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勵孩子不用金,不用銀,你只需要掌握獎勵的小邏輯,效果槓槓滴'

"

“啊!我家孩子怎麼這樣啊!做點事情就討價還價,洗個碗我都加價到一塊了!她還不情願幹!”小秋媽氣氛的抱怨。

小秋已經是五年級學生了,平時小秋父母工作忙,就想著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希望孩子飯後可以洗碗,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為了鼓勵小秋做家務他們還制定了明確的獎勵制度:

洗碗:1元

掃地:2元

做飯:5元

洗衣服:3元

------

“張老師,你看我定的價格夠高的了,怎麼這孩子就那麼懶呢?金錢都刺激不了,還有什麼辦法能讓他積極的參與到家務中來呢?”小秋媽無奈的問道。


"

“啊!我家孩子怎麼這樣啊!做點事情就討價還價,洗個碗我都加價到一塊了!她還不情願幹!”小秋媽氣氛的抱怨。

小秋已經是五年級學生了,平時小秋父母工作忙,就想著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希望孩子飯後可以洗碗,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為了鼓勵小秋做家務他們還制定了明確的獎勵制度:

洗碗:1元

掃地:2元

做飯:5元

洗衣服:3元

------

“張老師,你看我定的價格夠高的了,怎麼這孩子就那麼懶呢?金錢都刺激不了,還有什麼辦法能讓他積極的參與到家務中來呢?”小秋媽無奈的問道。


獎勵孩子不用金,不用銀,你只需要掌握獎勵的小邏輯,效果槓槓滴


當孩子做家務的時候,很多人會適當的給一些經濟的獎勵,但是往往我們的獎勵其實並不能起到長久的效果。我記得心理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老人每天中午都要午睡,可是樓下的小孩太過吵鬧,為此他想到了一個辦法。

他跟那幫小孩子說他特別喜歡孩子歡鬧的聲音,因為他們在樓下玩,給他帶來很多歡樂,他決定每天給這些來玩的孩子25美分。

那些孩子們拿到錢很高興,鬧的更歡了,過了幾天老人說自己經濟緊張,只能把25美分降低到10美分了,孩子們很不高興但還繼續在這裡玩耍。後來老人說自己經濟更加緊張,所以10美分也沒有了,但是很歡迎他們繼續在這裡玩耍。

孩子們覺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所以乾脆不來了。

心理學中把這種情況稱為“過度理由效應”,也叫“德西效應”。社會心理學家認為,行為如果只用外在理由來解釋,那麼,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這種行為也將趨於終止,因此如果我們希望孩子某種行為得以保持,就不要給它足夠的外部理由。


"

“啊!我家孩子怎麼這樣啊!做點事情就討價還價,洗個碗我都加價到一塊了!她還不情願幹!”小秋媽氣氛的抱怨。

小秋已經是五年級學生了,平時小秋父母工作忙,就想著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希望孩子飯後可以洗碗,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為了鼓勵小秋做家務他們還制定了明確的獎勵制度:

洗碗:1元

掃地:2元

做飯:5元

洗衣服:3元

------

“張老師,你看我定的價格夠高的了,怎麼這孩子就那麼懶呢?金錢都刺激不了,還有什麼辦法能讓他積極的參與到家務中來呢?”小秋媽無奈的問道。


獎勵孩子不用金,不用銀,你只需要掌握獎勵的小邏輯,效果槓槓滴


當孩子做家務的時候,很多人會適當的給一些經濟的獎勵,但是往往我們的獎勵其實並不能起到長久的效果。我記得心理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老人每天中午都要午睡,可是樓下的小孩太過吵鬧,為此他想到了一個辦法。

他跟那幫小孩子說他特別喜歡孩子歡鬧的聲音,因為他們在樓下玩,給他帶來很多歡樂,他決定每天給這些來玩的孩子25美分。

那些孩子們拿到錢很高興,鬧的更歡了,過了幾天老人說自己經濟緊張,只能把25美分降低到10美分了,孩子們很不高興但還繼續在這裡玩耍。後來老人說自己經濟更加緊張,所以10美分也沒有了,但是很歡迎他們繼續在這裡玩耍。

孩子們覺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所以乾脆不來了。

心理學中把這種情況稱為“過度理由效應”,也叫“德西效應”。社會心理學家認為,行為如果只用外在理由來解釋,那麼,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這種行為也將趨於終止,因此如果我們希望孩子某種行為得以保持,就不要給它足夠的外部理由。


