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
"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徐豔豐,彩扎(秸稈扎刻)代表性傳承人。50多年中,徐豔豐完成了故宮角樓、天壇祈年殿、滕王閣、宋代閣樓、遼代白塔等80餘件作品,獲得中國國際民間藝術博覽會山花獎、民間工藝金獎等50多個獎項,作品被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等地的博物館珍藏。

位於河北省中部的廊坊市永清縣,地勢低窪,多年來盛產高粱,高粱稈被當地人用作柴火、飼料和肥料等,遍地皆是,司空見慣。而在徐豔豐的眼中,這些高粱秸稈統統成了“寶貝”。

"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徐豔豐,彩扎(秸稈扎刻)代表性傳承人。50多年中,徐豔豐完成了故宮角樓、天壇祈年殿、滕王閣、宋代閣樓、遼代白塔等80餘件作品,獲得中國國際民間藝術博覽會山花獎、民間工藝金獎等50多個獎項,作品被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等地的博物館珍藏。

位於河北省中部的廊坊市永清縣,地勢低窪,多年來盛產高粱,高粱稈被當地人用作柴火、飼料和肥料等,遍地皆是,司空見慣。而在徐豔豐的眼中,這些高粱秸稈統統成了“寶貝”。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這些平淡無奇的高粱稈,在徐豔豐的手中,被做成了走馬燈、建成了黃鶴樓、砌成了天安門,個個精美絕倫,不僅被中國美術館收藏,還被作為國禮送到了海外。

"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徐豔豐,彩扎(秸稈扎刻)代表性傳承人。50多年中,徐豔豐完成了故宮角樓、天壇祈年殿、滕王閣、宋代閣樓、遼代白塔等80餘件作品,獲得中國國際民間藝術博覽會山花獎、民間工藝金獎等50多個獎項,作品被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等地的博物館珍藏。

位於河北省中部的廊坊市永清縣,地勢低窪,多年來盛產高粱,高粱稈被當地人用作柴火、飼料和肥料等,遍地皆是,司空見慣。而在徐豔豐的眼中,這些高粱秸稈統統成了“寶貝”。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這些平淡無奇的高粱稈,在徐豔豐的手中,被做成了走馬燈、建成了黃鶴樓、砌成了天安門,個個精美絕倫,不僅被中國美術館收藏,還被作為國禮送到了海外。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50多年潛心技藝,徐豔豐說:完全是始於一次偶遇。

那一年,徐豔豐11歲。一天,他與鄰家的小夥伴上山打豬草。回來的路上,路過一個老大爺守著的小鋪子,兩人同時被“唧唧”的蟈蟈叫聲留住了腳步。老大爺看他們著了迷似的久久不願離去,乾脆送了兩個蟈蟈籠給這小哥倆。拿到禮物的兩人,激動地飛奔回了家。

"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徐豔豐,彩扎(秸稈扎刻)代表性傳承人。50多年中,徐豔豐完成了故宮角樓、天壇祈年殿、滕王閣、宋代閣樓、遼代白塔等80餘件作品,獲得中國國際民間藝術博覽會山花獎、民間工藝金獎等50多個獎項,作品被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等地的博物館珍藏。

位於河北省中部的廊坊市永清縣,地勢低窪,多年來盛產高粱,高粱稈被當地人用作柴火、飼料和肥料等,遍地皆是,司空見慣。而在徐豔豐的眼中,這些高粱秸稈統統成了“寶貝”。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這些平淡無奇的高粱稈,在徐豔豐的手中,被做成了走馬燈、建成了黃鶴樓、砌成了天安門,個個精美絕倫,不僅被中國美術館收藏,還被作為國禮送到了海外。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50多年潛心技藝,徐豔豐說:完全是始於一次偶遇。

那一年,徐豔豐11歲。一天,他與鄰家的小夥伴上山打豬草。回來的路上,路過一個老大爺守著的小鋪子,兩人同時被“唧唧”的蟈蟈叫聲留住了腳步。老大爺看他們著了迷似的久久不願離去,乾脆送了兩個蟈蟈籠給這小哥倆。拿到禮物的兩人,激動地飛奔回了家。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回到家的徐豔豐,開始白天黑夜地琢磨起這個小籠子。

徐豔豐出生於村裡的一個木工世家,祖上十三代都是木匠,對古代建築都有些研究。耳濡目染之下,徐豔豐從小就對中國古代建築的“五脊六獸”和對稱結構產生了興趣。儘管沒有從事木匠活兒,但眼前的這個蟈蟈籠正是他心中的建築。

"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徐豔豐,彩扎(秸稈扎刻)代表性傳承人。50多年中,徐豔豐完成了故宮角樓、天壇祈年殿、滕王閣、宋代閣樓、遼代白塔等80餘件作品,獲得中國國際民間藝術博覽會山花獎、民間工藝金獎等50多個獎項,作品被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等地的博物館珍藏。

位於河北省中部的廊坊市永清縣,地勢低窪,多年來盛產高粱,高粱稈被當地人用作柴火、飼料和肥料等,遍地皆是,司空見慣。而在徐豔豐的眼中,這些高粱秸稈統統成了“寶貝”。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這些平淡無奇的高粱稈,在徐豔豐的手中,被做成了走馬燈、建成了黃鶴樓、砌成了天安門,個個精美絕倫,不僅被中國美術館收藏,還被作為國禮送到了海外。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50多年潛心技藝,徐豔豐說:完全是始於一次偶遇。

那一年,徐豔豐11歲。一天,他與鄰家的小夥伴上山打豬草。回來的路上,路過一個老大爺守著的小鋪子,兩人同時被“唧唧”的蟈蟈叫聲留住了腳步。老大爺看他們著了迷似的久久不願離去,乾脆送了兩個蟈蟈籠給這小哥倆。拿到禮物的兩人,激動地飛奔回了家。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回到家的徐豔豐,開始白天黑夜地琢磨起這個小籠子。

徐豔豐出生於村裡的一個木工世家,祖上十三代都是木匠,對古代建築都有些研究。耳濡目染之下,徐豔豐從小就對中國古代建築的“五脊六獸”和對稱結構產生了興趣。儘管沒有從事木匠活兒,但眼前的這個蟈蟈籠正是他心中的建築。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徐豔豐去地裡撅來了高粱稈,再對照著蟈蟈籠仔細地剪稈、挖槽,很快做出了一個。“但是這一個口鬆、晃盪。於是我又試了一次,第二次就成功了。”徐豔豐說。

"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徐豔豐,彩扎(秸稈扎刻)代表性傳承人。50多年中,徐豔豐完成了故宮角樓、天壇祈年殿、滕王閣、宋代閣樓、遼代白塔等80餘件作品,獲得中國國際民間藝術博覽會山花獎、民間工藝金獎等50多個獎項,作品被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等地的博物館珍藏。

