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

安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史遺存豐富,文化遺產厚重。近年來,安徽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績。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

安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史遺存豐富,文化遺產厚重。近年來,安徽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績。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俯瞰柘皋老街(2017年攝)。

柘皋,清末曾為安徽三大重鎮之一。清末民初柘皋鎮有九街十三巷,現存的老街叫北閘街,被譽為皖中保存最好的明清古建築。2016年1月,柘皋老街改造工程正式啟動,主要對沿街4家古作坊(陸記窯貨坊、宋記糖坊、王記染坊、李鴻章當鋪)進行修復。

拍攝手記:

前後斷斷續續拍了4次柘皋老街,我仍覺得不過癮。

我第一次去柘皋老街是凌晨5:30起身,坐中巴車彎彎繞繞,到地方已近中午。攻略做得太失敗,腸子都悔青了。這次去柘皋老街,恰逢工程改造。據悉,改造項目採取“重建、恢復、修繕、整理、清潔”等不同修繕方案。有媒體報道說,沉寂百年的柘皋老街即將被“喚醒”。那麼,之前的柘皋老街是不是一直沉睡著。

到老街口時,70歲的劉榮祥在屋前做木活,談起昔日的柘皋,他猛然來了勁:“我們這以前是巢湖最熱鬧的地方,老房子可多啦。”對柘皋老街,劉榮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自豪感。在老街一間臨街小屋,65歲的金永志和71歲的呂志業正在削木料,鋸、砍、雕、挖,他們不緊不慢,動作嫻熟。兩位老木匠很自豪,因為他們為老街改造出得上力。“如今的年輕人少有喜歡手工的,願意當木匠的少之又少。”他們又感嘆說,社會在不斷變化發展,不久的將來,民間手藝人的春天也會來到,不知在餘生能否看到。“肯定可以的,社會進步快,對手工藝人也越來越重視。”我話音剛落,倆木匠笑得合不攏嘴。

總結第一次去柘皋老街的所得,第二次故地重訪,我認真研讀了相關知識,補習了一下歷史。這次,我選擇坐高鐵再轉中巴,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老街有老街的氣質。行走在柘皋老街,記憶似乎在這裡停滯。在生鏽的“巢縣柘皋小學”鐵牌上,在校門前那被井繩勒開的道道溝壑的水井口,我感觸到滄桑歲月裡時間的珍貴無比。這次,我完整看到建於1870年前後,號稱“天下第一鋪”的李鴻章當鋪已修繕完工。修舊如舊的當鋪古色古香,在光影的調和下韻味十足。站在當鋪二樓,眼前豁然開朗,我被眼前的景緻吸引,也被過往的歷史泛起思緒,幾次欲挪步前行,發現自己仍站在原地。

老房子,過去的生活用具,還有似曾遠離我們的生活場景和生產場面,幾乎都可以在柘皋老街邂逅。柘皋老街最吸引我的,是在老街東區和西區如今還存活著一些生命力旺盛的民間手工。銀匠洪金泉老人從12歲開始跟父親學做銀器。他是洪氏銀器第五代傳人,店內高擱著他父親的遺像。老街另一家手工銀器店主人叫夏世棋。他倆皆出身銀匠加工世家,兩家店鋪都有著上百年的歷史。在老街拐角,阮樹金做小物件修理已55年,他的店竟然沒門牌,但生意很好。豆腐坊師傅、彈棉絮師傅、銀匠、刻字人、修理匠,面對工業化的浪潮,他們選擇了堅守,用各自的方式存活下來。一些民間手藝以及民間手藝人,在歷史的長河裡,在民間的土壤一年又一年地沿襲傳統又浸潤著時代的審美,在一片驚訝與讚歎中,開出了別樣的花朵,光彩奪目。

去柘皋老街不僅能感受老建築的魅力,還能感知居民的善良熱情。中午在街巷一轉身就似乎步入了桃花源。穿過幾排盆景和綠植,69歲的金本培與老伴在享用午飯,他們倒上一杯酒,不約而同碰杯,再淺酌一口。“我們三代人都住在這裡,房子是1984年翻新後沿用至今。”金本培說,他以前在柘皋做了25年的店員,退休後在家種盆景。“這些盆景,我自己弄著玩,不賣。”金本培說著,又與老伴舉杯同飲。“年輕人,要不要來一杯啊。”他們熱情相邀,全然不當我是陌生人。

在老街碰到最年長的老人禇秀珍,已94歲高齡。看我俯身拍照,老人用柺杖指了指我,原來是提醒我注意安全,因為屋頂上的瓦片還沒被清理乾淨。她的小兒媳告訴我,老人每天飲食起居很有規律,經常一個人在老街到處逛。“她哪裡都不去,就愛在這裡,看人來人往。”我們正聊著,巷子走過一群小孩,老人又揚起了她的柺杖,這次是提醒孩子們快點上學,不要在路上閒聊。這個“愛管閒事”的禇秀珍老人,眼裡滿是慈祥和大愛。

寫完這行行字,愣愣地在電腦前坐了好久。我這個忠實的影像和文字記錄者,為兩位老手藝人陷入了沉思。一位是銀匠洪金泉,他的祖傳手藝目前沒能被繼承,或面臨失傳。另一位最讓我遺憾,82歲金遠孝的活字印刷廠已不復存在了,我尋訪柘皋老街時,他剛把活字印刷的全套工具當廢鐵賣給了蕪湖的商家。那天,我站在金孝遠曾經工作過的印刷車間裡,想象著昔日熱火朝天的勞作場景,翻騰的記憶滾滾而來……(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

安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史遺存豐富,文化遺產厚重。近年來,安徽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績。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俯瞰柘皋老街(2017年攝)。

柘皋,清末曾為安徽三大重鎮之一。清末民初柘皋鎮有九街十三巷,現存的老街叫北閘街,被譽為皖中保存最好的明清古建築。2016年1月,柘皋老街改造工程正式啟動,主要對沿街4家古作坊(陸記窯貨坊、宋記糖坊、王記染坊、李鴻章當鋪)進行修復。

拍攝手記:

前後斷斷續續拍了4次柘皋老街,我仍覺得不過癮。

我第一次去柘皋老街是凌晨5:30起身,坐中巴車彎彎繞繞,到地方已近中午。攻略做得太失敗,腸子都悔青了。這次去柘皋老街,恰逢工程改造。據悉,改造項目採取“重建、恢復、修繕、整理、清潔”等不同修繕方案。有媒體報道說,沉寂百年的柘皋老街即將被“喚醒”。那麼,之前的柘皋老街是不是一直沉睡著。

到老街口時,70歲的劉榮祥在屋前做木活,談起昔日的柘皋,他猛然來了勁:“我們這以前是巢湖最熱鬧的地方,老房子可多啦。”對柘皋老街,劉榮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自豪感。在老街一間臨街小屋,65歲的金永志和71歲的呂志業正在削木料,鋸、砍、雕、挖,他們不緊不慢,動作嫻熟。兩位老木匠很自豪,因為他們為老街改造出得上力。“如今的年輕人少有喜歡手工的,願意當木匠的少之又少。”他們又感嘆說,社會在不斷變化發展,不久的將來,民間手藝人的春天也會來到,不知在餘生能否看到。“肯定可以的,社會進步快,對手工藝人也越來越重視。”我話音剛落,倆木匠笑得合不攏嘴。

總結第一次去柘皋老街的所得,第二次故地重訪,我認真研讀了相關知識,補習了一下歷史。這次,我選擇坐高鐵再轉中巴,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老街有老街的氣質。行走在柘皋老街,記憶似乎在這裡停滯。在生鏽的“巢縣柘皋小學”鐵牌上,在校門前那被井繩勒開的道道溝壑的水井口,我感觸到滄桑歲月裡時間的珍貴無比。這次,我完整看到建於1870年前後,號稱“天下第一鋪”的李鴻章當鋪已修繕完工。修舊如舊的當鋪古色古香,在光影的調和下韻味十足。站在當鋪二樓,眼前豁然開朗,我被眼前的景緻吸引,也被過往的歷史泛起思緒,幾次欲挪步前行,發現自己仍站在原地。

老房子,過去的生活用具,還有似曾遠離我們的生活場景和生產場面,幾乎都可以在柘皋老街邂逅。柘皋老街最吸引我的,是在老街東區和西區如今還存活著一些生命力旺盛的民間手工。銀匠洪金泉老人從12歲開始跟父親學做銀器。他是洪氏銀器第五代傳人,店內高擱著他父親的遺像。老街另一家手工銀器店主人叫夏世棋。他倆皆出身銀匠加工世家,兩家店鋪都有著上百年的歷史。在老街拐角,阮樹金做小物件修理已55年,他的店竟然沒門牌,但生意很好。豆腐坊師傅、彈棉絮師傅、銀匠、刻字人、修理匠,面對工業化的浪潮,他們選擇了堅守,用各自的方式存活下來。一些民間手藝以及民間手藝人,在歷史的長河裡,在民間的土壤一年又一年地沿襲傳統又浸潤著時代的審美,在一片驚訝與讚歎中,開出了別樣的花朵,光彩奪目。

去柘皋老街不僅能感受老建築的魅力,還能感知居民的善良熱情。中午在街巷一轉身就似乎步入了桃花源。穿過幾排盆景和綠植,69歲的金本培與老伴在享用午飯,他們倒上一杯酒,不約而同碰杯,再淺酌一口。“我們三代人都住在這裡,房子是1984年翻新後沿用至今。”金本培說,他以前在柘皋做了25年的店員,退休後在家種盆景。“這些盆景,我自己弄著玩,不賣。”金本培說著,又與老伴舉杯同飲。“年輕人,要不要來一杯啊。”他們熱情相邀,全然不當我是陌生人。

在老街碰到最年長的老人禇秀珍,已94歲高齡。看我俯身拍照,老人用柺杖指了指我,原來是提醒我注意安全,因為屋頂上的瓦片還沒被清理乾淨。她的小兒媳告訴我,老人每天飲食起居很有規律,經常一個人在老街到處逛。“她哪裡都不去,就愛在這裡,看人來人往。”我們正聊著,巷子走過一群小孩,老人又揚起了她的柺杖,這次是提醒孩子們快點上學,不要在路上閒聊。這個“愛管閒事”的禇秀珍老人,眼裡滿是慈祥和大愛。

寫完這行行字,愣愣地在電腦前坐了好久。我這個忠實的影像和文字記錄者,為兩位老手藝人陷入了沉思。一位是銀匠洪金泉,他的祖傳手藝目前沒能被繼承,或面臨失傳。另一位最讓我遺憾,82歲金遠孝的活字印刷廠已不復存在了,我尋訪柘皋老街時,他剛把活字印刷的全套工具當廢鐵賣給了蕪湖的商家。那天,我站在金孝遠曾經工作過的印刷車間裡,想象著昔日熱火朝天的勞作場景,翻騰的記憶滾滾而來……(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位於老街中段號稱“天下第一鋪”的李鴻章當鋪,是李氏當鋪的倉庫和港口運輸貨物集散地之一,該當鋪建於同治和光緒年間。

"

安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史遺存豐富,文化遺產厚重。近年來,安徽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績。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俯瞰柘皋老街(2017年攝)。

柘皋,清末曾為安徽三大重鎮之一。清末民初柘皋鎮有九街十三巷,現存的老街叫北閘街,被譽為皖中保存最好的明清古建築。2016年1月,柘皋老街改造工程正式啟動,主要對沿街4家古作坊(陸記窯貨坊、宋記糖坊、王記染坊、李鴻章當鋪)進行修復。

拍攝手記:

前後斷斷續續拍了4次柘皋老街,我仍覺得不過癮。

我第一次去柘皋老街是凌晨5:30起身,坐中巴車彎彎繞繞,到地方已近中午。攻略做得太失敗,腸子都悔青了。這次去柘皋老街,恰逢工程改造。據悉,改造項目採取“重建、恢復、修繕、整理、清潔”等不同修繕方案。有媒體報道說,沉寂百年的柘皋老街即將被“喚醒”。那麼,之前的柘皋老街是不是一直沉睡著。

