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財務自由?需要“七個硬件”'

跳槽那些事兒 硬件 不完美媽媽 大學 馬雲 一梭煙雨江湖行 2019-07-17
"

經常有朋友抱怨現在“有錢沒時間”,懷念當初“雖有沒錢但有時間”。這些抱怨讓我想起“我要去桂林”,有錢與有時間總是一對矛盾。真要實現財務自由,也有一些“硬件”要求,平衡金錢與時間。

"

經常有朋友抱怨現在“有錢沒時間”,懷念當初“雖有沒錢但有時間”。這些抱怨讓我想起“我要去桂林”,有錢與有時間總是一對矛盾。真要實現財務自由,也有一些“硬件”要求,平衡金錢與時間。

實現財務自由?需要“七個硬件”

財務自由是指人無需為生活開銷而努力為錢工作的狀態。簡單地說,一個人的資產產生的被動收入至少要等於或超過他的日常開支,如果進入這種狀態,就可以稱之為財務自由。財務自由不是“有花不完錢”,而且需要“有時間花錢”,這就需要工作與生活之間實現平衡。

1、穩定的工作

穩定的工作是實現財務自由的基礎,無論是一線城市、二線城市還是三線城市、四線城市,穩定的工作才能讓你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我不太贊同“職業作家”,那是極少數人才能夠,還是做一些“兼職寫手”比較好,此時的寫作更多是“錦上添花”。至於基本收入,一線城市月入十萬,二線城市月入八萬,三線城市月入六萬,四線城市月入四萬,這也是基本要求。記得十年前遇到一位佛山的女老師,人家辭掉英語老師職務出來做律師。問她為何如此,她說做老師一個月六千已經不容易,做律師一個月一單兩萬的案件足矣,還有時間玩。

2、有限的物慾

實現財務自由,還需要控制自己的物慾,否則就會淪為“賺錢機器”,永遠沒有邊際。我很羨慕一些做老師的老同事,兩夫妻月收入兩萬左右,在惠州這樣的三線城市每年可以出去家庭旅行,甚至買了兩套房,車子也不錯。房子不要大,三房就行;車子不要好,十幾萬就行。這樣也就不需要為了賺錢而耗盡閒暇時間。有限的物慾,這才能讓自己處於時間與金錢平衡狀態,否則很容易淪為金錢的奴隸。

3、平常的心態

實現財務自由,一定要有“平常心”。你不是馬雲,就不要想著過著牛人的生活。即使是馬雲,他需要考慮整個集團的生存發展,比下面的技術精英更操心。承認自己是普通人,這才能按照普通人的生活標準要求自己,在這個基礎上更高一個層次,也就是難得的享受。許多律師說自己從不加班,因為從不下班。我則不一樣,週末必然帶娃,非工作時間基本不談正事,要談正事週一上午到我辦公室。

"

經常有朋友抱怨現在“有錢沒時間”,懷念當初“雖有沒錢但有時間”。這些抱怨讓我想起“我要去桂林”,有錢與有時間總是一對矛盾。真要實現財務自由,也有一些“硬件”要求,平衡金錢與時間。

實現財務自由?需要“七個硬件”

財務自由是指人無需為生活開銷而努力為錢工作的狀態。簡單地說,一個人的資產產生的被動收入至少要等於或超過他的日常開支,如果進入這種狀態,就可以稱之為財務自由。財務自由不是“有花不完錢”,而且需要“有時間花錢”,這就需要工作與生活之間實現平衡。

1、穩定的工作

穩定的工作是實現財務自由的基礎,無論是一線城市、二線城市還是三線城市、四線城市,穩定的工作才能讓你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我不太贊同“職業作家”,那是極少數人才能夠,還是做一些“兼職寫手”比較好,此時的寫作更多是“錦上添花”。至於基本收入,一線城市月入十萬,二線城市月入八萬,三線城市月入六萬,四線城市月入四萬,這也是基本要求。記得十年前遇到一位佛山的女老師,人家辭掉英語老師職務出來做律師。問她為何如此,她說做老師一個月六千已經不容易,做律師一個月一單兩萬的案件足矣,還有時間玩。

