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這5大養核誤區,你知道嗎?

文玩 橄欖 藝術品 葡萄 常態老闆娘 常態老闆娘 2017-11-03

橄欖核雕是一件巧妙而實用的藝術品、收藏品。橄欖核雕可作為禮物饋贈親友,更是人們隨身佩戴彰顯身份的飾品。

橄欖核雕原料為橄欖核,屬木質,易開裂,收藏者一般都會注意上油、防水、防晒等方法,但是看了這麼多的經驗貼,還會遇見養核誤區,常態核雕在此提醒讀者注意以下幾點:

警惕這5大養核誤區,你知道嗎?

誤區:防水防燥誤區

過溼過乾的環境,會影響核雕作品的保養,讓許多收藏者擔心的是開裂現象。其實,只要質量良好的核雕作品,自然環境中的乾溼度通常不會直接造成核雕作品的開裂。巧妙利用不同乾溼度環境進行核雕作品的盤玩,還能帶來不同韻味的光澤效果。核雕作品在我國南方地區經過盤玩後通常會呈現明潤、透亮的光澤,而在北方則大多呈現沉檁木的光澤,造成這種原因的好多都是乾溼度。

警惕這5大養核誤區,你知道嗎?

誤區:心態的誤區

橄欖核雕作品雖然已經在選材、陳化等環節中,篩選並剔除了易於開裂的原料,但還是無法保證在後期的收藏過程中不出現開裂的現象。橄欖核雕的製作過程,本來就是用外力強行破壞橄欖核原有結構的過程,在這期間也會造成裂核。

警惕這5大養核誤區,你知道嗎?

所以,愛好者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正確看待養玩過程中出現的裂核問題,不要因為過於追求核雕作品的完整性而忽視其藝術性而得不償失的。愛好者只有正確瞭解核雕作品的特性,順其自然、循序漸進地加以養護,才能使橄欖核雕作品逐漸呈現紅潤包漿,從而為整件作品錦上添花。

警惕這5大養核誤區,你知道嗎?

誤區:秋冬放在內衣口袋的誤區

北方愛好者在秋、冬季一遇幹、寒天氣,往往將橄欖核雕作品放入內衣口袋“珍藏”,其實這樣做存在很大誤區。

由於北方秋冬兩季節,人體內外溫差、乾溼差相對很大,遇冷時我們把橄欖核雕放入兜內不但不能保護核雕,還更加促使橄欖核開裂,因為環境突然改變,同時內衣材質大半都是吸油布料,非常容易造成核體表面失油乾燥。遇較惡劣天氣時在入兜保存前,應先迅速搓揉幾下核雕,將其存放在密封塑料袋內再放入口袋裡。

警惕這5大養核誤區,你知道嗎?

誤區:防晒的誤區

核雕收藏愛好者中,有很多人知道太陽光或高溫燈光長時間直接照射橄欖核雕作品,將會導致其開裂,很多收藏愛好者往往因此而特別懼怕高溫、高光,有人甚至一見太陽就唯恐避之不及。刻意躲開陽光照射式的收藏理念,將失去很多的收藏樂趣,而且如果橄欖核雕作品長期不見陽光,往往會造成顏色灰沉、呆滯無光的不可逆缺陷。

因此,在收藏核雕作品時,可以適當地戴著在陽光下進行盤玩,只要不是刻意在陽光下照射就好。這樣可以增強其後期的穩定性,還能保養出顏色飽滿、紅潤的核雕作品。

警惕這5大養核誤區,你知道嗎?

誤區:上油防裂的誤區

核雕作品在養護過程中不論前期、後期,上油養護都是一個必不可少、極為重要的環節,上油養護是使橄欖核雕作品保持良好光澤度的重要保證,也是存在諸多誤區的地方。

核雕作品之所以開裂,究其根本其實是橄欖核質中油性的缺失。上油是防止開裂,不是加快包漿。上油環節中存在的最大的誤區,很多玩家過於急於求成,一次上油量過大,造成花核、陰皮等現象,因此在上油時一定要特別注意適度原則。

警惕這5大養核誤區,你知道嗎?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核雕是不能把玩的,如鏤空雕、透雕的橄欖核,其性質脆弱,就不適合佩戴、磕磕碰碰很危險,把玩起來也很費心思。比如松鼠葡萄、透雕的龍、鬍鬚突兀的羅漢頭等特殊效果的橄欖核,只能在手裡輕捏,不能用力。否則,可能因受力而崩掉。

更多內容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常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