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
"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一口數噸大鐘,遷出神祕鑄鐘工藝,一個動人傳說,講述手工藝人的唯苦艱辛。

歷經數千年曆史嬗變,由實用轉為工藝的神溪古法鑄鐘技藝猶如一朵奇葩盛開在景色秀美的神溪村。

這項盛行於明末清初的傳統鑄鐘技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造型美觀、工藝精湛,它年代長,影響大,價值高,是一項重要的民間傳統手工製作技藝之一,於2011年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鑄造一口鐵鐘,最要緊的是有悠揚的聲音,音色的好壞直接體現了製作匠人的製作水平,鑄一口鐘從選料到製作模具到化鐵鑄鐘到打磨修飾得七十餘道工藝,每一道工藝都決定著鑄鐘的好壞。”

渾源神溪牛家鑄鐘傳人、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的牛曉如是說。

神溪村的代代牛人

"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一口數噸大鐘,遷出神祕鑄鐘工藝,一個動人傳說,講述手工藝人的唯苦艱辛。

歷經數千年曆史嬗變,由實用轉為工藝的神溪古法鑄鐘技藝猶如一朵奇葩盛開在景色秀美的神溪村。

這項盛行於明末清初的傳統鑄鐘技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造型美觀、工藝精湛,它年代長,影響大,價值高,是一項重要的民間傳統手工製作技藝之一,於2011年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鑄造一口鐵鐘,最要緊的是有悠揚的聲音,音色的好壞直接體現了製作匠人的製作水平,鑄一口鐘從選料到製作模具到化鐵鑄鐘到打磨修飾得七十餘道工藝,每一道工藝都決定著鑄鐘的好壞。”

渾源神溪牛家鑄鐘傳人、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的牛曉如是說。

神溪村的代代牛人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牛曉鑄鐘

牛曉出生在素有 “塞北江南”之稱的神溪村,該村以鑄造各種鐵器而聞名,他們製造的鍬、犁、鍋、鏟、鐮刀等日常用品和農具質量可靠、經久耐用,一度時期是十里八鄉人們內是不二的選擇。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製品已被大工業的產品所替代,村中曾有的繁華已開始顯得落寞。

伴隨旅遊業的發展,牛家一項祖傳手藝——鑄鐘開始散發出異彩。原恆山正殿內鐵鐘上的銘文,使得有據可查的牛家鑄鐘歷史就達到300多年。

牛曉從小就跟著爺爺做一些小的器具,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偷偷地做一些成型的鐘,爺爺看到他非常熱愛,就將鑄鐘的各種絕藝傾囊而授。

在爺爺的指導下,牛曉繼承了神溪牛家的鑄鐘技藝,近30年的製作功底,讓他在全國成為 “知名鑄鐘人”。

"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一口數噸大鐘,遷出神祕鑄鐘工藝,一個動人傳說,講述手工藝人的唯苦艱辛。

歷經數千年曆史嬗變,由實用轉為工藝的神溪古法鑄鐘技藝猶如一朵奇葩盛開在景色秀美的神溪村。

這項盛行於明末清初的傳統鑄鐘技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造型美觀、工藝精湛,它年代長,影響大,價值高,是一項重要的民間傳統手工製作技藝之一,於2011年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鑄造一口鐵鐘,最要緊的是有悠揚的聲音,音色的好壞直接體現了製作匠人的製作水平,鑄一口鐘從選料到製作模具到化鐵鑄鐘到打磨修飾得七十餘道工藝,每一道工藝都決定著鑄鐘的好壞。”

渾源神溪牛家鑄鐘傳人、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的牛曉如是說。

神溪村的代代牛人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牛曉鑄鐘

牛曉出生在素有 “塞北江南”之稱的神溪村,該村以鑄造各種鐵器而聞名,他們製造的鍬、犁、鍋、鏟、鐮刀等日常用品和農具質量可靠、經久耐用,一度時期是十里八鄉人們內是不二的選擇。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製品已被大工業的產品所替代,村中曾有的繁華已開始顯得落寞。

伴隨旅遊業的發展,牛家一項祖傳手藝——鑄鐘開始散發出異彩。原恆山正殿內鐵鐘上的銘文,使得有據可查的牛家鑄鐘歷史就達到300多年。

牛曉從小就跟著爺爺做一些小的器具,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偷偷地做一些成型的鐘,爺爺看到他非常熱愛,就將鑄鐘的各種絕藝傾囊而授。

在爺爺的指導下,牛曉繼承了神溪牛家的鑄鐘技藝,近30年的製作功底,讓他在全國成為 “知名鑄鐘人”。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渾源神溪牛家鑄鐘傳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牛曉

2011年還被評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

“我們家祖輩都是鑄鐘的,到我這裡已是第18代傳人了。幾百年來,我的家族為全國各地的寺廟製作了很多的大鐘、大小法器。”

由於他們造出的大鐘樣美質優、音質獨特、又優於銅鐘的特點,在社會上有著良好的聲譽,獨特鑄造技藝在全國也首屈一指,受到全國宗教界的一致好評。

“渾源傳統鑄鐘擁有自己獨特的鑄造藝術風格,具有很高的文化藝術和歷史價值。渾源傳統鑄鐘本身就是傳統和現代文化的一種體現,體現了傳統工藝文化的進步,既繼承了民間傳統風格,又體現了時代特色。

它造型美觀、古樸莊重、聲音洪亮悠遠,對於民間傳統技術交流研究古代鑄造文化狀況,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傳承人的牛曉,不僅做工藝,而且還研究古鐘及其文化。

十八代不間斷傳承祖輩技藝

明末清初至解放前,神溪村造鍋、造農具、造鐘大小作坊有30多家,產品遠銷雁北各縣區和河北、內蒙等地,鑄鐘行業十分興盛。

"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一口數噸大鐘,遷出神祕鑄鐘工藝,一個動人傳說,講述手工藝人的唯苦艱辛。

歷經數千年曆史嬗變,由實用轉為工藝的神溪古法鑄鐘技藝猶如一朵奇葩盛開在景色秀美的神溪村。

這項盛行於明末清初的傳統鑄鐘技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造型美觀、工藝精湛,它年代長,影響大,價值高,是一項重要的民間傳統手工製作技藝之一,於2011年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鑄造一口鐵鐘,最要緊的是有悠揚的聲音,音色的好壞直接體現了製作匠人的製作水平,鑄一口鐘從選料到製作模具到化鐵鑄鐘到打磨修飾得七十餘道工藝,每一道工藝都決定著鑄鐘的好壞。”

渾源神溪牛家鑄鐘傳人、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的牛曉如是說。

神溪村的代代牛人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牛曉鑄鐘

牛曉出生在素有 “塞北江南”之稱的神溪村,該村以鑄造各種鐵器而聞名,他們製造的鍬、犁、鍋、鏟、鐮刀等日常用品和農具質量可靠、經久耐用,一度時期是十里八鄉人們內是不二的選擇。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製品已被大工業的產品所替代,村中曾有的繁華已開始顯得落寞。

伴隨旅遊業的發展,牛家一項祖傳手藝——鑄鐘開始散發出異彩。原恆山正殿內鐵鐘上的銘文,使得有據可查的牛家鑄鐘歷史就達到300多年。

牛曉從小就跟著爺爺做一些小的器具,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偷偷地做一些成型的鐘,爺爺看到他非常熱愛,就將鑄鐘的各種絕藝傾囊而授。

在爺爺的指導下,牛曉繼承了神溪牛家的鑄鐘技藝,近30年的製作功底,讓他在全國成為 “知名鑄鐘人”。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渾源神溪牛家鑄鐘傳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牛曉

2011年還被評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

“我們家祖輩都是鑄鐘的,到我這裡已是第18代傳人了。幾百年來,我的家族為全國各地的寺廟製作了很多的大鐘、大小法器。”

由於他們造出的大鐘樣美質優、音質獨特、又優於銅鐘的特點,在社會上有著良好的聲譽,獨特鑄造技藝在全國也首屈一指,受到全國宗教界的一致好評。

“渾源傳統鑄鐘擁有自己獨特的鑄造藝術風格,具有很高的文化藝術和歷史價值。渾源傳統鑄鐘本身就是傳統和現代文化的一種體現,體現了傳統工藝文化的進步,既繼承了民間傳統風格,又體現了時代特色。

它造型美觀、古樸莊重、聲音洪亮悠遠,對於民間傳統技術交流研究古代鑄造文化狀況,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傳承人的牛曉,不僅做工藝,而且還研究古鐘及其文化。

十八代不間斷傳承祖輩技藝

明末清初至解放前,神溪村造鍋、造農具、造鐘大小作坊有30多家,產品遠銷雁北各縣區和河北、內蒙等地,鑄鐘行業十分興盛。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到20世紀60年代末,由於種種原因,鑄鐘行業曾有過低潮。20世紀70年代初,隨著國家宗教政策的落實,各大寺院進行修繕,寺廟大鐘鑄造得到恢復。

“從那時起,我們牛氏鑄鐘匠人開始建造作坊,發展生產,現在基本可以靠這項手藝維持生活。我們的鑄鐘技藝從來沒有間斷過,每一個時代,都有它的生存空間。除了做鍾、大小法器外,我們還製作各種農具或家用的鐵器,直至現在可以持續十八代不間斷地傳承這項技藝。”

牛曉如是說。從有記錄的第12代牛公開始,牛氏家族家譜中就一代代記錄下了傳承人,並代代相傳不放棄自己的技藝。

如今百年老字號在現代文明中又煥發出生機,渾源傳統鑄鐘銷往渾源縣境內的恆山,也遠銷北京、福建、廣東、廣西、新疆、江蘇、貴州、河北、內蒙、河南等全國各地。

六道工序延續百年技藝

“對於鑄鐘原料的選擇,非常考究,需要上好的白口鐵,這種原料必須到處尋找,不會固定在某一個地方。別看鑄鐘的工藝只有六道,但時間、火候、甚至是鐵、土都影響鐘的聲音與質量。”牛曉說。

在牛曉看來,鐘的製造的工藝相對比較簡單,決定性的因素是在選料上,這也是他做出的鐘音色優於現代鑄造工藝做出的鐘的原因,但現在適合的鐵料已經越來越難找了。

"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一口數噸大鐘,遷出神祕鑄鐘工藝,一個動人傳說,講述手工藝人的唯苦艱辛。

歷經數千年曆史嬗變,由實用轉為工藝的神溪古法鑄鐘技藝猶如一朵奇葩盛開在景色秀美的神溪村。

這項盛行於明末清初的傳統鑄鐘技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造型美觀、工藝精湛,它年代長,影響大,價值高,是一項重要的民間傳統手工製作技藝之一,於2011年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鑄造一口鐵鐘,最要緊的是有悠揚的聲音,音色的好壞直接體現了製作匠人的製作水平,鑄一口鐘從選料到製作模具到化鐵鑄鐘到打磨修飾得七十餘道工藝,每一道工藝都決定著鑄鐘的好壞。”

渾源神溪牛家鑄鐘傳人、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的牛曉如是說。

神溪村的代代牛人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牛曉鑄鐘

牛曉出生在素有 “塞北江南”之稱的神溪村,該村以鑄造各種鐵器而聞名,他們製造的鍬、犁、鍋、鏟、鐮刀等日常用品和農具質量可靠、經久耐用,一度時期是十里八鄉人們內是不二的選擇。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製品已被大工業的產品所替代,村中曾有的繁華已開始顯得落寞。

伴隨旅遊業的發展,牛家一項祖傳手藝——鑄鐘開始散發出異彩。原恆山正殿內鐵鐘上的銘文,使得有據可查的牛家鑄鐘歷史就達到300多年。

牛曉從小就跟著爺爺做一些小的器具,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偷偷地做一些成型的鐘,爺爺看到他非常熱愛,就將鑄鐘的各種絕藝傾囊而授。

在爺爺的指導下,牛曉繼承了神溪牛家的鑄鐘技藝,近30年的製作功底,讓他在全國成為 “知名鑄鐘人”。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渾源神溪牛家鑄鐘傳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牛曉