獎勵孩子不用金,不用銀,你只需要掌握獎勵的小邏輯,效果槓槓滴


金錢獎勵無效除了“過度理由效應”,心理學家還做過很多的實驗。最有名的是以色列經濟學家尤里.格尼茲在以色列組織過的“捐款報酬”實驗。

他把負責募捐的高中生分成了三組,第一組實驗人員向學生們宣講了他們所從事的捐助的重要性,此外,還會被告知捐助結果將會公佈,因此每對學生目擊到的數據將會是公開的。第二組實驗人員向學生做了相同的演講,但他們也提到了一個小小的獎勵——將對學生將得到它們所募捐到的總金額的1%,第三組相同的演講,但獎勵更大,總金額的10%。

大家知道結果是什麼嗎?

結果募捐金額最大的是第一組,既那些沒有金錢獎勵的人,緊隨其後的是擁有10%金錢獎勵的第三組。最後是第二組,而且第二組的募捐金額要比前兩組少得多。

因此得到結論:在引入小額的貨幣獎勵時,就相當於用這個外在獎勵取代了人們內在的正義感,而這種獎賞又遠不如為了一項事業而所奉獻的動力那麼大時,金錢是無法激發出人們的積極性,反而讓人們內心分心反感,甚至會被它取代了人們的內在動力。

這個實驗也表明,如果我們想給錢的話,可能就需要投入的足夠大,才能觸動人的痛點。但這又容易引發舞弊作假。


"

“啊!我家孩子怎麼這樣啊!做點事情就討價還價,洗個碗我都加價到一塊了!她還不情願幹!”小秋媽氣氛的抱怨。

小秋已經是五年級學生了,平時小秋父母工作忙,就想著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希望孩子飯後可以洗碗,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為了鼓勵小秋做家務他們還制定了明確的獎勵制度:

洗碗:1元

掃地:2元

做飯:5元

洗衣服:3元

------

“張老師,你看我定的價格夠高的了,怎麼這孩子就那麼懶呢?金錢都刺激不了,還有什麼辦法能讓他積極的參與到家務中來呢?”小秋媽無奈的問道。


獎勵孩子不用金,不用銀,你只需要掌握獎勵的小邏輯,效果槓槓滴


當孩子做家務的時候,很多人會適當的給一些經濟的獎勵,但是往往我們的獎勵其實並不能起到長久的效果。我記得心理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老人每天中午都要午睡,可是樓下的小孩太過吵鬧,為此他想到了一個辦法。

他跟那幫小孩子說他特別喜歡孩子歡鬧的聲音,因為他們在樓下玩,給他帶來很多歡樂,他決定每天給這些來玩的孩子25美分。

那些孩子們拿到錢很高興,鬧的更歡了,過了幾天老人說自己經濟緊張,只能把25美分降低到10美分了,孩子們很不高興但還繼續在這裡玩耍。後來老人說自己經濟更加緊張,所以10美分也沒有了,但是很歡迎他們繼續在這裡玩耍。

孩子們覺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所以乾脆不來了。

心理學中把這種情況稱為“過度理由效應”,也叫“德西效應”。社會心理學家認為,行為如果只用外在理由來解釋,那麼,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這種行為也將趨於終止,因此如果我們希望孩子某種行為得以保持,就不要給它足夠的外部理由。


獎勵孩子不用金,不用銀,你只需要掌握獎勵的小邏輯,效果槓槓滴


金錢獎勵無效除了“過度理由效應”,心理學家還做過很多的實驗。最有名的是以色列經濟學家尤里.格尼茲在以色列組織過的“捐款報酬”實驗。

他把負責募捐的高中生分成了三組,第一組實驗人員向學生們宣講了他們所從事的捐助的重要性,此外,還會被告知捐助結果將會公佈,因此每對學生目擊到的數據將會是公開的。第二組實驗人員向學生做了相同的演講,但他們也提到了一個小小的獎勵——將對學生將得到它們所募捐到的總金額的1%,第三組相同的演講,但獎勵更大,總金額的10%。

大家知道結果是什麼嗎?

