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睡眠、治慢病”中醫防治慢性病有獨特優勢!'

"

本公眾號為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官方微信,如果您還未關注,請點擊上方藍色“首都中醫”進行關注。

作者:宋軍 中國中醫科學院

慢病即慢性非傳染性疾病(noninfectiouschronicdiseases,NCDS)的簡稱,也可稱之為“慢性病”,是對一組起病時間長,缺乏明確病因證據,一旦發病就病情遷延不愈的非傳染性疾病的概括性總稱。他涵蓋了心腦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精神疾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骨關節病等常見疾病。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的慢性病患者已超過3億人,慢性病致死人數已佔到我國因病死亡人數的80%以上,導致的疾病負擔已佔到總疾病負擔的70%。同時,以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為代表的慢性病已有呈現年輕化發展的趨勢,嚴重影響人民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中醫防治慢病有獨特優勢,值得推廣研究。

慢病與睡眠

近幾十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生存競爭日趨激烈,人際關係也更加複雜,工作、生活壓力和社會心理壓力不斷加大;另外,隨著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發展,人們文化娛樂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人們娛樂休閒的工具越來越多。在上述問題面前,睡眠似乎就顯得有點浪費,正常的睡眠常常被無情地擠佔,睡眠不足的問題就變得更加嚴重。我們在臨床上經常會遇到,最初該睡的時候不想睡,以至於後來想睡的時候睡不著的患者。失眠在人群中所佔的比例是驚人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一般人群中約有30%~48%有失眠症狀,約25%的人對睡眠不滿意,10%~15%的人會因慢性失眠導致明顯的白天勞累。中國慢性病及其危險因素監測研究發現,失眠障礙或睡眠質量差在女性、老年人群中更為普遍。睡眠不足或失眠不但會影響日間的生活、工作質量,還會帶來嚴重的健康問題。

失眠或睡眠不足的人群是非常龐大的,由此而引起的慢病也是層出不窮的,可以源源不斷地向各種醫療機構輸送種類繁多的慢病患者。通過調整慢病患者的睡眠狀況,改善慢病患者的睡眠質量,增強患者對疾病的抵抗、修復能力,減少患慢病的機會,就有可能成為阻斷失眠或睡眠不足與慢病發生、發展間的惡性循環的關鍵環節。

我們在臨證中發現,患慢病來門診診療的患者普遍存在失眠、睡眠不足、睡眠節律紊亂等問題。曾經有學生粗略統計就診於我門診患者的睡眠狀況,結果顯示:有超過九成的患者存在上述三種狀況。患者普遍存在的睡眠問題也為我們的“調睡眠、治慢病”的治療理念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對於慢性病患者,我們首先通過調理患者的睡眠,包括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調整患者的睡眠時長,調整患者的生物節律等來治療患者的疾病。在睡眠狀況得到比較滿意的改善後,再針對其具體疾病進行調治。有些患者在調理睡眠的過程中,所患疾病已經可以得到較好的控制、改善。

中醫對睡眠的認識

在中醫看來,睡眠是人最基本的生理功能,涉及人體的陰陽。《靈樞·口問》將睡眠—覺醒節律性變化歸之為陰陽的變化,曰:“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矣。”為晝寤、夜瞑的人體生物節律變化現象提供了理論支撐。人作為生活在天地間的生物體,與自然的關係極為密切。人的身體狀況是受外界環境影響的,所以,也應當順應自然界的變化生活。《素問·保命全形論》指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天人相應是我國古代哲學的基本觀念之一,也是中醫的基本指導思想。《素問·金匱真言論》中有“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故人亦應之。”很好地詮釋了人體晝寤、夜瞑變化的現象,也是人順應自然的一個具體表現,也是維護身體健康的基本保障。反之,長期倒班就容易引起身心健康問題,涉及晝夜節律打亂的輪班工作,在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致癌物清單中更被歸為2A類致癌物。

《靈樞·營衛生會》還用營衛氣盛衰解釋少壯之人與老人睡眠狀況差異的原因,“壯者之氣血盛,其肌肉滑,氣道通,榮衛之行,不失其常,故晝精而夜瞑。老者之氣血衰,其肌肉枯,氣道澀,五臟之氣相搏,其營氣衰少而衛氣內伐,故晝不精,夜不瞑”。由此可見,睡眠與人體氣血的盛衰、肌肉的榮枯、經脈的通暢與否都有著密切的關係,是人體健康狀況的綜合體現。同時,我們從上面的文字中還可以發現,“晝不精,夜不瞑”其實是互為因果的,晝不精,昏昏欲睡,碎片化睡眠,或者日間的過多睡眠也會導致夜間的不瞑;夜間的睡眠障礙會引起或加重晝不精。上文還指出了臨床的治療原則和調理方法,通過調整患者的氣血營衛的虛實狀態,糾正營衛的失和狀態,使人體的氣血充盈;通過調養人體脾胃,使肌肉得到滋養,恢復其豐滿滑潤的狀態;通過理氣活血通脈,使其氣道得通,氣血運行恢復正常,睡眠就會自然恢復正常。我們經常說,睡眠的正常與否不僅是臨床上患者的一個症狀體現,它更是身體機能是否正常的晴雨表,反映出了身體的基本狀況;睡眠障礙患者或伴有失眠的患者,通過適當的治療,隨著患者睡眠狀況的不斷改善,身體健康也在得以逐漸恢復。因此,我們也可以說,睡眠是檢驗臨床療效最簡單、最快捷的方法和標準。

