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尹桂芳”王君安:放棄美國優越生活,只為傳承越劇'

"

12歲,她懵懂地考入芳華越劇團,以極佳的天資獲得越劇表演藝術家尹桂芳的青睞,成為尹派五代嫡傳弟子。16歲,她深得恩師藝術精髓,清啼響震越苑。

風華正茂,她為求深造,辭別故里、西去求學。

恩師駕鶴西去後,作為傳承人的王君安,放棄了美國優越的生活,重新回到了越劇舞臺。

"

12歲,她懵懂地考入芳華越劇團,以極佳的天資獲得越劇表演藝術家尹桂芳的青睞,成為尹派五代嫡傳弟子。16歲,她深得恩師藝術精髓,清啼響震越苑。

風華正茂,她為求深造,辭別故里、西去求學。

恩師駕鶴西去後,作為傳承人的王君安,放棄了美國優越的生活,重新回到了越劇舞臺。

“小尹桂芳”王君安:放棄美國優越生活,只為傳承越劇

人生中的一波數折,只為心中的耿耿一念:傳承發揚、尹韻長存。

始芳華南行榕城 震越壇初試啼聲

1982年,福建芳華越劇團到浙江招收學員,數千人取8名,12歲的王君安被錄取了,小女孩告別故里,踏上南行的火車,赴福州集訓之路,命運,也同時走上了一條標作“尹韻”的長途。被君安尊稱為“老先生”的“越劇皇帝”尹桂芳以藝術家的敏銳,看出了王君安的天賦潛質,對她特別疼愛,當時“老先生”已右半身癱瘓,但仍堅持用左手比劃著給愛徒講解。王君安在回憶中深情地說:“每當我淘氣搗蛋或者唱得不好,伊就會臉漲得通紅,一句話也不說,那時我就曉得,又有地方做錯了”。

作為一代越劇宗師,尹桂芳對王君安的培養,是極具章法的。

王君安登臺極早,14歲便已開始嘗試擔綱主演大戲。

16歲那年,她的基本功已相當紮實,最難得的是她身上那一股天然清氣。此時尹桂芳為愛徒選擇的角色是大觀園裡的賈寶玉。為此,她請出了自己的老搭檔,合作多年的作曲家連波和《廬山戀》的導演黃祖模,為王君安排演全本《紅樓夢》。

該劇在上海人民大舞臺連演30天,場場爆滿,最高謝幕竟長達38次,23分鐘欲罷不能。自此,“小尹桂芳”之名不脛而走,16歲的王君安一炮而紅。

《紅樓夢》之後,尹桂芳為王君安選擇的是骨子老戲《盤妻索妻》。懂戲的人都知道,越是人人都熟的戲,越是考驗演員的功力。《盤妻索妻》無論唱做,都極為吃重,尹桂芳在一招一式間為愛徒細心打磨。

尹桂芳很能以眼神演戲,王君安得到了真傳,完全能帶動觀眾情緒,讓臺上臺下共呼吸。就唱腔而言,王君安的優勢以小腔、節奏和個別細節上的“移宮變調”為最,這正是尹派的精髓所在。她不僅能夠駕馭跨越三個八度的小腔,尾字的大跳度甩腔更是高亢飽滿、餘音不絕。

《盤妻索妻》為王君安贏得了大量老戲迷,僅憑《洞房》一段唱中“花燭高燒”四個字,就可知其聲腔已淬鍊純青。王君安在劇中扮演少年公子樑玉書,眉眼含春,儒雅深情;溫柔中不失男兒氣概;45度側身斜坐,穩如磐石。棄官時,大段的囂板唱腔激盪心魄,換裝後一腳氣定神閒的踢袍,乾淨利落,以至每次下場,觀眾無不掌聲雷動。

在人們連連感嘆尹派後繼有人時,為了愛徒的發展,尹桂芳再次請出由連波、黃祖模這對“豪華陣容”,為王君安度身打造越劇《玉蜻蜓》。

在這齣戲中,王君安一人分飾父子兩角,從風流狂傲的申貴升,到清稚率真的徐元宰,演員性格與角色特點奇異地熨合到一處,前後兩個人物,都煥發出了強烈的生命力。

"