結果募捐金額最大的是第一組,既那些沒有金錢獎勵的人,緊隨其後的是擁有10%金錢獎勵的第三組。最後是第二組,而且第二組的募捐金額要比前兩組少得多。

因此得到結論:在引入小額的貨幣獎勵時,就相當於用這個外在獎勵取代了人們內在的正義感,而這種獎賞又遠不如為了一項事業而所奉獻的動力那麼大時,金錢是無法激發出人們的積極性,反而讓人們內心分心反感,甚至會被它取代了人們的內在動力。

這個實驗也表明,如果我們想給錢的話,可能就需要投入的足夠大,才能觸動人的痛點。但這又容易引發舞弊作假。


獎勵孩子不用金,不用銀,你只需要掌握獎勵的小邏輯,效果槓槓滴


對於孩子做家務是否要給錢,基本上眾說紛紜,對於這件事情在我在《孩子的零花錢怎麼給?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鑑》發表過一些看法,我認為不是不能給錢,但是給的那部分是我們應該做而沒有做,讓孩子代勞了,所以我們給錢。對於本應孩子做,增進家庭關係和孩子歸屬感的勞動,我是不建議給錢的。

為了更好的參與到家務中來,我們有沒有其他更好的獎勵辦法呢?在《小邏輯》一書,作者給了我們三個非常有效的建議:

1、將獎勵和總體目標掛鉤

我們的目標是孩子做家務成為一個習慣,此時我們就需要獎勵和目標掛鉤,比如採用積分的制度,每天做了多少家務,多少積分,而這些積分最終對應一個什麼大的獎勵,但是只有積分攢夠了才能兌換,差一點或者幾乎達到都不能有任何的獎勵。

用我家大寶練習舞蹈來做例子吧。我家大寶自從報了舞蹈班之後,經常疏於練習,很多時候讓她開練都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但是她特別喜歡《冰雪奇緣》中艾莎公主的服裝,老是吵吵著讓我給她買。

為此我們協議,她每天練習舞蹈30分鐘,我給她一張積分卡,21天之後,她就可以用自己的積分卡來換取艾莎公主的套裝。如果一月做不到21天都練習了,這些積分卡不累計,需要下個月從新開始。

第一個月的時候,她差了3張,又哭又鬧耍賴讓我給她買。我拒絕了,我再次給她讀了一遍我們的約定,然後告訴她,第二個月如果她能重新獲得21張積分卡,她就可以得到艾莎公主的套裝了。

第二個月的時候,她實現了自己的目標。然後我又趁機提出了第三個月的獎勵,告訴她再堅持一月,她可以獲得《冰雪奇緣》中艾莎公主的冰城堡樂高。就這樣一步步把閨女套牢了!

孩子年齡越大,她的要求可能更多,比如有些孩子就會想要電話手錶,或者是智能手機,這些都是我們制定獎勵的總體目標的素材。

記住:只有達到要求,才能最終獲得獎勵。差一點也是無法獲得獎勵的。


"

“啊!我家孩子怎麼這樣啊!做點事情就討價還價,洗個碗我都加價到一塊了!她還不情願幹!”小秋媽氣氛的抱怨。

小秋已經是五年級學生了,平時小秋父母工作忙,就想著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希望孩子飯後可以洗碗,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為了鼓勵小秋做家務他們還制定了明確的獎勵制度:

洗碗:1元

掃地:2元

做飯:5元

洗衣服:3元

------

“張老師,你看我定的價格夠高的了,怎麼這孩子就那麼懶呢?金錢都刺激不了,還有什麼辦法能讓他積極的參與到家務中來呢?”小秋媽無奈的問道。


獎勵孩子不用金,不用銀,你只需要掌握獎勵的小邏輯,效果槓槓滴


當孩子做家務的時候,很多人會適當的給一些經濟的獎勵,但是往往我們的獎勵其實並不能起到長久的效果。我記得心理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老人每天中午都要午睡,可是樓下的小孩太過吵鬧,為此他想到了一個辦法。

他跟那幫小孩子說他特別喜歡孩子歡鬧的聲音,因為他們在樓下玩,給他帶來很多歡樂,他決定每天給這些來玩的孩子25美分。

那些孩子們拿到錢很高興,鬧的更歡了,過了幾天老人說自己經濟緊張,只能把25美分降低到10美分了,孩子們很不高興但還繼續在這裡玩耍。後來老人說自己經濟更加緊張,所以10美分也沒有了,但是很歡迎他們繼續在這裡玩耍。

孩子們覺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所以乾脆不來了。

心理學中把這種情況稱為“過度理由效應”,也叫“德西效應”。社會心理學家認為,行為如果只用外在理由來解釋,那麼,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這種行為也將趨於終止,因此如果我們希望孩子某種行為得以保持,就不要給它足夠的外部理由。


獎勵孩子不用金,不用銀,你只需要掌握獎勵的小邏輯,效果槓槓滴


金錢獎勵無效除了“過度理由效應”,心理學家還做過很多的實驗。最有名的是以色列經濟學家尤里.格尼茲在以色列組織過的“捐款報酬”實驗。

他把負責募捐的高中生分成了三組,第一組實驗人員向學生們宣講了他們所從事的捐助的重要性,此外,還會被告知捐助結果將會公佈,因此每對學生目擊到的數據將會是公開的。第二組實驗人員向學生做了相同的演講,但他們也提到了一個小小的獎勵——將對學生將得到它們所募捐到的總金額的1%,第三組相同的演講,但獎勵更大,總金額的10%。

大家知道結果是什麼嗎?