2011年還被評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

“我們家祖輩都是鑄鐘的,到我這裡已是第18代傳人了。幾百年來,我的家族為全國各地的寺廟製作了很多的大鐘、大小法器。”

由於他們造出的大鐘樣美質優、音質獨特、又優於銅鐘的特點,在社會上有著良好的聲譽,獨特鑄造技藝在全國也首屈一指,受到全國宗教界的一致好評。

“渾源傳統鑄鐘擁有自己獨特的鑄造藝術風格,具有很高的文化藝術和歷史價值。渾源傳統鑄鐘本身就是傳統和現代文化的一種體現,體現了傳統工藝文化的進步,既繼承了民間傳統風格,又體現了時代特色。

它造型美觀、古樸莊重、聲音洪亮悠遠,對於民間傳統技術交流研究古代鑄造文化狀況,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傳承人的牛曉,不僅做工藝,而且還研究古鐘及其文化。

十八代不間斷傳承祖輩技藝

明末清初至解放前,神溪村造鍋、造農具、造鐘大小作坊有30多家,產品遠銷雁北各縣區和河北、內蒙等地,鑄鐘行業十分興盛。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到20世紀60年代末,由於種種原因,鑄鐘行業曾有過低潮。20世紀70年代初,隨著國家宗教政策的落實,各大寺院進行修繕,寺廟大鐘鑄造得到恢復。

“從那時起,我們牛氏鑄鐘匠人開始建造作坊,發展生產,現在基本可以靠這項手藝維持生活。我們的鑄鐘技藝從來沒有間斷過,每一個時代,都有它的生存空間。除了做鍾、大小法器外,我們還製作各種農具或家用的鐵器,直至現在可以持續十八代不間斷地傳承這項技藝。”

牛曉如是說。從有記錄的第12代牛公開始,牛氏家族家譜中就一代代記錄下了傳承人,並代代相傳不放棄自己的技藝。

如今百年老字號在現代文明中又煥發出生機,渾源傳統鑄鐘銷往渾源縣境內的恆山,也遠銷北京、福建、廣東、廣西、新疆、江蘇、貴州、河北、內蒙、河南等全國各地。

六道工序延續百年技藝

“對於鑄鐘原料的選擇,非常考究,需要上好的白口鐵,這種原料必須到處尋找,不會固定在某一個地方。別看鑄鐘的工藝只有六道,但時間、火候、甚至是鐵、土都影響鐘的聲音與質量。”牛曉說。

在牛曉看來,鐘的製造的工藝相對比較簡單,決定性的因素是在選料上,這也是他做出的鐘音色優於現代鑄造工藝做出的鐘的原因,但現在適合的鐵料已經越來越難找了。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雖然鑄鐘聞名全國,但它的製作工藝流程僅為六步,第一步:選料,本地優質鬆土、上好白口鐵;

第二步:將鬆土碾碎,用篩子過濾,然後加水攪拌到一定溼度,水量的多少要根據模子的大小來定;

第三步:做模型,將和好的泥手工堆積成型,晾乾;

第四步:套模型,因為模型有內外兩層,將內外模型分隔並套在一起,中間可用細沙子做隔離;

第五步:夯土,一定要夯結實;

第六步:進行澆鑄成型。

“渾源傳統鑄鐘的主要工具有:冶煉爐、土沙模型、輪子及小手工工具。我們創作出大量的作品,代表性的作品有:北嶽恆山正殿大鐘、五臺山寺廟大鐘以及國內各大寺院大鐘。”

面對自己的成績,牛曉沒有停步,依然在探索,因為他熱愛自己的這份手藝。

“渾源傳統鑄鐘歷史悠久,造型美觀、工藝精湛,是祖輩留下的民間手工技藝財富,具有民間傳承性和時代代表性。

完全採用最古老的手工製作程序,原料純屬優質鬆土,上好白口鐵,產品堅實耐用。造型古樸莊重,聲音洪亮悠遠。動靜結合,質量優於銅鐘。”

口傳身授讓鑄鐘技藝難再延續

"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一口數噸大鐘,遷出神祕鑄鐘工藝,一個動人傳說,講述手工藝人的唯苦艱辛。

歷經數千年曆史嬗變,由實用轉為工藝的神溪古法鑄鐘技藝猶如一朵奇葩盛開在景色秀美的神溪村。

這項盛行於明末清初的傳統鑄鐘技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造型美觀、工藝精湛,它年代長,影響大,價值高,是一項重要的民間傳統手工製作技藝之一,於2011年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鑄造一口鐵鐘,最要緊的是有悠揚的聲音,音色的好壞直接體現了製作匠人的製作水平,鑄一口鐘從選料到製作模具到化鐵鑄鐘到打磨修飾得七十餘道工藝,每一道工藝都決定著鑄鐘的好壞。”

渾源神溪牛家鑄鐘傳人、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的牛曉如是說。

神溪村的代代牛人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牛曉鑄鐘

牛曉出生在素有 “塞北江南”之稱的神溪村,該村以鑄造各種鐵器而聞名,他們製造的鍬、犁、鍋、鏟、鐮刀等日常用品和農具質量可靠、經久耐用,一度時期是十里八鄉人們內是不二的選擇。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製品已被大工業的產品所替代,村中曾有的繁華已開始顯得落寞。

伴隨旅遊業的發展,牛家一項祖傳手藝——鑄鐘開始散發出異彩。原恆山正殿內鐵鐘上的銘文,使得有據可查的牛家鑄鐘歷史就達到300多年。

牛曉從小就跟著爺爺做一些小的器具,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偷偷地做一些成型的鐘,爺爺看到他非常熱愛,就將鑄鐘的各種絕藝傾囊而授。

在爺爺的指導下,牛曉繼承了神溪牛家的鑄鐘技藝,近30年的製作功底,讓他在全國成為 “知名鑄鐘人”。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渾源神溪牛家鑄鐘傳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牛曉

2011年還被評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

“我們家祖輩都是鑄鐘的,到我這裡已是第18代傳人了。幾百年來,我的家族為全國各地的寺廟製作了很多的大鐘、大小法器。”

由於他們造出的大鐘樣美質優、音質獨特、又優於銅鐘的特點,在社會上有著良好的聲譽,獨特鑄造技藝在全國也首屈一指,受到全國宗教界的一致好評。

“渾源傳統鑄鐘擁有自己獨特的鑄造藝術風格,具有很高的文化藝術和歷史價值。渾源傳統鑄鐘本身就是傳統和現代文化的一種體現,體現了傳統工藝文化的進步,既繼承了民間傳統風格,又體現了時代特色。

它造型美觀、古樸莊重、聲音洪亮悠遠,對於民間傳統技術交流研究古代鑄造文化狀況,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傳承人的牛曉,不僅做工藝,而且還研究古鐘及其文化。

十八代不間斷傳承祖輩技藝

明末清初至解放前,神溪村造鍋、造農具、造鐘大小作坊有30多家,產品遠銷雁北各縣區和河北、內蒙等地,鑄鐘行業十分興盛。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到20世紀60年代末,由於種種原因,鑄鐘行業曾有過低潮。20世紀70年代初,隨著國家宗教政策的落實,各大寺院進行修繕,寺廟大鐘鑄造得到恢復。

“從那時起,我們牛氏鑄鐘匠人開始建造作坊,發展生產,現在基本可以靠這項手藝維持生活。我們的鑄鐘技藝從來沒有間斷過,每一個時代,都有它的生存空間。除了做鍾、大小法器外,我們還製作各種農具或家用的鐵器,直至現在可以持續十八代不間斷地傳承這項技藝。”

牛曉如是說。從有記錄的第12代牛公開始,牛氏家族家譜中就一代代記錄下了傳承人,並代代相傳不放棄自己的技藝。

如今百年老字號在現代文明中又煥發出生機,渾源傳統鑄鐘銷往渾源縣境內的恆山,也遠銷北京、福建、廣東、廣西、新疆、江蘇、貴州、河北、內蒙、河南等全國各地。

六道工序延續百年技藝

“對於鑄鐘原料的選擇,非常考究,需要上好的白口鐵,這種原料必須到處尋找,不會固定在某一個地方。別看鑄鐘的工藝只有六道,但時間、火候、甚至是鐵、土都影響鐘的聲音與質量。”牛曉說。

在牛曉看來,鐘的製造的工藝相對比較簡單,決定性的因素是在選料上,這也是他做出的鐘音色優於現代鑄造工藝做出的鐘的原因,但現在適合的鐵料已經越來越難找了。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雖然鑄鐘聞名全國,但它的製作工藝流程僅為六步,第一步:選料,本地優質鬆土、上好白口鐵;

第二步:將鬆土碾碎,用篩子過濾,然後加水攪拌到一定溼度,水量的多少要根據模子的大小來定;

第三步:做模型,將和好的泥手工堆積成型,晾乾;

第四步:套模型,因為模型有內外兩層,將內外模型分隔並套在一起,中間可用細沙子做隔離;

第五步:夯土,一定要夯結實;

第六步:進行澆鑄成型。

“渾源傳統鑄鐘的主要工具有:冶煉爐、土沙模型、輪子及小手工工具。我們創作出大量的作品,代表性的作品有:北嶽恆山正殿大鐘、五臺山寺廟大鐘以及國內各大寺院大鐘。”

面對自己的成績,牛曉沒有停步,依然在探索,因為他熱愛自己的這份手藝。

“渾源傳統鑄鐘歷史悠久,造型美觀、工藝精湛,是祖輩留下的民間手工技藝財富,具有民間傳承性和時代代表性。

完全採用最古老的手工製作程序,原料純屬優質鬆土,上好白口鐵,產品堅實耐用。造型古樸莊重,聲音洪亮悠遠。動靜結合,質量優於銅鐘。”

口傳身授讓鑄鐘技藝難再延續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雖然牛曉如此熱愛鑄鐘技藝,但他依舊面臨著傳承人的問題。和許多傳統手工技藝一樣,渾源鑄鐘作為一種民間工藝也走入了衰落,面臨著後繼乏人的困境。

祖傳下來的手藝沒了繼承人,這是牛曉現在最煩心的事。

“我的孩子有自己的事業,將來不再從事這項技藝,而一些年輕人對這項工藝不感興趣,到目前為止,找不到下一代的傳承人。”牛曉說。

在他的鑄造團隊中,最年輕的也已49歲了,孩子們沒人願意學這每天和土、泥、鐵打交道的又髒又累又單調的營生,他生怕神溪牛家的鑄鐘手藝在他這裡失傳。為了讓後人知道牛家的鑄鐘,牛曉開始尋找鑄造能更久流傳於世的大鐘的機會。

巧的是,他很快就遇到呂梁一位客戶訂製一口大鐘的機會,藉著2011年為五臺山鑄造5 噸大鐘的經驗,牛曉決定做一口10 噸重的鐘,這對他來說已是現有工藝的極限了。

由於神溪村僅牛氏一家從事鑄鐘行業,且受生產作坊窄小、簡陋的侷限,難以大量生產。隨著鑄鐘匠人年齡偏大,年輕人不願學習傳統技藝,許多工藝技術將面臨失傳。

市場經濟帶來普遍的急功近利浮躁心態,使得年輕人認為從事這行地位低,不賺錢,大部分外出打工去了,許多靠實踐積累的寶貴經驗處於後繼乏人的狀態。

對於以鑄鐘為生的牛曉來說,如何開拓新的市場和傳承鑄鐘工藝是他現在面臨的最大難題。

"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一口數噸大鐘,遷出神祕鑄鐘工藝,一個動人傳說,講述手工藝人的唯苦艱辛。