位於河北省中部的廊坊市永清縣,地勢低窪,多年來盛產高粱,高粱稈被當地人用作柴火、飼料和肥料等,遍地皆是,司空見慣。而在徐豔豐的眼中,這些高粱秸稈統統成了“寶貝”。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這些平淡無奇的高粱稈,在徐豔豐的手中,被做成了走馬燈、建成了黃鶴樓、砌成了天安門,個個精美絕倫,不僅被中國美術館收藏,還被作為國禮送到了海外。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50多年潛心技藝,徐豔豐說:完全是始於一次偶遇。

那一年,徐豔豐11歲。一天,他與鄰家的小夥伴上山打豬草。回來的路上,路過一個老大爺守著的小鋪子,兩人同時被“唧唧”的蟈蟈叫聲留住了腳步。老大爺看他們著了迷似的久久不願離去,乾脆送了兩個蟈蟈籠給這小哥倆。拿到禮物的兩人,激動地飛奔回了家。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回到家的徐豔豐,開始白天黑夜地琢磨起這個小籠子。

徐豔豐出生於村裡的一個木工世家,祖上十三代都是木匠,對古代建築都有些研究。耳濡目染之下,徐豔豐從小就對中國古代建築的“五脊六獸”和對稱結構產生了興趣。儘管沒有從事木匠活兒,但眼前的這個蟈蟈籠正是他心中的建築。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徐豔豐去地裡撅來了高粱稈,再對照著蟈蟈籠仔細地剪稈、挖槽,很快做出了一個。“但是這一個口鬆、晃盪。於是我又試了一次,第二次就成功了。”徐豔豐說。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簡單的模仿複製,並不能讓這個少年滿足。很快,他又做出了2個連排的蟈蟈籠,最多時15個蟈蟈籠有序地編織在一起,各自獨立又異常別緻。

如果說做蟈蟈籠只是一次練手,那他後面的作品則一個比一個讓人震驚。12歲時,徐豔豐用高粱稈做了一盞大花燈,花燈的四個角還挑著一個小燈籠,每個燈籠都可以旋轉,被稱作“八仙過海走馬燈”,至今通電後仍能亮。

"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徐豔豐,彩扎(秸稈扎刻)代表性傳承人。50多年中,徐豔豐完成了故宮角樓、天壇祈年殿、滕王閣、宋代閣樓、遼代白塔等80餘件作品,獲得中國國際民間藝術博覽會山花獎、民間工藝金獎等50多個獎項,作品被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等地的博物館珍藏。

位於河北省中部的廊坊市永清縣,地勢低窪,多年來盛產高粱,高粱稈被當地人用作柴火、飼料和肥料等,遍地皆是,司空見慣。而在徐豔豐的眼中,這些高粱秸稈統統成了“寶貝”。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這些平淡無奇的高粱稈,在徐豔豐的手中,被做成了走馬燈、建成了黃鶴樓、砌成了天安門,個個精美絕倫,不僅被中國美術館收藏,還被作為國禮送到了海外。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50多年潛心技藝,徐豔豐說:完全是始於一次偶遇。

那一年,徐豔豐11歲。一天,他與鄰家的小夥伴上山打豬草。回來的路上,路過一個老大爺守著的小鋪子,兩人同時被“唧唧”的蟈蟈叫聲留住了腳步。老大爺看他們著了迷似的久久不願離去,乾脆送了兩個蟈蟈籠給這小哥倆。拿到禮物的兩人,激動地飛奔回了家。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回到家的徐豔豐,開始白天黑夜地琢磨起這個小籠子。

徐豔豐出生於村裡的一個木工世家,祖上十三代都是木匠,對古代建築都有些研究。耳濡目染之下,徐豔豐從小就對中國古代建築的“五脊六獸”和對稱結構產生了興趣。儘管沒有從事木匠活兒,但眼前的這個蟈蟈籠正是他心中的建築。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徐豔豐去地裡撅來了高粱稈,再對照著蟈蟈籠仔細地剪稈、挖槽,很快做出了一個。“但是這一個口鬆、晃盪。於是我又試了一次,第二次就成功了。”徐豔豐說。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簡單的模仿複製,並不能讓這個少年滿足。很快,他又做出了2個連排的蟈蟈籠,最多時15個蟈蟈籠有序地編織在一起,各自獨立又異常別緻。

如果說做蟈蟈籠只是一次練手,那他後面的作品則一個比一個讓人震驚。12歲時,徐豔豐用高粱稈做了一盞大花燈,花燈的四個角還挑著一個小燈籠,每個燈籠都可以旋轉,被稱作“八仙過海走馬燈”,至今通電後仍能亮。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時至今日,徐豔豐的作品“故宮角樓”仍被靜靜地安放在中國美術館中,供廣大市民遊客觀賞。經專家鑑定,至少可以保存500年。如此長的時間,與徐豔豐所使用的獨特材料“鐵稈高粱”有密切聯繫。

"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徐豔豐,彩扎(秸稈扎刻)代表性傳承人。50多年中,徐豔豐完成了故宮角樓、天壇祈年殿、滕王閣、宋代閣樓、遼代白塔等80餘件作品,獲得中國國際民間藝術博覽會山花獎、民間工藝金獎等50多個獎項,作品被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等地的博物館珍藏。

位於河北省中部的廊坊市永清縣,地勢低窪,多年來盛產高粱,高粱稈被當地人用作柴火、飼料和肥料等,遍地皆是,司空見慣。而在徐豔豐的眼中,這些高粱秸稈統統成了“寶貝”。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這些平淡無奇的高粱稈,在徐豔豐的手中,被做成了走馬燈、建成了黃鶴樓、砌成了天安門,個個精美絕倫,不僅被中國美術館收藏,還被作為國禮送到了海外。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50多年潛心技藝,徐豔豐說:完全是始於一次偶遇。

那一年,徐豔豐11歲。一天,他與鄰家的小夥伴上山打豬草。回來的路上,路過一個老大爺守著的小鋪子,兩人同時被“唧唧”的蟈蟈叫聲留住了腳步。老大爺看他們著了迷似的久久不願離去,乾脆送了兩個蟈蟈籠給這小哥倆。拿到禮物的兩人,激動地飛奔回了家。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回到家的徐豔豐,開始白天黑夜地琢磨起這個小籠子。

