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傾西部。中國的西部,西部的山離天很近。因為山的原因,西部的高地同樣離天很近,近得可摘日月星辰,卻又人煙稀少,廣袤而博大。所以,西部山高水高,山高可以與天相連,水高卻只能弱小地下流。

“納林”,據說在北方少數民族的語言裡有兩種意思:1.“太陽的”;2.“弱小的”。用這兩種意思同時解釋中國西北的河流再也恰當不過了——它們的確距太陽很近,卻又非常弱小。也許正是這個原因,當我們翻開史籍打開地圖,中國曾經有過4條納林河。不過,如今3條在國內,1條已經屬於外國了。

"

天傾西部。中國的西部,西部的山離天很近。因為山的原因,西部的高地同樣離天很近,近得可摘日月星辰,卻又人煙稀少,廣袤而博大。所以,西部山高水高,山高可以與天相連,水高卻只能弱小地下流。

“納林”,據說在北方少數民族的語言裡有兩種意思:1.“太陽的”;2.“弱小的”。用這兩種意思同時解釋中國西北的河流再也恰當不過了——它們的確距太陽很近,卻又非常弱小。也許正是這個原因,當我們翻開史籍打開地圖,中國曾經有過4條納林河。不過,如今3條在國內,1條已經屬於外國了。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一、納爾鬆郭勒河—黃旗海

"

天傾西部。中國的西部,西部的山離天很近。因為山的原因,西部的高地同樣離天很近,近得可摘日月星辰,卻又人煙稀少,廣袤而博大。所以,西部山高水高,山高可以與天相連,水高卻只能弱小地下流。

“納林”,據說在北方少數民族的語言裡有兩種意思:1.“太陽的”;2.“弱小的”。用這兩種意思同時解釋中國西北的河流再也恰當不過了——它們的確距太陽很近,卻又非常弱小。也許正是這個原因,當我們翻開史籍打開地圖,中國曾經有過4條納林河。不過,如今3條在國內,1條已經屬於外國了。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一、納爾鬆郭勒河—黃旗海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集寧區是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的市轄區,也是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的所在地。烏蘭察布在呼和浩特的東邊,這裡陰山山脈灰騰樑南麓,已經靠近山西與河北了。在烏蘭察布市北郊,有一條終年川流不息的河,集寧區霸王河景觀工程就在這裡。這條河就是納爾鬆郭勒河,人們又叫它霸王河。

納爾鬆郭勒河晶瑩清澈,蜿蜒向東南流經卓資縣的官家壩,入拉陶營至察哈爾右翼前旗三岔口,與王蓋蘇魯克發源的可爾善寶力格匯合,經沙帽營進入烏蘭察布市北郊,流經集二鐵路大橋至喬家村,轉入東南經察哈爾右翼前旗注入內蒙古的八大淡水湖之一黃旗海(蒙語稱賀日尼淖爾),全長95㎞。納爾鬆郭勒河呈弓形,自西向南繞過烏蘭察布市,綿延百里,哺育著千頃良田。

"

天傾西部。中國的西部,西部的山離天很近。因為山的原因,西部的高地同樣離天很近,近得可摘日月星辰,卻又人煙稀少,廣袤而博大。所以,西部山高水高,山高可以與天相連,水高卻只能弱小地下流。

“納林”,據說在北方少數民族的語言裡有兩種意思:1.“太陽的”;2.“弱小的”。用這兩種意思同時解釋中國西北的河流再也恰當不過了——它們的確距太陽很近,卻又非常弱小。也許正是這個原因,當我們翻開史籍打開地圖,中國曾經有過4條納林河。不過,如今3條在國內,1條已經屬於外國了。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一、納爾鬆郭勒河—黃旗海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集寧區是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的市轄區,也是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的所在地。烏蘭察布在呼和浩特的東邊,這裡陰山山脈灰騰樑南麓,已經靠近山西與河北了。在烏蘭察布市北郊,有一條終年川流不息的河,集寧區霸王河景觀工程就在這裡。這條河就是納爾鬆郭勒河,人們又叫它霸王河。

納爾鬆郭勒河晶瑩清澈,蜿蜒向東南流經卓資縣的官家壩,入拉陶營至察哈爾右翼前旗三岔口,與王蓋蘇魯克發源的可爾善寶力格匯合,經沙帽營進入烏蘭察布市北郊,流經集二鐵路大橋至喬家村,轉入東南經察哈爾右翼前旗注入內蒙古的八大淡水湖之一黃旗海(蒙語稱賀日尼淖爾),全長95㎞。納爾鬆郭勒河呈弓形,自西向南繞過烏蘭察布市,綿延百里,哺育著千頃良田。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據說,納爾鬆郭勒河蒙古語意為“松林河”,意思是松樹林裡的河。但是,這明顯有漢語的意思,《清一統志》中說,納林河即今內蒙古集寧區北之霸王河。《察哈爾·正黃旗》:納林河“在旗西北六十里。源出正紅旗察哈爾界內, 南流入希爾池”。

希爾池也就是黃旗海。位於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前旗境內,東西長約20㎞,南北寬約9㎞,呈不規則三角形。湖泊面積約110㎞2,平均水深10m,最深處約35m,露水量5億多立方米,水源主要來自霸王河、泉玉林河和磨子山河等弱小的河流。

"

天傾西部。中國的西部,西部的山離天很近。因為山的原因,西部的高地同樣離天很近,近得可摘日月星辰,卻又人煙稀少,廣袤而博大。所以,西部山高水高,山高可以與天相連,水高卻只能弱小地下流。

“納林”,據說在北方少數民族的語言裡有兩種意思:1.“太陽的”;2.“弱小的”。用這兩種意思同時解釋中國西北的河流再也恰當不過了——它們的確距太陽很近,卻又非常弱小。也許正是這個原因,當我們翻開史籍打開地圖,中國曾經有過4條納林河。不過,如今3條在國內,1條已經屬於外國了。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一、納爾鬆郭勒河—黃旗海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集寧區是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的市轄區,也是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的所在地。烏蘭察布在呼和浩特的東邊,這裡陰山山脈灰騰樑南麓,已經靠近山西與河北了。在烏蘭察布市北郊,有一條終年川流不息的河,集寧區霸王河景觀工程就在這裡。這條河就是納爾鬆郭勒河,人們又叫它霸王河。

納爾鬆郭勒河晶瑩清澈,蜿蜒向東南流經卓資縣的官家壩,入拉陶營至察哈爾右翼前旗三岔口,與王蓋蘇魯克發源的可爾善寶力格匯合,經沙帽營進入烏蘭察布市北郊,流經集二鐵路大橋至喬家村,轉入東南經察哈爾右翼前旗注入內蒙古的八大淡水湖之一黃旗海(蒙語稱賀日尼淖爾),全長95㎞。納爾鬆郭勒河呈弓形,自西向南繞過烏蘭察布市,綿延百里,哺育著千頃良田。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據說,納爾鬆郭勒河蒙古語意為“松林河”,意思是松樹林裡的河。但是,這明顯有漢語的意思,《清一統志》中說,納林河即今內蒙古集寧區北之霸王河。《察哈爾·正黃旗》:納林河“在旗西北六十里。源出正紅旗察哈爾界內, 南流入希爾池”。

希爾池也就是黃旗海。位於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前旗境內,東西長約20㎞,南北寬約9㎞,呈不規則三角形。湖泊面積約110㎞2,平均水深10m,最深處約35m,露水量5億多立方米,水源主要來自霸王河、泉玉林河和磨子山河等弱小的河流。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黃旗海蒙語為昂蓋淖爾(又稱乞爾海子),因清代在正黃旗境內而得名,北魏時稱南池、乞伏袁池,遼代稱白水濼,金代稱白水泊,明代稱集寧海子,清代始稱黃旗海。黃旗海系第三紀地殼斷裂運動形成的斷陷盆地。黃旗海2006年乾涸,成為季節性湖泊。

黃旗海系第三紀地殼斷裂運動形成的斷陷盆地,早在1000多年前的《水經注》上就有了記載。四周環繞低山、丘陵、臺地,岸畔曾是平闊的草原,蘆葦叢生、水草豐美、水鳥翔集、牛羊成群,是蒙古族世代繁衍生息的樂土,也是察哈爾蒙古族的主聚居地,史為正黃旗,列八旗之首。

弱水的孕育,也可以叫池、叫濼、叫泊等,但依水而居的人們依然樂於將其稱為海,既有著夢的希冀,也有著對水的熱愛。這就是我們要說的第一條納林河。

"

天傾西部。中國的西部,西部的山離天很近。因為山的原因,西部的高地同樣離天很近,近得可摘日月星辰,卻又人煙稀少,廣袤而博大。所以,西部山高水高,山高可以與天相連,水高卻只能弱小地下流。

“納林”,據說在北方少數民族的語言裡有兩種意思:1.“太陽的”;2.“弱小的”。用這兩種意思同時解釋中國西北的河流再也恰當不過了——它們的確距太陽很近,卻又非常弱小。也許正是這個原因,當我們翻開史籍打開地圖,中國曾經有過4條納林河。不過,如今3條在國內,1條已經屬於外國了。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一、納爾鬆郭勒河—黃旗海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集寧區是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的市轄區,也是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的所在地。烏蘭察布在呼和浩特的東邊,這裡陰山山脈灰騰樑南麓,已經靠近山西與河北了。在烏蘭察布市北郊,有一條終年川流不息的河,集寧區霸王河景觀工程就在這裡。這條河就是納爾鬆郭勒河,人們又叫它霸王河。

