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傳承——以京族為例'

文化 京族 歷史 哲學 藝術 技術 社會科學 文學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 2019-08-18
"

摘要:

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口傳身授的方式傳承,具有明顯的身體性。“身體”視域的引入,有助於推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視野中的身體形塑與傳承等關鍵議題的深入討論。身體傳承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核心中介,也是保護人類文化多樣性和創造力需要關注和研究的對象。京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通過艱苦的身體磨礪以傳承京族瀕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將族群文化記憶和身體經驗結合起來,重塑京族的族群想象與文化認同,不僅拓展了京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邊界,在當代京族文化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而且能為探索更加多元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保護路徑提供鏡鑑。

關鍵詞:京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身體傳承

從20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身體研究”便成為西方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特別引人注目的領域,而人類學也在這一領域作出了獨樹一幟的貢獻。這些研究成果極大地促進了學者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身體傳承的田野調查與分析討論,而且提高了整個社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文化價值的進一步認知,增強了民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的文化自覺意識。多民族共生的中國社會,每一民族內部都有其特殊的身體認識,並且不斷在民族文化的生產與再造中扮演著重要的媒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傳承比我們想象的還要更豐富多元,其貢獻也比我們想象的要多。對此進行研究,既是人類學文化研究傳統與社會研究傳統的重要結合,也能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價值的內在延續及非遺技藝的外在傳承。

一、身體傳承研究的本土語境

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又是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事項。現代人所掌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多通過口傳身授而習得和傳遞,並在社會群體中約定俗成。因此,學者們提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關鍵和核心是對傳承人的保護。非遺傳承人身懷不同領域的技藝,對於民族文化的延續傳承扮演著功不可沒的重要角色。目前,從身體傳承層面來進行非遺研究逐漸受到學界重視,但在中國遠未形成自己的本土語境。非遺身體傳承研究需放在具體的情境中加以深入研究和討論,才能形成自己的概念體系與研究框架,並同時與西方的研究進行對話。當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社會轉型期特有的複雜而立體的傳承語境,非遺身體傳承研究亦涉及“物質-意識”“個人-社會”“本質-建構”等哲學與社會學的基本問題,需要結合中國的具體社會文化和民族背景來討論。

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界定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是指那些直接參與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製作等傳承工作,並願意將自己所知道的相關知識與技能傳授給後人的某些自然人或群體。由於傳承人所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社會在歷史上創造並以活態形式傳承至今的,具有重要歷史價值,所以傳承人或傳承群體往往被視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或一個地區優秀基因的活態載體。它的基本傳承方式是口傳身授,基本職能是傳承民族歷史知識、傳統工藝技術、文學藝術、民族精神與傳統道德。

傳承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命所繫,這種傳遞更多的是通過非遺持有人群體身體和心理的自覺投入而自然實現的,有時作為族群的一種神聖義務獲得穩定傳承的保障。所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無論是口頭語言形態的,肢體表演形態的,還是手工技藝形態的,文化空間形態的,其原始雛形,都是由某些傑出的社會成員個人創造出來,然後經社會群體在漫長曆史時段裡的傳播和傳承,從而形成某個相對穩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態和項目。非物質文化遺產代代相傳,在傳遞過程中必然發生嬗變。在這種嬗變中,傳承人既能從前人那裡習得精巧而全面的身體技藝,而在他身上,又有所創新或發明,即在前人所傳授的知識或技能的基礎上,使傳承的知識或技藝因創新和發明而有所增益。

目前,受社會形態快速變遷的影響,各少小民族的諸多傳統文化事項漸漸流失,單純依靠口傳歷史的方式已無法完整地傳遞文化。而對於京族這樣的邊疆少小民族而言,面臨民族文字書寫的缺乏,又面臨現代化與全球化所產生的文化衝擊,致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文化復振過程中遭遇許多新問題。這種狀態已經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產生了不可忽視的耗損力。需要學界及時進行本土化的研究,根據不同文化中的田野資料來討論當地社會的身體傳承。人類學的諸多理論出發點和研究命題都來自對“自然與文化”或曰“生物屬性與文化屬性”關係的思考,人的生物屬性與文化屬性不是二元對立的概念,而是有文化中的自然與自然中的文化互為補充的概念。身體本身的研究就是這兩者的統一。國內學者或是從身體傳承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表現和作用的分類進行研究,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性凸顯了傳承人作為主體的重要作用;或是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的範式轉型角度來討論身體傳承;或是從不同民族的具體文化事項來進行研究,比如身體傳承是如何在歷史的諸多關係中不斷適應與建構的經驗秩序。相較於過往的身體研究,中國學者們越來越重視通過田野觀察,理解諸多非遺傳承人在身體傳承中所指涉的文化意涵,從生活、政治、科技、文化、族群等層面,將非遺身體傳承研究細分為身體習性、身體形塑與建構等層面,進行多元的觀察及縝密的思考,討論文化對身體傳承的多樣性與能動性之影響。

同時,學者們也更注重迴應西方的身體研究話語。在本土身體傳承的研究中,最常被引用的學術討論可能是莫斯提出的,身體技術學習乃是根據自身傳統文化的理解而進行的。學者們大多認同莫斯從生物、心理、社會與族群等日常層面,觀察其對身體傳承的影響。認為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傳承過程中,難以脫離文化習性的制約。另外,也常常回應瑪麗·道格拉斯的生理身體及社會身體的兩個象徵體系、福柯的身體規訓理論、布迪厄的慣習概念。西方身體研究的理論探討為我們分析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身體傳承的社會文化意義鋪設了堅實的理論基石。

越來越多的研究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要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長期從事重要民族技藝工作,其身體傳承為傳統技藝的傳播與歷史傳承扮演著功不可沒的重要角色,也成了當下建構非物質文化遺產經典的主導力量。傳承人們積極保存民族傳統技藝並在不同場域中進行展示,擴大了非遺項目的文化影響力,有助於凝聚民族意識,更有助於其他族群瞭解少小民族的文化內涵,促進中華文化共同體以及多元文化社會的發展。

很多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作為傳統技能,在時代變遷的影響下,在當代面對其他現代化技能的競爭下,似乎無法吸引年輕人的目光,而在傳承人老齡化的必然趨勢下,培養新的傳承人就成了不得不重視的課題。在各個非遺項目就身體傳承本身進行各種創新、改革以吸引年輕人的同時,如何使原本精巧的技能表現能夠繼續流傳下去,是值得深思的。在進行搶救技能的工作時,身體傳承的方式,是最直接而有效的。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吸引年輕人加入傳統技藝學習行列。當代非遺傳承人將非遺項目視為族群共同的文化資產,鼓勵族人用身體去體現民族的文化,將展演視為身體的實踐,除了強調個人身體實踐更加強調集體身體實踐,這些實踐將族人與傳統文化聯結在一起,學習傳統身體技藝即是學習民族傳統文化。

二、京族獨絃琴技藝傳承:身體的延伸

京族文化傳承人的身體技藝記錄了豐厚的文化經驗與生命記憶。其身體傳承與社會變革、文化傳承與認同流變都是極有意義的議題。在中國少小民族中,京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入選項目和擁有傳承人的比例是比較高的。截至2019年4月,人口僅為2.8萬的京族已成功申報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4項,其中京族哈節和京族獨絃琴藝術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摘要:

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口傳身授的方式傳承,具有明顯的身體性。“身體”視域的引入,有助於推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視野中的身體形塑與傳承等關鍵議題的深入討論。身體傳承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核心中介,也是保護人類文化多樣性和創造力需要關注和研究的對象。京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通過艱苦的身體磨礪以傳承京族瀕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將族群文化記憶和身體經驗結合起來,重塑京族的族群想象與文化認同,不僅拓展了京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邊界,在當代京族文化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而且能為探索更加多元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保護路徑提供鏡鑑。

關鍵詞:京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身體傳承

從20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身體研究”便成為西方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特別引人注目的領域,而人類學也在這一領域作出了獨樹一幟的貢獻。這些研究成果極大地促進了學者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身體傳承的田野調查與分析討論,而且提高了整個社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文化價值的進一步認知,增強了民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的文化自覺意識。多民族共生的中國社會,每一民族內部都有其特殊的身體認識,並且不斷在民族文化的生產與再造中扮演著重要的媒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傳承比我們想象的還要更豐富多元,其貢獻也比我們想象的要多。對此進行研究,既是人類學文化研究傳統與社會研究傳統的重要結合,也能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價值的內在延續及非遺技藝的外在傳承。

一、身體傳承研究的本土語境

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又是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事項。現代人所掌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多通過口傳身授而習得和傳遞,並在社會群體中約定俗成。因此,學者們提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關鍵和核心是對傳承人的保護。非遺傳承人身懷不同領域的技藝,對於民族文化的延續傳承扮演著功不可沒的重要角色。目前,從身體傳承層面來進行非遺研究逐漸受到學界重視,但在中國遠未形成自己的本土語境。非遺身體傳承研究需放在具體的情境中加以深入研究和討論,才能形成自己的概念體系與研究框架,並同時與西方的研究進行對話。當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社會轉型期特有的複雜而立體的傳承語境,非遺身體傳承研究亦涉及“物質-意識”“個人-社會”“本質-建構”等哲學與社會學的基本問題,需要結合中國的具體社會文化和民族背景來討論。

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界定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是指那些直接參與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製作等傳承工作,並願意將自己所知道的相關知識與技能傳授給後人的某些自然人或群體。由於傳承人所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社會在歷史上創造並以活態形式傳承至今的,具有重要歷史價值,所以傳承人或傳承群體往往被視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或一個地區優秀基因的活態載體。它的基本傳承方式是口傳身授,基本職能是傳承民族歷史知識、傳統工藝技術、文學藝術、民族精神與傳統道德。