徐豔豐出生於村裡的一個木工世家,祖上十三代都是木匠,對古代建築都有些研究。耳濡目染之下,徐豔豐從小就對中國古代建築的“五脊六獸”和對稱結構產生了興趣。儘管沒有從事木匠活兒,但眼前的這個蟈蟈籠正是他心中的建築。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徐豔豐去地裡撅來了高粱稈,再對照著蟈蟈籠仔細地剪稈、挖槽,很快做出了一個。“但是這一個口鬆、晃盪。於是我又試了一次,第二次就成功了。”徐豔豐說。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簡單的模仿複製,並不能讓這個少年滿足。很快,他又做出了2個連排的蟈蟈籠,最多時15個蟈蟈籠有序地編織在一起,各自獨立又異常別緻。

如果說做蟈蟈籠只是一次練手,那他後面的作品則一個比一個讓人震驚。12歲時,徐豔豐用高粱稈做了一盞大花燈,花燈的四個角還挑著一個小燈籠,每個燈籠都可以旋轉,被稱作“八仙過海走馬燈”,至今通電後仍能亮。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時至今日,徐豔豐的作品“故宮角樓”仍被靜靜地安放在中國美術館中,供廣大市民遊客觀賞。經專家鑑定,至少可以保存500年。如此長的時間,與徐豔豐所使用的獨特材料“鐵稈高粱”有密切聯繫。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村裡以往種的高粱中,要麼質地較軟、密度不夠,要麼質地較脆、中部空心,不是容易折彎,就是容易斷裂,不利於創作大型的作品。為了找到最合適的創作材料,著了迷的徐豔豐開始嘗試用雜交的方法,自己培育優良的高粱品種。

"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徐豔豐,彩扎(秸稈扎刻)代表性傳承人。50多年中,徐豔豐完成了故宮角樓、天壇祈年殿、滕王閣、宋代閣樓、遼代白塔等80餘件作品,獲得中國國際民間藝術博覽會山花獎、民間工藝金獎等50多個獎項,作品被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等地的博物館珍藏。

位於河北省中部的廊坊市永清縣,地勢低窪,多年來盛產高粱,高粱稈被當地人用作柴火、飼料和肥料等,遍地皆是,司空見慣。而在徐豔豐的眼中,這些高粱秸稈統統成了“寶貝”。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這些平淡無奇的高粱稈,在徐豔豐的手中,被做成了走馬燈、建成了黃鶴樓、砌成了天安門,個個精美絕倫,不僅被中國美術館收藏,還被作為國禮送到了海外。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50多年潛心技藝,徐豔豐說:完全是始於一次偶遇。

那一年,徐豔豐11歲。一天,他與鄰家的小夥伴上山打豬草。回來的路上,路過一個老大爺守著的小鋪子,兩人同時被“唧唧”的蟈蟈叫聲留住了腳步。老大爺看他們著了迷似的久久不願離去,乾脆送了兩個蟈蟈籠給這小哥倆。拿到禮物的兩人,激動地飛奔回了家。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回到家的徐豔豐,開始白天黑夜地琢磨起這個小籠子。

徐豔豐出生於村裡的一個木工世家,祖上十三代都是木匠,對古代建築都有些研究。耳濡目染之下,徐豔豐從小就對中國古代建築的“五脊六獸”和對稱結構產生了興趣。儘管沒有從事木匠活兒,但眼前的這個蟈蟈籠正是他心中的建築。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徐豔豐去地裡撅來了高粱稈,再對照著蟈蟈籠仔細地剪稈、挖槽,很快做出了一個。“但是這一個口鬆、晃盪。於是我又試了一次,第二次就成功了。”徐豔豐說。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簡單的模仿複製,並不能讓這個少年滿足。很快,他又做出了2個連排的蟈蟈籠,最多時15個蟈蟈籠有序地編織在一起,各自獨立又異常別緻。

如果說做蟈蟈籠只是一次練手,那他後面的作品則一個比一個讓人震驚。12歲時,徐豔豐用高粱稈做了一盞大花燈,花燈的四個角還挑著一個小燈籠,每個燈籠都可以旋轉,被稱作“八仙過海走馬燈”,至今通電後仍能亮。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時至今日,徐豔豐的作品“故宮角樓”仍被靜靜地安放在中國美術館中,供廣大市民遊客觀賞。經專家鑑定,至少可以保存500年。如此長的時間,與徐豔豐所使用的獨特材料“鐵稈高粱”有密切聯繫。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村裡以往種的高粱中,要麼質地較軟、密度不夠,要麼質地較脆、中部空心,不是容易折彎,就是容易斷裂,不利於創作大型的作品。為了找到最合適的創作材料,著了迷的徐豔豐開始嘗試用雜交的方法,自己培育優良的高粱品種。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儘管從來沒上過學、也並不識字,但經過兩年多的反覆試驗,徐豔豐用東北和華北的高粱雜交授粉後,培育出了新品種。這種新高粱不僅密度大,而且韌性十足,光澤度美觀,被徐豔豐命名為“鐵稈高粱”。

"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徐豔豐,彩扎(秸稈扎刻)代表性傳承人。50多年中,徐豔豐完成了故宮角樓、天壇祈年殿、滕王閣、宋代閣樓、遼代白塔等80餘件作品,獲得中國國際民間藝術博覽會山花獎、民間工藝金獎等50多個獎項,作品被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等地的博物館珍藏。

位於河北省中部的廊坊市永清縣,地勢低窪,多年來盛產高粱,高粱稈被當地人用作柴火、飼料和肥料等,遍地皆是,司空見慣。而在徐豔豐的眼中,這些高粱秸稈統統成了“寶貝”。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這些平淡無奇的高粱稈,在徐豔豐的手中,被做成了走馬燈、建成了黃鶴樓、砌成了天安門,個個精美絕倫,不僅被中國美術館收藏,還被作為國禮送到了海外。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50多年潛心技藝,徐豔豐說:完全是始於一次偶遇。

那一年,徐豔豐11歲。一天,他與鄰家的小夥伴上山打豬草。回來的路上,路過一個老大爺守著的小鋪子,兩人同時被“唧唧”的蟈蟈叫聲留住了腳步。老大爺看他們著了迷似的久久不願離去,乾脆送了兩個蟈蟈籠給這小哥倆。拿到禮物的兩人,激動地飛奔回了家。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回到家的徐豔豐,開始白天黑夜地琢磨起這個小籠子。

徐豔豐出生於村裡的一個木工世家,祖上十三代都是木匠,對古代建築都有些研究。耳濡目染之下,徐豔豐從小就對中國古代建築的“五脊六獸”和對稱結構產生了興趣。儘管沒有從事木匠活兒,但眼前的這個蟈蟈籠正是他心中的建築。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徐豔豐去地裡撅來了高粱稈,再對照著蟈蟈籠仔細地剪稈、挖槽,很快做出了一個。“但是這一個口鬆、晃盪。於是我又試了一次,第二次就成功了。”徐豔豐說。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簡單的模仿複製,並不能讓這個少年滿足。很快,他又做出了2個連排的蟈蟈籠,最多時15個蟈蟈籠有序地編織在一起,各自獨立又異常別緻。