到老街口時,70歲的劉榮祥在屋前做木活,談起昔日的柘皋,他猛然來了勁:“我們這以前是巢湖最熱鬧的地方,老房子可多啦。”對柘皋老街,劉榮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自豪感。在老街一間臨街小屋,65歲的金永志和71歲的呂志業正在削木料,鋸、砍、雕、挖,他們不緊不慢,動作嫻熟。兩位老木匠很自豪,因為他們為老街改造出得上力。“如今的年輕人少有喜歡手工的,願意當木匠的少之又少。”他們又感嘆說,社會在不斷變化發展,不久的將來,民間手藝人的春天也會來到,不知在餘生能否看到。“肯定可以的,社會進步快,對手工藝人也越來越重視。”我話音剛落,倆木匠笑得合不攏嘴。

總結第一次去柘皋老街的所得,第二次故地重訪,我認真研讀了相關知識,補習了一下歷史。這次,我選擇坐高鐵再轉中巴,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老街有老街的氣質。行走在柘皋老街,記憶似乎在這裡停滯。在生鏽的“巢縣柘皋小學”鐵牌上,在校門前那被井繩勒開的道道溝壑的水井口,我感觸到滄桑歲月裡時間的珍貴無比。這次,我完整看到建於1870年前後,號稱“天下第一鋪”的李鴻章當鋪已修繕完工。修舊如舊的當鋪古色古香,在光影的調和下韻味十足。站在當鋪二樓,眼前豁然開朗,我被眼前的景緻吸引,也被過往的歷史泛起思緒,幾次欲挪步前行,發現自己仍站在原地。

老房子,過去的生活用具,還有似曾遠離我們的生活場景和生產場面,幾乎都可以在柘皋老街邂逅。柘皋老街最吸引我的,是在老街東區和西區如今還存活著一些生命力旺盛的民間手工。銀匠洪金泉老人從12歲開始跟父親學做銀器。他是洪氏銀器第五代傳人,店內高擱著他父親的遺像。老街另一家手工銀器店主人叫夏世棋。他倆皆出身銀匠加工世家,兩家店鋪都有著上百年的歷史。在老街拐角,阮樹金做小物件修理已55年,他的店竟然沒門牌,但生意很好。豆腐坊師傅、彈棉絮師傅、銀匠、刻字人、修理匠,面對工業化的浪潮,他們選擇了堅守,用各自的方式存活下來。一些民間手藝以及民間手藝人,在歷史的長河裡,在民間的土壤一年又一年地沿襲傳統又浸潤著時代的審美,在一片驚訝與讚歎中,開出了別樣的花朵,光彩奪目。

去柘皋老街不僅能感受老建築的魅力,還能感知居民的善良熱情。中午在街巷一轉身就似乎步入了桃花源。穿過幾排盆景和綠植,69歲的金本培與老伴在享用午飯,他們倒上一杯酒,不約而同碰杯,再淺酌一口。“我們三代人都住在這裡,房子是1984年翻新後沿用至今。”金本培說,他以前在柘皋做了25年的店員,退休後在家種盆景。“這些盆景,我自己弄著玩,不賣。”金本培說著,又與老伴舉杯同飲。“年輕人,要不要來一杯啊。”他們熱情相邀,全然不當我是陌生人。

在老街碰到最年長的老人禇秀珍,已94歲高齡。看我俯身拍照,老人用柺杖指了指我,原來是提醒我注意安全,因為屋頂上的瓦片還沒被清理乾淨。她的小兒媳告訴我,老人每天飲食起居很有規律,經常一個人在老街到處逛。“她哪裡都不去,就愛在這裡,看人來人往。”我們正聊著,巷子走過一群小孩,老人又揚起了她的柺杖,這次是提醒孩子們快點上學,不要在路上閒聊。這個“愛管閒事”的禇秀珍老人,眼裡滿是慈祥和大愛。

寫完這行行字,愣愣地在電腦前坐了好久。我這個忠實的影像和文字記錄者,為兩位老手藝人陷入了沉思。一位是銀匠洪金泉,他的祖傳手藝目前沒能被繼承,或面臨失傳。另一位最讓我遺憾,82歲金遠孝的活字印刷廠已不復存在了,我尋訪柘皋老街時,他剛把活字印刷的全套工具當廢鐵賣給了蕪湖的商家。那天,我站在金孝遠曾經工作過的印刷車間裡,想象著昔日熱火朝天的勞作場景,翻騰的記憶滾滾而來……(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位於老街中段號稱“天下第一鋪”的李鴻章當鋪,是李氏當鋪的倉庫和港口運輸貨物集散地之一,該當鋪建於同治和光緒年間。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老街民居(2013年攝)。


"

安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史遺存豐富,文化遺產厚重。近年來,安徽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績。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俯瞰柘皋老街(2017年攝)。

柘皋,清末曾為安徽三大重鎮之一。清末民初柘皋鎮有九街十三巷,現存的老街叫北閘街,被譽為皖中保存最好的明清古建築。2016年1月,柘皋老街改造工程正式啟動,主要對沿街4家古作坊(陸記窯貨坊、宋記糖坊、王記染坊、李鴻章當鋪)進行修復。

拍攝手記:

前後斷斷續續拍了4次柘皋老街,我仍覺得不過癮。

我第一次去柘皋老街是凌晨5:30起身,坐中巴車彎彎繞繞,到地方已近中午。攻略做得太失敗,腸子都悔青了。這次去柘皋老街,恰逢工程改造。據悉,改造項目採取“重建、恢復、修繕、整理、清潔”等不同修繕方案。有媒體報道說,沉寂百年的柘皋老街即將被“喚醒”。那麼,之前的柘皋老街是不是一直沉睡著。

到老街口時,70歲的劉榮祥在屋前做木活,談起昔日的柘皋,他猛然來了勁:“我們這以前是巢湖最熱鬧的地方,老房子可多啦。”對柘皋老街,劉榮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自豪感。在老街一間臨街小屋,65歲的金永志和71歲的呂志業正在削木料,鋸、砍、雕、挖,他們不緊不慢,動作嫻熟。兩位老木匠很自豪,因為他們為老街改造出得上力。“如今的年輕人少有喜歡手工的,願意當木匠的少之又少。”他們又感嘆說,社會在不斷變化發展,不久的將來,民間手藝人的春天也會來到,不知在餘生能否看到。“肯定可以的,社會進步快,對手工藝人也越來越重視。”我話音剛落,倆木匠笑得合不攏嘴。

總結第一次去柘皋老街的所得,第二次故地重訪,我認真研讀了相關知識,補習了一下歷史。這次,我選擇坐高鐵再轉中巴,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老街有老街的氣質。行走在柘皋老街,記憶似乎在這裡停滯。在生鏽的“巢縣柘皋小學”鐵牌上,在校門前那被井繩勒開的道道溝壑的水井口,我感觸到滄桑歲月裡時間的珍貴無比。這次,我完整看到建於1870年前後,號稱“天下第一鋪”的李鴻章當鋪已修繕完工。修舊如舊的當鋪古色古香,在光影的調和下韻味十足。站在當鋪二樓,眼前豁然開朗,我被眼前的景緻吸引,也被過往的歷史泛起思緒,幾次欲挪步前行,發現自己仍站在原地。

老房子,過去的生活用具,還有似曾遠離我們的生活場景和生產場面,幾乎都可以在柘皋老街邂逅。柘皋老街最吸引我的,是在老街東區和西區如今還存活著一些生命力旺盛的民間手工。銀匠洪金泉老人從12歲開始跟父親學做銀器。他是洪氏銀器第五代傳人,店內高擱著他父親的遺像。老街另一家手工銀器店主人叫夏世棋。他倆皆出身銀匠加工世家,兩家店鋪都有著上百年的歷史。在老街拐角,阮樹金做小物件修理已55年,他的店竟然沒門牌,但生意很好。豆腐坊師傅、彈棉絮師傅、銀匠、刻字人、修理匠,面對工業化的浪潮,他們選擇了堅守,用各自的方式存活下來。一些民間手藝以及民間手藝人,在歷史的長河裡,在民間的土壤一年又一年地沿襲傳統又浸潤著時代的審美,在一片驚訝與讚歎中,開出了別樣的花朵,光彩奪目。

去柘皋老街不僅能感受老建築的魅力,還能感知居民的善良熱情。中午在街巷一轉身就似乎步入了桃花源。穿過幾排盆景和綠植,69歲的金本培與老伴在享用午飯,他們倒上一杯酒,不約而同碰杯,再淺酌一口。“我們三代人都住在這裡,房子是1984年翻新後沿用至今。”金本培說,他以前在柘皋做了25年的店員,退休後在家種盆景。“這些盆景,我自己弄著玩,不賣。”金本培說著,又與老伴舉杯同飲。“年輕人,要不要來一杯啊。”他們熱情相邀,全然不當我是陌生人。

在老街碰到最年長的老人禇秀珍,已94歲高齡。看我俯身拍照,老人用柺杖指了指我,原來是提醒我注意安全,因為屋頂上的瓦片還沒被清理乾淨。她的小兒媳告訴我,老人每天飲食起居很有規律,經常一個人在老街到處逛。“她哪裡都不去,就愛在這裡,看人來人往。”我們正聊著,巷子走過一群小孩,老人又揚起了她的柺杖,這次是提醒孩子們快點上學,不要在路上閒聊。這個“愛管閒事”的禇秀珍老人,眼裡滿是慈祥和大愛。

寫完這行行字,愣愣地在電腦前坐了好久。我這個忠實的影像和文字記錄者,為兩位老手藝人陷入了沉思。一位是銀匠洪金泉,他的祖傳手藝目前沒能被繼承,或面臨失傳。另一位最讓我遺憾,82歲金遠孝的活字印刷廠已不復存在了,我尋訪柘皋老街時,他剛把活字印刷的全套工具當廢鐵賣給了蕪湖的商家。那天,我站在金孝遠曾經工作過的印刷車間裡,想象著昔日熱火朝天的勞作場景,翻騰的記憶滾滾而來……(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位於老街中段號稱“天下第一鋪”的李鴻章當鋪,是李氏當鋪的倉庫和港口運輸貨物集散地之一,該當鋪建於同治和光緒年間。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老街民居(2013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70歲的阮樹金從事小物件修理50多年,面前的小木桌有30多年了(2016年攝)。

"

安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史遺存豐富,文化遺產厚重。近年來,安徽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績。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俯瞰柘皋老街(2017年攝)。

柘皋,清末曾為安徽三大重鎮之一。清末民初柘皋鎮有九街十三巷,現存的老街叫北閘街,被譽為皖中保存最好的明清古建築。2016年1月,柘皋老街改造工程正式啟動,主要對沿街4家古作坊(陸記窯貨坊、宋記糖坊、王記染坊、李鴻章當鋪)進行修復。

拍攝手記:

前後斷斷續續拍了4次柘皋老街,我仍覺得不過癮。

我第一次去柘皋老街是凌晨5:30起身,坐中巴車彎彎繞繞,到地方已近中午。攻略做得太失敗,腸子都悔青了。這次去柘皋老街,恰逢工程改造。據悉,改造項目採取“重建、恢復、修繕、整理、清潔”等不同修繕方案。有媒體報道說,沉寂百年的柘皋老街即將被“喚醒”。那麼,之前的柘皋老街是不是一直沉睡著。

到老街口時,70歲的劉榮祥在屋前做木活,談起昔日的柘皋,他猛然來了勁:“我們這以前是巢湖最熱鬧的地方,老房子可多啦。”對柘皋老街,劉榮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自豪感。在老街一間臨街小屋,65歲的金永志和71歲的呂志業正在削木料,鋸、砍、雕、挖,他們不緊不慢,動作嫻熟。兩位老木匠很自豪,因為他們為老街改造出得上力。“如今的年輕人少有喜歡手工的,願意當木匠的少之又少。”他們又感嘆說,社會在不斷變化發展,不久的將來,民間手藝人的春天也會來到,不知在餘生能否看到。“肯定可以的,社會進步快,對手工藝人也越來越重視。”我話音剛落,倆木匠笑得合不攏嘴。

總結第一次去柘皋老街的所得,第二次故地重訪,我認真研讀了相關知識,補習了一下歷史。這次,我選擇坐高鐵再轉中巴,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老街有老街的氣質。行走在柘皋老街,記憶似乎在這裡停滯。在生鏽的“巢縣柘皋小學”鐵牌上,在校門前那被井繩勒開的道道溝壑的水井口,我感觸到滄桑歲月裡時間的珍貴無比。這次,我完整看到建於1870年前後,號稱“天下第一鋪”的李鴻章當鋪已修繕完工。修舊如舊的當鋪古色古香,在光影的調和下韻味十足。站在當鋪二樓,眼前豁然開朗,我被眼前的景緻吸引,也被過往的歷史泛起思緒,幾次欲挪步前行,發現自己仍站在原地。

