叫,除了吼叫,我還能找出更加積極的方式來處理問題嗎?曾經用過哪些方法,對孩子有什麼好處嗎?

每日三個鼓勵:每天對著鏡子說出自己的三個優點,並且告訴孩子有哪三個優點,告訴丈夫他有哪三個優點。例如:“我今天的妝化得很好,這款口紅很配今天的服飾;兒子/女兒,我發現你今天是自己穿的衣服;謝謝你今天提醒我買水果,你的記憶力真好;老公,謝謝你那麼有耐心聽我說這麼多”……

每日三個行動

1)有情緒的時候,去做一件讓自己開心的事;

2)遇到孩子挑戰時,主動撤離開,去一次冷靜角,告訴孩子“媽媽有情緒了,需要冷靜3分鐘再回來”;

3)陪孩子讀一本溫馨的繪本故事,這一點很重要。

《做你自己的心理治療師》一書中提到:自我改變需要經歷四個步驟,分別是:意願--覺察--接納--選擇。第三步往往最難,但可以通過不斷覺察來幫助自己做到。

我是@靈動育兒,南昌愛加教育諮詢有限公司創始人,一位從業十八年的教育工作者。如果我的文章能給你帶來啟發和幫助,歡迎您轉發收藏,感謝您的關注。

"

很多媽媽很苦惱:孩子一不聽話,我就忍不住要吼了,吼完了就後悔。下次同樣情況又繼續發生,重倒覆轍,有時候迷失了自己,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做媽媽了。

記得樊登老師說過一句話:要讓一個媽媽變得焦慮很簡單,給她兩樣東西就好“一段婚姻,一個孩子”。

聽完後覺得特別有感觸,我曾經也是那個焦慮又特別愛吼叫的媽媽,直到有一天,身體想我發送信號,經常頭暈和胸悶,特別不舒服了我才開始醒悟,我要改變自己。

如今的媽媽們焦慮的情緒主要源自家庭、工作、生活,育兒,自從步入婚姻後焦慮就只增加不減少,有了孩子後焦慮終於升級為吼叫了,日積月累,身體被情緒綁架了卻不知如何走出情緒的漩渦。殊不知,吼叫給自己和孩子帶來的危害有多大,既傷了身體,又傷了孩子心,完全沒一點好處,但媽媽們還覺得做不吼叫的媽媽很難。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愛,卻不知道如何愛。

做“不吼不叫”的媽媽怎麼那麼難!做到這4點,你就不再糾結了

獲得德國最高榮譽獎繪本《大嗓門媽媽》就像一面獨特的鏡子,幫助我們照見自己,看見孩子。

今天早上,我媽媽發脾氣了,衝著我生氣地大叫!

那聲音……把我震得四分五裂。

我的腦袋飛到了宇宙裡;

我的肚子掉入了大海里;

我的翅膀掉到了熱帶叢林中;

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

我的尾巴呢?它在街上就像是個謎。

而最後,我就只剩下了一雙腿,跑啊跑……

做“不吼不叫”的媽媽怎麼那麼難!做到這4點,你就不再糾結了

我想叫,但沒有嘴巴。

我想找,但沒有眼鏡。

我想飛,但沒有翅膀。

跑啊跑,到了傍晚跑到了撒哈拉大沙漠,我累了。

這時一個大影子罩住了我,是大嗓門媽媽開著大船來了。她已經把那些丟掉的部分給找了回來,並把他們重新縫好連上。

最後找到了我的腳,這下全縫好了。

"對不起!”發脾氣大叫的媽媽對我說,

我原諒了媽媽,然後我們就開船回家了。

做“不吼不叫”的媽媽怎麼那麼難!做到這4點,你就不再糾結了

第一次被這本繪本看到感到是在三年前,把媽媽們大吼大叫的樣子很直觀地呈現了出來,我看了一遍又一遍,開始反思自己教育孩子的點點滴滴,原來我也對孩子這樣大吼大叫過。

我們那麼愛自己的孩子,卻在用不愛的方式對待他(她),這樣的內心衝突不斷,內疚感也會無休止地纏繞你。你會覺得自己是不好的,婚姻是不幸的,育兒是痛苦的,生活是不快樂的,但這些都是我們不想要的。

既然吼叫不管用,為什麼媽媽們還覺得不吼不叫很難?

1、無意識,也無技能

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對孩子造成傷害,沒有意識到自己不知道,不知道做媽媽是要學習和成長的。無法理解孩子的行為,更不知道這其實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的機會。每當大吼大叫的時候,只希望孩子聽我的,用強硬的手法來控制孩子。

2、情緒來了,愛走了

習慣性的固化思維,認為都是孩子的問題,情緒開關時不時被觸發,動不動大吼發火,愛就走了。沒有了愛的聯結,沒有了解決問題的方向,這時候孩子就成為了媽媽的出氣筒。

3、長期不學習,思維受限制

沒有意識到自己要學習了,有的意識到了但就是不付出行動,總是覺得等孩子大了就好了。所謂寧可煩惱,也不行動,寧可抱怨,也不反思。

有人把父母分為四種:

(1)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2)不知道自己知道,

(3)知道自己不知道,

(4)知道自己知道。

看看你是屬於哪一種?瞭解自己,我們才能瞭解理解孩子,尊重自己,我們才能更好地尊重孩子。

心理學研究發現:媽媽是對孩子一生影響最重要的人,一個沒有得到母親的愛和尊重的孩子,將來走上社會,她(他)也無法學會去愛自己,愛他人。對愛的無能感,將讓其一生都難以體會到愛與被愛的感覺。

做“不吼不叫”的媽媽怎麼那麼難!做到這4點,你就不再糾結了

喜歡吼叫的媽媽,給孩子孩子帶來了哪些負面的影響?