如果說做蟈蟈籠只是一次練手,那他後面的作品則一個比一個讓人震驚。12歲時,徐豔豐用高粱稈做了一盞大花燈,花燈的四個角還挑著一個小燈籠,每個燈籠都可以旋轉,被稱作“八仙過海走馬燈”,至今通電後仍能亮。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時至今日,徐豔豐的作品“故宮角樓”仍被靜靜地安放在中國美術館中,供廣大市民遊客觀賞。經專家鑑定,至少可以保存500年。如此長的時間,與徐豔豐所使用的獨特材料“鐵稈高粱”有密切聯繫。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村裡以往種的高粱中,要麼質地較軟、密度不夠,要麼質地較脆、中部空心,不是容易折彎,就是容易斷裂,不利於創作大型的作品。為了找到最合適的創作材料,著了迷的徐豔豐開始嘗試用雜交的方法,自己培育優良的高粱品種。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儘管從來沒上過學、也並不識字,但經過兩年多的反覆試驗,徐豔豐用東北和華北的高粱雜交授粉後,培育出了新品種。這種新高粱不僅密度大,而且韌性十足,光澤度美觀,被徐豔豐命名為“鐵稈高粱”。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收割來的高粱稈,徐豔豐會按照直徑的大小,每隔0.2毫米分一類,細分成十餘種不同的尺寸。每種尺寸再各自打捆,留以備用。在搭建複雜的建築作品之前,徐豔豐都會先按照實物的圖片,在紙上繪製一個平面圖。“平面圖看似簡易,卻是最難、最關鍵的一步。”徐豔豐說,確定了主體結構中仰角和明柱的數量和位置,只要這個不出錯,作品整體的結構就算定了。

"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徐豔豐,彩扎(秸稈扎刻)代表性傳承人。50多年中,徐豔豐完成了故宮角樓、天壇祈年殿、滕王閣、宋代閣樓、遼代白塔等80餘件作品,獲得中國國際民間藝術博覽會山花獎、民間工藝金獎等50多個獎項,作品被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等地的博物館珍藏。

位於河北省中部的廊坊市永清縣,地勢低窪,多年來盛產高粱,高粱稈被當地人用作柴火、飼料和肥料等,遍地皆是,司空見慣。而在徐豔豐的眼中,這些高粱秸稈統統成了“寶貝”。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這些平淡無奇的高粱稈,在徐豔豐的手中,被做成了走馬燈、建成了黃鶴樓、砌成了天安門,個個精美絕倫,不僅被中國美術館收藏,還被作為國禮送到了海外。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50多年潛心技藝,徐豔豐說:完全是始於一次偶遇。

那一年,徐豔豐11歲。一天,他與鄰家的小夥伴上山打豬草。回來的路上,路過一個老大爺守著的小鋪子,兩人同時被“唧唧”的蟈蟈叫聲留住了腳步。老大爺看他們著了迷似的久久不願離去,乾脆送了兩個蟈蟈籠給這小哥倆。拿到禮物的兩人,激動地飛奔回了家。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回到家的徐豔豐,開始白天黑夜地琢磨起這個小籠子。

徐豔豐出生於村裡的一個木工世家,祖上十三代都是木匠,對古代建築都有些研究。耳濡目染之下,徐豔豐從小就對中國古代建築的“五脊六獸”和對稱結構產生了興趣。儘管沒有從事木匠活兒,但眼前的這個蟈蟈籠正是他心中的建築。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徐豔豐去地裡撅來了高粱稈,再對照著蟈蟈籠仔細地剪稈、挖槽,很快做出了一個。“但是這一個口鬆、晃盪。於是我又試了一次,第二次就成功了。”徐豔豐說。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簡單的模仿複製,並不能讓這個少年滿足。很快,他又做出了2個連排的蟈蟈籠,最多時15個蟈蟈籠有序地編織在一起,各自獨立又異常別緻。

如果說做蟈蟈籠只是一次練手,那他後面的作品則一個比一個讓人震驚。12歲時,徐豔豐用高粱稈做了一盞大花燈,花燈的四個角還挑著一個小燈籠,每個燈籠都可以旋轉,被稱作“八仙過海走馬燈”,至今通電後仍能亮。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時至今日,徐豔豐的作品“故宮角樓”仍被靜靜地安放在中國美術館中,供廣大市民遊客觀賞。經專家鑑定,至少可以保存500年。如此長的時間,與徐豔豐所使用的獨特材料“鐵稈高粱”有密切聯繫。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村裡以往種的高粱中,要麼質地較軟、密度不夠,要麼質地較脆、中部空心,不是容易折彎,就是容易斷裂,不利於創作大型的作品。為了找到最合適的創作材料,著了迷的徐豔豐開始嘗試用雜交的方法,自己培育優良的高粱品種。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儘管從來沒上過學、也並不識字,但經過兩年多的反覆試驗,徐豔豐用東北和華北的高粱雜交授粉後,培育出了新品種。這種新高粱不僅密度大,而且韌性十足,光澤度美觀,被徐豔豐命名為“鐵稈高粱”。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收割來的高粱稈,徐豔豐會按照直徑的大小,每隔0.2毫米分一類,細分成十餘種不同的尺寸。每種尺寸再各自打捆,留以備用。在搭建複雜的建築作品之前,徐豔豐都會先按照實物的圖片,在紙上繪製一個平面圖。“平面圖看似簡易,卻是最難、最關鍵的一步。”徐豔豐說,確定了主體結構中仰角和明柱的數量和位置,只要這個不出錯,作品整體的結構就算定了。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多年來,徐豔豐已經練就了“一眼看穿”的本領。無論什麼建築,他只要看過一眼,就能做出一模一樣的秸稈扎刻作品。少於3萬節高粱稈的雙層建築,徐豔豐可以直接在腦中畫圖,而10多萬節高粱稈以及更多的大型建築,仍需要先畫圖後創作,以保證精密性。

"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徐豔豐,彩扎(秸稈扎刻)代表性傳承人。50多年中,徐豔豐完成了故宮角樓、天壇祈年殿、滕王閣、宋代閣樓、遼代白塔等80餘件作品,獲得中國國際民間藝術博覽會山花獎、民間工藝金獎等50多個獎項,作品被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等地的博物館珍藏。