2、有限的物慾

實現財務自由,還需要控制自己的物慾,否則就會淪為“賺錢機器”,永遠沒有邊際。我很羨慕一些做老師的老同事,兩夫妻月收入兩萬左右,在惠州這樣的三線城市每年可以出去家庭旅行,甚至買了兩套房,車子也不錯。房子不要大,三房就行;車子不要好,十幾萬就行。這樣也就不需要為了賺錢而耗盡閒暇時間。有限的物慾,這才能讓自己處於時間與金錢平衡狀態,否則很容易淪為金錢的奴隸。

3、平常的心態

實現財務自由,一定要有“平常心”。你不是馬雲,就不要想著過著牛人的生活。即使是馬雲,他需要考慮整個集團的生存發展,比下面的技術精英更操心。承認自己是普通人,這才能按照普通人的生活標準要求自己,在這個基礎上更高一個層次,也就是難得的享受。許多律師說自己從不加班,因為從不下班。我則不一樣,週末必然帶娃,非工作時間基本不談正事,要談正事週一上午到我辦公室。

實現財務自由?需要“七個硬件”

4、妥善的安排

實現財務自由,還是需要妥善安排工作與休閒。即使是工作上,也需要給自己定一個力所能及的目標,這樣才有喘息的機會,甚至可以讓自己從容不迫。“三年有房,五年有車,十年有產業”曾是不少年青人大學畢業時“哄女朋友”的情話,問題是不少年青人實現了這些“三步走戰略”。“有房有車有產業”到“換房換車換思維”,這才是清晰的發展脈絡,可以兩個人長遠規劃。時間安排上,儘量“不加班”,這才能照顧自己的業餘愛好。

5、溫暖的家庭

實現財務自由,當然少不了“大後方”的穩定,這就是溫暖的家庭。所謂溫暖的家庭,應該是一家人和和美美,一起照顧老人一起撫養孩子,一起去旅行一起去社交,這樣的家庭才值得珍惜。我處理過不少婚姻家庭案件,有一個溫暖家庭是提高幸福指數的基礎性要求。曾有人向我諮詢離婚,我的意見是要麼不要結婚要不要離婚,需要家庭責任感,需要對家人負責任。

6、發展的追求

收入達到一定的層次,就應該有發展追求特別是超越物質的發展追求,否則就只是量的擴展而沒有質的昇華。既然不再為生機著急了,這就需要在精神追求甚至公益服務上有所要求。定期參加文體活動,定期參加公益活動,這也是一種靈魂淨化。達到了一定層次,也就無需被物質需求所拘束,尋求個性發展。我常說“辦案之餘美景美食美文都不辜負”,也是尋求自己的喜悅和享受

7、社會的價值

實現財務自由,需要有社會價值的追求。我們既然是凡人,也就只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點積極有效的工作。許多人實現財務自由後面臨著抉擇,要麼“變好”要麼“變壞”。如果你有社會價值的取向,當然很容易在一個追求上進的圈子裡。如果你失去了追求上進,就很容易被一系列“惡俗”誘惑甚至俘獲,尤其是那些青少年時期有太多的缺憾的人。社會的價值其實就是康德所言“道德律令”,這也是一個人的“慎獨”。

"

經常有朋友抱怨現在“有錢沒時間”,懷念當初“雖有沒錢但有時間”。這些抱怨讓我想起“我要去桂林”,有錢與有時間總是一對矛盾。真要實現財務自由,也有一些“硬件”要求,平衡金錢與時間。

實現財務自由?需要“七個硬件”

財務自由是指人無需為生活開銷而努力為錢工作的狀態。簡單地說,一個人的資產產生的被動收入至少要等於或超過他的日常開支,如果進入這種狀態,就可以稱之為財務自由。財務自由不是“有花不完錢”,而且需要“有時間花錢”,這就需要工作與生活之間實現平衡。

