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新型不孝已經形成,需要反思'

"

老祖宗告訴我們:百善孝為先。但是很多人卻把孝順拋到了腦後,還為自己的不孝順找了一堆的理由來辯解,說得頭頭是道。

幾種新型不孝已經形成,年輕人需要反思。不孝順父母,是有因果報應的。

"

老祖宗告訴我們:百善孝為先。但是很多人卻把孝順拋到了腦後,還為自己的不孝順找了一堆的理由來辯解,說得頭頭是道。

幾種新型不孝已經形成,年輕人需要反思。不孝順父母,是有因果報應的。

幾種新型不孝已經形成,需要反思

第一種:生完孩子,就丟給父母,還責怪父母帶不好。

王阿姨家娶媳婦的時候,親朋好友都來道喜,覺得王阿姨家有妞妞這樣的好媳婦,是福氣。妞妞長得不錯,說話也溫柔,還有正式工作,孃家那邊的經濟條件也不錯。

妞妞生完孩子後,為了保持身材,直接就把孩子丟給了王阿姨,她卻到一些美容美體機構做養生去了,她希望儘快恢復到生孩子之前的狀態。這下害苦了王阿姨,每天孩子又哭又鬧,夜裡還要喂幾次奶粉,白天熬幾次稀飯。一天下來,王阿姨感覺骨頭都要散架了。

實在受不了的時候,王阿姨對妞妞說,“你就是為了保持身材,起碼孩子要帶一段時間吧。”妞妞不以為然,“我過兩個月就去上班,哪有心思帶孩子?生孩子,還不是為了你們家的香火,孩子又不跟我姓。”

王阿姨很無奈,但怎麼忍心看著孫子沒有人管呢?終於等到孩子上幼兒園了,王阿姨鬆了一口氣,覺得這次應該要讓妞妞自己管了,起碼接送孩子的任務,是年輕人的事情。但是這一切,還是王阿姨的事情。

“我也年紀大了,孩子的事情,管不了那麼多了。”有一天,王阿姨和妞妞商議。妞妞一聽就有點生氣,“你不管孩子,那麼你以後別指望我養老。再說了,你帶孩子是水平,都是老一套,我都忍了很久了,不想說啥,你看看樓上的李阿姨,那是......”

婆婆到底有義務帶孫子嗎?從法律上來說是沒有的,只是從家庭成員互相幫助的角度來說,婆婆應該盡力而為,但從來不應該“大包大攬”。

把孩子丟給父母帶,肯定是不孝順。不管是兒子還是媳婦,都是晚輩,都是自家人,自己的父母,自己不心疼,誰心疼?

"

老祖宗告訴我們:百善孝為先。但是很多人卻把孝順拋到了腦後,還為自己的不孝順找了一堆的理由來辯解,說得頭頭是道。

幾種新型不孝已經形成,年輕人需要反思。不孝順父母,是有因果報應的。

幾種新型不孝已經形成,需要反思

第一種:生完孩子,就丟給父母,還責怪父母帶不好。

王阿姨家娶媳婦的時候,親朋好友都來道喜,覺得王阿姨家有妞妞這樣的好媳婦,是福氣。妞妞長得不錯,說話也溫柔,還有正式工作,孃家那邊的經濟條件也不錯。

妞妞生完孩子後,為了保持身材,直接就把孩子丟給了王阿姨,她卻到一些美容美體機構做養生去了,她希望儘快恢復到生孩子之前的狀態。這下害苦了王阿姨,每天孩子又哭又鬧,夜裡還要喂幾次奶粉,白天熬幾次稀飯。一天下來,王阿姨感覺骨頭都要散架了。

實在受不了的時候,王阿姨對妞妞說,“你就是為了保持身材,起碼孩子要帶一段時間吧。”妞妞不以為然,“我過兩個月就去上班,哪有心思帶孩子?生孩子,還不是為了你們家的香火,孩子又不跟我姓。”

王阿姨很無奈,但怎麼忍心看著孫子沒有人管呢?終於等到孩子上幼兒園了,王阿姨鬆了一口氣,覺得這次應該要讓妞妞自己管了,起碼接送孩子的任務,是年輕人的事情。但是這一切,還是王阿姨的事情。

“我也年紀大了,孩子的事情,管不了那麼多了。”有一天,王阿姨和妞妞商議。妞妞一聽就有點生氣,“你不管孩子,那麼你以後別指望我養老。再說了,你帶孩子是水平,都是老一套,我都忍了很久了,不想說啥,你看看樓上的李阿姨,那是......”