位於河北省中部的廊坊市永清縣,地勢低窪,多年來盛產高粱,高粱稈被當地人用作柴火、飼料和肥料等,遍地皆是,司空見慣。而在徐豔豐的眼中,這些高粱秸稈統統成了“寶貝”。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這些平淡無奇的高粱稈,在徐豔豐的手中,被做成了走馬燈、建成了黃鶴樓、砌成了天安門,個個精美絕倫,不僅被中國美術館收藏,還被作為國禮送到了海外。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50多年潛心技藝,徐豔豐說:完全是始於一次偶遇。

那一年,徐豔豐11歲。一天,他與鄰家的小夥伴上山打豬草。回來的路上,路過一個老大爺守著的小鋪子,兩人同時被“唧唧”的蟈蟈叫聲留住了腳步。老大爺看他們著了迷似的久久不願離去,乾脆送了兩個蟈蟈籠給這小哥倆。拿到禮物的兩人,激動地飛奔回了家。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回到家的徐豔豐,開始白天黑夜地琢磨起這個小籠子。

徐豔豐出生於村裡的一個木工世家,祖上十三代都是木匠,對古代建築都有些研究。耳濡目染之下,徐豔豐從小就對中國古代建築的“五脊六獸”和對稱結構產生了興趣。儘管沒有從事木匠活兒,但眼前的這個蟈蟈籠正是他心中的建築。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徐豔豐去地裡撅來了高粱稈,再對照著蟈蟈籠仔細地剪稈、挖槽,很快做出了一個。“但是這一個口鬆、晃盪。於是我又試了一次,第二次就成功了。”徐豔豐說。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簡單的模仿複製,並不能讓這個少年滿足。很快,他又做出了2個連排的蟈蟈籠,最多時15個蟈蟈籠有序地編織在一起,各自獨立又異常別緻。

如果說做蟈蟈籠只是一次練手,那他後面的作品則一個比一個讓人震驚。12歲時,徐豔豐用高粱稈做了一盞大花燈,花燈的四個角還挑著一個小燈籠,每個燈籠都可以旋轉,被稱作“八仙過海走馬燈”,至今通電後仍能亮。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時至今日,徐豔豐的作品“故宮角樓”仍被靜靜地安放在中國美術館中,供廣大市民遊客觀賞。經專家鑑定,至少可以保存500年。如此長的時間,與徐豔豐所使用的獨特材料“鐵稈高粱”有密切聯繫。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村裡以往種的高粱中,要麼質地較軟、密度不夠,要麼質地較脆、中部空心,不是容易折彎,就是容易斷裂,不利於創作大型的作品。為了找到最合適的創作材料,著了迷的徐豔豐開始嘗試用雜交的方法,自己培育優良的高粱品種。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儘管從來沒上過學、也並不識字,但經過兩年多的反覆試驗,徐豔豐用東北和華北的高粱雜交授粉後,培育出了新品種。這種新高粱不僅密度大,而且韌性十足,光澤度美觀,被徐豔豐命名為“鐵稈高粱”。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收割來的高粱稈,徐豔豐會按照直徑的大小,每隔0.2毫米分一類,細分成十餘種不同的尺寸。每種尺寸再各自打捆,留以備用。在搭建複雜的建築作品之前,徐豔豐都會先按照實物的圖片,在紙上繪製一個平面圖。“平面圖看似簡易,卻是最難、最關鍵的一步。”徐豔豐說,確定了主體結構中仰角和明柱的數量和位置,只要這個不出錯,作品整體的結構就算定了。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多年來,徐豔豐已經練就了“一眼看穿”的本領。無論什麼建築,他只要看過一眼,就能做出一模一樣的秸稈扎刻作品。少於3萬節高粱稈的雙層建築,徐豔豐可以直接在腦中畫圖,而10多萬節高粱稈以及更多的大型建築,仍需要先畫圖後創作,以保證精密性。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萬丈高樓平地起。秸稈扎刻在製作時可以分成不同部分來砌,如底座、中間、樓頂,砌好之後再合併起來。徐豔豐做的建築作品都是先從底座開始,由下至上,由主體結構到門窗等細節,逐步完善和細化。

"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徐豔豐,彩扎(秸稈扎刻)代表性傳承人。50多年中,徐豔豐完成了故宮角樓、天壇祈年殿、滕王閣、宋代閣樓、遼代白塔等80餘件作品,獲得中國國際民間藝術博覽會山花獎、民間工藝金獎等50多個獎項,作品被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等地的博物館珍藏。

位於河北省中部的廊坊市永清縣,地勢低窪,多年來盛產高粱,高粱稈被當地人用作柴火、飼料和肥料等,遍地皆是,司空見慣。而在徐豔豐的眼中,這些高粱秸稈統統成了“寶貝”。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這些平淡無奇的高粱稈,在徐豔豐的手中,被做成了走馬燈、建成了黃鶴樓、砌成了天安門,個個精美絕倫,不僅被中國美術館收藏,還被作為國禮送到了海外。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50多年潛心技藝,徐豔豐說:完全是始於一次偶遇。

那一年,徐豔豐11歲。一天,他與鄰家的小夥伴上山打豬草。回來的路上,路過一個老大爺守著的小鋪子,兩人同時被“唧唧”的蟈蟈叫聲留住了腳步。老大爺看他們著了迷似的久久不願離去,乾脆送了兩個蟈蟈籠給這小哥倆。拿到禮物的兩人,激動地飛奔回了家。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回到家的徐豔豐,開始白天黑夜地琢磨起這個小籠子。

徐豔豐出生於村裡的一個木工世家,祖上十三代都是木匠,對古代建築都有些研究。耳濡目染之下,徐豔豐從小就對中國古代建築的“五脊六獸”和對稱結構產生了興趣。儘管沒有從事木匠活兒,但眼前的這個蟈蟈籠正是他心中的建築。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徐豔豐去地裡撅來了高粱稈,再對照著蟈蟈籠仔細地剪稈、挖槽,很快做出了一個。“但是這一個口鬆、晃盪。於是我又試了一次,第二次就成功了。”徐豔豐說。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簡單的模仿複製,並不能讓這個少年滿足。很快,他又做出了2個連排的蟈蟈籠,最多時15個蟈蟈籠有序地編織在一起,各自獨立又異常別緻。

