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人的祖先來自哪裡,山西還是陝甘?

微信公眾號|寒山噴史

《上古先漢民族史》系列

99 周人起源

文/圖/輯|寒山憶雪

話接上回,經過盤庚後期到武丁早期幾十年的休養生息,加上家馬和戰車的普及,商王國的國力恢復強盛。此後,商軍先後征討亙方、失方、宙方、基方、㔻方,恢復了對運城盆地和臨汾盆地的控制。

控制運城盆地後,商王國重新打通了商王畿(河內)與關中的通道,關中東部的親商方國,以及駐守在驪山西麓的商族人,不用再繞道崤函,可以直接通過運城盆地與王都聯繫。

不過此時商王國還不能全面反攻戎狄,因為關中的親商方國正在受到外敵的威脅,需要商王國的大軍來幫忙解決。

這個外敵,位於涇河中游、關中盆地與隴東高原交界處,甲骨卜辭稱之為「周方」。

這個周方,就是200多年後(從武丁中期算起)滅掉商朝的周王國前身。

在周人的傳說中,他們的男性始祖可以追溯到「棄」。「棄」是由「有邰氏」的女子姜源踩到巨人(天神)的腳印,而後感孕而生的。作為周人追溯的始祖,「棄」善於經營農業,被陶唐氏的君主封為農官,稱作「后稷」。

"周人的祖先來自哪裡,山西還是陝甘?

微信公眾號|寒山噴史

《上古先漢民族史》系列

99 周人起源

文/圖/輯|寒山憶雪

話接上回,經過盤庚後期到武丁早期幾十年的休養生息,加上家馬和戰車的普及,商王國的國力恢復強盛。此後,商軍先後征討亙方、失方、宙方、基方、㔻方,恢復了對運城盆地和臨汾盆地的控制。

控制運城盆地後,商王國重新打通了商王畿(河內)與關中的通道,關中東部的親商方國,以及駐守在驪山西麓的商族人,不用再繞道崤函,可以直接通過運城盆地與王都聯繫。

不過此時商王國還不能全面反攻戎狄,因為關中的親商方國正在受到外敵的威脅,需要商王國的大軍來幫忙解決。

這個外敵,位於涇河中游、關中盆地與隴東高原交界處,甲骨卜辭稱之為「周方」。

這個周方,就是200多年後(從武丁中期算起)滅掉商朝的周王國前身。

在周人的傳說中,他們的男性始祖可以追溯到「棄」。「棄」是由「有邰氏」的女子姜源踩到巨人(天神)的腳印,而後感孕而生的。作為周人追溯的始祖,「棄」善於經營農業,被陶唐氏的君主封為農官,稱作「后稷」。

周人的祖先來自哪裡,山西還是陝甘?

讀過前文的應該知道,「後」是夏族人對君主的稱呼,相當於「王」,「稷」則是粟米的上古名稱,也是「江山社稷」中的最後一個字,代指農業。

「后稷」死後,不窟成為周族人的首領。根據《史記》記載,在不窟末年,夏王朝衰落,不窟的農官職位被廢棄,他率領族人逃往到戎狄之間。此後,周族人經歷鞠、公劉兩代首領,重操農業,在「豳」地定居。

此後,周族人在豳地又經歷慶節、皇僕、差弗、毀隃、公非、高圉、亞圉、公叔祖類、公亶父九代首領。公亶父在位時,戎狄侵擾豳地,周族人在亶父的率領下,遷徙到岐山南麓的周原。

"周人的祖先來自哪裡,山西還是陝甘?

微信公眾號|寒山噴史

《上古先漢民族史》系列

99 周人起源

文/圖/輯|寒山憶雪

話接上回,經過盤庚後期到武丁早期幾十年的休養生息,加上家馬和戰車的普及,商王國的國力恢復強盛。此後,商軍先後征討亙方、失方、宙方、基方、㔻方,恢復了對運城盆地和臨汾盆地的控制。

控制運城盆地後,商王國重新打通了商王畿(河內)與關中的通道,關中東部的親商方國,以及駐守在驪山西麓的商族人,不用再繞道崤函,可以直接通過運城盆地與王都聯繫。

不過此時商王國還不能全面反攻戎狄,因為關中的親商方國正在受到外敵的威脅,需要商王國的大軍來幫忙解決。

這個外敵,位於涇河中游、關中盆地與隴東高原交界處,甲骨卜辭稱之為「周方」。

這個周方,就是200多年後(從武丁中期算起)滅掉商朝的周王國前身。

在周人的傳說中,他們的男性始祖可以追溯到「棄」。「棄」是由「有邰氏」的女子姜源踩到巨人(天神)的腳印,而後感孕而生的。作為周人追溯的始祖,「棄」善於經營農業,被陶唐氏的君主封為農官,稱作「后稷」。

周人的祖先來自哪裡,山西還是陝甘?

讀過前文的應該知道,「後」是夏族人對君主的稱呼,相當於「王」,「稷」則是粟米的上古名稱,也是「江山社稷」中的最後一個字,代指農業。

「后稷」死後,不窟成為周族人的首領。根據《史記》記載,在不窟末年,夏王朝衰落,不窟的農官職位被廢棄,他率領族人逃往到戎狄之間。此後,周族人經歷鞠、公劉兩代首領,重操農業,在「豳」地定居。

此後,周族人在豳地又經歷慶節、皇僕、差弗、毀隃、公非、高圉、亞圉、公叔祖類、公亶父九代首領。公亶父在位時,戎狄侵擾豳地,周族人在亶父的率領下,遷徙到岐山南麓的周原。

周人的祖先來自哪裡,山西還是陝甘?

