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

柴橋的名聲,在“老寧波”耳裡,絕不陌生。

這座位於穿山半島上的浙東古鎮,水路通達,商貿繁華,曾有“小寧波”的美譽。

"

柴橋的名聲,在“老寧波”耳裡,絕不陌生。

這座位於穿山半島上的浙東古鎮,水路通達,商貿繁華,曾有“小寧波”的美譽。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上世紀70年代的柴橋鎮

早在明清時期,柴橋已興起成為周邊四村八鄉的集貿中心。東起郭巨、梅山,南至三山、昆亭,北有穿山碼頭通航寧波、定海等地,西接霞浦、新碶甚至鄞縣東鄉。往來趕集者絡繹不絕,各色水產山珍、糧油醬醋、布匹針線,皆能在此尋到。

"

柴橋的名聲,在“老寧波”耳裡,絕不陌生。

這座位於穿山半島上的浙東古鎮,水路通達,商貿繁華,曾有“小寧波”的美譽。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上世紀70年代的柴橋鎮

早在明清時期,柴橋已興起成為周邊四村八鄉的集貿中心。東起郭巨、梅山,南至三山、昆亭,北有穿山碼頭通航寧波、定海等地,西接霞浦、新碶甚至鄞縣東鄉。往來趕集者絡繹不絕,各色水產山珍、糧油醬醋、布匹針線,皆能在此尋到。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現在的街景

此番盛景,一直延續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後隨著區域經濟重心的轉移,昔日熙熙攘攘的街市景象,如晨霧遇上朝陽,漸漸散去。


"

柴橋的名聲,在“老寧波”耳裡,絕不陌生。

這座位於穿山半島上的浙東古鎮,水路通達,商貿繁華,曾有“小寧波”的美譽。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上世紀70年代的柴橋鎮

早在明清時期,柴橋已興起成為周邊四村八鄉的集貿中心。東起郭巨、梅山,南至三山、昆亭,北有穿山碼頭通航寧波、定海等地,西接霞浦、新碶甚至鄞縣東鄉。往來趕集者絡繹不絕,各色水產山珍、糧油醬醋、布匹針線,皆能在此尋到。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現在的街景

此番盛景,一直延續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後隨著區域經濟重心的轉移,昔日熙熙攘攘的街市景象,如晨霧遇上朝陽,漸漸散去。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是一座橋

其實,“柴橋”真的是一座橋,古鎮因此橋而得名。歷經悠悠歲月,“柴橋”如今依然安詳地橫臥在蘆江河支流上,南北兩頭,各牽著一條街巷,合起來,就是曾經最為熱鬧的貿易中心——柴橋老街。

"

柴橋的名聲,在“老寧波”耳裡,絕不陌生。

這座位於穿山半島上的浙東古鎮,水路通達,商貿繁華,曾有“小寧波”的美譽。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上世紀70年代的柴橋鎮

早在明清時期,柴橋已興起成為周邊四村八鄉的集貿中心。東起郭巨、梅山,南至三山、昆亭,北有穿山碼頭通航寧波、定海等地,西接霞浦、新碶甚至鄞縣東鄉。往來趕集者絡繹不絕,各色水產山珍、糧油醬醋、布匹針線,皆能在此尋到。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現在的街景

此番盛景,一直延續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後隨著區域經濟重心的轉移,昔日熙熙攘攘的街市景象,如晨霧遇上朝陽,漸漸散去。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是一座橋

其實,“柴橋”真的是一座橋,古鎮因此橋而得名。歷經悠悠歲月,“柴橋”如今依然安詳地橫臥在蘆江河支流上,南北兩頭,各牽著一條街巷,合起來,就是曾經最為熱鬧的貿易中心——柴橋老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老街全長1300餘米,呈倒L形,嵌在了蘆江河支流的兩岸。以“柴橋”為界,分為老街南路和老街北路。土生土長的“老柴橋”們,習慣性地沿用舊時的稱謂,將老街由南向北分段,稱為上街、中街和下街。

"

柴橋的名聲,在“老寧波”耳裡,絕不陌生。

這座位於穿山半島上的浙東古鎮,水路通達,商貿繁華,曾有“小寧波”的美譽。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上世紀70年代的柴橋鎮

早在明清時期,柴橋已興起成為周邊四村八鄉的集貿中心。東起郭巨、梅山,南至三山、昆亭,北有穿山碼頭通航寧波、定海等地,西接霞浦、新碶甚至鄞縣東鄉。往來趕集者絡繹不絕,各色水產山珍、糧油醬醋、布匹針線,皆能在此尋到。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現在的街景

此番盛景,一直延續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後隨著區域經濟重心的轉移,昔日熙熙攘攘的街市景象,如晨霧遇上朝陽,漸漸散去。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是一座橋

其實,“柴橋”真的是一座橋,古鎮因此橋而得名。歷經悠悠歲月,“柴橋”如今依然安詳地橫臥在蘆江河支流上,南北兩頭,各牽著一條街巷,合起來,就是曾經最為熱鬧的貿易中心——柴橋老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老街全長1300餘米,呈倒L形,嵌在了蘆江河支流的兩岸。以“柴橋”為界,分為老街南路和老街北路。土生土長的“老柴橋”們,習慣性地沿用舊時的稱謂,將老街由南向北分段,稱為上街、中街和下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以“柴橋”為界,嵌在蘆江河兩岸

鼎盛時期,老街上商鋪林立,人聲鼎沸,摩肩接踵。當地的老人回憶說,老街傳統上每旬有四市,逢一、六為大集,三、八為小市。業興人旺之勢,已無需贅言。

同時,因為貨物類目充足,吃穿用度一應俱全,所以周邊鄉鎮的居民碰上辦喜事、做宴席等大事,都會到老街上來採買。

"

柴橋的名聲,在“老寧波”耳裡,絕不陌生。

這座位於穿山半島上的浙東古鎮,水路通達,商貿繁華,曾有“小寧波”的美譽。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上世紀70年代的柴橋鎮

早在明清時期,柴橋已興起成為周邊四村八鄉的集貿中心。東起郭巨、梅山,南至三山、昆亭,北有穿山碼頭通航寧波、定海等地,西接霞浦、新碶甚至鄞縣東鄉。往來趕集者絡繹不絕,各色水產山珍、糧油醬醋、布匹針線,皆能在此尋到。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現在的街景

此番盛景,一直延續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後隨著區域經濟重心的轉移,昔日熙熙攘攘的街市景象,如晨霧遇上朝陽,漸漸散去。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是一座橋

其實,“柴橋”真的是一座橋,古鎮因此橋而得名。歷經悠悠歲月,“柴橋”如今依然安詳地橫臥在蘆江河支流上,南北兩頭,各牽著一條街巷,合起來,就是曾經最為熱鬧的貿易中心——柴橋老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老街全長1300餘米,呈倒L形,嵌在了蘆江河支流的兩岸。以“柴橋”為界,分為老街南路和老街北路。土生土長的“老柴橋”們,習慣性地沿用舊時的稱謂,將老街由南向北分段,稱為上街、中街和下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以“柴橋”為界,嵌在蘆江河兩岸

鼎盛時期,老街上商鋪林立,人聲鼎沸,摩肩接踵。當地的老人回憶說,老街傳統上每旬有四市,逢一、六為大集,三、八為小市。業興人旺之勢,已無需贅言。

同時,因為貨物類目充足,吃穿用度一應俱全,所以周邊鄉鎮的居民碰上辦喜事、做宴席等大事,都會到老街上來採買。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曾經人山人海的老街集市

尤其是位於上街頭的“十三行”。十三行是對主做水產生意的十幾家店鋪的總稱。每至清晨,各類海產應市交易,行人如梭。“十三行”裡傳來此起彼伏的撥算盤聲,和“哪、上賬嘍”的沙啞吆喝聲,至今還縈繞在很多老人的腦海中。

"

柴橋的名聲,在“老寧波”耳裡,絕不陌生。

這座位於穿山半島上的浙東古鎮,水路通達,商貿繁華,曾有“小寧波”的美譽。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上世紀70年代的柴橋鎮

早在明清時期,柴橋已興起成為周邊四村八鄉的集貿中心。東起郭巨、梅山,南至三山、昆亭,北有穿山碼頭通航寧波、定海等地,西接霞浦、新碶甚至鄞縣東鄉。往來趕集者絡繹不絕,各色水產山珍、糧油醬醋、布匹針線,皆能在此尋到。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現在的街景

此番盛景,一直延續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後隨著區域經濟重心的轉移,昔日熙熙攘攘的街市景象,如晨霧遇上朝陽,漸漸散去。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是一座橋

其實,“柴橋”真的是一座橋,古鎮因此橋而得名。歷經悠悠歲月,“柴橋”如今依然安詳地橫臥在蘆江河支流上,南北兩頭,各牽著一條街巷,合起來,就是曾經最為熱鬧的貿易中心——柴橋老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老街全長1300餘米,呈倒L形,嵌在了蘆江河支流的兩岸。以“柴橋”為界,分為老街南路和老街北路。土生土長的“老柴橋”們,習慣性地沿用舊時的稱謂,將老街由南向北分段,稱為上街、中街和下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以“柴橋”為界,嵌在蘆江河兩岸

鼎盛時期,老街上商鋪林立,人聲鼎沸,摩肩接踵。當地的老人回憶說,老街傳統上每旬有四市,逢一、六為大集,三、八為小市。業興人旺之勢,已無需贅言。

同時,因為貨物類目充足,吃穿用度一應俱全,所以周邊鄉鎮的居民碰上辦喜事、做宴席等大事,都會到老街上來採買。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曾經人山人海的老街集市

尤其是位於上街頭的“十三行”。十三行是對主做水產生意的十幾家店鋪的總稱。每至清晨,各類海產應市交易,行人如梭。“十三行”裡傳來此起彼伏的撥算盤聲,和“哪、上賬嘍”的沙啞吆喝聲,至今還縈繞在很多老人的腦海中。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解放前的柴橋老街街景

只是歲月無法回頭,往昔景象,最終只能在老照片和老人的回憶中尋得。如今,老街還是那條老街,兩側還是有很多商鋪店面,但因繁華褪去,反襯得有些寂寥之感。

"

柴橋的名聲,在“老寧波”耳裡,絕不陌生。

這座位於穿山半島上的浙東古鎮,水路通達,商貿繁華,曾有“小寧波”的美譽。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上世紀70年代的柴橋鎮

早在明清時期,柴橋已興起成為周邊四村八鄉的集貿中心。東起郭巨、梅山,南至三山、昆亭,北有穿山碼頭通航寧波、定海等地,西接霞浦、新碶甚至鄞縣東鄉。往來趕集者絡繹不絕,各色水產山珍、糧油醬醋、布匹針線,皆能在此尋到。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現在的街景

此番盛景,一直延續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後隨著區域經濟重心的轉移,昔日熙熙攘攘的街市景象,如晨霧遇上朝陽,漸漸散去。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是一座橋

其實,“柴橋”真的是一座橋,古鎮因此橋而得名。歷經悠悠歲月,“柴橋”如今依然安詳地橫臥在蘆江河支流上,南北兩頭,各牽著一條街巷,合起來,就是曾經最為熱鬧的貿易中心——柴橋老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老街全長1300餘米,呈倒L形,嵌在了蘆江河支流的兩岸。以“柴橋”為界,分為老街南路和老街北路。土生土長的“老柴橋”們,習慣性地沿用舊時的稱謂,將老街由南向北分段,稱為上街、中街和下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以“柴橋”為界,嵌在蘆江河兩岸

鼎盛時期,老街上商鋪林立,人聲鼎沸,摩肩接踵。當地的老人回憶說,老街傳統上每旬有四市,逢一、六為大集,三、八為小市。業興人旺之勢,已無需贅言。

同時,因為貨物類目充足,吃穿用度一應俱全,所以周邊鄉鎮的居民碰上辦喜事、做宴席等大事,都會到老街上來採買。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曾經人山人海的老街集市

尤其是位於上街頭的“十三行”。十三行是對主做水產生意的十幾家店鋪的總稱。每至清晨,各類海產應市交易,行人如梭。“十三行”裡傳來此起彼伏的撥算盤聲,和“哪、上賬嘍”的沙啞吆喝聲,至今還縈繞在很多老人的腦海中。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解放前的柴橋老街街景

只是歲月無法回頭,往昔景象,最終只能在老照片和老人的回憶中尋得。如今,老街還是那條老街,兩側還是有很多商鋪店面,但因繁華褪去,反襯得有些寂寥之感。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斑駁的老店面招牌

漫步其中,依然能看到有上百年曆史的木結構老屋。牆面斑駁,當年店鋪的招牌名字依稀可辨。二樓的窗,方方正正地鑲在暗紅色的木板中。曾經可有一位妙齡女子,倚在窗邊,好奇地打量著來往的客商。

"

柴橋的名聲,在“老寧波”耳裡,絕不陌生。

這座位於穿山半島上的浙東古鎮,水路通達,商貿繁華,曾有“小寧波”的美譽。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上世紀70年代的柴橋鎮

早在明清時期,柴橋已興起成為周邊四村八鄉的集貿中心。東起郭巨、梅山,南至三山、昆亭,北有穿山碼頭通航寧波、定海等地,西接霞浦、新碶甚至鄞縣東鄉。往來趕集者絡繹不絕,各色水產山珍、糧油醬醋、布匹針線,皆能在此尋到。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現在的街景

此番盛景,一直延續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後隨著區域經濟重心的轉移,昔日熙熙攘攘的街市景象,如晨霧遇上朝陽,漸漸散去。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是一座橋

其實,“柴橋”真的是一座橋,古鎮因此橋而得名。歷經悠悠歲月,“柴橋”如今依然安詳地橫臥在蘆江河支流上,南北兩頭,各牽著一條街巷,合起來,就是曾經最為熱鬧的貿易中心——柴橋老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老街全長1300餘米,呈倒L形,嵌在了蘆江河支流的兩岸。以“柴橋”為界,分為老街南路和老街北路。土生土長的“老柴橋”們,習慣性地沿用舊時的稱謂,將老街由南向北分段,稱為上街、中街和下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以“柴橋”為界,嵌在蘆江河兩岸

鼎盛時期,老街上商鋪林立,人聲鼎沸,摩肩接踵。當地的老人回憶說,老街傳統上每旬有四市,逢一、六為大集,三、八為小市。業興人旺之勢,已無需贅言。

同時,因為貨物類目充足,吃穿用度一應俱全,所以周邊鄉鎮的居民碰上辦喜事、做宴席等大事,都會到老街上來採買。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曾經人山人海的老街集市

尤其是位於上街頭的“十三行”。十三行是對主做水產生意的十幾家店鋪的總稱。每至清晨,各類海產應市交易,行人如梭。“十三行”裡傳來此起彼伏的撥算盤聲,和“哪、上賬嘍”的沙啞吆喝聲,至今還縈繞在很多老人的腦海中。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解放前的柴橋老街街景

只是歲月無法回頭,往昔景象,最終只能在老照片和老人的回憶中尋得。如今,老街還是那條老街,兩側還是有很多商鋪店面,但因繁華褪去,反襯得有些寂寥之感。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斑駁的老店面招牌

漫步其中,依然能看到有上百年曆史的木結構老屋。牆面斑駁,當年店鋪的招牌名字依稀可辨。二樓的窗,方方正正地鑲在暗紅色的木板中。曾經可有一位妙齡女子,倚在窗邊,好奇地打量著來往的客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保留著上百年的木質老房

時間往近代拉一拉,這裡也有建國後建成的柴橋飯店、棉布商店、百貨大樓……那些帶有年代感的綠色碎玻璃裝飾的水洗石外牆和大銅字招牌,彷彿書寫歷史的毫錐留下的筆鋒。

"

柴橋的名聲,在“老寧波”耳裡,絕不陌生。

這座位於穿山半島上的浙東古鎮,水路通達,商貿繁華,曾有“小寧波”的美譽。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上世紀70年代的柴橋鎮

早在明清時期,柴橋已興起成為周邊四村八鄉的集貿中心。東起郭巨、梅山,南至三山、昆亭,北有穿山碼頭通航寧波、定海等地,西接霞浦、新碶甚至鄞縣東鄉。往來趕集者絡繹不絕,各色水產山珍、糧油醬醋、布匹針線,皆能在此尋到。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現在的街景

此番盛景,一直延續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後隨著區域經濟重心的轉移,昔日熙熙攘攘的街市景象,如晨霧遇上朝陽,漸漸散去。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是一座橋

其實,“柴橋”真的是一座橋,古鎮因此橋而得名。歷經悠悠歲月,“柴橋”如今依然安詳地橫臥在蘆江河支流上,南北兩頭,各牽著一條街巷,合起來,就是曾經最為熱鬧的貿易中心——柴橋老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老街全長1300餘米,呈倒L形,嵌在了蘆江河支流的兩岸。以“柴橋”為界,分為老街南路和老街北路。土生土長的“老柴橋”們,習慣性地沿用舊時的稱謂,將老街由南向北分段,稱為上街、中街和下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以“柴橋”為界,嵌在蘆江河兩岸

鼎盛時期,老街上商鋪林立,人聲鼎沸,摩肩接踵。當地的老人回憶說,老街傳統上每旬有四市,逢一、六為大集,三、八為小市。業興人旺之勢,已無需贅言。

同時,因為貨物類目充足,吃穿用度一應俱全,所以周邊鄉鎮的居民碰上辦喜事、做宴席等大事,都會到老街上來採買。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曾經人山人海的老街集市

尤其是位於上街頭的“十三行”。十三行是對主做水產生意的十幾家店鋪的總稱。每至清晨,各類海產應市交易,行人如梭。“十三行”裡傳來此起彼伏的撥算盤聲,和“哪、上賬嘍”的沙啞吆喝聲,至今還縈繞在很多老人的腦海中。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解放前的柴橋老街街景

只是歲月無法回頭,往昔景象,最終只能在老照片和老人的回憶中尋得。如今,老街還是那條老街,兩側還是有很多商鋪店面,但因繁華褪去,反襯得有些寂寥之感。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斑駁的老店面招牌

漫步其中,依然能看到有上百年曆史的木結構老屋。牆面斑駁,當年店鋪的招牌名字依稀可辨。二樓的窗,方方正正地鑲在暗紅色的木板中。曾經可有一位妙齡女子,倚在窗邊,好奇地打量著來往的客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保留著上百年的木質老房

時間往近代拉一拉,這裡也有建國後建成的柴橋飯店、棉布商店、百貨大樓……那些帶有年代感的綠色碎玻璃裝飾的水洗石外牆和大銅字招牌,彷彿書寫歷史的毫錐留下的筆鋒。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曾經紅火的柴橋飯店現在是一個倉庫

老街上有許多岔開去的小弄堂,名字別有趣味,如蒲鞋弄、茶亭弄、當店弄、美豐弄、水龍口弄等。

"

柴橋的名聲,在“老寧波”耳裡,絕不陌生。

這座位於穿山半島上的浙東古鎮,水路通達,商貿繁華,曾有“小寧波”的美譽。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上世紀70年代的柴橋鎮

早在明清時期,柴橋已興起成為周邊四村八鄉的集貿中心。東起郭巨、梅山,南至三山、昆亭,北有穿山碼頭通航寧波、定海等地,西接霞浦、新碶甚至鄞縣東鄉。往來趕集者絡繹不絕,各色水產山珍、糧油醬醋、布匹針線,皆能在此尋到。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現在的街景

此番盛景,一直延續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後隨著區域經濟重心的轉移,昔日熙熙攘攘的街市景象,如晨霧遇上朝陽,漸漸散去。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是一座橋

其實,“柴橋”真的是一座橋,古鎮因此橋而得名。歷經悠悠歲月,“柴橋”如今依然安詳地橫臥在蘆江河支流上,南北兩頭,各牽著一條街巷,合起來,就是曾經最為熱鬧的貿易中心——柴橋老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老街全長1300餘米,呈倒L形,嵌在了蘆江河支流的兩岸。以“柴橋”為界,分為老街南路和老街北路。土生土長的“老柴橋”們,習慣性地沿用舊時的稱謂,將老街由南向北分段,稱為上街、中街和下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以“柴橋”為界,嵌在蘆江河兩岸

鼎盛時期,老街上商鋪林立,人聲鼎沸,摩肩接踵。當地的老人回憶說,老街傳統上每旬有四市,逢一、六為大集,三、八為小市。業興人旺之勢,已無需贅言。

同時,因為貨物類目充足,吃穿用度一應俱全,所以周邊鄉鎮的居民碰上辦喜事、做宴席等大事,都會到老街上來採買。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曾經人山人海的老街集市

尤其是位於上街頭的“十三行”。十三行是對主做水產生意的十幾家店鋪的總稱。每至清晨,各類海產應市交易,行人如梭。“十三行”裡傳來此起彼伏的撥算盤聲,和“哪、上賬嘍”的沙啞吆喝聲,至今還縈繞在很多老人的腦海中。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解放前的柴橋老街街景

只是歲月無法回頭,往昔景象,最終只能在老照片和老人的回憶中尋得。如今,老街還是那條老街,兩側還是有很多商鋪店面,但因繁華褪去,反襯得有些寂寥之感。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斑駁的老店面招牌

漫步其中,依然能看到有上百年曆史的木結構老屋。牆面斑駁,當年店鋪的招牌名字依稀可辨。二樓的窗,方方正正地鑲在暗紅色的木板中。曾經可有一位妙齡女子,倚在窗邊,好奇地打量著來往的客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保留著上百年的木質老房

時間往近代拉一拉,這裡也有建國後建成的柴橋飯店、棉布商店、百貨大樓……那些帶有年代感的綠色碎玻璃裝飾的水洗石外牆和大銅字招牌,彷彿書寫歷史的毫錐留下的筆鋒。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曾經紅火的柴橋飯店現在是一個倉庫

老街上有許多岔開去的小弄堂,名字別有趣味,如蒲鞋弄、茶亭弄、當店弄、美豐弄、水龍口弄等。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當年設茶水攤的茶亭弄