1、穩定的工作

穩定的工作是實現財務自由的基礎,無論是一線城市、二線城市還是三線城市、四線城市,穩定的工作才能讓你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我不太贊同“職業作家”,那是極少數人才能夠,還是做一些“兼職寫手”比較好,此時的寫作更多是“錦上添花”。至於基本收入,一線城市月入十萬,二線城市月入八萬,三線城市月入六萬,四線城市月入四萬,這也是基本要求。記得十年前遇到一位佛山的女老師,人家辭掉英語老師職務出來做律師。問她為何如此,她說做老師一個月六千已經不容易,做律師一個月一單兩萬的案件足矣,還有時間玩。

2、有限的物慾

實現財務自由,還需要控制自己的物慾,否則就會淪為“賺錢機器”,永遠沒有邊際。我很羨慕一些做老師的老同事,兩夫妻月收入兩萬左右,在惠州這樣的三線城市每年可以出去家庭旅行,甚至買了兩套房,車子也不錯。房子不要大,三房就行;車子不要好,十幾萬就行。這樣也就不需要為了賺錢而耗盡閒暇時間。有限的物慾,這才能讓自己處於時間與金錢平衡狀態,否則很容易淪為金錢的奴隸。

3、平常的心態

實現財務自由,一定要有“平常心”。你不是馬雲,就不要想著過著牛人的生活。即使是馬雲,他需要考慮整個集團的生存發展,比下面的技術精英更操心。承認自己是普通人,這才能按照普通人的生活標準要求自己,在這個基礎上更高一個層次,也就是難得的享受。許多律師說自己從不加班,因為從不下班。我則不一樣,週末必然帶娃,非工作時間基本不談正事,要談正事週一上午到我辦公室。

實現財務自由?需要“七個硬件”

4、妥善的安排

實現財務自由,還是需要妥善安排工作與休閒。即使是工作上,也需要給自己定一個力所能及的目標,這樣才有喘息的機會,甚至可以讓自己從容不迫。“三年有房,五年有車,十年有產業”曾是不少年青人大學畢業時“哄女朋友”的情話,問題是不少年青人實現了這些“三步走戰略”。“有房有車有產業”到“換房換車換思維”,這才是清晰的發展脈絡,可以兩個人長遠規劃。時間安排上,儘量“不加班”,這才能照顧自己的業餘愛好。

5、溫暖的家庭

實現財務自由,當然少不了“大後方”的穩定,這就是溫暖的家庭。所謂溫暖的家庭,應該是一家人和和美美,一起照顧老人一起撫養孩子,一起去旅行一起去社交,這樣的家庭才值得珍惜。我處理過不少婚姻家庭案件,有一個溫暖家庭是提高幸福指數的基礎性要求。曾有人向我諮詢離婚,我的意見是要麼不要結婚要不要離婚,需要家庭責任感,需要對家人負責任。

6、發展的追求

收入達到一定的層次,就應該有發展追求特別是超越物質的發展追求,否則就只是量的擴展而沒有質的昇華。既然不再為生機著急了,這就需要在精神追求甚至公益服務上有所要求。定期參加文體活動,定期參加公益活動,這也是一種靈魂淨化。達到了一定層次,也就無需被物質需求所拘束,尋求個性發展。我常說“辦案之餘美景美食美文都不辜負”,也是尋求自己的喜悅和享受

7、社會的價值

實現財務自由,需要有社會價值的追求。我們既然是凡人,也就只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點積極有效的工作。許多人實現財務自由後面臨著抉擇,要麼“變好”要麼“變壞”。如果你有社會價值的取向,當然很容易在一個追求上進的圈子裡。如果你失去了追求上進,就很容易被一系列“惡俗”誘惑甚至俘獲,尤其是那些青少年時期有太多的缺憾的人。社會的價值其實就是康德所言“道德律令”,這也是一個人的“慎獨”。

實現財務自由?需要“七個硬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