傳承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命所繫,這種傳遞更多的是通過非遺持有人群體身體和心理的自覺投入而自然實現的,有時作為族群的一種神聖義務獲得穩定傳承的保障。所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無論是口頭語言形態的,肢體表演形態的,還是手工技藝形態的,文化空間形態的,其原始雛形,都是由某些傑出的社會成員個人創造出來,然後經社會群體在漫長曆史時段裡的傳播和傳承,從而形成某個相對穩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態和項目。非物質文化遺產代代相傳,在傳遞過程中必然發生嬗變。在這種嬗變中,傳承人既能從前人那裡習得精巧而全面的身體技藝,而在他身上,又有所創新或發明,即在前人所傳授的知識或技能的基礎上,使傳承的知識或技藝因創新和發明而有所增益。

目前,受社會形態快速變遷的影響,各少小民族的諸多傳統文化事項漸漸流失,單純依靠口傳歷史的方式已無法完整地傳遞文化。而對於京族這樣的邊疆少小民族而言,面臨民族文字書寫的缺乏,又面臨現代化與全球化所產生的文化衝擊,致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文化復振過程中遭遇許多新問題。這種狀態已經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產生了不可忽視的耗損力。需要學界及時進行本土化的研究,根據不同文化中的田野資料來討論當地社會的身體傳承。人類學的諸多理論出發點和研究命題都來自對“自然與文化”或曰“生物屬性與文化屬性”關係的思考,人的生物屬性與文化屬性不是二元對立的概念,而是有文化中的自然與自然中的文化互為補充的概念。身體本身的研究就是這兩者的統一。國內學者或是從身體傳承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表現和作用的分類進行研究,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性凸顯了傳承人作為主體的重要作用;或是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的範式轉型角度來討論身體傳承;或是從不同民族的具體文化事項來進行研究,比如身體傳承是如何在歷史的諸多關係中不斷適應與建構的經驗秩序。相較於過往的身體研究,中國學者們越來越重視通過田野觀察,理解諸多非遺傳承人在身體傳承中所指涉的文化意涵,從生活、政治、科技、文化、族群等層面,將非遺身體傳承研究細分為身體習性、身體形塑與建構等層面,進行多元的觀察及縝密的思考,討論文化對身體傳承的多樣性與能動性之影響。

同時,學者們也更注重迴應西方的身體研究話語。在本土身體傳承的研究中,最常被引用的學術討論可能是莫斯提出的,身體技術學習乃是根據自身傳統文化的理解而進行的。學者們大多認同莫斯從生物、心理、社會與族群等日常層面,觀察其對身體傳承的影響。認為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傳承過程中,難以脫離文化習性的制約。另外,也常常回應瑪麗·道格拉斯的生理身體及社會身體的兩個象徵體系、福柯的身體規訓理論、布迪厄的慣習概念。西方身體研究的理論探討為我們分析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身體傳承的社會文化意義鋪設了堅實的理論基石。

越來越多的研究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要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長期從事重要民族技藝工作,其身體傳承為傳統技藝的傳播與歷史傳承扮演著功不可沒的重要角色,也成了當下建構非物質文化遺產經典的主導力量。傳承人們積極保存民族傳統技藝並在不同場域中進行展示,擴大了非遺項目的文化影響力,有助於凝聚民族意識,更有助於其他族群瞭解少小民族的文化內涵,促進中華文化共同體以及多元文化社會的發展。

很多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作為傳統技能,在時代變遷的影響下,在當代面對其他現代化技能的競爭下,似乎無法吸引年輕人的目光,而在傳承人老齡化的必然趨勢下,培養新的傳承人就成了不得不重視的課題。在各個非遺項目就身體傳承本身進行各種創新、改革以吸引年輕人的同時,如何使原本精巧的技能表現能夠繼續流傳下去,是值得深思的。在進行搶救技能的工作時,身體傳承的方式,是最直接而有效的。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吸引年輕人加入傳統技藝學習行列。當代非遺傳承人將非遺項目視為族群共同的文化資產,鼓勵族人用身體去體現民族的文化,將展演視為身體的實踐,除了強調個人身體實踐更加強調集體身體實踐,這些實踐將族人與傳統文化聯結在一起,學習傳統身體技藝即是學習民族傳統文化。

二、京族獨絃琴技藝傳承:身體的延伸

京族文化傳承人的身體技藝記錄了豐厚的文化經驗與生命記憶。其身體傳承與社會變革、文化傳承與認同流變都是極有意義的議題。在中國少小民族中,京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入選項目和擁有傳承人的比例是比較高的。截至2019年4月,人口僅為2.8萬的京族已成功申報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4項,其中京族哈節和京族獨絃琴藝術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傳承——以京族為例

"

摘要:

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口傳身授的方式傳承,具有明顯的身體性。“身體”視域的引入,有助於推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視野中的身體形塑與傳承等關鍵議題的深入討論。身體傳承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核心中介,也是保護人類文化多樣性和創造力需要關注和研究的對象。京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通過艱苦的身體磨礪以傳承京族瀕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將族群文化記憶和身體經驗結合起來,重塑京族的族群想象與文化認同,不僅拓展了京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邊界,在當代京族文化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而且能為探索更加多元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保護路徑提供鏡鑑。

關鍵詞:京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身體傳承

從20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身體研究”便成為西方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特別引人注目的領域,而人類學也在這一領域作出了獨樹一幟的貢獻。這些研究成果極大地促進了學者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身體傳承的田野調查與分析討論,而且提高了整個社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文化價值的進一步認知,增強了民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的文化自覺意識。多民族共生的中國社會,每一民族內部都有其特殊的身體認識,並且不斷在民族文化的生產與再造中扮演著重要的媒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傳承比我們想象的還要更豐富多元,其貢獻也比我們想象的要多。對此進行研究,既是人類學文化研究傳統與社會研究傳統的重要結合,也能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價值的內在延續及非遺技藝的外在傳承。

一、身體傳承研究的本土語境

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又是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事項。現代人所掌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多通過口傳身授而習得和傳遞,並在社會群體中約定俗成。因此,學者們提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關鍵和核心是對傳承人的保護。非遺傳承人身懷不同領域的技藝,對於民族文化的延續傳承扮演著功不可沒的重要角色。目前,從身體傳承層面來進行非遺研究逐漸受到學界重視,但在中國遠未形成自己的本土語境。非遺身體傳承研究需放在具體的情境中加以深入研究和討論,才能形成自己的概念體系與研究框架,並同時與西方的研究進行對話。當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社會轉型期特有的複雜而立體的傳承語境,非遺身體傳承研究亦涉及“物質-意識”“個人-社會”“本質-建構”等哲學與社會學的基本問題,需要結合中國的具體社會文化和民族背景來討論。

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界定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是指那些直接參與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製作等傳承工作,並願意將自己所知道的相關知識與技能傳授給後人的某些自然人或群體。由於傳承人所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社會在歷史上創造並以活態形式傳承至今的,具有重要歷史價值,所以傳承人或傳承群體往往被視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或一個地區優秀基因的活態載體。它的基本傳承方式是口傳身授,基本職能是傳承民族歷史知識、傳統工藝技術、文學藝術、民族精神與傳統道德。

傳承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命所繫,這種傳遞更多的是通過非遺持有人群體身體和心理的自覺投入而自然實現的,有時作為族群的一種神聖義務獲得穩定傳承的保障。所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無論是口頭語言形態的,肢體表演形態的,還是手工技藝形態的,文化空間形態的,其原始雛形,都是由某些傑出的社會成員個人創造出來,然後經社會群體在漫長曆史時段裡的傳播和傳承,從而形成某個相對穩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態和項目。非物質文化遺產代代相傳,在傳遞過程中必然發生嬗變。在這種嬗變中,傳承人既能從前人那裡習得精巧而全面的身體技藝,而在他身上,又有所創新或發明,即在前人所傳授的知識或技能的基礎上,使傳承的知識或技藝因創新和發明而有所增益。

目前,受社會形態快速變遷的影響,各少小民族的諸多傳統文化事項漸漸流失,單純依靠口傳歷史的方式已無法完整地傳遞文化。而對於京族這樣的邊疆少小民族而言,面臨民族文字書寫的缺乏,又面臨現代化與全球化所產生的文化衝擊,致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文化復振過程中遭遇許多新問題。這種狀態已經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產生了不可忽視的耗損力。需要學界及時進行本土化的研究,根據不同文化中的田野資料來討論當地社會的身體傳承。人類學的諸多理論出發點和研究命題都來自對“自然與文化”或曰“生物屬性與文化屬性”關係的思考,人的生物屬性與文化屬性不是二元對立的概念,而是有文化中的自然與自然中的文化互為補充的概念。身體本身的研究就是這兩者的統一。國內學者或是從身體傳承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表現和作用的分類進行研究,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性凸顯了傳承人作為主體的重要作用;或是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的範式轉型角度來討論身體傳承;或是從不同民族的具體文化事項來進行研究,比如身體傳承是如何在歷史的諸多關係中不斷適應與建構的經驗秩序。相較於過往的身體研究,中國學者們越來越重視通過田野觀察,理解諸多非遺傳承人在身體傳承中所指涉的文化意涵,從生活、政治、科技、文化、族群等層面,將非遺身體傳承研究細分為身體習性、身體形塑與建構等層面,進行多元的觀察及縝密的思考,討論文化對身體傳承的多樣性與能動性之影響。

同時,學者們也更注重迴應西方的身體研究話語。在本土身體傳承的研究中,最常被引用的學術討論可能是莫斯提出的,身體技術學習乃是根據自身傳統文化的理解而進行的。學者們大多認同莫斯從生物、心理、社會與族群等日常層面,觀察其對身體傳承的影響。認為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傳承過程中,難以脫離文化習性的制約。另外,也常常回應瑪麗·道格拉斯的生理身體及社會身體的兩個象徵體系、福柯的身體規訓理論、布迪厄的慣習概念。西方身體研究的理論探討為我們分析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身體傳承的社會文化意義鋪設了堅實的理論基石。

越來越多的研究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要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長期從事重要民族技藝工作,其身體傳承為傳統技藝的傳播與歷史傳承扮演著功不可沒的重要角色,也成了當下建構非物質文化遺產經典的主導力量。傳承人們積極保存民族傳統技藝並在不同場域中進行展示,擴大了非遺項目的文化影響力,有助於凝聚民族意識,更有助於其他族群瞭解少小民族的文化內涵,促進中華文化共同體以及多元文化社會的發展。