12歲,她懵懂地考入芳華越劇團,以極佳的天資獲得越劇表演藝術家尹桂芳的青睞,成為尹派五代嫡傳弟子。16歲,她深得恩師藝術精髓,清啼響震越苑。

風華正茂,她為求深造,辭別故里、西去求學。

恩師駕鶴西去後,作為傳承人的王君安,放棄了美國優越的生活,重新回到了越劇舞臺。

“小尹桂芳”王君安:放棄美國優越生活,只為傳承越劇

人生中的一波數折,只為心中的耿耿一念:傳承發揚、尹韻長存。

始芳華南行榕城 震越壇初試啼聲

1982年,福建芳華越劇團到浙江招收學員,數千人取8名,12歲的王君安被錄取了,小女孩告別故里,踏上南行的火車,赴福州集訓之路,命運,也同時走上了一條標作“尹韻”的長途。被君安尊稱為“老先生”的“越劇皇帝”尹桂芳以藝術家的敏銳,看出了王君安的天賦潛質,對她特別疼愛,當時“老先生”已右半身癱瘓,但仍堅持用左手比劃著給愛徒講解。王君安在回憶中深情地說:“每當我淘氣搗蛋或者唱得不好,伊就會臉漲得通紅,一句話也不說,那時我就曉得,又有地方做錯了”。

作為一代越劇宗師,尹桂芳對王君安的培養,是極具章法的。

王君安登臺極早,14歲便已開始嘗試擔綱主演大戲。

16歲那年,她的基本功已相當紮實,最難得的是她身上那一股天然清氣。此時尹桂芳為愛徒選擇的角色是大觀園裡的賈寶玉。為此,她請出了自己的老搭檔,合作多年的作曲家連波和《廬山戀》的導演黃祖模,為王君安排演全本《紅樓夢》。

該劇在上海人民大舞臺連演30天,場場爆滿,最高謝幕竟長達38次,23分鐘欲罷不能。自此,“小尹桂芳”之名不脛而走,16歲的王君安一炮而紅。

《紅樓夢》之後,尹桂芳為王君安選擇的是骨子老戲《盤妻索妻》。懂戲的人都知道,越是人人都熟的戲,越是考驗演員的功力。《盤妻索妻》無論唱做,都極為吃重,尹桂芳在一招一式間為愛徒細心打磨。

尹桂芳很能以眼神演戲,王君安得到了真傳,完全能帶動觀眾情緒,讓臺上臺下共呼吸。就唱腔而言,王君安的優勢以小腔、節奏和個別細節上的“移宮變調”為最,這正是尹派的精髓所在。她不僅能夠駕馭跨越三個八度的小腔,尾字的大跳度甩腔更是高亢飽滿、餘音不絕。

《盤妻索妻》為王君安贏得了大量老戲迷,僅憑《洞房》一段唱中“花燭高燒”四個字,就可知其聲腔已淬鍊純青。王君安在劇中扮演少年公子樑玉書,眉眼含春,儒雅深情;溫柔中不失男兒氣概;45度側身斜坐,穩如磐石。棄官時,大段的囂板唱腔激盪心魄,換裝後一腳氣定神閒的踢袍,乾淨利落,以至每次下場,觀眾無不掌聲雷動。

在人們連連感嘆尹派後繼有人時,為了愛徒的發展,尹桂芳再次請出由連波、黃祖模這對“豪華陣容”,為王君安度身打造越劇《玉蜻蜓》。

在這齣戲中,王君安一人分飾父子兩角,從風流狂傲的申貴升,到清稚率真的徐元宰,演員性格與角色特點奇異地熨合到一處,前後兩個人物,都煥發出了強烈的生命力。

“小尹桂芳”王君安:放棄美國優越生活,只為傳承越劇

成為芳華團臺柱的王君安,陸續主演了《沙漠王子》、《何文秀》、《天雨花》、《秦樓月》等經典名劇,藝術造詣日益精進。

1990年,在華東六省一市“霞飛杯”青年越劇大獎賽中,王君安榮獲“越劇新星”稱號。

1993年,在第三屆中國戲劇節中,她又憑藉在越劇《玉蜻蜓》中的精彩表演,成功摘下“優秀表演獎”的桂冠。

此時的王君安,已從一個天賦超群的好苗子,成長為舞臺上優秀的尹派傳人中最年輕的一個。

辭恩師西去千里 著戎裝儼似菁英

一條鋪滿鮮花的大道正在王君安面前展開,“越劇皇帝”尹桂芳的垂愛與無數觀眾的掌聲,足以讓這個一帆風順的孩子高枕無憂。但年輕的王君安並沒有被寵壞,她清醒地看到了自己的侷限。