結果募捐金額最大的是第一組,既那些沒有金錢獎勵的人,緊隨其後的是擁有10%金錢獎勵的第三組。最後是第二組,而且第二組的募捐金額要比前兩組少得多。

因此得到結論:在引入小額的貨幣獎勵時,就相當於用這個外在獎勵取代了人們內在的正義感,而這種獎賞又遠不如為了一項事業而所奉獻的動力那麼大時,金錢是無法激發出人們的積極性,反而讓人們內心分心反感,甚至會被它取代了人們的內在動力。

這個實驗也表明,如果我們想給錢的話,可能就需要投入的足夠大,才能觸動人的痛點。但這又容易引發舞弊作假。


獎勵孩子不用金,不用銀,你只需要掌握獎勵的小邏輯,效果槓槓滴


對於孩子做家務是否要給錢,基本上眾說紛紜,對於這件事情在我在《孩子的零花錢怎麼給?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鑑》發表過一些看法,我認為不是不能給錢,但是給的那部分是我們應該做而沒有做,讓孩子代勞了,所以我們給錢。對於本應孩子做,增進家庭關係和孩子歸屬感的勞動,我是不建議給錢的。

為了更好的參與到家務中來,我們有沒有其他更好的獎勵辦法呢?在《小邏輯》一書,作者給了我們三個非常有效的建議:

1、將獎勵和總體目標掛鉤

我們的目標是孩子做家務成為一個習慣,此時我們就需要獎勵和目標掛鉤,比如採用積分的制度,每天做了多少家務,多少積分,而這些積分最終對應一個什麼大的獎勵,但是只有積分攢夠了才能兌換,差一點或者幾乎達到都不能有任何的獎勵。

用我家大寶練習舞蹈來做例子吧。我家大寶自從報了舞蹈班之後,經常疏於練習,很多時候讓她開練都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但是她特別喜歡《冰雪奇緣》中艾莎公主的服裝,老是吵吵著讓我給她買。

為此我們協議,她每天練習舞蹈30分鐘,我給她一張積分卡,21天之後,她就可以用自己的積分卡來換取艾莎公主的套裝。如果一月做不到21天都練習了,這些積分卡不累計,需要下個月從新開始。

第一個月的時候,她差了3張,又哭又鬧耍賴讓我給她買。我拒絕了,我再次給她讀了一遍我們的約定,然後告訴她,第二個月如果她能重新獲得21張積分卡,她就可以得到艾莎公主的套裝了。

第二個月的時候,她實現了自己的目標。然後我又趁機提出了第三個月的獎勵,告訴她再堅持一月,她可以獲得《冰雪奇緣》中艾莎公主的冰城堡樂高。就這樣一步步把閨女套牢了!

孩子年齡越大,她的要求可能更多,比如有些孩子就會想要電話手錶,或者是智能手機,這些都是我們制定獎勵的總體目標的素材。

記住:只有達到要求,才能最終獲得獎勵。差一點也是無法獲得獎勵的。


獎勵孩子不用金,不用銀,你只需要掌握獎勵的小邏輯,效果槓槓滴


2、持續的小獎勵,養成好習慣

在《小邏輯》中記錄了這樣一個實驗:研究人員為了鼓勵猶他州40所小學的數千名兒童吃的更健康,他們採取了小獎勵的方法。他們要做的不是讓孩子們多吃一兩次,而是通過小獎勵把健康飲食轉變為長期的習慣,讓他們來形成一種積極主動,多吃水果和蔬菜的自主選擇。

辦法非常簡單,每當一個學生吃了至少一份水果或蔬菜,就會得到一個長代幣卡。這張代幣卡真正的價值是25美分。但只能在學商店,學校接嘉年華或者學校書展上兌換使用,以避免孩子們把這些健康飲食小獎勵花在了蛋糕和巧克力上。