很多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作為傳統技能,在時代變遷的影響下,在當代面對其他現代化技能的競爭下,似乎無法吸引年輕人的目光,而在傳承人老齡化的必然趨勢下,培養新的傳承人就成了不得不重視的課題。在各個非遺項目就身體傳承本身進行各種創新、改革以吸引年輕人的同時,如何使原本精巧的技能表現能夠繼續流傳下去,是值得深思的。在進行搶救技能的工作時,身體傳承的方式,是最直接而有效的。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吸引年輕人加入傳統技藝學習行列。當代非遺傳承人將非遺項目視為族群共同的文化資產,鼓勵族人用身體去體現民族的文化,將展演視為身體的實踐,除了強調個人身體實踐更加強調集體身體實踐,這些實踐將族人與傳統文化聯結在一起,學習傳統身體技藝即是學習民族傳統文化。

二、京族獨絃琴技藝傳承:身體的延伸

京族文化傳承人的身體技藝記錄了豐厚的文化經驗與生命記憶。其身體傳承與社會變革、文化傳承與認同流變都是極有意義的議題。在中國少小民族中,京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入選項目和擁有傳承人的比例是比較高的。截至2019年4月,人口僅為2.8萬的京族已成功申報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4項,其中京族哈節和京族獨絃琴藝術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傳承——以京族為例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傳承——以京族為例

不同世代的京族文化傳承人,以不一樣的身體技藝面對社會環境與規範的變遷。傳統京族社會的文化傳承人,在族群觀念的規範下,那些與海洋生計模式緊密相連的技藝成為身體傳承的重點,如“高腳罾”技藝等。而20世紀80年代之後,在經濟發展與國家政策的影響下,京族傳承人重拾祭儀、民族樂舞、民族體育等身體技藝,投入傳統身體表現方式的學習,尋找對京族傳統文化的記憶與認同。到了21世紀,京族文化傳承人隨著民族教育的發展,受國家非遺政策的影響,積極投入對京族傳統技藝的傳承。京族擁有多項被列入各級非遺名錄的文化項目,曾經漸趨式微的文化事項被重新發掘以後,非遺傳承人通過身體傳承來積極保存民族傳統技藝,並在不同場域中進行非遺技藝展示,擴大了非遺項目的文化影響力,使得它們再度成為現代京族文化的重要表徵。

哈節、獨絃琴、喃字、踩高蹺捕魚等雖然屬於在地特殊文化,族人深信其能成為京族之精神象徵。精神象徵凝聚了族人的力量,凝聚的力量也增強了民族的認同。京族獨絃琴藝術是以身體實踐作為媒介的藝術形式。20世紀初至50年代之間,我國傳統民族樂器的處境異常艱難。尤其是在沿海邊疆地區這樣受戰亂影響尤為深刻的區域,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在戰火紛亂中能夠延續下來已屬不易。在20世紀60年代之前,舉行京族重要的民族節日哈節時,在哈亭內敬獻歌舞需要用到獨絃琴伴奏,還有固定的幾位琴師。60年代後,因為傳統節慶的式微,獨絃琴也趨向式微。但這門獨特的京族藝術雖然歷經磨難,還是被族人保存了下來。

“京族獨絃琴藝術”作為京族器樂文化的代表,2011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也推動京族獨絃琴藝術的發展與變革進入新的歷史階段。傳承人們力求將這項具有深厚歷史淵源的民族藝術以更加優美的形式展示出來。傳統上,京族獨絃琴的演奏者多為男性,且是坐著演奏的。當下獨絃琴演奏者則男女皆有,而常見的演奏形式則是身著京族民族服裝站立演奏,身體姿勢的改變使音樂美在人體形態美的襯托下得到昇華。

獨絃琴的音樂絢麗多彩,獨具特色。演奏獨絃琴時,將琴橫置於架子或腿上,右手執挑棒,掌側輕觸琴絃各泛音點。左手握搖桿,通過推、拉改變弦的張力,提高或降低發音的高度。右手技巧有彈、挑和觸弦;左手技巧有揉弦、拉、推、搖、顫音和滑音等。獨絃琴對指法的要求非常高,彈奏時對身體表現力要求更高,故京族民間對這項傳統技藝有“六歲學而八十成”的評價。

"

摘要:

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口傳身授的方式傳承,具有明顯的身體性。“身體”視域的引入,有助於推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視野中的身體形塑與傳承等關鍵議題的深入討論。身體傳承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核心中介,也是保護人類文化多樣性和創造力需要關注和研究的對象。京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通過艱苦的身體磨礪以傳承京族瀕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將族群文化記憶和身體經驗結合起來,重塑京族的族群想象與文化認同,不僅拓展了京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邊界,在當代京族文化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而且能為探索更加多元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保護路徑提供鏡鑑。

關鍵詞:京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身體傳承

從20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身體研究”便成為西方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特別引人注目的領域,而人類學也在這一領域作出了獨樹一幟的貢獻。這些研究成果極大地促進了學者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身體傳承的田野調查與分析討論,而且提高了整個社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文化價值的進一步認知,增強了民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的文化自覺意識。多民族共生的中國社會,每一民族內部都有其特殊的身體認識,並且不斷在民族文化的生產與再造中扮演著重要的媒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傳承比我們想象的還要更豐富多元,其貢獻也比我們想象的要多。對此進行研究,既是人類學文化研究傳統與社會研究傳統的重要結合,也能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價值的內在延續及非遺技藝的外在傳承。

一、身體傳承研究的本土語境

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又是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事項。現代人所掌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多通過口傳身授而習得和傳遞,並在社會群體中約定俗成。因此,學者們提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關鍵和核心是對傳承人的保護。非遺傳承人身懷不同領域的技藝,對於民族文化的延續傳承扮演著功不可沒的重要角色。目前,從身體傳承層面來進行非遺研究逐漸受到學界重視,但在中國遠未形成自己的本土語境。非遺身體傳承研究需放在具體的情境中加以深入研究和討論,才能形成自己的概念體系與研究框架,並同時與西方的研究進行對話。當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社會轉型期特有的複雜而立體的傳承語境,非遺身體傳承研究亦涉及“物質-意識”“個人-社會”“本質-建構”等哲學與社會學的基本問題,需要結合中國的具體社會文化和民族背景來討論。

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界定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是指那些直接參與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製作等傳承工作,並願意將自己所知道的相關知識與技能傳授給後人的某些自然人或群體。由於傳承人所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社會在歷史上創造並以活態形式傳承至今的,具有重要歷史價值,所以傳承人或傳承群體往往被視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或一個地區優秀基因的活態載體。它的基本傳承方式是口傳身授,基本職能是傳承民族歷史知識、傳統工藝技術、文學藝術、民族精神與傳統道德。

傳承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命所繫,這種傳遞更多的是通過非遺持有人群體身體和心理的自覺投入而自然實現的,有時作為族群的一種神聖義務獲得穩定傳承的保障。所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無論是口頭語言形態的,肢體表演形態的,還是手工技藝形態的,文化空間形態的,其原始雛形,都是由某些傑出的社會成員個人創造出來,然後經社會群體在漫長曆史時段裡的傳播和傳承,從而形成某個相對穩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態和項目。非物質文化遺產代代相傳,在傳遞過程中必然發生嬗變。在這種嬗變中,傳承人既能從前人那裡習得精巧而全面的身體技藝,而在他身上,又有所創新或發明,即在前人所傳授的知識或技能的基礎上,使傳承的知識或技藝因創新和發明而有所增益。

目前,受社會形態快速變遷的影響,各少小民族的諸多傳統文化事項漸漸流失,單純依靠口傳歷史的方式已無法完整地傳遞文化。而對於京族這樣的邊疆少小民族而言,面臨民族文字書寫的缺乏,又面臨現代化與全球化所產生的文化衝擊,致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文化復振過程中遭遇許多新問題。這種狀態已經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產生了不可忽視的耗損力。需要學界及時進行本土化的研究,根據不同文化中的田野資料來討論當地社會的身體傳承。人類學的諸多理論出發點和研究命題都來自對“自然與文化”或曰“生物屬性與文化屬性”關係的思考,人的生物屬性與文化屬性不是二元對立的概念,而是有文化中的自然與自然中的文化互為補充的概念。身體本身的研究就是這兩者的統一。國內學者或是從身體傳承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表現和作用的分類進行研究,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性凸顯了傳承人作為主體的重要作用;或是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的範式轉型角度來討論身體傳承;或是從不同民族的具體文化事項來進行研究,比如身體傳承是如何在歷史的諸多關係中不斷適應與建構的經驗秩序。相較於過往的身體研究,中國學者們越來越重視通過田野觀察,理解諸多非遺傳承人在身體傳承中所指涉的文化意涵,從生活、政治、科技、文化、族群等層面,將非遺身體傳承研究細分為身體習性、身體形塑與建構等層面,進行多元的觀察及縝密的思考,討論文化對身體傳承的多樣性與能動性之影響。

同時,學者們也更注重迴應西方的身體研究話語。在本土身體傳承的研究中,最常被引用的學術討論可能是莫斯提出的,身體技術學習乃是根據自身傳統文化的理解而進行的。學者們大多認同莫斯從生物、心理、社會與族群等日常層面,觀察其對身體傳承的影響。認為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傳承過程中,難以脫離文化習性的制約。另外,也常常回應瑪麗·道格拉斯的生理身體及社會身體的兩個象徵體系、福柯的身體規訓理論、布迪厄的慣習概念。西方身體研究的理論探討為我們分析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身體傳承的社會文化意義鋪設了堅實的理論基石。

越來越多的研究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要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長期從事重要民族技藝工作,其身體傳承為傳統技藝的傳播與歷史傳承扮演著功不可沒的重要角色,也成了當下建構非物質文化遺產經典的主導力量。傳承人們積極保存民族傳統技藝並在不同場域中進行展示,擴大了非遺項目的文化影響力,有助於凝聚民族意識,更有助於其他族群瞭解少小民族的文化內涵,促進中華文化共同體以及多元文化社會的發展。

