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聖教序》的由來以及註解

書法 王羲之 藝術 玄奘 唐朝 聞是書畫 2018-12-07
瞭解《聖教序》的由來以及註解

瞭解《聖教序》的由來以及註解

瞭解《聖教序》的由來以及註解

瞭解《聖教序》的由來以及註解

瞭解《聖教序》的由來以及註解

瞭解《聖教序》的由來以及註解

瞭解《聖教序》的由來以及註解

瞭解《聖教序》的由來以及註解

瞭解《聖教序》的由來以及註解

瞭解《聖教序》的由來以及註解

瞭解《聖教序》的由來以及註解

瞭解《聖教序》的由來以及註解

瞭解《聖教序》的由來以及註解

瞭解《聖教序》的由來以及註解

瞭解《聖教序》的由來以及註解

瞭解《聖教序》的由來以及註解

瞭解《聖教序》的由來以及註解

瞭解《聖教序》的由來以及註解

瞭解《聖教序》的由來以及註解

瞭解《聖教序》的由來以及註解

瞭解《聖教序》的由來以及註解

瞭解《聖教序》的由來以及註解

瞭解《聖教序》的由來以及註解

瞭解《聖教序》的由來以及註解

瞭解《聖教序》的由來以及註解

瞭解《聖教序》的由來以及註解

瞭解《聖教序》的由來以及註解

瞭解《聖教序》的由來以及註解

瞭解《聖教序》的由來以及註解

瞭解《聖教序》的由來以及註解

瞭解《聖教序》的由來以及註解

因碑首刻七佛像,又稱《七佛聖教序》。咸亨三年(672)建於京城長安弘福寺。《三藏聖教序》是唐太宗為表彰玄奘法師赴西域各國求取佛經,回國後翻譯三藏要籍而寫的。太子李治(高宗)併為附記,諸葛神力勒石,朱靜藏鐫字。碑石高9.4尺,寬4.2尺。共30行,行80餘字不等。現在陝西西安碑林。

“集王”一格,首推《聖教序》。其碑字由懷仁借內府所藏王羲之真跡,歷時25年集募而成,故為世所重。碑文選自王王羲之各帖,如知、趣、或、群、然、林、懷、將、風、朗、是、崇、幽、託、為、攬、時、集等字皆取自《蘭亭序》。由於懷仁對於書學的深厚造詣和嚴謹態度,致使此碑點畫氣勢、起落轉側,纖微克肖,充分地體現了王書的特點與韻味,達到了位置天然、章法秩理、平和簡靜的境界。” 當然這種集字的做法也有相當的侷限性。如重複的字較少變化,偏旁拼合的字結體缺少呼應。自此碑以後,效集王羲之書或其它大書法家書的字集為碑刻者不斷出現,如僧大雅集《興福寺碑》,唐玄序集《新譯金剛經》等均為佳作,但仍以《集王羲之聖教序》最為成功。

《聖教序》的由來:

唐代僧人玄奘法師西行取經 ,歷盡千辛萬苦,冒生命危險,才到達印度。在他取經迴歸長安時,舉國為之震動,太宗對於玄奘艱苦取經的偉大精神非常感動,並謂 “勝朝盛事”,對於他在佛學方面的成就,也極端推崇,於是在貞觀十九年二月六日敕命他在長安弘福寺中,專門翻譯梵經。併為其翻譯的《瑜伽師地論》賜予序文,這便是《聖教序》的由來。

《聖教序》成文以後,為了永垂後世,昭示天下,乃籌備將其刻於碑石流傳,又因為太宗皇帝深愛羲之書法,故大家認為這篇碑文,非書聖王羲之書法“不足貴”,然羲之乃晉人,不可再起而書之,於是請弘福寺沙門懷仁擔任集字拼文工作。 釋懷仁原是一名擅長王羲之書法的僧人,據說他還是王羲之的後裔,懷仁用集字的方法以王羲之書法拼就《聖教序》全文。太宗為了方便懷仁的集字工作,特地准許將宮中收藏的大批王羲之字跡供給鉤摹綴集。

