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冒險還是奇襲?解讀魏延“子午谷之策”

是冒險還是奇襲?解讀魏延“子午谷之策”

諸葛亮北伐


公元228年,諸葛亮首次出師北伐,在漢中召開戰前最高軍事會議,蜀漢大將魏延提出從子午谷進軍十日而攻取長安的軍事方案,後稱“子午谷之策”或“子午谷奇襲”。魏延的軍事方案構思巧妙、設計大膽,戰略上足起到震懾敵人的威懾力,又具備出奇制勝、一戰功成的戰術價值。但由於該軍事方案本身也存在諸多的漏洞,因此歷代學者從魏延的進軍路線、軍糧補給、攻守形勢、敵我力量對比乃至諸葛亮北伐整體戰略、蜀漢國情等多方面,對魏延“子午谷奇襲”進行全方位探討,褒貶不一,為此爭論不休。清人王夫之有過一段精彩的論述:

“魏延請從子午谷直搗長安,正兵也;諸葛繞山而西出祁山,趨秦、隴,奇兵也。高帝舍巧道而出陳倉,以奇取三秦,三秦之勢散,拊其背而震驚之,而魏異是:非堂堂之陣直前巧攻其堅,則雖得秦、隴,而長安之守自有餘。魏所必守者長安耳,長安不拔,漢固無如魏何。而迂迴西出,攻之於散地,魏且以為是乘間攻暇,有畏而不敢直前,則敵氣俞壯,而我且疲於屢戰矣。夏侯楙可乘矣......”

王夫之以漢高祖劉邦奇謀取長安為例,論證從秦、隴兩地進軍之異同,進而指出子午谷奇謀核心也是直取長安,攻擊曹魏心臟地帶。此論一出,開啟了後世學者研究的視角。諸多學者認為子午谷之策乃是蜀漢大將魏延根據其多年的領兵經驗提出的弱勝強、攻其不備的戰術,也是戰略規劃合理、可操作性強的奇襲之策。諸葛亮以“懸危”之由拒之,充分暴露其“應變將略,非其所長”的用兵缺陷,也使蜀漢喪失了一次絕佳的奇襲機會,實在可惜。

是冒險還是奇襲?解讀魏延“子午谷之策”

魏延(劇照)


何茲全便指出蜀主劉備死後,兩國多年未發生戰事,魏延奇襲長安正可謂攻擊不備;蜀軍兵臨長安城下,夏侯楙棄城而逃是有可能的。張大可根據諸葛亮兵出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這一有利的戰略條件,推斷魏延若從子午谷進軍襲取長安勝算極大。辛德勇認為魏延此計是調動魏軍注意力,仿效韓信所為,完全有可能取得成功。更有學者從魏延的軍事才能、曹魏的防禦方針、韓信還定三秦的戰例借鑑等諸多方面,論證了子午谷之策必然成功的觀點。

對魏延進軍成功持懷疑態度甚至完全否定者亦不在少數。清人王應麟認為“武侯不用魏延之計,非短於將略也。在《易.師》之[上六]曰:小人勿用”。簡修煒指出長安乃曹魏重鎮,魏延出兵乃是一廂情願的片面之詞;史念海結合子午道的地形特點,認為魏延出兵並非奇襲;蜀軍從褒谷轉入子午道,由褒谷進入秦嶺後距離子午道距離尚遠且無路可走;諸家之言各有道理,分析戰爭戰略,須從戰爭準備、臨戰指揮、兵力對比及戰術的運用等諸多方面評析,因此筆者試從上角度分析魏延子午谷之計的戰略可行性。

是冒險還是奇襲?解讀魏延“子午谷之策”

子午古道


一、子午道地理地形

《三國志》載:“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

“地形者,兵之助也。”冷兵器時代下的古代戰爭,受生產力水平制約,軍事科技及交通運輸能為不足,地形條件對戰爭的勝負往往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魏延這類穀道奇兵的偷襲戰術。所以在考察子午道的地理形勢的同時,勢必要探究魏延的行軍速度

是冒險還是奇襲?解讀魏延“子午谷之策”