很多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作為傳統技能,在時代變遷的影響下,在當代面對其他現代化技能的競爭下,似乎無法吸引年輕人的目光,而在傳承人老齡化的必然趨勢下,培養新的傳承人就成了不得不重視的課題。在各個非遺項目就身體傳承本身進行各種創新、改革以吸引年輕人的同時,如何使原本精巧的技能表現能夠繼續流傳下去,是值得深思的。在進行搶救技能的工作時,身體傳承的方式,是最直接而有效的。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吸引年輕人加入傳統技藝學習行列。當代非遺傳承人將非遺項目視為族群共同的文化資產,鼓勵族人用身體去體現民族的文化,將展演視為身體的實踐,除了強調個人身體實踐更加強調集體身體實踐,這些實踐將族人與傳統文化聯結在一起,學習傳統身體技藝即是學習民族傳統文化。

二、京族獨絃琴技藝傳承:身體的延伸

京族文化傳承人的身體技藝記錄了豐厚的文化經驗與生命記憶。其身體傳承與社會變革、文化傳承與認同流變都是極有意義的議題。在中國少小民族中,京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入選項目和擁有傳承人的比例是比較高的。截至2019年4月,人口僅為2.8萬的京族已成功申報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4項,其中京族哈節和京族獨絃琴藝術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傳承——以京族為例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傳承——以京族為例

不同世代的京族文化傳承人,以不一樣的身體技藝面對社會環境與規範的變遷。傳統京族社會的文化傳承人,在族群觀念的規範下,那些與海洋生計模式緊密相連的技藝成為身體傳承的重點,如“高腳罾”技藝等。而20世紀80年代之後,在經濟發展與國家政策的影響下,京族傳承人重拾祭儀、民族樂舞、民族體育等身體技藝,投入傳統身體表現方式的學習,尋找對京族傳統文化的記憶與認同。到了21世紀,京族文化傳承人隨著民族教育的發展,受國家非遺政策的影響,積極投入對京族傳統技藝的傳承。京族擁有多項被列入各級非遺名錄的文化項目,曾經漸趨式微的文化事項被重新發掘以後,非遺傳承人通過身體傳承來積極保存民族傳統技藝,並在不同場域中進行非遺技藝展示,擴大了非遺項目的文化影響力,使得它們再度成為現代京族文化的重要表徵。

哈節、獨絃琴、喃字、踩高蹺捕魚等雖然屬於在地特殊文化,族人深信其能成為京族之精神象徵。精神象徵凝聚了族人的力量,凝聚的力量也增強了民族的認同。京族獨絃琴藝術是以身體實踐作為媒介的藝術形式。20世紀初至50年代之間,我國傳統民族樂器的處境異常艱難。尤其是在沿海邊疆地區這樣受戰亂影響尤為深刻的區域,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在戰火紛亂中能夠延續下來已屬不易。在20世紀60年代之前,舉行京族重要的民族節日哈節時,在哈亭內敬獻歌舞需要用到獨絃琴伴奏,還有固定的幾位琴師。60年代後,因為傳統節慶的式微,獨絃琴也趨向式微。但這門獨特的京族藝術雖然歷經磨難,還是被族人保存了下來。

“京族獨絃琴藝術”作為京族器樂文化的代表,2011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也推動京族獨絃琴藝術的發展與變革進入新的歷史階段。傳承人們力求將這項具有深厚歷史淵源的民族藝術以更加優美的形式展示出來。傳統上,京族獨絃琴的演奏者多為男性,且是坐著演奏的。當下獨絃琴演奏者則男女皆有,而常見的演奏形式則是身著京族民族服裝站立演奏,身體姿勢的改變使音樂美在人體形態美的襯托下得到昇華。

獨絃琴的音樂絢麗多彩,獨具特色。演奏獨絃琴時,將琴橫置於架子或腿上,右手執挑棒,掌側輕觸琴絃各泛音點。左手握搖桿,通過推、拉改變弦的張力,提高或降低發音的高度。右手技巧有彈、挑和觸弦;左手技巧有揉弦、拉、推、搖、顫音和滑音等。獨絃琴對指法的要求非常高,彈奏時對身體表現力要求更高,故京族民間對這項傳統技藝有“六歲學而八十成”的評價。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傳承——以京族為例

技藝高超的獨絃琴藝人經過經年累月的磨礪之後,一琴一弦一雙手,即可將聽眾帶入美妙的境界。如有一位現代詩人寫到:

他上身微微前傾,表情平靜,難道已經預料到表演結束時人們的震驚?//他伸出一隻手,握住琴頭翹起的部分,另一隻手,隨意地斜斜地一拂,藝術便灌醉了整個大廳//高山流水、空谷足音、雨打芭蕉?哦不,這裡只有安寧//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手上//要多少積累,才能成就一隻神奇的指頭//琴聲漸漸慢了下來,如親人在故鄉低低呼喚//大廳裡更靜了,但能聽到彼此的呼吸。

如布萊金強調的:“音樂所採用的結構以及對人類的影響,都產生於人類在不同文化環境中的社會體驗”。可以說,隱含在獨絃琴傳承者心中的文化基因構成了無意識的身體流露,形成一種獨特的民族風格。在演奏過程中,他們的身體帶著無法掩飾的文化痕跡,體現出京族社會文化的特徵。心理學界常提出的“身體不會說謊”,不僅是指身體語言能夠透露出內心的真實想法,更是指身體形態還會流露出無意識的文化特徵,傳遞出強烈的族群認同信息。

事實上,隨著展演的進行,獨絃琴演奏者正是在以身體敘說民族歷史,以身體話語感染族人與欣賞者。京族獨絃琴演奏者將端坐演奏轉換成站立演奏的身體實踐,更是將京族服裝所積澱著的歷史、社會、習俗、文化、宗教的諸多內涵進行了更加全面的弘揚。服飾成為演奏者身體的延伸,不再僅僅是個體表達自我的媒介,也成為一種呈現在演奏者身體上的指示性象徵符號,與民族歷史記憶和社會構成產生關聯。

全球化現象刺激地方化,各個民族比過去更強調其文化傳統。從田野訪談及問卷中可以看出京族人的期待。他們仍然希望能傳承發展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建立族群文化意識的責任則落在代表性傳承人的身上。他們必須承接找尋上一代的傳統,傳承給京族的下一代。每年的哈節,也是京族獨絃琴文化代際傳承的最佳時機之一,很多已經在全國各地工作生活,已經在獨絃琴文化領域取得較高成就的獨絃琴演奏家都會回到家鄉參加哈節,並在哈節晚會舞臺,以及哈亭前為族人和客人們演奏,激發族人對京族獨絃琴的認同與傳承情感。而且用的是傳統的竹製獨絃琴而非其平時在舞臺上使用的木雕華彩獨絃琴。如同保羅·康納頓所云:“在紀念儀式中,我們的身體以自己的風格重演過去形象,也可藉由繼續表演某些技藝動作的能力,有效地保存過去”。他認為身體是一個記錄的工具,透過紀念儀式中技藝的反覆操演,能保存過去的生活記憶。透過獨絃琴傳承人的身體實踐,讓記憶與技藝被身體熟記,從而讓傳統技藝延續至當代族人的生命記憶。

在“物”的文化意涵上,京族獨絃琴為族群外顯的物質文化表徵,具有凝聚族群意識、強化族群認同的文化功能。在京族哈亭中代表京族形象的大型石雕都是京族兒女在演奏獨絃琴的情景。而獨絃琴傳承人們也藉由琴藝的學習來堆疊身體的記憶和經驗,通過獨絃琴培訓基地以及民族學校的教學,透過新式獨絃琴演奏形態的習得,與上一輩獨絃琴師的生命記憶和身體經驗產生聯結,來重塑京族的族群想象與文化認同。多元文化強調文化多元性,京族若不積極找尋創發自己的文化,強調“我者”的特異性,則“他者”無法瞭解其文化獨特性。而當身體傳習下的傳統能得到認同,則可作為集體表徵的中介,建立族群意識與認同。

而在每年莊嚴隆重的京族哈節期間,祭祀之後,桃姑(今稱“哈妹”)都要獻唱獻舞,直至哈節結束,每天兩個時段共五六個小時。獻舞類型分為進酒舞、天燈舞、採茶摸螺舞、花棍舞等。其中難度最高的“天燈舞”,舞者手託和頭頂盛著點燃蠟燭的盤碟,隨著鼓點節奏,雙手邊轉動託著盤碟的手腕,邊虔誠起舞。天燈舞隊伍看起來縱橫交錯,閃閃燭光似海上點點漁火,視覺效果很美,可訓練起來非常艱苦,一不小心就會受傷,但是被挑選出來的桃姑都全力以赴投身訓練。桃姑們認為身體的磨鍊能使得她們在哈節儀式空間中以肅穆的舞蹈加強辟邪的功能,以莊嚴的歌舞內容達到對族人的教化作用。她們的身體實踐不僅承載著儀式本身,還傳承著京族的傳統文化。

三、京族高腳罾技能傳承:身體的磨礪

在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蒐集、保護、傳承的法律法規中明確指出,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瀕危項目,如果遺產存量非常有限,而被破壞的遺產又確有價值,就應該對其實施文化修復,使之儘可能恢復到之前的狀態。2012年被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高腳罾”原是京族日常勞作的一項技能,“高腳”就是漁民們踩著高蹺,“罾”,即漁網,用作動詞就是用漁網捕撈。“高腳罾”是一種古老的捕魚方式,更是京族祖輩留下來的一種生計方式,曾經流傳了1000多年。隨著現代化捕魚作業的發展,“高腳罾”漸漸退出歷史舞臺,瀕臨消亡。2014年6月央視財經頻道播出《廣西東興:踩著高蹺去捕魚》,傳遞了3個信息:第一,淺海漁業資源日漸枯竭;第二,漁業生產方式改變;第三,傳統技藝後繼乏人。“站在海岸線上,總會有資源將盡的感慨。以前很發達的高蹺捕魚,現在逐漸消亡。在京族的萬尾漁村,這是最後5個會高蹺捕魚的人。”

