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子胥在吳越一帶很有影響力,端午節就有傳說為了紀念伍子胥。他原來是楚國人,他們家族有一個風格:剛正。他的先祖叫伍舉,伍舉幹了什麼事情呢?當時楚莊王假裝昏庸,日夜歌舞,然後還下了一條死命令,要是誰有敢進言勸說的,全部死無赦。

所有大臣都不敢勸諫了,這個時候,伍舉覺得再這樣下去楚國要完蛋了,所以他就抱著必死的心去勸諫,最後楚莊王一反常態,有一個成語叫一鳴驚人說就是此事。這種不怕死的剛正如同家風一樣在伍家流傳。

"

伍子胥在吳越一帶很有影響力,端午節就有傳說為了紀念伍子胥。他原來是楚國人,他們家族有一個風格:剛正。他的先祖叫伍舉,伍舉幹了什麼事情呢?當時楚莊王假裝昏庸,日夜歌舞,然後還下了一條死命令,要是誰有敢進言勸說的,全部死無赦。

所有大臣都不敢勸諫了,這個時候,伍舉覺得再這樣下去楚國要完蛋了,所以他就抱著必死的心去勸諫,最後楚莊王一反常態,有一個成語叫一鳴驚人說就是此事。這種不怕死的剛正如同家風一樣在伍家流傳。

為什麼伍子胥家總是受到奸臣陷害

伍舉是很幸運的,因為他遇到春秋霸主楚莊王,所以功成名就揚名楚國。

時間很快,到了伍子胥父親這一代,伍子胥的父親叫伍奢,也是一個十分剛正的人物。

當時楚國是楚平王當政,他為自己的兒子找了一個秦國人,這樣可以與秦國結成姻親,這是春秋戰國時期最常用的手段。問題是當時太子建的少傅費無忌與太子建的關係非常的不好。費無忌又是這一次迎娶的總負責人,他看到秦女的美貌之後就想出一歪招,他提前跑去跟楚平王說,這個女人太漂亮了,美似天仙,不如大王你娶了,然後再給太子找個老婆吧。

楚平王看了秦女的美貌之後也被吸引了,就真的搶了這個媳婦做自己的老婆了,他是不是史上第一個搶自己兒媳的公公我不清楚,但起碼比後世的唐玄宗的行為早很多了。

"

伍子胥在吳越一帶很有影響力,端午節就有傳說為了紀念伍子胥。他原來是楚國人,他們家族有一個風格:剛正。他的先祖叫伍舉,伍舉幹了什麼事情呢?當時楚莊王假裝昏庸,日夜歌舞,然後還下了一條死命令,要是誰有敢進言勸說的,全部死無赦。

所有大臣都不敢勸諫了,這個時候,伍舉覺得再這樣下去楚國要完蛋了,所以他就抱著必死的心去勸諫,最後楚莊王一反常態,有一個成語叫一鳴驚人說就是此事。這種不怕死的剛正如同家風一樣在伍家流傳。

為什麼伍子胥家總是受到奸臣陷害

伍舉是很幸運的,因為他遇到春秋霸主楚莊王,所以功成名就揚名楚國。

時間很快,到了伍子胥父親這一代,伍子胥的父親叫伍奢,也是一個十分剛正的人物。

當時楚國是楚平王當政,他為自己的兒子找了一個秦國人,這樣可以與秦國結成姻親,這是春秋戰國時期最常用的手段。問題是當時太子建的少傅費無忌與太子建的關係非常的不好。費無忌又是這一次迎娶的總負責人,他看到秦女的美貌之後就想出一歪招,他提前跑去跟楚平王說,這個女人太漂亮了,美似天仙,不如大王你娶了,然後再給太子找個老婆吧。

楚平王看了秦女的美貌之後也被吸引了,就真的搶了這個媳婦做自己的老婆了,他是不是史上第一個搶自己兒媳的公公我不清楚,但起碼比後世的唐玄宗的行為早很多了。

為什麼伍子胥家總是受到奸臣陷害

太子建是恨死費無忌,那該怎麼辦?費子忌也知道如果太子建當上楚王,他是第一個掉腦袋的。他就不斷地向楚平王進讒言,次數多了,他的讒言成功了。楚平王真的派人去殺太子建,在殺之前先把太子建的太傅找過來問責。太子建的太傅就是伍子胥的父親伍奢。伍奢原來和費無忌兩個都輔佐太子,他是忠於太子,所以與費無忌的關係也就相處的不太妙。伍奢說了一句話:

王獨柰何以讒賊小臣疏骨肉之親乎

或許當時楚平王能夠冷靜下來,收回殺掉太子建的命令。但費無忌馬上加火,說了一句很致命的話,《史記》中這樣記載:

王今不制,其事成矣。王且見禽

你今天不動手,等他動手了,你就等著被擒吧。

為什麼這句很致命呢?因為楚平王繼位前楚國一直在內亂,他也是在內亂中取得王位,兒子動手搶老子的事情在楚平王心中覺得有可能發生的。所以他特別在意臣下的舉動,只要有一點點不合規的,他就馬上先下手為強除去,費無忌這句話顯然正好擊中他的軟肋。

楚平王大怒,結果伍奢被殺,伍子胥和太子建一起逃走了。

"

伍子胥在吳越一帶很有影響力,端午節就有傳說為了紀念伍子胥。他原來是楚國人,他們家族有一個風格:剛正。他的先祖叫伍舉,伍舉幹了什麼事情呢?當時楚莊王假裝昏庸,日夜歌舞,然後還下了一條死命令,要是誰有敢進言勸說的,全部死無赦。

所有大臣都不敢勸諫了,這個時候,伍舉覺得再這樣下去楚國要完蛋了,所以他就抱著必死的心去勸諫,最後楚莊王一反常態,有一個成語叫一鳴驚人說就是此事。這種不怕死的剛正如同家風一樣在伍家流傳。

為什麼伍子胥家總是受到奸臣陷害

伍舉是很幸運的,因為他遇到春秋霸主楚莊王,所以功成名就揚名楚國。

時間很快,到了伍子胥父親這一代,伍子胥的父親叫伍奢,也是一個十分剛正的人物。

當時楚國是楚平王當政,他為自己的兒子找了一個秦國人,這樣可以與秦國結成姻親,這是春秋戰國時期最常用的手段。問題是當時太子建的少傅費無忌與太子建的關係非常的不好。費無忌又是這一次迎娶的總負責人,他看到秦女的美貌之後就想出一歪招,他提前跑去跟楚平王說,這個女人太漂亮了,美似天仙,不如大王你娶了,然後再給太子找個老婆吧。

楚平王看了秦女的美貌之後也被吸引了,就真的搶了這個媳婦做自己的老婆了,他是不是史上第一個搶自己兒媳的公公我不清楚,但起碼比後世的唐玄宗的行為早很多了。

為什麼伍子胥家總是受到奸臣陷害

太子建是恨死費無忌,那該怎麼辦?費子忌也知道如果太子建當上楚王,他是第一個掉腦袋的。他就不斷地向楚平王進讒言,次數多了,他的讒言成功了。楚平王真的派人去殺太子建,在殺之前先把太子建的太傅找過來問責。太子建的太傅就是伍子胥的父親伍奢。伍奢原來和費無忌兩個都輔佐太子,他是忠於太子,所以與費無忌的關係也就相處的不太妙。伍奢說了一句話:

王獨柰何以讒賊小臣疏骨肉之親乎

或許當時楚平王能夠冷靜下來,收回殺掉太子建的命令。但費無忌馬上加火,說了一句很致命的話,《史記》中這樣記載:

王今不制,其事成矣。王且見禽

你今天不動手,等他動手了,你就等著被擒吧。

為什麼這句很致命呢?因為楚平王繼位前楚國一直在內亂,他也是在內亂中取得王位,兒子動手搶老子的事情在楚平王心中覺得有可能發生的。所以他特別在意臣下的舉動,只要有一點點不合規的,他就馬上先下手為強除去,費無忌這句話顯然正好擊中他的軟肋。