聽老人們說,這取名可都有來歷。像弄蒲鞋弄,當年是賣草鞋、蒲鞋的攤販的聚集地;美豐弄是賣各種雜糧的,取五穀豐登的意思;而水龍口弄是當年救火協會的所在地,故名。

從街頭走到街尾,腳步猶如踩在了時光碎片上。

"

柴橋的名聲,在“老寧波”耳裡,絕不陌生。

這座位於穿山半島上的浙東古鎮,水路通達,商貿繁華,曾有“小寧波”的美譽。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上世紀70年代的柴橋鎮

早在明清時期,柴橋已興起成為周邊四村八鄉的集貿中心。東起郭巨、梅山,南至三山、昆亭,北有穿山碼頭通航寧波、定海等地,西接霞浦、新碶甚至鄞縣東鄉。往來趕集者絡繹不絕,各色水產山珍、糧油醬醋、布匹針線,皆能在此尋到。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現在的街景

此番盛景,一直延續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後隨著區域經濟重心的轉移,昔日熙熙攘攘的街市景象,如晨霧遇上朝陽,漸漸散去。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是一座橋

其實,“柴橋”真的是一座橋,古鎮因此橋而得名。歷經悠悠歲月,“柴橋”如今依然安詳地橫臥在蘆江河支流上,南北兩頭,各牽著一條街巷,合起來,就是曾經最為熱鬧的貿易中心——柴橋老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老街全長1300餘米,呈倒L形,嵌在了蘆江河支流的兩岸。以“柴橋”為界,分為老街南路和老街北路。土生土長的“老柴橋”們,習慣性地沿用舊時的稱謂,將老街由南向北分段,稱為上街、中街和下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以“柴橋”為界,嵌在蘆江河兩岸

鼎盛時期,老街上商鋪林立,人聲鼎沸,摩肩接踵。當地的老人回憶說,老街傳統上每旬有四市,逢一、六為大集,三、八為小市。業興人旺之勢,已無需贅言。

同時,因為貨物類目充足,吃穿用度一應俱全,所以周邊鄉鎮的居民碰上辦喜事、做宴席等大事,都會到老街上來採買。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曾經人山人海的老街集市

尤其是位於上街頭的“十三行”。十三行是對主做水產生意的十幾家店鋪的總稱。每至清晨,各類海產應市交易,行人如梭。“十三行”裡傳來此起彼伏的撥算盤聲,和“哪、上賬嘍”的沙啞吆喝聲,至今還縈繞在很多老人的腦海中。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解放前的柴橋老街街景

只是歲月無法回頭,往昔景象,最終只能在老照片和老人的回憶中尋得。如今,老街還是那條老街,兩側還是有很多商鋪店面,但因繁華褪去,反襯得有些寂寥之感。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斑駁的老店面招牌

漫步其中,依然能看到有上百年曆史的木結構老屋。牆面斑駁,當年店鋪的招牌名字依稀可辨。二樓的窗,方方正正地鑲在暗紅色的木板中。曾經可有一位妙齡女子,倚在窗邊,好奇地打量著來往的客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保留著上百年的木質老房

時間往近代拉一拉,這裡也有建國後建成的柴橋飯店、棉布商店、百貨大樓……那些帶有年代感的綠色碎玻璃裝飾的水洗石外牆和大銅字招牌,彷彿書寫歷史的毫錐留下的筆鋒。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曾經紅火的柴橋飯店現在是一個倉庫

老街上有許多岔開去的小弄堂,名字別有趣味,如蒲鞋弄、茶亭弄、當店弄、美豐弄、水龍口弄等。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當年設茶水攤的茶亭弄

聽老人們說,這取名可都有來歷。像弄蒲鞋弄,當年是賣草鞋、蒲鞋的攤販的聚集地;美豐弄是賣各種雜糧的,取五穀豐登的意思;而水龍口弄是當年救火協會的所在地,故名。

從街頭走到街尾,腳步猶如踩在了時光碎片上。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老街雖老,但並沒有故去,只因依然有人在這守著。

眼前,有支起的遮陽簾,路邊的竹椅子,手中的大蒲扇,桌上的保溫壺;耳邊,有親切的招呼聲,叮咚的敲鐵聲,咔嚓的裁布聲,不知從哪棟小屋裡傳來的搓麻將牌聲;空氣裡隱約有花草香、蜜糖香,還有蒸騰的肉香味。

"

柴橋的名聲,在“老寧波”耳裡,絕不陌生。

這座位於穿山半島上的浙東古鎮,水路通達,商貿繁華,曾有“小寧波”的美譽。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上世紀70年代的柴橋鎮

早在明清時期,柴橋已興起成為周邊四村八鄉的集貿中心。東起郭巨、梅山,南至三山、昆亭,北有穿山碼頭通航寧波、定海等地,西接霞浦、新碶甚至鄞縣東鄉。往來趕集者絡繹不絕,各色水產山珍、糧油醬醋、布匹針線,皆能在此尋到。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現在的街景

此番盛景,一直延續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後隨著區域經濟重心的轉移,昔日熙熙攘攘的街市景象,如晨霧遇上朝陽,漸漸散去。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是一座橋

其實,“柴橋”真的是一座橋,古鎮因此橋而得名。歷經悠悠歲月,“柴橋”如今依然安詳地橫臥在蘆江河支流上,南北兩頭,各牽著一條街巷,合起來,就是曾經最為熱鬧的貿易中心——柴橋老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老街全長1300餘米,呈倒L形,嵌在了蘆江河支流的兩岸。以“柴橋”為界,分為老街南路和老街北路。土生土長的“老柴橋”們,習慣性地沿用舊時的稱謂,將老街由南向北分段,稱為上街、中街和下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以“柴橋”為界,嵌在蘆江河兩岸

鼎盛時期,老街上商鋪林立,人聲鼎沸,摩肩接踵。當地的老人回憶說,老街傳統上每旬有四市,逢一、六為大集,三、八為小市。業興人旺之勢,已無需贅言。

同時,因為貨物類目充足,吃穿用度一應俱全,所以周邊鄉鎮的居民碰上辦喜事、做宴席等大事,都會到老街上來採買。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曾經人山人海的老街集市

尤其是位於上街頭的“十三行”。十三行是對主做水產生意的十幾家店鋪的總稱。每至清晨,各類海產應市交易,行人如梭。“十三行”裡傳來此起彼伏的撥算盤聲,和“哪、上賬嘍”的沙啞吆喝聲,至今還縈繞在很多老人的腦海中。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解放前的柴橋老街街景

只是歲月無法回頭,往昔景象,最終只能在老照片和老人的回憶中尋得。如今,老街還是那條老街,兩側還是有很多商鋪店面,但因繁華褪去,反襯得有些寂寥之感。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斑駁的老店面招牌

漫步其中,依然能看到有上百年曆史的木結構老屋。牆面斑駁,當年店鋪的招牌名字依稀可辨。二樓的窗,方方正正地鑲在暗紅色的木板中。曾經可有一位妙齡女子,倚在窗邊,好奇地打量著來往的客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保留著上百年的木質老房

時間往近代拉一拉,這裡也有建國後建成的柴橋飯店、棉布商店、百貨大樓……那些帶有年代感的綠色碎玻璃裝飾的水洗石外牆和大銅字招牌,彷彿書寫歷史的毫錐留下的筆鋒。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曾經紅火的柴橋飯店現在是一個倉庫

老街上有許多岔開去的小弄堂,名字別有趣味,如蒲鞋弄、茶亭弄、當店弄、美豐弄、水龍口弄等。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當年設茶水攤的茶亭弄

聽老人們說,這取名可都有來歷。像弄蒲鞋弄,當年是賣草鞋、蒲鞋的攤販的聚集地;美豐弄是賣各種雜糧的,取五穀豐登的意思;而水龍口弄是當年救火協會的所在地,故名。

從街頭走到街尾,腳步猶如踩在了時光碎片上。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老街雖老,但並沒有故去,只因依然有人在這守著。

眼前,有支起的遮陽簾,路邊的竹椅子,手中的大蒲扇,桌上的保溫壺;耳邊,有親切的招呼聲,叮咚的敲鐵聲,咔嚓的裁布聲,不知從哪棟小屋裡傳來的搓麻將牌聲;空氣裡隱約有花草香、蜜糖香,還有蒸騰的肉香味。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留著煙火氣

沒有了車水馬龍,人間煙火還在繼續。特別是一幫老手藝人,經營著各自的門面,並不為賺個盆滿缽滿,只因這手藝活已然滲透進了生命的每一寸,放下反倒空落落。

在這樣的氛圍下,老街竟顯得閒適祥和起來。

"

柴橋的名聲,在“老寧波”耳裡,絕不陌生。

這座位於穿山半島上的浙東古鎮,水路通達,商貿繁華,曾有“小寧波”的美譽。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上世紀70年代的柴橋鎮

早在明清時期,柴橋已興起成為周邊四村八鄉的集貿中心。東起郭巨、梅山,南至三山、昆亭,北有穿山碼頭通航寧波、定海等地,西接霞浦、新碶甚至鄞縣東鄉。往來趕集者絡繹不絕,各色水產山珍、糧油醬醋、布匹針線,皆能在此尋到。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現在的街景

此番盛景,一直延續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後隨著區域經濟重心的轉移,昔日熙熙攘攘的街市景象,如晨霧遇上朝陽,漸漸散去。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是一座橋

其實,“柴橋”真的是一座橋,古鎮因此橋而得名。歷經悠悠歲月,“柴橋”如今依然安詳地橫臥在蘆江河支流上,南北兩頭,各牽著一條街巷,合起來,就是曾經最為熱鬧的貿易中心——柴橋老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老街全長1300餘米,呈倒L形,嵌在了蘆江河支流的兩岸。以“柴橋”為界,分為老街南路和老街北路。土生土長的“老柴橋”們,習慣性地沿用舊時的稱謂,將老街由南向北分段,稱為上街、中街和下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以“柴橋”為界,嵌在蘆江河兩岸

鼎盛時期,老街上商鋪林立,人聲鼎沸,摩肩接踵。當地的老人回憶說,老街傳統上每旬有四市,逢一、六為大集,三、八為小市。業興人旺之勢,已無需贅言。

同時,因為貨物類目充足,吃穿用度一應俱全,所以周邊鄉鎮的居民碰上辦喜事、做宴席等大事,都會到老街上來採買。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曾經人山人海的老街集市

尤其是位於上街頭的“十三行”。十三行是對主做水產生意的十幾家店鋪的總稱。每至清晨,各類海產應市交易,行人如梭。“十三行”裡傳來此起彼伏的撥算盤聲,和“哪、上賬嘍”的沙啞吆喝聲,至今還縈繞在很多老人的腦海中。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解放前的柴橋老街街景

只是歲月無法回頭,往昔景象,最終只能在老照片和老人的回憶中尋得。如今,老街還是那條老街,兩側還是有很多商鋪店面,但因繁華褪去,反襯得有些寂寥之感。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斑駁的老店面招牌

漫步其中,依然能看到有上百年曆史的木結構老屋。牆面斑駁,當年店鋪的招牌名字依稀可辨。二樓的窗,方方正正地鑲在暗紅色的木板中。曾經可有一位妙齡女子,倚在窗邊,好奇地打量著來往的客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保留著上百年的木質老房

時間往近代拉一拉,這裡也有建國後建成的柴橋飯店、棉布商店、百貨大樓……那些帶有年代感的綠色碎玻璃裝飾的水洗石外牆和大銅字招牌,彷彿書寫歷史的毫錐留下的筆鋒。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曾經紅火的柴橋飯店現在是一個倉庫

老街上有許多岔開去的小弄堂,名字別有趣味,如蒲鞋弄、茶亭弄、當店弄、美豐弄、水龍口弄等。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當年設茶水攤的茶亭弄

聽老人們說,這取名可都有來歷。像弄蒲鞋弄,當年是賣草鞋、蒲鞋的攤販的聚集地;美豐弄是賣各種雜糧的,取五穀豐登的意思;而水龍口弄是當年救火協會的所在地,故名。

從街頭走到街尾,腳步猶如踩在了時光碎片上。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老街雖老,但並沒有故去,只因依然有人在這守著。

眼前,有支起的遮陽簾,路邊的竹椅子,手中的大蒲扇,桌上的保溫壺;耳邊,有親切的招呼聲,叮咚的敲鐵聲,咔嚓的裁布聲,不知從哪棟小屋裡傳來的搓麻將牌聲;空氣裡隱約有花草香、蜜糖香,還有蒸騰的肉香味。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留著煙火氣

沒有了車水馬龍,人間煙火還在繼續。特別是一幫老手藝人,經營著各自的門面,並不為賺個盆滿缽滿,只因這手藝活已然滲透進了生命的每一寸,放下反倒空落落。

在這樣的氛圍下,老街竟顯得閒適祥和起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胡光明的老街生煎店

老街名聲在外的第一面招牌,非老街生煎莫屬。

老闆叫胡光明,又被大家稱作差眼老闆。50歲出頭,開這家生煎店已經三十年。店面不大,放下三張桌椅已滿,然而每天客人不斷,甚至不惜大老遠跑來排隊,只為吃一口心心念唸的生煎。

"

柴橋的名聲,在“老寧波”耳裡,絕不陌生。

這座位於穿山半島上的浙東古鎮,水路通達,商貿繁華,曾有“小寧波”的美譽。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上世紀70年代的柴橋鎮

早在明清時期,柴橋已興起成為周邊四村八鄉的集貿中心。東起郭巨、梅山,南至三山、昆亭,北有穿山碼頭通航寧波、定海等地,西接霞浦、新碶甚至鄞縣東鄉。往來趕集者絡繹不絕,各色水產山珍、糧油醬醋、布匹針線,皆能在此尋到。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現在的街景

此番盛景,一直延續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後隨著區域經濟重心的轉移,昔日熙熙攘攘的街市景象,如晨霧遇上朝陽,漸漸散去。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是一座橋

其實,“柴橋”真的是一座橋,古鎮因此橋而得名。歷經悠悠歲月,“柴橋”如今依然安詳地橫臥在蘆江河支流上,南北兩頭,各牽著一條街巷,合起來,就是曾經最為熱鬧的貿易中心——柴橋老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老街全長1300餘米,呈倒L形,嵌在了蘆江河支流的兩岸。以“柴橋”為界,分為老街南路和老街北路。土生土長的“老柴橋”們,習慣性地沿用舊時的稱謂,將老街由南向北分段,稱為上街、中街和下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以“柴橋”為界,嵌在蘆江河兩岸

鼎盛時期,老街上商鋪林立,人聲鼎沸,摩肩接踵。當地的老人回憶說,老街傳統上每旬有四市,逢一、六為大集,三、八為小市。業興人旺之勢,已無需贅言。

同時,因為貨物類目充足,吃穿用度一應俱全,所以周邊鄉鎮的居民碰上辦喜事、做宴席等大事,都會到老街上來採買。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曾經人山人海的老街集市

尤其是位於上街頭的“十三行”。十三行是對主做水產生意的十幾家店鋪的總稱。每至清晨,各類海產應市交易,行人如梭。“十三行”裡傳來此起彼伏的撥算盤聲,和“哪、上賬嘍”的沙啞吆喝聲,至今還縈繞在很多老人的腦海中。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解放前的柴橋老街街景

只是歲月無法回頭,往昔景象,最終只能在老照片和老人的回憶中尋得。如今,老街還是那條老街,兩側還是有很多商鋪店面,但因繁華褪去,反襯得有些寂寥之感。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斑駁的老店面招牌

漫步其中,依然能看到有上百年曆史的木結構老屋。牆面斑駁,當年店鋪的招牌名字依稀可辨。二樓的窗,方方正正地鑲在暗紅色的木板中。曾經可有一位妙齡女子,倚在窗邊,好奇地打量著來往的客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保留著上百年的木質老房

時間往近代拉一拉,這裡也有建國後建成的柴橋飯店、棉布商店、百貨大樓……那些帶有年代感的綠色碎玻璃裝飾的水洗石外牆和大銅字招牌,彷彿書寫歷史的毫錐留下的筆鋒。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曾經紅火的柴橋飯店現在是一個倉庫

老街上有許多岔開去的小弄堂,名字別有趣味,如蒲鞋弄、茶亭弄、當店弄、美豐弄、水龍口弄等。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當年設茶水攤的茶亭弄

聽老人們說,這取名可都有來歷。像弄蒲鞋弄,當年是賣草鞋、蒲鞋的攤販的聚集地;美豐弄是賣各種雜糧的,取五穀豐登的意思;而水龍口弄是當年救火協會的所在地,故名。

從街頭走到街尾,腳步猶如踩在了時光碎片上。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老街雖老,但並沒有故去,只因依然有人在這守著。

眼前,有支起的遮陽簾,路邊的竹椅子,手中的大蒲扇,桌上的保溫壺;耳邊,有親切的招呼聲,叮咚的敲鐵聲,咔嚓的裁布聲,不知從哪棟小屋裡傳來的搓麻將牌聲;空氣裡隱約有花草香、蜜糖香,還有蒸騰的肉香味。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留著煙火氣

沒有了車水馬龍,人間煙火還在繼續。特別是一幫老手藝人,經營著各自的門面,並不為賺個盆滿缽滿,只因這手藝活已然滲透進了生命的每一寸,放下反倒空落落。

在這樣的氛圍下,老街竟顯得閒適祥和起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胡光明的老街生煎店

老街名聲在外的第一面招牌,非老街生煎莫屬。

老闆叫胡光明,又被大家稱作差眼老闆。50歲出頭,開這家生煎店已經三十年。店面不大,放下三張桌椅已滿,然而每天客人不斷,甚至不惜大老遠跑來排隊,只為吃一口心心念唸的生煎。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剛出鍋的金黃酥嫩的生煎包

店裡常年只提供三樣吃食,生煎、餛飩、紫菜湯。當金黃的熱油澆在碼得整整齊齊的生煎包上,光看著都是一種享受。

"

柴橋的名聲,在“老寧波”耳裡,絕不陌生。

這座位於穿山半島上的浙東古鎮,水路通達,商貿繁華,曾有“小寧波”的美譽。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上世紀70年代的柴橋鎮

早在明清時期,柴橋已興起成為周邊四村八鄉的集貿中心。東起郭巨、梅山,南至三山、昆亭,北有穿山碼頭通航寧波、定海等地,西接霞浦、新碶甚至鄞縣東鄉。往來趕集者絡繹不絕,各色水產山珍、糧油醬醋、布匹針線,皆能在此尋到。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現在的街景

此番盛景,一直延續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後隨著區域經濟重心的轉移,昔日熙熙攘攘的街市景象,如晨霧遇上朝陽,漸漸散去。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是一座橋

其實,“柴橋”真的是一座橋,古鎮因此橋而得名。歷經悠悠歲月,“柴橋”如今依然安詳地橫臥在蘆江河支流上,南北兩頭,各牽著一條街巷,合起來,就是曾經最為熱鬧的貿易中心——柴橋老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老街全長1300餘米,呈倒L形,嵌在了蘆江河支流的兩岸。以“柴橋”為界,分為老街南路和老街北路。土生土長的“老柴橋”們,習慣性地沿用舊時的稱謂,將老街由南向北分段,稱為上街、中街和下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以“柴橋”為界,嵌在蘆江河兩岸

鼎盛時期,老街上商鋪林立,人聲鼎沸,摩肩接踵。當地的老人回憶說,老街傳統上每旬有四市,逢一、六為大集,三、八為小市。業興人旺之勢,已無需贅言。

同時,因為貨物類目充足,吃穿用度一應俱全,所以周邊鄉鎮的居民碰上辦喜事、做宴席等大事,都會到老街上來採買。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曾經人山人海的老街集市

尤其是位於上街頭的“十三行”。十三行是對主做水產生意的十幾家店鋪的總稱。每至清晨,各類海產應市交易,行人如梭。“十三行”裡傳來此起彼伏的撥算盤聲,和“哪、上賬嘍”的沙啞吆喝聲,至今還縈繞在很多老人的腦海中。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解放前的柴橋老街街景

只是歲月無法回頭,往昔景象,最終只能在老照片和老人的回憶中尋得。如今,老街還是那條老街,兩側還是有很多商鋪店面,但因繁華褪去,反襯得有些寂寥之感。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斑駁的老店面招牌

漫步其中,依然能看到有上百年曆史的木結構老屋。牆面斑駁,當年店鋪的招牌名字依稀可辨。二樓的窗,方方正正地鑲在暗紅色的木板中。曾經可有一位妙齡女子,倚在窗邊,好奇地打量著來往的客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保留著上百年的木質老房

時間往近代拉一拉,這裡也有建國後建成的柴橋飯店、棉布商店、百貨大樓……那些帶有年代感的綠色碎玻璃裝飾的水洗石外牆和大銅字招牌,彷彿書寫歷史的毫錐留下的筆鋒。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曾經紅火的柴橋飯店現在是一個倉庫

老街上有許多岔開去的小弄堂,名字別有趣味,如蒲鞋弄、茶亭弄、當店弄、美豐弄、水龍口弄等。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當年設茶水攤的茶亭弄

聽老人們說,這取名可都有來歷。像弄蒲鞋弄,當年是賣草鞋、蒲鞋的攤販的聚集地;美豐弄是賣各種雜糧的,取五穀豐登的意思;而水龍口弄是當年救火協會的所在地,故名。

從街頭走到街尾,腳步猶如踩在了時光碎片上。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老街雖老,但並沒有故去,只因依然有人在這守著。

眼前,有支起的遮陽簾,路邊的竹椅子,手中的大蒲扇,桌上的保溫壺;耳邊,有親切的招呼聲,叮咚的敲鐵聲,咔嚓的裁布聲,不知從哪棟小屋裡傳來的搓麻將牌聲;空氣裡隱約有花草香、蜜糖香,還有蒸騰的肉香味。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留著煙火氣

