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潮流,發展為本;持續發展,人才為先。

人才,作為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核心競爭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來,寧夏石嘴山市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理念,緊盯問題短板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將人才發展納入縣(區)經濟社會發展考核和市直部門機關效能目標管理考核體系,把招才引智作為一把手工程,落實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足額保障人才專項經費,實行更加開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大力培養本土人才,引進急需緊缺人才,用好用活各類人才,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職能部門齊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格局,為推進“兩個轉變”,加快建設創新型山水園林工業城市,努力走出一條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新路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寧夏石嘴山:聚才引智活水來

自主培養:跑出轉型發展“加速度”

6月26日上午,石嘴山市第三中學高級教師馬翠玲在辦公室裡伏案書寫。儘管時值送走高三畢業班,但她還一如往日地忙碌著。

“每年高考結束,學校都會組織召開新老高三經驗交流會,我正在分析今年高考化學試卷,並結合日常工作進行教學總結。”儘管無數次參加過這個會議,但馬翠玲仍然一絲不苟地做著會議發言的準備工作。

1991年大學畢業後,馬翠玲被分配到平羅中學任教,1994年調入市三中。28年來,馬翠玲在教改一線踐行著“師德為先、學生為本、能力為重、終身學習、示範引領”的初心和使命,並用信念和熱愛,一天天、一步步,執著丈量著這段守望的距離,得到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認可:石嘴山市“351人才培養工程”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石嘴山市首批“名教師”、石嘴山市“教學改革能手”、自治區 “塞上名師” 、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 ……這些榮譽,照亮了馬翠玲無數個披星戴月、忘我工作的日子,也照亮了無數個學子的圓夢之路。

回首過往,馬翠玲慶幸自己堅守理想,也感謝組織對她的培養。

在石嘴山,像馬翠玲這樣一生擇一事、一事盡極致的專家學者還有很多很多。

他們,是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群體;他們,是石嘴山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文化和工程技術方面的領軍者;他們,是全市高層次人才隊伍中的優秀代表。在他們背後,有一個共同的紐帶:石嘴山市“351人才培養工程”。

石嘴山市“351人才培養工程”每三年開展一次評選,圍繞推動石嘴山發展,加強本土優秀專家隊伍建設,促進專家人才結構同全市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的需求相適應、專家素質同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相適應。“351人才培養工程”開展評選5屆以來,來自工業、農業、科研、教育、衛生和社科等領域的900餘名優秀專家和拔尖人才脫穎而出,為石嘴山本土人才隊伍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來,石嘴山市強化自主培養,重點加強領軍人才、複合人才和專業人才培養,夯實增強創新動力的科技人才基礎;大力培養名企“帶頭人”及“接班人”,引領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著重培養以大學生、科技人員、農村致富帶頭人、“小老闆”為主體的創新創業人才,打造風生水起的創新生態。同時,以高素質專業化建設為目標,抓好黨政人才培養,統籌推進其他各類人才的培養。

教育(名校長、名教師、名班主任)、衛生(名院、名科、名醫)系統“三名工程”等一批具有石嘴山特色的人才工程的實施,淘寶大學培訓學院石嘴山培訓基地、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等實用技能基地的建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的實施,為各類人才成長搭建了良好平臺,更為石嘴山社會發展、經濟騰飛提供了強勁支撐。

目前,全市共有各類人才7.88萬人,其中黨政人才5270人、企業經營管理人才1.48萬人、專業技術人才3.32萬人、高技能人才1.7萬人、農村實用人才6707人、社會工作人才1793人。自治區級以上選拔的高層次人才266人次,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79人,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6人,自治區“塞上英才”5人,享受自治區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8人;市級選拔的高層次人才814人次。

支持企業建立申報各類創新平臺,支持企業與大專院校共建技術研究院……石嘴山千方百計為人才提供著創業的機會、幹事的舞臺、發展的空間。

石嘴山市第一人民醫院搭建創新平臺“引”才“助”才,建立了以引進博士周翔魚的名字命名的實驗室,投資400餘萬元購置設備,配備5名助手,成立石嘴山市神經疾病研究所。建所以來,該團隊已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一項,發表SCI論文4篇,填補了寧夏地市級醫院的空白。