《聖教序》全文共一千九百零四字,其中包括唐太宗的序文、高宗李治的一篇記和玄奘本人所譯的一首經三個部分,懷仁經過了長達二十四年的收集和拼湊、苦心經營,終成此碑。足見《聖教序》乃王羲之書法之集大成也。此碑廣採王書之眾長,非常注重變化和銜接,摹刻亦頗為精到,因此可以說,“聖帖”是從王氏書跡中經過挑選合成的,足以代表王氏之書的精華,可稱最佳典範。

清人蔣衡在《拙存堂題跋》中說: "沙門懷仁乃右軍裔孫,得其家法,故《集字聖教序》一氣揮灑,神采奕奕,與《蘭亭序》並驅,為千古字學之祖"。《集字聖教序》問世後,宋、明、清以來的歷代書家對這一作品評價甚高,稱之為"百代模楷。模仿羲之書,必自懷仁始。"的確,這一碑刻充分地表現出了王羲之書法藝術的精美典雅和靈動多姿。此碑功德無量,直至今日仍是我們學習書法不可多得的珍貴碑帖。

其主要特點是:

(1)字數多。全碑共1 900餘字,字字精雅飄逸,款款相映成趣,可供學習和臨摹的餘地很寬。

(2)字體多。全碑將王羲之的楷書、行書、草書雜糅其間,大膽地搭配、組合、集成,動靜結合,揮灑自如,對後世書法尤其是當代書法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3)變化多。一是筆法十分豐富,楷、行、草、隸、篆各種筆法無不用之其中;二是結字新穎生動,平中見奇,開合有度,欹正相依,靈動多姿;三是重複的字、偏旁部首無不體現變化翻新。據載,懷仁為收集《聖教序》上的碑字,用時長達18年之久,可見其用心之良苦。在書法史上,可以說“集字”是從懷仁開始的。

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釋文:

大唐三藏聖教序

太宗文皇帝制

弘福寺沙門懷仁集

晉右將軍王羲之書。

蓋聞二儀有像,顯覆載以含生;四時無形,潛寒暑以化物。

聽說天地有形狀,所以顯露在外、覆蓋並且承載著一切有生命的東西;因為四季沒有形狀,所以深藏著嚴寒酷熱來化育萬物。

是以窺天鑑地,庸愚皆識其端;明陰洞陽,賢哲罕窮其數。

因此觀察體驗天地的變化,即使是平凡而愚蠢的人也能知道它的一些徵兆;要通曉明白陰陽變化,即使是賢能而有智慧的人也極少有研究透它的變化規律的。

然而天地苞乎陰陽而易識者,以其有像也;陰陽處乎天地而難窮者,以其無形也。

但是天地包容著陰陽變化而容易懂的原因,是因為天地有形狀;陰陽變化在天地之間而難研究透的原因,是因為陰陽變化是沒有形狀的。

故知像顯可徵,雖愚不惑;形潛莫睹,在智猶迷。

所以天地的形象顯露在外並能得到驗證,即使愚蠢的人也會明白;而陰陽的變化隱藏了起來沒有人能看得見,即使是聰明人仍會迷惑不解。

況乎佛道崇虛,乘幽控寂,弘濟萬品,典御十方,舉威靈而無上,抑神力而無下。

況且佛道推崇虛空,它駕乘著隱祕來操縱著超脫一切的境界,也主張廣泛救濟眾多生靈,用佛教的理論來治理天下。佛法一旦施發神威就沒有上限,剋制神奇的力量也沒有下限。

大之則彌於宇宙,細之則攝於毫釐。

佛道從大處說它遍佈宇宙,從小處說又能收攏一絲一毫。

無滅無生,歷千劫而不古;若隱若顯,運百福而長今。

因為佛道主張不生不滅,超脫一切,所以雖歷經久遠而永不衰落。它有時隱藏,有時顯露,以多種多樣的形式傳送著無數的幸福直到如今。

妙道凝玄,遵之莫知其際;法流湛寂,挹之莫測其源。

佛道中寓含的神妙的道理和高深的玄機,即使遵循它也沒有誰知道它的邊際的;佛法的流傳,深邃而靜遠,即使推崇它也沒有誰探究出它的根源。

故知蠢蠢凡愚,區區庸鄙,投其旨趣,能無疑惑者哉!

