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衍義:民間技藝傳承好 古法非遺釀酒香

手工藝 白酒 農業 ithello 2017-06-14

暮春時節,內蒙古赤峰市平莊鎮什二腦村的一處農家院落裡,嬌豔欲滴的海棠花綴滿枝頭,微風徐來,暗香湧動,引得蝶舞蜂忙,這正是一年裡最佳的釀酒時節。正如“明前茶”之矜貴難得,一年之中“春釀”的時節同樣僅此唯一,古人常以“春”字為酒名,便得於此。春季釀造的酒,口感純淨,風味獨佳,乃美酒中的上上品。

謝衍義:民間技藝傳承好 古法非遺釀酒香

伴著陣陣花香與酒香,記者採訪了平莊傳統酒民間技藝謝氏釀法傳承人——謝衍義師傅,由此打開了一扇全新的酒文化之門。

謝衍義:民間技藝傳承好 古法非遺釀酒香

這像磚塊一樣的傳統大麴就是謝衍義製作的。謝衍義自十九歲開始從事傳統大麴酒釀造,至今已有四十餘年。其祖父謝善雲在清朝末年是遠近聞名的釀酒藝人,後來將手藝傳授給了其父親謝德志,父親又傳授給了他。流傳近千年的大麴釀酒術,其技藝在謝氏家族百年的傳承中,注入了謝家幾代人的心血和汗水。因此,這一古老技藝傳承至今,不僅具備地域風情,也帶有家族特點。

“父親年輕時經歷瞭解放前的動盪年代和解放後的困難時期,燒酒手藝在父親這一代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和利用。我父親沒讀過書,但對手藝很重視,他常說‘家財萬貫不如薄藝在身’,就是讓我們靠本事吃飯,靠手藝養家”謝師傅說道。當年由於家裡條件有限,為了能學好手藝,謝師傅的父親讓他向老燒酒藝人拜師學藝。在父親的培養和老師父的指導下,謝師傅成了一名傳統釀酒人,在當地小有名氣。如今謝師傅對老一輩留下的技藝已傳承了四十年,用古法釀出的酒更加古韻濃重,回味無窮。

謝衍義:民間技藝傳承好 古法非遺釀酒香

“早時候(二十世紀初)都用古法釀酒的,後來(大概上世紀八十年代)有了“糖化酶”和“ADY(活性乾酵母)”,古法釀酒就被工業化釀酒取代了。”謝師傅說。

由於傳統酒成本高,產量低,勞動強度大,又受季節限制,所以沒有競爭能力。隨著那些老藝人的老去,目前流傳在本地近千年的大麴釀酒術已經瀕臨絕跡。

“現在的人對酒的理解不是“勾兌”就是“小燒”,早沒有傳統酒的記憶了。”謝師傅不無感慨的說。雖然釀酒業發展到今天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也是必然趨勢,但是不論現代科學有多發達,傳統釀酒的精湛技藝,傳統酒的古老韻味,都是現代科學所不能代替的。

謝衍義:民間技藝傳承好 古法非遺釀酒香

正是如此,謝師傅依然固守著順應天時的自然規律,採用多種糧食做原料,耐心等待糧食成熟、曲塊慢慢發酵,也堅守著民間老釀酒藝人那份對傳統技藝的執著和驕傲。一罈春釀,見證了一位釀酒老藝人的匠心獨運。

謝氏釀法屬自然發酵,原生態釀造,講究的是天地人合為一體,產品源於自然,高於自然,人工的再現了大自然的無窮魅力。由於受自然界的影響大,所以每年所產的酒的風味略有差別,甚至各窯池之間所產的酒也不盡相同,因此,每壇酒都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在老釀酒藝人之間流傳著一首《燒酒歌》:“火烤胸前熱,風吹背後寒。只知飲酒樂,哪知燒酒難。”便真實地道出了釀酒師傅們的艱辛。複雜的傳統大麴酒釀造工藝,讓謝師傅格外珍視釀出的每一滴純釀。

在赤峰市這塊孕育了深厚文明的沃土上,勤勞勇敢的寶山人民,用智慧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留下了許多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平莊傳統酒民間技藝謝氏釀法是這些珍貴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謝衍義:民間技藝傳承好 古法非遺釀酒香

古法歷春秋,百年成佳釀。如今,謝氏釀酒法已經成為赤峰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進行自治區級非遺的申報。

優秀傳統文化需要一代代人傳承弘揚。謝師傅已經是花甲之年,他正將這一傳統技藝傳承給兒子謝新宇。後繼有人,老師傅感到莫大的欣慰,他希望兒子能繼續傳承下去,讓子孫後代明白傳統手藝的珍貴。(姚迪 傅星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