子午谷


子午道,南口曰午,在洋縣東百六十里,北口曰子,在西安府南百里,谷長六百六十里。子午道具體開鑿時間不詳,據《漢書.王莽傳》記王莽“皇后有子孫端,通子午道,從杜陵直絕南山,徑漢中。”史念海先生認為子午道雖開於王莽之時,當系據舊道開鑿的。劉邦從杜南入蝕中,燒燬棧道,正是此處。從漢順帝“詔益州刺史罷子午道,通褒斜路”這一舉動來看,可推知子午穀道路艱險、行軍困難。據史念海先生援引史料,唐代記載,取子午谷到須經過洋州,洋州北至京兆府621裡,西至漢中郡220裡,合共841裡,其中駱穀道谷長420裡,褒斜道谷長470裡,子午道谷長660裡……子午谷雖在長安的正南方,但800度裡的路途中,山路就有600餘里。

漢較之與唐,道路交通通暢度恐怕更加艱難。且子午穀道非但地勢險峻,尚有毒蟲猛獸橫行,《司隸校尉楊孟文石門頌》載:

“上則懸峻,屈曲流顛,下則入冥,平阿掉泥,常蔭鮮晏。木石相距,利磨確磐。臨危槍碭,覆尾心寒,空輿輕騎,滯礙弗前,惡蟲蔽狩,蛇幢毒蟃,未秋載霜,嫁苗夭殘。”

魏延從子午谷進軍,一方面要面臨穀道行軍路途遙遠,兵士體能消耗大,非戰鬥性減員的問題,另一方面也存在毒蛇猛獸出沒、不良天氣的複雜情況,而這些不可控的因素,則勢必會降低蜀軍的行軍速度。

是冒險還是奇襲?解讀魏延“子午谷之策”

子午棧道


二、魏延行軍速度

行軍方式直接影響著行軍速度。從地形上劃分,可以將行軍分為“平塗之行軍“和“山地行軍”;從方式上看,又可分為徒步行軍和騎兵行軍;按負載方面看,又分為“輕行”和“重行”,輕行即卷甲而行,捲起的甲冑放在輜重車上;從速度上說,又可分為常行軍和急行軍。根據魏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的軍隊規模,可以判斷魏延所部有五千人規模的步騎混編聯合作戰部隊,另外五千人屬於負糧的輜重兵或屬於擔任護糧任務的運輸兵;而根據漢代行軍速度,每天“兵輕行五十里,重行三十里”計算的話,那麼蜀軍即使輕兵速行,十天最多行進五百里;更何況蜀軍中尚有五千負糧軍士或輜重車,這些軍士行軍速度能否日行五十里也很值得懷疑。

據《晉書.宣帝記》載:司馬懿率軍征討遼東時,單程4000餘里,預計行軍時間為“往百日,還百日”,按照輕行和重行的平均數每天40裡這個數據計算,事後證明是十分精確的。因此蜀軍的行軍速度應該也是介於常行軍和急行軍之間,故而根本無法按預定日期抵達長安執行作戰計劃的。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不久之後魏將曹真便上演了一場與魏延戰略設想類似的戰例。公元230年,魏將曹真率軍入子午谷,意圖襲取漢中;進入子午谷後,遭遇大雨,史載“曹真發己逾月而行裁半谷”,曹軍谷內行軍歷時一個多月,僅走了一半的路程,也從側面印證子午谷地勢崎嶇、道路艱險,存在著惡劣天氣等諸多不可預料的情況。曹軍善於巧戰突襲,戰鬥力精銳,尚無法完成高速穿越子午谷的軍事壯舉,何況蜀軍。綜上所述,魏延“子午谷之策“所設定的大軍十日內抵達長安,從地形條件、進軍速度、谷內複雜地形、惡劣天氣等多方面判斷,恐怕只是一個理想化的設想。

是冒險還是奇襲?解讀魏延“子午谷之策”

夏侯楙(劇照)


三、真實的夏侯楙

戰略速決戰通常是實行戰略進攻的一方採取的作戰原則,其基本條件是:力量的絕對優勢;預有準備;極為有利的時機和態勢;敵方存在致命的弱點等。魏延認為曹軍存在致命的弱點,即是曹軍關中地區的主帥夏侯楙乃無名之輩,既缺乏槍林彈雨的戰爭歷練,也不具備領兵拒敵的軍事才幹。

《魏書.夏侯惇傳》注引《魏略》曰:“楙字子林,惇中子也,文帝少與楙親,及即位,以為安西將軍、持節,承夏侯淵處都督關中。楙性無武略,而好治生。”夏侯楙依仗魏主曹操女婿的身份,以及其父夏侯惇“魏之元勳"的盛名,得執掌關中一帶的軍事大權,從其“多畜伎妾”的好色本性看,夏侯楙本確屬膏樑子弟,僅愛好做生意等軍事指揮以外的事情。