"

摘要:

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口傳身授的方式傳承,具有明顯的身體性。“身體”視域的引入,有助於推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視野中的身體形塑與傳承等關鍵議題的深入討論。身體傳承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核心中介,也是保護人類文化多樣性和創造力需要關注和研究的對象。京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通過艱苦的身體磨礪以傳承京族瀕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將族群文化記憶和身體經驗結合起來,重塑京族的族群想象與文化認同,不僅拓展了京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邊界,在當代京族文化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而且能為探索更加多元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保護路徑提供鏡鑑。

關鍵詞:京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身體傳承

從20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身體研究”便成為西方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特別引人注目的領域,而人類學也在這一領域作出了獨樹一幟的貢獻。這些研究成果極大地促進了學者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身體傳承的田野調查與分析討論,而且提高了整個社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文化價值的進一步認知,增強了民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的文化自覺意識。多民族共生的中國社會,每一民族內部都有其特殊的身體認識,並且不斷在民族文化的生產與再造中扮演著重要的媒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傳承比我們想象的還要更豐富多元,其貢獻也比我們想象的要多。對此進行研究,既是人類學文化研究傳統與社會研究傳統的重要結合,也能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價值的內在延續及非遺技藝的外在傳承。

一、身體傳承研究的本土語境

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又是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事項。現代人所掌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多通過口傳身授而習得和傳遞,並在社會群體中約定俗成。因此,學者們提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關鍵和核心是對傳承人的保護。非遺傳承人身懷不同領域的技藝,對於民族文化的延續傳承扮演著功不可沒的重要角色。目前,從身體傳承層面來進行非遺研究逐漸受到學界重視,但在中國遠未形成自己的本土語境。非遺身體傳承研究需放在具體的情境中加以深入研究和討論,才能形成自己的概念體系與研究框架,並同時與西方的研究進行對話。當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社會轉型期特有的複雜而立體的傳承語境,非遺身體傳承研究亦涉及“物質-意識”“個人-社會”“本質-建構”等哲學與社會學的基本問題,需要結合中國的具體社會文化和民族背景來討論。

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界定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是指那些直接參與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製作等傳承工作,並願意將自己所知道的相關知識與技能傳授給後人的某些自然人或群體。由於傳承人所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社會在歷史上創造並以活態形式傳承至今的,具有重要歷史價值,所以傳承人或傳承群體往往被視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或一個地區優秀基因的活態載體。它的基本傳承方式是口傳身授,基本職能是傳承民族歷史知識、傳統工藝技術、文學藝術、民族精神與傳統道德。

傳承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命所繫,這種傳遞更多的是通過非遺持有人群體身體和心理的自覺投入而自然實現的,有時作為族群的一種神聖義務獲得穩定傳承的保障。所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無論是口頭語言形態的,肢體表演形態的,還是手工技藝形態的,文化空間形態的,其原始雛形,都是由某些傑出的社會成員個人創造出來,然後經社會群體在漫長曆史時段裡的傳播和傳承,從而形成某個相對穩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態和項目。非物質文化遺產代代相傳,在傳遞過程中必然發生嬗變。在這種嬗變中,傳承人既能從前人那裡習得精巧而全面的身體技藝,而在他身上,又有所創新或發明,即在前人所傳授的知識或技能的基礎上,使傳承的知識或技藝因創新和發明而有所增益。

目前,受社會形態快速變遷的影響,各少小民族的諸多傳統文化事項漸漸流失,單純依靠口傳歷史的方式已無法完整地傳遞文化。而對於京族這樣的邊疆少小民族而言,面臨民族文字書寫的缺乏,又面臨現代化與全球化所產生的文化衝擊,致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文化復振過程中遭遇許多新問題。這種狀態已經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產生了不可忽視的耗損力。需要學界及時進行本土化的研究,根據不同文化中的田野資料來討論當地社會的身體傳承。人類學的諸多理論出發點和研究命題都來自對“自然與文化”或曰“生物屬性與文化屬性”關係的思考,人的生物屬性與文化屬性不是二元對立的概念,而是有文化中的自然與自然中的文化互為補充的概念。身體本身的研究就是這兩者的統一。國內學者或是從身體傳承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表現和作用的分類進行研究,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性凸顯了傳承人作為主體的重要作用;或是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的範式轉型角度來討論身體傳承;或是從不同民族的具體文化事項來進行研究,比如身體傳承是如何在歷史的諸多關係中不斷適應與建構的經驗秩序。相較於過往的身體研究,中國學者們越來越重視通過田野觀察,理解諸多非遺傳承人在身體傳承中所指涉的文化意涵,從生活、政治、科技、文化、族群等層面,將非遺身體傳承研究細分為身體習性、身體形塑與建構等層面,進行多元的觀察及縝密的思考,討論文化對身體傳承的多樣性與能動性之影響。

同時,學者們也更注重迴應西方的身體研究話語。在本土身體傳承的研究中,最常被引用的學術討論可能是莫斯提出的,身體技術學習乃是根據自身傳統文化的理解而進行的。學者們大多認同莫斯從生物、心理、社會與族群等日常層面,觀察其對身體傳承的影響。認為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傳承過程中,難以脫離文化習性的制約。另外,也常常回應瑪麗·道格拉斯的生理身體及社會身體的兩個象徵體系、福柯的身體規訓理論、布迪厄的慣習概念。西方身體研究的理論探討為我們分析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身體傳承的社會文化意義鋪設了堅實的理論基石。

越來越多的研究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要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長期從事重要民族技藝工作,其身體傳承為傳統技藝的傳播與歷史傳承扮演著功不可沒的重要角色,也成了當下建構非物質文化遺產經典的主導力量。傳承人們積極保存民族傳統技藝並在不同場域中進行展示,擴大了非遺項目的文化影響力,有助於凝聚民族意識,更有助於其他族群瞭解少小民族的文化內涵,促進中華文化共同體以及多元文化社會的發展。

很多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作為傳統技能,在時代變遷的影響下,在當代面對其他現代化技能的競爭下,似乎無法吸引年輕人的目光,而在傳承人老齡化的必然趨勢下,培養新的傳承人就成了不得不重視的課題。在各個非遺項目就身體傳承本身進行各種創新、改革以吸引年輕人的同時,如何使原本精巧的技能表現能夠繼續流傳下去,是值得深思的。在進行搶救技能的工作時,身體傳承的方式,是最直接而有效的。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吸引年輕人加入傳統技藝學習行列。當代非遺傳承人將非遺項目視為族群共同的文化資產,鼓勵族人用身體去體現民族的文化,將展演視為身體的實踐,除了強調個人身體實踐更加強調集體身體實踐,這些實踐將族人與傳統文化聯結在一起,學習傳統身體技藝即是學習民族傳統文化。

二、京族獨絃琴技藝傳承:身體的延伸

京族文化傳承人的身體技藝記錄了豐厚的文化經驗與生命記憶。其身體傳承與社會變革、文化傳承與認同流變都是極有意義的議題。在中國少小民族中,京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入選項目和擁有傳承人的比例是比較高的。截至2019年4月,人口僅為2.8萬的京族已成功申報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4項,其中京族哈節和京族獨絃琴藝術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傳承——以京族為例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傳承——以京族為例

不同世代的京族文化傳承人,以不一樣的身體技藝面對社會環境與規範的變遷。傳統京族社會的文化傳承人,在族群觀念的規範下,那些與海洋生計模式緊密相連的技藝成為身體傳承的重點,如“高腳罾”技藝等。而20世紀80年代之後,在經濟發展與國家政策的影響下,京族傳承人重拾祭儀、民族樂舞、民族體育等身體技藝,投入傳統身體表現方式的學習,尋找對京族傳統文化的記憶與認同。到了21世紀,京族文化傳承人隨著民族教育的發展,受國家非遺政策的影響,積極投入對京族傳統技藝的傳承。京族擁有多項被列入各級非遺名錄的文化項目,曾經漸趨式微的文化事項被重新發掘以後,非遺傳承人通過身體傳承來積極保存民族傳統技藝,並在不同場域中進行非遺技藝展示,擴大了非遺項目的文化影響力,使得它們再度成為現代京族文化的重要表徵。

哈節、獨絃琴、喃字、踩高蹺捕魚等雖然屬於在地特殊文化,族人深信其能成為京族之精神象徵。精神象徵凝聚了族人的力量,凝聚的力量也增強了民族的認同。京族獨絃琴藝術是以身體實踐作為媒介的藝術形式。20世紀初至50年代之間,我國傳統民族樂器的處境異常艱難。尤其是在沿海邊疆地區這樣受戰亂影響尤為深刻的區域,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在戰火紛亂中能夠延續下來已屬不易。在20世紀60年代之前,舉行京族重要的民族節日哈節時,在哈亭內敬獻歌舞需要用到獨絃琴伴奏,還有固定的幾位琴師。60年代後,因為傳統節慶的式微,獨絃琴也趨向式微。但這門獨特的京族藝術雖然歷經磨難,還是被族人保存了下來。

“京族獨絃琴藝術”作為京族器樂文化的代表,2011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也推動京族獨絃琴藝術的發展與變革進入新的歷史階段。傳承人們力求將這項具有深厚歷史淵源的民族藝術以更加優美的形式展示出來。傳統上,京族獨絃琴的演奏者多為男性,且是坐著演奏的。當下獨絃琴演奏者則男女皆有,而常見的演奏形式則是身著京族民族服裝站立演奏,身體姿勢的改變使音樂美在人體形態美的襯托下得到昇華。

獨絃琴的音樂絢麗多彩,獨具特色。演奏獨絃琴時,將琴橫置於架子或腿上,右手執挑棒,掌側輕觸琴絃各泛音點。左手握搖桿,通過推、拉改變弦的張力,提高或降低發音的高度。右手技巧有彈、挑和觸弦;左手技巧有揉弦、拉、推、搖、顫音和滑音等。獨絃琴對指法的要求非常高,彈奏時對身體表現力要求更高,故京族民間對這項傳統技藝有“六歲學而八十成”的評價。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傳承——以京族為例