研究人員決定以兩種不同的方式運行,該項目在一些學校每天獎勵一次,持續三週,然後停止獎勵,在其他學校,每天的獎勵辦法相同,但持續五週。

研究者發現短期和長期小獎勵計劃都有顯著的持續的影響,而且五週計劃的實效果更加令人印象深刻,那些在較長時期內獲得小獎勵的孩子,相比於較短時期的孩子,水果和蔬菜的消耗量增加了兩倍,為期五週的獎勵計劃時間更長,重複性更強,似乎更有助讓習慣變得根深蒂固。


"

“啊!我家孩子怎麼這樣啊!做點事情就討價還價,洗個碗我都加價到一塊了!她還不情願幹!”小秋媽氣氛的抱怨。

小秋已經是五年級學生了,平時小秋父母工作忙,就想著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希望孩子飯後可以洗碗,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為了鼓勵小秋做家務他們還制定了明確的獎勵制度:

洗碗:1元

掃地:2元

做飯:5元

洗衣服:3元

------

“張老師,你看我定的價格夠高的了,怎麼這孩子就那麼懶呢?金錢都刺激不了,還有什麼辦法能讓他積極的參與到家務中來呢?”小秋媽無奈的問道。


獎勵孩子不用金,不用銀,你只需要掌握獎勵的小邏輯,效果槓槓滴


當孩子做家務的時候,很多人會適當的給一些經濟的獎勵,但是往往我們的獎勵其實並不能起到長久的效果。我記得心理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老人每天中午都要午睡,可是樓下的小孩太過吵鬧,為此他想到了一個辦法。

他跟那幫小孩子說他特別喜歡孩子歡鬧的聲音,因為他們在樓下玩,給他帶來很多歡樂,他決定每天給這些來玩的孩子25美分。

那些孩子們拿到錢很高興,鬧的更歡了,過了幾天老人說自己經濟緊張,只能把25美分降低到10美分了,孩子們很不高興但還繼續在這裡玩耍。後來老人說自己經濟更加緊張,所以10美分也沒有了,但是很歡迎他們繼續在這裡玩耍。

孩子們覺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所以乾脆不來了。

心理學中把這種情況稱為“過度理由效應”,也叫“德西效應”。社會心理學家認為,行為如果只用外在理由來解釋,那麼,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這種行為也將趨於終止,因此如果我們希望孩子某種行為得以保持,就不要給它足夠的外部理由。


獎勵孩子不用金,不用銀,你只需要掌握獎勵的小邏輯,效果槓槓滴


金錢獎勵無效除了“過度理由效應”,心理學家還做過很多的實驗。最有名的是以色列經濟學家尤里.格尼茲在以色列組織過的“捐款報酬”實驗。

他把負責募捐的高中生分成了三組,第一組實驗人員向學生們宣講了他們所從事的捐助的重要性,此外,還會被告知捐助結果將會公佈,因此每對學生目擊到的數據將會是公開的。第二組實驗人員向學生做了相同的演講,但他們也提到了一個小小的獎勵——將對學生將得到它們所募捐到的總金額的1%,第三組相同的演講,但獎勵更大,總金額的10%。

大家知道結果是什麼嗎?

結果募捐金額最大的是第一組,既那些沒有金錢獎勵的人,緊隨其後的是擁有10%金錢獎勵的第三組。最後是第二組,而且第二組的募捐金額要比前兩組少得多。

因此得到結論:在引入小額的貨幣獎勵時,就相當於用這個外在獎勵取代了人們內在的正義感,而這種獎賞又遠不如為了一項事業而所奉獻的動力那麼大時,金錢是無法激發出人們的積極性,反而讓人們內心分心反感,甚至會被它取代了人們的內在動力。

這個實驗也表明,如果我們想給錢的話,可能就需要投入的足夠大,才能觸動人的痛點。但這又容易引發舞弊作假。


獎勵孩子不用金,不用銀,你只需要掌握獎勵的小邏輯,效果槓槓滴


對於孩子做家務是否要給錢,基本上眾說紛紜,對於這件事情在我在《孩子的零花錢怎麼給?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鑑》發表過一些看法,我認為不是不能給錢,但是給的那部分是我們應該做而沒有做,讓孩子代勞了,所以我們給錢。對於本應孩子做,增進家庭關係和孩子歸屬感的勞動,我是不建議給錢的。

為了更好的參與到家務中來,我們有沒有其他更好的獎勵辦法呢?在《小邏輯》一書,作者給了我們三個非常有效的建議:

1、將獎勵和總體目標掛鉤

我們的目標是孩子做家務成為一個習慣,此時我們就需要獎勵和目標掛鉤,比如採用積分的制度,每天做了多少家務,多少積分,而這些積分最終對應一個什麼大的獎勵,但是只有積分攢夠了才能兌換,差一點或者幾乎達到都不能有任何的獎勵。

用我家大寶練習舞蹈來做例子吧。我家大寶自從報了舞蹈班之後,經常疏於練習,很多時候讓她開練都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但是她特別喜歡《冰雪奇緣》中艾莎公主的服裝,老是吵吵著讓我給她買。

為此我們協議,她每天練習舞蹈30分鐘,我給她一張積分卡,21天之後,她就可以用自己的積分卡來換取艾莎公主的套裝。如果一月做不到21天都練習了,這些積分卡不累計,需要下個月從新開始。

第一個月的時候,她差了3張,又哭又鬧耍賴讓我給她買。我拒絕了,我再次給她讀了一遍我們的約定,然後告訴她,第二個月如果她能重新獲得21張積分卡,她就可以得到艾莎公主的套裝了。

第二個月的時候,她實現了自己的目標。然後我又趁機提出了第三個月的獎勵,告訴她再堅持一月,她可以獲得《冰雪奇緣》中艾莎公主的冰城堡樂高。就這樣一步步把閨女套牢了!

孩子年齡越大,她的要求可能更多,比如有些孩子就會想要電話手錶,或者是智能手機,這些都是我們制定獎勵的總體目標的素材。

記住:只有達到要求,才能最終獲得獎勵。差一點也是無法獲得獎勵的。


獎勵孩子不用金,不用銀,你只需要掌握獎勵的小邏輯,效果槓槓滴


2、持續的小獎勵,養成好習慣

在《小邏輯》中記錄了這樣一個實驗:研究人員為了鼓勵猶他州40所小學的數千名兒童吃的更健康,他們採取了小獎勵的方法。他們要做的不是讓孩子們多吃一兩次,而是通過小獎勵把健康飲食轉變為長期的習慣,讓他們來形成一種積極主動,多吃水果和蔬菜的自主選擇。

辦法非常簡單,每當一個學生吃了至少一份水果或蔬菜,就會得到一個長代幣卡。這張代幣卡真正的價值是25美分。但只能在學商店,學校接嘉年華或者學校書展上兌換使用,以避免孩子們把這些健康飲食小獎勵花在了蛋糕和巧克力上。

研究人員決定以兩種不同的方式運行,該項目在一些學校每天獎勵一次,持續三週,然後停止獎勵,在其他學校,每天的獎勵辦法相同,但持續五週。

研究者發現短期和長期小獎勵計劃都有顯著的持續的影響,而且五週計劃的實效果更加令人印象深刻,那些在較長時期內獲得小獎勵的孩子,相比於較短時期的孩子,水果和蔬菜的消耗量增加了兩倍,為期五週的獎勵計劃時間更長,重複性更強,似乎更有助讓習慣變得根深蒂固。


獎勵孩子不用金,不用銀,你只需要掌握獎勵的小邏輯,效果槓槓滴


這個研究還有一個遞進版本,人們嘗試把猶他州學校研究中的一些核心原則推廣到許多英語學校去實行的時候,更加註重競爭和遊戲化。在新的研究過程中,孩子們在午餐時間如果選擇了水果和蔬菜,就會收到貼紙,而不是代幣,到了週末,那些至少得了四個貼紙的學生,可以從一個特殊的盒子裡選擇一個小小獎勵。

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小獎勵有助於鼓勵孩子們多吃水果和蔬菜,就像在猶他州的研究中所做的那樣,但當他們用競爭因素把孩子分成四組,並且只允許得到貼紙數量最高的小組選擇小獎勵,孩們的水果和蔬菜消耗量增加了三倍。

當孩子們遇到競爭的時候,他們更容易去維持這個習慣。這個進階研究特別適合二胎家庭使用!