“初到香港演出,我頭一次發現自己既看不懂餐廳的英語菜單,也聽不懂記者的英語提問。儘管那次的演出很成功很轟動,‘不懂’的難受一直壓在我心上。我很小就開始學越劇,幾乎沒念過什麼書,我真的很想突破自己,多念點書,多看看這個世界。”

懷著這樣的目標,王君安在恩師尹桂芳的支持下,隻身遠渡重洋,到美國華盛頓大學攻讀金融學學士。

學習的艱難是旁人無法想象的,但不服輸的王君安,以百倍於常人的努力,創造了小學跳大學的奇蹟。“雖然數學不好,學金融挺難,但我還是堅持下來了。讀書對錶演不會有直接的幫助,但它可以讓一個人的文化和氣質都有變化,心胸也會和以前不同。”畢業之後,王君安又從事了5年的金融工作,“我取得了美國職業會計師資格,穿梭在美國最繁華的金融區,穿著黑色西服套裝,因為學過戲,身板挺直,很有氣質,很多人都打聽,這個白領女是誰。”

"

12歲,她懵懂地考入芳華越劇團,以極佳的天資獲得越劇表演藝術家尹桂芳的青睞,成為尹派五代嫡傳弟子。16歲,她深得恩師藝術精髓,清啼響震越苑。

風華正茂,她為求深造,辭別故里、西去求學。

恩師駕鶴西去後,作為傳承人的王君安,放棄了美國優越的生活,重新回到了越劇舞臺。

“小尹桂芳”王君安:放棄美國優越生活,只為傳承越劇

人生中的一波數折,只為心中的耿耿一念:傳承發揚、尹韻長存。

始芳華南行榕城 震越壇初試啼聲

1982年,福建芳華越劇團到浙江招收學員,數千人取8名,12歲的王君安被錄取了,小女孩告別故里,踏上南行的火車,赴福州集訓之路,命運,也同時走上了一條標作“尹韻”的長途。被君安尊稱為“老先生”的“越劇皇帝”尹桂芳以藝術家的敏銳,看出了王君安的天賦潛質,對她特別疼愛,當時“老先生”已右半身癱瘓,但仍堅持用左手比劃著給愛徒講解。王君安在回憶中深情地說:“每當我淘氣搗蛋或者唱得不好,伊就會臉漲得通紅,一句話也不說,那時我就曉得,又有地方做錯了”。

作為一代越劇宗師,尹桂芳對王君安的培養,是極具章法的。

王君安登臺極早,14歲便已開始嘗試擔綱主演大戲。

16歲那年,她的基本功已相當紮實,最難得的是她身上那一股天然清氣。此時尹桂芳為愛徒選擇的角色是大觀園裡的賈寶玉。為此,她請出了自己的老搭檔,合作多年的作曲家連波和《廬山戀》的導演黃祖模,為王君安排演全本《紅樓夢》。

該劇在上海人民大舞臺連演30天,場場爆滿,最高謝幕竟長達38次,23分鐘欲罷不能。自此,“小尹桂芳”之名不脛而走,16歲的王君安一炮而紅。

《紅樓夢》之後,尹桂芳為王君安選擇的是骨子老戲《盤妻索妻》。懂戲的人都知道,越是人人都熟的戲,越是考驗演員的功力。《盤妻索妻》無論唱做,都極為吃重,尹桂芳在一招一式間為愛徒細心打磨。

尹桂芳很能以眼神演戲,王君安得到了真傳,完全能帶動觀眾情緒,讓臺上臺下共呼吸。就唱腔而言,王君安的優勢以小腔、節奏和個別細節上的“移宮變調”為最,這正是尹派的精髓所在。她不僅能夠駕馭跨越三個八度的小腔,尾字的大跳度甩腔更是高亢飽滿、餘音不絕。

《盤妻索妻》為王君安贏得了大量老戲迷,僅憑《洞房》一段唱中“花燭高燒”四個字,就可知其聲腔已淬鍊純青。王君安在劇中扮演少年公子樑玉書,眉眼含春,儒雅深情;溫柔中不失男兒氣概;45度側身斜坐,穩如磐石。棄官時,大段的囂板唱腔激盪心魄,換裝後一腳氣定神閒的踢袍,乾淨利落,以至每次下場,觀眾無不掌聲雷動。