所以眾多平凡而無知的人,以及那些平庸淺陋之輩,面對佛教高深的旨意,能沒有疑惑不解嗎?

然則大教之興,基乎西土,騰漢庭而皎夢,照東域而流慈。

然而佛教是在西土產生並興起的。流傳到大唐漢地就象明亮的美夢一樣,照耀著大唐而流傳著慈愛。

昔者,分形分跡之時,言未馳而成化;當常現常之世,民仰德而知遵。

很早很早以前天地初開的時候,語言還沒有傳播,教化還沒有形成,當今人們敬慕德行也懂得遵循禮儀。

及乎晦影歸真,遷儀越世,

在漫長的等待中,人類由渾沌昏暗迴歸到今天正本清原的時候,世道更替,法度發生了變化。

金容掩色,不鏡三千之光;

早先佛祖那光輝的容顏被一種顏色所遮蔽,佛光照耀不到三千大世界之上;

麗象開圖,空端四八之相。

今朝它美好的形象才得以展開,我們似乎看到了空中端坐著佛像,甚至連它身上的三十二個顯著特徵都清晰可見。

於是微言廣被,拯含類於三塗;遺訓遐宣,導群生於十地。

於是精妙的語言廣為流傳,才得以從生死的苦難中去拯救萬物。於是先輩說的有道理的話得以長久地傳播,也才能在廣闊的大地上引導眾生度過苦難。

然而真教難仰,莫能一其旨歸,

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真的正教很難廣泛流傳,各種教派不能把真教的意旨精華統一歸屬到一起;

曲學易遵,邪正於焉紛糾。

而邪僻的不正當的學問卻容易使人依從,於是邪正之間就在教義上交錯雜亂。

所以空有之論,或習俗而是非;

所以空宗派和有宗派有了各自的觀點;有時沿襲著舊俗便產生了爭執。

大小之乘,乍沿時而隆替。

於是,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學說,就暫時沿著時間的流逝而在或興或衰中交替流傳。

有玄奘法師者,法門之領袖也。

有個叫玄奘的法師,是法門的領袖人物。

幼懷貞敏,早悟三空之心;

他從小就很聰明,心懷忠誠,早就能明白"三空"的教義;

長契神情,先苞四忍之行。

長大後他的神情、性格又和佛教的要求很是投合,他總是堅持包括"四忍"境界的佛門修行。

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

即使是松林澗的清風、湖水中的朗月,也比不上他的清麗華美;即使是仙飲的晨露、明亮的珍珠,豈能和他的明朗潤澤相比?

故以智通無累,神測未形,超六塵而迥出,只千古而無對。

所以他智慧超群,沒有牽掛,精神清透,並不顯露;他超出“六空”,不同於常人,多少年來沒有人可以和相比。

凝心內境,悲正法之陵遲;棲慮玄門,慨深文之訛謬。

他聚精會神地從內心修煉自己,常以正統佛學的衰落為悲傷;他靜心鑽研佛教,常因這精深的理論被謬傳而感慨嘆息;

思欲分條析理,廣彼前聞,截偽續真,開茲後學。

他想著要有條有理地分辨剖析經文,擴大佛學古代的經文典籍;取掉虛假的,保留真實的,讓後輩學者從此開始不再混淆真偽。

是以翹心淨土,往遊西域。

因此他嚮往淨土,就到西域去求學。

乘危遠邁,杖策孤征。

他冒著生命危險在萬里征途上行進;他拄著柺杖獨自遠行。

積雪晨飛,途閒失地;