納爾鬆郭勒河晶瑩清澈,蜿蜒向東南流經卓資縣的官家壩,入拉陶營至察哈爾右翼前旗三岔口,與王蓋蘇魯克發源的可爾善寶力格匯合,經沙帽營進入烏蘭察布市北郊,流經集二鐵路大橋至喬家村,轉入東南經察哈爾右翼前旗注入內蒙古的八大淡水湖之一黃旗海(蒙語稱賀日尼淖爾),全長95㎞。納爾鬆郭勒河呈弓形,自西向南繞過烏蘭察布市,綿延百里,哺育著千頃良田。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據說,納爾鬆郭勒河蒙古語意為“松林河”,意思是松樹林裡的河。但是,這明顯有漢語的意思,《清一統志》中說,納林河即今內蒙古集寧區北之霸王河。《察哈爾·正黃旗》:納林河“在旗西北六十里。源出正紅旗察哈爾界內, 南流入希爾池”。

希爾池也就是黃旗海。位於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前旗境內,東西長約20㎞,南北寬約9㎞,呈不規則三角形。湖泊面積約110㎞2,平均水深10m,最深處約35m,露水量5億多立方米,水源主要來自霸王河、泉玉林河和磨子山河等弱小的河流。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黃旗海蒙語為昂蓋淖爾(又稱乞爾海子),因清代在正黃旗境內而得名,北魏時稱南池、乞伏袁池,遼代稱白水濼,金代稱白水泊,明代稱集寧海子,清代始稱黃旗海。黃旗海系第三紀地殼斷裂運動形成的斷陷盆地。黃旗海2006年乾涸,成為季節性湖泊。

黃旗海系第三紀地殼斷裂運動形成的斷陷盆地,早在1000多年前的《水經注》上就有了記載。四周環繞低山、丘陵、臺地,岸畔曾是平闊的草原,蘆葦叢生、水草豐美、水鳥翔集、牛羊成群,是蒙古族世代繁衍生息的樂土,也是察哈爾蒙古族的主聚居地,史為正黃旗,列八旗之首。

弱水的孕育,也可以叫池、叫濼、叫泊等,但依水而居的人們依然樂於將其稱為海,既有著夢的希冀,也有著對水的熱愛。這就是我們要說的第一條納林河。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二、無定河—烏海

這條河很悲傷,也很詩意,叫無定河。屬黃河一級支流,位於中國陝西省北部,是陝西榆林地區最大的河流,它發源於定邊縣白于山北麓,上游叫紅柳河,流經靖邊新橋後稱為無定河。全長491公里,流經定邊、靖邊、米脂、綏德和清澗縣,由西北向東南注入黃河。當然是因為弱小,不能形成固定的河床,古人便給這條河取了“無定”這個名字。在無定河流入鄂爾多斯市烏審旗境內後,人們開始把它叫納林河了。

著名的納林河能源化工園區坐落在納林河畔,地處晉、陝、蒙、寧四省(區)的交會處,也是著名的鄂爾多斯高原向黃土高原過渡的窪地地帶。因為這條河流的存在,地處毛烏素沙漠腹部的烏審旗有了“塞外江南”和“沙漠水鄉”稱奇。烏審旗境內鹼水湖泊較多,較大的有浩通音查幹淖爾、毛敦查幹淖爾、巴嘎淖爾、呼和套勒蓋淖爾、蘇日淖爾等。來到這裡,親宛如置身江南水鄉,楊樹婷立,柳樹婆娑,魚兒嬉水,叢叢蘆葦搖曳,對對野鳥飛翔……這也是弱水的給予。

"

天傾西部。中國的西部,西部的山離天很近。因為山的原因,西部的高地同樣離天很近,近得可摘日月星辰,卻又人煙稀少,廣袤而博大。所以,西部山高水高,山高可以與天相連,水高卻只能弱小地下流。

“納林”,據說在北方少數民族的語言裡有兩種意思:1.“太陽的”;2.“弱小的”。用這兩種意思同時解釋中國西北的河流再也恰當不過了——它們的確距太陽很近,卻又非常弱小。也許正是這個原因,當我們翻開史籍打開地圖,中國曾經有過4條納林河。不過,如今3條在國內,1條已經屬於外國了。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一、納爾鬆郭勒河—黃旗海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集寧區是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的市轄區,也是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的所在地。烏蘭察布在呼和浩特的東邊,這裡陰山山脈灰騰樑南麓,已經靠近山西與河北了。在烏蘭察布市北郊,有一條終年川流不息的河,集寧區霸王河景觀工程就在這裡。這條河就是納爾鬆郭勒河,人們又叫它霸王河。

納爾鬆郭勒河晶瑩清澈,蜿蜒向東南流經卓資縣的官家壩,入拉陶營至察哈爾右翼前旗三岔口,與王蓋蘇魯克發源的可爾善寶力格匯合,經沙帽營進入烏蘭察布市北郊,流經集二鐵路大橋至喬家村,轉入東南經察哈爾右翼前旗注入內蒙古的八大淡水湖之一黃旗海(蒙語稱賀日尼淖爾),全長95㎞。納爾鬆郭勒河呈弓形,自西向南繞過烏蘭察布市,綿延百里,哺育著千頃良田。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據說,納爾鬆郭勒河蒙古語意為“松林河”,意思是松樹林裡的河。但是,這明顯有漢語的意思,《清一統志》中說,納林河即今內蒙古集寧區北之霸王河。《察哈爾·正黃旗》:納林河“在旗西北六十里。源出正紅旗察哈爾界內, 南流入希爾池”。

希爾池也就是黃旗海。位於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前旗境內,東西長約20㎞,南北寬約9㎞,呈不規則三角形。湖泊面積約110㎞2,平均水深10m,最深處約35m,露水量5億多立方米,水源主要來自霸王河、泉玉林河和磨子山河等弱小的河流。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黃旗海蒙語為昂蓋淖爾(又稱乞爾海子),因清代在正黃旗境內而得名,北魏時稱南池、乞伏袁池,遼代稱白水濼,金代稱白水泊,明代稱集寧海子,清代始稱黃旗海。黃旗海系第三紀地殼斷裂運動形成的斷陷盆地。黃旗海2006年乾涸,成為季節性湖泊。

黃旗海系第三紀地殼斷裂運動形成的斷陷盆地,早在1000多年前的《水經注》上就有了記載。四周環繞低山、丘陵、臺地,岸畔曾是平闊的草原,蘆葦叢生、水草豐美、水鳥翔集、牛羊成群,是蒙古族世代繁衍生息的樂土,也是察哈爾蒙古族的主聚居地,史為正黃旗,列八旗之首。

弱水的孕育,也可以叫池、叫濼、叫泊等,但依水而居的人們依然樂於將其稱為海,既有著夢的希冀,也有著對水的熱愛。這就是我們要說的第一條納林河。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二、無定河—烏海

這條河很悲傷,也很詩意,叫無定河。屬黃河一級支流,位於中國陝西省北部,是陝西榆林地區最大的河流,它發源於定邊縣白于山北麓,上游叫紅柳河,流經靖邊新橋後稱為無定河。全長491公里,流經定邊、靖邊、米脂、綏德和清澗縣,由西北向東南注入黃河。當然是因為弱小,不能形成固定的河床,古人便給這條河取了“無定”這個名字。在無定河流入鄂爾多斯市烏審旗境內後,人們開始把它叫納林河了。

著名的納林河能源化工園區坐落在納林河畔,地處晉、陝、蒙、寧四省(區)的交會處,也是著名的鄂爾多斯高原向黃土高原過渡的窪地地帶。因為這條河流的存在,地處毛烏素沙漠腹部的烏審旗有了“塞外江南”和“沙漠水鄉”稱奇。烏審旗境內鹼水湖泊較多,較大的有浩通音查幹淖爾、毛敦查幹淖爾、巴嘎淖爾、呼和套勒蓋淖爾、蘇日淖爾等。來到這裡,親宛如置身江南水鄉,楊樹婷立,柳樹婆娑,魚兒嬉水,叢叢蘆葦搖曳,對對野鳥飛翔……這也是弱水的給予。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烏審旗能源豐富,是中石油、中石化重要的天然氣氣源基地,目前已勘探開發的靖邊、烏審、榆林、蘇里格、大牛地五大超億立方米世界級大型、特大型氣田,其中四個在烏審旗境內,而烏審氣田、靖邊氣田較大範圍就涉及到納林河。在這裡,我們似乎看不到水的海,但卻有著氣的海。更為巧合的是,在距其西北不遠處便是有名的烏海

“烏海”是一個現代的名字,1975年建立烏海的,烏達市和海勃灣市合併而來。公元前127年,漢武帝擊敗匈奴樓煩王、白羊王,收復河南地(轄境今巴彥淖爾盟烏加河以南、鄂爾多斯高原),將原有九原郡改為五原郡,又增設朔方郡,郡治在三封縣(今巴盟磴口縣哈騰套海蘇木的陶升井,又稱麻彌圖庫廟古城)。朔方郡下設10縣,在今烏海市海勃灣地區設置沃野縣。公元前120年,漢王朝築沃野縣城(今海勃灣區北新地古城)。

"

天傾西部。中國的西部,西部的山離天很近。因為山的原因,西部的高地同樣離天很近,近得可摘日月星辰,卻又人煙稀少,廣袤而博大。所以,西部山高水高,山高可以與天相連,水高卻只能弱小地下流。

“納林”,據說在北方少數民族的語言裡有兩種意思:1.“太陽的”;2.“弱小的”。用這兩種意思同時解釋中國西北的河流再也恰當不過了——它們的確距太陽很近,卻又非常弱小。也許正是這個原因,當我們翻開史籍打開地圖,中國曾經有過4條納林河。不過,如今3條在國內,1條已經屬於外國了。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一、納爾鬆郭勒河—黃旗海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集寧區是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的市轄區,也是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的所在地。烏蘭察布在呼和浩特的東邊,這裡陰山山脈灰騰樑南麓,已經靠近山西與河北了。在烏蘭察布市北郊,有一條終年川流不息的河,集寧區霸王河景觀工程就在這裡。這條河就是納爾鬆郭勒河,人們又叫它霸王河。