沒有了車水馬龍,人間煙火還在繼續。特別是一幫老手藝人,經營著各自的門面,並不為賺個盆滿缽滿,只因這手藝活已然滲透進了生命的每一寸,放下反倒空落落。

在這樣的氛圍下,老街竟顯得閒適祥和起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胡光明的老街生煎店

老街名聲在外的第一面招牌,非老街生煎莫屬。

老闆叫胡光明,又被大家稱作差眼老闆。50歲出頭,開這家生煎店已經三十年。店面不大,放下三張桌椅已滿,然而每天客人不斷,甚至不惜大老遠跑來排隊,只為吃一口心心念唸的生煎。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剛出鍋的金黃酥嫩的生煎包

店裡常年只提供三樣吃食,生煎、餛飩、紫菜湯。當金黃的熱油澆在碼得整整齊齊的生煎包上,光看著都是一種享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皮薄爽滑的餛飩

生煎包皮嫩底脆,咬一口湯汁滿溢,香氣撲鼻。餛飩皮薄餡鮮,放進嘴裡就像絲綢一樣順滑,回味無窮。

"

柴橋的名聲,在“老寧波”耳裡,絕不陌生。

這座位於穿山半島上的浙東古鎮,水路通達,商貿繁華,曾有“小寧波”的美譽。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上世紀70年代的柴橋鎮

早在明清時期,柴橋已興起成為周邊四村八鄉的集貿中心。東起郭巨、梅山,南至三山、昆亭,北有穿山碼頭通航寧波、定海等地,西接霞浦、新碶甚至鄞縣東鄉。往來趕集者絡繹不絕,各色水產山珍、糧油醬醋、布匹針線,皆能在此尋到。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現在的街景

此番盛景,一直延續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後隨著區域經濟重心的轉移,昔日熙熙攘攘的街市景象,如晨霧遇上朝陽,漸漸散去。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是一座橋

其實,“柴橋”真的是一座橋,古鎮因此橋而得名。歷經悠悠歲月,“柴橋”如今依然安詳地橫臥在蘆江河支流上,南北兩頭,各牽著一條街巷,合起來,就是曾經最為熱鬧的貿易中心——柴橋老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老街全長1300餘米,呈倒L形,嵌在了蘆江河支流的兩岸。以“柴橋”為界,分為老街南路和老街北路。土生土長的“老柴橋”們,習慣性地沿用舊時的稱謂,將老街由南向北分段,稱為上街、中街和下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以“柴橋”為界,嵌在蘆江河兩岸

鼎盛時期,老街上商鋪林立,人聲鼎沸,摩肩接踵。當地的老人回憶說,老街傳統上每旬有四市,逢一、六為大集,三、八為小市。業興人旺之勢,已無需贅言。

同時,因為貨物類目充足,吃穿用度一應俱全,所以周邊鄉鎮的居民碰上辦喜事、做宴席等大事,都會到老街上來採買。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曾經人山人海的老街集市

尤其是位於上街頭的“十三行”。十三行是對主做水產生意的十幾家店鋪的總稱。每至清晨,各類海產應市交易,行人如梭。“十三行”裡傳來此起彼伏的撥算盤聲,和“哪、上賬嘍”的沙啞吆喝聲,至今還縈繞在很多老人的腦海中。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解放前的柴橋老街街景

只是歲月無法回頭,往昔景象,最終只能在老照片和老人的回憶中尋得。如今,老街還是那條老街,兩側還是有很多商鋪店面,但因繁華褪去,反襯得有些寂寥之感。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斑駁的老店面招牌

漫步其中,依然能看到有上百年曆史的木結構老屋。牆面斑駁,當年店鋪的招牌名字依稀可辨。二樓的窗,方方正正地鑲在暗紅色的木板中。曾經可有一位妙齡女子,倚在窗邊,好奇地打量著來往的客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保留著上百年的木質老房

時間往近代拉一拉,這裡也有建國後建成的柴橋飯店、棉布商店、百貨大樓……那些帶有年代感的綠色碎玻璃裝飾的水洗石外牆和大銅字招牌,彷彿書寫歷史的毫錐留下的筆鋒。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曾經紅火的柴橋飯店現在是一個倉庫

老街上有許多岔開去的小弄堂,名字別有趣味,如蒲鞋弄、茶亭弄、當店弄、美豐弄、水龍口弄等。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當年設茶水攤的茶亭弄

聽老人們說,這取名可都有來歷。像弄蒲鞋弄,當年是賣草鞋、蒲鞋的攤販的聚集地;美豐弄是賣各種雜糧的,取五穀豐登的意思;而水龍口弄是當年救火協會的所在地,故名。

從街頭走到街尾,腳步猶如踩在了時光碎片上。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老街雖老,但並沒有故去,只因依然有人在這守著。

眼前,有支起的遮陽簾,路邊的竹椅子,手中的大蒲扇,桌上的保溫壺;耳邊,有親切的招呼聲,叮咚的敲鐵聲,咔嚓的裁布聲,不知從哪棟小屋裡傳來的搓麻將牌聲;空氣裡隱約有花草香、蜜糖香,還有蒸騰的肉香味。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留著煙火氣

沒有了車水馬龍,人間煙火還在繼續。特別是一幫老手藝人,經營著各自的門面,並不為賺個盆滿缽滿,只因這手藝活已然滲透進了生命的每一寸,放下反倒空落落。

在這樣的氛圍下,老街竟顯得閒適祥和起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胡光明的老街生煎店

老街名聲在外的第一面招牌,非老街生煎莫屬。

老闆叫胡光明,又被大家稱作差眼老闆。50歲出頭,開這家生煎店已經三十年。店面不大,放下三張桌椅已滿,然而每天客人不斷,甚至不惜大老遠跑來排隊,只為吃一口心心念唸的生煎。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剛出鍋的金黃酥嫩的生煎包

店裡常年只提供三樣吃食,生煎、餛飩、紫菜湯。當金黃的熱油澆在碼得整整齊齊的生煎包上,光看著都是一種享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皮薄爽滑的餛飩

生煎包皮嫩底脆,咬一口湯汁滿溢,香氣撲鼻。餛飩皮薄餡鮮,放進嘴裡就像絲綢一樣順滑,回味無窮。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生煎的“粉絲”眾多

差眼老闆用心烹製的美味,慰藉著過往食客的味蕾。

"

柴橋的名聲,在“老寧波”耳裡,絕不陌生。

這座位於穿山半島上的浙東古鎮,水路通達,商貿繁華,曾有“小寧波”的美譽。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上世紀70年代的柴橋鎮

早在明清時期,柴橋已興起成為周邊四村八鄉的集貿中心。東起郭巨、梅山,南至三山、昆亭,北有穿山碼頭通航寧波、定海等地,西接霞浦、新碶甚至鄞縣東鄉。往來趕集者絡繹不絕,各色水產山珍、糧油醬醋、布匹針線,皆能在此尋到。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現在的街景

此番盛景,一直延續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後隨著區域經濟重心的轉移,昔日熙熙攘攘的街市景象,如晨霧遇上朝陽,漸漸散去。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是一座橋

其實,“柴橋”真的是一座橋,古鎮因此橋而得名。歷經悠悠歲月,“柴橋”如今依然安詳地橫臥在蘆江河支流上,南北兩頭,各牽著一條街巷,合起來,就是曾經最為熱鬧的貿易中心——柴橋老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老街全長1300餘米,呈倒L形,嵌在了蘆江河支流的兩岸。以“柴橋”為界,分為老街南路和老街北路。土生土長的“老柴橋”們,習慣性地沿用舊時的稱謂,將老街由南向北分段,稱為上街、中街和下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以“柴橋”為界,嵌在蘆江河兩岸

鼎盛時期,老街上商鋪林立,人聲鼎沸,摩肩接踵。當地的老人回憶說,老街傳統上每旬有四市,逢一、六為大集,三、八為小市。業興人旺之勢,已無需贅言。

同時,因為貨物類目充足,吃穿用度一應俱全,所以周邊鄉鎮的居民碰上辦喜事、做宴席等大事,都會到老街上來採買。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曾經人山人海的老街集市

尤其是位於上街頭的“十三行”。十三行是對主做水產生意的十幾家店鋪的總稱。每至清晨,各類海產應市交易,行人如梭。“十三行”裡傳來此起彼伏的撥算盤聲,和“哪、上賬嘍”的沙啞吆喝聲,至今還縈繞在很多老人的腦海中。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解放前的柴橋老街街景

只是歲月無法回頭,往昔景象,最終只能在老照片和老人的回憶中尋得。如今,老街還是那條老街,兩側還是有很多商鋪店面,但因繁華褪去,反襯得有些寂寥之感。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斑駁的老店面招牌

漫步其中,依然能看到有上百年曆史的木結構老屋。牆面斑駁,當年店鋪的招牌名字依稀可辨。二樓的窗,方方正正地鑲在暗紅色的木板中。曾經可有一位妙齡女子,倚在窗邊,好奇地打量著來往的客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保留著上百年的木質老房

時間往近代拉一拉,這裡也有建國後建成的柴橋飯店、棉布商店、百貨大樓……那些帶有年代感的綠色碎玻璃裝飾的水洗石外牆和大銅字招牌,彷彿書寫歷史的毫錐留下的筆鋒。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曾經紅火的柴橋飯店現在是一個倉庫

老街上有許多岔開去的小弄堂,名字別有趣味,如蒲鞋弄、茶亭弄、當店弄、美豐弄、水龍口弄等。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當年設茶水攤的茶亭弄

聽老人們說,這取名可都有來歷。像弄蒲鞋弄,當年是賣草鞋、蒲鞋的攤販的聚集地;美豐弄是賣各種雜糧的,取五穀豐登的意思;而水龍口弄是當年救火協會的所在地,故名。

從街頭走到街尾,腳步猶如踩在了時光碎片上。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老街雖老,但並沒有故去,只因依然有人在這守著。

眼前,有支起的遮陽簾,路邊的竹椅子,手中的大蒲扇,桌上的保溫壺;耳邊,有親切的招呼聲,叮咚的敲鐵聲,咔嚓的裁布聲,不知從哪棟小屋裡傳來的搓麻將牌聲;空氣裡隱約有花草香、蜜糖香,還有蒸騰的肉香味。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留著煙火氣

沒有了車水馬龍,人間煙火還在繼續。特別是一幫老手藝人,經營著各自的門面,並不為賺個盆滿缽滿,只因這手藝活已然滲透進了生命的每一寸,放下反倒空落落。

在這樣的氛圍下,老街竟顯得閒適祥和起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胡光明的老街生煎店

老街名聲在外的第一面招牌,非老街生煎莫屬。

老闆叫胡光明,又被大家稱作差眼老闆。50歲出頭,開這家生煎店已經三十年。店面不大,放下三張桌椅已滿,然而每天客人不斷,甚至不惜大老遠跑來排隊,只為吃一口心心念唸的生煎。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剛出鍋的金黃酥嫩的生煎包

店裡常年只提供三樣吃食,生煎、餛飩、紫菜湯。當金黃的熱油澆在碼得整整齊齊的生煎包上,光看著都是一種享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皮薄爽滑的餛飩

生煎包皮嫩底脆,咬一口湯汁滿溢,香氣撲鼻。餛飩皮薄餡鮮,放進嘴裡就像絲綢一樣順滑,回味無窮。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生煎的“粉絲”眾多

差眼老闆用心烹製的美味,慰藉著過往食客的味蕾。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梅瑞龍的阿龍布店

56歲的梅瑞龍,是老街唯一的一位男裁縫。開店十幾年了,店門還是那樣,一塊手寫招牌,簡單至極。一把尺、一片粉筆、一把剪刀,在梅師傅手裡配合靈活,一片片衣料在來回翻飛中裁剪成型。

"

柴橋的名聲,在“老寧波”耳裡,絕不陌生。

這座位於穿山半島上的浙東古鎮,水路通達,商貿繁華,曾有“小寧波”的美譽。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上世紀70年代的柴橋鎮

早在明清時期,柴橋已興起成為周邊四村八鄉的集貿中心。東起郭巨、梅山,南至三山、昆亭,北有穿山碼頭通航寧波、定海等地,西接霞浦、新碶甚至鄞縣東鄉。往來趕集者絡繹不絕,各色水產山珍、糧油醬醋、布匹針線,皆能在此尋到。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現在的街景

此番盛景,一直延續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後隨著區域經濟重心的轉移,昔日熙熙攘攘的街市景象,如晨霧遇上朝陽,漸漸散去。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是一座橋

其實,“柴橋”真的是一座橋,古鎮因此橋而得名。歷經悠悠歲月,“柴橋”如今依然安詳地橫臥在蘆江河支流上,南北兩頭,各牽著一條街巷,合起來,就是曾經最為熱鬧的貿易中心——柴橋老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老街全長1300餘米,呈倒L形,嵌在了蘆江河支流的兩岸。以“柴橋”為界,分為老街南路和老街北路。土生土長的“老柴橋”們,習慣性地沿用舊時的稱謂,將老街由南向北分段,稱為上街、中街和下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以“柴橋”為界,嵌在蘆江河兩岸

鼎盛時期,老街上商鋪林立,人聲鼎沸,摩肩接踵。當地的老人回憶說,老街傳統上每旬有四市,逢一、六為大集,三、八為小市。業興人旺之勢,已無需贅言。

同時,因為貨物類目充足,吃穿用度一應俱全,所以周邊鄉鎮的居民碰上辦喜事、做宴席等大事,都會到老街上來採買。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曾經人山人海的老街集市

尤其是位於上街頭的“十三行”。十三行是對主做水產生意的十幾家店鋪的總稱。每至清晨,各類海產應市交易,行人如梭。“十三行”裡傳來此起彼伏的撥算盤聲,和“哪、上賬嘍”的沙啞吆喝聲,至今還縈繞在很多老人的腦海中。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解放前的柴橋老街街景

只是歲月無法回頭,往昔景象,最終只能在老照片和老人的回憶中尋得。如今,老街還是那條老街,兩側還是有很多商鋪店面,但因繁華褪去,反襯得有些寂寥之感。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斑駁的老店面招牌

漫步其中,依然能看到有上百年曆史的木結構老屋。牆面斑駁,當年店鋪的招牌名字依稀可辨。二樓的窗,方方正正地鑲在暗紅色的木板中。曾經可有一位妙齡女子,倚在窗邊,好奇地打量著來往的客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保留著上百年的木質老房

時間往近代拉一拉,這裡也有建國後建成的柴橋飯店、棉布商店、百貨大樓……那些帶有年代感的綠色碎玻璃裝飾的水洗石外牆和大銅字招牌,彷彿書寫歷史的毫錐留下的筆鋒。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曾經紅火的柴橋飯店現在是一個倉庫

老街上有許多岔開去的小弄堂,名字別有趣味,如蒲鞋弄、茶亭弄、當店弄、美豐弄、水龍口弄等。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當年設茶水攤的茶亭弄

聽老人們說,這取名可都有來歷。像弄蒲鞋弄,當年是賣草鞋、蒲鞋的攤販的聚集地;美豐弄是賣各種雜糧的,取五穀豐登的意思;而水龍口弄是當年救火協會的所在地,故名。

從街頭走到街尾,腳步猶如踩在了時光碎片上。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老街雖老,但並沒有故去,只因依然有人在這守著。

眼前,有支起的遮陽簾,路邊的竹椅子,手中的大蒲扇,桌上的保溫壺;耳邊,有親切的招呼聲,叮咚的敲鐵聲,咔嚓的裁布聲,不知從哪棟小屋裡傳來的搓麻將牌聲;空氣裡隱約有花草香、蜜糖香,還有蒸騰的肉香味。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留著煙火氣

沒有了車水馬龍,人間煙火還在繼續。特別是一幫老手藝人,經營著各自的門面,並不為賺個盆滿缽滿,只因這手藝活已然滲透進了生命的每一寸,放下反倒空落落。

在這樣的氛圍下,老街竟顯得閒適祥和起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胡光明的老街生煎店

老街名聲在外的第一面招牌,非老街生煎莫屬。

老闆叫胡光明,又被大家稱作差眼老闆。50歲出頭,開這家生煎店已經三十年。店面不大,放下三張桌椅已滿,然而每天客人不斷,甚至不惜大老遠跑來排隊,只為吃一口心心念唸的生煎。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剛出鍋的金黃酥嫩的生煎包

店裡常年只提供三樣吃食,生煎、餛飩、紫菜湯。當金黃的熱油澆在碼得整整齊齊的生煎包上,光看著都是一種享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皮薄爽滑的餛飩

生煎包皮嫩底脆,咬一口湯汁滿溢,香氣撲鼻。餛飩皮薄餡鮮,放進嘴裡就像絲綢一樣順滑,回味無窮。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生煎的“粉絲”眾多

差眼老闆用心烹製的美味,慰藉著過往食客的味蕾。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梅瑞龍的阿龍布店

56歲的梅瑞龍,是老街唯一的一位男裁縫。開店十幾年了,店門還是那樣,一塊手寫招牌,簡單至極。一把尺、一片粉筆、一把剪刀,在梅師傅手裡配合靈活,一片片衣料在來回翻飛中裁剪成型。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梅瑞龍是老街上唯一的男裁縫

買成衣,在現在這個電商時代實在太容易了。但總有顧客留戀手工製衣的體貼,試過梅師傅的手藝後,便成了回頭客。

"

柴橋的名聲,在“老寧波”耳裡,絕不陌生。

這座位於穿山半島上的浙東古鎮,水路通達,商貿繁華,曾有“小寧波”的美譽。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上世紀70年代的柴橋鎮

早在明清時期,柴橋已興起成為周邊四村八鄉的集貿中心。東起郭巨、梅山,南至三山、昆亭,北有穿山碼頭通航寧波、定海等地,西接霞浦、新碶甚至鄞縣東鄉。往來趕集者絡繹不絕,各色水產山珍、糧油醬醋、布匹針線,皆能在此尋到。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現在的街景

此番盛景,一直延續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後隨著區域經濟重心的轉移,昔日熙熙攘攘的街市景象,如晨霧遇上朝陽,漸漸散去。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是一座橋

其實,“柴橋”真的是一座橋,古鎮因此橋而得名。歷經悠悠歲月,“柴橋”如今依然安詳地橫臥在蘆江河支流上,南北兩頭,各牽著一條街巷,合起來,就是曾經最為熱鬧的貿易中心——柴橋老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老街全長1300餘米,呈倒L形,嵌在了蘆江河支流的兩岸。以“柴橋”為界,分為老街南路和老街北路。土生土長的“老柴橋”們,習慣性地沿用舊時的稱謂,將老街由南向北分段,稱為上街、中街和下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以“柴橋”為界,嵌在蘆江河兩岸

鼎盛時期,老街上商鋪林立,人聲鼎沸,摩肩接踵。當地的老人回憶說,老街傳統上每旬有四市,逢一、六為大集,三、八為小市。業興人旺之勢,已無需贅言。

同時,因為貨物類目充足,吃穿用度一應俱全,所以周邊鄉鎮的居民碰上辦喜事、做宴席等大事,都會到老街上來採買。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曾經人山人海的老街集市

尤其是位於上街頭的“十三行”。十三行是對主做水產生意的十幾家店鋪的總稱。每至清晨,各類海產應市交易,行人如梭。“十三行”裡傳來此起彼伏的撥算盤聲,和“哪、上賬嘍”的沙啞吆喝聲,至今還縈繞在很多老人的腦海中。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解放前的柴橋老街街景

只是歲月無法回頭,往昔景象,最終只能在老照片和老人的回憶中尋得。如今,老街還是那條老街,兩側還是有很多商鋪店面,但因繁華褪去,反襯得有些寂寥之感。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斑駁的老店面招牌

漫步其中,依然能看到有上百年曆史的木結構老屋。牆面斑駁,當年店鋪的招牌名字依稀可辨。二樓的窗,方方正正地鑲在暗紅色的木板中。曾經可有一位妙齡女子,倚在窗邊,好奇地打量著來往的客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保留著上百年的木質老房

時間往近代拉一拉,這裡也有建國後建成的柴橋飯店、棉布商店、百貨大樓……那些帶有年代感的綠色碎玻璃裝飾的水洗石外牆和大銅字招牌,彷彿書寫歷史的毫錐留下的筆鋒。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曾經紅火的柴橋飯店現在是一個倉庫

老街上有許多岔開去的小弄堂,名字別有趣味,如蒲鞋弄、茶亭弄、當店弄、美豐弄、水龍口弄等。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當年設茶水攤的茶亭弄

聽老人們說,這取名可都有來歷。像弄蒲鞋弄,當年是賣草鞋、蒲鞋的攤販的聚集地;美豐弄是賣各種雜糧的,取五穀豐登的意思;而水龍口弄是當年救火協會的所在地,故名。

從街頭走到街尾,腳步猶如踩在了時光碎片上。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老街雖老,但並沒有故去,只因依然有人在這守著。

眼前,有支起的遮陽簾,路邊的竹椅子,手中的大蒲扇,桌上的保溫壺;耳邊,有親切的招呼聲,叮咚的敲鐵聲,咔嚓的裁布聲,不知從哪棟小屋裡傳來的搓麻將牌聲;空氣裡隱約有花草香、蜜糖香,還有蒸騰的肉香味。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留著煙火氣

沒有了車水馬龍,人間煙火還在繼續。特別是一幫老手藝人,經營著各自的門面,並不為賺個盆滿缽滿,只因這手藝活已然滲透進了生命的每一寸,放下反倒空落落。

在這樣的氛圍下,老街竟顯得閒適祥和起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胡光明的老街生煎店

老街名聲在外的第一面招牌,非老街生煎莫屬。

老闆叫胡光明,又被大家稱作差眼老闆。50歲出頭,開這家生煎店已經三十年。店面不大,放下三張桌椅已滿,然而每天客人不斷,甚至不惜大老遠跑來排隊,只為吃一口心心念唸的生煎。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剛出鍋的金黃酥嫩的生煎包