在人們連連感嘆尹派後繼有人時,為了愛徒的發展,尹桂芳再次請出由連波、黃祖模這對“豪華陣容”,為王君安度身打造越劇《玉蜻蜓》。

在這齣戲中,王君安一人分飾父子兩角,從風流狂傲的申貴升,到清稚率真的徐元宰,演員性格與角色特點奇異地熨合到一處,前後兩個人物,都煥發出了強烈的生命力。

“小尹桂芳”王君安:放棄美國優越生活,只為傳承越劇

成為芳華團臺柱的王君安,陸續主演了《沙漠王子》、《何文秀》、《天雨花》、《秦樓月》等經典名劇,藝術造詣日益精進。

1990年,在華東六省一市“霞飛杯”青年越劇大獎賽中,王君安榮獲“越劇新星”稱號。

1993年,在第三屆中國戲劇節中,她又憑藉在越劇《玉蜻蜓》中的精彩表演,成功摘下“優秀表演獎”的桂冠。

此時的王君安,已從一個天賦超群的好苗子,成長為舞臺上優秀的尹派傳人中最年輕的一個。

辭恩師西去千里 著戎裝儼似菁英

一條鋪滿鮮花的大道正在王君安面前展開,“越劇皇帝”尹桂芳的垂愛與無數觀眾的掌聲,足以讓這個一帆風順的孩子高枕無憂。但年輕的王君安並沒有被寵壞,她清醒地看到了自己的侷限。

“初到香港演出,我頭一次發現自己既看不懂餐廳的英語菜單,也聽不懂記者的英語提問。儘管那次的演出很成功很轟動,‘不懂’的難受一直壓在我心上。我很小就開始學越劇,幾乎沒念過什麼書,我真的很想突破自己,多念點書,多看看這個世界。”

懷著這樣的目標,王君安在恩師尹桂芳的支持下,隻身遠渡重洋,到美國華盛頓大學攻讀金融學學士。

學習的艱難是旁人無法想象的,但不服輸的王君安,以百倍於常人的努力,創造了小學跳大學的奇蹟。“雖然數學不好,學金融挺難,但我還是堅持下來了。讀書對錶演不會有直接的幫助,但它可以讓一個人的文化和氣質都有變化,心胸也會和以前不同。”畢業之後,王君安又從事了5年的金融工作,“我取得了美國職業會計師資格,穿梭在美國最繁華的金融區,穿著黑色西服套裝,因為學過戲,身板挺直,很有氣質,很多人都打聽,這個白領女是誰。”

“小尹桂芳”王君安:放棄美國優越生活,只為傳承越劇

但有些東西無疑是深入骨髓的。無論走到什麼地方,王君安坐電梯的時候,總會摁錯數字:“想也不想,就摁了七樓,老先生家住的樓層,我從小長大的地方。”

尹桂芳老先生病重的時候,遠在國外的王君安沒有見到老先生最後一面,這是她心中解不開的結。“每次走到淮海西路,都會抬頭看著那棟老先生住過的樓。我受先生的恩惠最多,如今對老先生最好的報答就是好好傳承優美的、精深的尹派藝術,將之發揚光大。只要是對尹派藝術、對芳華有意義的演出,就算是倒貼,我也會去演。”

有許多人疑惑,十年繁華的西方精英生活,為什麼沒有攔住王君安重歸越劇舞臺的腳步。也許,昔日的恩情就像一壺越來越濃的酒,久久地漾在心中;縱使歸來即是清貧,但,歸來,仍舊是一件遲早的事。

歸劇場物是人非 頻登臺尹韻悠揚

2004年,尹桂芳去世3週年紀念活動,王君安回芳華排《紅樓夢》。多年未上舞臺,導演黃祖模對剛下飛機的王君安,進行了一場摸底考試。在芳華所有演員的注目中,王君安一開口,紮實的功底立現。黃祖模滿意地說:“我放心了。”