納爾鬆郭勒河晶瑩清澈,蜿蜒向東南流經卓資縣的官家壩,入拉陶營至察哈爾右翼前旗三岔口,與王蓋蘇魯克發源的可爾善寶力格匯合,經沙帽營進入烏蘭察布市北郊,流經集二鐵路大橋至喬家村,轉入東南經察哈爾右翼前旗注入內蒙古的八大淡水湖之一黃旗海(蒙語稱賀日尼淖爾),全長95㎞。納爾鬆郭勒河呈弓形,自西向南繞過烏蘭察布市,綿延百里,哺育著千頃良田。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據說,納爾鬆郭勒河蒙古語意為“松林河”,意思是松樹林裡的河。但是,這明顯有漢語的意思,《清一統志》中說,納林河即今內蒙古集寧區北之霸王河。《察哈爾·正黃旗》:納林河“在旗西北六十里。源出正紅旗察哈爾界內, 南流入希爾池”。

希爾池也就是黃旗海。位於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前旗境內,東西長約20㎞,南北寬約9㎞,呈不規則三角形。湖泊面積約110㎞2,平均水深10m,最深處約35m,露水量5億多立方米,水源主要來自霸王河、泉玉林河和磨子山河等弱小的河流。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黃旗海蒙語為昂蓋淖爾(又稱乞爾海子),因清代在正黃旗境內而得名,北魏時稱南池、乞伏袁池,遼代稱白水濼,金代稱白水泊,明代稱集寧海子,清代始稱黃旗海。黃旗海系第三紀地殼斷裂運動形成的斷陷盆地。黃旗海2006年乾涸,成為季節性湖泊。

黃旗海系第三紀地殼斷裂運動形成的斷陷盆地,早在1000多年前的《水經注》上就有了記載。四周環繞低山、丘陵、臺地,岸畔曾是平闊的草原,蘆葦叢生、水草豐美、水鳥翔集、牛羊成群,是蒙古族世代繁衍生息的樂土,也是察哈爾蒙古族的主聚居地,史為正黃旗,列八旗之首。

弱水的孕育,也可以叫池、叫濼、叫泊等,但依水而居的人們依然樂於將其稱為海,既有著夢的希冀,也有著對水的熱愛。這就是我們要說的第一條納林河。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二、無定河—烏海

這條河很悲傷,也很詩意,叫無定河。屬黃河一級支流,位於中國陝西省北部,是陝西榆林地區最大的河流,它發源於定邊縣白于山北麓,上游叫紅柳河,流經靖邊新橋後稱為無定河。全長491公里,流經定邊、靖邊、米脂、綏德和清澗縣,由西北向東南注入黃河。當然是因為弱小,不能形成固定的河床,古人便給這條河取了“無定”這個名字。在無定河流入鄂爾多斯市烏審旗境內後,人們開始把它叫納林河了。

著名的納林河能源化工園區坐落在納林河畔,地處晉、陝、蒙、寧四省(區)的交會處,也是著名的鄂爾多斯高原向黃土高原過渡的窪地地帶。因為這條河流的存在,地處毛烏素沙漠腹部的烏審旗有了“塞外江南”和“沙漠水鄉”稱奇。烏審旗境內鹼水湖泊較多,較大的有浩通音查幹淖爾、毛敦查幹淖爾、巴嘎淖爾、呼和套勒蓋淖爾、蘇日淖爾等。來到這裡,親宛如置身江南水鄉,楊樹婷立,柳樹婆娑,魚兒嬉水,叢叢蘆葦搖曳,對對野鳥飛翔……這也是弱水的給予。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烏審旗能源豐富,是中石油、中石化重要的天然氣氣源基地,目前已勘探開發的靖邊、烏審、榆林、蘇里格、大牛地五大超億立方米世界級大型、特大型氣田,其中四個在烏審旗境內,而烏審氣田、靖邊氣田較大範圍就涉及到納林河。在這裡,我們似乎看不到水的海,但卻有著氣的海。更為巧合的是,在距其西北不遠處便是有名的烏海

“烏海”是一個現代的名字,1975年建立烏海的,烏達市和海勃灣市合併而來。公元前127年,漢武帝擊敗匈奴樓煩王、白羊王,收復河南地(轄境今巴彥淖爾盟烏加河以南、鄂爾多斯高原),將原有九原郡改為五原郡,又增設朔方郡,郡治在三封縣(今巴盟磴口縣哈騰套海蘇木的陶升井,又稱麻彌圖庫廟古城)。朔方郡下設10縣,在今烏海市海勃灣地區設置沃野縣。公元前120年,漢王朝築沃野縣城(今海勃灣區北新地古城)。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今天的烏達區是烏海市市轄區之一,位於烏海市西部。東北隔黃河與海勃灣區相鄰,東南隔河與海南區相望,西北與阿拉善盟接壤,南與寧夏重要化工基地石嘴山市毗鄰,居“寧蒙(寧夏、內蒙古)經濟小區”的中心地帶。這個地方,歷史上曾經屬於武威郡:公元前121年,南匈奴渾邪王附漢後,烏達地區為漢代武威郡轄地北境。

烏達—海勃灣—烏海,地下的礦藏也賦予了這個地名內涵的巧合——烏海市境內資源富集,有優質焦煤,煤系高嶺土、石灰岩、鐵礦石、石英砂、白雲岩等礦產資源,素以“烏金之海”著稱。納林河近在眼前地望著這座海,向人們述說著歷史上的征戰,無不在為弱水裡。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

天傾西部。中國的西部,西部的山離天很近。因為山的原因,西部的高地同樣離天很近,近得可摘日月星辰,卻又人煙稀少,廣袤而博大。所以,西部山高水高,山高可以與天相連,水高卻只能弱小地下流。

“納林”,據說在北方少數民族的語言裡有兩種意思:1.“太陽的”;2.“弱小的”。用這兩種意思同時解釋中國西北的河流再也恰當不過了——它們的確距太陽很近,卻又非常弱小。也許正是這個原因,當我們翻開史籍打開地圖,中國曾經有過4條納林河。不過,如今3條在國內,1條已經屬於外國了。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一、納爾鬆郭勒河—黃旗海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集寧區是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的市轄區,也是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的所在地。烏蘭察布在呼和浩特的東邊,這裡陰山山脈灰騰樑南麓,已經靠近山西與河北了。在烏蘭察布市北郊,有一條終年川流不息的河,集寧區霸王河景觀工程就在這裡。這條河就是納爾鬆郭勒河,人們又叫它霸王河。

納爾鬆郭勒河晶瑩清澈,蜿蜒向東南流經卓資縣的官家壩,入拉陶營至察哈爾右翼前旗三岔口,與王蓋蘇魯克發源的可爾善寶力格匯合,經沙帽營進入烏蘭察布市北郊,流經集二鐵路大橋至喬家村,轉入東南經察哈爾右翼前旗注入內蒙古的八大淡水湖之一黃旗海(蒙語稱賀日尼淖爾),全長95㎞。納爾鬆郭勒河呈弓形,自西向南繞過烏蘭察布市,綿延百里,哺育著千頃良田。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據說,納爾鬆郭勒河蒙古語意為“松林河”,意思是松樹林裡的河。但是,這明顯有漢語的意思,《清一統志》中說,納林河即今內蒙古集寧區北之霸王河。《察哈爾·正黃旗》:納林河“在旗西北六十里。源出正紅旗察哈爾界內, 南流入希爾池”。

希爾池也就是黃旗海。位於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前旗境內,東西長約20㎞,南北寬約9㎞,呈不規則三角形。湖泊面積約110㎞2,平均水深10m,最深處約35m,露水量5億多立方米,水源主要來自霸王河、泉玉林河和磨子山河等弱小的河流。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黃旗海蒙語為昂蓋淖爾(又稱乞爾海子),因清代在正黃旗境內而得名,北魏時稱南池、乞伏袁池,遼代稱白水濼,金代稱白水泊,明代稱集寧海子,清代始稱黃旗海。黃旗海系第三紀地殼斷裂運動形成的斷陷盆地。黃旗海2006年乾涸,成為季節性湖泊。

黃旗海系第三紀地殼斷裂運動形成的斷陷盆地,早在1000多年前的《水經注》上就有了記載。四周環繞低山、丘陵、臺地,岸畔曾是平闊的草原,蘆葦叢生、水草豐美、水鳥翔集、牛羊成群,是蒙古族世代繁衍生息的樂土,也是察哈爾蒙古族的主聚居地,史為正黃旗,列八旗之首。

弱水的孕育,也可以叫池、叫濼、叫泊等,但依水而居的人們依然樂於將其稱為海,既有著夢的希冀,也有著對水的熱愛。這就是我們要說的第一條納林河。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二、無定河—烏海

這條河很悲傷,也很詩意,叫無定河。屬黃河一級支流,位於中國陝西省北部,是陝西榆林地區最大的河流,它發源於定邊縣白于山北麓,上游叫紅柳河,流經靖邊新橋後稱為無定河。全長491公里,流經定邊、靖邊、米脂、綏德和清澗縣,由西北向東南注入黃河。當然是因為弱小,不能形成固定的河床,古人便給這條河取了“無定”這個名字。在無定河流入鄂爾多斯市烏審旗境內後,人們開始把它叫納林河了。