技藝高超的獨絃琴藝人經過經年累月的磨礪之後,一琴一弦一雙手,即可將聽眾帶入美妙的境界。如有一位現代詩人寫到:

他上身微微前傾,表情平靜,難道已經預料到表演結束時人們的震驚?//他伸出一隻手,握住琴頭翹起的部分,另一隻手,隨意地斜斜地一拂,藝術便灌醉了整個大廳//高山流水、空谷足音、雨打芭蕉?哦不,這裡只有安寧//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手上//要多少積累,才能成就一隻神奇的指頭//琴聲漸漸慢了下來,如親人在故鄉低低呼喚//大廳裡更靜了,但能聽到彼此的呼吸。

如布萊金強調的:“音樂所採用的結構以及對人類的影響,都產生於人類在不同文化環境中的社會體驗”。可以說,隱含在獨絃琴傳承者心中的文化基因構成了無意識的身體流露,形成一種獨特的民族風格。在演奏過程中,他們的身體帶著無法掩飾的文化痕跡,體現出京族社會文化的特徵。心理學界常提出的“身體不會說謊”,不僅是指身體語言能夠透露出內心的真實想法,更是指身體形態還會流露出無意識的文化特徵,傳遞出強烈的族群認同信息。

事實上,隨著展演的進行,獨絃琴演奏者正是在以身體敘說民族歷史,以身體話語感染族人與欣賞者。京族獨絃琴演奏者將端坐演奏轉換成站立演奏的身體實踐,更是將京族服裝所積澱著的歷史、社會、習俗、文化、宗教的諸多內涵進行了更加全面的弘揚。服飾成為演奏者身體的延伸,不再僅僅是個體表達自我的媒介,也成為一種呈現在演奏者身體上的指示性象徵符號,與民族歷史記憶和社會構成產生關聯。

全球化現象刺激地方化,各個民族比過去更強調其文化傳統。從田野訪談及問卷中可以看出京族人的期待。他們仍然希望能傳承發展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建立族群文化意識的責任則落在代表性傳承人的身上。他們必須承接找尋上一代的傳統,傳承給京族的下一代。每年的哈節,也是京族獨絃琴文化代際傳承的最佳時機之一,很多已經在全國各地工作生活,已經在獨絃琴文化領域取得較高成就的獨絃琴演奏家都會回到家鄉參加哈節,並在哈節晚會舞臺,以及哈亭前為族人和客人們演奏,激發族人對京族獨絃琴的認同與傳承情感。而且用的是傳統的竹製獨絃琴而非其平時在舞臺上使用的木雕華彩獨絃琴。如同保羅·康納頓所云:“在紀念儀式中,我們的身體以自己的風格重演過去形象,也可藉由繼續表演某些技藝動作的能力,有效地保存過去”。他認為身體是一個記錄的工具,透過紀念儀式中技藝的反覆操演,能保存過去的生活記憶。透過獨絃琴傳承人的身體實踐,讓記憶與技藝被身體熟記,從而讓傳統技藝延續至當代族人的生命記憶。

在“物”的文化意涵上,京族獨絃琴為族群外顯的物質文化表徵,具有凝聚族群意識、強化族群認同的文化功能。在京族哈亭中代表京族形象的大型石雕都是京族兒女在演奏獨絃琴的情景。而獨絃琴傳承人們也藉由琴藝的學習來堆疊身體的記憶和經驗,通過獨絃琴培訓基地以及民族學校的教學,透過新式獨絃琴演奏形態的習得,與上一輩獨絃琴師的生命記憶和身體經驗產生聯結,來重塑京族的族群想象與文化認同。多元文化強調文化多元性,京族若不積極找尋創發自己的文化,強調“我者”的特異性,則“他者”無法瞭解其文化獨特性。而當身體傳習下的傳統能得到認同,則可作為集體表徵的中介,建立族群意識與認同。

而在每年莊嚴隆重的京族哈節期間,祭祀之後,桃姑(今稱“哈妹”)都要獻唱獻舞,直至哈節結束,每天兩個時段共五六個小時。獻舞類型分為進酒舞、天燈舞、採茶摸螺舞、花棍舞等。其中難度最高的“天燈舞”,舞者手託和頭頂盛著點燃蠟燭的盤碟,隨著鼓點節奏,雙手邊轉動託著盤碟的手腕,邊虔誠起舞。天燈舞隊伍看起來縱橫交錯,閃閃燭光似海上點點漁火,視覺效果很美,可訓練起來非常艱苦,一不小心就會受傷,但是被挑選出來的桃姑都全力以赴投身訓練。桃姑們認為身體的磨鍊能使得她們在哈節儀式空間中以肅穆的舞蹈加強辟邪的功能,以莊嚴的歌舞內容達到對族人的教化作用。她們的身體實踐不僅承載著儀式本身,還傳承著京族的傳統文化。

三、京族高腳罾技能傳承:身體的磨礪

在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蒐集、保護、傳承的法律法規中明確指出,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瀕危項目,如果遺產存量非常有限,而被破壞的遺產又確有價值,就應該對其實施文化修復,使之儘可能恢復到之前的狀態。2012年被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高腳罾”原是京族日常勞作的一項技能,“高腳”就是漁民們踩著高蹺,“罾”,即漁網,用作動詞就是用漁網捕撈。“高腳罾”是一種古老的捕魚方式,更是京族祖輩留下來的一種生計方式,曾經流傳了1000多年。隨著現代化捕魚作業的發展,“高腳罾”漸漸退出歷史舞臺,瀕臨消亡。2014年6月央視財經頻道播出《廣西東興:踩著高蹺去捕魚》,傳遞了3個信息:第一,淺海漁業資源日漸枯竭;第二,漁業生產方式改變;第三,傳統技藝後繼乏人。“站在海岸線上,總會有資源將盡的感慨。以前很發達的高蹺捕魚,現在逐漸消亡。在京族的萬尾漁村,這是最後5個會高蹺捕魚的人。”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傳承——以京族為例

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影響,當地政府著手對“高腳罾”進行保護傳承,重新培養“高腳罾”傳承人。傳承人們進行了艱苦的身體磨鍊,重新獲得這項民族傳統技能。我們對此關照的重點在於,“高腳罾”在非遺語境中,已經與一個民族的歷史、傳統生計相聯繫,可以成為整個京族的族群標識與象徵符號。“高腳罾”作為京族傳統生計文化的重要符號,其傳承人的身體實踐藉由磨礪再現,以茲鞏固其族群文化的身體圖像。

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何能使傳統文化技藝的集體記憶得以延續至年輕的一代?京族的高蹺,不僅木腳很長,而且還要拿著碩大的漁網,行進在海里勞作,其難度和強度非一般人所能勝任。京族漁民千百年來傳承了這項技藝,是因為過去京族地區經濟落後,生活困難,能擁有漁船出海作業的人畢竟不多,更多的人是靠拉大網和踩高腳罾謀生。

採用“高腳罾”捕撈魚蝦,不僅要求腳下站穩,而且還要手有力氣,當然更需要捕撈的技巧,可謂是體力與腦力相互配合之勞作。更重要的是,這種獨特的捕魚方式曾經讓京族人擁有漁獲豐收的時光。每年農曆六至八月,小體型蝦會從深海洄游到淺海沿岸。這時,漁民下海“罾”蝦時,由於站在海水裡,看不到海里蝦群的走向,智慧的京族人便“駁腳”高蹺,在海水中居高臨下地邊觀察邊捕撈,這就是京族的“高腳罾”。這樣可以提高效率,魚蝦的捕撈量大大增加,年景好時,一個捕撈季節,漁民們捕撈的魚蝦竟達五百多噸。

高腳罾不是簡單地駁腳踩進海里,而是要在高蹺上肩扛著重重的“罾”下海,駁腳會陷進水下面的沙,要拔起來再行走,還要在海水裡面推罾、起罾、收罾、撿蝦、抖罾等等,所以是男人們才幹得了的活。京族男人都必須掌握的,否則連老婆也娶不到。如今幾乎沒人下海了,把這些高蹺和罾在自家院子裡擺出來晒晒。祖上幾代人都是用這個捕魚撈蝦的。

"

摘要:

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口傳身授的方式傳承,具有明顯的身體性。“身體”視域的引入,有助於推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視野中的身體形塑與傳承等關鍵議題的深入討論。身體傳承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核心中介,也是保護人類文化多樣性和創造力需要關注和研究的對象。京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通過艱苦的身體磨礪以傳承京族瀕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將族群文化記憶和身體經驗結合起來,重塑京族的族群想象與文化認同,不僅拓展了京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邊界,在當代京族文化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而且能為探索更加多元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保護路徑提供鏡鑑。

關鍵詞:京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身體傳承

從20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身體研究”便成為西方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特別引人注目的領域,而人類學也在這一領域作出了獨樹一幟的貢獻。這些研究成果極大地促進了學者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身體傳承的田野調查與分析討論,而且提高了整個社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文化價值的進一步認知,增強了民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的文化自覺意識。多民族共生的中國社會,每一民族內部都有其特殊的身體認識,並且不斷在民族文化的生產與再造中扮演著重要的媒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傳承比我們想象的還要更豐富多元,其貢獻也比我們想象的要多。對此進行研究,既是人類學文化研究傳統與社會研究傳統的重要結合,也能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價值的內在延續及非遺技藝的外在傳承。

一、身體傳承研究的本土語境

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又是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事項。現代人所掌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多通過口傳身授而習得和傳遞,並在社會群體中約定俗成。因此,學者們提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關鍵和核心是對傳承人的保護。非遺傳承人身懷不同領域的技藝,對於民族文化的延續傳承扮演著功不可沒的重要角色。目前,從身體傳承層面來進行非遺研究逐漸受到學界重視,但在中國遠未形成自己的本土語境。非遺身體傳承研究需放在具體的情境中加以深入研究和討論,才能形成自己的概念體系與研究框架,並同時與西方的研究進行對話。當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社會轉型期特有的複雜而立體的傳承語境,非遺身體傳承研究亦涉及“物質-意識”“個人-社會”“本質-建構”等哲學與社會學的基本問題,需要結合中國的具體社會文化和民族背景來討論。