調睡眠治慢病的臨床實踐

近十餘年來,筆者一直從調整患者的睡眠狀態入手,治療涵蓋內、外、兒、婦等科室,涉及神經、心血管、呼吸、消化、內分泌、泌尿生殖等系統的眾多疾病,大多收到了較好的臨床療效。

我們從《黃帝內經》中不難看出,許多雜病可以導致睡眠障礙的問題。同時,許多臨床重要治療原則也多源於《黃帝內經》,書中涉及治療失眠的內容相當豐富。除了上述我們提到的調治失眠的三法外,還有諸多論述。在《素問·逆調論》中對胃失和降及水氣內停所致的“不得臥”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分析、論述,如:“不得臥而息有音者,是陽明之逆也,足三陽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氣亦下行,陽明逆不得從其道,故不得臥也。《下經》曰:胃不和則臥不安”。胃失和降是臨床較為常見的失眠病因之一,若中焦運化失職,氣機升降失序,上擾心神影響夜間睡眠,當以消導、和胃、降逆為其治;“夫不得臥,臥則喘者,是水氣之客也”,則與現代醫學所說,心肺功能障礙,影響睡眠,頗為相似,當以溫陽化飲、溫陽利水為主要治療原則。《素問·評熱病論》中也提到了:“諸水病者,故不得臥,臥則驚,驚則咳甚也”,由此可見,水溼內停也是導致不得臥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靈樞·邪客》還對邪氣客於五髒六腑的病機、治療及臨床療效做了詳細的記錄。“今厥氣客於五髒六腑,則衛氣獨衛其外,行於陽,不得入於陰。行於陽則陽氣盛,陽氣盛則陽蹺陷;不得入於陰,陰虛,故目不瞑....補其不足,瀉其有餘,調其虛實,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飲以半夏湯一劑,陰陽已通,其臥立至”。還對新發之病和久病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了較為客觀的描述。新發者,由於邪隨汗出,覆杯則臥;久病者,則需要三次左右的治療。其方中所用的半夏,現今也經常被用於失眠的患者,在辨證的基礎上,重用半夏可以起到較好的鎮靜安神作用。

此外,臨床上還有胸中鬱熱的梔子豉湯證、心腎不交的交泰丸證、痰熱上擾的黃連溫膽湯證等。臨證之時,還要考慮情志因素對睡眠的影響,我們觀察到,越來越多的患者的睡眠障礙及其他疾病都與其情志不遂有關。而情志問題可以進一步導致或加重臟腑功能失調、睡眠障礙,兩者之間互為因果,使慢性疾病在惡性循環中不斷惡化。辨證精準、用藥得當是臨床獲效的關鍵所在。我曾經用一劑大青龍湯解決了一位患者長期失眠的問題。患者自覺夜間有一股難以抵抗的睏意,讓自己有非上床睡覺不可的感覺。隨著睡眠狀況的改善,原有的喘咳問題也在快速改善。睡眠狀況的改善實際上是疾病向愈,陰陽趨於平衡的一個重要標誌。

中醫有“效不更方”之說,堅持原有的治療方向,不斷地調整患者生活方式,從整體角度辨證治療病人是基本原則。中醫調睡眠切忌堆砌大量具有重鎮、寧心、安神的中藥,如此做法,短期確實比較容易見效,有如現代醫學的安眠藥,隨著時間的推移,患者會感覺藥物的作用越來越差,甚至失去作用,還有可能進一步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在慢病不斷地給患者帶來痛苦、給家庭帶來沉重負擔、給社會帶來巨大壓力的今天,希望通過我們不懈的努力和探索,調整患者睡眠狀況,重建患者身體的陰陽平衡,達到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幫助患者逐漸康復的目的,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慢病防治的有效途徑。

編輯:董俊彤

審核:朱蕗鋆

“首都中醫”ID:

bjtcm010

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官方微信

長按識別左側二維碼,關注我們

歡迎您投稿,收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