著名的納林河能源化工園區坐落在納林河畔,地處晉、陝、蒙、寧四省(區)的交會處,也是著名的鄂爾多斯高原向黃土高原過渡的窪地地帶。因為這條河流的存在,地處毛烏素沙漠腹部的烏審旗有了“塞外江南”和“沙漠水鄉”稱奇。烏審旗境內鹼水湖泊較多,較大的有浩通音查幹淖爾、毛敦查幹淖爾、巴嘎淖爾、呼和套勒蓋淖爾、蘇日淖爾等。來到這裡,親宛如置身江南水鄉,楊樹婷立,柳樹婆娑,魚兒嬉水,叢叢蘆葦搖曳,對對野鳥飛翔……這也是弱水的給予。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烏審旗能源豐富,是中石油、中石化重要的天然氣氣源基地,目前已勘探開發的靖邊、烏審、榆林、蘇里格、大牛地五大超億立方米世界級大型、特大型氣田,其中四個在烏審旗境內,而烏審氣田、靖邊氣田較大範圍就涉及到納林河。在這裡,我們似乎看不到水的海,但卻有著氣的海。更為巧合的是,在距其西北不遠處便是有名的烏海

“烏海”是一個現代的名字,1975年建立烏海的,烏達市和海勃灣市合併而來。公元前127年,漢武帝擊敗匈奴樓煩王、白羊王,收復河南地(轄境今巴彥淖爾盟烏加河以南、鄂爾多斯高原),將原有九原郡改為五原郡,又增設朔方郡,郡治在三封縣(今巴盟磴口縣哈騰套海蘇木的陶升井,又稱麻彌圖庫廟古城)。朔方郡下設10縣,在今烏海市海勃灣地區設置沃野縣。公元前120年,漢王朝築沃野縣城(今海勃灣區北新地古城)。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今天的烏達區是烏海市市轄區之一,位於烏海市西部。東北隔黃河與海勃灣區相鄰,東南隔河與海南區相望,西北與阿拉善盟接壤,南與寧夏重要化工基地石嘴山市毗鄰,居“寧蒙(寧夏、內蒙古)經濟小區”的中心地帶。這個地方,歷史上曾經屬於武威郡:公元前121年,南匈奴渾邪王附漢後,烏達地區為漢代武威郡轄地北境。

烏達—海勃灣—烏海,地下的礦藏也賦予了這個地名內涵的巧合——烏海市境內資源富集,有優質焦煤,煤系高嶺土、石灰岩、鐵礦石、石英砂、白雲岩等礦產資源,素以“烏金之海”著稱。納林河近在眼前地望著這座海,向人們述說著歷史上的征戰,無不在為弱水裡。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三、額濟納河—居延海

第三條河是黑河。河西走廊西北部內陸河,一條名符其實的弱水。

黑河,古稱弱水(合黎山以北段)、黑水(一般指弱水下游黑河內蒙古段)。曾名合黎水、羌谷水、鮮水、覆表水、副投水、張掖水、甘州河。是中國西北地區第二大內陸河,甘肅省最大的內陸河。發源於祁連山北麓中段,流經青海、甘肅、內蒙古自治區三省(自治區)。全長948公里,在居延海消失。

"

天傾西部。中國的西部,西部的山離天很近。因為山的原因,西部的高地同樣離天很近,近得可摘日月星辰,卻又人煙稀少,廣袤而博大。所以,西部山高水高,山高可以與天相連,水高卻只能弱小地下流。

“納林”,據說在北方少數民族的語言裡有兩種意思:1.“太陽的”;2.“弱小的”。用這兩種意思同時解釋中國西北的河流再也恰當不過了——它們的確距太陽很近,卻又非常弱小。也許正是這個原因,當我們翻開史籍打開地圖,中國曾經有過4條納林河。不過,如今3條在國內,1條已經屬於外國了。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一、納爾鬆郭勒河—黃旗海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集寧區是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的市轄區,也是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的所在地。烏蘭察布在呼和浩特的東邊,這裡陰山山脈灰騰樑南麓,已經靠近山西與河北了。在烏蘭察布市北郊,有一條終年川流不息的河,集寧區霸王河景觀工程就在這裡。這條河就是納爾鬆郭勒河,人們又叫它霸王河。

納爾鬆郭勒河晶瑩清澈,蜿蜒向東南流經卓資縣的官家壩,入拉陶營至察哈爾右翼前旗三岔口,與王蓋蘇魯克發源的可爾善寶力格匯合,經沙帽營進入烏蘭察布市北郊,流經集二鐵路大橋至喬家村,轉入東南經察哈爾右翼前旗注入內蒙古的八大淡水湖之一黃旗海(蒙語稱賀日尼淖爾),全長95㎞。納爾鬆郭勒河呈弓形,自西向南繞過烏蘭察布市,綿延百里,哺育著千頃良田。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據說,納爾鬆郭勒河蒙古語意為“松林河”,意思是松樹林裡的河。但是,這明顯有漢語的意思,《清一統志》中說,納林河即今內蒙古集寧區北之霸王河。《察哈爾·正黃旗》:納林河“在旗西北六十里。源出正紅旗察哈爾界內, 南流入希爾池”。

希爾池也就是黃旗海。位於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前旗境內,東西長約20㎞,南北寬約9㎞,呈不規則三角形。湖泊面積約110㎞2,平均水深10m,最深處約35m,露水量5億多立方米,水源主要來自霸王河、泉玉林河和磨子山河等弱小的河流。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黃旗海蒙語為昂蓋淖爾(又稱乞爾海子),因清代在正黃旗境內而得名,北魏時稱南池、乞伏袁池,遼代稱白水濼,金代稱白水泊,明代稱集寧海子,清代始稱黃旗海。黃旗海系第三紀地殼斷裂運動形成的斷陷盆地。黃旗海2006年乾涸,成為季節性湖泊。

黃旗海系第三紀地殼斷裂運動形成的斷陷盆地,早在1000多年前的《水經注》上就有了記載。四周環繞低山、丘陵、臺地,岸畔曾是平闊的草原,蘆葦叢生、水草豐美、水鳥翔集、牛羊成群,是蒙古族世代繁衍生息的樂土,也是察哈爾蒙古族的主聚居地,史為正黃旗,列八旗之首。

弱水的孕育,也可以叫池、叫濼、叫泊等,但依水而居的人們依然樂於將其稱為海,既有著夢的希冀,也有著對水的熱愛。這就是我們要說的第一條納林河。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二、無定河—烏海

這條河很悲傷,也很詩意,叫無定河。屬黃河一級支流,位於中國陝西省北部,是陝西榆林地區最大的河流,它發源於定邊縣白于山北麓,上游叫紅柳河,流經靖邊新橋後稱為無定河。全長491公里,流經定邊、靖邊、米脂、綏德和清澗縣,由西北向東南注入黃河。當然是因為弱小,不能形成固定的河床,古人便給這條河取了“無定”這個名字。在無定河流入鄂爾多斯市烏審旗境內後,人們開始把它叫納林河了。

著名的納林河能源化工園區坐落在納林河畔,地處晉、陝、蒙、寧四省(區)的交會處,也是著名的鄂爾多斯高原向黃土高原過渡的窪地地帶。因為這條河流的存在,地處毛烏素沙漠腹部的烏審旗有了“塞外江南”和“沙漠水鄉”稱奇。烏審旗境內鹼水湖泊較多,較大的有浩通音查幹淖爾、毛敦查幹淖爾、巴嘎淖爾、呼和套勒蓋淖爾、蘇日淖爾等。來到這裡,親宛如置身江南水鄉,楊樹婷立,柳樹婆娑,魚兒嬉水,叢叢蘆葦搖曳,對對野鳥飛翔……這也是弱水的給予。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烏審旗能源豐富,是中石油、中石化重要的天然氣氣源基地,目前已勘探開發的靖邊、烏審、榆林、蘇里格、大牛地五大超億立方米世界級大型、特大型氣田,其中四個在烏審旗境內,而烏審氣田、靖邊氣田較大範圍就涉及到納林河。在這裡,我們似乎看不到水的海,但卻有著氣的海。更為巧合的是,在距其西北不遠處便是有名的烏海

“烏海”是一個現代的名字,1975年建立烏海的,烏達市和海勃灣市合併而來。公元前127年,漢武帝擊敗匈奴樓煩王、白羊王,收復河南地(轄境今巴彥淖爾盟烏加河以南、鄂爾多斯高原),將原有九原郡改為五原郡,又增設朔方郡,郡治在三封縣(今巴盟磴口縣哈騰套海蘇木的陶升井,又稱麻彌圖庫廟古城)。朔方郡下設10縣,在今烏海市海勃灣地區設置沃野縣。公元前120年,漢王朝築沃野縣城(今海勃灣區北新地古城)。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今天的烏達區是烏海市市轄區之一,位於烏海市西部。東北隔黃河與海勃灣區相鄰,東南隔河與海南區相望,西北與阿拉善盟接壤,南與寧夏重要化工基地石嘴山市毗鄰,居“寧蒙(寧夏、內蒙古)經濟小區”的中心地帶。這個地方,歷史上曾經屬於武威郡:公元前121年,南匈奴渾邪王附漢後,烏達地區為漢代武威郡轄地北境。

烏達—海勃灣—烏海,地下的礦藏也賦予了這個地名內涵的巧合——烏海市境內資源富集,有優質焦煤,煤系高嶺土、石灰岩、鐵礦石、石英砂、白雲岩等礦產資源,素以“烏金之海”著稱。納林河近在眼前地望著這座海,向人們述說著歷史上的征戰,無不在為弱水裡。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三、額濟納河—居延海