歷經數千年曆史嬗變,由實用轉為工藝的神溪古法鑄鐘技藝猶如一朵奇葩盛開在景色秀美的神溪村。

這項盛行於明末清初的傳統鑄鐘技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造型美觀、工藝精湛,它年代長,影響大,價值高,是一項重要的民間傳統手工製作技藝之一,於2011年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鑄造一口鐵鐘,最要緊的是有悠揚的聲音,音色的好壞直接體現了製作匠人的製作水平,鑄一口鐘從選料到製作模具到化鐵鑄鐘到打磨修飾得七十餘道工藝,每一道工藝都決定著鑄鐘的好壞。”

渾源神溪牛家鑄鐘傳人、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的牛曉如是說。

神溪村的代代牛人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牛曉鑄鐘

牛曉出生在素有 “塞北江南”之稱的神溪村,該村以鑄造各種鐵器而聞名,他們製造的鍬、犁、鍋、鏟、鐮刀等日常用品和農具質量可靠、經久耐用,一度時期是十里八鄉人們內是不二的選擇。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製品已被大工業的產品所替代,村中曾有的繁華已開始顯得落寞。

伴隨旅遊業的發展,牛家一項祖傳手藝——鑄鐘開始散發出異彩。原恆山正殿內鐵鐘上的銘文,使得有據可查的牛家鑄鐘歷史就達到300多年。

牛曉從小就跟著爺爺做一些小的器具,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偷偷地做一些成型的鐘,爺爺看到他非常熱愛,就將鑄鐘的各種絕藝傾囊而授。

在爺爺的指導下,牛曉繼承了神溪牛家的鑄鐘技藝,近30年的製作功底,讓他在全國成為 “知名鑄鐘人”。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渾源神溪牛家鑄鐘傳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牛曉

2011年還被評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

“我們家祖輩都是鑄鐘的,到我這裡已是第18代傳人了。幾百年來,我的家族為全國各地的寺廟製作了很多的大鐘、大小法器。”

由於他們造出的大鐘樣美質優、音質獨特、又優於銅鐘的特點,在社會上有著良好的聲譽,獨特鑄造技藝在全國也首屈一指,受到全國宗教界的一致好評。

“渾源傳統鑄鐘擁有自己獨特的鑄造藝術風格,具有很高的文化藝術和歷史價值。渾源傳統鑄鐘本身就是傳統和現代文化的一種體現,體現了傳統工藝文化的進步,既繼承了民間傳統風格,又體現了時代特色。

它造型美觀、古樸莊重、聲音洪亮悠遠,對於民間傳統技術交流研究古代鑄造文化狀況,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傳承人的牛曉,不僅做工藝,而且還研究古鐘及其文化。

十八代不間斷傳承祖輩技藝

明末清初至解放前,神溪村造鍋、造農具、造鐘大小作坊有30多家,產品遠銷雁北各縣區和河北、內蒙等地,鑄鐘行業十分興盛。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到20世紀60年代末,由於種種原因,鑄鐘行業曾有過低潮。20世紀70年代初,隨著國家宗教政策的落實,各大寺院進行修繕,寺廟大鐘鑄造得到恢復。

“從那時起,我們牛氏鑄鐘匠人開始建造作坊,發展生產,現在基本可以靠這項手藝維持生活。我們的鑄鐘技藝從來沒有間斷過,每一個時代,都有它的生存空間。除了做鍾、大小法器外,我們還製作各種農具或家用的鐵器,直至現在可以持續十八代不間斷地傳承這項技藝。”

牛曉如是說。從有記錄的第12代牛公開始,牛氏家族家譜中就一代代記錄下了傳承人,並代代相傳不放棄自己的技藝。

如今百年老字號在現代文明中又煥發出生機,渾源傳統鑄鐘銷往渾源縣境內的恆山,也遠銷北京、福建、廣東、廣西、新疆、江蘇、貴州、河北、內蒙、河南等全國各地。

六道工序延續百年技藝

“對於鑄鐘原料的選擇,非常考究,需要上好的白口鐵,這種原料必須到處尋找,不會固定在某一個地方。別看鑄鐘的工藝只有六道,但時間、火候、甚至是鐵、土都影響鐘的聲音與質量。”牛曉說。

在牛曉看來,鐘的製造的工藝相對比較簡單,決定性的因素是在選料上,這也是他做出的鐘音色優於現代鑄造工藝做出的鐘的原因,但現在適合的鐵料已經越來越難找了。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雖然鑄鐘聞名全國,但它的製作工藝流程僅為六步,第一步:選料,本地優質鬆土、上好白口鐵;

第二步:將鬆土碾碎,用篩子過濾,然後加水攪拌到一定溼度,水量的多少要根據模子的大小來定;

第三步:做模型,將和好的泥手工堆積成型,晾乾;

第四步:套模型,因為模型有內外兩層,將內外模型分隔並套在一起,中間可用細沙子做隔離;

第五步:夯土,一定要夯結實;

第六步:進行澆鑄成型。

“渾源傳統鑄鐘的主要工具有:冶煉爐、土沙模型、輪子及小手工工具。我們創作出大量的作品,代表性的作品有:北嶽恆山正殿大鐘、五臺山寺廟大鐘以及國內各大寺院大鐘。”

面對自己的成績,牛曉沒有停步,依然在探索,因為他熱愛自己的這份手藝。

“渾源傳統鑄鐘歷史悠久,造型美觀、工藝精湛,是祖輩留下的民間手工技藝財富,具有民間傳承性和時代代表性。

完全採用最古老的手工製作程序,原料純屬優質鬆土,上好白口鐵,產品堅實耐用。造型古樸莊重,聲音洪亮悠遠。動靜結合,質量優於銅鐘。”

口傳身授讓鑄鐘技藝難再延續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雖然牛曉如此熱愛鑄鐘技藝,但他依舊面臨著傳承人的問題。和許多傳統手工技藝一樣,渾源鑄鐘作為一種民間工藝也走入了衰落,面臨著後繼乏人的困境。

祖傳下來的手藝沒了繼承人,這是牛曉現在最煩心的事。

“我的孩子有自己的事業,將來不再從事這項技藝,而一些年輕人對這項工藝不感興趣,到目前為止,找不到下一代的傳承人。”牛曉說。

在他的鑄造團隊中,最年輕的也已49歲了,孩子們沒人願意學這每天和土、泥、鐵打交道的又髒又累又單調的營生,他生怕神溪牛家的鑄鐘手藝在他這裡失傳。為了讓後人知道牛家的鑄鐘,牛曉開始尋找鑄造能更久流傳於世的大鐘的機會。

巧的是,他很快就遇到呂梁一位客戶訂製一口大鐘的機會,藉著2011年為五臺山鑄造5 噸大鐘的經驗,牛曉決定做一口10 噸重的鐘,這對他來說已是現有工藝的極限了。

由於神溪村僅牛氏一家從事鑄鐘行業,且受生產作坊窄小、簡陋的侷限,難以大量生產。隨著鑄鐘匠人年齡偏大,年輕人不願學習傳統技藝,許多工藝技術將面臨失傳。

市場經濟帶來普遍的急功近利浮躁心態,使得年輕人認為從事這行地位低,不賺錢,大部分外出打工去了,許多靠實踐積累的寶貴經驗處於後繼乏人的狀態。

對於以鑄鐘為生的牛曉來說,如何開拓新的市場和傳承鑄鐘工藝是他現在面臨的最大難題。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如今,許多寺廟都得到了恢復和重建,市場對鑄鐘的需求越來越少。以前,一年要做幾百口鐘,而現在,活越來越少了。村裡以前做鐘的作坊很多,而現在,也只剩兩三家了。

“因為沒活幹,許多人只能另謀職業。手藝傳承也是這樣,鑄鐘這個活又髒又累,沒人肯學。前幾年,還有幾個學徒,後來,學徒們都走了。”

說到這些,牛曉很是無奈。為了扭轉鑄鐘的慘淡局面,牛曉也在不停思索和琢磨。

由於鑄鐘的需求減少,他開始把目光轉向生活用具,比如嘗試著打造生活用的鐵鍋等。

至於鑄鐘工藝的傳承,他希望,鑄鐘技藝作為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得到更好地保護和傳承。畢竟,它是一門古老的手工技藝,絕不能在他的手裡從此消失。

“雖然工藝簡單,但必須進行口傳身授,才能真正領會其中的奧祕。”牛曉也希望通過宣傳為祖輩這項技藝尋找傳承人。

華北第一鐘的誕生

"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一口數噸大鐘,遷出神祕鑄鐘工藝,一個動人傳說,講述手工藝人的唯苦艱辛。

歷經數千年曆史嬗變,由實用轉為工藝的神溪古法鑄鐘技藝猶如一朵奇葩盛開在景色秀美的神溪村。

這項盛行於明末清初的傳統鑄鐘技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造型美觀、工藝精湛,它年代長,影響大,價值高,是一項重要的民間傳統手工製作技藝之一,於2011年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鑄造一口鐵鐘,最要緊的是有悠揚的聲音,音色的好壞直接體現了製作匠人的製作水平,鑄一口鐘從選料到製作模具到化鐵鑄鐘到打磨修飾得七十餘道工藝,每一道工藝都決定著鑄鐘的好壞。”

渾源神溪牛家鑄鐘傳人、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的牛曉如是說。

神溪村的代代牛人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牛曉鑄鐘

牛曉出生在素有 “塞北江南”之稱的神溪村,該村以鑄造各種鐵器而聞名,他們製造的鍬、犁、鍋、鏟、鐮刀等日常用品和農具質量可靠、經久耐用,一度時期是十里八鄉人們內是不二的選擇。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製品已被大工業的產品所替代,村中曾有的繁華已開始顯得落寞。

伴隨旅遊業的發展,牛家一項祖傳手藝——鑄鐘開始散發出異彩。原恆山正殿內鐵鐘上的銘文,使得有據可查的牛家鑄鐘歷史就達到300多年。

牛曉從小就跟著爺爺做一些小的器具,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偷偷地做一些成型的鐘,爺爺看到他非常熱愛,就將鑄鐘的各種絕藝傾囊而授。

在爺爺的指導下,牛曉繼承了神溪牛家的鑄鐘技藝,近30年的製作功底,讓他在全國成為 “知名鑄鐘人”。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渾源神溪牛家鑄鐘傳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牛曉

2011年還被評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

“我們家祖輩都是鑄鐘的,到我這裡已是第18代傳人了。幾百年來,我的家族為全國各地的寺廟製作了很多的大鐘、大小法器。”

由於他們造出的大鐘樣美質優、音質獨特、又優於銅鐘的特點,在社會上有著良好的聲譽,獨特鑄造技藝在全國也首屈一指,受到全國宗教界的一致好評。

“渾源傳統鑄鐘擁有自己獨特的鑄造藝術風格,具有很高的文化藝術和歷史價值。渾源傳統鑄鐘本身就是傳統和現代文化的一種體現,體現了傳統工藝文化的進步,既繼承了民間傳統風格,又體現了時代特色。

它造型美觀、古樸莊重、聲音洪亮悠遠,對於民間傳統技術交流研究古代鑄造文化狀況,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傳承人的牛曉,不僅做工藝,而且還研究古鐘及其文化。

十八代不間斷傳承祖輩技藝

明末清初至解放前,神溪村造鍋、造農具、造鐘大小作坊有30多家,產品遠銷雁北各縣區和河北、內蒙等地,鑄鐘行業十分興盛。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到20世紀60年代末,由於種種原因,鑄鐘行業曾有過低潮。20世紀70年代初,隨著國家宗教政策的落實,各大寺院進行修繕,寺廟大鐘鑄造得到恢復。

“從那時起,我們牛氏鑄鐘匠人開始建造作坊,發展生產,現在基本可以靠這項手藝維持生活。我們的鑄鐘技藝從來沒有間斷過,每一個時代,都有它的生存空間。除了做鍾、大小法器外,我們還製作各種農具或家用的鐵器,直至現在可以持續十八代不間斷地傳承這項技藝。”