途中艱險無以計數,早晨的漫天飛雪,行進途中有時找不到棲身之地;

驚砂夕起,空外迷天。

傍晚的滾滾風沙,遮天蔽月難辨方向。

萬里山川,撥煙霞而進影;

在萬里山川之上,有著他排開險阻、撥開迷霧前進的身影;

百重寒暑,躡霜雨(別本有作「雪」者)而前蹤。

在多少個嚴寒酷暑的季節裡,留下他踩霜宿雨而前進的腳印。

誠重勞輕,

他憑著對佛祖的誠心,視付出的辛苦為小事,

求深願達,

期望著自己的心願得以實現。

周遊西宇,十有七年。

他遊遍了西域各國,歷時一十七年。

窮歷道邦,詢求正教,

他歷經了所有經過的地方,探詢追尋正教。

雙林八水,味道餐風,

他經雙林;到八水,體會到了佛教聖地的高貴風尚;

鹿苑鷲峰,瞻奇仰異。

他去鹿苑,登鷲峰,瞻仰了佛祖生活過的奇珍異途。

承至言於先聖,受真教於上賢,探賾妙門,精窮奧業。

他在先賢聖人那裡接受了深奧的學問。

一乘五律之道,馳驟於心田;八藏三篋之文,波濤於口海。

對於“一乘”“五律”的佛學教說,他很快就牢記在心中,對“八藏”“三篋”的佛學理論,他講起來就象波濤流水,滔滔不絕。

爰自所歷之國,總將三藏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譯布中夏,宣揚勝業。

於是玄奘從所經過的大小國家中,總共蒐集吸取了三藏主要著作,一共六百五十七部,翻譯成漢文後在中原傳佈,從此這宏大的功業得以宣揚。

引慈雲於西極,注法雨於東垂,

慈仁的雲朵,從西地緩緩飄來,功德無量的佛法象及時雨一樣遍灑在大唐的國土上。

聖教缺而復全,蒼生罪而還福。

殘缺不全的佛教教義終於恢復完整,在苦難中生活的百姓又得到了幸福。

溼火宅之幹焰,共拔迷途;

熄滅了火屋裡燃燒的熊熊烈火,(解救眾蒼生於水深火熱之中),從此不再迷失方向;

朗愛水之昏波,同臻彼岸。

佛光普照,驅散了昏暗,照耀著眾生到達超脫生死的彼岸。

是知惡因業墜,善以緣升,

因此懂得了做惡必將因果報應而墜入苦海,行善也必定會憑著佛緣而升入天堂。

升墜之端,惟人所託。

為什麼會有升有墜,那就只有看人的所作所為。

譬夫桂生高嶺,零露方得泫其華;蓮出淥波,飛塵不能汙其葉。

比如桂花生長在高高的山嶺上,天上的雨露才能夠滋潤它的花朵;蓮花出自清澈的湖水,飛揚的塵土就不會玷汙它的葉子。

非蓮性自潔而桂質本貞,良由所附者高,則微物不能累;所憑者淨,則濁類不能沾。

這並不是說蓮花原本潔淨,桂花原本貞潔,的確是因為桂花所依附的條件本來就高,所以那些卑賤的東西不能傷害到它;蓮花依附的本來就很潔淨,所以那些骯髒的東西就玷汙不了它。

夫以卉木無知,猶資善而成善,況乎人倫有識,不緣慶而求慶!