第三條河是黑河。河西走廊西北部內陸河,一條名符其實的弱水。

黑河,古稱弱水(合黎山以北段)、黑水(一般指弱水下游黑河內蒙古段)。曾名合黎水、羌谷水、鮮水、覆表水、副投水、張掖水、甘州河。是中國西北地區第二大內陸河,甘肅省最大的內陸河。發源於祁連山北麓中段,流經青海、甘肅、內蒙古自治區三省(自治區)。全長948公里,在居延海消失。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今天的人們不太留意,黑河流入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境內後,即甘肅金塔縣鼎新鎮以下,人們開始稱其為額濟納河。額濟納河在西湖新村(狼心山)以北,分為東西兩河:西河名木林河,北流入嘎順諾爾(西居延海);東河名納林河,北流注蘇泊淖爾(蒙古語意思是母鹿湖,東居延海)。所以,這裡也便有了一條納林河了。

居延是匈奴語,在漢代時曾稱其為居延澤,屬張掖郡轄地。魏晉時稱之為北海,唐代起稱之為居延海。歷史上,居延海一帶水草豐美,系蒙古高原通往河西與西域必經之道,故既是匈奴聯絡蠟羌與河湟羌共同襲擊漢朝的重要據點,又是漢朝出擊匈奴的前沿陣地。

"

天傾西部。中國的西部,西部的山離天很近。因為山的原因,西部的高地同樣離天很近,近得可摘日月星辰,卻又人煙稀少,廣袤而博大。所以,西部山高水高,山高可以與天相連,水高卻只能弱小地下流。

“納林”,據說在北方少數民族的語言裡有兩種意思:1.“太陽的”;2.“弱小的”。用這兩種意思同時解釋中國西北的河流再也恰當不過了——它們的確距太陽很近,卻又非常弱小。也許正是這個原因,當我們翻開史籍打開地圖,中國曾經有過4條納林河。不過,如今3條在國內,1條已經屬於外國了。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一、納爾鬆郭勒河—黃旗海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集寧區是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的市轄區,也是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的所在地。烏蘭察布在呼和浩特的東邊,這裡陰山山脈灰騰樑南麓,已經靠近山西與河北了。在烏蘭察布市北郊,有一條終年川流不息的河,集寧區霸王河景觀工程就在這裡。這條河就是納爾鬆郭勒河,人們又叫它霸王河。

納爾鬆郭勒河晶瑩清澈,蜿蜒向東南流經卓資縣的官家壩,入拉陶營至察哈爾右翼前旗三岔口,與王蓋蘇魯克發源的可爾善寶力格匯合,經沙帽營進入烏蘭察布市北郊,流經集二鐵路大橋至喬家村,轉入東南經察哈爾右翼前旗注入內蒙古的八大淡水湖之一黃旗海(蒙語稱賀日尼淖爾),全長95㎞。納爾鬆郭勒河呈弓形,自西向南繞過烏蘭察布市,綿延百里,哺育著千頃良田。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據說,納爾鬆郭勒河蒙古語意為“松林河”,意思是松樹林裡的河。但是,這明顯有漢語的意思,《清一統志》中說,納林河即今內蒙古集寧區北之霸王河。《察哈爾·正黃旗》:納林河“在旗西北六十里。源出正紅旗察哈爾界內, 南流入希爾池”。

希爾池也就是黃旗海。位於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前旗境內,東西長約20㎞,南北寬約9㎞,呈不規則三角形。湖泊面積約110㎞2,平均水深10m,最深處約35m,露水量5億多立方米,水源主要來自霸王河、泉玉林河和磨子山河等弱小的河流。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黃旗海蒙語為昂蓋淖爾(又稱乞爾海子),因清代在正黃旗境內而得名,北魏時稱南池、乞伏袁池,遼代稱白水濼,金代稱白水泊,明代稱集寧海子,清代始稱黃旗海。黃旗海系第三紀地殼斷裂運動形成的斷陷盆地。黃旗海2006年乾涸,成為季節性湖泊。

黃旗海系第三紀地殼斷裂運動形成的斷陷盆地,早在1000多年前的《水經注》上就有了記載。四周環繞低山、丘陵、臺地,岸畔曾是平闊的草原,蘆葦叢生、水草豐美、水鳥翔集、牛羊成群,是蒙古族世代繁衍生息的樂土,也是察哈爾蒙古族的主聚居地,史為正黃旗,列八旗之首。

弱水的孕育,也可以叫池、叫濼、叫泊等,但依水而居的人們依然樂於將其稱為海,既有著夢的希冀,也有著對水的熱愛。這就是我們要說的第一條納林河。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二、無定河—烏海

這條河很悲傷,也很詩意,叫無定河。屬黃河一級支流,位於中國陝西省北部,是陝西榆林地區最大的河流,它發源於定邊縣白于山北麓,上游叫紅柳河,流經靖邊新橋後稱為無定河。全長491公里,流經定邊、靖邊、米脂、綏德和清澗縣,由西北向東南注入黃河。當然是因為弱小,不能形成固定的河床,古人便給這條河取了“無定”這個名字。在無定河流入鄂爾多斯市烏審旗境內後,人們開始把它叫納林河了。

著名的納林河能源化工園區坐落在納林河畔,地處晉、陝、蒙、寧四省(區)的交會處,也是著名的鄂爾多斯高原向黃土高原過渡的窪地地帶。因為這條河流的存在,地處毛烏素沙漠腹部的烏審旗有了“塞外江南”和“沙漠水鄉”稱奇。烏審旗境內鹼水湖泊較多,較大的有浩通音查幹淖爾、毛敦查幹淖爾、巴嘎淖爾、呼和套勒蓋淖爾、蘇日淖爾等。來到這裡,親宛如置身江南水鄉,楊樹婷立,柳樹婆娑,魚兒嬉水,叢叢蘆葦搖曳,對對野鳥飛翔……這也是弱水的給予。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烏審旗能源豐富,是中石油、中石化重要的天然氣氣源基地,目前已勘探開發的靖邊、烏審、榆林、蘇里格、大牛地五大超億立方米世界級大型、特大型氣田,其中四個在烏審旗境內,而烏審氣田、靖邊氣田較大範圍就涉及到納林河。在這裡,我們似乎看不到水的海,但卻有著氣的海。更為巧合的是,在距其西北不遠處便是有名的烏海

“烏海”是一個現代的名字,1975年建立烏海的,烏達市和海勃灣市合併而來。公元前127年,漢武帝擊敗匈奴樓煩王、白羊王,收復河南地(轄境今巴彥淖爾盟烏加河以南、鄂爾多斯高原),將原有九原郡改為五原郡,又增設朔方郡,郡治在三封縣(今巴盟磴口縣哈騰套海蘇木的陶升井,又稱麻彌圖庫廟古城)。朔方郡下設10縣,在今烏海市海勃灣地區設置沃野縣。公元前120年,漢王朝築沃野縣城(今海勃灣區北新地古城)。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今天的烏達區是烏海市市轄區之一,位於烏海市西部。東北隔黃河與海勃灣區相鄰,東南隔河與海南區相望,西北與阿拉善盟接壤,南與寧夏重要化工基地石嘴山市毗鄰,居“寧蒙(寧夏、內蒙古)經濟小區”的中心地帶。這個地方,歷史上曾經屬於武威郡:公元前121年,南匈奴渾邪王附漢後,烏達地區為漢代武威郡轄地北境。

烏達—海勃灣—烏海,地下的礦藏也賦予了這個地名內涵的巧合——烏海市境內資源富集,有優質焦煤,煤系高嶺土、石灰岩、鐵礦石、石英砂、白雲岩等礦產資源,素以“烏金之海”著稱。納林河近在眼前地望著這座海,向人們述說著歷史上的征戰,無不在為弱水裡。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三、額濟納河—居延海

第三條河是黑河。河西走廊西北部內陸河,一條名符其實的弱水。

黑河,古稱弱水(合黎山以北段)、黑水(一般指弱水下游黑河內蒙古段)。曾名合黎水、羌谷水、鮮水、覆表水、副投水、張掖水、甘州河。是中國西北地區第二大內陸河,甘肅省最大的內陸河。發源於祁連山北麓中段,流經青海、甘肅、內蒙古自治區三省(自治區)。全長948公里,在居延海消失。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今天的人們不太留意,黑河流入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境內後,即甘肅金塔縣鼎新鎮以下,人們開始稱其為額濟納河。額濟納河在西湖新村(狼心山)以北,分為東西兩河:西河名木林河,北流入嘎順諾爾(西居延海);東河名納林河,北流注蘇泊淖爾(蒙古語意思是母鹿湖,東居延海)。所以,這裡也便有了一條納林河了。

居延是匈奴語,在漢代時曾稱其為居延澤,屬張掖郡轄地。魏晉時稱之為北海,唐代起稱之為居延海。歷史上,居延海一帶水草豐美,系蒙古高原通往河西與西域必經之道,故既是匈奴聯絡蠟羌與河湟羌共同襲擊漢朝的重要據點,又是漢朝出擊匈奴的前沿陣地。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居延海的湖面因額濟納河的改道而時有變動,自元代以後分為了亦集乃、哈班哈巴兒、塔剌失三個海子(湖泊),清代以來又分成了東部的蘇泊諾爾和西部的嘎順諾爾(蒙古語,意思是苦湖)。其實,這種裂變,都是上游水源被過分利用的原因。

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漢)使強弩都尉路博德築城居延澤上。”後又在這裡設郡立縣,南北朝時期柔然佔領這裡,隋唐時這裡屬於突厥,宋代時這裡在西夏國的統治之下,是當時西夏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後來,又是因為水源的問題,自西夏之後,人們便將這裡稱為“死城”了。

"

天傾西部。中國的西部,西部的山離天很近。因為山的原因,西部的高地同樣離天很近,近得可摘日月星辰,卻又人煙稀少,廣袤而博大。所以,西部山高水高,山高可以與天相連,水高卻只能弱小地下流。

