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吃飯還將碗打翻,只用一招,不打不罵讓他主動道歉!

玩具 早期教育 育兒 媽咪讀呀 媽咪讀呀 2017-10-11

媽咪讀呀

孩子犯錯該不該罰?答案是肯定的。雖然以前我寫過一篇《為什麼2歲和6歲的孩子打不得?》,但是孩子犯錯必須要糾正。就像小樹苗,成長中如果長偏了,及時糾正是最好的呵護。

孩子不吃飯還將碗打翻,只用一招,不打不罵讓他主動道歉!

案例一:

上幼兒園後,小小費表示出非一般的叛逆。到了飯點,姥姥滿屋子追著跑,也許他鬧覺、也許是沒玩夠,總之他把頭搖得如撥浪鼓:“不吃不吃!”換了姥爺上陣,好說歹說,姥爺端著碗違背了我定好的“不再餵飯”的原則,居然孩子小手一揚——啪地將碗推翻。

熱滾滾的湯汁、肉菜倒了一地,姥姥騰地就變色了。怒火竄上每個人的心頭。孩子也被嚇到,預感到接下來的暴風驟雨。怎麼辦?打手板心、罰站、還是把他放膝蓋上打屁股?

無數種懲罰措施在腦子裡閃過,盧梭的“自然懲罰”定律佔了上風。教育家盧梭對孩子犯錯的懲罰認為:“應該讓孩子從經驗中獲得教訓。如果孩子有冒失的行為,你只需要讓他碰到一些有形的障礙或受到由他的行為本身產生的懲罰,就可以加以制止。”

比如,孩子早上出門不願意添衣服,可是天氣很涼。那你就讓他穿得單薄,受凍以後他再也不會任性了。苦果,是讓孩子為自己的過失和任性買單,只有他嚐到委屈和酸澀,才能真正獲得教訓,比打屁股、打手板心,都來得刻骨銘心。

於是我心平氣和地跟他說:“你不想吃對吧?那我們今天說好,這一頓就不吃了。如果餓,是你選擇的。”隨後,家人收拾好一片狼藉,我們繼續陪他玩。

平靜下來後,他是真的肚子餓了。於是爸爸給他一個臺階:你去給姥姥道歉,告訴她你錯了,想吃飯。孩子立馬跑到臥室,我聽見一句清脆的“我錯了!”心中甚是寬慰。很快,熱騰騰的飯端上來,孩子三下兩口自己吃得乾乾淨淨。

這時他說,還想吃。我們告訴他:你剛才打翻了一碗,所以只能餓著了。這樣的處理方式,即貫徹了我們的原則,也沒讓孩子餓著,還讓他接受了捱餓的教訓。

孩子不吃飯還將碗打翻,只用一招,不打不罵讓他主動道歉!

案例二:

兩歲多的孩子,漸漸自我意識增強,有了脾氣。有時候,我們可以接受孩子的情緒,但是無故發洩、試圖不斷挑戰規則,這樣的做法就得智慧對待。

一天晚上,孩子回來以後無端發火,把任何玩具丟在地上,媽媽告訴他這樣做不對。他一邊看著媽媽,一邊繼續把更多的玩具丟地上。奶奶過來勸阻,他一腳蹬在奶奶腿上,這樣的行為能不糾正?

於是,媽媽把這個孩子帶到另外一個房間,關上門。這樣做的好處是:防止老人說情。孩子大哭,趴床上打滾耍混。爸爸媽媽要統一戰線,爸爸要告訴孩子,為什麼把你帶到這裡來,到底錯在哪裡。媽媽要唱白臉,和爸爸的嚴厲形成鮮明對比,告訴孩子你應該怎麼做。

不到5分鐘,孩子在媽媽的建議下,推開門走出去,情緒也平靜了,並對奶奶道歉。

強調一條,不管父母多麼憤怒,不要打孩子!不要打孩子!孩子犯錯不能坐視不管,糾正時要講道理,讓孩子形成意識:“我犯錯是會被懲罰的。”而懲罰的手段,其實就是到另外一個房間“面壁思過”。

案例三:

對不聽話的孩子,最好有懲罰的手段。讓孩子面壁、坐小凳子上反省錯誤,都是好辦法。如何讓他們主動去反省,這裡分享國外的家長做法。

在家裡準備一把小凳子,當孩子犯錯時,把他帶到這把凳子前,告訴他懲罰的時間是3分鐘。並且告訴他,為什麼要懲罰。孩子肯定不會老老實實坐凳子上,逃跑、在地上打滾……那麼,每次他從凳子上下來,就要重新計時。不解釋!

孩子不吃飯還將碗打翻,只用一招,不打不罵讓他主動道歉!

而孩子會一次次試探家長的底線,一次次從凳子上下來……直到最後他意識到,這樣做沒用,老老實實坐滿3分鐘。當然,時間到了以後你要再次解釋為什麼懲罰他,告訴他必須道歉,給他一個擁抱。這樣做,比發脾氣或者打罵有效得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