花草樹木沒有知覺,尚且能憑藉好的條件成就善事,更何況人類有血有肉有思維,卻不能憑藉好的條件去尋求幸福。

方冀茲經流施,將日月而無窮;斯福遐敷,與乾坤而永大。

希望這部《大唐三藏聖教》經得以流傳廣佈,象日月一樣,永放光芒;將這種福址久遠地布撒人間,與天地共存,發揚廣大。

(上述為唐太宗李世民寫的序文)

{玄奘表啟上奏的當天,皇帝就下敕說:}

朕才謝珪璋。

朕的才能不如圭璋玉質珍貴,

言慚博達。

言詞不能博聞通達。

至於內典。尤所未閒。

至於佛典,自己尤其不熟悉。

昨制序文。塗為鄙拙。

昨天所寫的序文,非常拙劣,

唯恐穢翰墨於金簡。

唯恐自己的筆墨將金簡汙穢,

標瓦礫於森林。

自己的言詞象瓦礫那樣混入珍珠之林。

忽得來書。謬承褒讚。

忽然收到法師的來信,受到不適當的褒場讚頌。

{玄奘接到皇上的敕諭後,又上表致謝,皇上下敕說:}

循躬省慮。彌蓋厚顏。

自己躬身思慮反省,更加覺得沒有顏面。

善不足稱,空勞致謝。

我的序文不值得稱頌讚美,空勞法師來信致謝。

皇帝在春宮述三藏。聖記。

唐太宗李世民的回覆

{皇太子李治(當時還是太子,刻碑時已做皇帝,故有“皇帝在春宮述三藏”之說)也撰寫《述三藏聖記》說:}

夫顯揚正教,非智無以廣其文。崇闡微言。

顯揚正確的佛教,如果不是智者則不能使經文廣大,崇揚微妙的言詞,

非賢莫能定其旨。

如果不是賢者則不能確定其宗旨。

蓋真如聖教者。諸法之玄宗。眾經之輒(足屬)也。

因為其如聖教,是各種佛法的玄妙源泉,是各種經論的軌範啊!

綜括宏遠。奧旨遐深。極空有之精微。體生減之機要。

它綜括弘大長遠,奧旨深遠,極盡了空與有的精微,體悟了生與滅的機要。

詞茂道曠。尋之者不究其源。文顯義幽。

言詞豐茂,道理廣大,探尋其中義理的人,不能究測它的源頭;文字顯明、義理幽深,

履之者莫測其際。

按照它去修行的人,無法探測它的邊際。

故知聖慈所被。業無善而不臻。

因此知道,佛的聖慈所包含的業感,無害而不到達彼岸;

妙化所敷。緣無惡而不翦。

佛的妙化所函蓋的因緣,無惡而不被剪除。

開法綱之綱紀。弘六度之正教。

開示法網的綱紀,弘揚六度(大度指佈施、持戒、忍辱、精進、撣定、智慧。)的正教,

拯群有之塗炭。啟三藏之祕扃是以。

拯救眾生於塗炭之中,開啟三藏的祕密。

名無翼而長飛。道無根而永固。

因此佛名沒有羽翼而飛行於長空,佛道沒有根基而永遠堅固。

道名流慶。歷遂古而鎮常。

從佛的道、名中流出幸福,經歷千古而道名人常不變;

赴感應身。經塵劫而不朽。

佛的應身赴感顯現,經歷塵劫而應身常住不朽。

晨鐘夕梵。交二音於鷲峰。

早晨的鐘聲、夜晚的梵唄,兩種聲音在鷲峰交會;

慧日法流。轉雙輪於鹿菀。

慧日高照,佛法流轉,佛在鹿野苑轉動定慧雙輪。

排空寶蓋。接翔雲而共飛。

天空排列著寶蓋,與下雲相連而共同飛行;

莊野春林。與天花而合彩。

莊外曠野中春天的樹林,與天上仙花合成續紛的色彩。

伏惟皇帝陛下。上玄資福。垂拱而治八荒。

尊敬的皇帝陛下,以崇尚玄理為福慶的資本,垂拱無為而全國八方荒遠之地得以治理;

德被黔黎。斂衽而朝萬國。

德政施於百姓,整整衣袖而萬國前來朝貢;

恩加朽骨。石室歸貝葉之文。

恩惠施給那些已死去的人,貝葉經文藏於石室之中;