“納林”,據說在北方少數民族的語言裡有兩種意思:1.“太陽的”;2.“弱小的”。用這兩種意思同時解釋中國西北的河流再也恰當不過了——它們的確距太陽很近,卻又非常弱小。也許正是這個原因,當我們翻開史籍打開地圖,中國曾經有過4條納林河。不過,如今3條在國內,1條已經屬於外國了。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一、納爾鬆郭勒河—黃旗海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集寧區是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的市轄區,也是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的所在地。烏蘭察布在呼和浩特的東邊,這裡陰山山脈灰騰樑南麓,已經靠近山西與河北了。在烏蘭察布市北郊,有一條終年川流不息的河,集寧區霸王河景觀工程就在這裡。這條河就是納爾鬆郭勒河,人們又叫它霸王河。

納爾鬆郭勒河晶瑩清澈,蜿蜒向東南流經卓資縣的官家壩,入拉陶營至察哈爾右翼前旗三岔口,與王蓋蘇魯克發源的可爾善寶力格匯合,經沙帽營進入烏蘭察布市北郊,流經集二鐵路大橋至喬家村,轉入東南經察哈爾右翼前旗注入內蒙古的八大淡水湖之一黃旗海(蒙語稱賀日尼淖爾),全長95㎞。納爾鬆郭勒河呈弓形,自西向南繞過烏蘭察布市,綿延百里,哺育著千頃良田。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據說,納爾鬆郭勒河蒙古語意為“松林河”,意思是松樹林裡的河。但是,這明顯有漢語的意思,《清一統志》中說,納林河即今內蒙古集寧區北之霸王河。《察哈爾·正黃旗》:納林河“在旗西北六十里。源出正紅旗察哈爾界內, 南流入希爾池”。

希爾池也就是黃旗海。位於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前旗境內,東西長約20㎞,南北寬約9㎞,呈不規則三角形。湖泊面積約110㎞2,平均水深10m,最深處約35m,露水量5億多立方米,水源主要來自霸王河、泉玉林河和磨子山河等弱小的河流。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黃旗海蒙語為昂蓋淖爾(又稱乞爾海子),因清代在正黃旗境內而得名,北魏時稱南池、乞伏袁池,遼代稱白水濼,金代稱白水泊,明代稱集寧海子,清代始稱黃旗海。黃旗海系第三紀地殼斷裂運動形成的斷陷盆地。黃旗海2006年乾涸,成為季節性湖泊。

黃旗海系第三紀地殼斷裂運動形成的斷陷盆地,早在1000多年前的《水經注》上就有了記載。四周環繞低山、丘陵、臺地,岸畔曾是平闊的草原,蘆葦叢生、水草豐美、水鳥翔集、牛羊成群,是蒙古族世代繁衍生息的樂土,也是察哈爾蒙古族的主聚居地,史為正黃旗,列八旗之首。

弱水的孕育,也可以叫池、叫濼、叫泊等,但依水而居的人們依然樂於將其稱為海,既有著夢的希冀,也有著對水的熱愛。這就是我們要說的第一條納林河。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二、無定河—烏海

這條河很悲傷,也很詩意,叫無定河。屬黃河一級支流,位於中國陝西省北部,是陝西榆林地區最大的河流,它發源於定邊縣白于山北麓,上游叫紅柳河,流經靖邊新橋後稱為無定河。全長491公里,流經定邊、靖邊、米脂、綏德和清澗縣,由西北向東南注入黃河。當然是因為弱小,不能形成固定的河床,古人便給這條河取了“無定”這個名字。在無定河流入鄂爾多斯市烏審旗境內後,人們開始把它叫納林河了。

著名的納林河能源化工園區坐落在納林河畔,地處晉、陝、蒙、寧四省(區)的交會處,也是著名的鄂爾多斯高原向黃土高原過渡的窪地地帶。因為這條河流的存在,地處毛烏素沙漠腹部的烏審旗有了“塞外江南”和“沙漠水鄉”稱奇。烏審旗境內鹼水湖泊較多,較大的有浩通音查幹淖爾、毛敦查幹淖爾、巴嘎淖爾、呼和套勒蓋淖爾、蘇日淖爾等。來到這裡,親宛如置身江南水鄉,楊樹婷立,柳樹婆娑,魚兒嬉水,叢叢蘆葦搖曳,對對野鳥飛翔……這也是弱水的給予。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烏審旗能源豐富,是中石油、中石化重要的天然氣氣源基地,目前已勘探開發的靖邊、烏審、榆林、蘇里格、大牛地五大超億立方米世界級大型、特大型氣田,其中四個在烏審旗境內,而烏審氣田、靖邊氣田較大範圍就涉及到納林河。在這裡,我們似乎看不到水的海,但卻有著氣的海。更為巧合的是,在距其西北不遠處便是有名的烏海

“烏海”是一個現代的名字,1975年建立烏海的,烏達市和海勃灣市合併而來。公元前127年,漢武帝擊敗匈奴樓煩王、白羊王,收復河南地(轄境今巴彥淖爾盟烏加河以南、鄂爾多斯高原),將原有九原郡改為五原郡,又增設朔方郡,郡治在三封縣(今巴盟磴口縣哈騰套海蘇木的陶升井,又稱麻彌圖庫廟古城)。朔方郡下設10縣,在今烏海市海勃灣地區設置沃野縣。公元前120年,漢王朝築沃野縣城(今海勃灣區北新地古城)。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今天的烏達區是烏海市市轄區之一,位於烏海市西部。東北隔黃河與海勃灣區相鄰,東南隔河與海南區相望,西北與阿拉善盟接壤,南與寧夏重要化工基地石嘴山市毗鄰,居“寧蒙(寧夏、內蒙古)經濟小區”的中心地帶。這個地方,歷史上曾經屬於武威郡:公元前121年,南匈奴渾邪王附漢後,烏達地區為漢代武威郡轄地北境。

烏達—海勃灣—烏海,地下的礦藏也賦予了這個地名內涵的巧合——烏海市境內資源富集,有優質焦煤,煤系高嶺土、石灰岩、鐵礦石、石英砂、白雲岩等礦產資源,素以“烏金之海”著稱。納林河近在眼前地望著這座海,向人們述說著歷史上的征戰,無不在為弱水裡。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三、額濟納河—居延海

第三條河是黑河。河西走廊西北部內陸河,一條名符其實的弱水。

黑河,古稱弱水(合黎山以北段)、黑水(一般指弱水下游黑河內蒙古段)。曾名合黎水、羌谷水、鮮水、覆表水、副投水、張掖水、甘州河。是中國西北地區第二大內陸河,甘肅省最大的內陸河。發源於祁連山北麓中段,流經青海、甘肅、內蒙古自治區三省(自治區)。全長948公里,在居延海消失。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今天的人們不太留意,黑河流入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境內後,即甘肅金塔縣鼎新鎮以下,人們開始稱其為額濟納河。額濟納河在西湖新村(狼心山)以北,分為東西兩河:西河名木林河,北流入嘎順諾爾(西居延海);東河名納林河,北流注蘇泊淖爾(蒙古語意思是母鹿湖,東居延海)。所以,這裡也便有了一條納林河了。

居延是匈奴語,在漢代時曾稱其為居延澤,屬張掖郡轄地。魏晉時稱之為北海,唐代起稱之為居延海。歷史上,居延海一帶水草豐美,系蒙古高原通往河西與西域必經之道,故既是匈奴聯絡蠟羌與河湟羌共同襲擊漢朝的重要據點,又是漢朝出擊匈奴的前沿陣地。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居延海的湖面因額濟納河的改道而時有變動,自元代以後分為了亦集乃、哈班哈巴兒、塔剌失三個海子(湖泊),清代以來又分成了東部的蘇泊諾爾和西部的嘎順諾爾(蒙古語,意思是苦湖)。其實,這種裂變,都是上游水源被過分利用的原因。

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漢)使強弩都尉路博德築城居延澤上。”後又在這裡設郡立縣,南北朝時期柔然佔領這裡,隋唐時這裡屬於突厥,宋代時這裡在西夏國的統治之下,是當時西夏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後來,又是因為水源的問題,自西夏之後,人們便將這裡稱為“死城”了。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亭燧障塞、邊城古墓、阡陌河渠,居延遺址內豐富的漢代文化遺存令考古者門樂此不疲,而這一區域內魏隋唐和西夏蒙元時期的遺存也同樣吸引著考古者的目光。這些分佈範圍廣闊,同類文化遺存相對集中,文化特徵鮮明的古代文化遺存,其內容涉及原始文化和有史以來居延地區政治、經濟、軍事、宗教、語言、文學、東西方文化交流及生態環境變遷等諸多學科領域。如今,在漫漫黃沙中的這片綠洲上,在被千年胡楊呵護著的碧水邊,仍然埋藏和盪漾著過許多美好的傳說和動人的故事。

四、納倫河—鹹海

"

天傾西部。中國的西部,西部的山離天很近。因為山的原因,西部的高地同樣離天很近,近得可摘日月星辰,卻又人煙稀少,廣袤而博大。所以,西部山高水高,山高可以與天相連,水高卻只能弱小地下流。

“納林”,據說在北方少數民族的語言裡有兩種意思:1.“太陽的”;2.“弱小的”。用這兩種意思同時解釋中國西北的河流再也恰當不過了——它們的確距太陽很近,卻又非常弱小。也許正是這個原因,當我們翻開史籍打開地圖,中國曾經有過4條納林河。不過,如今3條在國內,1條已經屬於外國了。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一、納爾鬆郭勒河—黃旗海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集寧區是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的市轄區,也是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的所在地。烏蘭察布在呼和浩特的東邊,這裡陰山山脈灰騰樑南麓,已經靠近山西與河北了。在烏蘭察布市北郊,有一條終年川流不息的河,集寧區霸王河景觀工程就在這裡。這條河就是納爾鬆郭勒河,人們又叫它霸王河。