楚平王大怒,結果伍奢被殺,伍子胥和太子建一起逃走了。

為什麼伍子胥家總是受到奸臣陷害

時間過的很快,逃到吳國的伍子胥幫著吳王闔廬擊敗了楚國,擊破了楚國國都,把楚平王的屍體拉出來鞭打,引發重大的爭議,後來輔佐吳王夫差擊滅了越國。

伍子胥延續了他祖先這一種剛正,並沒有因為父親吃虧而改變。當夫差要與齊國爭霸時候,伍子胥提出反對的意見。

這個時候夫差有一個很寵愛的奸臣太宰嚭,這個太宰嚭與伍子胥很有矛盾,這正是最佳的機會。

夫差現在對伍子胥很有想法,此時太宰嚭反對伐齊是因為有私心,夫差相信就殺掉伍子胥。伍子胥死前的動作顯示他這種寧折不彎的性格。他說我幫你的父親打天下,你沒有資格繼承皇位的時候,是我幫你成了繼承人。你當了吳王后想分土地給我,我都沒有要,你現在反過來要殺我。

最後他是自刎而死。

伍家一脈以剛正為稱為什麼只有伍舉能得善,而其他人老是遇到奸臣呢?這是不是很值得我們思考呢?不知道伍子胥臨時之時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呢?為什麼老是有奸臣會陷害他呢?

"

伍子胥在吳越一帶很有影響力,端午節就有傳說為了紀念伍子胥。他原來是楚國人,他們家族有一個風格:剛正。他的先祖叫伍舉,伍舉幹了什麼事情呢?當時楚莊王假裝昏庸,日夜歌舞,然後還下了一條死命令,要是誰有敢進言勸說的,全部死無赦。

所有大臣都不敢勸諫了,這個時候,伍舉覺得再這樣下去楚國要完蛋了,所以他就抱著必死的心去勸諫,最後楚莊王一反常態,有一個成語叫一鳴驚人說就是此事。這種不怕死的剛正如同家風一樣在伍家流傳。

為什麼伍子胥家總是受到奸臣陷害

伍舉是很幸運的,因為他遇到春秋霸主楚莊王,所以功成名就揚名楚國。

時間很快,到了伍子胥父親這一代,伍子胥的父親叫伍奢,也是一個十分剛正的人物。

當時楚國是楚平王當政,他為自己的兒子找了一個秦國人,這樣可以與秦國結成姻親,這是春秋戰國時期最常用的手段。問題是當時太子建的少傅費無忌與太子建的關係非常的不好。費無忌又是這一次迎娶的總負責人,他看到秦女的美貌之後就想出一歪招,他提前跑去跟楚平王說,這個女人太漂亮了,美似天仙,不如大王你娶了,然後再給太子找個老婆吧。

楚平王看了秦女的美貌之後也被吸引了,就真的搶了這個媳婦做自己的老婆了,他是不是史上第一個搶自己兒媳的公公我不清楚,但起碼比後世的唐玄宗的行為早很多了。

為什麼伍子胥家總是受到奸臣陷害

太子建是恨死費無忌,那該怎麼辦?費子忌也知道如果太子建當上楚王,他是第一個掉腦袋的。他就不斷地向楚平王進讒言,次數多了,他的讒言成功了。楚平王真的派人去殺太子建,在殺之前先把太子建的太傅找過來問責。太子建的太傅就是伍子胥的父親伍奢。伍奢原來和費無忌兩個都輔佐太子,他是忠於太子,所以與費無忌的關係也就相處的不太妙。伍奢說了一句話:

王獨柰何以讒賊小臣疏骨肉之親乎

或許當時楚平王能夠冷靜下來,收回殺掉太子建的命令。但費無忌馬上加火,說了一句很致命的話,《史記》中這樣記載:

王今不制,其事成矣。王且見禽

你今天不動手,等他動手了,你就等著被擒吧。

為什麼這句很致命呢?因為楚平王繼位前楚國一直在內亂,他也是在內亂中取得王位,兒子動手搶老子的事情在楚平王心中覺得有可能發生的。所以他特別在意臣下的舉動,只要有一點點不合規的,他就馬上先下手為強除去,費無忌這句話顯然正好擊中他的軟肋。