店裡常年只提供三樣吃食,生煎、餛飩、紫菜湯。當金黃的熱油澆在碼得整整齊齊的生煎包上,光看著都是一種享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皮薄爽滑的餛飩

生煎包皮嫩底脆,咬一口湯汁滿溢,香氣撲鼻。餛飩皮薄餡鮮,放進嘴裡就像絲綢一樣順滑,回味無窮。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生煎的“粉絲”眾多

差眼老闆用心烹製的美味,慰藉著過往食客的味蕾。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梅瑞龍的阿龍布店

56歲的梅瑞龍,是老街唯一的一位男裁縫。開店十幾年了,店門還是那樣,一塊手寫招牌,簡單至極。一把尺、一片粉筆、一把剪刀,在梅師傅手裡配合靈活,一片片衣料在來回翻飛中裁剪成型。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梅瑞龍是老街上唯一的男裁縫

買成衣,在現在這個電商時代實在太容易了。但總有顧客留戀手工製衣的體貼,試過梅師傅的手藝後,便成了回頭客。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阿龍師傅剪刀裁衣十分利落

不管是男女西裝,還是襯衫長裙,梅師傅都做得。量體裁衣,是客人們的期許,也是梅師傅的堅持。

"

柴橋的名聲,在“老寧波”耳裡,絕不陌生。

這座位於穿山半島上的浙東古鎮,水路通達,商貿繁華,曾有“小寧波”的美譽。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上世紀70年代的柴橋鎮

早在明清時期,柴橋已興起成為周邊四村八鄉的集貿中心。東起郭巨、梅山,南至三山、昆亭,北有穿山碼頭通航寧波、定海等地,西接霞浦、新碶甚至鄞縣東鄉。往來趕集者絡繹不絕,各色水產山珍、糧油醬醋、布匹針線,皆能在此尋到。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現在的街景

此番盛景,一直延續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後隨著區域經濟重心的轉移,昔日熙熙攘攘的街市景象,如晨霧遇上朝陽,漸漸散去。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是一座橋

其實,“柴橋”真的是一座橋,古鎮因此橋而得名。歷經悠悠歲月,“柴橋”如今依然安詳地橫臥在蘆江河支流上,南北兩頭,各牽著一條街巷,合起來,就是曾經最為熱鬧的貿易中心——柴橋老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老街全長1300餘米,呈倒L形,嵌在了蘆江河支流的兩岸。以“柴橋”為界,分為老街南路和老街北路。土生土長的“老柴橋”們,習慣性地沿用舊時的稱謂,將老街由南向北分段,稱為上街、中街和下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以“柴橋”為界,嵌在蘆江河兩岸

鼎盛時期,老街上商鋪林立,人聲鼎沸,摩肩接踵。當地的老人回憶說,老街傳統上每旬有四市,逢一、六為大集,三、八為小市。業興人旺之勢,已無需贅言。

同時,因為貨物類目充足,吃穿用度一應俱全,所以周邊鄉鎮的居民碰上辦喜事、做宴席等大事,都會到老街上來採買。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曾經人山人海的老街集市

尤其是位於上街頭的“十三行”。十三行是對主做水產生意的十幾家店鋪的總稱。每至清晨,各類海產應市交易,行人如梭。“十三行”裡傳來此起彼伏的撥算盤聲,和“哪、上賬嘍”的沙啞吆喝聲,至今還縈繞在很多老人的腦海中。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解放前的柴橋老街街景

只是歲月無法回頭,往昔景象,最終只能在老照片和老人的回憶中尋得。如今,老街還是那條老街,兩側還是有很多商鋪店面,但因繁華褪去,反襯得有些寂寥之感。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斑駁的老店面招牌

漫步其中,依然能看到有上百年曆史的木結構老屋。牆面斑駁,當年店鋪的招牌名字依稀可辨。二樓的窗,方方正正地鑲在暗紅色的木板中。曾經可有一位妙齡女子,倚在窗邊,好奇地打量著來往的客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保留著上百年的木質老房

時間往近代拉一拉,這裡也有建國後建成的柴橋飯店、棉布商店、百貨大樓……那些帶有年代感的綠色碎玻璃裝飾的水洗石外牆和大銅字招牌,彷彿書寫歷史的毫錐留下的筆鋒。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曾經紅火的柴橋飯店現在是一個倉庫

老街上有許多岔開去的小弄堂,名字別有趣味,如蒲鞋弄、茶亭弄、當店弄、美豐弄、水龍口弄等。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當年設茶水攤的茶亭弄

聽老人們說,這取名可都有來歷。像弄蒲鞋弄,當年是賣草鞋、蒲鞋的攤販的聚集地;美豐弄是賣各種雜糧的,取五穀豐登的意思;而水龍口弄是當年救火協會的所在地,故名。

從街頭走到街尾,腳步猶如踩在了時光碎片上。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老街雖老,但並沒有故去,只因依然有人在這守著。

眼前,有支起的遮陽簾,路邊的竹椅子,手中的大蒲扇,桌上的保溫壺;耳邊,有親切的招呼聲,叮咚的敲鐵聲,咔嚓的裁布聲,不知從哪棟小屋裡傳來的搓麻將牌聲;空氣裡隱約有花草香、蜜糖香,還有蒸騰的肉香味。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留著煙火氣

沒有了車水馬龍,人間煙火還在繼續。特別是一幫老手藝人,經營著各自的門面,並不為賺個盆滿缽滿,只因這手藝活已然滲透進了生命的每一寸,放下反倒空落落。

在這樣的氛圍下,老街竟顯得閒適祥和起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胡光明的老街生煎店

老街名聲在外的第一面招牌,非老街生煎莫屬。

老闆叫胡光明,又被大家稱作差眼老闆。50歲出頭,開這家生煎店已經三十年。店面不大,放下三張桌椅已滿,然而每天客人不斷,甚至不惜大老遠跑來排隊,只為吃一口心心念唸的生煎。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剛出鍋的金黃酥嫩的生煎包

店裡常年只提供三樣吃食,生煎、餛飩、紫菜湯。當金黃的熱油澆在碼得整整齊齊的生煎包上,光看著都是一種享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皮薄爽滑的餛飩

生煎包皮嫩底脆,咬一口湯汁滿溢,香氣撲鼻。餛飩皮薄餡鮮,放進嘴裡就像絲綢一樣順滑,回味無窮。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生煎的“粉絲”眾多

差眼老闆用心烹製的美味,慰藉著過往食客的味蕾。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梅瑞龍的阿龍布店

56歲的梅瑞龍,是老街唯一的一位男裁縫。開店十幾年了,店門還是那樣,一塊手寫招牌,簡單至極。一把尺、一片粉筆、一把剪刀,在梅師傅手裡配合靈活,一片片衣料在來回翻飛中裁剪成型。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梅瑞龍是老街上唯一的男裁縫

買成衣,在現在這個電商時代實在太容易了。但總有顧客留戀手工製衣的體貼,試過梅師傅的手藝後,便成了回頭客。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阿龍師傅剪刀裁衣十分利落

不管是男女西裝,還是襯衫長裙,梅師傅都做得。量體裁衣,是客人們的期許,也是梅師傅的堅持。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賀振翔和老伴在鐵器店前

賀振翔的鐵器鋪前,擺滿了各色鐵鋤頭、鋸子、剪刀、錘子、鉗子、鐵鏈等,甚至還有捕鼠器。柴橋當地有不少花農,這些農具還是有需求。

"

柴橋的名聲,在“老寧波”耳裡,絕不陌生。

這座位於穿山半島上的浙東古鎮,水路通達,商貿繁華,曾有“小寧波”的美譽。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上世紀70年代的柴橋鎮

早在明清時期,柴橋已興起成為周邊四村八鄉的集貿中心。東起郭巨、梅山,南至三山、昆亭,北有穿山碼頭通航寧波、定海等地,西接霞浦、新碶甚至鄞縣東鄉。往來趕集者絡繹不絕,各色水產山珍、糧油醬醋、布匹針線,皆能在此尋到。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現在的街景

此番盛景,一直延續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後隨著區域經濟重心的轉移,昔日熙熙攘攘的街市景象,如晨霧遇上朝陽,漸漸散去。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是一座橋

其實,“柴橋”真的是一座橋,古鎮因此橋而得名。歷經悠悠歲月,“柴橋”如今依然安詳地橫臥在蘆江河支流上,南北兩頭,各牽著一條街巷,合起來,就是曾經最為熱鬧的貿易中心——柴橋老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老街全長1300餘米,呈倒L形,嵌在了蘆江河支流的兩岸。以“柴橋”為界,分為老街南路和老街北路。土生土長的“老柴橋”們,習慣性地沿用舊時的稱謂,將老街由南向北分段,稱為上街、中街和下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以“柴橋”為界,嵌在蘆江河兩岸

鼎盛時期,老街上商鋪林立,人聲鼎沸,摩肩接踵。當地的老人回憶說,老街傳統上每旬有四市,逢一、六為大集,三、八為小市。業興人旺之勢,已無需贅言。

同時,因為貨物類目充足,吃穿用度一應俱全,所以周邊鄉鎮的居民碰上辦喜事、做宴席等大事,都會到老街上來採買。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曾經人山人海的老街集市

尤其是位於上街頭的“十三行”。十三行是對主做水產生意的十幾家店鋪的總稱。每至清晨,各類海產應市交易,行人如梭。“十三行”裡傳來此起彼伏的撥算盤聲,和“哪、上賬嘍”的沙啞吆喝聲,至今還縈繞在很多老人的腦海中。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解放前的柴橋老街街景

只是歲月無法回頭,往昔景象,最終只能在老照片和老人的回憶中尋得。如今,老街還是那條老街,兩側還是有很多商鋪店面,但因繁華褪去,反襯得有些寂寥之感。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斑駁的老店面招牌

漫步其中,依然能看到有上百年曆史的木結構老屋。牆面斑駁,當年店鋪的招牌名字依稀可辨。二樓的窗,方方正正地鑲在暗紅色的木板中。曾經可有一位妙齡女子,倚在窗邊,好奇地打量著來往的客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保留著上百年的木質老房

時間往近代拉一拉,這裡也有建國後建成的柴橋飯店、棉布商店、百貨大樓……那些帶有年代感的綠色碎玻璃裝飾的水洗石外牆和大銅字招牌,彷彿書寫歷史的毫錐留下的筆鋒。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曾經紅火的柴橋飯店現在是一個倉庫

老街上有許多岔開去的小弄堂,名字別有趣味,如蒲鞋弄、茶亭弄、當店弄、美豐弄、水龍口弄等。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當年設茶水攤的茶亭弄

聽老人們說,這取名可都有來歷。像弄蒲鞋弄,當年是賣草鞋、蒲鞋的攤販的聚集地;美豐弄是賣各種雜糧的,取五穀豐登的意思;而水龍口弄是當年救火協會的所在地,故名。

從街頭走到街尾,腳步猶如踩在了時光碎片上。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老街雖老,但並沒有故去,只因依然有人在這守著。

眼前,有支起的遮陽簾,路邊的竹椅子,手中的大蒲扇,桌上的保溫壺;耳邊,有親切的招呼聲,叮咚的敲鐵聲,咔嚓的裁布聲,不知從哪棟小屋裡傳來的搓麻將牌聲;空氣裡隱約有花草香、蜜糖香,還有蒸騰的肉香味。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留著煙火氣

沒有了車水馬龍,人間煙火還在繼續。特別是一幫老手藝人,經營著各自的門面,並不為賺個盆滿缽滿,只因這手藝活已然滲透進了生命的每一寸,放下反倒空落落。

在這樣的氛圍下,老街竟顯得閒適祥和起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胡光明的老街生煎店

老街名聲在外的第一面招牌,非老街生煎莫屬。

老闆叫胡光明,又被大家稱作差眼老闆。50歲出頭,開這家生煎店已經三十年。店面不大,放下三張桌椅已滿,然而每天客人不斷,甚至不惜大老遠跑來排隊,只為吃一口心心念唸的生煎。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剛出鍋的金黃酥嫩的生煎包

店裡常年只提供三樣吃食,生煎、餛飩、紫菜湯。當金黃的熱油澆在碼得整整齊齊的生煎包上,光看著都是一種享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皮薄爽滑的餛飩

生煎包皮嫩底脆,咬一口湯汁滿溢,香氣撲鼻。餛飩皮薄餡鮮,放進嘴裡就像絲綢一樣順滑,回味無窮。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生煎的“粉絲”眾多

差眼老闆用心烹製的美味,慰藉著過往食客的味蕾。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梅瑞龍的阿龍布店

56歲的梅瑞龍,是老街唯一的一位男裁縫。開店十幾年了,店門還是那樣,一塊手寫招牌,簡單至極。一把尺、一片粉筆、一把剪刀,在梅師傅手裡配合靈活,一片片衣料在來回翻飛中裁剪成型。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梅瑞龍是老街上唯一的男裁縫

買成衣,在現在這個電商時代實在太容易了。但總有顧客留戀手工製衣的體貼,試過梅師傅的手藝後,便成了回頭客。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阿龍師傅剪刀裁衣十分利落

不管是男女西裝,還是襯衫長裙,梅師傅都做得。量體裁衣,是客人們的期許,也是梅師傅的堅持。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賀振翔和老伴在鐵器店前

賀振翔的鐵器鋪前,擺滿了各色鐵鋤頭、鋸子、剪刀、錘子、鉗子、鐵鏈等,甚至還有捕鼠器。柴橋當地有不少花農,這些農具還是有需求。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各式的鐮刀

66歲的賀振翔,從父親手裡接過這家鐵器鋪,但因為身體不好,前些年做過手術,大多時間都在家休養,鋪子由妻子打理。

"

柴橋的名聲,在“老寧波”耳裡,絕不陌生。

這座位於穿山半島上的浙東古鎮,水路通達,商貿繁華,曾有“小寧波”的美譽。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上世紀70年代的柴橋鎮

早在明清時期,柴橋已興起成為周邊四村八鄉的集貿中心。東起郭巨、梅山,南至三山、昆亭,北有穿山碼頭通航寧波、定海等地,西接霞浦、新碶甚至鄞縣東鄉。往來趕集者絡繹不絕,各色水產山珍、糧油醬醋、布匹針線,皆能在此尋到。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現在的街景

此番盛景,一直延續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後隨著區域經濟重心的轉移,昔日熙熙攘攘的街市景象,如晨霧遇上朝陽,漸漸散去。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是一座橋

其實,“柴橋”真的是一座橋,古鎮因此橋而得名。歷經悠悠歲月,“柴橋”如今依然安詳地橫臥在蘆江河支流上,南北兩頭,各牽著一條街巷,合起來,就是曾經最為熱鬧的貿易中心——柴橋老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老街全長1300餘米,呈倒L形,嵌在了蘆江河支流的兩岸。以“柴橋”為界,分為老街南路和老街北路。土生土長的“老柴橋”們,習慣性地沿用舊時的稱謂,將老街由南向北分段,稱為上街、中街和下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以“柴橋”為界,嵌在蘆江河兩岸

鼎盛時期,老街上商鋪林立,人聲鼎沸,摩肩接踵。當地的老人回憶說,老街傳統上每旬有四市,逢一、六為大集,三、八為小市。業興人旺之勢,已無需贅言。

同時,因為貨物類目充足,吃穿用度一應俱全,所以周邊鄉鎮的居民碰上辦喜事、做宴席等大事,都會到老街上來採買。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曾經人山人海的老街集市

尤其是位於上街頭的“十三行”。十三行是對主做水產生意的十幾家店鋪的總稱。每至清晨,各類海產應市交易,行人如梭。“十三行”裡傳來此起彼伏的撥算盤聲,和“哪、上賬嘍”的沙啞吆喝聲,至今還縈繞在很多老人的腦海中。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解放前的柴橋老街街景

只是歲月無法回頭,往昔景象,最終只能在老照片和老人的回憶中尋得。如今,老街還是那條老街,兩側還是有很多商鋪店面,但因繁華褪去,反襯得有些寂寥之感。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斑駁的老店面招牌

漫步其中,依然能看到有上百年曆史的木結構老屋。牆面斑駁,當年店鋪的招牌名字依稀可辨。二樓的窗,方方正正地鑲在暗紅色的木板中。曾經可有一位妙齡女子,倚在窗邊,好奇地打量著來往的客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保留著上百年的木質老房

時間往近代拉一拉,這裡也有建國後建成的柴橋飯店、棉布商店、百貨大樓……那些帶有年代感的綠色碎玻璃裝飾的水洗石外牆和大銅字招牌,彷彿書寫歷史的毫錐留下的筆鋒。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曾經紅火的柴橋飯店現在是一個倉庫

老街上有許多岔開去的小弄堂,名字別有趣味,如蒲鞋弄、茶亭弄、當店弄、美豐弄、水龍口弄等。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當年設茶水攤的茶亭弄

聽老人們說,這取名可都有來歷。像弄蒲鞋弄,當年是賣草鞋、蒲鞋的攤販的聚集地;美豐弄是賣各種雜糧的,取五穀豐登的意思;而水龍口弄是當年救火協會的所在地,故名。

從街頭走到街尾,腳步猶如踩在了時光碎片上。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老街雖老,但並沒有故去,只因依然有人在這守著。

眼前,有支起的遮陽簾,路邊的竹椅子,手中的大蒲扇,桌上的保溫壺;耳邊,有親切的招呼聲,叮咚的敲鐵聲,咔嚓的裁布聲,不知從哪棟小屋裡傳來的搓麻將牌聲;空氣裡隱約有花草香、蜜糖香,還有蒸騰的肉香味。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留著煙火氣

沒有了車水馬龍,人間煙火還在繼續。特別是一幫老手藝人,經營著各自的門面,並不為賺個盆滿缽滿,只因這手藝活已然滲透進了生命的每一寸,放下反倒空落落。

在這樣的氛圍下,老街竟顯得閒適祥和起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胡光明的老街生煎店

老街名聲在外的第一面招牌,非老街生煎莫屬。

老闆叫胡光明,又被大家稱作差眼老闆。50歲出頭,開這家生煎店已經三十年。店面不大,放下三張桌椅已滿,然而每天客人不斷,甚至不惜大老遠跑來排隊,只為吃一口心心念唸的生煎。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剛出鍋的金黃酥嫩的生煎包

店裡常年只提供三樣吃食,生煎、餛飩、紫菜湯。當金黃的熱油澆在碼得整整齊齊的生煎包上,光看著都是一種享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皮薄爽滑的餛飩

生煎包皮嫩底脆,咬一口湯汁滿溢,香氣撲鼻。餛飩皮薄餡鮮,放進嘴裡就像絲綢一樣順滑,回味無窮。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生煎的“粉絲”眾多

差眼老闆用心烹製的美味,慰藉著過往食客的味蕾。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梅瑞龍的阿龍布店

56歲的梅瑞龍,是老街唯一的一位男裁縫。開店十幾年了,店門還是那樣,一塊手寫招牌,簡單至極。一把尺、一片粉筆、一把剪刀,在梅師傅手裡配合靈活,一片片衣料在來回翻飛中裁剪成型。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梅瑞龍是老街上唯一的男裁縫

買成衣,在現在這個電商時代實在太容易了。但總有顧客留戀手工製衣的體貼,試過梅師傅的手藝後,便成了回頭客。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阿龍師傅剪刀裁衣十分利落

不管是男女西裝,還是襯衫長裙,梅師傅都做得。量體裁衣,是客人們的期許,也是梅師傅的堅持。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賀振翔和老伴在鐵器店前

賀振翔的鐵器鋪前,擺滿了各色鐵鋤頭、鋸子、剪刀、錘子、鉗子、鐵鏈等,甚至還有捕鼠器。柴橋當地有不少花農,這些農具還是有需求。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各式的鐮刀

66歲的賀振翔,從父親手裡接過這家鐵器鋪,但因為身體不好,前些年做過手術,大多時間都在家休養,鋪子由妻子打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客人來買東西

閒暇的午後,老兩口一起坐在鋪子前。有客人來買東西了,起身招待招待。但生意好壞似乎並不重要,一起陪伴的時光才珍貴。

"

柴橋的名聲,在“老寧波”耳裡,絕不陌生。

這座位於穿山半島上的浙東古鎮,水路通達,商貿繁華,曾有“小寧波”的美譽。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上世紀70年代的柴橋鎮

早在明清時期,柴橋已興起成為周邊四村八鄉的集貿中心。東起郭巨、梅山,南至三山、昆亭,北有穿山碼頭通航寧波、定海等地,西接霞浦、新碶甚至鄞縣東鄉。往來趕集者絡繹不絕,各色水產山珍、糧油醬醋、布匹針線,皆能在此尋到。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現在的街景

此番盛景,一直延續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後隨著區域經濟重心的轉移,昔日熙熙攘攘的街市景象,如晨霧遇上朝陽,漸漸散去。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是一座橋

其實,“柴橋”真的是一座橋,古鎮因此橋而得名。歷經悠悠歲月,“柴橋”如今依然安詳地橫臥在蘆江河支流上,南北兩頭,各牽著一條街巷,合起來,就是曾經最為熱鬧的貿易中心——柴橋老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老街全長1300餘米,呈倒L形,嵌在了蘆江河支流的兩岸。以“柴橋”為界,分為老街南路和老街北路。土生土長的“老柴橋”們,習慣性地沿用舊時的稱謂,將老街由南向北分段,稱為上街、中街和下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以“柴橋”為界,嵌在蘆江河兩岸

鼎盛時期,老街上商鋪林立,人聲鼎沸,摩肩接踵。當地的老人回憶說,老街傳統上每旬有四市,逢一、六為大集,三、八為小市。業興人旺之勢,已無需贅言。

同時,因為貨物類目充足,吃穿用度一應俱全,所以周邊鄉鎮的居民碰上辦喜事、做宴席等大事,都會到老街上來採買。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曾經人山人海的老街集市