納爾鬆郭勒河晶瑩清澈,蜿蜒向東南流經卓資縣的官家壩,入拉陶營至察哈爾右翼前旗三岔口,與王蓋蘇魯克發源的可爾善寶力格匯合,經沙帽營進入烏蘭察布市北郊,流經集二鐵路大橋至喬家村,轉入東南經察哈爾右翼前旗注入內蒙古的八大淡水湖之一黃旗海(蒙語稱賀日尼淖爾),全長95㎞。納爾鬆郭勒河呈弓形,自西向南繞過烏蘭察布市,綿延百里,哺育著千頃良田。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據說,納爾鬆郭勒河蒙古語意為“松林河”,意思是松樹林裡的河。但是,這明顯有漢語的意思,《清一統志》中說,納林河即今內蒙古集寧區北之霸王河。《察哈爾·正黃旗》:納林河“在旗西北六十里。源出正紅旗察哈爾界內, 南流入希爾池”。

希爾池也就是黃旗海。位於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前旗境內,東西長約20㎞,南北寬約9㎞,呈不規則三角形。湖泊面積約110㎞2,平均水深10m,最深處約35m,露水量5億多立方米,水源主要來自霸王河、泉玉林河和磨子山河等弱小的河流。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黃旗海蒙語為昂蓋淖爾(又稱乞爾海子),因清代在正黃旗境內而得名,北魏時稱南池、乞伏袁池,遼代稱白水濼,金代稱白水泊,明代稱集寧海子,清代始稱黃旗海。黃旗海系第三紀地殼斷裂運動形成的斷陷盆地。黃旗海2006年乾涸,成為季節性湖泊。

黃旗海系第三紀地殼斷裂運動形成的斷陷盆地,早在1000多年前的《水經注》上就有了記載。四周環繞低山、丘陵、臺地,岸畔曾是平闊的草原,蘆葦叢生、水草豐美、水鳥翔集、牛羊成群,是蒙古族世代繁衍生息的樂土,也是察哈爾蒙古族的主聚居地,史為正黃旗,列八旗之首。

弱水的孕育,也可以叫池、叫濼、叫泊等,但依水而居的人們依然樂於將其稱為海,既有著夢的希冀,也有著對水的熱愛。這就是我們要說的第一條納林河。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二、無定河—烏海

這條河很悲傷,也很詩意,叫無定河。屬黃河一級支流,位於中國陝西省北部,是陝西榆林地區最大的河流,它發源於定邊縣白于山北麓,上游叫紅柳河,流經靖邊新橋後稱為無定河。全長491公里,流經定邊、靖邊、米脂、綏德和清澗縣,由西北向東南注入黃河。當然是因為弱小,不能形成固定的河床,古人便給這條河取了“無定”這個名字。在無定河流入鄂爾多斯市烏審旗境內後,人們開始把它叫納林河了。

著名的納林河能源化工園區坐落在納林河畔,地處晉、陝、蒙、寧四省(區)的交會處,也是著名的鄂爾多斯高原向黃土高原過渡的窪地地帶。因為這條河流的存在,地處毛烏素沙漠腹部的烏審旗有了“塞外江南”和“沙漠水鄉”稱奇。烏審旗境內鹼水湖泊較多,較大的有浩通音查幹淖爾、毛敦查幹淖爾、巴嘎淖爾、呼和套勒蓋淖爾、蘇日淖爾等。來到這裡,親宛如置身江南水鄉,楊樹婷立,柳樹婆娑,魚兒嬉水,叢叢蘆葦搖曳,對對野鳥飛翔……這也是弱水的給予。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烏審旗能源豐富,是中石油、中石化重要的天然氣氣源基地,目前已勘探開發的靖邊、烏審、榆林、蘇里格、大牛地五大超億立方米世界級大型、特大型氣田,其中四個在烏審旗境內,而烏審氣田、靖邊氣田較大範圍就涉及到納林河。在這裡,我們似乎看不到水的海,但卻有著氣的海。更為巧合的是,在距其西北不遠處便是有名的烏海

“烏海”是一個現代的名字,1975年建立烏海的,烏達市和海勃灣市合併而來。公元前127年,漢武帝擊敗匈奴樓煩王、白羊王,收復河南地(轄境今巴彥淖爾盟烏加河以南、鄂爾多斯高原),將原有九原郡改為五原郡,又增設朔方郡,郡治在三封縣(今巴盟磴口縣哈騰套海蘇木的陶升井,又稱麻彌圖庫廟古城)。朔方郡下設10縣,在今烏海市海勃灣地區設置沃野縣。公元前120年,漢王朝築沃野縣城(今海勃灣區北新地古城)。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今天的烏達區是烏海市市轄區之一,位於烏海市西部。東北隔黃河與海勃灣區相鄰,東南隔河與海南區相望,西北與阿拉善盟接壤,南與寧夏重要化工基地石嘴山市毗鄰,居“寧蒙(寧夏、內蒙古)經濟小區”的中心地帶。這個地方,歷史上曾經屬於武威郡:公元前121年,南匈奴渾邪王附漢後,烏達地區為漢代武威郡轄地北境。

烏達—海勃灣—烏海,地下的礦藏也賦予了這個地名內涵的巧合——烏海市境內資源富集,有優質焦煤,煤系高嶺土、石灰岩、鐵礦石、石英砂、白雲岩等礦產資源,素以“烏金之海”著稱。納林河近在眼前地望著這座海,向人們述說著歷史上的征戰,無不在為弱水裡。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三、額濟納河—居延海

第三條河是黑河。河西走廊西北部內陸河,一條名符其實的弱水。

黑河,古稱弱水(合黎山以北段)、黑水(一般指弱水下游黑河內蒙古段)。曾名合黎水、羌谷水、鮮水、覆表水、副投水、張掖水、甘州河。是中國西北地區第二大內陸河,甘肅省最大的內陸河。發源於祁連山北麓中段,流經青海、甘肅、內蒙古自治區三省(自治區)。全長948公里,在居延海消失。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今天的人們不太留意,黑河流入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境內後,即甘肅金塔縣鼎新鎮以下,人們開始稱其為額濟納河。額濟納河在西湖新村(狼心山)以北,分為東西兩河:西河名木林河,北流入嘎順諾爾(西居延海);東河名納林河,北流注蘇泊淖爾(蒙古語意思是母鹿湖,東居延海)。所以,這裡也便有了一條納林河了。

居延是匈奴語,在漢代時曾稱其為居延澤,屬張掖郡轄地。魏晉時稱之為北海,唐代起稱之為居延海。歷史上,居延海一帶水草豐美,系蒙古高原通往河西與西域必經之道,故既是匈奴聯絡蠟羌與河湟羌共同襲擊漢朝的重要據點,又是漢朝出擊匈奴的前沿陣地。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居延海的湖面因額濟納河的改道而時有變動,自元代以後分為了亦集乃、哈班哈巴兒、塔剌失三個海子(湖泊),清代以來又分成了東部的蘇泊諾爾和西部的嘎順諾爾(蒙古語,意思是苦湖)。其實,這種裂變,都是上游水源被過分利用的原因。

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漢)使強弩都尉路博德築城居延澤上。”後又在這裡設郡立縣,南北朝時期柔然佔領這裡,隋唐時這裡屬於突厥,宋代時這裡在西夏國的統治之下,是當時西夏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後來,又是因為水源的問題,自西夏之後,人們便將這裡稱為“死城”了。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亭燧障塞、邊城古墓、阡陌河渠,居延遺址內豐富的漢代文化遺存令考古者門樂此不疲,而這一區域內魏隋唐和西夏蒙元時期的遺存也同樣吸引著考古者的目光。這些分佈範圍廣闊,同類文化遺存相對集中,文化特徵鮮明的古代文化遺存,其內容涉及原始文化和有史以來居延地區政治、經濟、軍事、宗教、語言、文學、東西方文化交流及生態環境變遷等諸多學科領域。如今,在漫漫黃沙中的這片綠洲上,在被千年胡楊呵護著的碧水邊,仍然埋藏和盪漾著過許多美好的傳說和動人的故事。

四、納倫河—鹹海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最後一條納林河如今已經屬於外國了。即今吉爾吉斯斯坦納倫河。清《阿文成公年譜》卷1:乾隆二十五年(1760),侍衛鐵柱告稱:“八月二十七日, 由巴勒渾嶺行八百里至納林河,河兩岸俱有布魯特等遊牧耕種。”其源出中天山冰川,流經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河水來自天山山脈中部冰川和積雪的融水,在費爾幹納盆地東部與卡拉河匯合後稱錫爾河。全長800多公里,在吉爾吉斯斯坦境內長535公里。

注入錫爾河的“納林河”也連著一座海——鹹海。是位於中亞的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交界處的鹹水湖,原為世界第4大湖,湖水主要依賴阿姆河和錫爾河補充,但如今阿姆河基本不流進鹹海了。河與海在這裡也有著同樣的經歷,似在呼喊,弱弱的。

"

天傾西部。中國的西部,西部的山離天很近。因為山的原因,西部的高地同樣離天很近,近得可摘日月星辰,卻又人煙稀少,廣袤而博大。所以,西部山高水高,山高可以與天相連,水高卻只能弱小地下流。

“納林”,據說在北方少數民族的語言裡有兩種意思:1.“太陽的”;2.“弱小的”。用這兩種意思同時解釋中國西北的河流再也恰當不過了——它們的確距太陽很近,卻又非常弱小。也許正是這個原因,當我們翻開史籍打開地圖,中國曾經有過4條納林河。不過,如今3條在國內,1條已經屬於外國了。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一、納爾鬆郭勒河—黃旗海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集寧區是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的市轄區,也是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的所在地。烏蘭察布在呼和浩特的東邊,這裡陰山山脈灰騰樑南麓,已經靠近山西與河北了。在烏蘭察布市北郊,有一條終年川流不息的河,集寧區霸王河景觀工程就在這裡。這條河就是納爾鬆郭勒河,人們又叫它霸王河。