2006年10月,“芳華”60週年紀念演出,王君安正式歸來。

2007年1月,她參與紀念尹桂芳演唱會,並將《玉蜻蜓》復排亮相。

離鄉10年,王君安每次歸來都緣於同一個理由——恩師尹桂芳。

為了恩師,王君安脫下在金融界打拼的套裝,重新換上一襲襲華麗的戲裝——其中,甚至還有老先生傳下的替衣、頂戴,幾十年了,又回她的身上。

十年的離開無疑是令王君安感覺緊張的:“對舞臺仍然有一些生疏感,記牢三百多句唱詞特別是大段的清板,用感情演出覺得很累,每次演出前,都會緊張得腸胃不舒服。”

作為一個女小生演員,王君安的體質,顯然太過單薄了。

老越劇的化妝,為造成劍眉入鬢的俊逸形象,箍頭還要勒眉,加上濃重的油彩。三伏天演出,裡三層外三層的披掛,一演數小時,下場時水衣早已被汗水浸透。

每次演出完,王君安都會大病一場。但只要她一上舞臺,臺下的觀眾,絕對感覺不到這神采飛揚的演員,前一刻剛憔悴不堪地打完點滴。

懷著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王君安似乎是要把她離開舞臺的十年補回來。從2006年正式歸來,王君安幾乎沒有停歇。

發佈首張個人專輯《尹韻風流——懷念先生尹桂芳》;召開尹派傳人北大學子見面會;拍攝精品摺子戲《紅樓夢》;錄製播出央視11頻道《名段欣賞》;參演江浙滬越劇大展演《玉蜻蜓》;赴新加坡巡演《盤妻索妻》、《紅樓夢》;攜《盤妻索妻》、《紅樓夢》“芳華越劇故鄉行”;參與越劇界聯合抗震救災義演;隔年以《盤妻索妻》、《玉蜻蜓》、明星版《梁祝》再赴“江浙滬越劇大匯演”——排得滿滿的忙碌行程,蘊涵著王君安對於尹派傳承越來越強烈的責任心。

"

12歲,她懵懂地考入芳華越劇團,以極佳的天資獲得越劇表演藝術家尹桂芳的青睞,成為尹派五代嫡傳弟子。16歲,她深得恩師藝術精髓,清啼響震越苑。

風華正茂,她為求深造,辭別故里、西去求學。

恩師駕鶴西去後,作為傳承人的王君安,放棄了美國優越的生活,重新回到了越劇舞臺。

“小尹桂芳”王君安:放棄美國優越生活,只為傳承越劇

人生中的一波數折,只為心中的耿耿一念:傳承發揚、尹韻長存。

始芳華南行榕城 震越壇初試啼聲

1982年,福建芳華越劇團到浙江招收學員,數千人取8名,12歲的王君安被錄取了,小女孩告別故里,踏上南行的火車,赴福州集訓之路,命運,也同時走上了一條標作“尹韻”的長途。被君安尊稱為“老先生”的“越劇皇帝”尹桂芳以藝術家的敏銳,看出了王君安的天賦潛質,對她特別疼愛,當時“老先生”已右半身癱瘓,但仍堅持用左手比劃著給愛徒講解。王君安在回憶中深情地說:“每當我淘氣搗蛋或者唱得不好,伊就會臉漲得通紅,一句話也不說,那時我就曉得,又有地方做錯了”。

作為一代越劇宗師,尹桂芳對王君安的培養,是極具章法的。

王君安登臺極早,14歲便已開始嘗試擔綱主演大戲。

16歲那年,她的基本功已相當紮實,最難得的是她身上那一股天然清氣。此時尹桂芳為愛徒選擇的角色是大觀園裡的賈寶玉。為此,她請出了自己的老搭檔,合作多年的作曲家連波和《廬山戀》的導演黃祖模,為王君安排演全本《紅樓夢》。

該劇在上海人民大舞臺連演30天,場場爆滿,最高謝幕竟長達38次,23分鐘欲罷不能。自此,“小尹桂芳”之名不脛而走,16歲的王君安一炮而紅。

《紅樓夢》之後,尹桂芳為王君安選擇的是骨子老戲《盤妻索妻》。懂戲的人都知道,越是人人都熟的戲,越是考驗演員的功力。《盤妻索妻》無論唱做,都極為吃重,尹桂芳在一招一式間為愛徒細心打磨。