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界定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是指那些直接參與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製作等傳承工作,並願意將自己所知道的相關知識與技能傳授給後人的某些自然人或群體。由於傳承人所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社會在歷史上創造並以活態形式傳承至今的,具有重要歷史價值,所以傳承人或傳承群體往往被視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或一個地區優秀基因的活態載體。它的基本傳承方式是口傳身授,基本職能是傳承民族歷史知識、傳統工藝技術、文學藝術、民族精神與傳統道德。

傳承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命所繫,這種傳遞更多的是通過非遺持有人群體身體和心理的自覺投入而自然實現的,有時作為族群的一種神聖義務獲得穩定傳承的保障。所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無論是口頭語言形態的,肢體表演形態的,還是手工技藝形態的,文化空間形態的,其原始雛形,都是由某些傑出的社會成員個人創造出來,然後經社會群體在漫長曆史時段裡的傳播和傳承,從而形成某個相對穩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態和項目。非物質文化遺產代代相傳,在傳遞過程中必然發生嬗變。在這種嬗變中,傳承人既能從前人那裡習得精巧而全面的身體技藝,而在他身上,又有所創新或發明,即在前人所傳授的知識或技能的基礎上,使傳承的知識或技藝因創新和發明而有所增益。

目前,受社會形態快速變遷的影響,各少小民族的諸多傳統文化事項漸漸流失,單純依靠口傳歷史的方式已無法完整地傳遞文化。而對於京族這樣的邊疆少小民族而言,面臨民族文字書寫的缺乏,又面臨現代化與全球化所產生的文化衝擊,致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文化復振過程中遭遇許多新問題。這種狀態已經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產生了不可忽視的耗損力。需要學界及時進行本土化的研究,根據不同文化中的田野資料來討論當地社會的身體傳承。人類學的諸多理論出發點和研究命題都來自對“自然與文化”或曰“生物屬性與文化屬性”關係的思考,人的生物屬性與文化屬性不是二元對立的概念,而是有文化中的自然與自然中的文化互為補充的概念。身體本身的研究就是這兩者的統一。國內學者或是從身體傳承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表現和作用的分類進行研究,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性凸顯了傳承人作為主體的重要作用;或是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的範式轉型角度來討論身體傳承;或是從不同民族的具體文化事項來進行研究,比如身體傳承是如何在歷史的諸多關係中不斷適應與建構的經驗秩序。相較於過往的身體研究,中國學者們越來越重視通過田野觀察,理解諸多非遺傳承人在身體傳承中所指涉的文化意涵,從生活、政治、科技、文化、族群等層面,將非遺身體傳承研究細分為身體習性、身體形塑與建構等層面,進行多元的觀察及縝密的思考,討論文化對身體傳承的多樣性與能動性之影響。

同時,學者們也更注重迴應西方的身體研究話語。在本土身體傳承的研究中,最常被引用的學術討論可能是莫斯提出的,身體技術學習乃是根據自身傳統文化的理解而進行的。學者們大多認同莫斯從生物、心理、社會與族群等日常層面,觀察其對身體傳承的影響。認為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傳承過程中,難以脫離文化習性的制約。另外,也常常回應瑪麗·道格拉斯的生理身體及社會身體的兩個象徵體系、福柯的身體規訓理論、布迪厄的慣習概念。西方身體研究的理論探討為我們分析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身體傳承的社會文化意義鋪設了堅實的理論基石。

越來越多的研究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要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長期從事重要民族技藝工作,其身體傳承為傳統技藝的傳播與歷史傳承扮演著功不可沒的重要角色,也成了當下建構非物質文化遺產經典的主導力量。傳承人們積極保存民族傳統技藝並在不同場域中進行展示,擴大了非遺項目的文化影響力,有助於凝聚民族意識,更有助於其他族群瞭解少小民族的文化內涵,促進中華文化共同體以及多元文化社會的發展。

很多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作為傳統技能,在時代變遷的影響下,在當代面對其他現代化技能的競爭下,似乎無法吸引年輕人的目光,而在傳承人老齡化的必然趨勢下,培養新的傳承人就成了不得不重視的課題。在各個非遺項目就身體傳承本身進行各種創新、改革以吸引年輕人的同時,如何使原本精巧的技能表現能夠繼續流傳下去,是值得深思的。在進行搶救技能的工作時,身體傳承的方式,是最直接而有效的。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吸引年輕人加入傳統技藝學習行列。當代非遺傳承人將非遺項目視為族群共同的文化資產,鼓勵族人用身體去體現民族的文化,將展演視為身體的實踐,除了強調個人身體實踐更加強調集體身體實踐,這些實踐將族人與傳統文化聯結在一起,學習傳統身體技藝即是學習民族傳統文化。

二、京族獨絃琴技藝傳承:身體的延伸

京族文化傳承人的身體技藝記錄了豐厚的文化經驗與生命記憶。其身體傳承與社會變革、文化傳承與認同流變都是極有意義的議題。在中國少小民族中,京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入選項目和擁有傳承人的比例是比較高的。截至2019年4月,人口僅為2.8萬的京族已成功申報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4項,其中京族哈節和京族獨絃琴藝術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傳承——以京族為例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傳承——以京族為例

不同世代的京族文化傳承人,以不一樣的身體技藝面對社會環境與規範的變遷。傳統京族社會的文化傳承人,在族群觀念的規範下,那些與海洋生計模式緊密相連的技藝成為身體傳承的重點,如“高腳罾”技藝等。而20世紀80年代之後,在經濟發展與國家政策的影響下,京族傳承人重拾祭儀、民族樂舞、民族體育等身體技藝,投入傳統身體表現方式的學習,尋找對京族傳統文化的記憶與認同。到了21世紀,京族文化傳承人隨著民族教育的發展,受國家非遺政策的影響,積極投入對京族傳統技藝的傳承。京族擁有多項被列入各級非遺名錄的文化項目,曾經漸趨式微的文化事項被重新發掘以後,非遺傳承人通過身體傳承來積極保存民族傳統技藝,並在不同場域中進行非遺技藝展示,擴大了非遺項目的文化影響力,使得它們再度成為現代京族文化的重要表徵。

哈節、獨絃琴、喃字、踩高蹺捕魚等雖然屬於在地特殊文化,族人深信其能成為京族之精神象徵。精神象徵凝聚了族人的力量,凝聚的力量也增強了民族的認同。京族獨絃琴藝術是以身體實踐作為媒介的藝術形式。20世紀初至50年代之間,我國傳統民族樂器的處境異常艱難。尤其是在沿海邊疆地區這樣受戰亂影響尤為深刻的區域,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在戰火紛亂中能夠延續下來已屬不易。在20世紀60年代之前,舉行京族重要的民族節日哈節時,在哈亭內敬獻歌舞需要用到獨絃琴伴奏,還有固定的幾位琴師。60年代後,因為傳統節慶的式微,獨絃琴也趨向式微。但這門獨特的京族藝術雖然歷經磨難,還是被族人保存了下來。

“京族獨絃琴藝術”作為京族器樂文化的代表,2011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也推動京族獨絃琴藝術的發展與變革進入新的歷史階段。傳承人們力求將這項具有深厚歷史淵源的民族藝術以更加優美的形式展示出來。傳統上,京族獨絃琴的演奏者多為男性,且是坐著演奏的。當下獨絃琴演奏者則男女皆有,而常見的演奏形式則是身著京族民族服裝站立演奏,身體姿勢的改變使音樂美在人體形態美的襯托下得到昇華。

獨絃琴的音樂絢麗多彩,獨具特色。演奏獨絃琴時,將琴橫置於架子或腿上,右手執挑棒,掌側輕觸琴絃各泛音點。左手握搖桿,通過推、拉改變弦的張力,提高或降低發音的高度。右手技巧有彈、挑和觸弦;左手技巧有揉弦、拉、推、搖、顫音和滑音等。獨絃琴對指法的要求非常高,彈奏時對身體表現力要求更高,故京族民間對這項傳統技藝有“六歲學而八十成”的評價。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傳承——以京族為例

技藝高超的獨絃琴藝人經過經年累月的磨礪之後,一琴一弦一雙手,即可將聽眾帶入美妙的境界。如有一位現代詩人寫到:

他上身微微前傾,表情平靜,難道已經預料到表演結束時人們的震驚?//他伸出一隻手,握住琴頭翹起的部分,另一隻手,隨意地斜斜地一拂,藝術便灌醉了整個大廳//高山流水、空谷足音、雨打芭蕉?哦不,這裡只有安寧//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手上//要多少積累,才能成就一隻神奇的指頭//琴聲漸漸慢了下來,如親人在故鄉低低呼喚//大廳裡更靜了,但能聽到彼此的呼吸。

如布萊金強調的:“音樂所採用的結構以及對人類的影響,都產生於人類在不同文化環境中的社會體驗”。可以說,隱含在獨絃琴傳承者心中的文化基因構成了無意識的身體流露,形成一種獨特的民族風格。在演奏過程中,他們的身體帶著無法掩飾的文化痕跡,體現出京族社會文化的特徵。心理學界常提出的“身體不會說謊”,不僅是指身體語言能夠透露出內心的真實想法,更是指身體形態還會流露出無意識的文化特徵,傳遞出強烈的族群認同信息。

事實上,隨著展演的進行,獨絃琴演奏者正是在以身體敘說民族歷史,以身體話語感染族人與欣賞者。京族獨絃琴演奏者將端坐演奏轉換成站立演奏的身體實踐,更是將京族服裝所積澱著的歷史、社會、習俗、文化、宗教的諸多內涵進行了更加全面的弘揚。服飾成為演奏者身體的延伸,不再僅僅是個體表達自我的媒介,也成為一種呈現在演奏者身體上的指示性象徵符號,與民族歷史記憶和社會構成產生關聯。