婆婆到底有義務帶孫子嗎?從法律上來說是沒有的,只是從家庭成員互相幫助的角度來說,婆婆應該盡力而為,但從來不應該“大包大攬”。

把孩子丟給父母帶,肯定是不孝順。不管是兒子還是媳婦,都是晚輩,都是自家人,自己的父母,自己不心疼,誰心疼?

幾種新型不孝已經形成,需要反思

第二種:天天在啃老,養尊處優,還覺得父母沒本事。

啃老族,人人深惡痛絕,但真的當了啃老族,反而會覺得“痛恨”父母給的不夠多,不能把自己養成富二代。

我大姑的兒子李秋生,三十多歲了,前幾年,天天待在家,從來不出去幹活,父母為他找工作,就是輕鬆的工作,反正是不去。他的妻子從南方某工廠辭工了,也帶著孩子待在家,因此,家裡就有了“三個人啃老”。我大姑家住農村,早些年一直靠種地為生,後來老兩口去了附近的一家木材加工廠上班,才有了一點餘錢,還蓋了新房子。

兩個老人賺錢的能力有限,不能供養五個人吃飯,於是想把李秋生轟出去,但打鬧了幾次,李秋生都沒有外出工作的意思。今年春天,大姑病了,花了兩萬多才醫好,但也因此落下了後遺症,不能外出幹活了。大姑爺一個人工作,養一大家人,肯定是吃不消,因此家裡青菜吃一天,蘿蔔吃一天,李秋生覺得家裡伙食太差,整天抱怨。

李秋生的“啃老”做法,被一些長輩看不慣,就召開家庭會議,硬是逼著李秋生去工作。直到上個月,李秋生才帶著老婆孩子去城裡租房子住了,也找了一份修車的工作。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難處,父母沒有本事,那是他們的活法,作為兒女沒有資格去評價。自己有手有腳,為什麼要當“啃老族”,其實還是“好吃懶做”。找一萬個不賺錢的理由,歸根結底就是一個“懶”字。

"

老祖宗告訴我們:百善孝為先。但是很多人卻把孝順拋到了腦後,還為自己的不孝順找了一堆的理由來辯解,說得頭頭是道。

幾種新型不孝已經形成,年輕人需要反思。不孝順父母,是有因果報應的。

幾種新型不孝已經形成,需要反思

第一種:生完孩子,就丟給父母,還責怪父母帶不好。

王阿姨家娶媳婦的時候,親朋好友都來道喜,覺得王阿姨家有妞妞這樣的好媳婦,是福氣。妞妞長得不錯,說話也溫柔,還有正式工作,孃家那邊的經濟條件也不錯。

妞妞生完孩子後,為了保持身材,直接就把孩子丟給了王阿姨,她卻到一些美容美體機構做養生去了,她希望儘快恢復到生孩子之前的狀態。這下害苦了王阿姨,每天孩子又哭又鬧,夜裡還要喂幾次奶粉,白天熬幾次稀飯。一天下來,王阿姨感覺骨頭都要散架了。

實在受不了的時候,王阿姨對妞妞說,“你就是為了保持身材,起碼孩子要帶一段時間吧。”妞妞不以為然,“我過兩個月就去上班,哪有心思帶孩子?生孩子,還不是為了你們家的香火,孩子又不跟我姓。”

王阿姨很無奈,但怎麼忍心看著孫子沒有人管呢?終於等到孩子上幼兒園了,王阿姨鬆了一口氣,覺得這次應該要讓妞妞自己管了,起碼接送孩子的任務,是年輕人的事情。但是這一切,還是王阿姨的事情。

“我也年紀大了,孩子的事情,管不了那麼多了。”有一天,王阿姨和妞妞商議。妞妞一聽就有點生氣,“你不管孩子,那麼你以後別指望我養老。再說了,你帶孩子是水平,都是老一套,我都忍了很久了,不想說啥,你看看樓上的李阿姨,那是......”