童力群根據“(夏侯楙)群弟不遵禮度,數切責”這一史實,推斷夏侯楙並非昏庸的紈絝子弟,由於其頗知禮度,在曹魏主帥的責任也驅使下,恐怕不會聞風而逃。

是冒險還是奇襲?解讀魏延“子午谷之策”

子午谷地圖


夏侯楙乃曹魏勵爵之後,又曾擔任侍中尚書一職,鎮守長安,必定清楚長安地區及鄰近地區魏軍的軍事部署及兵力分佈,縱然他無用無謀,不知兵法;但不戰而逃,丟失長安的重大軍事責任恐怕也不是他能擔待了的。且魏明帝採取孫資“分命大將據諸要險”的策略,在箕谷、陳倉等戰略要地駐防有相當數量的曹魏軍隊,曹真擔任“鎮西將軍,假節都督雍、涼諸軍事”,也是魏明帝擔心紈絝子弟特質的夏侯楙防守不力,一旦長安有失,曹真部隊可及時接應而作出的一種戰略支援。因此推斷夏侯楙棄城而逃恐怕也只是魏延的一廂情願了。

四、魏蜀軍事對比

古代戰爭中兩軍對峙,城下攻防;無論戰爭的結果如何,但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的慘烈景象通常是難以避免的。故而孫子曰:“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孫武主張“不戰而屈人之兵”,一方面反映了其高超的軍事思想,強調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另一方面也總結出古代戰爭中作戰的真諦,即攻城是最後的選擇。因此魏延奇襲長安,“頓兵于堅城之下”,戰略上已經處在不利的局面。魏延能否攻下長安,首先應分析雙方兵力對比。

童力群根據日後“(姜維)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經於洮西,經眾死者數萬人”“(王)經已與維戰,大敗,以萬餘人還保狄道城”,這兩條史斜,判斷雍州地區的曹魏兵力保守估計在2萬人以上。筆者是贊同這個說法。雍州刺史王經可以指揮萬人以上規模的魏軍與姜維交戰,那麼夏侯楙都督關中、又有“持節”大權,故而長安城內的軍隊總數應不少於一萬人。長安周圍機動兵力充足,街亭一役,曹真“乃勒兵馬步騎五萬,遣右將軍張郃督之,西距亮”,張郃一部即有五萬之眾。

是冒險還是奇襲?解讀魏延“子午谷之策”

漢長安城遺址


反觀蜀軍作戰部隊與負糧軍士合計僅為一萬,速決戰需要以優勢兵力作為前提保障,但蜀軍在總兵力上卻全面處於劣勢。諸葛亮認為蜀軍首次北伐失利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蜀軍戰鬥力不強、軍事素質不髙,蜀軍在祁山、箕谷兵力均超過魏軍,卻最終被魏軍所破。因此在諸葛亮尚未對蜀軍進行全方位、高強度的軍事訓練之前,魏延這支意圖襲取長安的孤軍在總兵力、軍隊戰鬥力、士兵軍事素質等諸多方面上其實是遠遠落後於魏軍的。

五、長安城的防禦

國都安危關乎政權興旺,因此集全國之力修築的都城長安必當非常堅固。西漢長安城的城牆,最高處達12米,基寬已達12-16米,城牆剖面下寬上窄,裡外傾斜各約11度左右,全部採用黃土夯築而成。厚重的城牆可極大地削弱衝車的撞擊力,減緩對城牆牆體的破壞;另外長安城外又有護城壕,漢長安城護城壕8米寬,3米深。護城壕經過城門時向外部突出,其上架有木橋。護城壕已成為城郭建築的一個組成部分。

護城壕結合吊橋,有效地阻礙了衝車等攻城器械及步兵的通行。城市攻堅戰中,破城是勝利的唯一條件,因此攻城則必須要有攻城器械。從蜀軍圍攻陳倉時的攻城配置分析,蜀軍多采取攻城車、井闌及雲梯配合作戰。攻城車有兩種,一種是高層攻城車,一種是衝擊型攻城車。高層攻城車稱“臨”,其高與城等;與城池高度一致的攻城車又如何在子午谷那樣地形崎嶇,通道面窄的地方行駛呢?衝擊型攻城車是將撞杆,類似寺廟敲鐘用的撞木,撞杆頂端,裹以鐵皮,用人或通過繩索操縱。以撞木巨大的衝擊力撞擊並毀壞城門或城牆;那麼這種戰車必定十分沉重,行駛速度慢且對道路平坦度有著極高的要求。