老房子,過去的生活用具,還有似曾遠離我們的生活場景和生產場面,幾乎都可以在柘皋老街邂逅。柘皋老街最吸引我的,是在老街東區和西區如今還存活著一些生命力旺盛的民間手工。銀匠洪金泉老人從12歲開始跟父親學做銀器。他是洪氏銀器第五代傳人,店內高擱著他父親的遺像。老街另一家手工銀器店主人叫夏世棋。他倆皆出身銀匠加工世家,兩家店鋪都有著上百年的歷史。在老街拐角,阮樹金做小物件修理已55年,他的店竟然沒門牌,但生意很好。豆腐坊師傅、彈棉絮師傅、銀匠、刻字人、修理匠,面對工業化的浪潮,他們選擇了堅守,用各自的方式存活下來。一些民間手藝以及民間手藝人,在歷史的長河裡,在民間的土壤一年又一年地沿襲傳統又浸潤著時代的審美,在一片驚訝與讚歎中,開出了別樣的花朵,光彩奪目。

去柘皋老街不僅能感受老建築的魅力,還能感知居民的善良熱情。中午在街巷一轉身就似乎步入了桃花源。穿過幾排盆景和綠植,69歲的金本培與老伴在享用午飯,他們倒上一杯酒,不約而同碰杯,再淺酌一口。“我們三代人都住在這裡,房子是1984年翻新後沿用至今。”金本培說,他以前在柘皋做了25年的店員,退休後在家種盆景。“這些盆景,我自己弄著玩,不賣。”金本培說著,又與老伴舉杯同飲。“年輕人,要不要來一杯啊。”他們熱情相邀,全然不當我是陌生人。

在老街碰到最年長的老人禇秀珍,已94歲高齡。看我俯身拍照,老人用柺杖指了指我,原來是提醒我注意安全,因為屋頂上的瓦片還沒被清理乾淨。她的小兒媳告訴我,老人每天飲食起居很有規律,經常一個人在老街到處逛。“她哪裡都不去,就愛在這裡,看人來人往。”我們正聊著,巷子走過一群小孩,老人又揚起了她的柺杖,這次是提醒孩子們快點上學,不要在路上閒聊。這個“愛管閒事”的禇秀珍老人,眼裡滿是慈祥和大愛。

寫完這行行字,愣愣地在電腦前坐了好久。我這個忠實的影像和文字記錄者,為兩位老手藝人陷入了沉思。一位是銀匠洪金泉,他的祖傳手藝目前沒能被繼承,或面臨失傳。另一位最讓我遺憾,82歲金遠孝的活字印刷廠已不復存在了,我尋訪柘皋老街時,他剛把活字印刷的全套工具當廢鐵賣給了蕪湖的商家。那天,我站在金孝遠曾經工作過的印刷車間裡,想象著昔日熱火朝天的勞作場景,翻騰的記憶滾滾而來……(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位於老街中段號稱“天下第一鋪”的李鴻章當鋪,是李氏當鋪的倉庫和港口運輸貨物集散地之一,該當鋪建於同治和光緒年間。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老街民居(2013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70歲的阮樹金從事小物件修理50多年,面前的小木桌有30多年了(2016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門口寫有“啞巴彈棉花”的小作坊(2016年攝)。


"

安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史遺存豐富,文化遺產厚重。近年來,安徽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績。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俯瞰柘皋老街(2017年攝)。

柘皋,清末曾為安徽三大重鎮之一。清末民初柘皋鎮有九街十三巷,現存的老街叫北閘街,被譽為皖中保存最好的明清古建築。2016年1月,柘皋老街改造工程正式啟動,主要對沿街4家古作坊(陸記窯貨坊、宋記糖坊、王記染坊、李鴻章當鋪)進行修復。

拍攝手記:

前後斷斷續續拍了4次柘皋老街,我仍覺得不過癮。

我第一次去柘皋老街是凌晨5:30起身,坐中巴車彎彎繞繞,到地方已近中午。攻略做得太失敗,腸子都悔青了。這次去柘皋老街,恰逢工程改造。據悉,改造項目採取“重建、恢復、修繕、整理、清潔”等不同修繕方案。有媒體報道說,沉寂百年的柘皋老街即將被“喚醒”。那麼,之前的柘皋老街是不是一直沉睡著。

到老街口時,70歲的劉榮祥在屋前做木活,談起昔日的柘皋,他猛然來了勁:“我們這以前是巢湖最熱鬧的地方,老房子可多啦。”對柘皋老街,劉榮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自豪感。在老街一間臨街小屋,65歲的金永志和71歲的呂志業正在削木料,鋸、砍、雕、挖,他們不緊不慢,動作嫻熟。兩位老木匠很自豪,因為他們為老街改造出得上力。“如今的年輕人少有喜歡手工的,願意當木匠的少之又少。”他們又感嘆說,社會在不斷變化發展,不久的將來,民間手藝人的春天也會來到,不知在餘生能否看到。“肯定可以的,社會進步快,對手工藝人也越來越重視。”我話音剛落,倆木匠笑得合不攏嘴。

總結第一次去柘皋老街的所得,第二次故地重訪,我認真研讀了相關知識,補習了一下歷史。這次,我選擇坐高鐵再轉中巴,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老街有老街的氣質。行走在柘皋老街,記憶似乎在這裡停滯。在生鏽的“巢縣柘皋小學”鐵牌上,在校門前那被井繩勒開的道道溝壑的水井口,我感觸到滄桑歲月裡時間的珍貴無比。這次,我完整看到建於1870年前後,號稱“天下第一鋪”的李鴻章當鋪已修繕完工。修舊如舊的當鋪古色古香,在光影的調和下韻味十足。站在當鋪二樓,眼前豁然開朗,我被眼前的景緻吸引,也被過往的歷史泛起思緒,幾次欲挪步前行,發現自己仍站在原地。

老房子,過去的生活用具,還有似曾遠離我們的生活場景和生產場面,幾乎都可以在柘皋老街邂逅。柘皋老街最吸引我的,是在老街東區和西區如今還存活著一些生命力旺盛的民間手工。銀匠洪金泉老人從12歲開始跟父親學做銀器。他是洪氏銀器第五代傳人,店內高擱著他父親的遺像。老街另一家手工銀器店主人叫夏世棋。他倆皆出身銀匠加工世家,兩家店鋪都有著上百年的歷史。在老街拐角,阮樹金做小物件修理已55年,他的店竟然沒門牌,但生意很好。豆腐坊師傅、彈棉絮師傅、銀匠、刻字人、修理匠,面對工業化的浪潮,他們選擇了堅守,用各自的方式存活下來。一些民間手藝以及民間手藝人,在歷史的長河裡,在民間的土壤一年又一年地沿襲傳統又浸潤著時代的審美,在一片驚訝與讚歎中,開出了別樣的花朵,光彩奪目。

去柘皋老街不僅能感受老建築的魅力,還能感知居民的善良熱情。中午在街巷一轉身就似乎步入了桃花源。穿過幾排盆景和綠植,69歲的金本培與老伴在享用午飯,他們倒上一杯酒,不約而同碰杯,再淺酌一口。“我們三代人都住在這裡,房子是1984年翻新後沿用至今。”金本培說,他以前在柘皋做了25年的店員,退休後在家種盆景。“這些盆景,我自己弄著玩,不賣。”金本培說著,又與老伴舉杯同飲。“年輕人,要不要來一杯啊。”他們熱情相邀,全然不當我是陌生人。

在老街碰到最年長的老人禇秀珍,已94歲高齡。看我俯身拍照,老人用柺杖指了指我,原來是提醒我注意安全,因為屋頂上的瓦片還沒被清理乾淨。她的小兒媳告訴我,老人每天飲食起居很有規律,經常一個人在老街到處逛。“她哪裡都不去,就愛在這裡,看人來人往。”我們正聊著,巷子走過一群小孩,老人又揚起了她的柺杖,這次是提醒孩子們快點上學,不要在路上閒聊。這個“愛管閒事”的禇秀珍老人,眼裡滿是慈祥和大愛。

寫完這行行字,愣愣地在電腦前坐了好久。我這個忠實的影像和文字記錄者,為兩位老手藝人陷入了沉思。一位是銀匠洪金泉,他的祖傳手藝目前沒能被繼承,或面臨失傳。另一位最讓我遺憾,82歲金遠孝的活字印刷廠已不復存在了,我尋訪柘皋老街時,他剛把活字印刷的全套工具當廢鐵賣給了蕪湖的商家。那天,我站在金孝遠曾經工作過的印刷車間裡,想象著昔日熱火朝天的勞作場景,翻騰的記憶滾滾而來……(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位於老街中段號稱“天下第一鋪”的李鴻章當鋪,是李氏當鋪的倉庫和港口運輸貨物集散地之一,該當鋪建於同治和光緒年間。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老街民居(2013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70歲的阮樹金從事小物件修理50多年,面前的小木桌有30多年了(2016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門口寫有“啞巴彈棉花”的小作坊(2016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老街民宅裡的涼床。

"

安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史遺存豐富,文化遺產厚重。近年來,安徽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績。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俯瞰柘皋老街(2017年攝)。

柘皋,清末曾為安徽三大重鎮之一。清末民初柘皋鎮有九街十三巷,現存的老街叫北閘街,被譽為皖中保存最好的明清古建築。2016年1月,柘皋老街改造工程正式啟動,主要對沿街4家古作坊(陸記窯貨坊、宋記糖坊、王記染坊、李鴻章當鋪)進行修復。

拍攝手記:

前後斷斷續續拍了4次柘皋老街,我仍覺得不過癮。

我第一次去柘皋老街是凌晨5:30起身,坐中巴車彎彎繞繞,到地方已近中午。攻略做得太失敗,腸子都悔青了。這次去柘皋老街,恰逢工程改造。據悉,改造項目採取“重建、恢復、修繕、整理、清潔”等不同修繕方案。有媒體報道說,沉寂百年的柘皋老街即將被“喚醒”。那麼,之前的柘皋老街是不是一直沉睡著。

到老街口時,70歲的劉榮祥在屋前做木活,談起昔日的柘皋,他猛然來了勁:“我們這以前是巢湖最熱鬧的地方,老房子可多啦。”對柘皋老街,劉榮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自豪感。在老街一間臨街小屋,65歲的金永志和71歲的呂志業正在削木料,鋸、砍、雕、挖,他們不緊不慢,動作嫻熟。兩位老木匠很自豪,因為他們為老街改造出得上力。“如今的年輕人少有喜歡手工的,願意當木匠的少之又少。”他們又感嘆說,社會在不斷變化發展,不久的將來,民間手藝人的春天也會來到,不知在餘生能否看到。“肯定可以的,社會進步快,對手工藝人也越來越重視。”我話音剛落,倆木匠笑得合不攏嘴。

總結第一次去柘皋老街的所得,第二次故地重訪,我認真研讀了相關知識,補習了一下歷史。這次,我選擇坐高鐵再轉中巴,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老街有老街的氣質。行走在柘皋老街,記憶似乎在這裡停滯。在生鏽的“巢縣柘皋小學”鐵牌上,在校門前那被井繩勒開的道道溝壑的水井口,我感觸到滄桑歲月裡時間的珍貴無比。這次,我完整看到建於1870年前後,號稱“天下第一鋪”的李鴻章當鋪已修繕完工。修舊如舊的當鋪古色古香,在光影的調和下韻味十足。站在當鋪二樓,眼前豁然開朗,我被眼前的景緻吸引,也被過往的歷史泛起思緒,幾次欲挪步前行,發現自己仍站在原地。