牛曉如是說。從有記錄的第12代牛公開始,牛氏家族家譜中就一代代記錄下了傳承人,並代代相傳不放棄自己的技藝。

如今百年老字號在現代文明中又煥發出生機,渾源傳統鑄鐘銷往渾源縣境內的恆山,也遠銷北京、福建、廣東、廣西、新疆、江蘇、貴州、河北、內蒙、河南等全國各地。

六道工序延續百年技藝

“對於鑄鐘原料的選擇,非常考究,需要上好的白口鐵,這種原料必須到處尋找,不會固定在某一個地方。別看鑄鐘的工藝只有六道,但時間、火候、甚至是鐵、土都影響鐘的聲音與質量。”牛曉說。

在牛曉看來,鐘的製造的工藝相對比較簡單,決定性的因素是在選料上,這也是他做出的鐘音色優於現代鑄造工藝做出的鐘的原因,但現在適合的鐵料已經越來越難找了。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雖然鑄鐘聞名全國,但它的製作工藝流程僅為六步,第一步:選料,本地優質鬆土、上好白口鐵;

第二步:將鬆土碾碎,用篩子過濾,然後加水攪拌到一定溼度,水量的多少要根據模子的大小來定;

第三步:做模型,將和好的泥手工堆積成型,晾乾;

第四步:套模型,因為模型有內外兩層,將內外模型分隔並套在一起,中間可用細沙子做隔離;

第五步:夯土,一定要夯結實;

第六步:進行澆鑄成型。

“渾源傳統鑄鐘的主要工具有:冶煉爐、土沙模型、輪子及小手工工具。我們創作出大量的作品,代表性的作品有:北嶽恆山正殿大鐘、五臺山寺廟大鐘以及國內各大寺院大鐘。”

面對自己的成績,牛曉沒有停步,依然在探索,因為他熱愛自己的這份手藝。

“渾源傳統鑄鐘歷史悠久,造型美觀、工藝精湛,是祖輩留下的民間手工技藝財富,具有民間傳承性和時代代表性。

完全採用最古老的手工製作程序,原料純屬優質鬆土,上好白口鐵,產品堅實耐用。造型古樸莊重,聲音洪亮悠遠。動靜結合,質量優於銅鐘。”

口傳身授讓鑄鐘技藝難再延續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雖然牛曉如此熱愛鑄鐘技藝,但他依舊面臨著傳承人的問題。和許多傳統手工技藝一樣,渾源鑄鐘作為一種民間工藝也走入了衰落,面臨著後繼乏人的困境。

祖傳下來的手藝沒了繼承人,這是牛曉現在最煩心的事。

“我的孩子有自己的事業,將來不再從事這項技藝,而一些年輕人對這項工藝不感興趣,到目前為止,找不到下一代的傳承人。”牛曉說。

在他的鑄造團隊中,最年輕的也已49歲了,孩子們沒人願意學這每天和土、泥、鐵打交道的又髒又累又單調的營生,他生怕神溪牛家的鑄鐘手藝在他這裡失傳。為了讓後人知道牛家的鑄鐘,牛曉開始尋找鑄造能更久流傳於世的大鐘的機會。

巧的是,他很快就遇到呂梁一位客戶訂製一口大鐘的機會,藉著2011年為五臺山鑄造5 噸大鐘的經驗,牛曉決定做一口10 噸重的鐘,這對他來說已是現有工藝的極限了。

由於神溪村僅牛氏一家從事鑄鐘行業,且受生產作坊窄小、簡陋的侷限,難以大量生產。隨著鑄鐘匠人年齡偏大,年輕人不願學習傳統技藝,許多工藝技術將面臨失傳。

市場經濟帶來普遍的急功近利浮躁心態,使得年輕人認為從事這行地位低,不賺錢,大部分外出打工去了,許多靠實踐積累的寶貴經驗處於後繼乏人的狀態。

對於以鑄鐘為生的牛曉來說,如何開拓新的市場和傳承鑄鐘工藝是他現在面臨的最大難題。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如今,許多寺廟都得到了恢復和重建,市場對鑄鐘的需求越來越少。以前,一年要做幾百口鐘,而現在,活越來越少了。村裡以前做鐘的作坊很多,而現在,也只剩兩三家了。

“因為沒活幹,許多人只能另謀職業。手藝傳承也是這樣,鑄鐘這個活又髒又累,沒人肯學。前幾年,還有幾個學徒,後來,學徒們都走了。”

說到這些,牛曉很是無奈。為了扭轉鑄鐘的慘淡局面,牛曉也在不停思索和琢磨。

由於鑄鐘的需求減少,他開始把目光轉向生活用具,比如嘗試著打造生活用的鐵鍋等。

至於鑄鐘工藝的傳承,他希望,鑄鐘技藝作為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得到更好地保護和傳承。畢竟,它是一門古老的手工技藝,絕不能在他的手裡從此消失。

“雖然工藝簡單,但必須進行口傳身授,才能真正領會其中的奧祕。”牛曉也希望通過宣傳為祖輩這項技藝尋找傳承人。

華北第一鐘的誕生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2012年,傳承人牛曉為山西臨縣成功鑄造了10 噸重的全省第一大鐘,創下了渾源鑄鐘製作技藝的新紀錄。

從2012年的4月開始,牛曉和他的團隊就開始了這口大鐘的製作,歷時6個月才完成。

看著這口完美的大鐘,牛曉有著太多的感慨。

鑄造大鐘需要承擔巨大的風險,一次失敗就有可能很難翻身。

為了鑄造這口大鐘,前前後後的準備工作已經做了3個多月。先是估算出大鐘的體積,便趕著春天氣候乾燥的時候挖了大坑,還新置辦了盛鐵水的容器。

容器太大,只得把院牆拆除才能安置進院子。

"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一口數噸大鐘,遷出神祕鑄鐘工藝,一個動人傳說,講述手工藝人的唯苦艱辛。

歷經數千年曆史嬗變,由實用轉為工藝的神溪古法鑄鐘技藝猶如一朵奇葩盛開在景色秀美的神溪村。

這項盛行於明末清初的傳統鑄鐘技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造型美觀、工藝精湛,它年代長,影響大,價值高,是一項重要的民間傳統手工製作技藝之一,於2011年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鑄造一口鐵鐘,最要緊的是有悠揚的聲音,音色的好壞直接體現了製作匠人的製作水平,鑄一口鐘從選料到製作模具到化鐵鑄鐘到打磨修飾得七十餘道工藝,每一道工藝都決定著鑄鐘的好壞。”

渾源神溪牛家鑄鐘傳人、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的牛曉如是說。

神溪村的代代牛人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牛曉鑄鐘

牛曉出生在素有 “塞北江南”之稱的神溪村,該村以鑄造各種鐵器而聞名,他們製造的鍬、犁、鍋、鏟、鐮刀等日常用品和農具質量可靠、經久耐用,一度時期是十里八鄉人們內是不二的選擇。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製品已被大工業的產品所替代,村中曾有的繁華已開始顯得落寞。

伴隨旅遊業的發展,牛家一項祖傳手藝——鑄鐘開始散發出異彩。原恆山正殿內鐵鐘上的銘文,使得有據可查的牛家鑄鐘歷史就達到300多年。

牛曉從小就跟著爺爺做一些小的器具,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偷偷地做一些成型的鐘,爺爺看到他非常熱愛,就將鑄鐘的各種絕藝傾囊而授。

在爺爺的指導下,牛曉繼承了神溪牛家的鑄鐘技藝,近30年的製作功底,讓他在全國成為 “知名鑄鐘人”。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渾源神溪牛家鑄鐘傳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牛曉

2011年還被評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

“我們家祖輩都是鑄鐘的,到我這裡已是第18代傳人了。幾百年來,我的家族為全國各地的寺廟製作了很多的大鐘、大小法器。”

由於他們造出的大鐘樣美質優、音質獨特、又優於銅鐘的特點,在社會上有著良好的聲譽,獨特鑄造技藝在全國也首屈一指,受到全國宗教界的一致好評。

“渾源傳統鑄鐘擁有自己獨特的鑄造藝術風格,具有很高的文化藝術和歷史價值。渾源傳統鑄鐘本身就是傳統和現代文化的一種體現,體現了傳統工藝文化的進步,既繼承了民間傳統風格,又體現了時代特色。

它造型美觀、古樸莊重、聲音洪亮悠遠,對於民間傳統技術交流研究古代鑄造文化狀況,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傳承人的牛曉,不僅做工藝,而且還研究古鐘及其文化。

十八代不間斷傳承祖輩技藝

明末清初至解放前,神溪村造鍋、造農具、造鐘大小作坊有30多家,產品遠銷雁北各縣區和河北、內蒙等地,鑄鐘行業十分興盛。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到20世紀60年代末,由於種種原因,鑄鐘行業曾有過低潮。20世紀70年代初,隨著國家宗教政策的落實,各大寺院進行修繕,寺廟大鐘鑄造得到恢復。

“從那時起,我們牛氏鑄鐘匠人開始建造作坊,發展生產,現在基本可以靠這項手藝維持生活。我們的鑄鐘技藝從來沒有間斷過,每一個時代,都有它的生存空間。除了做鍾、大小法器外,我們還製作各種農具或家用的鐵器,直至現在可以持續十八代不間斷地傳承這項技藝。”

牛曉如是說。從有記錄的第12代牛公開始,牛氏家族家譜中就一代代記錄下了傳承人,並代代相傳不放棄自己的技藝。

如今百年老字號在現代文明中又煥發出生機,渾源傳統鑄鐘銷往渾源縣境內的恆山,也遠銷北京、福建、廣東、廣西、新疆、江蘇、貴州、河北、內蒙、河南等全國各地。

六道工序延續百年技藝

“對於鑄鐘原料的選擇,非常考究,需要上好的白口鐵,這種原料必須到處尋找,不會固定在某一個地方。別看鑄鐘的工藝只有六道,但時間、火候、甚至是鐵、土都影響鐘的聲音與質量。”牛曉說。

在牛曉看來,鐘的製造的工藝相對比較簡單,決定性的因素是在選料上,這也是他做出的鐘音色優於現代鑄造工藝做出的鐘的原因,但現在適合的鐵料已經越來越難找了。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雖然鑄鐘聞名全國,但它的製作工藝流程僅為六步,第一步:選料,本地優質鬆土、上好白口鐵;

第二步:將鬆土碾碎,用篩子過濾,然後加水攪拌到一定溼度,水量的多少要根據模子的大小來定;

第三步:做模型,將和好的泥手工堆積成型,晾乾;

第四步:套模型,因為模型有內外兩層,將內外模型分隔並套在一起,中間可用細沙子做隔離;

第五步:夯土,一定要夯結實;

第六步:進行澆鑄成型。

“渾源傳統鑄鐘的主要工具有:冶煉爐、土沙模型、輪子及小手工工具。我們創作出大量的作品,代表性的作品有:北嶽恆山正殿大鐘、五臺山寺廟大鐘以及國內各大寺院大鐘。”

面對自己的成績,牛曉沒有停步,依然在探索,因為他熱愛自己的這份手藝。

“渾源傳統鑄鐘歷史悠久,造型美觀、工藝精湛,是祖輩留下的民間手工技藝財富,具有民間傳承性和時代代表性。

完全採用最古老的手工製作程序,原料純屬優質鬆土,上好白口鐵,產品堅實耐用。造型古樸莊重,聲音洪亮悠遠。動靜結合,質量優於銅鐘。”

口傳身授讓鑄鐘技藝難再延續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雖然牛曉如此熱愛鑄鐘技藝,但他依舊面臨著傳承人的問題。和許多傳統手工技藝一樣,渾源鑄鐘作為一種民間工藝也走入了衰落,面臨著後繼乏人的困境。

祖傳下來的手藝沒了繼承人,這是牛曉現在最煩心的事。

“我的孩子有自己的事業,將來不再從事這項技藝,而一些年輕人對這項工藝不感興趣,到目前為止,找不到下一代的傳承人。”牛曉說。

在他的鑄造團隊中,最年輕的也已49歲了,孩子們沒人願意學這每天和土、泥、鐵打交道的又髒又累又單調的營生,他生怕神溪牛家的鑄鐘手藝在他這裡失傳。為了讓後人知道牛家的鑄鐘,牛曉開始尋找鑄造能更久流傳於世的大鐘的機會。