有一個童話故事《特殊商品》,說的是一個名叫樂樂的孩子要把自己的爸爸媽媽擺在櫃檯上售賣,就像其它玩具一樣賣掉,為什麼呢?樂樂這樣說:“媽媽動不動就發火,嚇得我膽子越來越小;爸爸倒不發火,就是太囉唆——吃飯時他說“小心別噎著”,結果我真噎著了;過馬路時她說“小心別摔跤”,結果我一分神,被小螞蟻絆了一跤……我整天哄著這樣管不好自己情緒的爸爸媽媽,感覺很累,所以我要把他們賣了,這樣就不會有人對我大吼大叫了。

當我們挑剔孩子的同時,你的孩子也正在對你有不滿。但佔上風的往往都是媽媽,孩子是弱小的群體,他們知道自己的處境,所以,在他們無能無力翻到不被愛的時候,他們決定這樣做:

喜歡討好,過度尋求他人認可

喪失信心,變得低自尊,

喪失愛的能力,變得無助也無能

報復心理,對他人充滿怨恨

自暴自棄,對自己失去信心

心理學研究證明:吼叫對孩子的行為沒有半點改善作用,相反,它們更像這些行為的“燃料”。孩子們會更想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以此來擊敗父母,證明父母的做法是錯的。你們給我的,並不是我需要的。

如何做到不吼不叫,做內心平和友愛的媽媽?

做“不吼不叫”的媽媽怎麼那麼難!做到這4點,你就不再糾結了

一、讀懂孩子心,讓愛流動

當孩子哭鬧,讓你很煩躁時,你可以給孩子一個擁抱,告訴孩子:“媽媽愛你,我需要你的一個擁抱”,「越是愛哭的孩子,越需要愛」這叫愛的聯結。

當孩子作業拖拉時,你快要有情緒了,你需要立刻提醒大腦思考,我看見的只是孩子行為的表面,我的孩子只是需要幫助,需要鼓勵和愛。「不當行為只是冰山一角,重要的是去了解冰山底層」

心中有愛,愛才會自然流動。

二、孩子負面行為,父母正面迴應

“媽媽看到你寫作業花了近2小時,你看看怎麼做可以幫助自己按時上床睡覺,如果你需要幫助可以來找我”。改變對待問題的方式,不一定百分百一定要解決問題,但長時間的正面迴應是可以幫助孩子減少挑戰行為的。

媽媽的情緒是一條線索,幫助我們去探索孩子行為背後的密碼。這是關註解決問題的方法

當孩子做的不好時,你需要給予理解和幫助,幫助他感覺好起來。這叫接納

做“不吼不叫”的媽媽怎麼那麼難!做到這4點,你就不再糾結了

三、和孩子做朋友,不要做上下級

朋友之間的交往是互相尊重和友好的,常言道:有來有往非禮也!這個世界人人都渴望被尊重,被理解和被愛。當得不到的時候,每個人都會做出保護自己自尊不受損的決定。但,孩子表現出來的卻是不當行為,這是導致父母發火吼叫的根源。

無效的做法:孩子吃飯慢,原來媽媽總喜歡嘮叨,然後就是吼一頓後孩子乖乖地把飯吃完。”你今天必須在30分鐘內把飯吃完,否則我不帶你去公園;你為什麼總是含飯到嘴裡,再不吃快點我就要生氣了!看到你吃飯我就頭疼,還不趕緊吃,飯都涼了!”……

有效的做法:“你自己可以決定吃多少,相信你會照顧好你自己;看到你今天胃口不錯,媽媽都沒有催促你自己主動吃完了飯;飯吃不完沒關係的,下次吃多少盛多少飯,看看怎麼做可以不把粉粒掉桌上”……

兒童發展心理學告訴我們:當我們和孩子說話的語氣與朋友說話的語言一樣時,我們和孩子溝通之門就敞開了!

做“不吼不叫”的媽媽怎麼那麼難!做到這4點,你就不再糾結了

四、時刻覺察自己,斟滿愛的水杯

每日三問:今天我是因為什麼原因吼叫?我怎麼做可以避免吼叫,除了吼叫,我還能找出更加積極的方式來處理問題嗎?曾經用過哪些方法,對孩子有什麼好處嗎?

每日三個鼓勵:每天對著鏡子說出自己的三個優點,並且告訴孩子有哪三個優點,告訴丈夫他有哪三個優點。例如:“我今天的妝化得很好,這款口紅很配今天的服飾;兒子/女兒,我發現你今天是自己穿的衣服;謝謝你今天提醒我買水果,你的記憶力真好;老公,謝謝你那麼有耐心聽我說這麼多”……

每日三個行動

1)有情緒的時候,去做一件讓自己開心的事;

2)遇到孩子挑戰時,主動撤離開,去一次冷靜角,告訴孩子“媽媽有情緒了,需要冷靜3分鐘再回來”;

3)陪孩子讀一本溫馨的繪本故事,這一點很重要。

《做你自己的心理治療師》一書中提到:自我改變需要經歷四個步驟,分別是:意願--覺察--接納--選擇。第三步往往最難,但可以通過不斷覺察來幫助自己做到。

我是@靈動育兒,南昌愛加教育諮詢有限公司創始人,一位從業十八年的教育工作者。如果我的文章能給你帶來啟發和幫助,歡迎您轉發收藏,感謝您的關注。

做“不吼不叫”的媽媽怎麼那麼難!做到這4點,你就不再糾結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