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瓷都老街的巷子

手工藝 木雕 朋友圈 旅遊 第二瓷都 第二瓷都 2017-08-26

走進瓷都老街的巷子

我不是一個黎川人,而是一個客居黎川的南昌人。日本鬼子入侵南昌前夕,我們避難,舉家來到黎川。我在黎川讀完小學,完成初中學業後外出求學、深造、工作,如今回到黎川養老。為此,我對老街這塊珍貴而又美麗的土地,對寬容大度的黎川人感情甚篤,尤其是黎川巷子情有獨鍾。

走進瓷都老街的巷子

巷子是黎川老街一大特色,黎川人稱之為“弄”。它,既不同於北京的衚衕,又有別於蘇杭的小巷。它,有其豐富的內涵,有其令人神往的情愫,有其人們想探索的元素。我深深知曉,現代人或者退休人,工作之餘,想欣賞的,想探求的,不再是森林似得大廈高樓,也不再是現代式的花園洋房,而是尋求古老、舊的東西來滿足心靈上的懷舊。告訴你,黎川老街的巷子定然會滿足你心靈上的返璞歸真。

走進瓷都老街的巷子

庭院深深深幾許,深邃的幽暗巷子。一眼望不到底,只有親自走進去,你這時才發現這裡有一番情趣,別有一個天地,別有一番享受,進的深弄覓到奇境,你定然會說:“這就是我所追求的啊?”

走進瓷都老街的巷子

黎川老街的巷子到底有多少條,一條挨一條,沒人能說得清。如果從一條巷子進入另一條巷子,黎川話可不叫走,也不叫跑,而是有一個特定的動詞,那便是穿,就是穿巷子。

走進瓷都老街的巷子

讀小學的時候,由於頑劣,幾乎穿過黎川老街的每條巷子,這弄穿到那弄,東弄穿到那弄,暗弄穿到明弄,長弄穿到短弄,主弄穿到備弄,我感到其樂無窮,而別人是不會體會到的,因為沒有穿過。

走進瓷都老街的巷子

退休一天,我懷有東坡先生心態,“老夫聊作少年狂”,開始穿巷遊戲,我從一條清幽的主弄穿到明亮的備弄,佇立在一個鋪有青石板的天井裡,只見這一進裡,一座小樓門窗已經緊閉,無人居住,也無聲音;樓下走道里破舊雜物堆放零亂不堪。石板苔蘚滿是,有的竟然已經爬出了臺階。

“有人嗎?”無聲作答。我有些恐懼,不覺身心一顫。我抽上一支菸,向四周張望,在古舊的屋簷下,落地長窗,一陣寒風襲來,稍有冷意,給人空寂之感。昔日風光何去何從,笛下樓臺空悠悠。我失望而歸。

走進瓷都老街的巷子

黎川老街的巷子是熱情的,黎川老街的人是好客的,你走進去,首先接近你的是天井裡桂花的芬芳,蘭花的幽香,還有石凳石臺,移門上的磚雕,長窗上的木雕和你站立的廳堂地面水磨方磚。

走進瓷都老街的巷子

和主人坐在石凳上促膝而談。從中瞭解到主人的生平,乃人生之樂事。黎川老街的每一條巷子,就是一首懷古的詩;黎川老街的每一條巷子,便是一條思舊的詞,讓人思古懷舊,讓人低吟淺唱,給人沉思遐想。

走進瓷都老街的巷子

人生短暫,飽蘸一生滄桑。黎川老街的每條巷子裡都蘊藏著明清的民居,足夠你讚歎鑑賞,精美的木刻磚雕,足夠你揣摩欣賞。歲月匆匆,蕩盡半世風霜。黎川老街的每條巷子內部都深藏著悲切催人淚下的深閨小說,感人肺腑,扼腕嘆息的名人軼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