澤其昆蟲。金匱流梵說之偈。

惠澤及於昆蟲,梵說偈頌流入金匱(金匱、石室喻國家藏書之處)之內。

遂使阿(禾辱)達水。通神旬之八川。耆闍崛山。接嵩華之翠嶺。

遂便印度的阿耨達河與中華的人條大河相通,耆者掘山與蒿山、華山的翠嶺相接。

竊以性德凝寂。麋歸心而不通。

我認為,佛的法性凝定靜寂,沒有歸心於佛法是不能溝通的;

智地玄奧。感懇誠而遂顯。

佛的智慧玄奧,只要誠懇感應便能顯現明通。

豈謂重昏之夜。燭慧炬之光。

沒有想到,在昏暗之夜,點燃了智慧火炬之光;

火宅之朝。降法雨之澤。

在家宅著火之時,降下佛法甘雨之澤。

於是百川異流。同會於海。

於是,百條江河雖然流向不同,都在大海中匯合;

萬區分義。總成乎實。

萬類事物義理不同,都是成就真理的實際。

豈與湯武校其優劣。堯舜比其聖德者哉。

這難道能與商場、周武比較優劣,自堯、舜比較聖德嗎?

玄奘法師者。夙懷聰令。立志夷簡。

玄奘法師,平素胸懷聰穎、立志平夷簡易。

神清齠齔之年。體拔浮華之世。

兒童時期就神志清素,超拔浮華塵世,

凝情定室。匿跡幽巖。

心情專注於禪定,蹤跡隱藏於幽深的巖谷,

棲息三禪。巡遊十地,超六塵之境。

在三禪的境界中棲息,遊心於菩薩修行的十地,超越六種感官的境地,

獨步迦維。會一乘之旨。隨機化物。

獨自在印度迦維國(佛誕生處)漫步,會通一乘佛法的奧自,隨著機緣化導眾生。

以中華之無質。尋印度之真文。

因中華沒有正確的佛法,到印度尋訪佛教真經。

遠涉恆河。終期滿字。

遠涉恆河之水,終於獲得完滿的義理。

頻登雪嶺。更獲半珠。

多次登臨雪山,又獲得雪山半倡。

問道法還。十有七載。備通釋典。利物為心。以貞觀十九年九月六日奉。敕於弘福寺。翻譯聖教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

往還尋訪佛法17年,精通了全部佛教經典,以利益人類作為自己的志願,在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二月六日,遵照敵令於弘福寺翻譯聖教657部。

引大海之法流。洗塵勞而不竭。

引來象大海般的佛法流水,洗滌塵汙煩勞而永不枯竭;

傳智燈之長焰。皎幽闇而恆明。

傳授智慧燈炬的永久光焰,照亮幽暗而恆久光明。

自非久值勝緣。何以顯揚斯旨。

如果不是長久培植善良的因緣,如何能夠顯揚佛教的宗旨呢?

所謂法相常住。齊三光之明。

所謂法相常住不壞,與日胡、星辰的光明齊等。

我皇福臻。同二儀之固。

我皇的福報,與天地一樣堅固。

伏見御製。眾經論序。照古騰今。

我見到皇上寫的眾經論的序言,超越古今,

理含金石之聲。文抱風雲之潤。

義理上包含著金石的聲音,文采上具有風雲的潤澤。

治輒以輕塵足嶽。墜露添流。

李治只能用輕微塵埃附著於高高的山嶽,墜落一滴露珠添入奔騰的河流。

略舉大綱。以為斯記。

略舉大綱,寫成這篇序記。

{皇太子李治的回覆}

治素無才學。性不聰敏。

治素無才學,又無聰敏的稟性,

內典諸文。殊未觀覽。

尤其諸多佛經未曾觀覽,

所作論序。鄙拙尤繁。

所寫序論粗拙繁雜。

忽見來書。褒揚贊述。

今忽見法師來書,對我褒揚稱讚,

撫躬自省。慚悚交併。

自感慚恐交加,

勞師等遠臻。深以為愧。

煩勞三藏法師等遠道送來,真是有愧有愧。

貞觀廿二年八月三日內府。

在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八月三日於內府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