尹桂芳很能以眼神演戲,王君安得到了真傳,完全能帶動觀眾情緒,讓臺上臺下共呼吸。就唱腔而言,王君安的優勢以小腔、節奏和個別細節上的“移宮變調”為最,這正是尹派的精髓所在。她不僅能夠駕馭跨越三個八度的小腔,尾字的大跳度甩腔更是高亢飽滿、餘音不絕。

《盤妻索妻》為王君安贏得了大量老戲迷,僅憑《洞房》一段唱中“花燭高燒”四個字,就可知其聲腔已淬鍊純青。王君安在劇中扮演少年公子樑玉書,眉眼含春,儒雅深情;溫柔中不失男兒氣概;45度側身斜坐,穩如磐石。棄官時,大段的囂板唱腔激盪心魄,換裝後一腳氣定神閒的踢袍,乾淨利落,以至每次下場,觀眾無不掌聲雷動。

在人們連連感嘆尹派後繼有人時,為了愛徒的發展,尹桂芳再次請出由連波、黃祖模這對“豪華陣容”,為王君安度身打造越劇《玉蜻蜓》。

在這齣戲中,王君安一人分飾父子兩角,從風流狂傲的申貴升,到清稚率真的徐元宰,演員性格與角色特點奇異地熨合到一處,前後兩個人物,都煥發出了強烈的生命力。

“小尹桂芳”王君安:放棄美國優越生活,只為傳承越劇

成為芳華團臺柱的王君安,陸續主演了《沙漠王子》、《何文秀》、《天雨花》、《秦樓月》等經典名劇,藝術造詣日益精進。

1990年,在華東六省一市“霞飛杯”青年越劇大獎賽中,王君安榮獲“越劇新星”稱號。

1993年,在第三屆中國戲劇節中,她又憑藉在越劇《玉蜻蜓》中的精彩表演,成功摘下“優秀表演獎”的桂冠。

此時的王君安,已從一個天賦超群的好苗子,成長為舞臺上優秀的尹派傳人中最年輕的一個。

辭恩師西去千里 著戎裝儼似菁英

一條鋪滿鮮花的大道正在王君安面前展開,“越劇皇帝”尹桂芳的垂愛與無數觀眾的掌聲,足以讓這個一帆風順的孩子高枕無憂。但年輕的王君安並沒有被寵壞,她清醒地看到了自己的侷限。

“初到香港演出,我頭一次發現自己既看不懂餐廳的英語菜單,也聽不懂記者的英語提問。儘管那次的演出很成功很轟動,‘不懂’的難受一直壓在我心上。我很小就開始學越劇,幾乎沒念過什麼書,我真的很想突破自己,多念點書,多看看這個世界。”

懷著這樣的目標,王君安在恩師尹桂芳的支持下,隻身遠渡重洋,到美國華盛頓大學攻讀金融學學士。

學習的艱難是旁人無法想象的,但不服輸的王君安,以百倍於常人的努力,創造了小學跳大學的奇蹟。“雖然數學不好,學金融挺難,但我還是堅持下來了。讀書對錶演不會有直接的幫助,但它可以讓一個人的文化和氣質都有變化,心胸也會和以前不同。”畢業之後,王君安又從事了5年的金融工作,“我取得了美國職業會計師資格,穿梭在美國最繁華的金融區,穿著黑色西服套裝,因為學過戲,身板挺直,很有氣質,很多人都打聽,這個白領女是誰。”

“小尹桂芳”王君安:放棄美國優越生活,只為傳承越劇

但有些東西無疑是深入骨髓的。無論走到什麼地方,王君安坐電梯的時候,總會摁錯數字:“想也不想,就摁了七樓,老先生家住的樓層,我從小長大的地方。”

尹桂芳老先生病重的時候,遠在國外的王君安沒有見到老先生最後一面,這是她心中解不開的結。“每次走到淮海西路,都會抬頭看著那棟老先生住過的樓。我受先生的恩惠最多,如今對老先生最好的報答就是好好傳承優美的、精深的尹派藝術,將之發揚光大。只要是對尹派藝術、對芳華有意義的演出,就算是倒貼,我也會去演。”

有許多人疑惑,十年繁華的西方精英生活,為什麼沒有攔住王君安重歸越劇舞臺的腳步。也許,昔日的恩情就像一壺越來越濃的酒,久久地漾在心中;縱使歸來即是清貧,但,歸來,仍舊是一件遲早的事。