如果說做蟈蟈籠只是一次練手,那他後面的作品則一個比一個讓人震驚。12歲時,徐豔豐用高粱稈做了一盞大花燈,花燈的四個角還挑著一個小燈籠,每個燈籠都可以旋轉,被稱作“八仙過海走馬燈”,至今通電後仍能亮。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時至今日,徐豔豐的作品“故宮角樓”仍被靜靜地安放在中國美術館中,供廣大市民遊客觀賞。經專家鑑定,至少可以保存500年。如此長的時間,與徐豔豐所使用的獨特材料“鐵稈高粱”有密切聯繫。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村裡以往種的高粱中,要麼質地較軟、密度不夠,要麼質地較脆、中部空心,不是容易折彎,就是容易斷裂,不利於創作大型的作品。為了找到最合適的創作材料,著了迷的徐豔豐開始嘗試用雜交的方法,自己培育優良的高粱品種。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儘管從來沒上過學、也並不識字,但經過兩年多的反覆試驗,徐豔豐用東北和華北的高粱雜交授粉後,培育出了新品種。這種新高粱不僅密度大,而且韌性十足,光澤度美觀,被徐豔豐命名為“鐵稈高粱”。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收割來的高粱稈,徐豔豐會按照直徑的大小,每隔0.2毫米分一類,細分成十餘種不同的尺寸。每種尺寸再各自打捆,留以備用。在搭建複雜的建築作品之前,徐豔豐都會先按照實物的圖片,在紙上繪製一個平面圖。“平面圖看似簡易,卻是最難、最關鍵的一步。”徐豔豐說,確定了主體結構中仰角和明柱的數量和位置,只要這個不出錯,作品整體的結構就算定了。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多年來,徐豔豐已經練就了“一眼看穿”的本領。無論什麼建築,他只要看過一眼,就能做出一模一樣的秸稈扎刻作品。少於3萬節高粱稈的雙層建築,徐豔豐可以直接在腦中畫圖,而10多萬節高粱稈以及更多的大型建築,仍需要先畫圖後創作,以保證精密性。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萬丈高樓平地起。秸稈扎刻在製作時可以分成不同部分來砌,如底座、中間、樓頂,砌好之後再合併起來。徐豔豐做的建築作品都是先從底座開始,由下至上,由主體結構到門窗等細節,逐步完善和細化。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在做零部件之前,要先用刀片在秸稈上挖“小槽”,這個部分稱為“刻”;其後,可用“別扣”的手法,將多根高粱稈通過彼此間的小槽相互“鎖住”,來做門、窗、圍欄,這部分叫作“扎”,由此形成扎刻作品。徐豔豐的作品通體上下所有接口不用釘子、膠水、鐵絲或線繩之類的輔助固定,均採用傳統木工卯榫結構咬合在一起實現固定,結構既穩又緊,且門窗都能開合。

"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徐豔豐,彩扎(秸稈扎刻)代表性傳承人。50多年中,徐豔豐完成了故宮角樓、天壇祈年殿、滕王閣、宋代閣樓、遼代白塔等80餘件作品,獲得中國國際民間藝術博覽會山花獎、民間工藝金獎等50多個獎項,作品被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等地的博物館珍藏。

位於河北省中部的廊坊市永清縣,地勢低窪,多年來盛產高粱,高粱稈被當地人用作柴火、飼料和肥料等,遍地皆是,司空見慣。而在徐豔豐的眼中,這些高粱秸稈統統成了“寶貝”。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這些平淡無奇的高粱稈,在徐豔豐的手中,被做成了走馬燈、建成了黃鶴樓、砌成了天安門,個個精美絕倫,不僅被中國美術館收藏,還被作為國禮送到了海外。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50多年潛心技藝,徐豔豐說:完全是始於一次偶遇。

那一年,徐豔豐11歲。一天,他與鄰家的小夥伴上山打豬草。回來的路上,路過一個老大爺守著的小鋪子,兩人同時被“唧唧”的蟈蟈叫聲留住了腳步。老大爺看他們著了迷似的久久不願離去,乾脆送了兩個蟈蟈籠給這小哥倆。拿到禮物的兩人,激動地飛奔回了家。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回到家的徐豔豐,開始白天黑夜地琢磨起這個小籠子。

徐豔豐出生於村裡的一個木工世家,祖上十三代都是木匠,對古代建築都有些研究。耳濡目染之下,徐豔豐從小就對中國古代建築的“五脊六獸”和對稱結構產生了興趣。儘管沒有從事木匠活兒,但眼前的這個蟈蟈籠正是他心中的建築。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徐豔豐去地裡撅來了高粱稈,再對照著蟈蟈籠仔細地剪稈、挖槽,很快做出了一個。“但是這一個口鬆、晃盪。於是我又試了一次,第二次就成功了。”徐豔豐說。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簡單的模仿複製,並不能讓這個少年滿足。很快,他又做出了2個連排的蟈蟈籠,最多時15個蟈蟈籠有序地編織在一起,各自獨立又異常別緻。

如果說做蟈蟈籠只是一次練手,那他後面的作品則一個比一個讓人震驚。12歲時,徐豔豐用高粱稈做了一盞大花燈,花燈的四個角還挑著一個小燈籠,每個燈籠都可以旋轉,被稱作“八仙過海走馬燈”,至今通電後仍能亮。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時至今日,徐豔豐的作品“故宮角樓”仍被靜靜地安放在中國美術館中,供廣大市民遊客觀賞。經專家鑑定,至少可以保存500年。如此長的時間,與徐豔豐所使用的獨特材料“鐵稈高粱”有密切聯繫。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村裡以往種的高粱中,要麼質地較軟、密度不夠,要麼質地較脆、中部空心,不是容易折彎,就是容易斷裂,不利於創作大型的作品。為了找到最合適的創作材料,著了迷的徐豔豐開始嘗試用雜交的方法,自己培育優良的高粱品種。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儘管從來沒上過學、也並不識字,但經過兩年多的反覆試驗,徐豔豐用東北和華北的高粱雜交授粉後,培育出了新品種。這種新高粱不僅密度大,而且韌性十足,光澤度美觀,被徐豔豐命名為“鐵稈高粱”。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收割來的高粱稈,徐豔豐會按照直徑的大小,每隔0.2毫米分一類,細分成十餘種不同的尺寸。每種尺寸再各自打捆,留以備用。在搭建複雜的建築作品之前,徐豔豐都會先按照實物的圖片,在紙上繪製一個平面圖。“平面圖看似簡易,卻是最難、最關鍵的一步。”徐豔豐說,確定了主體結構中仰角和明柱的數量和位置,只要這個不出錯,作品整體的結構就算定了。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多年來,徐豔豐已經練就了“一眼看穿”的本領。無論什麼建築,他只要看過一眼,就能做出一模一樣的秸稈扎刻作品。少於3萬節高粱稈的雙層建築,徐豔豐可以直接在腦中畫圖,而10多萬節高粱稈以及更多的大型建築,仍需要先畫圖後創作,以保證精密性。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萬丈高樓平地起。秸稈扎刻在製作時可以分成不同部分來砌,如底座、中間、樓頂,砌好之後再合併起來。徐豔豐做的建築作品都是先從底座開始,由下至上,由主體結構到門窗等細節,逐步完善和細化。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在做零部件之前,要先用刀片在秸稈上挖“小槽”,這個部分稱為“刻”;其後,可用“別扣”的手法,將多根高粱稈通過彼此間的小槽相互“鎖住”,來做門、窗、圍欄,這部分叫作“扎”,由此形成扎刻作品。徐豔豐的作品通體上下所有接口不用釘子、膠水、鐵絲或線繩之類的輔助固定,均採用傳統木工卯榫結構咬合在一起實現固定,結構既穩又緊,且門窗都能開合。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所有扎刻作品的骨架都是由六根高粱稈鎖釦而成,將鎖好的稈從下往上、從裡往外,一層層做起來,就像蓋房子。”徐豔豐介紹,“扎刻的關鍵是尺寸要掌握好。每根稈的直徑都用遊標卡尺一一校對,誤差不能超過0.3毫米。高粱稈不可能個個筆直,你看現在的樑柱都是筆直的,那是因為在扎刻之前,用酒精燈一一烤直的。稈直且一樣粗,扎刻出的作品才會整齊。而且這樣裝上的每扇門和窗才能夠打得開、關得上。”