婆婆到底有義務帶孫子嗎?從法律上來說是沒有的,只是從家庭成員互相幫助的角度來說,婆婆應該盡力而為,但從來不應該“大包大攬”。

把孩子丟給父母帶,肯定是不孝順。不管是兒子還是媳婦,都是晚輩,都是自家人,自己的父母,自己不心疼,誰心疼?

幾種新型不孝已經形成,需要反思

第二種:天天在啃老,養尊處優,還覺得父母沒本事。

啃老族,人人深惡痛絕,但真的當了啃老族,反而會覺得“痛恨”父母給的不夠多,不能把自己養成富二代。

我大姑的兒子李秋生,三十多歲了,前幾年,天天待在家,從來不出去幹活,父母為他找工作,就是輕鬆的工作,反正是不去。他的妻子從南方某工廠辭工了,也帶著孩子待在家,因此,家裡就有了“三個人啃老”。我大姑家住農村,早些年一直靠種地為生,後來老兩口去了附近的一家木材加工廠上班,才有了一點餘錢,還蓋了新房子。

兩個老人賺錢的能力有限,不能供養五個人吃飯,於是想把李秋生轟出去,但打鬧了幾次,李秋生都沒有外出工作的意思。今年春天,大姑病了,花了兩萬多才醫好,但也因此落下了後遺症,不能外出幹活了。大姑爺一個人工作,養一大家人,肯定是吃不消,因此家裡青菜吃一天,蘿蔔吃一天,李秋生覺得家裡伙食太差,整天抱怨。

李秋生的“啃老”做法,被一些長輩看不慣,就召開家庭會議,硬是逼著李秋生去工作。直到上個月,李秋生才帶著老婆孩子去城裡租房子住了,也找了一份修車的工作。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難處,父母沒有本事,那是他們的活法,作為兒女沒有資格去評價。自己有手有腳,為什麼要當“啃老族”,其實還是“好吃懶做”。找一萬個不賺錢的理由,歸根結底就是一個“懶”字。

幾種新型不孝已經形成,需要反思

第三種:一年四季不回家,從來不看望父母,認為自己有錢就是本事。

“你以為有錢,就神氣,往家裡丟一點錢,就是盡孝”,這樣想,你錯了。父母需要陪伴,實在因為工作很忙,起碼逢年過節應該去看看,和父母聊一聊,瞭解父母的實際需求。

朋友大明曾經給我講了一個故事。一個父親在鄉下獨居,兒女都很有出息,在城裡賺大錢,每個月都寄幾千塊錢回家。兒女以為,父親有了錢,會買好吃的,會穿得很好,一切都放心。突然有一天,兒女收到父親病危的消息,是鄰居打電話告知的。父親已經病了三年,作為兒女卻全然不知。等幾個兒女趕回家,父親已經走了,一句話都沒有留下。安葬好父親,兒女發現父親的櫃子裡,鎖著一堆的錢,有的已經發黴了,被蟲子 咬了。父親用不了那麼多錢,他也捨不得花錢......

作為兒女,總是說自己很忙,自己在城裡的房子不夠大,容不下父母的小床。一切都是不孝順的藉口。房子再小,擠一擠就住下了,時間再緊,也要常回家看看,隔三差五電話聯繫。陪伴是最好的孝順,可是我們都忙著忙著就忘記了。

人在做,天在看。一個不孝順父母的人,年輕的時候,因為自己身體好,可以創造財富,不覺得有什麼問題,最終是不會有好結果的。你做了什麼,你的兒女也是有樣學樣,以後會用同樣的方法對付你。等你老了,你的兒女也啃老、逼著你帶孩子、幾年不回家,你也會落得“晚景淒涼”。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