巧的是,他很快就遇到呂梁一位客戶訂製一口大鐘的機會,藉著2011年為五臺山鑄造5 噸大鐘的經驗,牛曉決定做一口10 噸重的鐘,這對他來說已是現有工藝的極限了。

由於神溪村僅牛氏一家從事鑄鐘行業,且受生產作坊窄小、簡陋的侷限,難以大量生產。隨著鑄鐘匠人年齡偏大,年輕人不願學習傳統技藝,許多工藝技術將面臨失傳。

市場經濟帶來普遍的急功近利浮躁心態,使得年輕人認為從事這行地位低,不賺錢,大部分外出打工去了,許多靠實踐積累的寶貴經驗處於後繼乏人的狀態。

對於以鑄鐘為生的牛曉來說,如何開拓新的市場和傳承鑄鐘工藝是他現在面臨的最大難題。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如今,許多寺廟都得到了恢復和重建,市場對鑄鐘的需求越來越少。以前,一年要做幾百口鐘,而現在,活越來越少了。村裡以前做鐘的作坊很多,而現在,也只剩兩三家了。

“因為沒活幹,許多人只能另謀職業。手藝傳承也是這樣,鑄鐘這個活又髒又累,沒人肯學。前幾年,還有幾個學徒,後來,學徒們都走了。”

說到這些,牛曉很是無奈。為了扭轉鑄鐘的慘淡局面,牛曉也在不停思索和琢磨。

由於鑄鐘的需求減少,他開始把目光轉向生活用具,比如嘗試著打造生活用的鐵鍋等。

至於鑄鐘工藝的傳承,他希望,鑄鐘技藝作為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得到更好地保護和傳承。畢竟,它是一門古老的手工技藝,絕不能在他的手裡從此消失。

“雖然工藝簡單,但必須進行口傳身授,才能真正領會其中的奧祕。”牛曉也希望通過宣傳為祖輩這項技藝尋找傳承人。

華北第一鐘的誕生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2012年,傳承人牛曉為山西臨縣成功鑄造了10 噸重的全省第一大鐘,創下了渾源鑄鐘製作技藝的新紀錄。

從2012年的4月開始,牛曉和他的團隊就開始了這口大鐘的製作,歷時6個月才完成。

看著這口完美的大鐘,牛曉有著太多的感慨。

鑄造大鐘需要承擔巨大的風險,一次失敗就有可能很難翻身。

為了鑄造這口大鐘,前前後後的準備工作已經做了3個多月。先是估算出大鐘的體積,便趕著春天氣候乾燥的時候挖了大坑,還新置辦了盛鐵水的容器。

容器太大,只得把院牆拆除才能安置進院子。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渾源鑄鐘聞名全國,但它的製作工藝極其繁瑣,需要先做好大鐘的模具。模具是用渾源特有的沙土製成。

夏末,幾場突如其來的大雨讓工程擱置了些日子。防潮成了當前的首要任務。牛師傅計算好了每塊方磚的大小、厚度。

工人們把方磚卸下來編碼,塗上防火圖層。之後還要在內範上固定好釘子。用來限定內外範的距離。

還有的工人開始著手給方磚刻字,字是陰刻,當鐵水燒灌進來時凝固在鐘面上的字恰恰成了陽刻。

刻好字的方磚要一塊塊擺回到原來的位置,牛師傅細心地檢查每個縫隙的距離,不夠的還要填些紙片,生怕磚的位置錯移。

與此同時外範的方磚復位一層,便會在坑內填同等高度的土,並且要人工夯實,當鐵水灌入時產生的巨大沖力會使模具變形,結實的夯土會在這時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一口數噸大鐘,遷出神祕鑄鐘工藝,一個動人傳說,講述手工藝人的唯苦艱辛。

歷經數千年曆史嬗變,由實用轉為工藝的神溪古法鑄鐘技藝猶如一朵奇葩盛開在景色秀美的神溪村。

這項盛行於明末清初的傳統鑄鐘技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造型美觀、工藝精湛,它年代長,影響大,價值高,是一項重要的民間傳統手工製作技藝之一,於2011年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鑄造一口鐵鐘,最要緊的是有悠揚的聲音,音色的好壞直接體現了製作匠人的製作水平,鑄一口鐘從選料到製作模具到化鐵鑄鐘到打磨修飾得七十餘道工藝,每一道工藝都決定著鑄鐘的好壞。”

渾源神溪牛家鑄鐘傳人、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的牛曉如是說。

神溪村的代代牛人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牛曉鑄鐘

牛曉出生在素有 “塞北江南”之稱的神溪村,該村以鑄造各種鐵器而聞名,他們製造的鍬、犁、鍋、鏟、鐮刀等日常用品和農具質量可靠、經久耐用,一度時期是十里八鄉人們內是不二的選擇。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製品已被大工業的產品所替代,村中曾有的繁華已開始顯得落寞。

伴隨旅遊業的發展,牛家一項祖傳手藝——鑄鐘開始散發出異彩。原恆山正殿內鐵鐘上的銘文,使得有據可查的牛家鑄鐘歷史就達到300多年。

牛曉從小就跟著爺爺做一些小的器具,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偷偷地做一些成型的鐘,爺爺看到他非常熱愛,就將鑄鐘的各種絕藝傾囊而授。

在爺爺的指導下,牛曉繼承了神溪牛家的鑄鐘技藝,近30年的製作功底,讓他在全國成為 “知名鑄鐘人”。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渾源神溪牛家鑄鐘傳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牛曉

2011年還被評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

“我們家祖輩都是鑄鐘的,到我這裡已是第18代傳人了。幾百年來,我的家族為全國各地的寺廟製作了很多的大鐘、大小法器。”

由於他們造出的大鐘樣美質優、音質獨特、又優於銅鐘的特點,在社會上有著良好的聲譽,獨特鑄造技藝在全國也首屈一指,受到全國宗教界的一致好評。

“渾源傳統鑄鐘擁有自己獨特的鑄造藝術風格,具有很高的文化藝術和歷史價值。渾源傳統鑄鐘本身就是傳統和現代文化的一種體現,體現了傳統工藝文化的進步,既繼承了民間傳統風格,又體現了時代特色。

它造型美觀、古樸莊重、聲音洪亮悠遠,對於民間傳統技術交流研究古代鑄造文化狀況,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傳承人的牛曉,不僅做工藝,而且還研究古鐘及其文化。

十八代不間斷傳承祖輩技藝

明末清初至解放前,神溪村造鍋、造農具、造鐘大小作坊有30多家,產品遠銷雁北各縣區和河北、內蒙等地,鑄鐘行業十分興盛。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到20世紀60年代末,由於種種原因,鑄鐘行業曾有過低潮。20世紀70年代初,隨著國家宗教政策的落實,各大寺院進行修繕,寺廟大鐘鑄造得到恢復。

“從那時起,我們牛氏鑄鐘匠人開始建造作坊,發展生產,現在基本可以靠這項手藝維持生活。我們的鑄鐘技藝從來沒有間斷過,每一個時代,都有它的生存空間。除了做鍾、大小法器外,我們還製作各種農具或家用的鐵器,直至現在可以持續十八代不間斷地傳承這項技藝。”

牛曉如是說。從有記錄的第12代牛公開始,牛氏家族家譜中就一代代記錄下了傳承人,並代代相傳不放棄自己的技藝。

如今百年老字號在現代文明中又煥發出生機,渾源傳統鑄鐘銷往渾源縣境內的恆山,也遠銷北京、福建、廣東、廣西、新疆、江蘇、貴州、河北、內蒙、河南等全國各地。

六道工序延續百年技藝

“對於鑄鐘原料的選擇,非常考究,需要上好的白口鐵,這種原料必須到處尋找,不會固定在某一個地方。別看鑄鐘的工藝只有六道,但時間、火候、甚至是鐵、土都影響鐘的聲音與質量。”牛曉說。

在牛曉看來,鐘的製造的工藝相對比較簡單,決定性的因素是在選料上,這也是他做出的鐘音色優於現代鑄造工藝做出的鐘的原因,但現在適合的鐵料已經越來越難找了。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雖然鑄鐘聞名全國,但它的製作工藝流程僅為六步,第一步:選料,本地優質鬆土、上好白口鐵;

第二步:將鬆土碾碎,用篩子過濾,然後加水攪拌到一定溼度,水量的多少要根據模子的大小來定;

第三步:做模型,將和好的泥手工堆積成型,晾乾;

第四步:套模型,因為模型有內外兩層,將內外模型分隔並套在一起,中間可用細沙子做隔離;

第五步:夯土,一定要夯結實;

第六步:進行澆鑄成型。

“渾源傳統鑄鐘的主要工具有:冶煉爐、土沙模型、輪子及小手工工具。我們創作出大量的作品,代表性的作品有:北嶽恆山正殿大鐘、五臺山寺廟大鐘以及國內各大寺院大鐘。”

面對自己的成績,牛曉沒有停步,依然在探索,因為他熱愛自己的這份手藝。

“渾源傳統鑄鐘歷史悠久,造型美觀、工藝精湛,是祖輩留下的民間手工技藝財富,具有民間傳承性和時代代表性。

完全採用最古老的手工製作程序,原料純屬優質鬆土,上好白口鐵,產品堅實耐用。造型古樸莊重,聲音洪亮悠遠。動靜結合,質量優於銅鐘。”

口傳身授讓鑄鐘技藝難再延續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雖然牛曉如此熱愛鑄鐘技藝,但他依舊面臨著傳承人的問題。和許多傳統手工技藝一樣,渾源鑄鐘作為一種民間工藝也走入了衰落,面臨著後繼乏人的困境。

祖傳下來的手藝沒了繼承人,這是牛曉現在最煩心的事。

“我的孩子有自己的事業,將來不再從事這項技藝,而一些年輕人對這項工藝不感興趣,到目前為止,找不到下一代的傳承人。”牛曉說。

在他的鑄造團隊中,最年輕的也已49歲了,孩子們沒人願意學這每天和土、泥、鐵打交道的又髒又累又單調的營生,他生怕神溪牛家的鑄鐘手藝在他這裡失傳。為了讓後人知道牛家的鑄鐘,牛曉開始尋找鑄造能更久流傳於世的大鐘的機會。

巧的是,他很快就遇到呂梁一位客戶訂製一口大鐘的機會,藉著2011年為五臺山鑄造5 噸大鐘的經驗,牛曉決定做一口10 噸重的鐘,這對他來說已是現有工藝的極限了。

由於神溪村僅牛氏一家從事鑄鐘行業,且受生產作坊窄小、簡陋的侷限,難以大量生產。隨著鑄鐘匠人年齡偏大,年輕人不願學習傳統技藝,許多工藝技術將面臨失傳。

市場經濟帶來普遍的急功近利浮躁心態,使得年輕人認為從事這行地位低,不賺錢,大部分外出打工去了,許多靠實踐積累的寶貴經驗處於後繼乏人的狀態。

對於以鑄鐘為生的牛曉來說,如何開拓新的市場和傳承鑄鐘工藝是他現在面臨的最大難題。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如今,許多寺廟都得到了恢復和重建,市場對鑄鐘的需求越來越少。以前,一年要做幾百口鐘,而現在,活越來越少了。村裡以前做鐘的作坊很多,而現在,也只剩兩三家了。

“因為沒活幹,許多人只能另謀職業。手藝傳承也是這樣,鑄鐘這個活又髒又累,沒人肯學。前幾年,還有幾個學徒,後來,學徒們都走了。”

說到這些,牛曉很是無奈。為了扭轉鑄鐘的慘淡局面,牛曉也在不停思索和琢磨。

由於鑄鐘的需求減少,他開始把目光轉向生活用具,比如嘗試著打造生活用的鐵鍋等。

至於鑄鐘工藝的傳承,他希望,鑄鐘技藝作為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得到更好地保護和傳承。畢竟,它是一門古老的手工技藝,絕不能在他的手裡從此消失。