老房子,過去的生活用具,還有似曾遠離我們的生活場景和生產場面,幾乎都可以在柘皋老街邂逅。柘皋老街最吸引我的,是在老街東區和西區如今還存活著一些生命力旺盛的民間手工。銀匠洪金泉老人從12歲開始跟父親學做銀器。他是洪氏銀器第五代傳人,店內高擱著他父親的遺像。老街另一家手工銀器店主人叫夏世棋。他倆皆出身銀匠加工世家,兩家店鋪都有著上百年的歷史。在老街拐角,阮樹金做小物件修理已55年,他的店竟然沒門牌,但生意很好。豆腐坊師傅、彈棉絮師傅、銀匠、刻字人、修理匠,面對工業化的浪潮,他們選擇了堅守,用各自的方式存活下來。一些民間手藝以及民間手藝人,在歷史的長河裡,在民間的土壤一年又一年地沿襲傳統又浸潤著時代的審美,在一片驚訝與讚歎中,開出了別樣的花朵,光彩奪目。

去柘皋老街不僅能感受老建築的魅力,還能感知居民的善良熱情。中午在街巷一轉身就似乎步入了桃花源。穿過幾排盆景和綠植,69歲的金本培與老伴在享用午飯,他們倒上一杯酒,不約而同碰杯,再淺酌一口。“我們三代人都住在這裡,房子是1984年翻新後沿用至今。”金本培說,他以前在柘皋做了25年的店員,退休後在家種盆景。“這些盆景,我自己弄著玩,不賣。”金本培說著,又與老伴舉杯同飲。“年輕人,要不要來一杯啊。”他們熱情相邀,全然不當我是陌生人。

在老街碰到最年長的老人禇秀珍,已94歲高齡。看我俯身拍照,老人用柺杖指了指我,原來是提醒我注意安全,因為屋頂上的瓦片還沒被清理乾淨。她的小兒媳告訴我,老人每天飲食起居很有規律,經常一個人在老街到處逛。“她哪裡都不去,就愛在這裡,看人來人往。”我們正聊著,巷子走過一群小孩,老人又揚起了她的柺杖,這次是提醒孩子們快點上學,不要在路上閒聊。這個“愛管閒事”的禇秀珍老人,眼裡滿是慈祥和大愛。

寫完這行行字,愣愣地在電腦前坐了好久。我這個忠實的影像和文字記錄者,為兩位老手藝人陷入了沉思。一位是銀匠洪金泉,他的祖傳手藝目前沒能被繼承,或面臨失傳。另一位最讓我遺憾,82歲金遠孝的活字印刷廠已不復存在了,我尋訪柘皋老街時,他剛把活字印刷的全套工具當廢鐵賣給了蕪湖的商家。那天,我站在金孝遠曾經工作過的印刷車間裡,想象著昔日熱火朝天的勞作場景,翻騰的記憶滾滾而來……(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位於老街中段號稱“天下第一鋪”的李鴻章當鋪,是李氏當鋪的倉庫和港口運輸貨物集散地之一,該當鋪建於同治和光緒年間。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老街民居(2013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70歲的阮樹金從事小物件修理50多年,面前的小木桌有30多年了(2016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門口寫有“啞巴彈棉花”的小作坊(2016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老街民宅裡的涼床。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施永家的酥糖店有30年曆史(手藝由其父親施法坤傳授),產品為全手工製作(2017年攝)。


"

安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史遺存豐富,文化遺產厚重。近年來,安徽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績。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俯瞰柘皋老街(2017年攝)。

柘皋,清末曾為安徽三大重鎮之一。清末民初柘皋鎮有九街十三巷,現存的老街叫北閘街,被譽為皖中保存最好的明清古建築。2016年1月,柘皋老街改造工程正式啟動,主要對沿街4家古作坊(陸記窯貨坊、宋記糖坊、王記染坊、李鴻章當鋪)進行修復。

拍攝手記:

前後斷斷續續拍了4次柘皋老街,我仍覺得不過癮。

我第一次去柘皋老街是凌晨5:30起身,坐中巴車彎彎繞繞,到地方已近中午。攻略做得太失敗,腸子都悔青了。這次去柘皋老街,恰逢工程改造。據悉,改造項目採取“重建、恢復、修繕、整理、清潔”等不同修繕方案。有媒體報道說,沉寂百年的柘皋老街即將被“喚醒”。那麼,之前的柘皋老街是不是一直沉睡著。

到老街口時,70歲的劉榮祥在屋前做木活,談起昔日的柘皋,他猛然來了勁:“我們這以前是巢湖最熱鬧的地方,老房子可多啦。”對柘皋老街,劉榮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自豪感。在老街一間臨街小屋,65歲的金永志和71歲的呂志業正在削木料,鋸、砍、雕、挖,他們不緊不慢,動作嫻熟。兩位老木匠很自豪,因為他們為老街改造出得上力。“如今的年輕人少有喜歡手工的,願意當木匠的少之又少。”他們又感嘆說,社會在不斷變化發展,不久的將來,民間手藝人的春天也會來到,不知在餘生能否看到。“肯定可以的,社會進步快,對手工藝人也越來越重視。”我話音剛落,倆木匠笑得合不攏嘴。

總結第一次去柘皋老街的所得,第二次故地重訪,我認真研讀了相關知識,補習了一下歷史。這次,我選擇坐高鐵再轉中巴,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老街有老街的氣質。行走在柘皋老街,記憶似乎在這裡停滯。在生鏽的“巢縣柘皋小學”鐵牌上,在校門前那被井繩勒開的道道溝壑的水井口,我感觸到滄桑歲月裡時間的珍貴無比。這次,我完整看到建於1870年前後,號稱“天下第一鋪”的李鴻章當鋪已修繕完工。修舊如舊的當鋪古色古香,在光影的調和下韻味十足。站在當鋪二樓,眼前豁然開朗,我被眼前的景緻吸引,也被過往的歷史泛起思緒,幾次欲挪步前行,發現自己仍站在原地。

老房子,過去的生活用具,還有似曾遠離我們的生活場景和生產場面,幾乎都可以在柘皋老街邂逅。柘皋老街最吸引我的,是在老街東區和西區如今還存活著一些生命力旺盛的民間手工。銀匠洪金泉老人從12歲開始跟父親學做銀器。他是洪氏銀器第五代傳人,店內高擱著他父親的遺像。老街另一家手工銀器店主人叫夏世棋。他倆皆出身銀匠加工世家,兩家店鋪都有著上百年的歷史。在老街拐角,阮樹金做小物件修理已55年,他的店竟然沒門牌,但生意很好。豆腐坊師傅、彈棉絮師傅、銀匠、刻字人、修理匠,面對工業化的浪潮,他們選擇了堅守,用各自的方式存活下來。一些民間手藝以及民間手藝人,在歷史的長河裡,在民間的土壤一年又一年地沿襲傳統又浸潤著時代的審美,在一片驚訝與讚歎中,開出了別樣的花朵,光彩奪目。

去柘皋老街不僅能感受老建築的魅力,還能感知居民的善良熱情。中午在街巷一轉身就似乎步入了桃花源。穿過幾排盆景和綠植,69歲的金本培與老伴在享用午飯,他們倒上一杯酒,不約而同碰杯,再淺酌一口。“我們三代人都住在這裡,房子是1984年翻新後沿用至今。”金本培說,他以前在柘皋做了25年的店員,退休後在家種盆景。“這些盆景,我自己弄著玩,不賣。”金本培說著,又與老伴舉杯同飲。“年輕人,要不要來一杯啊。”他們熱情相邀,全然不當我是陌生人。

在老街碰到最年長的老人禇秀珍,已94歲高齡。看我俯身拍照,老人用柺杖指了指我,原來是提醒我注意安全,因為屋頂上的瓦片還沒被清理乾淨。她的小兒媳告訴我,老人每天飲食起居很有規律,經常一個人在老街到處逛。“她哪裡都不去,就愛在這裡,看人來人往。”我們正聊著,巷子走過一群小孩,老人又揚起了她的柺杖,這次是提醒孩子們快點上學,不要在路上閒聊。這個“愛管閒事”的禇秀珍老人,眼裡滿是慈祥和大愛。

寫完這行行字,愣愣地在電腦前坐了好久。我這個忠實的影像和文字記錄者,為兩位老手藝人陷入了沉思。一位是銀匠洪金泉,他的祖傳手藝目前沒能被繼承,或面臨失傳。另一位最讓我遺憾,82歲金遠孝的活字印刷廠已不復存在了,我尋訪柘皋老街時,他剛把活字印刷的全套工具當廢鐵賣給了蕪湖的商家。那天,我站在金孝遠曾經工作過的印刷車間裡,想象著昔日熱火朝天的勞作場景,翻騰的記憶滾滾而來……(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位於老街中段號稱“天下第一鋪”的李鴻章當鋪,是李氏當鋪的倉庫和港口運輸貨物集散地之一,該當鋪建於同治和光緒年間。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老街民居(2013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70歲的阮樹金從事小物件修理50多年,面前的小木桌有30多年了(2016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門口寫有“啞巴彈棉花”的小作坊(2016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老街民宅裡的涼床。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施永家的酥糖店有30年曆史(手藝由其父親施法坤傳授),產品為全手工製作(2017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69歲的金本培和66歲的唐述秀夫婦。金本培三代人都住柘皋老街,年輕時做了25年菸酒店店員,退休後痴迷花藝。

"

安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史遺存豐富,文化遺產厚重。近年來,安徽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績。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俯瞰柘皋老街(2017年攝)。

柘皋,清末曾為安徽三大重鎮之一。清末民初柘皋鎮有九街十三巷,現存的老街叫北閘街,被譽為皖中保存最好的明清古建築。2016年1月,柘皋老街改造工程正式啟動,主要對沿街4家古作坊(陸記窯貨坊、宋記糖坊、王記染坊、李鴻章當鋪)進行修復。

拍攝手記:

前後斷斷續續拍了4次柘皋老街,我仍覺得不過癮。

我第一次去柘皋老街是凌晨5:30起身,坐中巴車彎彎繞繞,到地方已近中午。攻略做得太失敗,腸子都悔青了。這次去柘皋老街,恰逢工程改造。據悉,改造項目採取“重建、恢復、修繕、整理、清潔”等不同修繕方案。有媒體報道說,沉寂百年的柘皋老街即將被“喚醒”。那麼,之前的柘皋老街是不是一直沉睡著。

到老街口時,70歲的劉榮祥在屋前做木活,談起昔日的柘皋,他猛然來了勁:“我們這以前是巢湖最熱鬧的地方,老房子可多啦。”對柘皋老街,劉榮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自豪感。在老街一間臨街小屋,65歲的金永志和71歲的呂志業正在削木料,鋸、砍、雕、挖,他們不緊不慢,動作嫻熟。兩位老木匠很自豪,因為他們為老街改造出得上力。“如今的年輕人少有喜歡手工的,願意當木匠的少之又少。”他們又感嘆說,社會在不斷變化發展,不久的將來,民間手藝人的春天也會來到,不知在餘生能否看到。“肯定可以的,社會進步快,對手工藝人也越來越重視。”我話音剛落,倆木匠笑得合不攏嘴。

總結第一次去柘皋老街的所得,第二次故地重訪,我認真研讀了相關知識,補習了一下歷史。這次,我選擇坐高鐵再轉中巴,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老街有老街的氣質。行走在柘皋老街,記憶似乎在這裡停滯。在生鏽的“巢縣柘皋小學”鐵牌上,在校門前那被井繩勒開的道道溝壑的水井口,我感觸到滄桑歲月裡時間的珍貴無比。這次,我完整看到建於1870年前後,號稱“天下第一鋪”的李鴻章當鋪已修繕完工。修舊如舊的當鋪古色古香,在光影的調和下韻味十足。站在當鋪二樓,眼前豁然開朗,我被眼前的景緻吸引,也被過往的歷史泛起思緒,幾次欲挪步前行,發現自己仍站在原地。

老房子,過去的生活用具,還有似曾遠離我們的生活場景和生產場面,幾乎都可以在柘皋老街邂逅。柘皋老街最吸引我的,是在老街東區和西區如今還存活著一些生命力旺盛的民間手工。銀匠洪金泉老人從12歲開始跟父親學做銀器。他是洪氏銀器第五代傳人,店內高擱著他父親的遺像。老街另一家手工銀器店主人叫夏世棋。他倆皆出身銀匠加工世家,兩家店鋪都有著上百年的歷史。在老街拐角,阮樹金做小物件修理已55年,他的店竟然沒門牌,但生意很好。豆腐坊師傅、彈棉絮師傅、銀匠、刻字人、修理匠,面對工業化的浪潮,他們選擇了堅守,用各自的方式存活下來。一些民間手藝以及民間手藝人,在歷史的長河裡,在民間的土壤一年又一年地沿襲傳統又浸潤著時代的審美,在一片驚訝與讚歎中,開出了別樣的花朵,光彩奪目。