楚平王大怒,結果伍奢被殺,伍子胥和太子建一起逃走了。

為什麼伍子胥家總是受到奸臣陷害

時間過的很快,逃到吳國的伍子胥幫著吳王闔廬擊敗了楚國,擊破了楚國國都,把楚平王的屍體拉出來鞭打,引發重大的爭議,後來輔佐吳王夫差擊滅了越國。

伍子胥延續了他祖先這一種剛正,並沒有因為父親吃虧而改變。當夫差要與齊國爭霸時候,伍子胥提出反對的意見。

這個時候夫差有一個很寵愛的奸臣太宰嚭,這個太宰嚭與伍子胥很有矛盾,這正是最佳的機會。

夫差現在對伍子胥很有想法,此時太宰嚭反對伐齊是因為有私心,夫差相信就殺掉伍子胥。伍子胥死前的動作顯示他這種寧折不彎的性格。他說我幫你的父親打天下,你沒有資格繼承皇位的時候,是我幫你成了繼承人。你當了吳王后想分土地給我,我都沒有要,你現在反過來要殺我。

最後他是自刎而死。

伍家一脈以剛正為稱為什麼只有伍舉能得善,而其他人老是遇到奸臣呢?這是不是很值得我們思考呢?不知道伍子胥臨時之時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呢?為什麼老是有奸臣會陷害他呢?

為什麼伍子胥家總是受到奸臣陷害

管仲對此有說法。

管仲臨死的時候對他的發少鮑叔牙的評價是:

鮑叔牙之為人也,清廉潔直,視不己若者,不比於人;一聞人之過,終身不忘

這樣的不太合適當一國之相,太容易得罪人了,也缺少兼容幷包之心。管仲對鮑叔牙的評價似乎一定程度上解釋伍家的悲劇的原因。

莊子一派更有詳細的說明:

《莊子·雜篇·盜跖》中對伍子胥有直接的評價:

世之所謂忠臣者,莫若王子比干、伍子胥。子胥沉江,比干剖心,此二子者,世謂忠臣也,然卒為天下笑。自上觀之,至於子胥、比干,皆不足貴也。

這裡面的觀點非常明確說伍子胥這樣的忠臣是不值得推崇的。

為什麼呢?這個觀點是很有顛覆性的。

他提出一個觀點:君子為名獻身,也就是小人殉財, 君子殉名

"

伍子胥在吳越一帶很有影響力,端午節就有傳說為了紀念伍子胥。他原來是楚國人,他們家族有一個風格:剛正。他的先祖叫伍舉,伍舉幹了什麼事情呢?當時楚莊王假裝昏庸,日夜歌舞,然後還下了一條死命令,要是誰有敢進言勸說的,全部死無赦。

所有大臣都不敢勸諫了,這個時候,伍舉覺得再這樣下去楚國要完蛋了,所以他就抱著必死的心去勸諫,最後楚莊王一反常態,有一個成語叫一鳴驚人說就是此事。這種不怕死的剛正如同家風一樣在伍家流傳。

為什麼伍子胥家總是受到奸臣陷害

伍舉是很幸運的,因為他遇到春秋霸主楚莊王,所以功成名就揚名楚國。

時間很快,到了伍子胥父親這一代,伍子胥的父親叫伍奢,也是一個十分剛正的人物。

當時楚國是楚平王當政,他為自己的兒子找了一個秦國人,這樣可以與秦國結成姻親,這是春秋戰國時期最常用的手段。問題是當時太子建的少傅費無忌與太子建的關係非常的不好。費無忌又是這一次迎娶的總負責人,他看到秦女的美貌之後就想出一歪招,他提前跑去跟楚平王說,這個女人太漂亮了,美似天仙,不如大王你娶了,然後再給太子找個老婆吧。

楚平王看了秦女的美貌之後也被吸引了,就真的搶了這個媳婦做自己的老婆了,他是不是史上第一個搶自己兒媳的公公我不清楚,但起碼比後世的唐玄宗的行為早很多了。

為什麼伍子胥家總是受到奸臣陷害

太子建是恨死費無忌,那該怎麼辦?費子忌也知道如果太子建當上楚王,他是第一個掉腦袋的。他就不斷地向楚平王進讒言,次數多了,他的讒言成功了。楚平王真的派人去殺太子建,在殺之前先把太子建的太傅找過來問責。太子建的太傅就是伍子胥的父親伍奢。伍奢原來和費無忌兩個都輔佐太子,他是忠於太子,所以與費無忌的關係也就相處的不太妙。伍奢說了一句話:

王獨柰何以讒賊小臣疏骨肉之親乎

或許當時楚平王能夠冷靜下來,收回殺掉太子建的命令。但費無忌馬上加火,說了一句很致命的話,《史記》中這樣記載:

王今不制,其事成矣。王且見禽

你今天不動手,等他動手了,你就等著被擒吧。

為什麼這句很致命呢?因為楚平王繼位前楚國一直在內亂,他也是在內亂中取得王位,兒子動手搶老子的事情在楚平王心中覺得有可能發生的。所以他特別在意臣下的舉動,只要有一點點不合規的,他就馬上先下手為強除去,費無忌這句話顯然正好擊中他的軟肋。

楚平王大怒,結果伍奢被殺,伍子胥和太子建一起逃走了。

為什麼伍子胥家總是受到奸臣陷害

時間過的很快,逃到吳國的伍子胥幫著吳王闔廬擊敗了楚國,擊破了楚國國都,把楚平王的屍體拉出來鞭打,引發重大的爭議,後來輔佐吳王夫差擊滅了越國。

伍子胥延續了他祖先這一種剛正,並沒有因為父親吃虧而改變。當夫差要與齊國爭霸時候,伍子胥提出反對的意見。

這個時候夫差有一個很寵愛的奸臣太宰嚭,這個太宰嚭與伍子胥很有矛盾,這正是最佳的機會。

夫差現在對伍子胥很有想法,此時太宰嚭反對伐齊是因為有私心,夫差相信就殺掉伍子胥。伍子胥死前的動作顯示他這種寧折不彎的性格。他說我幫你的父親打天下,你沒有資格繼承皇位的時候,是我幫你成了繼承人。你當了吳王后想分土地給我,我都沒有要,你現在反過來要殺我。

最後他是自刎而死。

伍家一脈以剛正為稱為什麼只有伍舉能得善,而其他人老是遇到奸臣呢?這是不是很值得我們思考呢?不知道伍子胥臨時之時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呢?為什麼老是有奸臣會陷害他呢?

為什麼伍子胥家總是受到奸臣陷害

管仲對此有說法。

管仲臨死的時候對他的發少鮑叔牙的評價是:

鮑叔牙之為人也,清廉潔直,視不己若者,不比於人;一聞人之過,終身不忘

這樣的不太合適當一國之相,太容易得罪人了,也缺少兼容幷包之心。管仲對鮑叔牙的評價似乎一定程度上解釋伍家的悲劇的原因。

莊子一派更有詳細的說明:

《莊子·雜篇·盜跖》中對伍子胥有直接的評價:

世之所謂忠臣者,莫若王子比干、伍子胥。子胥沉江,比干剖心,此二子者,世謂忠臣也,然卒為天下笑。自上觀之,至於子胥、比干,皆不足貴也。

這裡面的觀點非常明確說伍子胥這樣的忠臣是不值得推崇的。

為什麼呢?這個觀點是很有顛覆性的。

他提出一個觀點:君子為名獻身,也就是小人殉財, 君子殉名

為什麼伍子胥家總是受到奸臣陷害

你覺得這個觀點有道理嗎?除了伍舉遇到了賢王,伍奢和伍子胥遇到的都是昏君,結果這對父子還是選擇做直臣忠臣。這是捨棄該做的事而不惜生命地追逐不該尋求的東西,最後的結論就是小人追求的利與君子追求的名本質上都是一樣的,都是在追求不該屬於自己的東西。

老子在《道德經》中有這麼一句話: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或許對伍家為啥老遇到奸臣也作了一個註解。

伍家受難或許讓更多的人理解什麼叫過剛易折 ,水清無魚。

王陽明的觀點卻又不同了,

不要過份地愛惜自己的身體,如果愛惜身體到了極致,該犧牲時就做不了,該捨棄時就棄不了。

那這個該到底是什麼時候呢?這卻又是令人深思的話題。

你覺得伍家為什麼老遇奸臣呢?你的解釋又是什麼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