“雖然工藝簡單,但必須進行口傳身授,才能真正領會其中的奧祕。”牛曉也希望通過宣傳為祖輩這項技藝尋找傳承人。

華北第一鐘的誕生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2012年,傳承人牛曉為山西臨縣成功鑄造了10 噸重的全省第一大鐘,創下了渾源鑄鐘製作技藝的新紀錄。

從2012年的4月開始,牛曉和他的團隊就開始了這口大鐘的製作,歷時6個月才完成。

看著這口完美的大鐘,牛曉有著太多的感慨。

鑄造大鐘需要承擔巨大的風險,一次失敗就有可能很難翻身。

為了鑄造這口大鐘,前前後後的準備工作已經做了3個多月。先是估算出大鐘的體積,便趕著春天氣候乾燥的時候挖了大坑,還新置辦了盛鐵水的容器。

容器太大,只得把院牆拆除才能安置進院子。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渾源鑄鐘聞名全國,但它的製作工藝極其繁瑣,需要先做好大鐘的模具。模具是用渾源特有的沙土製成。

夏末,幾場突如其來的大雨讓工程擱置了些日子。防潮成了當前的首要任務。牛師傅計算好了每塊方磚的大小、厚度。

工人們把方磚卸下來編碼,塗上防火圖層。之後還要在內範上固定好釘子。用來限定內外範的距離。

還有的工人開始著手給方磚刻字,字是陰刻,當鐵水燒灌進來時凝固在鐘面上的字恰恰成了陽刻。

刻好字的方磚要一塊塊擺回到原來的位置,牛師傅細心地檢查每個縫隙的距離,不夠的還要填些紙片,生怕磚的位置錯移。

與此同時外範的方磚復位一層,便會在坑內填同等高度的土,並且要人工夯實,當鐵水灌入時產生的巨大沖力會使模具變形,結實的夯土會在這時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坑內的土填平了,唯一不同的是在頂端多出一個多元性的漏斗,牛師傅說,這是用來澆灌鐵水的入口。夜色慢慢籠罩著神溪村,牛師傅家的院子裡燃燒著熊熊大火。

照的好似白晝一般,這麼久終於看到鐵水鋼花了,10 噸多重的鐵,要在一定的時間內放進熔爐內,熔鐵的技藝依舊沿襲著傳統的製作方法,放一層碳,再放入一層鐵。

工序反覆直至填滿,這時院落裡剩水的大容器也開始預熱了。

"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一口數噸大鐘,遷出神祕鑄鐘工藝,一個動人傳說,講述手工藝人的唯苦艱辛。

歷經數千年曆史嬗變,由實用轉為工藝的神溪古法鑄鐘技藝猶如一朵奇葩盛開在景色秀美的神溪村。

這項盛行於明末清初的傳統鑄鐘技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造型美觀、工藝精湛,它年代長,影響大,價值高,是一項重要的民間傳統手工製作技藝之一,於2011年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鑄造一口鐵鐘,最要緊的是有悠揚的聲音,音色的好壞直接體現了製作匠人的製作水平,鑄一口鐘從選料到製作模具到化鐵鑄鐘到打磨修飾得七十餘道工藝,每一道工藝都決定著鑄鐘的好壞。”

渾源神溪牛家鑄鐘傳人、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的牛曉如是說。

神溪村的代代牛人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牛曉鑄鐘

牛曉出生在素有 “塞北江南”之稱的神溪村,該村以鑄造各種鐵器而聞名,他們製造的鍬、犁、鍋、鏟、鐮刀等日常用品和農具質量可靠、經久耐用,一度時期是十里八鄉人們內是不二的選擇。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製品已被大工業的產品所替代,村中曾有的繁華已開始顯得落寞。

伴隨旅遊業的發展,牛家一項祖傳手藝——鑄鐘開始散發出異彩。原恆山正殿內鐵鐘上的銘文,使得有據可查的牛家鑄鐘歷史就達到300多年。

牛曉從小就跟著爺爺做一些小的器具,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偷偷地做一些成型的鐘,爺爺看到他非常熱愛,就將鑄鐘的各種絕藝傾囊而授。

在爺爺的指導下,牛曉繼承了神溪牛家的鑄鐘技藝,近30年的製作功底,讓他在全國成為 “知名鑄鐘人”。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渾源神溪牛家鑄鐘傳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牛曉

2011年還被評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

“我們家祖輩都是鑄鐘的,到我這裡已是第18代傳人了。幾百年來,我的家族為全國各地的寺廟製作了很多的大鐘、大小法器。”

由於他們造出的大鐘樣美質優、音質獨特、又優於銅鐘的特點,在社會上有著良好的聲譽,獨特鑄造技藝在全國也首屈一指,受到全國宗教界的一致好評。

“渾源傳統鑄鐘擁有自己獨特的鑄造藝術風格,具有很高的文化藝術和歷史價值。渾源傳統鑄鐘本身就是傳統和現代文化的一種體現,體現了傳統工藝文化的進步,既繼承了民間傳統風格,又體現了時代特色。

它造型美觀、古樸莊重、聲音洪亮悠遠,對於民間傳統技術交流研究古代鑄造文化狀況,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傳承人的牛曉,不僅做工藝,而且還研究古鐘及其文化。

十八代不間斷傳承祖輩技藝

明末清初至解放前,神溪村造鍋、造農具、造鐘大小作坊有30多家,產品遠銷雁北各縣區和河北、內蒙等地,鑄鐘行業十分興盛。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到20世紀60年代末,由於種種原因,鑄鐘行業曾有過低潮。20世紀70年代初,隨著國家宗教政策的落實,各大寺院進行修繕,寺廟大鐘鑄造得到恢復。

“從那時起,我們牛氏鑄鐘匠人開始建造作坊,發展生產,現在基本可以靠這項手藝維持生活。我們的鑄鐘技藝從來沒有間斷過,每一個時代,都有它的生存空間。除了做鍾、大小法器外,我們還製作各種農具或家用的鐵器,直至現在可以持續十八代不間斷地傳承這項技藝。”

牛曉如是說。從有記錄的第12代牛公開始,牛氏家族家譜中就一代代記錄下了傳承人,並代代相傳不放棄自己的技藝。

如今百年老字號在現代文明中又煥發出生機,渾源傳統鑄鐘銷往渾源縣境內的恆山,也遠銷北京、福建、廣東、廣西、新疆、江蘇、貴州、河北、內蒙、河南等全國各地。

六道工序延續百年技藝

“對於鑄鐘原料的選擇,非常考究,需要上好的白口鐵,這種原料必須到處尋找,不會固定在某一個地方。別看鑄鐘的工藝只有六道,但時間、火候、甚至是鐵、土都影響鐘的聲音與質量。”牛曉說。

在牛曉看來,鐘的製造的工藝相對比較簡單,決定性的因素是在選料上,這也是他做出的鐘音色優於現代鑄造工藝做出的鐘的原因,但現在適合的鐵料已經越來越難找了。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雖然鑄鐘聞名全國,但它的製作工藝流程僅為六步,第一步:選料,本地優質鬆土、上好白口鐵;

第二步:將鬆土碾碎,用篩子過濾,然後加水攪拌到一定溼度,水量的多少要根據模子的大小來定;

第三步:做模型,將和好的泥手工堆積成型,晾乾;

第四步:套模型,因為模型有內外兩層,將內外模型分隔並套在一起,中間可用細沙子做隔離;

第五步:夯土,一定要夯結實;

第六步:進行澆鑄成型。

“渾源傳統鑄鐘的主要工具有:冶煉爐、土沙模型、輪子及小手工工具。我們創作出大量的作品,代表性的作品有:北嶽恆山正殿大鐘、五臺山寺廟大鐘以及國內各大寺院大鐘。”

面對自己的成績,牛曉沒有停步,依然在探索,因為他熱愛自己的這份手藝。

“渾源傳統鑄鐘歷史悠久,造型美觀、工藝精湛,是祖輩留下的民間手工技藝財富,具有民間傳承性和時代代表性。

完全採用最古老的手工製作程序,原料純屬優質鬆土,上好白口鐵,產品堅實耐用。造型古樸莊重,聲音洪亮悠遠。動靜結合,質量優於銅鐘。”

口傳身授讓鑄鐘技藝難再延續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雖然牛曉如此熱愛鑄鐘技藝,但他依舊面臨著傳承人的問題。和許多傳統手工技藝一樣,渾源鑄鐘作為一種民間工藝也走入了衰落,面臨著後繼乏人的困境。

祖傳下來的手藝沒了繼承人,這是牛曉現在最煩心的事。

“我的孩子有自己的事業,將來不再從事這項技藝,而一些年輕人對這項工藝不感興趣,到目前為止,找不到下一代的傳承人。”牛曉說。

在他的鑄造團隊中,最年輕的也已49歲了,孩子們沒人願意學這每天和土、泥、鐵打交道的又髒又累又單調的營生,他生怕神溪牛家的鑄鐘手藝在他這裡失傳。為了讓後人知道牛家的鑄鐘,牛曉開始尋找鑄造能更久流傳於世的大鐘的機會。

巧的是,他很快就遇到呂梁一位客戶訂製一口大鐘的機會,藉著2011年為五臺山鑄造5 噸大鐘的經驗,牛曉決定做一口10 噸重的鐘,這對他來說已是現有工藝的極限了。

由於神溪村僅牛氏一家從事鑄鐘行業,且受生產作坊窄小、簡陋的侷限,難以大量生產。隨著鑄鐘匠人年齡偏大,年輕人不願學習傳統技藝,許多工藝技術將面臨失傳。

市場經濟帶來普遍的急功近利浮躁心態,使得年輕人認為從事這行地位低,不賺錢,大部分外出打工去了,許多靠實踐積累的寶貴經驗處於後繼乏人的狀態。

對於以鑄鐘為生的牛曉來說,如何開拓新的市場和傳承鑄鐘工藝是他現在面臨的最大難題。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如今,許多寺廟都得到了恢復和重建,市場對鑄鐘的需求越來越少。以前,一年要做幾百口鐘,而現在,活越來越少了。村裡以前做鐘的作坊很多,而現在,也只剩兩三家了。

“因為沒活幹,許多人只能另謀職業。手藝傳承也是這樣,鑄鐘這個活又髒又累,沒人肯學。前幾年,還有幾個學徒,後來,學徒們都走了。”

說到這些,牛曉很是無奈。為了扭轉鑄鐘的慘淡局面,牛曉也在不停思索和琢磨。

由於鑄鐘的需求減少,他開始把目光轉向生活用具,比如嘗試著打造生活用的鐵鍋等。

至於鑄鐘工藝的傳承,他希望,鑄鐘技藝作為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得到更好地保護和傳承。畢竟,它是一門古老的手工技藝,絕不能在他的手裡從此消失。

“雖然工藝簡單,但必須進行口傳身授,才能真正領會其中的奧祕。”牛曉也希望通過宣傳為祖輩這項技藝尋找傳承人。

華北第一鐘的誕生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2012年,傳承人牛曉為山西臨縣成功鑄造了10 噸重的全省第一大鐘,創下了渾源鑄鐘製作技藝的新紀錄。

從2012年的4月開始,牛曉和他的團隊就開始了這口大鐘的製作,歷時6個月才完成。

看著這口完美的大鐘,牛曉有著太多的感慨。

鑄造大鐘需要承擔巨大的風險,一次失敗就有可能很難翻身。

為了鑄造這口大鐘,前前後後的準備工作已經做了3個多月。先是估算出大鐘的體積,便趕著春天氣候乾燥的時候挖了大坑,還新置辦了盛鐵水的容器。

容器太大,只得把院牆拆除才能安置進院子。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渾源鑄鐘聞名全國,但它的製作工藝極其繁瑣,需要先做好大鐘的模具。模具是用渾源特有的沙土製成。

