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書海,我是這樣選書的!

文章 古龍 時間管理 詩歌 諸葛未捷 諸葛未捷 2017-08-27

我喜歡買紙質書來讀,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為了裝逼。但書買的多了,就難免心疼銀子。於是就會在打折的時候來屯書。

屯書有個缺點,就是所屯之書難免會有劣品。其實,書無好壞,但我自己不喜歡的書,我就將其歸為劣品,打入冷宮。

於是,在多次嘗試後,我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選書方法,以降低劣品率,節省銀子。多年來這個方法屢試不爽,選書的過程更是讓我享受其中!

今天在此獻醜,分享一下我的小方法,供大家參考。

01、關於圖書類型

我讀書沒什麼品味,愛瞎讀。不管是小說,傳記,歷史,財經等類型的書還是古典名著,外國名著或是當年的暢銷書,我都會買來讀一讀。我一直秉承著開卷有益的理念。只要是書,就有用,即使再無營養的網絡小說,也能讀個爽的感覺!

茫茫書海,我是這樣選書的!

但也有一些類型是我欣賞不了或者不適合我的,當然就不會考慮了,比如兒童文學、詩歌文集、養生保健還有一些專業性強的圖書等等,這些書有它所適合的人群,不過不是我。

總之,我選書會以閱讀興趣為基礎。比如,近期想投資,我會買一些財經類的書;如果在工作上遇到瓶頸,會選一些管理類的書。這樣,既保證閱讀興趣也更有針對性的去看書,提高了閱讀效果。在平時則會跟著自己興趣來選書,比如會選自己感興趣的歷史、傳記,武俠、青春文學、近代文學等等,以此作為消遣工具。

02、關於網上的書單和薦書

在公眾號或是一些網站上看到的書單或是薦書文章,我通常是無視的。因為,很多小編真的是為了寫而寫。為了達到寫作目的,而誇大圖書的質量,自己都沒能讀到的感悟,卻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寫出來。這種衝動消費的誘導者還是應敬而遠之。

還有一些書單所薦的書針對性強,閱讀面窄,不合適我這樣的普通讀者。比如一篇題為《一年閱讀100本書,只為你推薦這一本》的薦書文章,本以為會推薦一部精品,閱讀後才發現推薦的是一篇講時間管理的書,且不說這本書是否真的好,單說你浪費了我這麼大的感情期待著推薦給我一本好書,原來卻是在賺取我的好奇心,況且我在時間管理上也沒有遇到問題,我也不相信一本書可以改變我多年的習慣,這樣一本沒有情節的書,閱讀起來怎麼會有動力。也許,它確實是本不錯的書,改變過一些讀者的習慣,但對我來說就是枯燥無味的,不適合我的就是劣品。

薦書這個事吧,其實只有很小一部分人能夠感興趣。知名圖書不用薦,也不會有人去薦這樣的書,因為薦與不薦都不影響大家想讀它。而一些名氣不大的圖書,非常值得一薦,但由於適合人群有限,很難薦到真正的讀者眼裡。每個人的品味又也各不相同,所以,書單中的薦書,我一般都忽略。

如果同一本書反覆出現在不同書單裡,我就會格外留意,它可能真是一本好書。

03、關於豆瓣評分

我每關注一本書,我都會先查豆瓣評分。如果是普通書籍,豆瓣評分低於8分直接pass,如果是具有一定專業性的圖書,我會把標準降低到7.5分。

曾經也擔心過會因為一個評分,誤傷到好書,導致留有遺憾。因此,也嘗試過去讀幾本這個分值以下的書,結果再次印證了之前的判斷,果然沒有好書。況且,9分以上的書都讀不完,又何必在意差評的圖書呢。

豆瓣評分跟我自己閱讀後的評分,基本吻合。因此,我一直依賴豆瓣評分進行選書。

9分以上必是精品,8分以上也都不錯。這有一個前提,就是評分人數過少,則無參考意義。

04、關於書評

瞭解圖書質量不能完全依賴豆瓣評分,高分圖書中也會有少部分劣品混在其中,一不小心就容易上當。這主要通過豆瓣的短書評來二次判斷了。

茫茫書海,我是這樣選書的!

有些書,內容確實不怎麼樣,但礙於話題比較好,容易得到同情分。比如《絲綢之路》這本書,豆瓣評分8.5。本來想買,但看過短評之後,憑經驗判斷,實際也就7.5分,就pass掉了。因為絲綢之路在今天是個比較好的話題,很多網友沒有給它太低的分,分雖然不低但認真觀看評論就知道這本書實際水平遠沒有評分體現的那麼好。因此,選擇熱點話題的新書時不要被評分矇蔽,而要繼續通過書評進行再次核實。

還有一些書本身質量不高,但憑藉著作者的名氣,評分會比真實分要高一些。比如,古龍的一些書,古龍確實有一些作品差強人意,但由於作者是古龍,評分就不會太低,這就容易誤導了讀者。不僅古龍,還有很多高產作家都是如此。比如東野圭吾、餘華等等,這些作家的很多作品都很好,可以堪稱精品,但書寫的多了難免有一些劣品,會藉著作者名氣在豆瓣上抬高的身價。這類書籍,也要在評論區多加留意。

茫茫書海,我是這樣選書的!

好書千千萬,只要是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就是好書。每個人都有自己評價一本書的標準。本文章觀點僅為個人對選書淺顯的看法,還望大家多加指正。希望大家都能夠在書海里讀到顏如玉,看到黃金屋。選出一本好書,就是選出一段精神之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