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書記”李傳喜

香菇 三農 種植業 交通 光明網 2017-06-16

□信陽觀察記者劉宏冰本報通訊員錢洪波

在新縣陡山河鄉白馬山村,只要一提“香菇書記”,村民們無不交口稱讚。

“香菇書記”叫李傳喜,新縣招商辦辦公室主任。2015年9月起,他被縣委選派到白馬山村任第一書記。

到村第一天,李傳喜驚呆了:村部破落的院子雜草叢生,幾間平房內,兩張用地板磚當桌面的桌子和幾張小學生課桌椅。當聽說群眾複印一張戶口本,要花10多塊錢車費到20多裡外的陡山河街道時,李傳喜頓時就懵了。

既然選擇了遠方,就要風雨兼程。李傳喜沒有退縮,他很快撲下身子,開始了村情地貌的認真調研。

剛開始,村民都以為他只是來完成縣裡任務,簡單瞭解情況,對待他的訪問都很冷淡。李傳喜沒有灰心,他翻過一座座山頭,跨過一道道田坎,一家家促膝談心,一個個虛心請教,先後走訪黨員、隊長、村民100餘人,拜訪當地家族名人40多名,終於摸清了底數。

經過梳理和思考,李傳喜決定,從解決群眾複印戶口本這件小事入手,打開局面。在幫扶單位縣人社局的支持下,2015年12月,配齊辦公自動化設備和會議桌椅的村級服務平臺建成,群眾再也不用跑幾十裡山路、花十多元錢車費去複印證件了。李傳喜抓的第一件事得到廣泛認可,群眾慢慢打心底裡接受了這位城裡來的“第一書記”。

白馬山村2400多人中,貧困戶就有169戶583人,是一個典型的深山區貧困村,10個村組沒通水泥路,交通閉塞。交通不便成為攔在李傳喜面前的最大難題,尤其是遭受2016年“7·1”特大洪災後,群眾出行更加困難。

李傳喜下決心改變這種落後閉塞的交通面貌。他召集村“兩委”幹部、村民組長、黨員群眾多次召開座談會,群眾也紛紛獻計獻策,最終通過社會募集和群眾自籌,籌集資金20多萬元,李傳喜又找到多年在外承包工程的老鄉李曉永贊助了40噸水泥,終於修通了直達所有村民組的2.2公里水泥路。

2016年年初,他得知河南豐食源食品公司專門做香菇出口生意的信息後,經過認真研究白馬山村的地形氣候,認為這裡生態環境優良,晝夜溫差大,種植高品質香菇的條件得天獨厚,便下定決心引導群眾發展香菇種植。

沒想到群眾卻不買賬,就連村支書、村主任也認為他異想天開。為了說服大夥,李傳喜首先帶著村支書、村主任到西峽縣實地考察香菇種植。統一了村“兩委”班子的思想後,李傳喜又多次帶著村組長和部分黨員、貧困戶代表外出學習香菇種植,並在取得原單位主要領導的支持下,最終在白馬山村投資20多萬元建成了年產4萬袋菌袋的大棚香菇種植基地。

為確保種植成功,他“痴迷”了,請教技術員,上網查資料,買來香菇種植專業教材,認真學習種植要點,在香菇即將收穫的重要環節,連雙休日都吃住在基地。功夫不負有心人。2016年年底,白馬山村香菇種植實現產銷兩旺,帶動80戶貧困戶實現增收脫貧。

很長時間,熟人都說李傳喜傻,成天待在農村,成不了大事,就連他的妻子有時也不理解,賭氣不理他。但白馬山的群眾卻給他取了一個響亮的名字——“香菇書記”。 7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