去柘皋老街不僅能感受老建築的魅力,還能感知居民的善良熱情。中午在街巷一轉身就似乎步入了桃花源。穿過幾排盆景和綠植,69歲的金本培與老伴在享用午飯,他們倒上一杯酒,不約而同碰杯,再淺酌一口。“我們三代人都住在這裡,房子是1984年翻新後沿用至今。”金本培說,他以前在柘皋做了25年的店員,退休後在家種盆景。“這些盆景,我自己弄著玩,不賣。”金本培說著,又與老伴舉杯同飲。“年輕人,要不要來一杯啊。”他們熱情相邀,全然不當我是陌生人。

在老街碰到最年長的老人禇秀珍,已94歲高齡。看我俯身拍照,老人用柺杖指了指我,原來是提醒我注意安全,因為屋頂上的瓦片還沒被清理乾淨。她的小兒媳告訴我,老人每天飲食起居很有規律,經常一個人在老街到處逛。“她哪裡都不去,就愛在這裡,看人來人往。”我們正聊著,巷子走過一群小孩,老人又揚起了她的柺杖,這次是提醒孩子們快點上學,不要在路上閒聊。這個“愛管閒事”的禇秀珍老人,眼裡滿是慈祥和大愛。

寫完這行行字,愣愣地在電腦前坐了好久。我這個忠實的影像和文字記錄者,為兩位老手藝人陷入了沉思。一位是銀匠洪金泉,他的祖傳手藝目前沒能被繼承,或面臨失傳。另一位最讓我遺憾,82歲金遠孝的活字印刷廠已不復存在了,我尋訪柘皋老街時,他剛把活字印刷的全套工具當廢鐵賣給了蕪湖的商家。那天,我站在金孝遠曾經工作過的印刷車間裡,想象著昔日熱火朝天的勞作場景,翻騰的記憶滾滾而來……(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位於老街中段號稱“天下第一鋪”的李鴻章當鋪,是李氏當鋪的倉庫和港口運輸貨物集散地之一,該當鋪建於同治和光緒年間。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老街民居(2013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70歲的阮樹金從事小物件修理50多年,面前的小木桌有30多年了(2016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門口寫有“啞巴彈棉花”的小作坊(2016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老街民宅裡的涼床。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施永家的酥糖店有30年曆史(手藝由其父親施法坤傳授),產品為全手工製作(2017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69歲的金本培和66歲的唐述秀夫婦。金本培三代人都住柘皋老街,年輕時做了25年菸酒店店員,退休後痴迷花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柘皋百年銀鋪師傅洪金泉12歲開始隨父親學做銀器,祖上五代人以打銀器為生 。2016年洪金泉稱,他的子女沒有繼承該手藝(2013年攝)。


"

安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史遺存豐富,文化遺產厚重。近年來,安徽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績。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俯瞰柘皋老街(2017年攝)。

柘皋,清末曾為安徽三大重鎮之一。清末民初柘皋鎮有九街十三巷,現存的老街叫北閘街,被譽為皖中保存最好的明清古建築。2016年1月,柘皋老街改造工程正式啟動,主要對沿街4家古作坊(陸記窯貨坊、宋記糖坊、王記染坊、李鴻章當鋪)進行修復。

拍攝手記:

前後斷斷續續拍了4次柘皋老街,我仍覺得不過癮。

我第一次去柘皋老街是凌晨5:30起身,坐中巴車彎彎繞繞,到地方已近中午。攻略做得太失敗,腸子都悔青了。這次去柘皋老街,恰逢工程改造。據悉,改造項目採取“重建、恢復、修繕、整理、清潔”等不同修繕方案。有媒體報道說,沉寂百年的柘皋老街即將被“喚醒”。那麼,之前的柘皋老街是不是一直沉睡著。

到老街口時,70歲的劉榮祥在屋前做木活,談起昔日的柘皋,他猛然來了勁:“我們這以前是巢湖最熱鬧的地方,老房子可多啦。”對柘皋老街,劉榮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自豪感。在老街一間臨街小屋,65歲的金永志和71歲的呂志業正在削木料,鋸、砍、雕、挖,他們不緊不慢,動作嫻熟。兩位老木匠很自豪,因為他們為老街改造出得上力。“如今的年輕人少有喜歡手工的,願意當木匠的少之又少。”他們又感嘆說,社會在不斷變化發展,不久的將來,民間手藝人的春天也會來到,不知在餘生能否看到。“肯定可以的,社會進步快,對手工藝人也越來越重視。”我話音剛落,倆木匠笑得合不攏嘴。

總結第一次去柘皋老街的所得,第二次故地重訪,我認真研讀了相關知識,補習了一下歷史。這次,我選擇坐高鐵再轉中巴,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老街有老街的氣質。行走在柘皋老街,記憶似乎在這裡停滯。在生鏽的“巢縣柘皋小學”鐵牌上,在校門前那被井繩勒開的道道溝壑的水井口,我感觸到滄桑歲月裡時間的珍貴無比。這次,我完整看到建於1870年前後,號稱“天下第一鋪”的李鴻章當鋪已修繕完工。修舊如舊的當鋪古色古香,在光影的調和下韻味十足。站在當鋪二樓,眼前豁然開朗,我被眼前的景緻吸引,也被過往的歷史泛起思緒,幾次欲挪步前行,發現自己仍站在原地。

老房子,過去的生活用具,還有似曾遠離我們的生活場景和生產場面,幾乎都可以在柘皋老街邂逅。柘皋老街最吸引我的,是在老街東區和西區如今還存活著一些生命力旺盛的民間手工。銀匠洪金泉老人從12歲開始跟父親學做銀器。他是洪氏銀器第五代傳人,店內高擱著他父親的遺像。老街另一家手工銀器店主人叫夏世棋。他倆皆出身銀匠加工世家,兩家店鋪都有著上百年的歷史。在老街拐角,阮樹金做小物件修理已55年,他的店竟然沒門牌,但生意很好。豆腐坊師傅、彈棉絮師傅、銀匠、刻字人、修理匠,面對工業化的浪潮,他們選擇了堅守,用各自的方式存活下來。一些民間手藝以及民間手藝人,在歷史的長河裡,在民間的土壤一年又一年地沿襲傳統又浸潤著時代的審美,在一片驚訝與讚歎中,開出了別樣的花朵,光彩奪目。

去柘皋老街不僅能感受老建築的魅力,還能感知居民的善良熱情。中午在街巷一轉身就似乎步入了桃花源。穿過幾排盆景和綠植,69歲的金本培與老伴在享用午飯,他們倒上一杯酒,不約而同碰杯,再淺酌一口。“我們三代人都住在這裡,房子是1984年翻新後沿用至今。”金本培說,他以前在柘皋做了25年的店員,退休後在家種盆景。“這些盆景,我自己弄著玩,不賣。”金本培說著,又與老伴舉杯同飲。“年輕人,要不要來一杯啊。”他們熱情相邀,全然不當我是陌生人。

在老街碰到最年長的老人禇秀珍,已94歲高齡。看我俯身拍照,老人用柺杖指了指我,原來是提醒我注意安全,因為屋頂上的瓦片還沒被清理乾淨。她的小兒媳告訴我,老人每天飲食起居很有規律,經常一個人在老街到處逛。“她哪裡都不去,就愛在這裡,看人來人往。”我們正聊著,巷子走過一群小孩,老人又揚起了她的柺杖,這次是提醒孩子們快點上學,不要在路上閒聊。這個“愛管閒事”的禇秀珍老人,眼裡滿是慈祥和大愛。

寫完這行行字,愣愣地在電腦前坐了好久。我這個忠實的影像和文字記錄者,為兩位老手藝人陷入了沉思。一位是銀匠洪金泉,他的祖傳手藝目前沒能被繼承,或面臨失傳。另一位最讓我遺憾,82歲金遠孝的活字印刷廠已不復存在了,我尋訪柘皋老街時,他剛把活字印刷的全套工具當廢鐵賣給了蕪湖的商家。那天,我站在金孝遠曾經工作過的印刷車間裡,想象著昔日熱火朝天的勞作場景,翻騰的記憶滾滾而來……(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位於老街中段號稱“天下第一鋪”的李鴻章當鋪,是李氏當鋪的倉庫和港口運輸貨物集散地之一,該當鋪建於同治和光緒年間。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老街民居(2013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70歲的阮樹金從事小物件修理50多年,面前的小木桌有30多年了(2016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門口寫有“啞巴彈棉花”的小作坊(2016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老街民宅裡的涼床。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施永家的酥糖店有30年曆史(手藝由其父親施法坤傳授),產品為全手工製作(2017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69歲的金本培和66歲的唐述秀夫婦。金本培三代人都住柘皋老街,年輕時做了25年菸酒店店員,退休後痴迷花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柘皋百年銀鋪師傅洪金泉12歲開始隨父親學做銀器,祖上五代人以打銀器為生 。2016年洪金泉稱,他的子女沒有繼承該手藝(2013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百年手工銀器店,工匠師傅夏世棋在打製銀器(2016年攝)。

"

安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史遺存豐富,文化遺產厚重。近年來,安徽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績。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俯瞰柘皋老街(2017年攝)。

柘皋,清末曾為安徽三大重鎮之一。清末民初柘皋鎮有九街十三巷,現存的老街叫北閘街,被譽為皖中保存最好的明清古建築。2016年1月,柘皋老街改造工程正式啟動,主要對沿街4家古作坊(陸記窯貨坊、宋記糖坊、王記染坊、李鴻章當鋪)進行修復。

拍攝手記:

前後斷斷續續拍了4次柘皋老街,我仍覺得不過癮。

我第一次去柘皋老街是凌晨5:30起身,坐中巴車彎彎繞繞,到地方已近中午。攻略做得太失敗,腸子都悔青了。這次去柘皋老街,恰逢工程改造。據悉,改造項目採取“重建、恢復、修繕、整理、清潔”等不同修繕方案。有媒體報道說,沉寂百年的柘皋老街即將被“喚醒”。那麼,之前的柘皋老街是不是一直沉睡著。

到老街口時,70歲的劉榮祥在屋前做木活,談起昔日的柘皋,他猛然來了勁:“我們這以前是巢湖最熱鬧的地方,老房子可多啦。”對柘皋老街,劉榮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自豪感。在老街一間臨街小屋,65歲的金永志和71歲的呂志業正在削木料,鋸、砍、雕、挖,他們不緊不慢,動作嫻熟。兩位老木匠很自豪,因為他們為老街改造出得上力。“如今的年輕人少有喜歡手工的,願意當木匠的少之又少。”他們又感嘆說,社會在不斷變化發展,不久的將來,民間手藝人的春天也會來到,不知在餘生能否看到。“肯定可以的,社會進步快,對手工藝人也越來越重視。”我話音剛落,倆木匠笑得合不攏嘴。

總結第一次去柘皋老街的所得,第二次故地重訪,我認真研讀了相關知識,補習了一下歷史。這次,我選擇坐高鐵再轉中巴,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老街有老街的氣質。行走在柘皋老街,記憶似乎在這裡停滯。在生鏽的“巢縣柘皋小學”鐵牌上,在校門前那被井繩勒開的道道溝壑的水井口,我感觸到滄桑歲月裡時間的珍貴無比。這次,我完整看到建於1870年前後,號稱“天下第一鋪”的李鴻章當鋪已修繕完工。修舊如舊的當鋪古色古香,在光影的調和下韻味十足。站在當鋪二樓,眼前豁然開朗,我被眼前的景緻吸引,也被過往的歷史泛起思緒,幾次欲挪步前行,發現自己仍站在原地。

