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攪團要好,七十二攪” 用面攪成的漿糊

蒜茸 面片湯 醪糟 旱芹 大秦說 2017-05-07

攪團是中國西北地區著名的漢族特色小吃,定義為“用面攪成的漿糊”,陝甘寧尤好吃。根據主要用料不同,分為蕎麵攪團、玉米攪團和洋芋攪團,陝北用蕎麵做攪團,更筋道味美。在西北,有一種說法:誰家娶的媳婦兒賢不賢惠,是要看看她打的攪團光不光或筯道不筯道。

“攪團要好,七十二攪” 用面攪成的漿糊

攪團要好,七十二攪” 力道和火候到了,才能保證絕佳的口感。滾水裡加麵粉,大火邊燒邊攪,攪時執一根細長擀麵杖,一頭在鍋底,一頭在主婦手中,順著一個方向迅速攪動,鍋裡泛起一串串氣泡,攪出一圈圈圓印兒,直攪得胳膊發酸,頭上冒汗,鍋裡面糊粘成團,頭道工序始成,蓋鍋蓋,換小火,燒至熟透,開鍋,糧食原始的香味瞬間漫溢而出。

“攪團要好,七十二攪” 用面攪成的漿糊

一吃“水圍城”。陳醋,鮮醬,油辣子,四時時蔬切細炒成“下鍋菜”,農家以鮮蔥、韭菜、西紅柿為常見,取其味鮮多汁,各樣調和成汁,依個人口味加蒜泥,盈盈一大碗,吃時取汁水入碗,盛鍋內熱攪團一勺,碗內立呈色鮮誘人汁水包圍雪白柔軟攪團之狀,美曰“水圍城”。吃時,小筷子夾起,飽蘸汁水,“吸溜入肚”,大麥醋、黃豆醬、小麥粉,五穀的味道粉墨登場,直呼那個暢快!

“攪團要好,七十二攪” 用面攪成的漿糊

二吃“涼攪團”。攪團晾涼成片,切成條入盤,調味上桌。柔軟勁道,滑溜光鮮。袁家村美食一條街有涼攪團攤,柔軟勁道,味道正宗,深得遊客喜愛,一日遊人正盛,攪團眼見賣完,主家情急,從中一切兩段,把一碗分成兩碗。老支書郭書記明眼,整頓攤點,停業反思,是為一時鄉里之美談。至此,誠信為先,味美質優,鄉間美食美名遠揚,食客不斷。

“攪團要好,七十二攪” 用面攪成的漿糊

三吃“漏魚兒” 漿水性涼,降暑解油膩。做法依發酵原理,醪糟加水,晒至發酵,產生天然的酸味,置於瓦缸,加麵湯,放入一小撮芹菜,覆白紗布遮蓋。放置於太陽底下曝晒,芹菜味漸出,酸味漸入,湯晒成了鮮魚湯般的奶白色,盛起做魚魚湯,加少量佐料和適量樸素炒菜,保持漿水天然的酸爽,食材本身的原香,就成了地道的鄉里名小吃——漿水魚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