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寶”就是一種愚樂

收藏 藝術品 徐悲鴻 清風畫院 2019-06-13
“鑑寶”就是一種愚樂

鑑定本來應該是極為審慎的行為,一上電視,就變得輕巧隨意,一件寶物拿上來,專家瞄幾眼,立馬就能判斷真假,給出價格。倘若真按照專家的意見去淘寶,我估計十之八九要賠個血本無歸。

一件藝術品,鑑定真假不容易,把握價格也不容易。僅憑電視模糊的畫面,專家對寶物真偽的鑑定,是對是錯我們無法知曉;但專家對寶物的定價,常常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有些持寶人手中的寶物,很平常,卻被專家估了幾十、上百萬的高價,按照這種估價,打個三兩折,以十萬、八萬的價格賣給鑑寶專家,他敢要嗎?上百萬的寶物,如果十幾萬買到,就是撿大漏,在大漏面前退縮了,肯定不是真專家!

有些專家,什麼門類都會看,當然不靠譜。其實就書畫而言,再有本事的鑑定家也不可能今古通吃,任何作品都有把握看準,因為每一個書畫家都是獨立的個案,歷朝歷代的書畫家數不勝數,誰能個個研究透徹?所以在市場上碰到有些作品會讓人感到心裡沒底,會發怵,如果貿然下手就有可能打眼。什麼都會看的專家,最有可能是什麼都不會看的大忽悠。

“鑑寶”就是一種愚樂

“鑑寶”節目中經常出現的那幾個書畫鑑定專家,也會經常到拍賣會上轉悠,行內的人,沒誰會去搭理他們。有一個故宮的專家,因為常常出錯,在業內口碑極差,但凡他鑑定過的作品,即便是真跡,人家也要懷疑,他的鑑定意見反而成了作品的一個汙點。有一次,我在拍賣會的預展現場,看到徐悲鴻的一件作品,有一段裱邊被人用紙糊上,為什麼這樣呢?因為裡面有這位鑑定專家的題跋,一件真跡,極有可能因為這個題跋而引起不必要的猜疑。一個鑑定家淪落到這種下場,實在是一種悲哀。

在市場中經常出錯的專家,換個場合,坐到臺上,怎麼可能就脫胎換骨,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呢?所以說,“鑑寶”連娛樂的標準都達不到,只能算是愚樂,愚弄人家一下,然後樂一樂。

“鑑寶”就是一種愚樂

市場是破除迷信最好的場合。有些鑑定專家來自文博單位,頭銜很多,通過媒體這樣的平臺,糊弄的也就是一些外行的觀眾,並沒有在業內樹立起權威的形象。藝術品市場,尤其以拍賣為主的二級市場,自由度比較高,比拼的是實力,沒有實力,再多的頭銜,再深的背景,未必就能在市場中討到什麼便宜。如果沒有藝術品市場的驗證與糾錯,那些在電視上侃侃而談的專家,不管水平如何,都會被奉若神明。

收藏領域也有個官辦協會,叫中國收藏家協會,好像沒人在意這樣一個組織,一個搞收藏的人,誰好意思亮出“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這樣的頭銜?與中國書協、中國美協等組織相比,簡直有天壤之別。哪一天,中國書協、中國美協也與中國收藏家協會一樣,沒人在意了,這個社會也就前進了一大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