納爾鬆郭勒河晶瑩清澈,蜿蜒向東南流經卓資縣的官家壩,入拉陶營至察哈爾右翼前旗三岔口,與王蓋蘇魯克發源的可爾善寶力格匯合,經沙帽營進入烏蘭察布市北郊,流經集二鐵路大橋至喬家村,轉入東南經察哈爾右翼前旗注入內蒙古的八大淡水湖之一黃旗海(蒙語稱賀日尼淖爾),全長95㎞。納爾鬆郭勒河呈弓形,自西向南繞過烏蘭察布市,綿延百里,哺育著千頃良田。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據說,納爾鬆郭勒河蒙古語意為“松林河”,意思是松樹林裡的河。但是,這明顯有漢語的意思,《清一統志》中說,納林河即今內蒙古集寧區北之霸王河。《察哈爾·正黃旗》:納林河“在旗西北六十里。源出正紅旗察哈爾界內, 南流入希爾池”。

希爾池也就是黃旗海。位於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前旗境內,東西長約20㎞,南北寬約9㎞,呈不規則三角形。湖泊面積約110㎞2,平均水深10m,最深處約35m,露水量5億多立方米,水源主要來自霸王河、泉玉林河和磨子山河等弱小的河流。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黃旗海蒙語為昂蓋淖爾(又稱乞爾海子),因清代在正黃旗境內而得名,北魏時稱南池、乞伏袁池,遼代稱白水濼,金代稱白水泊,明代稱集寧海子,清代始稱黃旗海。黃旗海系第三紀地殼斷裂運動形成的斷陷盆地。黃旗海2006年乾涸,成為季節性湖泊。

黃旗海系第三紀地殼斷裂運動形成的斷陷盆地,早在1000多年前的《水經注》上就有了記載。四周環繞低山、丘陵、臺地,岸畔曾是平闊的草原,蘆葦叢生、水草豐美、水鳥翔集、牛羊成群,是蒙古族世代繁衍生息的樂土,也是察哈爾蒙古族的主聚居地,史為正黃旗,列八旗之首。

弱水的孕育,也可以叫池、叫濼、叫泊等,但依水而居的人們依然樂於將其稱為海,既有著夢的希冀,也有著對水的熱愛。這就是我們要說的第一條納林河。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二、無定河—烏海

這條河很悲傷,也很詩意,叫無定河。屬黃河一級支流,位於中國陝西省北部,是陝西榆林地區最大的河流,它發源於定邊縣白于山北麓,上游叫紅柳河,流經靖邊新橋後稱為無定河。全長491公里,流經定邊、靖邊、米脂、綏德和清澗縣,由西北向東南注入黃河。當然是因為弱小,不能形成固定的河床,古人便給這條河取了“無定”這個名字。在無定河流入鄂爾多斯市烏審旗境內後,人們開始把它叫納林河了。

著名的納林河能源化工園區坐落在納林河畔,地處晉、陝、蒙、寧四省(區)的交會處,也是著名的鄂爾多斯高原向黃土高原過渡的窪地地帶。因為這條河流的存在,地處毛烏素沙漠腹部的烏審旗有了“塞外江南”和“沙漠水鄉”稱奇。烏審旗境內鹼水湖泊較多,較大的有浩通音查幹淖爾、毛敦查幹淖爾、巴嘎淖爾、呼和套勒蓋淖爾、蘇日淖爾等。來到這裡,親宛如置身江南水鄉,楊樹婷立,柳樹婆娑,魚兒嬉水,叢叢蘆葦搖曳,對對野鳥飛翔……這也是弱水的給予。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烏審旗能源豐富,是中石油、中石化重要的天然氣氣源基地,目前已勘探開發的靖邊、烏審、榆林、蘇里格、大牛地五大超億立方米世界級大型、特大型氣田,其中四個在烏審旗境內,而烏審氣田、靖邊氣田較大範圍就涉及到納林河。在這裡,我們似乎看不到水的海,但卻有著氣的海。更為巧合的是,在距其西北不遠處便是有名的烏海

“烏海”是一個現代的名字,1975年建立烏海的,烏達市和海勃灣市合併而來。公元前127年,漢武帝擊敗匈奴樓煩王、白羊王,收復河南地(轄境今巴彥淖爾盟烏加河以南、鄂爾多斯高原),將原有九原郡改為五原郡,又增設朔方郡,郡治在三封縣(今巴盟磴口縣哈騰套海蘇木的陶升井,又稱麻彌圖庫廟古城)。朔方郡下設10縣,在今烏海市海勃灣地區設置沃野縣。公元前120年,漢王朝築沃野縣城(今海勃灣區北新地古城)。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今天的烏達區是烏海市市轄區之一,位於烏海市西部。東北隔黃河與海勃灣區相鄰,東南隔河與海南區相望,西北與阿拉善盟接壤,南與寧夏重要化工基地石嘴山市毗鄰,居“寧蒙(寧夏、內蒙古)經濟小區”的中心地帶。這個地方,歷史上曾經屬於武威郡:公元前121年,南匈奴渾邪王附漢後,烏達地區為漢代武威郡轄地北境。

烏達—海勃灣—烏海,地下的礦藏也賦予了這個地名內涵的巧合——烏海市境內資源富集,有優質焦煤,煤系高嶺土、石灰岩、鐵礦石、石英砂、白雲岩等礦產資源,素以“烏金之海”著稱。納林河近在眼前地望著這座海,向人們述說著歷史上的征戰,無不在為弱水裡。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三、額濟納河—居延海

第三條河是黑河。河西走廊西北部內陸河,一條名符其實的弱水。

黑河,古稱弱水(合黎山以北段)、黑水(一般指弱水下游黑河內蒙古段)。曾名合黎水、羌谷水、鮮水、覆表水、副投水、張掖水、甘州河。是中國西北地區第二大內陸河,甘肅省最大的內陸河。發源於祁連山北麓中段,流經青海、甘肅、內蒙古自治區三省(自治區)。全長948公里,在居延海消失。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今天的人們不太留意,黑河流入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境內後,即甘肅金塔縣鼎新鎮以下,人們開始稱其為額濟納河。額濟納河在西湖新村(狼心山)以北,分為東西兩河:西河名木林河,北流入嘎順諾爾(西居延海);東河名納林河,北流注蘇泊淖爾(蒙古語意思是母鹿湖,東居延海)。所以,這裡也便有了一條納林河了。

居延是匈奴語,在漢代時曾稱其為居延澤,屬張掖郡轄地。魏晉時稱之為北海,唐代起稱之為居延海。歷史上,居延海一帶水草豐美,系蒙古高原通往河西與西域必經之道,故既是匈奴聯絡蠟羌與河湟羌共同襲擊漢朝的重要據點,又是漢朝出擊匈奴的前沿陣地。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居延海的湖面因額濟納河的改道而時有變動,自元代以後分為了亦集乃、哈班哈巴兒、塔剌失三個海子(湖泊),清代以來又分成了東部的蘇泊諾爾和西部的嘎順諾爾(蒙古語,意思是苦湖)。其實,這種裂變,都是上游水源被過分利用的原因。

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漢)使強弩都尉路博德築城居延澤上。”後又在這裡設郡立縣,南北朝時期柔然佔領這裡,隋唐時這裡屬於突厥,宋代時這裡在西夏國的統治之下,是當時西夏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後來,又是因為水源的問題,自西夏之後,人們便將這裡稱為“死城”了。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亭燧障塞、邊城古墓、阡陌河渠,居延遺址內豐富的漢代文化遺存令考古者門樂此不疲,而這一區域內魏隋唐和西夏蒙元時期的遺存也同樣吸引著考古者的目光。這些分佈範圍廣闊,同類文化遺存相對集中,文化特徵鮮明的古代文化遺存,其內容涉及原始文化和有史以來居延地區政治、經濟、軍事、宗教、語言、文學、東西方文化交流及生態環境變遷等諸多學科領域。如今,在漫漫黃沙中的這片綠洲上,在被千年胡楊呵護著的碧水邊,仍然埋藏和盪漾著過許多美好的傳說和動人的故事。

四、納倫河—鹹海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最後一條納林河如今已經屬於外國了。即今吉爾吉斯斯坦納倫河。清《阿文成公年譜》卷1:乾隆二十五年(1760),侍衛鐵柱告稱:“八月二十七日, 由巴勒渾嶺行八百里至納林河,河兩岸俱有布魯特等遊牧耕種。”其源出中天山冰川,流經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河水來自天山山脈中部冰川和積雪的融水,在費爾幹納盆地東部與卡拉河匯合後稱錫爾河。全長800多公里,在吉爾吉斯斯坦境內長535公里。

注入錫爾河的“納林河”也連著一座海——鹹海。是位於中亞的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交界處的鹹水湖,原為世界第4大湖,湖水主要依賴阿姆河和錫爾河補充,但如今阿姆河基本不流進鹹海了。河與海在這裡也有著同樣的經歷,似在呼喊,弱弱的。

中國曾有4條弱小的河都流成了“海”,不過,1條如今已屬外國了

詩人們說,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在西部延續的大山間、在西部浩瀚的大漠裡,無數弱小的河流奔跑、歌唱,跑出了悲壯,唱出了詩意,讓人心酸,更讓人迷戀。如果“只取一瓢”無關愛情,也就能夠在西部的土地上讀懂古人命名的山河了——只要有山的地方,他們都叫它天山、崑崙山,就是高大的山;只要有水流動的地方,他們都把它叫河,弱水、納林河,都是弱小的河。而我們最終想要說的是弱水成海的不容與艱難。(文|路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