尤其是位於上街頭的“十三行”。十三行是對主做水產生意的十幾家店鋪的總稱。每至清晨,各類海產應市交易,行人如梭。“十三行”裡傳來此起彼伏的撥算盤聲,和“哪、上賬嘍”的沙啞吆喝聲,至今還縈繞在很多老人的腦海中。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解放前的柴橋老街街景

只是歲月無法回頭,往昔景象,最終只能在老照片和老人的回憶中尋得。如今,老街還是那條老街,兩側還是有很多商鋪店面,但因繁華褪去,反襯得有些寂寥之感。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斑駁的老店面招牌

漫步其中,依然能看到有上百年曆史的木結構老屋。牆面斑駁,當年店鋪的招牌名字依稀可辨。二樓的窗,方方正正地鑲在暗紅色的木板中。曾經可有一位妙齡女子,倚在窗邊,好奇地打量著來往的客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保留著上百年的木質老房

時間往近代拉一拉,這裡也有建國後建成的柴橋飯店、棉布商店、百貨大樓……那些帶有年代感的綠色碎玻璃裝飾的水洗石外牆和大銅字招牌,彷彿書寫歷史的毫錐留下的筆鋒。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曾經紅火的柴橋飯店現在是一個倉庫

老街上有許多岔開去的小弄堂,名字別有趣味,如蒲鞋弄、茶亭弄、當店弄、美豐弄、水龍口弄等。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當年設茶水攤的茶亭弄

聽老人們說,這取名可都有來歷。像弄蒲鞋弄,當年是賣草鞋、蒲鞋的攤販的聚集地;美豐弄是賣各種雜糧的,取五穀豐登的意思;而水龍口弄是當年救火協會的所在地,故名。

從街頭走到街尾,腳步猶如踩在了時光碎片上。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老街雖老,但並沒有故去,只因依然有人在這守著。

眼前,有支起的遮陽簾,路邊的竹椅子,手中的大蒲扇,桌上的保溫壺;耳邊,有親切的招呼聲,叮咚的敲鐵聲,咔嚓的裁布聲,不知從哪棟小屋裡傳來的搓麻將牌聲;空氣裡隱約有花草香、蜜糖香,還有蒸騰的肉香味。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留著煙火氣

沒有了車水馬龍,人間煙火還在繼續。特別是一幫老手藝人,經營著各自的門面,並不為賺個盆滿缽滿,只因這手藝活已然滲透進了生命的每一寸,放下反倒空落落。

在這樣的氛圍下,老街竟顯得閒適祥和起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胡光明的老街生煎店

老街名聲在外的第一面招牌,非老街生煎莫屬。

老闆叫胡光明,又被大家稱作差眼老闆。50歲出頭,開這家生煎店已經三十年。店面不大,放下三張桌椅已滿,然而每天客人不斷,甚至不惜大老遠跑來排隊,只為吃一口心心念唸的生煎。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剛出鍋的金黃酥嫩的生煎包

店裡常年只提供三樣吃食,生煎、餛飩、紫菜湯。當金黃的熱油澆在碼得整整齊齊的生煎包上,光看著都是一種享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皮薄爽滑的餛飩

生煎包皮嫩底脆,咬一口湯汁滿溢,香氣撲鼻。餛飩皮薄餡鮮,放進嘴裡就像絲綢一樣順滑,回味無窮。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生煎的“粉絲”眾多

差眼老闆用心烹製的美味,慰藉著過往食客的味蕾。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梅瑞龍的阿龍布店

56歲的梅瑞龍,是老街唯一的一位男裁縫。開店十幾年了,店門還是那樣,一塊手寫招牌,簡單至極。一把尺、一片粉筆、一把剪刀,在梅師傅手裡配合靈活,一片片衣料在來回翻飛中裁剪成型。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梅瑞龍是老街上唯一的男裁縫

買成衣,在現在這個電商時代實在太容易了。但總有顧客留戀手工製衣的體貼,試過梅師傅的手藝後,便成了回頭客。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阿龍師傅剪刀裁衣十分利落

不管是男女西裝,還是襯衫長裙,梅師傅都做得。量體裁衣,是客人們的期許,也是梅師傅的堅持。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賀振翔和老伴在鐵器店前

賀振翔的鐵器鋪前,擺滿了各色鐵鋤頭、鋸子、剪刀、錘子、鉗子、鐵鏈等,甚至還有捕鼠器。柴橋當地有不少花農,這些農具還是有需求。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各式的鐮刀

66歲的賀振翔,從父親手裡接過這家鐵器鋪,但因為身體不好,前些年做過手術,大多時間都在家休養,鋪子由妻子打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客人來買東西

閒暇的午後,老兩口一起坐在鋪子前。有客人來買東西了,起身招待招待。但生意好壞似乎並不重要,一起陪伴的時光才珍貴。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棉布商店招牌還在

原柴橋供銷社棉布商店的招牌還保留著,店面已從集體轉讓給個人。翁文雅的布店就在這裡。除了布料,店裡還賣一些被套等紡織品。

"

柴橋的名聲,在“老寧波”耳裡,絕不陌生。

這座位於穿山半島上的浙東古鎮,水路通達,商貿繁華,曾有“小寧波”的美譽。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上世紀70年代的柴橋鎮

早在明清時期,柴橋已興起成為周邊四村八鄉的集貿中心。東起郭巨、梅山,南至三山、昆亭,北有穿山碼頭通航寧波、定海等地,西接霞浦、新碶甚至鄞縣東鄉。往來趕集者絡繹不絕,各色水產山珍、糧油醬醋、布匹針線,皆能在此尋到。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現在的街景

此番盛景,一直延續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後隨著區域經濟重心的轉移,昔日熙熙攘攘的街市景象,如晨霧遇上朝陽,漸漸散去。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是一座橋

其實,“柴橋”真的是一座橋,古鎮因此橋而得名。歷經悠悠歲月,“柴橋”如今依然安詳地橫臥在蘆江河支流上,南北兩頭,各牽著一條街巷,合起來,就是曾經最為熱鬧的貿易中心——柴橋老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老街全長1300餘米,呈倒L形,嵌在了蘆江河支流的兩岸。以“柴橋”為界,分為老街南路和老街北路。土生土長的“老柴橋”們,習慣性地沿用舊時的稱謂,將老街由南向北分段,稱為上街、中街和下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以“柴橋”為界,嵌在蘆江河兩岸

鼎盛時期,老街上商鋪林立,人聲鼎沸,摩肩接踵。當地的老人回憶說,老街傳統上每旬有四市,逢一、六為大集,三、八為小市。業興人旺之勢,已無需贅言。

同時,因為貨物類目充足,吃穿用度一應俱全,所以周邊鄉鎮的居民碰上辦喜事、做宴席等大事,都會到老街上來採買。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曾經人山人海的老街集市

尤其是位於上街頭的“十三行”。十三行是對主做水產生意的十幾家店鋪的總稱。每至清晨,各類海產應市交易,行人如梭。“十三行”裡傳來此起彼伏的撥算盤聲,和“哪、上賬嘍”的沙啞吆喝聲,至今還縈繞在很多老人的腦海中。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解放前的柴橋老街街景

只是歲月無法回頭,往昔景象,最終只能在老照片和老人的回憶中尋得。如今,老街還是那條老街,兩側還是有很多商鋪店面,但因繁華褪去,反襯得有些寂寥之感。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斑駁的老店面招牌

漫步其中,依然能看到有上百年曆史的木結構老屋。牆面斑駁,當年店鋪的招牌名字依稀可辨。二樓的窗,方方正正地鑲在暗紅色的木板中。曾經可有一位妙齡女子,倚在窗邊,好奇地打量著來往的客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保留著上百年的木質老房

時間往近代拉一拉,這裡也有建國後建成的柴橋飯店、棉布商店、百貨大樓……那些帶有年代感的綠色碎玻璃裝飾的水洗石外牆和大銅字招牌,彷彿書寫歷史的毫錐留下的筆鋒。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曾經紅火的柴橋飯店現在是一個倉庫

老街上有許多岔開去的小弄堂,名字別有趣味,如蒲鞋弄、茶亭弄、當店弄、美豐弄、水龍口弄等。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當年設茶水攤的茶亭弄

聽老人們說,這取名可都有來歷。像弄蒲鞋弄,當年是賣草鞋、蒲鞋的攤販的聚集地;美豐弄是賣各種雜糧的,取五穀豐登的意思;而水龍口弄是當年救火協會的所在地,故名。

從街頭走到街尾,腳步猶如踩在了時光碎片上。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老街雖老,但並沒有故去,只因依然有人在這守著。

眼前,有支起的遮陽簾,路邊的竹椅子,手中的大蒲扇,桌上的保溫壺;耳邊,有親切的招呼聲,叮咚的敲鐵聲,咔嚓的裁布聲,不知從哪棟小屋裡傳來的搓麻將牌聲;空氣裡隱約有花草香、蜜糖香,還有蒸騰的肉香味。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留著煙火氣

沒有了車水馬龍,人間煙火還在繼續。特別是一幫老手藝人,經營著各自的門面,並不為賺個盆滿缽滿,只因這手藝活已然滲透進了生命的每一寸,放下反倒空落落。

在這樣的氛圍下,老街竟顯得閒適祥和起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胡光明的老街生煎店

老街名聲在外的第一面招牌,非老街生煎莫屬。

老闆叫胡光明,又被大家稱作差眼老闆。50歲出頭,開這家生煎店已經三十年。店面不大,放下三張桌椅已滿,然而每天客人不斷,甚至不惜大老遠跑來排隊,只為吃一口心心念唸的生煎。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剛出鍋的金黃酥嫩的生煎包

店裡常年只提供三樣吃食,生煎、餛飩、紫菜湯。當金黃的熱油澆在碼得整整齊齊的生煎包上,光看著都是一種享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皮薄爽滑的餛飩

生煎包皮嫩底脆,咬一口湯汁滿溢,香氣撲鼻。餛飩皮薄餡鮮,放進嘴裡就像絲綢一樣順滑,回味無窮。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生煎的“粉絲”眾多

差眼老闆用心烹製的美味,慰藉著過往食客的味蕾。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梅瑞龍的阿龍布店

56歲的梅瑞龍,是老街唯一的一位男裁縫。開店十幾年了,店門還是那樣,一塊手寫招牌,簡單至極。一把尺、一片粉筆、一把剪刀,在梅師傅手裡配合靈活,一片片衣料在來回翻飛中裁剪成型。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梅瑞龍是老街上唯一的男裁縫

買成衣,在現在這個電商時代實在太容易了。但總有顧客留戀手工製衣的體貼,試過梅師傅的手藝後,便成了回頭客。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阿龍師傅剪刀裁衣十分利落

不管是男女西裝,還是襯衫長裙,梅師傅都做得。量體裁衣,是客人們的期許,也是梅師傅的堅持。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賀振翔和老伴在鐵器店前

賀振翔的鐵器鋪前,擺滿了各色鐵鋤頭、鋸子、剪刀、錘子、鉗子、鐵鏈等,甚至還有捕鼠器。柴橋當地有不少花農,這些農具還是有需求。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各式的鐮刀

66歲的賀振翔,從父親手裡接過這家鐵器鋪,但因為身體不好,前些年做過手術,大多時間都在家休養,鋪子由妻子打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客人來買東西

閒暇的午後,老兩口一起坐在鋪子前。有客人來買東西了,起身招待招待。但生意好壞似乎並不重要,一起陪伴的時光才珍貴。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棉布商店招牌還在

原柴橋供銷社棉布商店的招牌還保留著,店面已從集體轉讓給個人。翁文雅的布店就在這裡。除了布料,店裡還賣一些被套等紡織品。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翁阿姨習慣在店裡忙碌的日子

開布店30多年,翁阿姨一直沒轉行,現在也60多歲了,完全可以在家休息頤養天年。但翁阿姨說,做了這麼多年,不做覺得日子少了點什麼。就算沒生意,看著這麼多布料,也是好的。

"

柴橋的名聲,在“老寧波”耳裡,絕不陌生。

這座位於穿山半島上的浙東古鎮,水路通達,商貿繁華,曾有“小寧波”的美譽。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上世紀70年代的柴橋鎮

早在明清時期,柴橋已興起成為周邊四村八鄉的集貿中心。東起郭巨、梅山,南至三山、昆亭,北有穿山碼頭通航寧波、定海等地,西接霞浦、新碶甚至鄞縣東鄉。往來趕集者絡繹不絕,各色水產山珍、糧油醬醋、布匹針線,皆能在此尋到。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現在的街景

此番盛景,一直延續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後隨著區域經濟重心的轉移,昔日熙熙攘攘的街市景象,如晨霧遇上朝陽,漸漸散去。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是一座橋

其實,“柴橋”真的是一座橋,古鎮因此橋而得名。歷經悠悠歲月,“柴橋”如今依然安詳地橫臥在蘆江河支流上,南北兩頭,各牽著一條街巷,合起來,就是曾經最為熱鬧的貿易中心——柴橋老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老街全長1300餘米,呈倒L形,嵌在了蘆江河支流的兩岸。以“柴橋”為界,分為老街南路和老街北路。土生土長的“老柴橋”們,習慣性地沿用舊時的稱謂,將老街由南向北分段,稱為上街、中街和下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以“柴橋”為界,嵌在蘆江河兩岸

鼎盛時期,老街上商鋪林立,人聲鼎沸,摩肩接踵。當地的老人回憶說,老街傳統上每旬有四市,逢一、六為大集,三、八為小市。業興人旺之勢,已無需贅言。

同時,因為貨物類目充足,吃穿用度一應俱全,所以周邊鄉鎮的居民碰上辦喜事、做宴席等大事,都會到老街上來採買。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曾經人山人海的老街集市

尤其是位於上街頭的“十三行”。十三行是對主做水產生意的十幾家店鋪的總稱。每至清晨,各類海產應市交易,行人如梭。“十三行”裡傳來此起彼伏的撥算盤聲,和“哪、上賬嘍”的沙啞吆喝聲,至今還縈繞在很多老人的腦海中。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解放前的柴橋老街街景

只是歲月無法回頭,往昔景象,最終只能在老照片和老人的回憶中尋得。如今,老街還是那條老街,兩側還是有很多商鋪店面,但因繁華褪去,反襯得有些寂寥之感。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斑駁的老店面招牌

漫步其中,依然能看到有上百年曆史的木結構老屋。牆面斑駁,當年店鋪的招牌名字依稀可辨。二樓的窗,方方正正地鑲在暗紅色的木板中。曾經可有一位妙齡女子,倚在窗邊,好奇地打量著來往的客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保留著上百年的木質老房

時間往近代拉一拉,這裡也有建國後建成的柴橋飯店、棉布商店、百貨大樓……那些帶有年代感的綠色碎玻璃裝飾的水洗石外牆和大銅字招牌,彷彿書寫歷史的毫錐留下的筆鋒。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曾經紅火的柴橋飯店現在是一個倉庫

老街上有許多岔開去的小弄堂,名字別有趣味,如蒲鞋弄、茶亭弄、當店弄、美豐弄、水龍口弄等。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當年設茶水攤的茶亭弄

聽老人們說,這取名可都有來歷。像弄蒲鞋弄,當年是賣草鞋、蒲鞋的攤販的聚集地;美豐弄是賣各種雜糧的,取五穀豐登的意思;而水龍口弄是當年救火協會的所在地,故名。

從街頭走到街尾,腳步猶如踩在了時光碎片上。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老街雖老,但並沒有故去,只因依然有人在這守著。

眼前,有支起的遮陽簾,路邊的竹椅子,手中的大蒲扇,桌上的保溫壺;耳邊,有親切的招呼聲,叮咚的敲鐵聲,咔嚓的裁布聲,不知從哪棟小屋裡傳來的搓麻將牌聲;空氣裡隱約有花草香、蜜糖香,還有蒸騰的肉香味。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留著煙火氣

沒有了車水馬龍,人間煙火還在繼續。特別是一幫老手藝人,經營著各自的門面,並不為賺個盆滿缽滿,只因這手藝活已然滲透進了生命的每一寸,放下反倒空落落。

在這樣的氛圍下,老街竟顯得閒適祥和起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胡光明的老街生煎店

老街名聲在外的第一面招牌,非老街生煎莫屬。

老闆叫胡光明,又被大家稱作差眼老闆。50歲出頭,開這家生煎店已經三十年。店面不大,放下三張桌椅已滿,然而每天客人不斷,甚至不惜大老遠跑來排隊,只為吃一口心心念唸的生煎。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剛出鍋的金黃酥嫩的生煎包

店裡常年只提供三樣吃食,生煎、餛飩、紫菜湯。當金黃的熱油澆在碼得整整齊齊的生煎包上,光看著都是一種享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皮薄爽滑的餛飩

生煎包皮嫩底脆,咬一口湯汁滿溢,香氣撲鼻。餛飩皮薄餡鮮,放進嘴裡就像絲綢一樣順滑,回味無窮。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生煎的“粉絲”眾多

差眼老闆用心烹製的美味,慰藉著過往食客的味蕾。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梅瑞龍的阿龍布店

56歲的梅瑞龍,是老街唯一的一位男裁縫。開店十幾年了,店門還是那樣,一塊手寫招牌,簡單至極。一把尺、一片粉筆、一把剪刀,在梅師傅手裡配合靈活,一片片衣料在來回翻飛中裁剪成型。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梅瑞龍是老街上唯一的男裁縫

買成衣,在現在這個電商時代實在太容易了。但總有顧客留戀手工製衣的體貼,試過梅師傅的手藝後,便成了回頭客。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阿龍師傅剪刀裁衣十分利落

不管是男女西裝,還是襯衫長裙,梅師傅都做得。量體裁衣,是客人們的期許,也是梅師傅的堅持。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賀振翔和老伴在鐵器店前

賀振翔的鐵器鋪前,擺滿了各色鐵鋤頭、鋸子、剪刀、錘子、鉗子、鐵鏈等,甚至還有捕鼠器。柴橋當地有不少花農,這些農具還是有需求。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各式的鐮刀

66歲的賀振翔,從父親手裡接過這家鐵器鋪,但因為身體不好,前些年做過手術,大多時間都在家休養,鋪子由妻子打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客人來買東西

閒暇的午後,老兩口一起坐在鋪子前。有客人來買東西了,起身招待招待。但生意好壞似乎並不重要,一起陪伴的時光才珍貴。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棉布商店招牌還在

原柴橋供銷社棉布商店的招牌還保留著,店面已從集體轉讓給個人。翁文雅的布店就在這裡。除了布料,店裡還賣一些被套等紡織品。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翁阿姨習慣在店裡忙碌的日子

開布店30多年,翁阿姨一直沒轉行,現在也60多歲了,完全可以在家休息頤養天年。但翁阿姨說,做了這麼多年,不做覺得日子少了點什麼。就算沒生意,看著這麼多布料,也是好的。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門面不起眼的彈棉花店

老街上有一家純手工彈棉花的小店,開了十多年了,老闆是來自溫州的楊伯官,從小就跟父親學了彈棉花的手藝。當天,楊老闆出了門,他的妻子楊仙梅正在店裡忙活,細緻地鋪壓著棉花。

"

柴橋的名聲,在“老寧波”耳裡,絕不陌生。

這座位於穿山半島上的浙東古鎮,水路通達,商貿繁華,曾有“小寧波”的美譽。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上世紀70年代的柴橋鎮

早在明清時期,柴橋已興起成為周邊四村八鄉的集貿中心。東起郭巨、梅山,南至三山、昆亭,北有穿山碼頭通航寧波、定海等地,西接霞浦、新碶甚至鄞縣東鄉。往來趕集者絡繹不絕,各色水產山珍、糧油醬醋、布匹針線,皆能在此尋到。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現在的街景

此番盛景,一直延續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後隨著區域經濟重心的轉移,昔日熙熙攘攘的街市景象,如晨霧遇上朝陽,漸漸散去。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是一座橋

其實,“柴橋”真的是一座橋,古鎮因此橋而得名。歷經悠悠歲月,“柴橋”如今依然安詳地橫臥在蘆江河支流上,南北兩頭,各牽著一條街巷,合起來,就是曾經最為熱鬧的貿易中心——柴橋老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老街全長1300餘米,呈倒L形,嵌在了蘆江河支流的兩岸。以“柴橋”為界,分為老街南路和老街北路。土生土長的“老柴橋”們,習慣性地沿用舊時的稱謂,將老街由南向北分段,稱為上街、中街和下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以“柴橋”為界,嵌在蘆江河兩岸

鼎盛時期,老街上商鋪林立,人聲鼎沸,摩肩接踵。當地的老人回憶說,老街傳統上每旬有四市,逢一、六為大集,三、八為小市。業興人旺之勢,已無需贅言。

同時,因為貨物類目充足,吃穿用度一應俱全,所以周邊鄉鎮的居民碰上辦喜事、做宴席等大事,都會到老街上來採買。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曾經人山人海的老街集市

尤其是位於上街頭的“十三行”。十三行是對主做水產生意的十幾家店鋪的總稱。每至清晨,各類海產應市交易,行人如梭。“十三行”裡傳來此起彼伏的撥算盤聲,和“哪、上賬嘍”的沙啞吆喝聲,至今還縈繞在很多老人的腦海中。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解放前的柴橋老街街景

只是歲月無法回頭,往昔景象,最終只能在老照片和老人的回憶中尋得。如今,老街還是那條老街,兩側還是有很多商鋪店面,但因繁華褪去,反襯得有些寂寥之感。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斑駁的老店面招牌

漫步其中,依然能看到有上百年曆史的木結構老屋。牆面斑駁,當年店鋪的招牌名字依稀可辨。二樓的窗,方方正正地鑲在暗紅色的木板中。曾經可有一位妙齡女子,倚在窗邊,好奇地打量著來往的客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保留著上百年的木質老房

時間往近代拉一拉,這裡也有建國後建成的柴橋飯店、棉布商店、百貨大樓……那些帶有年代感的綠色碎玻璃裝飾的水洗石外牆和大銅字招牌,彷彿書寫歷史的毫錐留下的筆鋒。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曾經紅火的柴橋飯店現在是一個倉庫

