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神奇,但非神話'

"

8月27日,美國“人造肉”生產商“超肉”(Beyond Meat)和肯德基合作,在美國亞特蘭大一家肯德基餐廳推出的“人造肉”炸雞。

近年來,“人造肉”“人造奶”“人造蛋”等“人造食品”屢屢刷新人們對食材的認知,再加上比爾·蓋茨等不少社會名流的鼎力支持,相關概念受到全球資本市場熱炒。

不過,“人造食品”能否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還要取決於更多安全性的檢驗以及價格的合理性。

“人造肉”炸雞半天被搶空

當地時間8月27日,快餐巨頭肯德基和美國“超肉”(Beyond Meat)公司在美國亞特蘭大一家肯德基餐廳進行了一次測試,向消費者提供人造肉炸雞,不到5個小時,人造肉炸雞就被搶購一空。

今年5月上市的“超肉”,交易首日股價收漲163%,創金融危機以來美股上市首日最佳表現,被稱為“人造肉第一股”。

盯上“人造肉”這塊“肥肉”的當然不止肯德基和“超肉”。

8月8日,另一美式快餐巨頭漢堡王開始在全美銷售一款名為“不可能皇堡”的“人造肉”漢堡,其供貨商正是“超肉”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不可能食品”(Impossible Foods)。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目前有至少9家人造肉公司,全球此類企業共有26家。

英國《衛報》援引分析師的話稱,預計未來5年,人造肉行業的規模將增至100億美元。

在“人造肉”迅速成為消費與資本市場寵兒的背後,是相關技術近年來的不斷成熟。

美國《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將人造肉漢堡評選為2019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之一,與定製癌症疫苗、核能新浪潮、靈巧機器人等並列。

當下火熱的“人造肉”其實分為兩種。一種類似於以豆製品為原料的“素肉”,完全由植物性原料生產,不用任何動物類原料。

不過,這種新型素肉的口感比傳統素肉更接近真肉。

這是因為其採用了極為複雜的加工過程與生產工藝,添加了通過發酵技術從植物中提取的血紅蛋白和粘合劑,可以模仿真肉的口感,甚至可以看見“血”,帶來與食用真肉相似的體驗。

另一種“人造肉”則是真正的動物肉類,但此肉並非動物身上“長”出來的,而是在實驗室裡“培養”出來的。

2013年,荷蘭馬斯特裡赫特大學的馬克·波斯特第一次向公眾展示了他的研究團隊研發的人造牛肉,方法是從活牛身上提取幹細胞,然後把幹細胞放進有營養液的器皿中培育出肌肉組織,最後形成肌肉纖維。

不過,雖然該領域首批創業公司已經開展多次公共和私人試吃,但目前尚沒有商業產品出售。

試圖健康與環保雙贏

其實,除了“人造肉”之外,近年來“人造奶”“人造蛋”“人造海鮮”等人造食品也紛紛亮相,人造食品概念更是成為資本市場熱捧的對象,一個“錢景”廣闊的產業彷彿已呼之欲出。

以“人造肉”為代表的人造食品之所以會有市場需求,主要是源於人們對飲食健康追求和對自然環境的關注。

在歐美等經濟發達地區,素食主義越來越成為一股潮流。

但問題是,長期純素食也會造成人體營養失衡。因此,以植物蛋白合成的新型“人造肉”,無論在口感還是營養成分上,都不失為一個更健康的選擇。

相對於素肉而言,運用細胞體外培育技術人工生產的動物源“人造肉”,不僅科技含量更高,其營養價值和食用安全性的前景可能也更加廣闊。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估算,到2050年,全球人口可能達到90億人,屆時農業產量需要增加50%才能滿足全球人口的糧食需求。

與此同時,隨著全球人口和經濟水平的不斷增長,肉類需求也跟著水漲船高。這將使環境和氣候變得愈加脆弱,從而引發糧食安全問題。

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是減少畜牧養殖產業的規模。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目前全球近一半的穀物產量用於畜牧養殖,進而生產肉製品,最後再被人類消費。

如果能省卻畜牧養殖這一環節,全球糧食產量可以再養活70億人。未來由此產生的肉食缺口,或許就可以由“人造肉”填補。

而且,如果能生產“人造肉”來代替部分畜牧養殖的肉類,還有助於解決溫室氣體排放等氣候和環境問題。

有研究顯示,肉製品與奶製品為人來提供了18%的卡路里與37%的蛋白質,然而佔用了人類83%的農田、排放了60%的農業溫室氣體,導致土地與水源過度使用、水體酸化和富營養化。“人造肉”的生產不會使用飼料,用地和用水也會隨之減少。

走入生活還很遙遠

儘管“人造肉”技術從長遠來看很有意義,但作為產品,目前的“人造肉”距離真正大規模進入人們的生活還很遠。

“人造肉”好不好吃?這可能是很多人對這種“新鮮玩意”最先產生的疑問。

據媒體報道,有業內人士表示,由於植物蛋白與動物蛋白營養成分有差異,當前上市的新型素肉產品要模擬出真肉的口感仍比較困難。

動物源“人造肉”目前市場上還沒有成熟產品,是否美味也絕少有人知道。

但據媒體此前報道,有人試吃過波斯特團隊培育的人造牛肉,認為口感並不好,並沒有鮮嫩多汁的感覺,稱這種肉像“動物蛋白質蛋糕”。

而且,無論哪種類型的“人造肉”,其形態都不是常見的完整塊狀,而是呈肉糜狀。

不過,今年3月日本東京大學和日清食品公司宣佈,他們首次成功利用牛肌肉細胞培養出了塊狀的“人造牛排”,這種牛排具有像傳統牛排一樣的立體感。但這項技術目前還沒有得到大規模應用。

當前“人造肉”行業的主要問題是成本較高,其中新型素肉產品價格稍高於傳統肉製品,尚可被市場接受,但其價格通常也是天然肉類的兩倍左右。

動物源“人造肉”由於還在研究階段不能量產,價格還極高,波斯特團隊2013年造出的第一塊人造牛排的生產成本高達25萬歐元(約合人民幣198萬元)。

此外,雖然動物源“人造肉”的生產過程理論上非常安全,但長遠看其仍然存在健康風險。

據媒體報道,肌肉細胞本身的增殖能力有限,一般原代細胞培養10至20代,細胞發生變異轉化成腫瘤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天然的動物肌肉生長於複雜的神經、免疫調節系統當中,這是體外培育的細胞無法做到的。

甚至就連“人造肉”對環境的意義也有質疑之聲。有研究發現,實驗室“人造肉”對環境的影響可能不亞於飼養牲畜。

畜牧業排放以甲烷為主,實驗室“人造肉”的生產過程中主要排放二氧化碳,而甲烷在大氣中的存在時間比二氧化碳短得多。所以長期來看,實驗室人造肉反而會產生更多溫室氣體,對環境造成破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