夏末,幾場突如其來的大雨讓工程擱置了些日子。防潮成了當前的首要任務。牛師傅計算好了每塊方磚的大小、厚度。

工人們把方磚卸下來編碼,塗上防火圖層。之後還要在內範上固定好釘子。用來限定內外範的距離。

還有的工人開始著手給方磚刻字,字是陰刻,當鐵水燒灌進來時凝固在鐘面上的字恰恰成了陽刻。

刻好字的方磚要一塊塊擺回到原來的位置,牛師傅細心地檢查每個縫隙的距離,不夠的還要填些紙片,生怕磚的位置錯移。

與此同時外範的方磚復位一層,便會在坑內填同等高度的土,並且要人工夯實,當鐵水灌入時產生的巨大沖力會使模具變形,結實的夯土會在這時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坑內的土填平了,唯一不同的是在頂端多出一個多元性的漏斗,牛師傅說,這是用來澆灌鐵水的入口。夜色慢慢籠罩著神溪村,牛師傅家的院子裡燃燒著熊熊大火。

照的好似白晝一般,這麼久終於看到鐵水鋼花了,10 噸多重的鐵,要在一定的時間內放進熔爐內,熔鐵的技藝依舊沿襲著傳統的製作方法,放一層碳,再放入一層鐵。

工序反覆直至填滿,這時院落裡剩水的大容器也開始預熱了。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一口數噸大鐘,遷出神祕鑄鐘工藝,一個動人傳說,講述手工藝人的唯苦艱辛。

歷經數千年曆史嬗變,由實用轉為工藝的神溪古法鑄鐘技藝猶如一朵奇葩盛開在景色秀美的神溪村。

這項盛行於明末清初的傳統鑄鐘技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造型美觀、工藝精湛,它年代長,影響大,價值高,是一項重要的民間傳統手工製作技藝之一,於2011年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鑄造一口鐵鐘,最要緊的是有悠揚的聲音,音色的好壞直接體現了製作匠人的製作水平,鑄一口鐘從選料到製作模具到化鐵鑄鐘到打磨修飾得七十餘道工藝,每一道工藝都決定著鑄鐘的好壞。”

渾源神溪牛家鑄鐘傳人、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的牛曉如是說。

神溪村的代代牛人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牛曉鑄鐘

牛曉出生在素有 “塞北江南”之稱的神溪村,該村以鑄造各種鐵器而聞名,他們製造的鍬、犁、鍋、鏟、鐮刀等日常用品和農具質量可靠、經久耐用,一度時期是十里八鄉人們內是不二的選擇。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製品已被大工業的產品所替代,村中曾有的繁華已開始顯得落寞。

伴隨旅遊業的發展,牛家一項祖傳手藝——鑄鐘開始散發出異彩。原恆山正殿內鐵鐘上的銘文,使得有據可查的牛家鑄鐘歷史就達到300多年。

牛曉從小就跟著爺爺做一些小的器具,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偷偷地做一些成型的鐘,爺爺看到他非常熱愛,就將鑄鐘的各種絕藝傾囊而授。

在爺爺的指導下,牛曉繼承了神溪牛家的鑄鐘技藝,近30年的製作功底,讓他在全國成為 “知名鑄鐘人”。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渾源神溪牛家鑄鐘傳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牛曉

2011年還被評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

“我們家祖輩都是鑄鐘的,到我這裡已是第18代傳人了。幾百年來,我的家族為全國各地的寺廟製作了很多的大鐘、大小法器。”

由於他們造出的大鐘樣美質優、音質獨特、又優於銅鐘的特點,在社會上有著良好的聲譽,獨特鑄造技藝在全國也首屈一指,受到全國宗教界的一致好評。

“渾源傳統鑄鐘擁有自己獨特的鑄造藝術風格,具有很高的文化藝術和歷史價值。渾源傳統鑄鐘本身就是傳統和現代文化的一種體現,體現了傳統工藝文化的進步,既繼承了民間傳統風格,又體現了時代特色。

它造型美觀、古樸莊重、聲音洪亮悠遠,對於民間傳統技術交流研究古代鑄造文化狀況,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傳承人的牛曉,不僅做工藝,而且還研究古鐘及其文化。

十八代不間斷傳承祖輩技藝

明末清初至解放前,神溪村造鍋、造農具、造鐘大小作坊有30多家,產品遠銷雁北各縣區和河北、內蒙等地,鑄鐘行業十分興盛。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到20世紀60年代末,由於種種原因,鑄鐘行業曾有過低潮。20世紀70年代初,隨著國家宗教政策的落實,各大寺院進行修繕,寺廟大鐘鑄造得到恢復。

“從那時起,我們牛氏鑄鐘匠人開始建造作坊,發展生產,現在基本可以靠這項手藝維持生活。我們的鑄鐘技藝從來沒有間斷過,每一個時代,都有它的生存空間。除了做鍾、大小法器外,我們還製作各種農具或家用的鐵器,直至現在可以持續十八代不間斷地傳承這項技藝。”

牛曉如是說。從有記錄的第12代牛公開始,牛氏家族家譜中就一代代記錄下了傳承人,並代代相傳不放棄自己的技藝。

如今百年老字號在現代文明中又煥發出生機,渾源傳統鑄鐘銷往渾源縣境內的恆山,也遠銷北京、福建、廣東、廣西、新疆、江蘇、貴州、河北、內蒙、河南等全國各地。

六道工序延續百年技藝

“對於鑄鐘原料的選擇,非常考究,需要上好的白口鐵,這種原料必須到處尋找,不會固定在某一個地方。別看鑄鐘的工藝只有六道,但時間、火候、甚至是鐵、土都影響鐘的聲音與質量。”牛曉說。

在牛曉看來,鐘的製造的工藝相對比較簡單,決定性的因素是在選料上,這也是他做出的鐘音色優於現代鑄造工藝做出的鐘的原因,但現在適合的鐵料已經越來越難找了。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雖然鑄鐘聞名全國,但它的製作工藝流程僅為六步,第一步:選料,本地優質鬆土、上好白口鐵;

第二步:將鬆土碾碎,用篩子過濾,然後加水攪拌到一定溼度,水量的多少要根據模子的大小來定;

第三步:做模型,將和好的泥手工堆積成型,晾乾;

第四步:套模型,因為模型有內外兩層,將內外模型分隔並套在一起,中間可用細沙子做隔離;

第五步:夯土,一定要夯結實;

第六步:進行澆鑄成型。

“渾源傳統鑄鐘的主要工具有:冶煉爐、土沙模型、輪子及小手工工具。我們創作出大量的作品,代表性的作品有:北嶽恆山正殿大鐘、五臺山寺廟大鐘以及國內各大寺院大鐘。”

面對自己的成績,牛曉沒有停步,依然在探索,因為他熱愛自己的這份手藝。

“渾源傳統鑄鐘歷史悠久,造型美觀、工藝精湛,是祖輩留下的民間手工技藝財富,具有民間傳承性和時代代表性。

完全採用最古老的手工製作程序,原料純屬優質鬆土,上好白口鐵,產品堅實耐用。造型古樸莊重,聲音洪亮悠遠。動靜結合,質量優於銅鐘。”

口傳身授讓鑄鐘技藝難再延續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雖然牛曉如此熱愛鑄鐘技藝,但他依舊面臨著傳承人的問題。和許多傳統手工技藝一樣,渾源鑄鐘作為一種民間工藝也走入了衰落,面臨著後繼乏人的困境。

祖傳下來的手藝沒了繼承人,這是牛曉現在最煩心的事。

“我的孩子有自己的事業,將來不再從事這項技藝,而一些年輕人對這項工藝不感興趣,到目前為止,找不到下一代的傳承人。”牛曉說。

在他的鑄造團隊中,最年輕的也已49歲了,孩子們沒人願意學這每天和土、泥、鐵打交道的又髒又累又單調的營生,他生怕神溪牛家的鑄鐘手藝在他這裡失傳。為了讓後人知道牛家的鑄鐘,牛曉開始尋找鑄造能更久流傳於世的大鐘的機會。

巧的是,他很快就遇到呂梁一位客戶訂製一口大鐘的機會,藉著2011年為五臺山鑄造5 噸大鐘的經驗,牛曉決定做一口10 噸重的鐘,這對他來說已是現有工藝的極限了。

由於神溪村僅牛氏一家從事鑄鐘行業,且受生產作坊窄小、簡陋的侷限,難以大量生產。隨著鑄鐘匠人年齡偏大,年輕人不願學習傳統技藝,許多工藝技術將面臨失傳。

市場經濟帶來普遍的急功近利浮躁心態,使得年輕人認為從事這行地位低,不賺錢,大部分外出打工去了,許多靠實踐積累的寶貴經驗處於後繼乏人的狀態。

對於以鑄鐘為生的牛曉來說,如何開拓新的市場和傳承鑄鐘工藝是他現在面臨的最大難題。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如今,許多寺廟都得到了恢復和重建,市場對鑄鐘的需求越來越少。以前,一年要做幾百口鐘,而現在,活越來越少了。村裡以前做鐘的作坊很多,而現在,也只剩兩三家了。

“因為沒活幹,許多人只能另謀職業。手藝傳承也是這樣,鑄鐘這個活又髒又累,沒人肯學。前幾年,還有幾個學徒,後來,學徒們都走了。”

說到這些,牛曉很是無奈。為了扭轉鑄鐘的慘淡局面,牛曉也在不停思索和琢磨。

由於鑄鐘的需求減少,他開始把目光轉向生活用具,比如嘗試著打造生活用的鐵鍋等。

至於鑄鐘工藝的傳承,他希望,鑄鐘技藝作為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得到更好地保護和傳承。畢竟,它是一門古老的手工技藝,絕不能在他的手裡從此消失。

“雖然工藝簡單,但必須進行口傳身授,才能真正領會其中的奧祕。”牛曉也希望通過宣傳為祖輩這項技藝尋找傳承人。

華北第一鐘的誕生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2012年,傳承人牛曉為山西臨縣成功鑄造了10 噸重的全省第一大鐘,創下了渾源鑄鐘製作技藝的新紀錄。

從2012年的4月開始,牛曉和他的團隊就開始了這口大鐘的製作,歷時6個月才完成。

看著這口完美的大鐘,牛曉有著太多的感慨。

鑄造大鐘需要承擔巨大的風險,一次失敗就有可能很難翻身。

為了鑄造這口大鐘,前前後後的準備工作已經做了3個多月。先是估算出大鐘的體積,便趕著春天氣候乾燥的時候挖了大坑,還新置辦了盛鐵水的容器。

容器太大,只得把院牆拆除才能安置進院子。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渾源鑄鐘聞名全國,但它的製作工藝極其繁瑣,需要先做好大鐘的模具。模具是用渾源特有的沙土製成。

夏末,幾場突如其來的大雨讓工程擱置了些日子。防潮成了當前的首要任務。牛師傅計算好了每塊方磚的大小、厚度。

工人們把方磚卸下來編碼,塗上防火圖層。之後還要在內範上固定好釘子。用來限定內外範的距離。

還有的工人開始著手給方磚刻字,字是陰刻,當鐵水燒灌進來時凝固在鐘面上的字恰恰成了陽刻。

刻好字的方磚要一塊塊擺回到原來的位置,牛師傅細心地檢查每個縫隙的距離,不夠的還要填些紙片,生怕磚的位置錯移。

與此同時外範的方磚復位一層,便會在坑內填同等高度的土,並且要人工夯實,當鐵水灌入時產生的巨大沖力會使模具變形,結實的夯土會在這時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坑內的土填平了,唯一不同的是在頂端多出一個多元性的漏斗,牛師傅說,這是用來澆灌鐵水的入口。夜色慢慢籠罩著神溪村,牛師傅家的院子裡燃燒著熊熊大火。

照的好似白晝一般,這麼久終於看到鐵水鋼花了,10 噸多重的鐵,要在一定的時間內放進熔爐內,熔鐵的技藝依舊沿襲著傳統的製作方法,放一層碳,再放入一層鐵。

工序反覆直至填滿,這時院落裡剩水的大容器也開始預熱了。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工人們還需提防熔爐內濺出的千度高溫的鐵水。一旦濺上便是1釐米以上的燒傷了,工人們不時拿棍子疏通通風口,這是為了要保持熔爐內的溫度。