老街上有許多岔開去的小弄堂,名字別有趣味,如蒲鞋弄、茶亭弄、當店弄、美豐弄、水龍口弄等。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當年設茶水攤的茶亭弄

聽老人們說,這取名可都有來歷。像弄蒲鞋弄,當年是賣草鞋、蒲鞋的攤販的聚集地;美豐弄是賣各種雜糧的,取五穀豐登的意思;而水龍口弄是當年救火協會的所在地,故名。

從街頭走到街尾,腳步猶如踩在了時光碎片上。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老街雖老,但並沒有故去,只因依然有人在這守著。

眼前,有支起的遮陽簾,路邊的竹椅子,手中的大蒲扇,桌上的保溫壺;耳邊,有親切的招呼聲,叮咚的敲鐵聲,咔嚓的裁布聲,不知從哪棟小屋裡傳來的搓麻將牌聲;空氣裡隱約有花草香、蜜糖香,還有蒸騰的肉香味。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留著煙火氣

沒有了車水馬龍,人間煙火還在繼續。特別是一幫老手藝人,經營著各自的門面,並不為賺個盆滿缽滿,只因這手藝活已然滲透進了生命的每一寸,放下反倒空落落。

在這樣的氛圍下,老街竟顯得閒適祥和起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胡光明的老街生煎店

老街名聲在外的第一面招牌,非老街生煎莫屬。

老闆叫胡光明,又被大家稱作差眼老闆。50歲出頭,開這家生煎店已經三十年。店面不大,放下三張桌椅已滿,然而每天客人不斷,甚至不惜大老遠跑來排隊,只為吃一口心心念唸的生煎。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剛出鍋的金黃酥嫩的生煎包

店裡常年只提供三樣吃食,生煎、餛飩、紫菜湯。當金黃的熱油澆在碼得整整齊齊的生煎包上,光看著都是一種享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皮薄爽滑的餛飩

生煎包皮嫩底脆,咬一口湯汁滿溢,香氣撲鼻。餛飩皮薄餡鮮,放進嘴裡就像絲綢一樣順滑,回味無窮。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生煎的“粉絲”眾多

差眼老闆用心烹製的美味,慰藉著過往食客的味蕾。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梅瑞龍的阿龍布店

56歲的梅瑞龍,是老街唯一的一位男裁縫。開店十幾年了,店門還是那樣,一塊手寫招牌,簡單至極。一把尺、一片粉筆、一把剪刀,在梅師傅手裡配合靈活,一片片衣料在來回翻飛中裁剪成型。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梅瑞龍是老街上唯一的男裁縫

買成衣,在現在這個電商時代實在太容易了。但總有顧客留戀手工製衣的體貼,試過梅師傅的手藝後,便成了回頭客。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阿龍師傅剪刀裁衣十分利落

不管是男女西裝,還是襯衫長裙,梅師傅都做得。量體裁衣,是客人們的期許,也是梅師傅的堅持。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賀振翔和老伴在鐵器店前

賀振翔的鐵器鋪前,擺滿了各色鐵鋤頭、鋸子、剪刀、錘子、鉗子、鐵鏈等,甚至還有捕鼠器。柴橋當地有不少花農,這些農具還是有需求。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各式的鐮刀

66歲的賀振翔,從父親手裡接過這家鐵器鋪,但因為身體不好,前些年做過手術,大多時間都在家休養,鋪子由妻子打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客人來買東西

閒暇的午後,老兩口一起坐在鋪子前。有客人來買東西了,起身招待招待。但生意好壞似乎並不重要,一起陪伴的時光才珍貴。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棉布商店招牌還在

原柴橋供銷社棉布商店的招牌還保留著,店面已從集體轉讓給個人。翁文雅的布店就在這裡。除了布料,店裡還賣一些被套等紡織品。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翁阿姨習慣在店裡忙碌的日子

開布店30多年,翁阿姨一直沒轉行,現在也60多歲了,完全可以在家休息頤養天年。但翁阿姨說,做了這麼多年,不做覺得日子少了點什麼。就算沒生意,看著這麼多布料,也是好的。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門面不起眼的彈棉花店

老街上有一家純手工彈棉花的小店,開了十多年了,老闆是來自溫州的楊伯官,從小就跟父親學了彈棉花的手藝。當天,楊老闆出了門,他的妻子楊仙梅正在店裡忙活,細緻地鋪壓著棉花。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楊仙梅戴著口罩鋪棉花

以前的人結婚必備一床新棉被,如今手工做棉被的也越來越少了。楊師傅夫妻倆還在堅持著,他們相信,這種傳統的手工藝依然有存在的價值,而老街,為他們提供了一方立足之地。

"

柴橋的名聲,在“老寧波”耳裡,絕不陌生。

這座位於穿山半島上的浙東古鎮,水路通達,商貿繁華,曾有“小寧波”的美譽。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上世紀70年代的柴橋鎮

早在明清時期,柴橋已興起成為周邊四村八鄉的集貿中心。東起郭巨、梅山,南至三山、昆亭,北有穿山碼頭通航寧波、定海等地,西接霞浦、新碶甚至鄞縣東鄉。往來趕集者絡繹不絕,各色水產山珍、糧油醬醋、布匹針線,皆能在此尋到。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現在的街景

此番盛景,一直延續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後隨著區域經濟重心的轉移,昔日熙熙攘攘的街市景象,如晨霧遇上朝陽,漸漸散去。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是一座橋

其實,“柴橋”真的是一座橋,古鎮因此橋而得名。歷經悠悠歲月,“柴橋”如今依然安詳地橫臥在蘆江河支流上,南北兩頭,各牽著一條街巷,合起來,就是曾經最為熱鬧的貿易中心——柴橋老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老街全長1300餘米,呈倒L形,嵌在了蘆江河支流的兩岸。以“柴橋”為界,分為老街南路和老街北路。土生土長的“老柴橋”們,習慣性地沿用舊時的稱謂,將老街由南向北分段,稱為上街、中街和下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以“柴橋”為界,嵌在蘆江河兩岸

鼎盛時期,老街上商鋪林立,人聲鼎沸,摩肩接踵。當地的老人回憶說,老街傳統上每旬有四市,逢一、六為大集,三、八為小市。業興人旺之勢,已無需贅言。

同時,因為貨物類目充足,吃穿用度一應俱全,所以周邊鄉鎮的居民碰上辦喜事、做宴席等大事,都會到老街上來採買。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曾經人山人海的老街集市

尤其是位於上街頭的“十三行”。十三行是對主做水產生意的十幾家店鋪的總稱。每至清晨,各類海產應市交易,行人如梭。“十三行”裡傳來此起彼伏的撥算盤聲,和“哪、上賬嘍”的沙啞吆喝聲,至今還縈繞在很多老人的腦海中。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解放前的柴橋老街街景

只是歲月無法回頭,往昔景象,最終只能在老照片和老人的回憶中尋得。如今,老街還是那條老街,兩側還是有很多商鋪店面,但因繁華褪去,反襯得有些寂寥之感。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斑駁的老店面招牌

漫步其中,依然能看到有上百年曆史的木結構老屋。牆面斑駁,當年店鋪的招牌名字依稀可辨。二樓的窗,方方正正地鑲在暗紅色的木板中。曾經可有一位妙齡女子,倚在窗邊,好奇地打量著來往的客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保留著上百年的木質老房

時間往近代拉一拉,這裡也有建國後建成的柴橋飯店、棉布商店、百貨大樓……那些帶有年代感的綠色碎玻璃裝飾的水洗石外牆和大銅字招牌,彷彿書寫歷史的毫錐留下的筆鋒。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曾經紅火的柴橋飯店現在是一個倉庫

老街上有許多岔開去的小弄堂,名字別有趣味,如蒲鞋弄、茶亭弄、當店弄、美豐弄、水龍口弄等。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當年設茶水攤的茶亭弄

聽老人們說,這取名可都有來歷。像弄蒲鞋弄,當年是賣草鞋、蒲鞋的攤販的聚集地;美豐弄是賣各種雜糧的,取五穀豐登的意思;而水龍口弄是當年救火協會的所在地,故名。

從街頭走到街尾,腳步猶如踩在了時光碎片上。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老街雖老,但並沒有故去,只因依然有人在這守著。

眼前,有支起的遮陽簾,路邊的竹椅子,手中的大蒲扇,桌上的保溫壺;耳邊,有親切的招呼聲,叮咚的敲鐵聲,咔嚓的裁布聲,不知從哪棟小屋裡傳來的搓麻將牌聲;空氣裡隱約有花草香、蜜糖香,還有蒸騰的肉香味。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留著煙火氣

沒有了車水馬龍,人間煙火還在繼續。特別是一幫老手藝人,經營著各自的門面,並不為賺個盆滿缽滿,只因這手藝活已然滲透進了生命的每一寸,放下反倒空落落。

在這樣的氛圍下,老街竟顯得閒適祥和起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胡光明的老街生煎店

老街名聲在外的第一面招牌,非老街生煎莫屬。

老闆叫胡光明,又被大家稱作差眼老闆。50歲出頭,開這家生煎店已經三十年。店面不大,放下三張桌椅已滿,然而每天客人不斷,甚至不惜大老遠跑來排隊,只為吃一口心心念唸的生煎。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剛出鍋的金黃酥嫩的生煎包

店裡常年只提供三樣吃食,生煎、餛飩、紫菜湯。當金黃的熱油澆在碼得整整齊齊的生煎包上,光看著都是一種享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皮薄爽滑的餛飩

生煎包皮嫩底脆,咬一口湯汁滿溢,香氣撲鼻。餛飩皮薄餡鮮,放進嘴裡就像絲綢一樣順滑,回味無窮。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生煎的“粉絲”眾多

差眼老闆用心烹製的美味,慰藉著過往食客的味蕾。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梅瑞龍的阿龍布店

56歲的梅瑞龍,是老街唯一的一位男裁縫。開店十幾年了,店門還是那樣,一塊手寫招牌,簡單至極。一把尺、一片粉筆、一把剪刀,在梅師傅手裡配合靈活,一片片衣料在來回翻飛中裁剪成型。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梅瑞龍是老街上唯一的男裁縫

買成衣,在現在這個電商時代實在太容易了。但總有顧客留戀手工製衣的體貼,試過梅師傅的手藝後,便成了回頭客。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阿龍師傅剪刀裁衣十分利落

不管是男女西裝,還是襯衫長裙,梅師傅都做得。量體裁衣,是客人們的期許,也是梅師傅的堅持。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賀振翔和老伴在鐵器店前

賀振翔的鐵器鋪前,擺滿了各色鐵鋤頭、鋸子、剪刀、錘子、鉗子、鐵鏈等,甚至還有捕鼠器。柴橋當地有不少花農,這些農具還是有需求。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各式的鐮刀

66歲的賀振翔,從父親手裡接過這家鐵器鋪,但因為身體不好,前些年做過手術,大多時間都在家休養,鋪子由妻子打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客人來買東西

閒暇的午後,老兩口一起坐在鋪子前。有客人來買東西了,起身招待招待。但生意好壞似乎並不重要,一起陪伴的時光才珍貴。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棉布商店招牌還在

原柴橋供銷社棉布商店的招牌還保留著,店面已從集體轉讓給個人。翁文雅的布店就在這裡。除了布料,店裡還賣一些被套等紡織品。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翁阿姨習慣在店裡忙碌的日子

開布店30多年,翁阿姨一直沒轉行,現在也60多歲了,完全可以在家休息頤養天年。但翁阿姨說,做了這麼多年,不做覺得日子少了點什麼。就算沒生意,看著這麼多布料,也是好的。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門面不起眼的彈棉花店

老街上有一家純手工彈棉花的小店,開了十多年了,老闆是來自溫州的楊伯官,從小就跟父親學了彈棉花的手藝。當天,楊老闆出了門,他的妻子楊仙梅正在店裡忙活,細緻地鋪壓著棉花。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楊仙梅戴著口罩鋪棉花

以前的人結婚必備一床新棉被,如今手工做棉被的也越來越少了。楊師傅夫妻倆還在堅持著,他們相信,這種傳統的手工藝依然有存在的價值,而老街,為他們提供了一方立足之地。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董景山在店門口為顧客修鞋

72歲的董景山,在自家店門口給客人修補著一雙拖鞋。修鞋店原是他老伴開的,他幹活勤快,經常給老伴搭把手,久而久之,反倒越過老伴,成了老街有名的修鞋師傅。

"

柴橋的名聲,在“老寧波”耳裡,絕不陌生。

這座位於穿山半島上的浙東古鎮,水路通達,商貿繁華,曾有“小寧波”的美譽。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上世紀70年代的柴橋鎮

早在明清時期,柴橋已興起成為周邊四村八鄉的集貿中心。東起郭巨、梅山,南至三山、昆亭,北有穿山碼頭通航寧波、定海等地,西接霞浦、新碶甚至鄞縣東鄉。往來趕集者絡繹不絕,各色水產山珍、糧油醬醋、布匹針線,皆能在此尋到。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現在的街景

此番盛景,一直延續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後隨著區域經濟重心的轉移,昔日熙熙攘攘的街市景象,如晨霧遇上朝陽,漸漸散去。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是一座橋

其實,“柴橋”真的是一座橋,古鎮因此橋而得名。歷經悠悠歲月,“柴橋”如今依然安詳地橫臥在蘆江河支流上,南北兩頭,各牽著一條街巷,合起來,就是曾經最為熱鬧的貿易中心——柴橋老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老街全長1300餘米,呈倒L形,嵌在了蘆江河支流的兩岸。以“柴橋”為界,分為老街南路和老街北路。土生土長的“老柴橋”們,習慣性地沿用舊時的稱謂,將老街由南向北分段,稱為上街、中街和下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以“柴橋”為界,嵌在蘆江河兩岸

鼎盛時期,老街上商鋪林立,人聲鼎沸,摩肩接踵。當地的老人回憶說,老街傳統上每旬有四市,逢一、六為大集,三、八為小市。業興人旺之勢,已無需贅言。

同時,因為貨物類目充足,吃穿用度一應俱全,所以周邊鄉鎮的居民碰上辦喜事、做宴席等大事,都會到老街上來採買。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曾經人山人海的老街集市

尤其是位於上街頭的“十三行”。十三行是對主做水產生意的十幾家店鋪的總稱。每至清晨,各類海產應市交易,行人如梭。“十三行”裡傳來此起彼伏的撥算盤聲,和“哪、上賬嘍”的沙啞吆喝聲,至今還縈繞在很多老人的腦海中。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解放前的柴橋老街街景

只是歲月無法回頭,往昔景象,最終只能在老照片和老人的回憶中尋得。如今,老街還是那條老街,兩側還是有很多商鋪店面,但因繁華褪去,反襯得有些寂寥之感。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斑駁的老店面招牌

漫步其中,依然能看到有上百年曆史的木結構老屋。牆面斑駁,當年店鋪的招牌名字依稀可辨。二樓的窗,方方正正地鑲在暗紅色的木板中。曾經可有一位妙齡女子,倚在窗邊,好奇地打量著來往的客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保留著上百年的木質老房

時間往近代拉一拉,這裡也有建國後建成的柴橋飯店、棉布商店、百貨大樓……那些帶有年代感的綠色碎玻璃裝飾的水洗石外牆和大銅字招牌,彷彿書寫歷史的毫錐留下的筆鋒。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曾經紅火的柴橋飯店現在是一個倉庫

老街上有許多岔開去的小弄堂,名字別有趣味,如蒲鞋弄、茶亭弄、當店弄、美豐弄、水龍口弄等。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當年設茶水攤的茶亭弄

聽老人們說,這取名可都有來歷。像弄蒲鞋弄,當年是賣草鞋、蒲鞋的攤販的聚集地;美豐弄是賣各種雜糧的,取五穀豐登的意思;而水龍口弄是當年救火協會的所在地,故名。

從街頭走到街尾,腳步猶如踩在了時光碎片上。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老街雖老,但並沒有故去,只因依然有人在這守著。

眼前,有支起的遮陽簾,路邊的竹椅子,手中的大蒲扇,桌上的保溫壺;耳邊,有親切的招呼聲,叮咚的敲鐵聲,咔嚓的裁布聲,不知從哪棟小屋裡傳來的搓麻將牌聲;空氣裡隱約有花草香、蜜糖香,還有蒸騰的肉香味。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留著煙火氣

沒有了車水馬龍,人間煙火還在繼續。特別是一幫老手藝人,經營著各自的門面,並不為賺個盆滿缽滿,只因這手藝活已然滲透進了生命的每一寸,放下反倒空落落。

在這樣的氛圍下,老街竟顯得閒適祥和起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胡光明的老街生煎店

老街名聲在外的第一面招牌,非老街生煎莫屬。

老闆叫胡光明,又被大家稱作差眼老闆。50歲出頭,開這家生煎店已經三十年。店面不大,放下三張桌椅已滿,然而每天客人不斷,甚至不惜大老遠跑來排隊,只為吃一口心心念唸的生煎。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剛出鍋的金黃酥嫩的生煎包

店裡常年只提供三樣吃食,生煎、餛飩、紫菜湯。當金黃的熱油澆在碼得整整齊齊的生煎包上,光看著都是一種享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皮薄爽滑的餛飩

生煎包皮嫩底脆,咬一口湯汁滿溢,香氣撲鼻。餛飩皮薄餡鮮,放進嘴裡就像絲綢一樣順滑,回味無窮。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生煎的“粉絲”眾多

差眼老闆用心烹製的美味,慰藉著過往食客的味蕾。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梅瑞龍的阿龍布店

56歲的梅瑞龍,是老街唯一的一位男裁縫。開店十幾年了,店門還是那樣,一塊手寫招牌,簡單至極。一把尺、一片粉筆、一把剪刀,在梅師傅手裡配合靈活,一片片衣料在來回翻飛中裁剪成型。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梅瑞龍是老街上唯一的男裁縫

買成衣,在現在這個電商時代實在太容易了。但總有顧客留戀手工製衣的體貼,試過梅師傅的手藝後,便成了回頭客。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阿龍師傅剪刀裁衣十分利落

不管是男女西裝,還是襯衫長裙,梅師傅都做得。量體裁衣,是客人們的期許,也是梅師傅的堅持。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賀振翔和老伴在鐵器店前

賀振翔的鐵器鋪前,擺滿了各色鐵鋤頭、鋸子、剪刀、錘子、鉗子、鐵鏈等,甚至還有捕鼠器。柴橋當地有不少花農,這些農具還是有需求。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各式的鐮刀

66歲的賀振翔,從父親手裡接過這家鐵器鋪,但因為身體不好,前些年做過手術,大多時間都在家休養,鋪子由妻子打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客人來買東西

閒暇的午後,老兩口一起坐在鋪子前。有客人來買東西了,起身招待招待。但生意好壞似乎並不重要,一起陪伴的時光才珍貴。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棉布商店招牌還在

原柴橋供銷社棉布商店的招牌還保留著,店面已從集體轉讓給個人。翁文雅的布店就在這裡。除了布料,店裡還賣一些被套等紡織品。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翁阿姨習慣在店裡忙碌的日子

開布店30多年,翁阿姨一直沒轉行,現在也60多歲了,完全可以在家休息頤養天年。但翁阿姨說,做了這麼多年,不做覺得日子少了點什麼。就算沒生意,看著這麼多布料,也是好的。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門面不起眼的彈棉花店

老街上有一家純手工彈棉花的小店,開了十多年了,老闆是來自溫州的楊伯官,從小就跟父親學了彈棉花的手藝。當天,楊老闆出了門,他的妻子楊仙梅正在店裡忙活,細緻地鋪壓著棉花。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楊仙梅戴著口罩鋪棉花

以前的人結婚必備一床新棉被,如今手工做棉被的也越來越少了。楊師傅夫妻倆還在堅持著,他們相信,這種傳統的手工藝依然有存在的價值,而老街,為他們提供了一方立足之地。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董景山在店門口為顧客修鞋

72歲的董景山,在自家店門口給客人修補著一雙拖鞋。修鞋店原是他老伴開的,他幹活勤快,經常給老伴搭把手,久而久之,反倒越過老伴,成了老街有名的修鞋師傅。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每一雙鞋董師傅都認真對待

現在一雙鞋值多少錢,壞了想到要去修的又有多少人,董師傅心裡都有數。但總有一雙鞋,對某個人有著特殊的意義。他縫補的,可能不只是鞋,還是段回憶。哪怕只剩下一位客人,董師傅都會好好地給他修鞋。

"

柴橋的名聲,在“老寧波”耳裡,絕不陌生。

這座位於穿山半島上的浙東古鎮,水路通達,商貿繁華,曾有“小寧波”的美譽。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上世紀70年代的柴橋鎮

早在明清時期,柴橋已興起成為周邊四村八鄉的集貿中心。東起郭巨、梅山,南至三山、昆亭,北有穿山碼頭通航寧波、定海等地,西接霞浦、新碶甚至鄞縣東鄉。往來趕集者絡繹不絕,各色水產山珍、糧油醬醋、布匹針線,皆能在此尋到。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現在的街景

此番盛景,一直延續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後隨著區域經濟重心的轉移,昔日熙熙攘攘的街市景象,如晨霧遇上朝陽,漸漸散去。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是一座橋

其實,“柴橋”真的是一座橋,古鎮因此橋而得名。歷經悠悠歲月,“柴橋”如今依然安詳地橫臥在蘆江河支流上,南北兩頭,各牽著一條街巷,合起來,就是曾經最為熱鬧的貿易中心——柴橋老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老街全長1300餘米,呈倒L形,嵌在了蘆江河支流的兩岸。以“柴橋”為界,分為老街南路和老街北路。土生土長的“老柴橋”們,習慣性地沿用舊時的稱謂,將老街由南向北分段,稱為上街、中街和下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以“柴橋”為界,嵌在蘆江河兩岸