老房子,過去的生活用具,還有似曾遠離我們的生活場景和生產場面,幾乎都可以在柘皋老街邂逅。柘皋老街最吸引我的,是在老街東區和西區如今還存活著一些生命力旺盛的民間手工。銀匠洪金泉老人從12歲開始跟父親學做銀器。他是洪氏銀器第五代傳人,店內高擱著他父親的遺像。老街另一家手工銀器店主人叫夏世棋。他倆皆出身銀匠加工世家,兩家店鋪都有著上百年的歷史。在老街拐角,阮樹金做小物件修理已55年,他的店竟然沒門牌,但生意很好。豆腐坊師傅、彈棉絮師傅、銀匠、刻字人、修理匠,面對工業化的浪潮,他們選擇了堅守,用各自的方式存活下來。一些民間手藝以及民間手藝人,在歷史的長河裡,在民間的土壤一年又一年地沿襲傳統又浸潤著時代的審美,在一片驚訝與讚歎中,開出了別樣的花朵,光彩奪目。

去柘皋老街不僅能感受老建築的魅力,還能感知居民的善良熱情。中午在街巷一轉身就似乎步入了桃花源。穿過幾排盆景和綠植,69歲的金本培與老伴在享用午飯,他們倒上一杯酒,不約而同碰杯,再淺酌一口。“我們三代人都住在這裡,房子是1984年翻新後沿用至今。”金本培說,他以前在柘皋做了25年的店員,退休後在家種盆景。“這些盆景,我自己弄著玩,不賣。”金本培說著,又與老伴舉杯同飲。“年輕人,要不要來一杯啊。”他們熱情相邀,全然不當我是陌生人。

在老街碰到最年長的老人禇秀珍,已94歲高齡。看我俯身拍照,老人用柺杖指了指我,原來是提醒我注意安全,因為屋頂上的瓦片還沒被清理乾淨。她的小兒媳告訴我,老人每天飲食起居很有規律,經常一個人在老街到處逛。“她哪裡都不去,就愛在這裡,看人來人往。”我們正聊著,巷子走過一群小孩,老人又揚起了她的柺杖,這次是提醒孩子們快點上學,不要在路上閒聊。這個“愛管閒事”的禇秀珍老人,眼裡滿是慈祥和大愛。

寫完這行行字,愣愣地在電腦前坐了好久。我這個忠實的影像和文字記錄者,為兩位老手藝人陷入了沉思。一位是銀匠洪金泉,他的祖傳手藝目前沒能被繼承,或面臨失傳。另一位最讓我遺憾,82歲金遠孝的活字印刷廠已不復存在了,我尋訪柘皋老街時,他剛把活字印刷的全套工具當廢鐵賣給了蕪湖的商家。那天,我站在金孝遠曾經工作過的印刷車間裡,想象著昔日熱火朝天的勞作場景,翻騰的記憶滾滾而來……(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位於老街中段號稱“天下第一鋪”的李鴻章當鋪,是李氏當鋪的倉庫和港口運輸貨物集散地之一,該當鋪建於同治和光緒年間。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老街民居(2013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70歲的阮樹金從事小物件修理50多年,面前的小木桌有30多年了(2016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門口寫有“啞巴彈棉花”的小作坊(2016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老街民宅裡的涼床。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施永家的酥糖店有30年曆史(手藝由其父親施法坤傳授),產品為全手工製作(2017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69歲的金本培和66歲的唐述秀夫婦。金本培三代人都住柘皋老街,年輕時做了25年菸酒店店員,退休後痴迷花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柘皋百年銀鋪師傅洪金泉12歲開始隨父親學做銀器,祖上五代人以打銀器為生 。2016年洪金泉稱,他的子女沒有繼承該手藝(2013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百年手工銀器店,工匠師傅夏世棋在打製銀器(2016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82歲的金遠孝曾從事過活字印刷,新中國成立後專注印刷工作,1988年退休。2015年他賣掉整套活字印刷設備(2016年攝)。


"

安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史遺存豐富,文化遺產厚重。近年來,安徽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績。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俯瞰柘皋老街(2017年攝)。

柘皋,清末曾為安徽三大重鎮之一。清末民初柘皋鎮有九街十三巷,現存的老街叫北閘街,被譽為皖中保存最好的明清古建築。2016年1月,柘皋老街改造工程正式啟動,主要對沿街4家古作坊(陸記窯貨坊、宋記糖坊、王記染坊、李鴻章當鋪)進行修復。

拍攝手記:

前後斷斷續續拍了4次柘皋老街,我仍覺得不過癮。

我第一次去柘皋老街是凌晨5:30起身,坐中巴車彎彎繞繞,到地方已近中午。攻略做得太失敗,腸子都悔青了。這次去柘皋老街,恰逢工程改造。據悉,改造項目採取“重建、恢復、修繕、整理、清潔”等不同修繕方案。有媒體報道說,沉寂百年的柘皋老街即將被“喚醒”。那麼,之前的柘皋老街是不是一直沉睡著。

到老街口時,70歲的劉榮祥在屋前做木活,談起昔日的柘皋,他猛然來了勁:“我們這以前是巢湖最熱鬧的地方,老房子可多啦。”對柘皋老街,劉榮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自豪感。在老街一間臨街小屋,65歲的金永志和71歲的呂志業正在削木料,鋸、砍、雕、挖,他們不緊不慢,動作嫻熟。兩位老木匠很自豪,因為他們為老街改造出得上力。“如今的年輕人少有喜歡手工的,願意當木匠的少之又少。”他們又感嘆說,社會在不斷變化發展,不久的將來,民間手藝人的春天也會來到,不知在餘生能否看到。“肯定可以的,社會進步快,對手工藝人也越來越重視。”我話音剛落,倆木匠笑得合不攏嘴。

總結第一次去柘皋老街的所得,第二次故地重訪,我認真研讀了相關知識,補習了一下歷史。這次,我選擇坐高鐵再轉中巴,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老街有老街的氣質。行走在柘皋老街,記憶似乎在這裡停滯。在生鏽的“巢縣柘皋小學”鐵牌上,在校門前那被井繩勒開的道道溝壑的水井口,我感觸到滄桑歲月裡時間的珍貴無比。這次,我完整看到建於1870年前後,號稱“天下第一鋪”的李鴻章當鋪已修繕完工。修舊如舊的當鋪古色古香,在光影的調和下韻味十足。站在當鋪二樓,眼前豁然開朗,我被眼前的景緻吸引,也被過往的歷史泛起思緒,幾次欲挪步前行,發現自己仍站在原地。

老房子,過去的生活用具,還有似曾遠離我們的生活場景和生產場面,幾乎都可以在柘皋老街邂逅。柘皋老街最吸引我的,是在老街東區和西區如今還存活著一些生命力旺盛的民間手工。銀匠洪金泉老人從12歲開始跟父親學做銀器。他是洪氏銀器第五代傳人,店內高擱著他父親的遺像。老街另一家手工銀器店主人叫夏世棋。他倆皆出身銀匠加工世家,兩家店鋪都有著上百年的歷史。在老街拐角,阮樹金做小物件修理已55年,他的店竟然沒門牌,但生意很好。豆腐坊師傅、彈棉絮師傅、銀匠、刻字人、修理匠,面對工業化的浪潮,他們選擇了堅守,用各自的方式存活下來。一些民間手藝以及民間手藝人,在歷史的長河裡,在民間的土壤一年又一年地沿襲傳統又浸潤著時代的審美,在一片驚訝與讚歎中,開出了別樣的花朵,光彩奪目。

去柘皋老街不僅能感受老建築的魅力,還能感知居民的善良熱情。中午在街巷一轉身就似乎步入了桃花源。穿過幾排盆景和綠植,69歲的金本培與老伴在享用午飯,他們倒上一杯酒,不約而同碰杯,再淺酌一口。“我們三代人都住在這裡,房子是1984年翻新後沿用至今。”金本培說,他以前在柘皋做了25年的店員,退休後在家種盆景。“這些盆景,我自己弄著玩,不賣。”金本培說著,又與老伴舉杯同飲。“年輕人,要不要來一杯啊。”他們熱情相邀,全然不當我是陌生人。

在老街碰到最年長的老人禇秀珍,已94歲高齡。看我俯身拍照,老人用柺杖指了指我,原來是提醒我注意安全,因為屋頂上的瓦片還沒被清理乾淨。她的小兒媳告訴我,老人每天飲食起居很有規律,經常一個人在老街到處逛。“她哪裡都不去,就愛在這裡,看人來人往。”我們正聊著,巷子走過一群小孩,老人又揚起了她的柺杖,這次是提醒孩子們快點上學,不要在路上閒聊。這個“愛管閒事”的禇秀珍老人,眼裡滿是慈祥和大愛。

寫完這行行字,愣愣地在電腦前坐了好久。我這個忠實的影像和文字記錄者,為兩位老手藝人陷入了沉思。一位是銀匠洪金泉,他的祖傳手藝目前沒能被繼承,或面臨失傳。另一位最讓我遺憾,82歲金遠孝的活字印刷廠已不復存在了,我尋訪柘皋老街時,他剛把活字印刷的全套工具當廢鐵賣給了蕪湖的商家。那天,我站在金孝遠曾經工作過的印刷車間裡,想象著昔日熱火朝天的勞作場景,翻騰的記憶滾滾而來……(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位於老街中段號稱“天下第一鋪”的李鴻章當鋪,是李氏當鋪的倉庫和港口運輸貨物集散地之一,該當鋪建於同治和光緒年間。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老街民居(2013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70歲的阮樹金從事小物件修理50多年,面前的小木桌有30多年了(2016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門口寫有“啞巴彈棉花”的小作坊(2016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老街民宅裡的涼床。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施永家的酥糖店有30年曆史(手藝由其父親施法坤傳授),產品為全手工製作(2017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69歲的金本培和66歲的唐述秀夫婦。金本培三代人都住柘皋老街,年輕時做了25年菸酒店店員,退休後痴迷花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柘皋百年銀鋪師傅洪金泉12歲開始隨父親學做銀器,祖上五代人以打銀器為生 。2016年洪金泉稱,他的子女沒有繼承該手藝(2013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百年手工銀器店,工匠師傅夏世棋在打製銀器(2016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82歲的金遠孝曾從事過活字印刷,新中國成立後專注印刷工作,1988年退休。2015年他賣掉整套活字印刷設備(2016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總投資2200萬,柘皋鎮北閘老街全面改造工程正式啟動(2016年攝)。

"

安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史遺存豐富,文化遺產厚重。近年來,安徽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績。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俯瞰柘皋老街(2017年攝)。

柘皋,清末曾為安徽三大重鎮之一。清末民初柘皋鎮有九街十三巷,現存的老街叫北閘街,被譽為皖中保存最好的明清古建築。2016年1月,柘皋老街改造工程正式啟動,主要對沿街4家古作坊(陸記窯貨坊、宋記糖坊、王記染坊、李鴻章當鋪)進行修復。

拍攝手記:

前後斷斷續續拍了4次柘皋老街,我仍覺得不過癮。

我第一次去柘皋老街是凌晨5:30起身,坐中巴車彎彎繞繞,到地方已近中午。攻略做得太失敗,腸子都悔青了。這次去柘皋老街,恰逢工程改造。據悉,改造項目採取“重建、恢復、修繕、整理、清潔”等不同修繕方案。有媒體報道說,沉寂百年的柘皋老街即將被“喚醒”。那麼,之前的柘皋老街是不是一直沉睡著。

到老街口時,70歲的劉榮祥在屋前做木活,談起昔日的柘皋,他猛然來了勁:“我們這以前是巢湖最熱鬧的地方,老房子可多啦。”對柘皋老街,劉榮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自豪感。在老街一間臨街小屋,65歲的金永志和71歲的呂志業正在削木料,鋸、砍、雕、挖,他們不緊不慢,動作嫻熟。兩位老木匠很自豪,因為他們為老街改造出得上力。“如今的年輕人少有喜歡手工的,願意當木匠的少之又少。”他們又感嘆說,社會在不斷變化發展,不久的將來,民間手藝人的春天也會來到,不知在餘生能否看到。“肯定可以的,社會進步快,對手工藝人也越來越重視。”我話音剛落,倆木匠笑得合不攏嘴。

總結第一次去柘皋老街的所得,第二次故地重訪,我認真研讀了相關知識,補習了一下歷史。這次,我選擇坐高鐵再轉中巴,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老街有老街的氣質。行走在柘皋老街,記憶似乎在這裡停滯。在生鏽的“巢縣柘皋小學”鐵牌上,在校門前那被井繩勒開的道道溝壑的水井口,我感觸到滄桑歲月裡時間的珍貴無比。這次,我完整看到建於1870年前後,號稱“天下第一鋪”的李鴻章當鋪已修繕完工。修舊如舊的當鋪古色古香,在光影的調和下韻味十足。站在當鋪二樓,眼前豁然開朗,我被眼前的景緻吸引,也被過往的歷史泛起思緒,幾次欲挪步前行,發現自己仍站在原地。