在我們家大寶負責洗碗,二寶負責擦桌子,最開始他們是都不幹的,自從引入獎勵和比較機制,他們就開始積極主動的完成自己的任務了。而且很多時候二寶看到大寶收碗筷,就趕忙拿抹布去了,她很怕自己的積分卡比姐姐少。


"

“啊!我家孩子怎麼這樣啊!做點事情就討價還價,洗個碗我都加價到一塊了!她還不情願幹!”小秋媽氣氛的抱怨。

小秋已經是五年級學生了,平時小秋父母工作忙,就想著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希望孩子飯後可以洗碗,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為了鼓勵小秋做家務他們還制定了明確的獎勵制度:

洗碗:1元

掃地:2元

做飯:5元

洗衣服:3元

------

“張老師,你看我定的價格夠高的了,怎麼這孩子就那麼懶呢?金錢都刺激不了,還有什麼辦法能讓他積極的參與到家務中來呢?”小秋媽無奈的問道。


獎勵孩子不用金,不用銀,你只需要掌握獎勵的小邏輯,效果槓槓滴


當孩子做家務的時候,很多人會適當的給一些經濟的獎勵,但是往往我們的獎勵其實並不能起到長久的效果。我記得心理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老人每天中午都要午睡,可是樓下的小孩太過吵鬧,為此他想到了一個辦法。

他跟那幫小孩子說他特別喜歡孩子歡鬧的聲音,因為他們在樓下玩,給他帶來很多歡樂,他決定每天給這些來玩的孩子25美分。

那些孩子們拿到錢很高興,鬧的更歡了,過了幾天老人說自己經濟緊張,只能把25美分降低到10美分了,孩子們很不高興但還繼續在這裡玩耍。後來老人說自己經濟更加緊張,所以10美分也沒有了,但是很歡迎他們繼續在這裡玩耍。

孩子們覺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所以乾脆不來了。

心理學中把這種情況稱為“過度理由效應”,也叫“德西效應”。社會心理學家認為,行為如果只用外在理由來解釋,那麼,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這種行為也將趨於終止,因此如果我們希望孩子某種行為得以保持,就不要給它足夠的外部理由。


獎勵孩子不用金,不用銀,你只需要掌握獎勵的小邏輯,效果槓槓滴


金錢獎勵無效除了“過度理由效應”,心理學家還做過很多的實驗。最有名的是以色列經濟學家尤里.格尼茲在以色列組織過的“捐款報酬”實驗。

他把負責募捐的高中生分成了三組,第一組實驗人員向學生們宣講了他們所從事的捐助的重要性,此外,還會被告知捐助結果將會公佈,因此每對學生目擊到的數據將會是公開的。第二組實驗人員向學生做了相同的演講,但他們也提到了一個小小的獎勵——將對學生將得到它們所募捐到的總金額的1%,第三組相同的演講,但獎勵更大,總金額的10%。

大家知道結果是什麼嗎?

結果募捐金額最大的是第一組,既那些沒有金錢獎勵的人,緊隨其後的是擁有10%金錢獎勵的第三組。最後是第二組,而且第二組的募捐金額要比前兩組少得多。

因此得到結論:在引入小額的貨幣獎勵時,就相當於用這個外在獎勵取代了人們內在的正義感,而這種獎賞又遠不如為了一項事業而所奉獻的動力那麼大時,金錢是無法激發出人們的積極性,反而讓人們內心分心反感,甚至會被它取代了人們的內在動力。

這個實驗也表明,如果我們想給錢的話,可能就需要投入的足夠大,才能觸動人的痛點。但這又容易引發舞弊作假。


獎勵孩子不用金,不用銀,你只需要掌握獎勵的小邏輯,效果槓槓滴


對於孩子做家務是否要給錢,基本上眾說紛紜,對於這件事情在我在《孩子的零花錢怎麼給?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鑑》發表過一些看法,我認為不是不能給錢,但是給的那部分是我們應該做而沒有做,讓孩子代勞了,所以我們給錢。對於本應孩子做,增進家庭關係和孩子歸屬感的勞動,我是不建議給錢的。

為了更好的參與到家務中來,我們有沒有其他更好的獎勵辦法呢?在《小邏輯》一書,作者給了我們三個非常有效的建議:

1、將獎勵和總體目標掛鉤

我們的目標是孩子做家務成為一個習慣,此時我們就需要獎勵和目標掛鉤,比如採用積分的制度,每天做了多少家務,多少積分,而這些積分最終對應一個什麼大的獎勵,但是只有積分攢夠了才能兌換,差一點或者幾乎達到都不能有任何的獎勵。

用我家大寶練習舞蹈來做例子吧。我家大寶自從報了舞蹈班之後,經常疏於練習,很多時候讓她開練都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但是她特別喜歡《冰雪奇緣》中艾莎公主的服裝,老是吵吵著讓我給她買。

為此我們協議,她每天練習舞蹈30分鐘,我給她一張積分卡,21天之後,她就可以用自己的積分卡來換取艾莎公主的套裝。如果一月做不到21天都練習了,這些積分卡不累計,需要下個月從新開始。

第一個月的時候,她差了3張,又哭又鬧耍賴讓我給她買。我拒絕了,我再次給她讀了一遍我們的約定,然後告訴她,第二個月如果她能重新獲得21張積分卡,她就可以得到艾莎公主的套裝了。

第二個月的時候,她實現了自己的目標。然後我又趁機提出了第三個月的獎勵,告訴她再堅持一月,她可以獲得《冰雪奇緣》中艾莎公主的冰城堡樂高。就這樣一步步把閨女套牢了!