鼎盛時期,老街上商鋪林立,人聲鼎沸,摩肩接踵。當地的老人回憶說,老街傳統上每旬有四市,逢一、六為大集,三、八為小市。業興人旺之勢,已無需贅言。

同時,因為貨物類目充足,吃穿用度一應俱全,所以周邊鄉鎮的居民碰上辦喜事、做宴席等大事,都會到老街上來採買。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曾經人山人海的老街集市

尤其是位於上街頭的“十三行”。十三行是對主做水產生意的十幾家店鋪的總稱。每至清晨,各類海產應市交易,行人如梭。“十三行”裡傳來此起彼伏的撥算盤聲,和“哪、上賬嘍”的沙啞吆喝聲,至今還縈繞在很多老人的腦海中。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解放前的柴橋老街街景

只是歲月無法回頭,往昔景象,最終只能在老照片和老人的回憶中尋得。如今,老街還是那條老街,兩側還是有很多商鋪店面,但因繁華褪去,反襯得有些寂寥之感。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斑駁的老店面招牌

漫步其中,依然能看到有上百年曆史的木結構老屋。牆面斑駁,當年店鋪的招牌名字依稀可辨。二樓的窗,方方正正地鑲在暗紅色的木板中。曾經可有一位妙齡女子,倚在窗邊,好奇地打量著來往的客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保留著上百年的木質老房

時間往近代拉一拉,這裡也有建國後建成的柴橋飯店、棉布商店、百貨大樓……那些帶有年代感的綠色碎玻璃裝飾的水洗石外牆和大銅字招牌,彷彿書寫歷史的毫錐留下的筆鋒。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曾經紅火的柴橋飯店現在是一個倉庫

老街上有許多岔開去的小弄堂,名字別有趣味,如蒲鞋弄、茶亭弄、當店弄、美豐弄、水龍口弄等。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當年設茶水攤的茶亭弄

聽老人們說,這取名可都有來歷。像弄蒲鞋弄,當年是賣草鞋、蒲鞋的攤販的聚集地;美豐弄是賣各種雜糧的,取五穀豐登的意思;而水龍口弄是當年救火協會的所在地,故名。

從街頭走到街尾,腳步猶如踩在了時光碎片上。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老街雖老,但並沒有故去,只因依然有人在這守著。

眼前,有支起的遮陽簾,路邊的竹椅子,手中的大蒲扇,桌上的保溫壺;耳邊,有親切的招呼聲,叮咚的敲鐵聲,咔嚓的裁布聲,不知從哪棟小屋裡傳來的搓麻將牌聲;空氣裡隱約有花草香、蜜糖香,還有蒸騰的肉香味。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留著煙火氣

沒有了車水馬龍,人間煙火還在繼續。特別是一幫老手藝人,經營著各自的門面,並不為賺個盆滿缽滿,只因這手藝活已然滲透進了生命的每一寸,放下反倒空落落。

在這樣的氛圍下,老街竟顯得閒適祥和起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胡光明的老街生煎店

老街名聲在外的第一面招牌,非老街生煎莫屬。

老闆叫胡光明,又被大家稱作差眼老闆。50歲出頭,開這家生煎店已經三十年。店面不大,放下三張桌椅已滿,然而每天客人不斷,甚至不惜大老遠跑來排隊,只為吃一口心心念唸的生煎。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剛出鍋的金黃酥嫩的生煎包

店裡常年只提供三樣吃食,生煎、餛飩、紫菜湯。當金黃的熱油澆在碼得整整齊齊的生煎包上,光看著都是一種享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皮薄爽滑的餛飩

生煎包皮嫩底脆,咬一口湯汁滿溢,香氣撲鼻。餛飩皮薄餡鮮,放進嘴裡就像絲綢一樣順滑,回味無窮。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生煎的“粉絲”眾多

差眼老闆用心烹製的美味,慰藉著過往食客的味蕾。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梅瑞龍的阿龍布店

56歲的梅瑞龍,是老街唯一的一位男裁縫。開店十幾年了,店門還是那樣,一塊手寫招牌,簡單至極。一把尺、一片粉筆、一把剪刀,在梅師傅手裡配合靈活,一片片衣料在來回翻飛中裁剪成型。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梅瑞龍是老街上唯一的男裁縫

買成衣,在現在這個電商時代實在太容易了。但總有顧客留戀手工製衣的體貼,試過梅師傅的手藝後,便成了回頭客。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阿龍師傅剪刀裁衣十分利落

不管是男女西裝,還是襯衫長裙,梅師傅都做得。量體裁衣,是客人們的期許,也是梅師傅的堅持。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賀振翔和老伴在鐵器店前

賀振翔的鐵器鋪前,擺滿了各色鐵鋤頭、鋸子、剪刀、錘子、鉗子、鐵鏈等,甚至還有捕鼠器。柴橋當地有不少花農,這些農具還是有需求。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各式的鐮刀

66歲的賀振翔,從父親手裡接過這家鐵器鋪,但因為身體不好,前些年做過手術,大多時間都在家休養,鋪子由妻子打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客人來買東西

閒暇的午後,老兩口一起坐在鋪子前。有客人來買東西了,起身招待招待。但生意好壞似乎並不重要,一起陪伴的時光才珍貴。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棉布商店招牌還在

原柴橋供銷社棉布商店的招牌還保留著,店面已從集體轉讓給個人。翁文雅的布店就在這裡。除了布料,店裡還賣一些被套等紡織品。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翁阿姨習慣在店裡忙碌的日子

開布店30多年,翁阿姨一直沒轉行,現在也60多歲了,完全可以在家休息頤養天年。但翁阿姨說,做了這麼多年,不做覺得日子少了點什麼。就算沒生意,看著這麼多布料,也是好的。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門面不起眼的彈棉花店

老街上有一家純手工彈棉花的小店,開了十多年了,老闆是來自溫州的楊伯官,從小就跟父親學了彈棉花的手藝。當天,楊老闆出了門,他的妻子楊仙梅正在店裡忙活,細緻地鋪壓著棉花。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楊仙梅戴著口罩鋪棉花

以前的人結婚必備一床新棉被,如今手工做棉被的也越來越少了。楊師傅夫妻倆還在堅持著,他們相信,這種傳統的手工藝依然有存在的價值,而老街,為他們提供了一方立足之地。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董景山在店門口為顧客修鞋

72歲的董景山,在自家店門口給客人修補著一雙拖鞋。修鞋店原是他老伴開的,他幹活勤快,經常給老伴搭把手,久而久之,反倒越過老伴,成了老街有名的修鞋師傅。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每一雙鞋董師傅都認真對待

現在一雙鞋值多少錢,壞了想到要去修的又有多少人,董師傅心裡都有數。但總有一雙鞋,對某個人有著特殊的意義。他縫補的,可能不只是鞋,還是段回憶。哪怕只剩下一位客人,董師傅都會好好地給他修鞋。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於嘉和的鐘錶店

於嘉和今年75歲,出生在上海,父親原在上海開鐘錶店。上世紀60年代,他隨父親來到了柴橋,就此安家,並在老街開起了鐘錶修理店。

到了這個年紀,於師傅頭不暈眼不花,坐在掛滿時鐘的牆前,右眼戴上放大鏡,對著手裡的錶盤專心致志,只聽得到走針“滴答”。因為技藝精湛,柴橋、北侖乃至寧波都有顧客上門,好評如潮。

"

柴橋的名聲,在“老寧波”耳裡,絕不陌生。

這座位於穿山半島上的浙東古鎮,水路通達,商貿繁華,曾有“小寧波”的美譽。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上世紀70年代的柴橋鎮

早在明清時期,柴橋已興起成為周邊四村八鄉的集貿中心。東起郭巨、梅山,南至三山、昆亭,北有穿山碼頭通航寧波、定海等地,西接霞浦、新碶甚至鄞縣東鄉。往來趕集者絡繹不絕,各色水產山珍、糧油醬醋、布匹針線,皆能在此尋到。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現在的街景

此番盛景,一直延續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後隨著區域經濟重心的轉移,昔日熙熙攘攘的街市景象,如晨霧遇上朝陽,漸漸散去。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是一座橋

其實,“柴橋”真的是一座橋,古鎮因此橋而得名。歷經悠悠歲月,“柴橋”如今依然安詳地橫臥在蘆江河支流上,南北兩頭,各牽著一條街巷,合起來,就是曾經最為熱鬧的貿易中心——柴橋老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老街全長1300餘米,呈倒L形,嵌在了蘆江河支流的兩岸。以“柴橋”為界,分為老街南路和老街北路。土生土長的“老柴橋”們,習慣性地沿用舊時的稱謂,將老街由南向北分段,稱為上街、中街和下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以“柴橋”為界,嵌在蘆江河兩岸

鼎盛時期,老街上商鋪林立,人聲鼎沸,摩肩接踵。當地的老人回憶說,老街傳統上每旬有四市,逢一、六為大集,三、八為小市。業興人旺之勢,已無需贅言。

同時,因為貨物類目充足,吃穿用度一應俱全,所以周邊鄉鎮的居民碰上辦喜事、做宴席等大事,都會到老街上來採買。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曾經人山人海的老街集市

尤其是位於上街頭的“十三行”。十三行是對主做水產生意的十幾家店鋪的總稱。每至清晨,各類海產應市交易,行人如梭。“十三行”裡傳來此起彼伏的撥算盤聲,和“哪、上賬嘍”的沙啞吆喝聲,至今還縈繞在很多老人的腦海中。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解放前的柴橋老街街景

只是歲月無法回頭,往昔景象,最終只能在老照片和老人的回憶中尋得。如今,老街還是那條老街,兩側還是有很多商鋪店面,但因繁華褪去,反襯得有些寂寥之感。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斑駁的老店面招牌

漫步其中,依然能看到有上百年曆史的木結構老屋。牆面斑駁,當年店鋪的招牌名字依稀可辨。二樓的窗,方方正正地鑲在暗紅色的木板中。曾經可有一位妙齡女子,倚在窗邊,好奇地打量著來往的客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保留著上百年的木質老房

時間往近代拉一拉,這裡也有建國後建成的柴橋飯店、棉布商店、百貨大樓……那些帶有年代感的綠色碎玻璃裝飾的水洗石外牆和大銅字招牌,彷彿書寫歷史的毫錐留下的筆鋒。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曾經紅火的柴橋飯店現在是一個倉庫

老街上有許多岔開去的小弄堂,名字別有趣味,如蒲鞋弄、茶亭弄、當店弄、美豐弄、水龍口弄等。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當年設茶水攤的茶亭弄

聽老人們說,這取名可都有來歷。像弄蒲鞋弄,當年是賣草鞋、蒲鞋的攤販的聚集地;美豐弄是賣各種雜糧的,取五穀豐登的意思;而水龍口弄是當年救火協會的所在地,故名。

從街頭走到街尾,腳步猶如踩在了時光碎片上。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老街雖老,但並沒有故去,只因依然有人在這守著。

眼前,有支起的遮陽簾,路邊的竹椅子,手中的大蒲扇,桌上的保溫壺;耳邊,有親切的招呼聲,叮咚的敲鐵聲,咔嚓的裁布聲,不知從哪棟小屋裡傳來的搓麻將牌聲;空氣裡隱約有花草香、蜜糖香,還有蒸騰的肉香味。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留著煙火氣

沒有了車水馬龍,人間煙火還在繼續。特別是一幫老手藝人,經營著各自的門面,並不為賺個盆滿缽滿,只因這手藝活已然滲透進了生命的每一寸,放下反倒空落落。

在這樣的氛圍下,老街竟顯得閒適祥和起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胡光明的老街生煎店

老街名聲在外的第一面招牌,非老街生煎莫屬。

老闆叫胡光明,又被大家稱作差眼老闆。50歲出頭,開這家生煎店已經三十年。店面不大,放下三張桌椅已滿,然而每天客人不斷,甚至不惜大老遠跑來排隊,只為吃一口心心念唸的生煎。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剛出鍋的金黃酥嫩的生煎包

店裡常年只提供三樣吃食,生煎、餛飩、紫菜湯。當金黃的熱油澆在碼得整整齊齊的生煎包上,光看著都是一種享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皮薄爽滑的餛飩

生煎包皮嫩底脆,咬一口湯汁滿溢,香氣撲鼻。餛飩皮薄餡鮮,放進嘴裡就像絲綢一樣順滑,回味無窮。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生煎的“粉絲”眾多

差眼老闆用心烹製的美味,慰藉著過往食客的味蕾。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梅瑞龍的阿龍布店

56歲的梅瑞龍,是老街唯一的一位男裁縫。開店十幾年了,店門還是那樣,一塊手寫招牌,簡單至極。一把尺、一片粉筆、一把剪刀,在梅師傅手裡配合靈活,一片片衣料在來回翻飛中裁剪成型。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梅瑞龍是老街上唯一的男裁縫

買成衣,在現在這個電商時代實在太容易了。但總有顧客留戀手工製衣的體貼,試過梅師傅的手藝後,便成了回頭客。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阿龍師傅剪刀裁衣十分利落

不管是男女西裝,還是襯衫長裙,梅師傅都做得。量體裁衣,是客人們的期許,也是梅師傅的堅持。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賀振翔和老伴在鐵器店前

賀振翔的鐵器鋪前,擺滿了各色鐵鋤頭、鋸子、剪刀、錘子、鉗子、鐵鏈等,甚至還有捕鼠器。柴橋當地有不少花農,這些農具還是有需求。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各式的鐮刀

66歲的賀振翔,從父親手裡接過這家鐵器鋪,但因為身體不好,前些年做過手術,大多時間都在家休養,鋪子由妻子打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客人來買東西

閒暇的午後,老兩口一起坐在鋪子前。有客人來買東西了,起身招待招待。但生意好壞似乎並不重要,一起陪伴的時光才珍貴。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棉布商店招牌還在

原柴橋供銷社棉布商店的招牌還保留著,店面已從集體轉讓給個人。翁文雅的布店就在這裡。除了布料,店裡還賣一些被套等紡織品。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翁阿姨習慣在店裡忙碌的日子

開布店30多年,翁阿姨一直沒轉行,現在也60多歲了,完全可以在家休息頤養天年。但翁阿姨說,做了這麼多年,不做覺得日子少了點什麼。就算沒生意,看著這麼多布料,也是好的。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門面不起眼的彈棉花店

老街上有一家純手工彈棉花的小店,開了十多年了,老闆是來自溫州的楊伯官,從小就跟父親學了彈棉花的手藝。當天,楊老闆出了門,他的妻子楊仙梅正在店裡忙活,細緻地鋪壓著棉花。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楊仙梅戴著口罩鋪棉花

以前的人結婚必備一床新棉被,如今手工做棉被的也越來越少了。楊師傅夫妻倆還在堅持著,他們相信,這種傳統的手工藝依然有存在的價值,而老街,為他們提供了一方立足之地。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董景山在店門口為顧客修鞋

72歲的董景山,在自家店門口給客人修補著一雙拖鞋。修鞋店原是他老伴開的,他幹活勤快,經常給老伴搭把手,久而久之,反倒越過老伴,成了老街有名的修鞋師傅。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每一雙鞋董師傅都認真對待

現在一雙鞋值多少錢,壞了想到要去修的又有多少人,董師傅心裡都有數。但總有一雙鞋,對某個人有著特殊的意義。他縫補的,可能不只是鞋,還是段回憶。哪怕只剩下一位客人,董師傅都會好好地給他修鞋。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於嘉和的鐘錶店

於嘉和今年75歲,出生在上海,父親原在上海開鐘錶店。上世紀60年代,他隨父親來到了柴橋,就此安家,並在老街開起了鐘錶修理店。

到了這個年紀,於師傅頭不暈眼不花,坐在掛滿時鐘的牆前,右眼戴上放大鏡,對著手裡的錶盤專心致志,只聽得到走針“滴答”。因為技藝精湛,柴橋、北侖乃至寧波都有顧客上門,好評如潮。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於師傅工作起來專心致志

若要說老街保存至今的百年老店,還不得不提牙科診所文利齋。

"

柴橋的名聲,在“老寧波”耳裡,絕不陌生。

這座位於穿山半島上的浙東古鎮,水路通達,商貿繁華,曾有“小寧波”的美譽。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上世紀70年代的柴橋鎮

早在明清時期,柴橋已興起成為周邊四村八鄉的集貿中心。東起郭巨、梅山,南至三山、昆亭,北有穿山碼頭通航寧波、定海等地,西接霞浦、新碶甚至鄞縣東鄉。往來趕集者絡繹不絕,各色水產山珍、糧油醬醋、布匹針線,皆能在此尋到。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現在的街景

此番盛景,一直延續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後隨著區域經濟重心的轉移,昔日熙熙攘攘的街市景象,如晨霧遇上朝陽,漸漸散去。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是一座橋

其實,“柴橋”真的是一座橋,古鎮因此橋而得名。歷經悠悠歲月,“柴橋”如今依然安詳地橫臥在蘆江河支流上,南北兩頭,各牽著一條街巷,合起來,就是曾經最為熱鬧的貿易中心——柴橋老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老街全長1300餘米,呈倒L形,嵌在了蘆江河支流的兩岸。以“柴橋”為界,分為老街南路和老街北路。土生土長的“老柴橋”們,習慣性地沿用舊時的稱謂,將老街由南向北分段,稱為上街、中街和下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以“柴橋”為界,嵌在蘆江河兩岸

鼎盛時期,老街上商鋪林立,人聲鼎沸,摩肩接踵。當地的老人回憶說,老街傳統上每旬有四市,逢一、六為大集,三、八為小市。業興人旺之勢,已無需贅言。

同時,因為貨物類目充足,吃穿用度一應俱全,所以周邊鄉鎮的居民碰上辦喜事、做宴席等大事,都會到老街上來採買。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曾經人山人海的老街集市

尤其是位於上街頭的“十三行”。十三行是對主做水產生意的十幾家店鋪的總稱。每至清晨,各類海產應市交易,行人如梭。“十三行”裡傳來此起彼伏的撥算盤聲,和“哪、上賬嘍”的沙啞吆喝聲,至今還縈繞在很多老人的腦海中。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解放前的柴橋老街街景

只是歲月無法回頭,往昔景象,最終只能在老照片和老人的回憶中尋得。如今,老街還是那條老街,兩側還是有很多商鋪店面,但因繁華褪去,反襯得有些寂寥之感。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斑駁的老店面招牌

漫步其中,依然能看到有上百年曆史的木結構老屋。牆面斑駁,當年店鋪的招牌名字依稀可辨。二樓的窗,方方正正地鑲在暗紅色的木板中。曾經可有一位妙齡女子,倚在窗邊,好奇地打量著來往的客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保留著上百年的木質老房

時間往近代拉一拉,這裡也有建國後建成的柴橋飯店、棉布商店、百貨大樓……那些帶有年代感的綠色碎玻璃裝飾的水洗石外牆和大銅字招牌,彷彿書寫歷史的毫錐留下的筆鋒。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曾經紅火的柴橋飯店現在是一個倉庫

老街上有許多岔開去的小弄堂,名字別有趣味,如蒲鞋弄、茶亭弄、當店弄、美豐弄、水龍口弄等。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當年設茶水攤的茶亭弄

聽老人們說,這取名可都有來歷。像弄蒲鞋弄,當年是賣草鞋、蒲鞋的攤販的聚集地;美豐弄是賣各種雜糧的,取五穀豐登的意思;而水龍口弄是當年救火協會的所在地,故名。

從街頭走到街尾,腳步猶如踩在了時光碎片上。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老街雖老,但並沒有故去,只因依然有人在這守著。

眼前,有支起的遮陽簾,路邊的竹椅子,手中的大蒲扇,桌上的保溫壺;耳邊,有親切的招呼聲,叮咚的敲鐵聲,咔嚓的裁布聲,不知從哪棟小屋裡傳來的搓麻將牌聲;空氣裡隱約有花草香、蜜糖香,還有蒸騰的肉香味。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留著煙火氣

沒有了車水馬龍,人間煙火還在繼續。特別是一幫老手藝人,經營著各自的門面,並不為賺個盆滿缽滿,只因這手藝活已然滲透進了生命的每一寸,放下反倒空落落。

在這樣的氛圍下,老街竟顯得閒適祥和起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胡光明的老街生煎店

老街名聲在外的第一面招牌,非老街生煎莫屬。

老闆叫胡光明,又被大家稱作差眼老闆。50歲出頭,開這家生煎店已經三十年。店面不大,放下三張桌椅已滿,然而每天客人不斷,甚至不惜大老遠跑來排隊,只為吃一口心心念唸的生煎。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剛出鍋的金黃酥嫩的生煎包

店裡常年只提供三樣吃食,生煎、餛飩、紫菜湯。當金黃的熱油澆在碼得整整齊齊的生煎包上,光看著都是一種享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皮薄爽滑的餛飩

生煎包皮嫩底脆,咬一口湯汁滿溢,香氣撲鼻。餛飩皮薄餡鮮,放進嘴裡就像絲綢一樣順滑,回味無窮。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生煎的“粉絲”眾多

差眼老闆用心烹製的美味,慰藉著過往食客的味蕾。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梅瑞龍的阿龍布店

56歲的梅瑞龍,是老街唯一的一位男裁縫。開店十幾年了,店門還是那樣,一塊手寫招牌,簡單至極。一把尺、一片粉筆、一把剪刀,在梅師傅手裡配合靈活,一片片衣料在來回翻飛中裁剪成型。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梅瑞龍是老街上唯一的男裁縫

買成衣,在現在這個電商時代實在太容易了。但總有顧客留戀手工製衣的體貼,試過梅師傅的手藝後,便成了回頭客。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阿龍師傅剪刀裁衣十分利落

不管是男女西裝,還是襯衫長裙,梅師傅都做得。量體裁衣,是客人們的期許,也是梅師傅的堅持。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賀振翔和老伴在鐵器店前