老房子,過去的生活用具,還有似曾遠離我們的生活場景和生產場面,幾乎都可以在柘皋老街邂逅。柘皋老街最吸引我的,是在老街東區和西區如今還存活著一些生命力旺盛的民間手工。銀匠洪金泉老人從12歲開始跟父親學做銀器。他是洪氏銀器第五代傳人,店內高擱著他父親的遺像。老街另一家手工銀器店主人叫夏世棋。他倆皆出身銀匠加工世家,兩家店鋪都有著上百年的歷史。在老街拐角,阮樹金做小物件修理已55年,他的店竟然沒門牌,但生意很好。豆腐坊師傅、彈棉絮師傅、銀匠、刻字人、修理匠,面對工業化的浪潮,他們選擇了堅守,用各自的方式存活下來。一些民間手藝以及民間手藝人,在歷史的長河裡,在民間的土壤一年又一年地沿襲傳統又浸潤著時代的審美,在一片驚訝與讚歎中,開出了別樣的花朵,光彩奪目。

去柘皋老街不僅能感受老建築的魅力,還能感知居民的善良熱情。中午在街巷一轉身就似乎步入了桃花源。穿過幾排盆景和綠植,69歲的金本培與老伴在享用午飯,他們倒上一杯酒,不約而同碰杯,再淺酌一口。“我們三代人都住在這裡,房子是1984年翻新後沿用至今。”金本培說,他以前在柘皋做了25年的店員,退休後在家種盆景。“這些盆景,我自己弄著玩,不賣。”金本培說著,又與老伴舉杯同飲。“年輕人,要不要來一杯啊。”他們熱情相邀,全然不當我是陌生人。

在老街碰到最年長的老人禇秀珍,已94歲高齡。看我俯身拍照,老人用柺杖指了指我,原來是提醒我注意安全,因為屋頂上的瓦片還沒被清理乾淨。她的小兒媳告訴我,老人每天飲食起居很有規律,經常一個人在老街到處逛。“她哪裡都不去,就愛在這裡,看人來人往。”我們正聊著,巷子走過一群小孩,老人又揚起了她的柺杖,這次是提醒孩子們快點上學,不要在路上閒聊。這個“愛管閒事”的禇秀珍老人,眼裡滿是慈祥和大愛。

寫完這行行字,愣愣地在電腦前坐了好久。我這個忠實的影像和文字記錄者,為兩位老手藝人陷入了沉思。一位是銀匠洪金泉,他的祖傳手藝目前沒能被繼承,或面臨失傳。另一位最讓我遺憾,82歲金遠孝的活字印刷廠已不復存在了,我尋訪柘皋老街時,他剛把活字印刷的全套工具當廢鐵賣給了蕪湖的商家。那天,我站在金孝遠曾經工作過的印刷車間裡,想象著昔日熱火朝天的勞作場景,翻騰的記憶滾滾而來……(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位於老街中段號稱“天下第一鋪”的李鴻章當鋪,是李氏當鋪的倉庫和港口運輸貨物集散地之一,該當鋪建於同治和光緒年間。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老街民居(2013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70歲的阮樹金從事小物件修理50多年,面前的小木桌有30多年了(2016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門口寫有“啞巴彈棉花”的小作坊(2016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老街民宅裡的涼床。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施永家的酥糖店有30年曆史(手藝由其父親施法坤傳授),產品為全手工製作(2017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69歲的金本培和66歲的唐述秀夫婦。金本培三代人都住柘皋老街,年輕時做了25年菸酒店店員,退休後痴迷花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柘皋百年銀鋪師傅洪金泉12歲開始隨父親學做銀器,祖上五代人以打銀器為生 。2016年洪金泉稱,他的子女沒有繼承該手藝(2013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百年手工銀器店,工匠師傅夏世棋在打製銀器(2016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82歲的金遠孝曾從事過活字印刷,新中國成立後專注印刷工作,1988年退休。2015年他賣掉整套活字印刷設備(2016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總投資2200萬,柘皋鎮北閘老街全面改造工程正式啟動(2016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柘皋老街改造時的情景(2016年攝)。


"

安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史遺存豐富,文化遺產厚重。近年來,安徽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績。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俯瞰柘皋老街(2017年攝)。

柘皋,清末曾為安徽三大重鎮之一。清末民初柘皋鎮有九街十三巷,現存的老街叫北閘街,被譽為皖中保存最好的明清古建築。2016年1月,柘皋老街改造工程正式啟動,主要對沿街4家古作坊(陸記窯貨坊、宋記糖坊、王記染坊、李鴻章當鋪)進行修復。

拍攝手記:

前後斷斷續續拍了4次柘皋老街,我仍覺得不過癮。

我第一次去柘皋老街是凌晨5:30起身,坐中巴車彎彎繞繞,到地方已近中午。攻略做得太失敗,腸子都悔青了。這次去柘皋老街,恰逢工程改造。據悉,改造項目採取“重建、恢復、修繕、整理、清潔”等不同修繕方案。有媒體報道說,沉寂百年的柘皋老街即將被“喚醒”。那麼,之前的柘皋老街是不是一直沉睡著。

到老街口時,70歲的劉榮祥在屋前做木活,談起昔日的柘皋,他猛然來了勁:“我們這以前是巢湖最熱鬧的地方,老房子可多啦。”對柘皋老街,劉榮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自豪感。在老街一間臨街小屋,65歲的金永志和71歲的呂志業正在削木料,鋸、砍、雕、挖,他們不緊不慢,動作嫻熟。兩位老木匠很自豪,因為他們為老街改造出得上力。“如今的年輕人少有喜歡手工的,願意當木匠的少之又少。”他們又感嘆說,社會在不斷變化發展,不久的將來,民間手藝人的春天也會來到,不知在餘生能否看到。“肯定可以的,社會進步快,對手工藝人也越來越重視。”我話音剛落,倆木匠笑得合不攏嘴。

總結第一次去柘皋老街的所得,第二次故地重訪,我認真研讀了相關知識,補習了一下歷史。這次,我選擇坐高鐵再轉中巴,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老街有老街的氣質。行走在柘皋老街,記憶似乎在這裡停滯。在生鏽的“巢縣柘皋小學”鐵牌上,在校門前那被井繩勒開的道道溝壑的水井口,我感觸到滄桑歲月裡時間的珍貴無比。這次,我完整看到建於1870年前後,號稱“天下第一鋪”的李鴻章當鋪已修繕完工。修舊如舊的當鋪古色古香,在光影的調和下韻味十足。站在當鋪二樓,眼前豁然開朗,我被眼前的景緻吸引,也被過往的歷史泛起思緒,幾次欲挪步前行,發現自己仍站在原地。

老房子,過去的生活用具,還有似曾遠離我們的生活場景和生產場面,幾乎都可以在柘皋老街邂逅。柘皋老街最吸引我的,是在老街東區和西區如今還存活著一些生命力旺盛的民間手工。銀匠洪金泉老人從12歲開始跟父親學做銀器。他是洪氏銀器第五代傳人,店內高擱著他父親的遺像。老街另一家手工銀器店主人叫夏世棋。他倆皆出身銀匠加工世家,兩家店鋪都有著上百年的歷史。在老街拐角,阮樹金做小物件修理已55年,他的店竟然沒門牌,但生意很好。豆腐坊師傅、彈棉絮師傅、銀匠、刻字人、修理匠,面對工業化的浪潮,他們選擇了堅守,用各自的方式存活下來。一些民間手藝以及民間手藝人,在歷史的長河裡,在民間的土壤一年又一年地沿襲傳統又浸潤著時代的審美,在一片驚訝與讚歎中,開出了別樣的花朵,光彩奪目。

去柘皋老街不僅能感受老建築的魅力,還能感知居民的善良熱情。中午在街巷一轉身就似乎步入了桃花源。穿過幾排盆景和綠植,69歲的金本培與老伴在享用午飯,他們倒上一杯酒,不約而同碰杯,再淺酌一口。“我們三代人都住在這裡,房子是1984年翻新後沿用至今。”金本培說,他以前在柘皋做了25年的店員,退休後在家種盆景。“這些盆景,我自己弄著玩,不賣。”金本培說著,又與老伴舉杯同飲。“年輕人,要不要來一杯啊。”他們熱情相邀,全然不當我是陌生人。

在老街碰到最年長的老人禇秀珍,已94歲高齡。看我俯身拍照,老人用柺杖指了指我,原來是提醒我注意安全,因為屋頂上的瓦片還沒被清理乾淨。她的小兒媳告訴我,老人每天飲食起居很有規律,經常一個人在老街到處逛。“她哪裡都不去,就愛在這裡,看人來人往。”我們正聊著,巷子走過一群小孩,老人又揚起了她的柺杖,這次是提醒孩子們快點上學,不要在路上閒聊。這個“愛管閒事”的禇秀珍老人,眼裡滿是慈祥和大愛。

寫完這行行字,愣愣地在電腦前坐了好久。我這個忠實的影像和文字記錄者,為兩位老手藝人陷入了沉思。一位是銀匠洪金泉,他的祖傳手藝目前沒能被繼承,或面臨失傳。另一位最讓我遺憾,82歲金遠孝的活字印刷廠已不復存在了,我尋訪柘皋老街時,他剛把活字印刷的全套工具當廢鐵賣給了蕪湖的商家。那天,我站在金孝遠曾經工作過的印刷車間裡,想象著昔日熱火朝天的勞作場景,翻騰的記憶滾滾而來……(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位於老街中段號稱“天下第一鋪”的李鴻章當鋪,是李氏當鋪的倉庫和港口運輸貨物集散地之一,該當鋪建於同治和光緒年間。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老街民居(2013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70歲的阮樹金從事小物件修理50多年,面前的小木桌有30多年了(2016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門口寫有“啞巴彈棉花”的小作坊(2016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老街民宅裡的涼床。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施永家的酥糖店有30年曆史(手藝由其父親施法坤傳授),產品為全手工製作(2017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69歲的金本培和66歲的唐述秀夫婦。金本培三代人都住柘皋老街,年輕時做了25年菸酒店店員,退休後痴迷花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柘皋百年銀鋪師傅洪金泉12歲開始隨父親學做銀器,祖上五代人以打銀器為生 。2016年洪金泉稱,他的子女沒有繼承該手藝(2013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百年手工銀器店,工匠師傅夏世棋在打製銀器(2016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82歲的金遠孝曾從事過活字印刷,新中國成立後專注印刷工作,1988年退休。2015年他賣掉整套活字印刷設備(2016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總投資2200萬,柘皋鎮北閘老街全面改造工程正式啟動(2016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柘皋老街改造時的情景(2016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老街居民在商店裡買鐘錶。

"

安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史遺存豐富,文化遺產厚重。近年來,安徽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績。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俯瞰柘皋老街(2017年攝)。

柘皋,清末曾為安徽三大重鎮之一。清末民初柘皋鎮有九街十三巷,現存的老街叫北閘街,被譽為皖中保存最好的明清古建築。2016年1月,柘皋老街改造工程正式啟動,主要對沿街4家古作坊(陸記窯貨坊、宋記糖坊、王記染坊、李鴻章當鋪)進行修復。

拍攝手記:

前後斷斷續續拍了4次柘皋老街,我仍覺得不過癮。

我第一次去柘皋老街是凌晨5:30起身,坐中巴車彎彎繞繞,到地方已近中午。攻略做得太失敗,腸子都悔青了。這次去柘皋老街,恰逢工程改造。據悉,改造項目採取“重建、恢復、修繕、整理、清潔”等不同修繕方案。有媒體報道說,沉寂百年的柘皋老街即將被“喚醒”。那麼,之前的柘皋老街是不是一直沉睡著。

到老街口時,70歲的劉榮祥在屋前做木活,談起昔日的柘皋,他猛然來了勁:“我們這以前是巢湖最熱鬧的地方,老房子可多啦。”對柘皋老街,劉榮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自豪感。在老街一間臨街小屋,65歲的金永志和71歲的呂志業正在削木料,鋸、砍、雕、挖,他們不緊不慢,動作嫻熟。兩位老木匠很自豪,因為他們為老街改造出得上力。“如今的年輕人少有喜歡手工的,願意當木匠的少之又少。”他們又感嘆說,社會在不斷變化發展,不久的將來,民間手藝人的春天也會來到,不知在餘生能否看到。“肯定可以的,社會進步快,對手工藝人也越來越重視。”我話音剛落,倆木匠笑得合不攏嘴。