廣納群賢:構建智力集聚“快車道”

發展關鍵靠創新,創新關鍵靠人才。

地處西北的石嘴山,人們像渴望發展一樣,迫切渴望著人才。

六年前石嘴山三上清華大學引才的故事,至今還被人們津津樂道著。

當年,石嘴山市委組織部捕捉到清華大學與地方開展人才合作的信息後,思路大開:“這件事可以往大里做,把整個石嘴山作為清華大學的實踐基地。”就這樣,市委組織部先後三次前往清華大學洽談人才合作事宜。

渴望人才的誠意深深打動了清華大學的領導,在北京,石嘴山市與清華大學簽訂了3份協議,即清華大學每年選拔10名研究生骨幹利用暑假到石嘴山市黨政部門進行掛職鍛鍊;清華大學把石嘴山市作為校級研究生社會實踐試點基地,每年選派20名博士研究生前來進行社會實踐;定向招錄清華大學選調生和骨幹青年教師到石嘴山市任職。

三個協議的簽訂,開創了寧夏與清華大學開展人才交流合作的先河。

這一合作,也成為石嘴山用改革思想創新柔性引才的有益探索。

之後,搭建平臺、校企聯姻、協同創新、柔性使用、落地創辦創業……石嘴山市強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為”的理念,在柔性引才的創新探索中不斷突破並一路收穫。

搶抓石嘴山市被列入全國首批創新驅動助力工程示範市機遇,先後與全國近80家學會的200多名院士、專家對接洽談,柔性引進麥康森、吳常信等8名院士,周志剛等200餘名高層次人才及45個科技創新團隊開展項目研究,並建立了寧夏水產動物飼料與營養技術創新等5個院士工作站及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支持天地奔牛、新日恆力、維爾鑄造等企業,與中科院、浙江農科院、北京科技大學、浙江大學等120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開展合作,初步形成了“項目研發在異地、成果轉化在本地”的產學研用合作新格局;

引導用人單位採取委託研發、聯合攻關、“候鳥式”服務等多種形式,邀請各類高層次人才擔任“週末工程師”,利用週末或節假日提供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技術推廣、項目開發等方面的智力服務;

深化與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高校合作,每年結合全市重點產業選擇優質課題,邀請研究生來石嘴山開展研究。2013年以來先後有108名博士研究生來石嘴山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技術研發等方面的關鍵問題;

充分利用親情、友情、鄉情紐帶所連結的人脈資源,吸引留英博士沈俊、河海大學博士吳夏蕊等10餘名石嘴山籍或曾在石嘴山工作過的高層次人才帶項目“回巢”。

今年是吳夏蕊在石嘴山工作的第五個年頭。從放棄堅守8年的高校三尺講臺,到來寧夏研究推廣藜麥種植,再到在家鄉石嘴山成立寧夏綠峰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5年來,吳夏蕊懷揣著用高附加值農產品改善家鄉人民生活的夢想,日復一日地研究、推廣藜麥種植,通過寧夏、江蘇與海外多地協同工作模式,將農業科技的研發和成果不斷進行孵化和推廣。

6月24日,在寧夏綠峰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記者看到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在緊張地忙碌著。“我2018年大學畢業後就被招聘到公司,學的是應用化學,通過公司一年多的培養,現在已熟練掌握了田間管理、質檢等工作。”26歲的邱樂說。

“能來公司的,就兩類人:一類是你是最好的,那我就給你最好的崗位讓你施展才華;另一類是我看到你未來能變成最好,那我就精心培養你,讓你慢慢變成最好。”5年來,吳夏蕊一邊致力研究、推廣藜麥種植,一邊手把手地培養年輕人,把公司許多像邱樂這樣入職初期與公司專業匹配度只有40%的大學生培養成掌握農業實用技術的人才。