是冒險還是奇襲?解讀魏延“子午谷之策”

漢長安城示意圖


雲梯,也稱“飛雲梯”,是在鉤援基礎上演進而成的大型登城戰具,“雲車,即樓車。稱雲,言其高也,升之以望敵,猶《墨子》雲:公輸般為雲梯之械。”雲梯的主要作用是登高望遠,利於窺探城中敵軍情形,同時便於士兵登城擊敵。重型攻城器械雖然在攻城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其規格、尺寸及重量也限制了進攻方的進軍速度和行軍方式。《通典.兵十三》載雲梯形制:

“以大木為創,下置六輪,上立雙牙,牙有檢。梯節長丈二尺,有四桄,桄相去有三尺,勢微曲,遞互相檢,飛於雲間,窺城中。有上城梯,首冠雙軲轆,枕城而上,謂之飛雲梯”

魏延久經戰陣,自然深知大型攻城器械在戰鬥中的利弊,遠程奔襲,隨軍配備尺寸、質量規格巨大的重型武器勢必會減弱蜀軍的行軍速度。因此蜀軍一定是步兵與騎兵混編的作戰部隊,軍中並無大型攻城器械,而這決定了蜀軍的攻堅能力有限。公元190年,董卓舊將李傕、郭氾率軍十餘萬圍攻長安,“十日城陷”,《後漢書》載“(長安)城峻不可攻,守之八日”。李傕、郭氾二將率十餘萬之眾圍長安而不攻,僅依靠城中叛亂,才趁勢攻城,恐怕就是忌憚長安城的防禦。魏延率一萬蜀軍在長安城下打一場漂亮的殲滅戰,從軍事技術角度分析,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

六、魏延的疏忽

魏延的“子午谷之策”中唯獨沒有考慮魏軍馳援長安的問題。曹軍慣有高速行軍、疾馳突襲的軍事傳統,曹軍大將夏侯淵擅長突襲,史載其部隊行軍速度可達到“三日五百,六日一千”。而司馬懿自宛城奔襲新城大破孟達時,也曾創下八日行軍1200裡的高速行軍記錄。童力群先生根據這兩條史料,判斷魏國機動部隊的行軍速度是騎兵日行180裡,步兵日行90裡。

是冒險還是奇襲?解讀魏延“子午谷之策”

漢長安構想圖


諸葛亮圍攻祁山時,曹魏立即進行戰略決策,“帝遣真督諸軍軍郿”拒敵,郿城自然是魏軍的屯兵治所和軍事要地,距長安僅260裡,童先生據此認為魏軍騎兵部隊從郿城趕到長安,僅需要一天半。筆者以為他只是單純地考慮了騎兵的騎行速度,並未考慮魏軍集結、整備乃至調動等一系列準備因素,魏軍騎兵一天半恐難以從郿城馳援。但魏軍精於突襲戰術,在短時間內進行戰略支援的事實確是無可辯駁的。倘若魏延率軍在長安城下,急攻不利,面臨內外夾擊,而這實際就宣告了“子午谷奇襲”之策破產。

綜上所述,魏延“子午谷之策”中存在著致命的漏洞,首先在於行軍時間計算有誤,對行軍中的困難估計不足;其次將蜀軍勝利主要建立在敵軍主帥棄城而逃,敵軍難以馳援基礎之上,這實質是將戰爭的主導權交給對方;對蜀軍的戰鬥力和進攻模式認識不清,混淆了奇襲戰與攻堅戰的差異,富有軍事理想主義色彩;最後過低了估計曹魏將帥快速反應的能力,正如胡三省所云:“皆以亮不用延計為怯。凡兵之動,知敵之主,知敵之將。亮之不用延計者,知魏主之明略,而司馬懿輩不可輕也。”世上沒有百分之百成功的戰爭方略,成功的戰術運用,合理的戰略規劃,是建立在本方將帥深思熟慮,審時度勢的基礎之上,同時亦須全面分析敵軍統帥的軍事才能和防守策略,並非僅以個人設想而盲目行事。

參考文獻:《三國志》、《三國志集解》、《華陽國志校補圖注》、《後漢書》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