孩子年齡越大,她的要求可能更多,比如有些孩子就會想要電話手錶,或者是智能手機,這些都是我們制定獎勵的總體目標的素材。

記住:只有達到要求,才能最終獲得獎勵。差一點也是無法獲得獎勵的。


獎勵孩子不用金,不用銀,你只需要掌握獎勵的小邏輯,效果槓槓滴


2、持續的小獎勵,養成好習慣

在《小邏輯》中記錄了這樣一個實驗:研究人員為了鼓勵猶他州40所小學的數千名兒童吃的更健康,他們採取了小獎勵的方法。他們要做的不是讓孩子們多吃一兩次,而是通過小獎勵把健康飲食轉變為長期的習慣,讓他們來形成一種積極主動,多吃水果和蔬菜的自主選擇。

辦法非常簡單,每當一個學生吃了至少一份水果或蔬菜,就會得到一個長代幣卡。這張代幣卡真正的價值是25美分。但只能在學商店,學校接嘉年華或者學校書展上兌換使用,以避免孩子們把這些健康飲食小獎勵花在了蛋糕和巧克力上。

研究人員決定以兩種不同的方式運行,該項目在一些學校每天獎勵一次,持續三週,然後停止獎勵,在其他學校,每天的獎勵辦法相同,但持續五週。

研究者發現短期和長期小獎勵計劃都有顯著的持續的影響,而且五週計劃的實效果更加令人印象深刻,那些在較長時期內獲得小獎勵的孩子,相比於較短時期的孩子,水果和蔬菜的消耗量增加了兩倍,為期五週的獎勵計劃時間更長,重複性更強,似乎更有助讓習慣變得根深蒂固。


獎勵孩子不用金,不用銀,你只需要掌握獎勵的小邏輯,效果槓槓滴


這個研究還有一個遞進版本,人們嘗試把猶他州學校研究中的一些核心原則推廣到許多英語學校去實行的時候,更加註重競爭和遊戲化。在新的研究過程中,孩子們在午餐時間如果選擇了水果和蔬菜,就會收到貼紙,而不是代幣,到了週末,那些至少得了四個貼紙的學生,可以從一個特殊的盒子裡選擇一個小小獎勵。

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小獎勵有助於鼓勵孩子們多吃水果和蔬菜,就像在猶他州的研究中所做的那樣,但當他們用競爭因素把孩子分成四組,並且只允許得到貼紙數量最高的小組選擇小獎勵,孩們的水果和蔬菜消耗量增加了三倍。

當孩子們遇到競爭的時候,他們更容易去維持這個習慣。這個進階研究特別適合二胎家庭使用!

在我們家大寶負責洗碗,二寶負責擦桌子,最開始他們是都不幹的,自從引入獎勵和比較機制,他們就開始積極主動的完成自己的任務了。而且很多時候二寶看到大寶收碗筷,就趕忙拿抹布去了,她很怕自己的積分卡比姐姐少。


獎勵孩子不用金,不用銀,你只需要掌握獎勵的小邏輯,效果槓槓滴


3、比金錢更有效的獎勵方法是體驗,金錢買不到的特殊品或“反激勵(懲罰)”

科學家們發現,對本來就有內在的動機去實現的目標更合適的方法是替代法,就是避免使用直接的金錢獎勵把人們的關注點由金錢轉移到用這些錢可以購買的東西上。

比如,當孩子做完家偉的時候,我們可以讓他看一會兒動畫片。或者是當他做完家務之後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這下東西雖然用不到錢,但是可能是孩子更喜歡的。

除了體驗和金錢買不到的特殊品,還有一種“反激勵”,其實也就是懲罰的方法,比如如果孩子不能按時做家務,他就要做平時不喜歡做的事情,或者是不能做平時喜歡做的事情了,這樣以來,孩子就可以按時做家務了。

反激勵能夠以一種普通的獎勵做不到的方式來激發孩子的動力,也是值得嘗試的方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