一層鐵燒完後,就要拿泥堵住通風口,等下一層鐵融化,橙紅色鐵水緩緩流入早已預熱的大容器內。

"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一口數噸大鐘,遷出神祕鑄鐘工藝,一個動人傳說,講述手工藝人的唯苦艱辛。

歷經數千年曆史嬗變,由實用轉為工藝的神溪古法鑄鐘技藝猶如一朵奇葩盛開在景色秀美的神溪村。

這項盛行於明末清初的傳統鑄鐘技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造型美觀、工藝精湛,它年代長,影響大,價值高,是一項重要的民間傳統手工製作技藝之一,於2011年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鑄造一口鐵鐘,最要緊的是有悠揚的聲音,音色的好壞直接體現了製作匠人的製作水平,鑄一口鐘從選料到製作模具到化鐵鑄鐘到打磨修飾得七十餘道工藝,每一道工藝都決定著鑄鐘的好壞。”

渾源神溪牛家鑄鐘傳人、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的牛曉如是說。

神溪村的代代牛人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牛曉鑄鐘

牛曉出生在素有 “塞北江南”之稱的神溪村,該村以鑄造各種鐵器而聞名,他們製造的鍬、犁、鍋、鏟、鐮刀等日常用品和農具質量可靠、經久耐用,一度時期是十里八鄉人們內是不二的選擇。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製品已被大工業的產品所替代,村中曾有的繁華已開始顯得落寞。

伴隨旅遊業的發展,牛家一項祖傳手藝——鑄鐘開始散發出異彩。原恆山正殿內鐵鐘上的銘文,使得有據可查的牛家鑄鐘歷史就達到300多年。

牛曉從小就跟著爺爺做一些小的器具,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偷偷地做一些成型的鐘,爺爺看到他非常熱愛,就將鑄鐘的各種絕藝傾囊而授。

在爺爺的指導下,牛曉繼承了神溪牛家的鑄鐘技藝,近30年的製作功底,讓他在全國成為 “知名鑄鐘人”。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渾源神溪牛家鑄鐘傳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牛曉

2011年還被評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

“我們家祖輩都是鑄鐘的,到我這裡已是第18代傳人了。幾百年來,我的家族為全國各地的寺廟製作了很多的大鐘、大小法器。”

由於他們造出的大鐘樣美質優、音質獨特、又優於銅鐘的特點,在社會上有著良好的聲譽,獨特鑄造技藝在全國也首屈一指,受到全國宗教界的一致好評。

“渾源傳統鑄鐘擁有自己獨特的鑄造藝術風格,具有很高的文化藝術和歷史價值。渾源傳統鑄鐘本身就是傳統和現代文化的一種體現,體現了傳統工藝文化的進步,既繼承了民間傳統風格,又體現了時代特色。

它造型美觀、古樸莊重、聲音洪亮悠遠,對於民間傳統技術交流研究古代鑄造文化狀況,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傳承人的牛曉,不僅做工藝,而且還研究古鐘及其文化。

十八代不間斷傳承祖輩技藝

明末清初至解放前,神溪村造鍋、造農具、造鐘大小作坊有30多家,產品遠銷雁北各縣區和河北、內蒙等地,鑄鐘行業十分興盛。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到20世紀60年代末,由於種種原因,鑄鐘行業曾有過低潮。20世紀70年代初,隨著國家宗教政策的落實,各大寺院進行修繕,寺廟大鐘鑄造得到恢復。

“從那時起,我們牛氏鑄鐘匠人開始建造作坊,發展生產,現在基本可以靠這項手藝維持生活。我們的鑄鐘技藝從來沒有間斷過,每一個時代,都有它的生存空間。除了做鍾、大小法器外,我們還製作各種農具或家用的鐵器,直至現在可以持續十八代不間斷地傳承這項技藝。”

牛曉如是說。從有記錄的第12代牛公開始,牛氏家族家譜中就一代代記錄下了傳承人,並代代相傳不放棄自己的技藝。

如今百年老字號在現代文明中又煥發出生機,渾源傳統鑄鐘銷往渾源縣境內的恆山,也遠銷北京、福建、廣東、廣西、新疆、江蘇、貴州、河北、內蒙、河南等全國各地。

六道工序延續百年技藝

“對於鑄鐘原料的選擇,非常考究,需要上好的白口鐵,這種原料必須到處尋找,不會固定在某一個地方。別看鑄鐘的工藝只有六道,但時間、火候、甚至是鐵、土都影響鐘的聲音與質量。”牛曉說。

在牛曉看來,鐘的製造的工藝相對比較簡單,決定性的因素是在選料上,這也是他做出的鐘音色優於現代鑄造工藝做出的鐘的原因,但現在適合的鐵料已經越來越難找了。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雖然鑄鐘聞名全國,但它的製作工藝流程僅為六步,第一步:選料,本地優質鬆土、上好白口鐵;

第二步:將鬆土碾碎,用篩子過濾,然後加水攪拌到一定溼度,水量的多少要根據模子的大小來定;

第三步:做模型,將和好的泥手工堆積成型,晾乾;

第四步:套模型,因為模型有內外兩層,將內外模型分隔並套在一起,中間可用細沙子做隔離;

第五步:夯土,一定要夯結實;

第六步:進行澆鑄成型。

“渾源傳統鑄鐘的主要工具有:冶煉爐、土沙模型、輪子及小手工工具。我們創作出大量的作品,代表性的作品有:北嶽恆山正殿大鐘、五臺山寺廟大鐘以及國內各大寺院大鐘。”

面對自己的成績,牛曉沒有停步,依然在探索,因為他熱愛自己的這份手藝。

“渾源傳統鑄鐘歷史悠久,造型美觀、工藝精湛,是祖輩留下的民間手工技藝財富,具有民間傳承性和時代代表性。

完全採用最古老的手工製作程序,原料純屬優質鬆土,上好白口鐵,產品堅實耐用。造型古樸莊重,聲音洪亮悠遠。動靜結合,質量優於銅鐘。”

口傳身授讓鑄鐘技藝難再延續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雖然牛曉如此熱愛鑄鐘技藝,但他依舊面臨著傳承人的問題。和許多傳統手工技藝一樣,渾源鑄鐘作為一種民間工藝也走入了衰落,面臨著後繼乏人的困境。

祖傳下來的手藝沒了繼承人,這是牛曉現在最煩心的事。

“我的孩子有自己的事業,將來不再從事這項技藝,而一些年輕人對這項工藝不感興趣,到目前為止,找不到下一代的傳承人。”牛曉說。

在他的鑄造團隊中,最年輕的也已49歲了,孩子們沒人願意學這每天和土、泥、鐵打交道的又髒又累又單調的營生,他生怕神溪牛家的鑄鐘手藝在他這裡失傳。為了讓後人知道牛家的鑄鐘,牛曉開始尋找鑄造能更久流傳於世的大鐘的機會。

巧的是,他很快就遇到呂梁一位客戶訂製一口大鐘的機會,藉著2011年為五臺山鑄造5 噸大鐘的經驗,牛曉決定做一口10 噸重的鐘,這對他來說已是現有工藝的極限了。

由於神溪村僅牛氏一家從事鑄鐘行業,且受生產作坊窄小、簡陋的侷限,難以大量生產。隨著鑄鐘匠人年齡偏大,年輕人不願學習傳統技藝,許多工藝技術將面臨失傳。

市場經濟帶來普遍的急功近利浮躁心態,使得年輕人認為從事這行地位低,不賺錢,大部分外出打工去了,許多靠實踐積累的寶貴經驗處於後繼乏人的狀態。

對於以鑄鐘為生的牛曉來說,如何開拓新的市場和傳承鑄鐘工藝是他現在面臨的最大難題。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如今,許多寺廟都得到了恢復和重建,市場對鑄鐘的需求越來越少。以前,一年要做幾百口鐘,而現在,活越來越少了。村裡以前做鐘的作坊很多,而現在,也只剩兩三家了。

“因為沒活幹,許多人只能另謀職業。手藝傳承也是這樣,鑄鐘這個活又髒又累,沒人肯學。前幾年,還有幾個學徒,後來,學徒們都走了。”

說到這些,牛曉很是無奈。為了扭轉鑄鐘的慘淡局面,牛曉也在不停思索和琢磨。

由於鑄鐘的需求減少,他開始把目光轉向生活用具,比如嘗試著打造生活用的鐵鍋等。

至於鑄鐘工藝的傳承,他希望,鑄鐘技藝作為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得到更好地保護和傳承。畢竟,它是一門古老的手工技藝,絕不能在他的手裡從此消失。

“雖然工藝簡單,但必須進行口傳身授,才能真正領會其中的奧祕。”牛曉也希望通過宣傳為祖輩這項技藝尋找傳承人。

華北第一鐘的誕生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2012年,傳承人牛曉為山西臨縣成功鑄造了10 噸重的全省第一大鐘,創下了渾源鑄鐘製作技藝的新紀錄。

從2012年的4月開始,牛曉和他的團隊就開始了這口大鐘的製作,歷時6個月才完成。

看著這口完美的大鐘,牛曉有著太多的感慨。

鑄造大鐘需要承擔巨大的風險,一次失敗就有可能很難翻身。

為了鑄造這口大鐘,前前後後的準備工作已經做了3個多月。先是估算出大鐘的體積,便趕著春天氣候乾燥的時候挖了大坑,還新置辦了盛鐵水的容器。

容器太大,只得把院牆拆除才能安置進院子。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渾源鑄鐘聞名全國,但它的製作工藝極其繁瑣,需要先做好大鐘的模具。模具是用渾源特有的沙土製成。

夏末,幾場突如其來的大雨讓工程擱置了些日子。防潮成了當前的首要任務。牛師傅計算好了每塊方磚的大小、厚度。

工人們把方磚卸下來編碼,塗上防火圖層。之後還要在內範上固定好釘子。用來限定內外範的距離。

還有的工人開始著手給方磚刻字,字是陰刻,當鐵水燒灌進來時凝固在鐘面上的字恰恰成了陽刻。

刻好字的方磚要一塊塊擺回到原來的位置,牛師傅細心地檢查每個縫隙的距離,不夠的還要填些紙片,生怕磚的位置錯移。

與此同時外範的方磚復位一層,便會在坑內填同等高度的土,並且要人工夯實,當鐵水灌入時產生的巨大沖力會使模具變形,結實的夯土會在這時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坑內的土填平了,唯一不同的是在頂端多出一個多元性的漏斗,牛師傅說,這是用來澆灌鐵水的入口。夜色慢慢籠罩著神溪村,牛師傅家的院子裡燃燒著熊熊大火。

照的好似白晝一般,這麼久終於看到鐵水鋼花了,10 噸多重的鐵,要在一定的時間內放進熔爐內,熔鐵的技藝依舊沿襲著傳統的製作方法,放一層碳,再放入一層鐵。

工序反覆直至填滿,這時院落裡剩水的大容器也開始預熱了。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工人們還需提防熔爐內濺出的千度高溫的鐵水。一旦濺上便是1釐米以上的燒傷了,工人們不時拿棍子疏通通風口,這是為了要保持熔爐內的溫度。

一層鐵燒完後,就要拿泥堵住通風口,等下一層鐵融化,橙紅色鐵水緩緩流入早已預熱的大容器內。

非遺傳承:寂寞中堅守的鑄鐘匠人

村子裡的清晨總是格外寧靜安詳,牛師傅家卻緊張忙碌著,融好的鐵水要馬不停蹄地灌入橢圓形的口中,剛才還歡騰的鐵水,此刻便乖乖地順著軌跡流入縫隙裡,靜待著出土之日的華彩,工人們還要對它進行進一步的裝飾。

就這樣經過環環相扣的製作流程,華北第一大鐘終於完成了。

彙編整理:秋慈

圖:牛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