石嘴山市寶馬興慶特種合金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硅鐵、多元合金,經石嘴山市人才辦、科技局等部門牽線搭橋,與上海愛迪新技術研究所高端人才協同創新,開發了特種鑄造專用的球化劑、孕育劑等上百個產品,產品遠銷海內外,在全國特種鑄造專用高端材料市場佔有率達到30%以上,為公司帶來了兩億多元的年銷售收入。

拴心留人:打造人才發展“強磁場”

越是高層次人才,越看重事業發展的機遇和空間。從根本上營造適合人才發展的生態環境大格局,一直是石嘴山市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

石嘴山市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保證人才引得來、留得住,其中包括乾貨滿滿的《石嘴山市引進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暫行辦法》《石嘴山市科學技術創新獎勵辦法》《石嘴山市高校畢業生落戶購房補貼暫行辦法》《石嘴山市應用型人才公寓使用管理辦法》《石嘴山市扶持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等。2018年,石嘴山市又出臺了吸引力強、含金量高的“人才新政33條”,加大人才引進培養力度,著力向用人主體放權,為人才鬆綁,加快人才集聚、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

與此同時,石嘴山市堅持完善人才激勵機制,設立科技創新獎勵專項資金,先後對145項(個)優秀科技創新團隊、產學研科技合作單位及938名高層次科技人員進行表彰獎勵。2016年、2017年連續捆綁使用財政資金1200多萬元,對141個人才團隊、高層次人才等引進培養項目給予獎補。今年又拿出近260萬元對“石嘴山英才獎”“市政府特殊津貼”“石嘴山系列名家”等人才獎項和“351人才培養工程”人員進行獎勵。

為更好地激勵人才幹事創業,出臺《科技企業股權與分紅激勵試點工作暫行辦法》《科技成果使用處置收益改革管理辦法》,4家企業被列為股權激勵與分紅試點。出臺《關於公立醫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意見》,醫務人員薪酬水平平均提高16.5%。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將資源向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所等一線專技人員傾斜。實施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地方糧票”政策,解決了201名教師的中高級職稱待遇。建立完善服務創新創業人才“綠色通道”,加快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政策落實、手續辦理、項目申報等方面,為引進人才提供“保姆式”“一站式”服務。

2017年春節前夕,吳夏蕊接到市委組織部的電話,說快過年了,市上要對引進的高層次人才進行慰問,請她告知一下公司從江浙引進的兩個博士的電話和住址。這件小事,讓吳夏蕊心裡暖暖的。

夫尚賢者,政之本也。為在全社會營造尊才用才氛圍,石嘴山市健全廳級領導聯繫服務高層次人才制度,分級分類建設高層次人才信息庫,組織專家休養、常態化開展談心談話、看望慰問等活動,讓他們切身感受到組織的關心和支持。

“創業難,做農業更難,我們在做一個難上加難的事,但我們在樂觀地堅持著。這份堅持的勇氣,是因為有石嘴山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對人才的高度重視和無微不至的關愛。”吳夏蕊說,五年來,有關部門的幹部跟著她一起下農村挑選實驗推廣田、對接項目、安排辦公地點、協調生產產房……“創業路上不怕困難,就怕有困難時你找不到幫助你解決困難的人。在石嘴山,有困難不怕,因為有依靠。”吳夏蕊感慨:“石嘴山是最能讓人安心創業創新的地方。”

木茂鳥集,水深魚聚。堅持硬環境與軟環境並重,石嘴山既為人才開創著茁壯成長的天地,又為人才創造著溫暖如春的生態環境。

“人才是科學發展的第一資源、第一要素、第一推動力,是石嘴山轉型之要、競爭之本、活力之源。只有切實將人才支撐戰略擺在基礎性、先導性地位,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才能以人才集聚助推轉型發展。”石嘴山上下在轉型發展中形成的這一共識給出最響亮的回答。

推動石嘴山由寧夏工業的“搖籃”向科技創新的“搖籃”轉變、由工礦時代向生態時代轉變,加快建設創新型山水園林工業城市的巨輪已經起航,人才——石嘴山走向美好未來的支撐,必將在推動巨輪劈波斬浪加速前行的新徵程中譜寫新的輝煌。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建宏 通訊員 冮紅)

[ 責編:曾震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