"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徐豔豐,彩扎(秸稈扎刻)代表性傳承人。50多年中,徐豔豐完成了故宮角樓、天壇祈年殿、滕王閣、宋代閣樓、遼代白塔等80餘件作品,獲得中國國際民間藝術博覽會山花獎、民間工藝金獎等50多個獎項,作品被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等地的博物館珍藏。

位於河北省中部的廊坊市永清縣,地勢低窪,多年來盛產高粱,高粱稈被當地人用作柴火、飼料和肥料等,遍地皆是,司空見慣。而在徐豔豐的眼中,這些高粱秸稈統統成了“寶貝”。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這些平淡無奇的高粱稈,在徐豔豐的手中,被做成了走馬燈、建成了黃鶴樓、砌成了天安門,個個精美絕倫,不僅被中國美術館收藏,還被作為國禮送到了海外。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50多年潛心技藝,徐豔豐說:完全是始於一次偶遇。

那一年,徐豔豐11歲。一天,他與鄰家的小夥伴上山打豬草。回來的路上,路過一個老大爺守著的小鋪子,兩人同時被“唧唧”的蟈蟈叫聲留住了腳步。老大爺看他們著了迷似的久久不願離去,乾脆送了兩個蟈蟈籠給這小哥倆。拿到禮物的兩人,激動地飛奔回了家。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回到家的徐豔豐,開始白天黑夜地琢磨起這個小籠子。

徐豔豐出生於村裡的一個木工世家,祖上十三代都是木匠,對古代建築都有些研究。耳濡目染之下,徐豔豐從小就對中國古代建築的“五脊六獸”和對稱結構產生了興趣。儘管沒有從事木匠活兒,但眼前的這個蟈蟈籠正是他心中的建築。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徐豔豐去地裡撅來了高粱稈,再對照著蟈蟈籠仔細地剪稈、挖槽,很快做出了一個。“但是這一個口鬆、晃盪。於是我又試了一次,第二次就成功了。”徐豔豐說。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簡單的模仿複製,並不能讓這個少年滿足。很快,他又做出了2個連排的蟈蟈籠,最多時15個蟈蟈籠有序地編織在一起,各自獨立又異常別緻。

如果說做蟈蟈籠只是一次練手,那他後面的作品則一個比一個讓人震驚。12歲時,徐豔豐用高粱稈做了一盞大花燈,花燈的四個角還挑著一個小燈籠,每個燈籠都可以旋轉,被稱作“八仙過海走馬燈”,至今通電後仍能亮。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時至今日,徐豔豐的作品“故宮角樓”仍被靜靜地安放在中國美術館中,供廣大市民遊客觀賞。經專家鑑定,至少可以保存500年。如此長的時間,與徐豔豐所使用的獨特材料“鐵稈高粱”有密切聯繫。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村裡以往種的高粱中,要麼質地較軟、密度不夠,要麼質地較脆、中部空心,不是容易折彎,就是容易斷裂,不利於創作大型的作品。為了找到最合適的創作材料,著了迷的徐豔豐開始嘗試用雜交的方法,自己培育優良的高粱品種。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儘管從來沒上過學、也並不識字,但經過兩年多的反覆試驗,徐豔豐用東北和華北的高粱雜交授粉後,培育出了新品種。這種新高粱不僅密度大,而且韌性十足,光澤度美觀,被徐豔豐命名為“鐵稈高粱”。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收割來的高粱稈,徐豔豐會按照直徑的大小,每隔0.2毫米分一類,細分成十餘種不同的尺寸。每種尺寸再各自打捆,留以備用。在搭建複雜的建築作品之前,徐豔豐都會先按照實物的圖片,在紙上繪製一個平面圖。“平面圖看似簡易,卻是最難、最關鍵的一步。”徐豔豐說,確定了主體結構中仰角和明柱的數量和位置,只要這個不出錯,作品整體的結構就算定了。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多年來,徐豔豐已經練就了“一眼看穿”的本領。無論什麼建築,他只要看過一眼,就能做出一模一樣的秸稈扎刻作品。少於3萬節高粱稈的雙層建築,徐豔豐可以直接在腦中畫圖,而10多萬節高粱稈以及更多的大型建築,仍需要先畫圖後創作,以保證精密性。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萬丈高樓平地起。秸稈扎刻在製作時可以分成不同部分來砌,如底座、中間、樓頂,砌好之後再合併起來。徐豔豐做的建築作品都是先從底座開始,由下至上,由主體結構到門窗等細節,逐步完善和細化。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在做零部件之前,要先用刀片在秸稈上挖“小槽”,這個部分稱為“刻”;其後,可用“別扣”的手法,將多根高粱稈通過彼此間的小槽相互“鎖住”,來做門、窗、圍欄,這部分叫作“扎”,由此形成扎刻作品。徐豔豐的作品通體上下所有接口不用釘子、膠水、鐵絲或線繩之類的輔助固定,均採用傳統木工卯榫結構咬合在一起實現固定,結構既穩又緊,且門窗都能開合。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所有扎刻作品的骨架都是由六根高粱稈鎖釦而成,將鎖好的稈從下往上、從裡往外,一層層做起來,就像蓋房子。”徐豔豐介紹,“扎刻的關鍵是尺寸要掌握好。每根稈的直徑都用遊標卡尺一一校對,誤差不能超過0.3毫米。高粱稈不可能個個筆直,你看現在的樑柱都是筆直的,那是因為在扎刻之前,用酒精燈一一烤直的。稈直且一樣粗,扎刻出的作品才會整齊。而且這樣裝上的每扇門和窗才能夠打得開、關得上。”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2008年,經過多番努力,“永清扎刻”被列入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開始受到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關注和認可。徐豔豐的一雙兒女也成了這項工藝的傳承人,在父親指導下,手藝日臻成熟,如今已是河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儘管年過花甲,體力下降,但徐豔豐一有時間仍會拿起秸稈和刻刀,創作幾個自己喜歡的小作品。這兩年,身體狀態好的時候,他還會到各大高校的建築系開講座,講講自己當年的故事。在秸稈扎刻這門獨創手藝的傳播和傳承上,徐豔豐說自己將始終在路上。