賀振翔的鐵器鋪前,擺滿了各色鐵鋤頭、鋸子、剪刀、錘子、鉗子、鐵鏈等,甚至還有捕鼠器。柴橋當地有不少花農,這些農具還是有需求。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各式的鐮刀

66歲的賀振翔,從父親手裡接過這家鐵器鋪,但因為身體不好,前些年做過手術,大多時間都在家休養,鋪子由妻子打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客人來買東西

閒暇的午後,老兩口一起坐在鋪子前。有客人來買東西了,起身招待招待。但生意好壞似乎並不重要,一起陪伴的時光才珍貴。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棉布商店招牌還在

原柴橋供銷社棉布商店的招牌還保留著,店面已從集體轉讓給個人。翁文雅的布店就在這裡。除了布料,店裡還賣一些被套等紡織品。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翁阿姨習慣在店裡忙碌的日子

開布店30多年,翁阿姨一直沒轉行,現在也60多歲了,完全可以在家休息頤養天年。但翁阿姨說,做了這麼多年,不做覺得日子少了點什麼。就算沒生意,看著這麼多布料,也是好的。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門面不起眼的彈棉花店

老街上有一家純手工彈棉花的小店,開了十多年了,老闆是來自溫州的楊伯官,從小就跟父親學了彈棉花的手藝。當天,楊老闆出了門,他的妻子楊仙梅正在店裡忙活,細緻地鋪壓著棉花。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楊仙梅戴著口罩鋪棉花

以前的人結婚必備一床新棉被,如今手工做棉被的也越來越少了。楊師傅夫妻倆還在堅持著,他們相信,這種傳統的手工藝依然有存在的價值,而老街,為他們提供了一方立足之地。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董景山在店門口為顧客修鞋

72歲的董景山,在自家店門口給客人修補著一雙拖鞋。修鞋店原是他老伴開的,他幹活勤快,經常給老伴搭把手,久而久之,反倒越過老伴,成了老街有名的修鞋師傅。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每一雙鞋董師傅都認真對待

現在一雙鞋值多少錢,壞了想到要去修的又有多少人,董師傅心裡都有數。但總有一雙鞋,對某個人有著特殊的意義。他縫補的,可能不只是鞋,還是段回憶。哪怕只剩下一位客人,董師傅都會好好地給他修鞋。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於嘉和的鐘錶店

於嘉和今年75歲,出生在上海,父親原在上海開鐘錶店。上世紀60年代,他隨父親來到了柴橋,就此安家,並在老街開起了鐘錶修理店。

到了這個年紀,於師傅頭不暈眼不花,坐在掛滿時鐘的牆前,右眼戴上放大鏡,對著手裡的錶盤專心致志,只聽得到走針“滴答”。因為技藝精湛,柴橋、北侖乃至寧波都有顧客上門,好評如潮。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於師傅工作起來專心致志

若要說老街保存至今的百年老店,還不得不提牙科診所文利齋。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百年老店文利齋的老照片和現狀

74歲的王孟耀,祖父一輩即做牙醫,他從父親手上接過衣缽,守住了老街的這塊招牌。自己的兒子如今也在外邊開了牙科診所。祖孫四代,行醫濟世。

"

柴橋的名聲,在“老寧波”耳裡,絕不陌生。

這座位於穿山半島上的浙東古鎮,水路通達,商貿繁華,曾有“小寧波”的美譽。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上世紀70年代的柴橋鎮

早在明清時期,柴橋已興起成為周邊四村八鄉的集貿中心。東起郭巨、梅山,南至三山、昆亭,北有穿山碼頭通航寧波、定海等地,西接霞浦、新碶甚至鄞縣東鄉。往來趕集者絡繹不絕,各色水產山珍、糧油醬醋、布匹針線,皆能在此尋到。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現在的街景

此番盛景,一直延續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後隨著區域經濟重心的轉移,昔日熙熙攘攘的街市景象,如晨霧遇上朝陽,漸漸散去。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是一座橋

其實,“柴橋”真的是一座橋,古鎮因此橋而得名。歷經悠悠歲月,“柴橋”如今依然安詳地橫臥在蘆江河支流上,南北兩頭,各牽著一條街巷,合起來,就是曾經最為熱鬧的貿易中心——柴橋老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老街全長1300餘米,呈倒L形,嵌在了蘆江河支流的兩岸。以“柴橋”為界,分為老街南路和老街北路。土生土長的“老柴橋”們,習慣性地沿用舊時的稱謂,將老街由南向北分段,稱為上街、中街和下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以“柴橋”為界,嵌在蘆江河兩岸

鼎盛時期,老街上商鋪林立,人聲鼎沸,摩肩接踵。當地的老人回憶說,老街傳統上每旬有四市,逢一、六為大集,三、八為小市。業興人旺之勢,已無需贅言。

同時,因為貨物類目充足,吃穿用度一應俱全,所以周邊鄉鎮的居民碰上辦喜事、做宴席等大事,都會到老街上來採買。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曾經人山人海的老街集市

尤其是位於上街頭的“十三行”。十三行是對主做水產生意的十幾家店鋪的總稱。每至清晨,各類海產應市交易,行人如梭。“十三行”裡傳來此起彼伏的撥算盤聲,和“哪、上賬嘍”的沙啞吆喝聲,至今還縈繞在很多老人的腦海中。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解放前的柴橋老街街景

只是歲月無法回頭,往昔景象,最終只能在老照片和老人的回憶中尋得。如今,老街還是那條老街,兩側還是有很多商鋪店面,但因繁華褪去,反襯得有些寂寥之感。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斑駁的老店面招牌

漫步其中,依然能看到有上百年曆史的木結構老屋。牆面斑駁,當年店鋪的招牌名字依稀可辨。二樓的窗,方方正正地鑲在暗紅色的木板中。曾經可有一位妙齡女子,倚在窗邊,好奇地打量著來往的客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保留著上百年的木質老房

時間往近代拉一拉,這裡也有建國後建成的柴橋飯店、棉布商店、百貨大樓……那些帶有年代感的綠色碎玻璃裝飾的水洗石外牆和大銅字招牌,彷彿書寫歷史的毫錐留下的筆鋒。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曾經紅火的柴橋飯店現在是一個倉庫

老街上有許多岔開去的小弄堂,名字別有趣味,如蒲鞋弄、茶亭弄、當店弄、美豐弄、水龍口弄等。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當年設茶水攤的茶亭弄

聽老人們說,這取名可都有來歷。像弄蒲鞋弄,當年是賣草鞋、蒲鞋的攤販的聚集地;美豐弄是賣各種雜糧的,取五穀豐登的意思;而水龍口弄是當年救火協會的所在地,故名。

從街頭走到街尾,腳步猶如踩在了時光碎片上。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老街雖老,但並沒有故去,只因依然有人在這守著。

眼前,有支起的遮陽簾,路邊的竹椅子,手中的大蒲扇,桌上的保溫壺;耳邊,有親切的招呼聲,叮咚的敲鐵聲,咔嚓的裁布聲,不知從哪棟小屋裡傳來的搓麻將牌聲;空氣裡隱約有花草香、蜜糖香,還有蒸騰的肉香味。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留著煙火氣

沒有了車水馬龍,人間煙火還在繼續。特別是一幫老手藝人,經營著各自的門面,並不為賺個盆滿缽滿,只因這手藝活已然滲透進了生命的每一寸,放下反倒空落落。

在這樣的氛圍下,老街竟顯得閒適祥和起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胡光明的老街生煎店

老街名聲在外的第一面招牌,非老街生煎莫屬。

老闆叫胡光明,又被大家稱作差眼老闆。50歲出頭,開這家生煎店已經三十年。店面不大,放下三張桌椅已滿,然而每天客人不斷,甚至不惜大老遠跑來排隊,只為吃一口心心念唸的生煎。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剛出鍋的金黃酥嫩的生煎包

店裡常年只提供三樣吃食,生煎、餛飩、紫菜湯。當金黃的熱油澆在碼得整整齊齊的生煎包上,光看著都是一種享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皮薄爽滑的餛飩

生煎包皮嫩底脆,咬一口湯汁滿溢,香氣撲鼻。餛飩皮薄餡鮮,放進嘴裡就像絲綢一樣順滑,回味無窮。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生煎的“粉絲”眾多

差眼老闆用心烹製的美味,慰藉著過往食客的味蕾。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梅瑞龍的阿龍布店

56歲的梅瑞龍,是老街唯一的一位男裁縫。開店十幾年了,店門還是那樣,一塊手寫招牌,簡單至極。一把尺、一片粉筆、一把剪刀,在梅師傅手裡配合靈活,一片片衣料在來回翻飛中裁剪成型。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梅瑞龍是老街上唯一的男裁縫

買成衣,在現在這個電商時代實在太容易了。但總有顧客留戀手工製衣的體貼,試過梅師傅的手藝後,便成了回頭客。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阿龍師傅剪刀裁衣十分利落

不管是男女西裝,還是襯衫長裙,梅師傅都做得。量體裁衣,是客人們的期許,也是梅師傅的堅持。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賀振翔和老伴在鐵器店前

賀振翔的鐵器鋪前,擺滿了各色鐵鋤頭、鋸子、剪刀、錘子、鉗子、鐵鏈等,甚至還有捕鼠器。柴橋當地有不少花農,這些農具還是有需求。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各式的鐮刀

66歲的賀振翔,從父親手裡接過這家鐵器鋪,但因為身體不好,前些年做過手術,大多時間都在家休養,鋪子由妻子打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客人來買東西

閒暇的午後,老兩口一起坐在鋪子前。有客人來買東西了,起身招待招待。但生意好壞似乎並不重要,一起陪伴的時光才珍貴。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棉布商店招牌還在

原柴橋供銷社棉布商店的招牌還保留著,店面已從集體轉讓給個人。翁文雅的布店就在這裡。除了布料,店裡還賣一些被套等紡織品。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翁阿姨習慣在店裡忙碌的日子

開布店30多年,翁阿姨一直沒轉行,現在也60多歲了,完全可以在家休息頤養天年。但翁阿姨說,做了這麼多年,不做覺得日子少了點什麼。就算沒生意,看著這麼多布料,也是好的。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門面不起眼的彈棉花店

老街上有一家純手工彈棉花的小店,開了十多年了,老闆是來自溫州的楊伯官,從小就跟父親學了彈棉花的手藝。當天,楊老闆出了門,他的妻子楊仙梅正在店裡忙活,細緻地鋪壓著棉花。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楊仙梅戴著口罩鋪棉花

以前的人結婚必備一床新棉被,如今手工做棉被的也越來越少了。楊師傅夫妻倆還在堅持著,他們相信,這種傳統的手工藝依然有存在的價值,而老街,為他們提供了一方立足之地。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董景山在店門口為顧客修鞋

72歲的董景山,在自家店門口給客人修補著一雙拖鞋。修鞋店原是他老伴開的,他幹活勤快,經常給老伴搭把手,久而久之,反倒越過老伴,成了老街有名的修鞋師傅。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每一雙鞋董師傅都認真對待

現在一雙鞋值多少錢,壞了想到要去修的又有多少人,董師傅心裡都有數。但總有一雙鞋,對某個人有著特殊的意義。他縫補的,可能不只是鞋,還是段回憶。哪怕只剩下一位客人,董師傅都會好好地給他修鞋。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於嘉和的鐘錶店

於嘉和今年75歲,出生在上海,父親原在上海開鐘錶店。上世紀60年代,他隨父親來到了柴橋,就此安家,並在老街開起了鐘錶修理店。

到了這個年紀,於師傅頭不暈眼不花,坐在掛滿時鐘的牆前,右眼戴上放大鏡,對著手裡的錶盤專心致志,只聽得到走針“滴答”。因為技藝精湛,柴橋、北侖乃至寧波都有顧客上門,好評如潮。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於師傅工作起來專心致志

若要說老街保存至今的百年老店,還不得不提牙科診所文利齋。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百年老店文利齋的老照片和現狀

74歲的王孟耀,祖父一輩即做牙醫,他從父親手上接過衣缽,守住了老街的這塊招牌。自己的兒子如今也在外邊開了牙科診所。祖孫四代,行醫濟世。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王師傅在牙科治療椅旁

“王醫師補的牙,保證五十年不壞!”這是周邊找王師傅看過牙的居民對他的評價。原本掛在門店上的老牌匾,已被王師傅摘下保存了起來,他說若有朝一日老街復興,便再掛出這塊牌匾。

"

柴橋的名聲,在“老寧波”耳裡,絕不陌生。

這座位於穿山半島上的浙東古鎮,水路通達,商貿繁華,曾有“小寧波”的美譽。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上世紀70年代的柴橋鎮

早在明清時期,柴橋已興起成為周邊四村八鄉的集貿中心。東起郭巨、梅山,南至三山、昆亭,北有穿山碼頭通航寧波、定海等地,西接霞浦、新碶甚至鄞縣東鄉。往來趕集者絡繹不絕,各色水產山珍、糧油醬醋、布匹針線,皆能在此尋到。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現在的街景

此番盛景,一直延續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後隨著區域經濟重心的轉移,昔日熙熙攘攘的街市景象,如晨霧遇上朝陽,漸漸散去。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是一座橋

其實,“柴橋”真的是一座橋,古鎮因此橋而得名。歷經悠悠歲月,“柴橋”如今依然安詳地橫臥在蘆江河支流上,南北兩頭,各牽著一條街巷,合起來,就是曾經最為熱鬧的貿易中心——柴橋老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柴橋老街全長1300餘米,呈倒L形,嵌在了蘆江河支流的兩岸。以“柴橋”為界,分為老街南路和老街北路。土生土長的“老柴橋”們,習慣性地沿用舊時的稱謂,將老街由南向北分段,稱為上街、中街和下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以“柴橋”為界,嵌在蘆江河兩岸

鼎盛時期,老街上商鋪林立,人聲鼎沸,摩肩接踵。當地的老人回憶說,老街傳統上每旬有四市,逢一、六為大集,三、八為小市。業興人旺之勢,已無需贅言。

同時,因為貨物類目充足,吃穿用度一應俱全,所以周邊鄉鎮的居民碰上辦喜事、做宴席等大事,都會到老街上來採買。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曾經人山人海的老街集市

尤其是位於上街頭的“十三行”。十三行是對主做水產生意的十幾家店鋪的總稱。每至清晨,各類海產應市交易,行人如梭。“十三行”裡傳來此起彼伏的撥算盤聲,和“哪、上賬嘍”的沙啞吆喝聲,至今還縈繞在很多老人的腦海中。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照片:解放前的柴橋老街街景

只是歲月無法回頭,往昔景象,最終只能在老照片和老人的回憶中尋得。如今,老街還是那條老街,兩側還是有很多商鋪店面,但因繁華褪去,反襯得有些寂寥之感。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斑駁的老店面招牌

漫步其中,依然能看到有上百年曆史的木結構老屋。牆面斑駁,當年店鋪的招牌名字依稀可辨。二樓的窗,方方正正地鑲在暗紅色的木板中。曾經可有一位妙齡女子,倚在窗邊,好奇地打量著來往的客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保留著上百年的木質老房

時間往近代拉一拉,這裡也有建國後建成的柴橋飯店、棉布商店、百貨大樓……那些帶有年代感的綠色碎玻璃裝飾的水洗石外牆和大銅字招牌,彷彿書寫歷史的毫錐留下的筆鋒。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曾經紅火的柴橋飯店現在是一個倉庫

老街上有許多岔開去的小弄堂,名字別有趣味,如蒲鞋弄、茶亭弄、當店弄、美豐弄、水龍口弄等。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當年設茶水攤的茶亭弄

聽老人們說,這取名可都有來歷。像弄蒲鞋弄,當年是賣草鞋、蒲鞋的攤販的聚集地;美豐弄是賣各種雜糧的,取五穀豐登的意思;而水龍口弄是當年救火協會的所在地,故名。

從街頭走到街尾,腳步猶如踩在了時光碎片上。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老街雖老,但並沒有故去,只因依然有人在這守著。

眼前,有支起的遮陽簾,路邊的竹椅子,手中的大蒲扇,桌上的保溫壺;耳邊,有親切的招呼聲,叮咚的敲鐵聲,咔嚓的裁布聲,不知從哪棟小屋裡傳來的搓麻將牌聲;空氣裡隱約有花草香、蜜糖香,還有蒸騰的肉香味。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上還留著煙火氣

沒有了車水馬龍,人間煙火還在繼續。特別是一幫老手藝人,經營著各自的門面,並不為賺個盆滿缽滿,只因這手藝活已然滲透進了生命的每一寸,放下反倒空落落。

在這樣的氛圍下,老街竟顯得閒適祥和起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胡光明的老街生煎店

老街名聲在外的第一面招牌,非老街生煎莫屬。

老闆叫胡光明,又被大家稱作差眼老闆。50歲出頭,開這家生煎店已經三十年。店面不大,放下三張桌椅已滿,然而每天客人不斷,甚至不惜大老遠跑來排隊,只為吃一口心心念唸的生煎。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剛出鍋的金黃酥嫩的生煎包

店裡常年只提供三樣吃食,生煎、餛飩、紫菜湯。當金黃的熱油澆在碼得整整齊齊的生煎包上,光看著都是一種享受。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皮薄爽滑的餛飩

生煎包皮嫩底脆,咬一口湯汁滿溢,香氣撲鼻。餛飩皮薄餡鮮,放進嘴裡就像絲綢一樣順滑,回味無窮。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生煎的“粉絲”眾多

差眼老闆用心烹製的美味,慰藉著過往食客的味蕾。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梅瑞龍的阿龍布店

56歲的梅瑞龍,是老街唯一的一位男裁縫。開店十幾年了,店門還是那樣,一塊手寫招牌,簡單至極。一把尺、一片粉筆、一把剪刀,在梅師傅手裡配合靈活,一片片衣料在來回翻飛中裁剪成型。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梅瑞龍是老街上唯一的男裁縫

買成衣,在現在這個電商時代實在太容易了。但總有顧客留戀手工製衣的體貼,試過梅師傅的手藝後,便成了回頭客。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阿龍師傅剪刀裁衣十分利落

不管是男女西裝,還是襯衫長裙,梅師傅都做得。量體裁衣,是客人們的期許,也是梅師傅的堅持。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賀振翔和老伴在鐵器店前

賀振翔的鐵器鋪前,擺滿了各色鐵鋤頭、鋸子、剪刀、錘子、鉗子、鐵鏈等,甚至還有捕鼠器。柴橋當地有不少花農,這些農具還是有需求。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各式的鐮刀

66歲的賀振翔,從父親手裡接過這家鐵器鋪,但因為身體不好,前些年做過手術,大多時間都在家休養,鋪子由妻子打理。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客人來買東西

閒暇的午後,老兩口一起坐在鋪子前。有客人來買東西了,起身招待招待。但生意好壞似乎並不重要,一起陪伴的時光才珍貴。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棉布商店招牌還在

原柴橋供銷社棉布商店的招牌還保留著,店面已從集體轉讓給個人。翁文雅的布店就在這裡。除了布料,店裡還賣一些被套等紡織品。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翁阿姨習慣在店裡忙碌的日子

開布店30多年,翁阿姨一直沒轉行,現在也60多歲了,完全可以在家休息頤養天年。但翁阿姨說,做了這麼多年,不做覺得日子少了點什麼。就算沒生意,看著這麼多布料,也是好的。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門面不起眼的彈棉花店

老街上有一家純手工彈棉花的小店,開了十多年了,老闆是來自溫州的楊伯官,從小就跟父親學了彈棉花的手藝。當天,楊老闆出了門,他的妻子楊仙梅正在店裡忙活,細緻地鋪壓著棉花。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楊仙梅戴著口罩鋪棉花

以前的人結婚必備一床新棉被,如今手工做棉被的也越來越少了。楊師傅夫妻倆還在堅持著,他們相信,這種傳統的手工藝依然有存在的價值,而老街,為他們提供了一方立足之地。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董景山在店門口為顧客修鞋

72歲的董景山,在自家店門口給客人修補著一雙拖鞋。修鞋店原是他老伴開的,他幹活勤快,經常給老伴搭把手,久而久之,反倒越過老伴,成了老街有名的修鞋師傅。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每一雙鞋董師傅都認真對待

現在一雙鞋值多少錢,壞了想到要去修的又有多少人,董師傅心裡都有數。但總有一雙鞋,對某個人有著特殊的意義。他縫補的,可能不只是鞋,還是段回憶。哪怕只剩下一位客人,董師傅都會好好地給他修鞋。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於嘉和的鐘錶店

於嘉和今年75歲,出生在上海,父親原在上海開鐘錶店。上世紀60年代,他隨父親來到了柴橋,就此安家,並在老街開起了鐘錶修理店。

到了這個年紀,於師傅頭不暈眼不花,坐在掛滿時鐘的牆前,右眼戴上放大鏡,對著手裡的錶盤專心致志,只聽得到走針“滴答”。因為技藝精湛,柴橋、北侖乃至寧波都有顧客上門,好評如潮。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於師傅工作起來專心致志

若要說老街保存至今的百年老店,還不得不提牙科診所文利齋。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百年老店文利齋的老照片和現狀

74歲的王孟耀,祖父一輩即做牙醫,他從父親手上接過衣缽,守住了老街的這塊招牌。自己的兒子如今也在外邊開了牙科診所。祖孫四代,行醫濟世。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王師傅在牙科治療椅旁

“王醫師補的牙,保證五十年不壞!”這是周邊找王師傅看過牙的居民對他的評價。原本掛在門店上的老牌匾,已被王師傅摘下保存了起來,他說若有朝一日老街復興,便再掛出這塊牌匾。

昔日繁華“小寧波”,柴橋老街的春秋歲月與留守者們

老街蜿蜒

坊間曾有柴橋老街要改造的傳言,但至今都未有實質動作。

若走商業化道路,吸引各類商戶包裝成步行街模式,終究會失去一些本真的味道;若保持原狀,老街的活力式微,也不知能堅持多久。

真正走過一趟柴橋老街,方知此番種種,皆有溫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