總結第一次去柘皋老街的所得,第二次故地重訪,我認真研讀了相關知識,補習了一下歷史。這次,我選擇坐高鐵再轉中巴,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老街有老街的氣質。行走在柘皋老街,記憶似乎在這裡停滯。在生鏽的“巢縣柘皋小學”鐵牌上,在校門前那被井繩勒開的道道溝壑的水井口,我感觸到滄桑歲月裡時間的珍貴無比。這次,我完整看到建於1870年前後,號稱“天下第一鋪”的李鴻章當鋪已修繕完工。修舊如舊的當鋪古色古香,在光影的調和下韻味十足。站在當鋪二樓,眼前豁然開朗,我被眼前的景緻吸引,也被過往的歷史泛起思緒,幾次欲挪步前行,發現自己仍站在原地。

老房子,過去的生活用具,還有似曾遠離我們的生活場景和生產場面,幾乎都可以在柘皋老街邂逅。柘皋老街最吸引我的,是在老街東區和西區如今還存活著一些生命力旺盛的民間手工。銀匠洪金泉老人從12歲開始跟父親學做銀器。他是洪氏銀器第五代傳人,店內高擱著他父親的遺像。老街另一家手工銀器店主人叫夏世棋。他倆皆出身銀匠加工世家,兩家店鋪都有著上百年的歷史。在老街拐角,阮樹金做小物件修理已55年,他的店竟然沒門牌,但生意很好。豆腐坊師傅、彈棉絮師傅、銀匠、刻字人、修理匠,面對工業化的浪潮,他們選擇了堅守,用各自的方式存活下來。一些民間手藝以及民間手藝人,在歷史的長河裡,在民間的土壤一年又一年地沿襲傳統又浸潤著時代的審美,在一片驚訝與讚歎中,開出了別樣的花朵,光彩奪目。

去柘皋老街不僅能感受老建築的魅力,還能感知居民的善良熱情。中午在街巷一轉身就似乎步入了桃花源。穿過幾排盆景和綠植,69歲的金本培與老伴在享用午飯,他們倒上一杯酒,不約而同碰杯,再淺酌一口。“我們三代人都住在這裡,房子是1984年翻新後沿用至今。”金本培說,他以前在柘皋做了25年的店員,退休後在家種盆景。“這些盆景,我自己弄著玩,不賣。”金本培說著,又與老伴舉杯同飲。“年輕人,要不要來一杯啊。”他們熱情相邀,全然不當我是陌生人。

在老街碰到最年長的老人禇秀珍,已94歲高齡。看我俯身拍照,老人用柺杖指了指我,原來是提醒我注意安全,因為屋頂上的瓦片還沒被清理乾淨。她的小兒媳告訴我,老人每天飲食起居很有規律,經常一個人在老街到處逛。“她哪裡都不去,就愛在這裡,看人來人往。”我們正聊著,巷子走過一群小孩,老人又揚起了她的柺杖,這次是提醒孩子們快點上學,不要在路上閒聊。這個“愛管閒事”的禇秀珍老人,眼裡滿是慈祥和大愛。

寫完這行行字,愣愣地在電腦前坐了好久。我這個忠實的影像和文字記錄者,為兩位老手藝人陷入了沉思。一位是銀匠洪金泉,他的祖傳手藝目前沒能被繼承,或面臨失傳。另一位最讓我遺憾,82歲金遠孝的活字印刷廠已不復存在了,我尋訪柘皋老街時,他剛把活字印刷的全套工具當廢鐵賣給了蕪湖的商家。那天,我站在金孝遠曾經工作過的印刷車間裡,想象著昔日熱火朝天的勞作場景,翻騰的記憶滾滾而來……(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位於老街中段號稱“天下第一鋪”的李鴻章當鋪,是李氏當鋪的倉庫和港口運輸貨物集散地之一,該當鋪建於同治和光緒年間。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老街民居(2013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70歲的阮樹金從事小物件修理50多年,面前的小木桌有30多年了(2016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門口寫有“啞巴彈棉花”的小作坊(2016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老街民宅裡的涼床。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施永家的酥糖店有30年曆史(手藝由其父親施法坤傳授),產品為全手工製作(2017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69歲的金本培和66歲的唐述秀夫婦。金本培三代人都住柘皋老街,年輕時做了25年菸酒店店員,退休後痴迷花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柘皋百年銀鋪師傅洪金泉12歲開始隨父親學做銀器,祖上五代人以打銀器為生 。2016年洪金泉稱,他的子女沒有繼承該手藝(2013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百年手工銀器店,工匠師傅夏世棋在打製銀器(2016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82歲的金遠孝曾從事過活字印刷,新中國成立後專注印刷工作,1988年退休。2015年他賣掉整套活字印刷設備(2016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總投資2200萬,柘皋鎮北閘老街全面改造工程正式啟動(2016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柘皋老街改造時的情景(2016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老街居民在商店裡買鐘錶。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老街裡的竹器店。

"

安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史遺存豐富,文化遺產厚重。近年來,安徽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績。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俯瞰柘皋老街(2017年攝)。

柘皋,清末曾為安徽三大重鎮之一。清末民初柘皋鎮有九街十三巷,現存的老街叫北閘街,被譽為皖中保存最好的明清古建築。2016年1月,柘皋老街改造工程正式啟動,主要對沿街4家古作坊(陸記窯貨坊、宋記糖坊、王記染坊、李鴻章當鋪)進行修復。

拍攝手記:

前後斷斷續續拍了4次柘皋老街,我仍覺得不過癮。

我第一次去柘皋老街是凌晨5:30起身,坐中巴車彎彎繞繞,到地方已近中午。攻略做得太失敗,腸子都悔青了。這次去柘皋老街,恰逢工程改造。據悉,改造項目採取“重建、恢復、修繕、整理、清潔”等不同修繕方案。有媒體報道說,沉寂百年的柘皋老街即將被“喚醒”。那麼,之前的柘皋老街是不是一直沉睡著。

到老街口時,70歲的劉榮祥在屋前做木活,談起昔日的柘皋,他猛然來了勁:“我們這以前是巢湖最熱鬧的地方,老房子可多啦。”對柘皋老街,劉榮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自豪感。在老街一間臨街小屋,65歲的金永志和71歲的呂志業正在削木料,鋸、砍、雕、挖,他們不緊不慢,動作嫻熟。兩位老木匠很自豪,因為他們為老街改造出得上力。“如今的年輕人少有喜歡手工的,願意當木匠的少之又少。”他們又感嘆說,社會在不斷變化發展,不久的將來,民間手藝人的春天也會來到,不知在餘生能否看到。“肯定可以的,社會進步快,對手工藝人也越來越重視。”我話音剛落,倆木匠笑得合不攏嘴。

總結第一次去柘皋老街的所得,第二次故地重訪,我認真研讀了相關知識,補習了一下歷史。這次,我選擇坐高鐵再轉中巴,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老街有老街的氣質。行走在柘皋老街,記憶似乎在這裡停滯。在生鏽的“巢縣柘皋小學”鐵牌上,在校門前那被井繩勒開的道道溝壑的水井口,我感觸到滄桑歲月裡時間的珍貴無比。這次,我完整看到建於1870年前後,號稱“天下第一鋪”的李鴻章當鋪已修繕完工。修舊如舊的當鋪古色古香,在光影的調和下韻味十足。站在當鋪二樓,眼前豁然開朗,我被眼前的景緻吸引,也被過往的歷史泛起思緒,幾次欲挪步前行,發現自己仍站在原地。

老房子,過去的生活用具,還有似曾遠離我們的生活場景和生產場面,幾乎都可以在柘皋老街邂逅。柘皋老街最吸引我的,是在老街東區和西區如今還存活著一些生命力旺盛的民間手工。銀匠洪金泉老人從12歲開始跟父親學做銀器。他是洪氏銀器第五代傳人,店內高擱著他父親的遺像。老街另一家手工銀器店主人叫夏世棋。他倆皆出身銀匠加工世家,兩家店鋪都有著上百年的歷史。在老街拐角,阮樹金做小物件修理已55年,他的店竟然沒門牌,但生意很好。豆腐坊師傅、彈棉絮師傅、銀匠、刻字人、修理匠,面對工業化的浪潮,他們選擇了堅守,用各自的方式存活下來。一些民間手藝以及民間手藝人,在歷史的長河裡,在民間的土壤一年又一年地沿襲傳統又浸潤著時代的審美,在一片驚訝與讚歎中,開出了別樣的花朵,光彩奪目。

去柘皋老街不僅能感受老建築的魅力,還能感知居民的善良熱情。中午在街巷一轉身就似乎步入了桃花源。穿過幾排盆景和綠植,69歲的金本培與老伴在享用午飯,他們倒上一杯酒,不約而同碰杯,再淺酌一口。“我們三代人都住在這裡,房子是1984年翻新後沿用至今。”金本培說,他以前在柘皋做了25年的店員,退休後在家種盆景。“這些盆景,我自己弄著玩,不賣。”金本培說著,又與老伴舉杯同飲。“年輕人,要不要來一杯啊。”他們熱情相邀,全然不當我是陌生人。

在老街碰到最年長的老人禇秀珍,已94歲高齡。看我俯身拍照,老人用柺杖指了指我,原來是提醒我注意安全,因為屋頂上的瓦片還沒被清理乾淨。她的小兒媳告訴我,老人每天飲食起居很有規律,經常一個人在老街到處逛。“她哪裡都不去,就愛在這裡,看人來人往。”我們正聊著,巷子走過一群小孩,老人又揚起了她的柺杖,這次是提醒孩子們快點上學,不要在路上閒聊。這個“愛管閒事”的禇秀珍老人,眼裡滿是慈祥和大愛。

寫完這行行字,愣愣地在電腦前坐了好久。我這個忠實的影像和文字記錄者,為兩位老手藝人陷入了沉思。一位是銀匠洪金泉,他的祖傳手藝目前沒能被繼承,或面臨失傳。另一位最讓我遺憾,82歲金遠孝的活字印刷廠已不復存在了,我尋訪柘皋老街時,他剛把活字印刷的全套工具當廢鐵賣給了蕪湖的商家。那天,我站在金孝遠曾經工作過的印刷車間裡,想象著昔日熱火朝天的勞作場景,翻騰的記憶滾滾而來……(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位於老街中段號稱“天下第一鋪”的李鴻章當鋪,是李氏當鋪的倉庫和港口運輸貨物集散地之一,該當鋪建於同治和光緒年間。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老街民居(2013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70歲的阮樹金從事小物件修理50多年,面前的小木桌有30多年了(2016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門口寫有“啞巴彈棉花”的小作坊(2016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老街民宅裡的涼床。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施永家的酥糖店有30年曆史(手藝由其父親施法坤傳授),產品為全手工製作(2017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69歲的金本培和66歲的唐述秀夫婦。金本培三代人都住柘皋老街,年輕時做了25年菸酒店店員,退休後痴迷花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柘皋百年銀鋪師傅洪金泉12歲開始隨父親學做銀器,祖上五代人以打銀器為生 。2016年洪金泉稱,他的子女沒有繼承該手藝(2013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百年手工銀器店,工匠師傅夏世棋在打製銀器(2016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82歲的金遠孝曾從事過活字印刷,新中國成立後專注印刷工作,1988年退休。2015年他賣掉整套活字印刷設備(2016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總投資2200萬,柘皋鎮北閘老街全面改造工程正式啟動(2016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柘皋老街改造時的情景(2016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老街居民在商店裡買鐘錶。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老街裡的竹器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合肥市巢湖柘皋老街

柘皋老街陳列館全面展示了各時期的柘皋名人(2017年攝)。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一:銅陵大通老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二:池州東流老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三:黃山市祁門閃里老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四:淮南市壽縣正陽關老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五:淮北市濉溪縣臨渙老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六:宣城市涇縣赤灘老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七:阜陽市阜南縣方集老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八:黃山市休寧縣萬安老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九:黃山市黟縣老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