"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徐豔豐,彩扎(秸稈扎刻)代表性傳承人。50多年中,徐豔豐完成了故宮角樓、天壇祈年殿、滕王閣、宋代閣樓、遼代白塔等80餘件作品,獲得中國國際民間藝術博覽會山花獎、民間工藝金獎等50多個獎項,作品被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等地的博物館珍藏。

位於河北省中部的廊坊市永清縣,地勢低窪,多年來盛產高粱,高粱稈被當地人用作柴火、飼料和肥料等,遍地皆是,司空見慣。而在徐豔豐的眼中,這些高粱秸稈統統成了“寶貝”。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這些平淡無奇的高粱稈,在徐豔豐的手中,被做成了走馬燈、建成了黃鶴樓、砌成了天安門,個個精美絕倫,不僅被中國美術館收藏,還被作為國禮送到了海外。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50多年潛心技藝,徐豔豐說:完全是始於一次偶遇。

那一年,徐豔豐11歲。一天,他與鄰家的小夥伴上山打豬草。回來的路上,路過一個老大爺守著的小鋪子,兩人同時被“唧唧”的蟈蟈叫聲留住了腳步。老大爺看他們著了迷似的久久不願離去,乾脆送了兩個蟈蟈籠給這小哥倆。拿到禮物的兩人,激動地飛奔回了家。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回到家的徐豔豐,開始白天黑夜地琢磨起這個小籠子。

徐豔豐出生於村裡的一個木工世家,祖上十三代都是木匠,對古代建築都有些研究。耳濡目染之下,徐豔豐從小就對中國古代建築的“五脊六獸”和對稱結構產生了興趣。儘管沒有從事木匠活兒,但眼前的這個蟈蟈籠正是他心中的建築。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徐豔豐去地裡撅來了高粱稈,再對照著蟈蟈籠仔細地剪稈、挖槽,很快做出了一個。“但是這一個口鬆、晃盪。於是我又試了一次,第二次就成功了。”徐豔豐說。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簡單的模仿複製,並不能讓這個少年滿足。很快,他又做出了2個連排的蟈蟈籠,最多時15個蟈蟈籠有序地編織在一起,各自獨立又異常別緻。

如果說做蟈蟈籠只是一次練手,那他後面的作品則一個比一個讓人震驚。12歲時,徐豔豐用高粱稈做了一盞大花燈,花燈的四個角還挑著一個小燈籠,每個燈籠都可以旋轉,被稱作“八仙過海走馬燈”,至今通電後仍能亮。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時至今日,徐豔豐的作品“故宮角樓”仍被靜靜地安放在中國美術館中,供廣大市民遊客觀賞。經專家鑑定,至少可以保存500年。如此長的時間,與徐豔豐所使用的獨特材料“鐵稈高粱”有密切聯繫。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村裡以往種的高粱中,要麼質地較軟、密度不夠,要麼質地較脆、中部空心,不是容易折彎,就是容易斷裂,不利於創作大型的作品。為了找到最合適的創作材料,著了迷的徐豔豐開始嘗試用雜交的方法,自己培育優良的高粱品種。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儘管從來沒上過學、也並不識字,但經過兩年多的反覆試驗,徐豔豐用東北和華北的高粱雜交授粉後,培育出了新品種。這種新高粱不僅密度大,而且韌性十足,光澤度美觀,被徐豔豐命名為“鐵稈高粱”。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收割來的高粱稈,徐豔豐會按照直徑的大小,每隔0.2毫米分一類,細分成十餘種不同的尺寸。每種尺寸再各自打捆,留以備用。在搭建複雜的建築作品之前,徐豔豐都會先按照實物的圖片,在紙上繪製一個平面圖。“平面圖看似簡易,卻是最難、最關鍵的一步。”徐豔豐說,確定了主體結構中仰角和明柱的數量和位置,只要這個不出錯,作品整體的結構就算定了。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多年來,徐豔豐已經練就了“一眼看穿”的本領。無論什麼建築,他只要看過一眼,就能做出一模一樣的秸稈扎刻作品。少於3萬節高粱稈的雙層建築,徐豔豐可以直接在腦中畫圖,而10多萬節高粱稈以及更多的大型建築,仍需要先畫圖後創作,以保證精密性。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萬丈高樓平地起。秸稈扎刻在製作時可以分成不同部分來砌,如底座、中間、樓頂,砌好之後再合併起來。徐豔豐做的建築作品都是先從底座開始,由下至上,由主體結構到門窗等細節,逐步完善和細化。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在做零部件之前,要先用刀片在秸稈上挖“小槽”,這個部分稱為“刻”;其後,可用“別扣”的手法,將多根高粱稈通過彼此間的小槽相互“鎖住”,來做門、窗、圍欄,這部分叫作“扎”,由此形成扎刻作品。徐豔豐的作品通體上下所有接口不用釘子、膠水、鐵絲或線繩之類的輔助固定,均採用傳統木工卯榫結構咬合在一起實現固定,結構既穩又緊,且門窗都能開合。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所有扎刻作品的骨架都是由六根高粱稈鎖釦而成,將鎖好的稈從下往上、從裡往外,一層層做起來,就像蓋房子。”徐豔豐介紹,“扎刻的關鍵是尺寸要掌握好。每根稈的直徑都用遊標卡尺一一校對,誤差不能超過0.3毫米。高粱稈不可能個個筆直,你看現在的樑柱都是筆直的,那是因為在扎刻之前,用酒精燈一一烤直的。稈直且一樣粗,扎刻出的作品才會整齊。而且這樣裝上的每扇門和窗才能夠打得開、關得上。”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2008年,經過多番努力,“永清扎刻”被列入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開始受到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關注和認可。徐豔豐的一雙兒女也成了這項工藝的傳承人,在父親指導下,手藝日臻成熟,如今已是河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儘管年過花甲,體力下降,但徐豔豐一有時間仍會拿起秸稈和刻刀,創作幾個自己喜歡的小作品。這兩年,身體狀態好的時候,他還會到各大高校的建築系開講座,講講自己當年的故事。在秸稈扎刻這門獨創手藝的傳播和傳承上,徐豔豐說自己將始終在路上。


非遺所思 | 傳承人徐豔豐



讓非遺走進您的生活



文章來源:不言堂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