歸劇場物是人非 頻登臺尹韻悠揚

2004年,尹桂芳去世3週年紀念活動,王君安回芳華排《紅樓夢》。多年未上舞臺,導演黃祖模對剛下飛機的王君安,進行了一場摸底考試。在芳華所有演員的注目中,王君安一開口,紮實的功底立現。黃祖模滿意地說:“我放心了。”

2006年10月,“芳華”60週年紀念演出,王君安正式歸來。

2007年1月,她參與紀念尹桂芳演唱會,並將《玉蜻蜓》復排亮相。

離鄉10年,王君安每次歸來都緣於同一個理由——恩師尹桂芳。

為了恩師,王君安脫下在金融界打拼的套裝,重新換上一襲襲華麗的戲裝——其中,甚至還有老先生傳下的替衣、頂戴,幾十年了,又回她的身上。

十年的離開無疑是令王君安感覺緊張的:“對舞臺仍然有一些生疏感,記牢三百多句唱詞特別是大段的清板,用感情演出覺得很累,每次演出前,都會緊張得腸胃不舒服。”

作為一個女小生演員,王君安的體質,顯然太過單薄了。

老越劇的化妝,為造成劍眉入鬢的俊逸形象,箍頭還要勒眉,加上濃重的油彩。三伏天演出,裡三層外三層的披掛,一演數小時,下場時水衣早已被汗水浸透。

每次演出完,王君安都會大病一場。但只要她一上舞臺,臺下的觀眾,絕對感覺不到這神采飛揚的演員,前一刻剛憔悴不堪地打完點滴。

懷著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王君安似乎是要把她離開舞臺的十年補回來。從2006年正式歸來,王君安幾乎沒有停歇。

發佈首張個人專輯《尹韻風流——懷念先生尹桂芳》;召開尹派傳人北大學子見面會;拍攝精品摺子戲《紅樓夢》;錄製播出央視11頻道《名段欣賞》;參演江浙滬越劇大展演《玉蜻蜓》;赴新加坡巡演《盤妻索妻》、《紅樓夢》;攜《盤妻索妻》、《紅樓夢》“芳華越劇故鄉行”;參與越劇界聯合抗震救災義演;隔年以《盤妻索妻》、《玉蜻蜓》、明星版《梁祝》再赴“江浙滬越劇大匯演”——排得滿滿的忙碌行程,蘊涵著王君安對於尹派傳承越來越強烈的責任心。

“小尹桂芳”王君安:放棄美國優越生活,只為傳承越劇

至此,王君安已成為全國各大媒體的聚焦點,《新民晚報》、《新聞晚報》、《新聞晨報》、《東方早報》、《SHANGHAIDAILY》英文報用大量篇幅報道這隻飛去歸來的“玉蜻蜓”,而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空中劇院》、《戲曲採風》、福建電視臺綜藝頻道、上海電視臺戲劇頻道《戲聞大點擊》、《名家名段》、西湖明珠電視臺也多次對王君安個人和她的演出活動進行了大篇幅的專題報道,對她給予了肯定。

十年旅美,非但沒有荒廢功力,王君安的表演反而更令觀眾歎服。

如今的王君安,正用她的實際行動,實踐當初對老先生的諾言。

懷重責復排經典 為傳承固本正源

福建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出爐了,王君安眾望所歸,得獲尹派越劇藝術傳承人稱號,成為榜上唯一的越劇演員。王君安感覺到身上責任的重大。

面對芳華的宣傳欄,王君安靜靜望著櫥窗裡尹桂芳先生的照片。

當年尹桂芳老師手把手領著的學生,如今對越劇已有了自己的理解,王君安想做的事很多:為沒有留下影像資料的恩師多恢復一些具有史料價值的摺子戲,辦專場,乃至成立自己的工作室……

從越劇演員到大學生,從美國最繁華的金融區重歸越劇舞臺,王君安續寫著人生的輝煌。

每一段經歷都是一筆難得的財富,它讓人明白更多。成長,是在不斷的嘗試與奮鬥中,尋找自己最想要的東西;承擔,是明白自己的責任,一無反顧地擔起自己應做的事……

(本文原載於《中國戲劇》2008年第10期,副標題對應的分別是第一折、第二折、第三折和尾聲。圖片均摘自網絡,感謝作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