全球化現象刺激地方化,各個民族比過去更強調其文化傳統。從田野訪談及問卷中可以看出京族人的期待。他們仍然希望能傳承發展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建立族群文化意識的責任則落在代表性傳承人的身上。他們必須承接找尋上一代的傳統,傳承給京族的下一代。每年的哈節,也是京族獨絃琴文化代際傳承的最佳時機之一,很多已經在全國各地工作生活,已經在獨絃琴文化領域取得較高成就的獨絃琴演奏家都會回到家鄉參加哈節,並在哈節晚會舞臺,以及哈亭前為族人和客人們演奏,激發族人對京族獨絃琴的認同與傳承情感。而且用的是傳統的竹製獨絃琴而非其平時在舞臺上使用的木雕華彩獨絃琴。如同保羅·康納頓所云:“在紀念儀式中,我們的身體以自己的風格重演過去形象,也可藉由繼續表演某些技藝動作的能力,有效地保存過去”。他認為身體是一個記錄的工具,透過紀念儀式中技藝的反覆操演,能保存過去的生活記憶。透過獨絃琴傳承人的身體實踐,讓記憶與技藝被身體熟記,從而讓傳統技藝延續至當代族人的生命記憶。

在“物”的文化意涵上,京族獨絃琴為族群外顯的物質文化表徵,具有凝聚族群意識、強化族群認同的文化功能。在京族哈亭中代表京族形象的大型石雕都是京族兒女在演奏獨絃琴的情景。而獨絃琴傳承人們也藉由琴藝的學習來堆疊身體的記憶和經驗,通過獨絃琴培訓基地以及民族學校的教學,透過新式獨絃琴演奏形態的習得,與上一輩獨絃琴師的生命記憶和身體經驗產生聯結,來重塑京族的族群想象與文化認同。多元文化強調文化多元性,京族若不積極找尋創發自己的文化,強調“我者”的特異性,則“他者”無法瞭解其文化獨特性。而當身體傳習下的傳統能得到認同,則可作為集體表徵的中介,建立族群意識與認同。

而在每年莊嚴隆重的京族哈節期間,祭祀之後,桃姑(今稱“哈妹”)都要獻唱獻舞,直至哈節結束,每天兩個時段共五六個小時。獻舞類型分為進酒舞、天燈舞、採茶摸螺舞、花棍舞等。其中難度最高的“天燈舞”,舞者手託和頭頂盛著點燃蠟燭的盤碟,隨著鼓點節奏,雙手邊轉動託著盤碟的手腕,邊虔誠起舞。天燈舞隊伍看起來縱橫交錯,閃閃燭光似海上點點漁火,視覺效果很美,可訓練起來非常艱苦,一不小心就會受傷,但是被挑選出來的桃姑都全力以赴投身訓練。桃姑們認為身體的磨鍊能使得她們在哈節儀式空間中以肅穆的舞蹈加強辟邪的功能,以莊嚴的歌舞內容達到對族人的教化作用。她們的身體實踐不僅承載著儀式本身,還傳承著京族的傳統文化。

三、京族高腳罾技能傳承:身體的磨礪

在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蒐集、保護、傳承的法律法規中明確指出,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瀕危項目,如果遺產存量非常有限,而被破壞的遺產又確有價值,就應該對其實施文化修復,使之儘可能恢復到之前的狀態。2012年被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高腳罾”原是京族日常勞作的一項技能,“高腳”就是漁民們踩著高蹺,“罾”,即漁網,用作動詞就是用漁網捕撈。“高腳罾”是一種古老的捕魚方式,更是京族祖輩留下來的一種生計方式,曾經流傳了1000多年。隨著現代化捕魚作業的發展,“高腳罾”漸漸退出歷史舞臺,瀕臨消亡。2014年6月央視財經頻道播出《廣西東興:踩著高蹺去捕魚》,傳遞了3個信息:第一,淺海漁業資源日漸枯竭;第二,漁業生產方式改變;第三,傳統技藝後繼乏人。“站在海岸線上,總會有資源將盡的感慨。以前很發達的高蹺捕魚,現在逐漸消亡。在京族的萬尾漁村,這是最後5個會高蹺捕魚的人。”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傳承——以京族為例

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影響,當地政府著手對“高腳罾”進行保護傳承,重新培養“高腳罾”傳承人。傳承人們進行了艱苦的身體磨鍊,重新獲得這項民族傳統技能。我們對此關照的重點在於,“高腳罾”在非遺語境中,已經與一個民族的歷史、傳統生計相聯繫,可以成為整個京族的族群標識與象徵符號。“高腳罾”作為京族傳統生計文化的重要符號,其傳承人的身體實踐藉由磨礪再現,以茲鞏固其族群文化的身體圖像。

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何能使傳統文化技藝的集體記憶得以延續至年輕的一代?京族的高蹺,不僅木腳很長,而且還要拿著碩大的漁網,行進在海里勞作,其難度和強度非一般人所能勝任。京族漁民千百年來傳承了這項技藝,是因為過去京族地區經濟落後,生活困難,能擁有漁船出海作業的人畢竟不多,更多的人是靠拉大網和踩高腳罾謀生。

採用“高腳罾”捕撈魚蝦,不僅要求腳下站穩,而且還要手有力氣,當然更需要捕撈的技巧,可謂是體力與腦力相互配合之勞作。更重要的是,這種獨特的捕魚方式曾經讓京族人擁有漁獲豐收的時光。每年農曆六至八月,小體型蝦會從深海洄游到淺海沿岸。這時,漁民下海“罾”蝦時,由於站在海水裡,看不到海里蝦群的走向,智慧的京族人便“駁腳”高蹺,在海水中居高臨下地邊觀察邊捕撈,這就是京族的“高腳罾”。這樣可以提高效率,魚蝦的捕撈量大大增加,年景好時,一個捕撈季節,漁民們捕撈的魚蝦竟達五百多噸。

高腳罾不是簡單地駁腳踩進海里,而是要在高蹺上肩扛著重重的“罾”下海,駁腳會陷進水下面的沙,要拔起來再行走,還要在海水裡面推罾、起罾、收罾、撿蝦、抖罾等等,所以是男人們才幹得了的活。京族男人都必須掌握的,否則連老婆也娶不到。如今幾乎沒人下海了,把這些高蹺和罾在自家院子裡擺出來晒晒。祖上幾代人都是用這個捕魚撈蝦的。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傳承——以京族為例

傳統的日常生活空間已經改變且不可能復原,新的發展空間的探尋及創造更具積極意義。由於各種力量的參與,目前當地政府已經著手對高蹺捕魚進行保護傳承,一方面推進京族“高腳罾”申報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另一方面重新培養高蹺捕魚傳承人,並將其與民族文化產業發展聯繫起來。傳承人們開始將自身的技藝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有興趣學習高蹺捕魚的族人,他們為此進行了艱苦的身體磨鍊,經過一次次地摔、爬、站、踩,一次次的努力與堅持,重新獲得這項民族傳統技能。

“高腳罾”在追求技藝與展演過程中,身體與物、身體與心靈逐漸趨向融合。傳承人將身體視為一種具有行動性、感知性與能動性的主體,當學習者克服自身侷限達到某種程度之時,表現出來的往往不再只是動作的表象與形式。在非遺語境中,“高腳罾”已經與一個民族的歷史、傳統生計相聯繫,可以成為整個京族的族群標識與象徵符號,被重新賦予一種神聖性。在這些行為實踐中,以身體為媒介言說的傳承人,其身體既是生物的身體,亦是文化的身體。

京族傳統技藝的身體傳承曾經主要是通過師門傳承,但近年來在國家非遺政策的影響以及當地政府的扶持下,既有在地的展現,又有“非遺進校園”的教學傳承,不僅推動傳統文化保存的復興,更在民族學校推動了傳統技藝的身體傳承實踐。

京族獨絃琴和“高腳罾”培訓班進入京族學校之後,傳承人們定時到京族學校去給學生們上課。選來學習獨絃琴的學生也知道獨絃琴和“高腳罾”都是本民族很重要的族群文化遺產,也有敬畏與親近之情,但就這兩項技藝而言,傳承人的身體技法還是很重要的。“高腳罾”需要不間斷練習半年以上才能掌握,獨絃琴更是要三至五年才能到達一個嫻熟的水平。通過學校教育計劃,傳承人把他們的技藝帶到民族學校中,通過身體傳承來廣泛培養更多的傳承人。這既有利於民族學校推進民族文化教育傳承,也有利於傳承人提升自身藝術境界,堅守傳承的遺產得到了人們的尊重與認可,使這些民族藝術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認識自己的過去,一直是每個民族的歷史任務。長久以來,少小民族的身體認同使族群記憶能鮮活地流傳給後代。對京族而言,正是透過傳統技藝的身體傳承實踐,得以確認傳統文化是可以代代相傳的。也唯有將身體放置到這種歸屬感裡,才能為自己找到安身立命的根本。身體不僅可作為個人、家庭與文化表徵,更是族群認同的核心。

四、結語

代表性傳承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負載者,他們肩負著民族文化傳承的歷史重任。民族文化的興衰,從根本上來說維繫於文化內部的傳承機制。每個地區的發展環境不盡相同,間接或直接地造成不同的人文景觀及文化脈絡,在這背景之下孕育出屬於各地獨有的身體傳承活動,也成為展示不同地方文化的櫥窗。很多少小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曾經歷過文化斷層,通過代表性傳承人的身體傳承,使少小民族的瀕危非遺項目重新彰顯出特色,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

正如弗雷德裡克·詹姆遜所指出的,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是透過表面化的流行意象來“尋找”歷史。伴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們也在新的歷史語境中重新解釋、建構、創造自己的文化身份。其身體實踐既要強化自身文化的獨特性,也要找到文化個性背後的普同性,努力超越二者的藩籬,形成新的技能記憶與文化審美認同。將身體傳承置於廣泛的社會發展脈絡之中考量,能對其發展有更完整的理解。身體理論發展已超過30年了。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傳承視角,還可以將相關議題放置到更深遠的視野。對於研究者來說,更重要的是反思他們進行身體傳承研究的社會語境,反思他們在研究過程中,是否能夠發現地方的或民族的獨特性。同時,思考非遺身體傳承實踐的環境生態、差異的信仰體系等是否得到認定、保護以及持續傳承。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