遷居周原後,周族人得以避開戎狄侵擾,從容發揮他們的專長,開墾農田,部族實力很快恢復,公亶父也因此被周人追封為「太王」。

太王之後,周族人在周原又經歷季歷、文王兩代君主,再後面的事情,就是武王滅商,也就為我們大家所熟知了。

在這裡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如果周人始祖真的如傳說中那樣,生活在帝堯的年代,那麼到商周之際,則是跨越了整個先夏和夏商時代,共1100多年的時間。

在這1100多年的時間,夏王國經歷了17位君主,商王國經歷了31位君主,共計48位君主,而周部族則僅僅只經歷了14位君主。按照時間平均來算,周族人的每位君主在位時間平均達到70多年,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對於這個問題,有幾種解釋。一種是認為,周族人經歷了漫長的無文字時代,部族首領的世系僅僅靠口口相傳,也就漏掉了很多。這種說法比較籠統,當然也就能比較籠統的解釋這個問題。

另一種說法認為,周族人的首領后稷,並非是帝堯時代的人,而是夏朝末期的人。周人得天下之後,把自己的始祖往前提前了幾百年。后稷的兒子不窟繼位後,夏后氏政衰,也正是夏亡商興的時代。不窟逃亡到戎狄之間,也正是因為商族人西征,周人不甘於被商人統治。

還有一種說法,與第二種說法大同小異。小異的地方在於,這一說法認為棄的確是帝堯時代的人,但后稷並非是人名,而是首領稱號或者官職名稱,從帝堯到夏末,后稷的職位經歷了好幾代周人首領。

這兩種說法各有道理,因為缺乏考古證據,我們只能說這兩種可能性都是存在的。不過即便不窟是夏朝末期的周人首領,從商初商王國西征到商國滅亡,也有450多年的時間,商朝在這段時間經歷了14代25位商王,而周族人只經歷了13位君主。

顯然,周人的這13位君主世系之間,也漏掉了不少君主。

不管是上述的哪種情況,不窟處在夏末商初時代是大概率的。不過對於周族人最早的領地——邰地所處的位置,還有爭議。

一種說法認為周人祖地之邰,位於現在的關中中部偏西,現在西安市西部的武功縣一帶,那裡古稱斄縣。一種說法認為,邰地位於現在的山西汾河盆地(河東),根據是后稷是帝堯的臣屬,而河東地區又有很多后稷的傳說,如稷山、稷亭等地名。

兩種說法孰真孰假,考古可以稍微佐證一下。考古發現,先周文化(涇河中下游的鄭家坡類型文化)中有一類陶器的器型,與夏時代的河東型夏文化(二里頭文化東下馮類型)中的部分陶器非常類似。可以確認,周族人中有一部分人人群來自於晉西南地區。

但是同樣的,先周文化也有幾類陶器,分別來自於晉陝高原北部的朱開溝文化和關中西部的劉家文化,這就無法肯定周族人中的「王室貴族」是否來自於晉西南了。

不過,後來的歷史給了新的佐證。武丁的曾孫武乙時代,商國人多次征討一個叫「召方」的方國。召方與商王畿所在的河內地區距離很近,可能位於山西中部地區。召方在商國的打壓下,被迫往西遷徙,投靠了與他們同姓的周國。文王后期登上歷史舞臺、最終成為燕國始祖的召公奭,就是召方的貴族後裔。

因為召方曾經距離商國比較近,受到商文化的影響很大。比如商人習慣使用的以天干區分的日名,甲乙丙丁之類,作為召方後裔的燕國王室,在分封到燕地的初期,依然還在使用。比如青銅銘文裡出現的「召伯父辛」等。

也就是說,召國與周國同為姬姓方國,在夏末商初之際,商人西征,姬姓部族一分為二,一部分逃到關中北側的豳地,涇河流域中游,一部分逃到山西中部,距離商王畿很近。這樣一來,最早的姬姓部族,最大的可能就是來自兩地之間的晉西南地區了。

如果再結合上文提到陶器器型的關聯,那麼周人的王族起源於晉西南的可能,就非常大了。而周人傳說中的祖地——邰,位於晉西南的可能性也就最大了。

這樣一來,我們的推論和前文「商國西征」一節中的描述就吻合了。

公元前1510年左右,商王大庚在位時期,因為中原地區和平安定,商貴族人口增加,對食鹽、青銅原料的需求增大,因而西征汾渭盆地,目的在於控制中條山和秦嶺的銅礦與錫礦,以及運城盆地的鹽池(解池)。

在商族西征的過程中,生活在晉西南的姬姓部族不願臣服商族人,因而一分為二,遷離故土。北支召方一系,逃亡晉中一帶,南支周方一系,逃亡關中盆地。

最終,商族人征服了關中東部地區,周人在首領不窟的率領下繼續逃亡。此時的關中西部是劉家文化下的「姜戎」(姜姓戎人)領地,周人只能沿著涇河往西北遷徙,進入到涇河中游的豳地。

"周人的祖先來自哪裡,山西還是陝甘?

微信公眾號|寒山噴史

《上古先漢民族史》系列

99 周人起源

文/圖/輯|寒山憶雪

話接上回,經過盤庚後期到武丁早期幾十年的休養生息,加上家馬和戰車的普及,商王國的國力恢復強盛。此後,商軍先後征討亙方、失方、宙方、基方、㔻方,恢復了對運城盆地和臨汾盆地的控制。

控制運城盆地後,商王國重新打通了商王畿(河內)與關中的通道,關中東部的親商方國,以及駐守在驪山西麓的商族人,不用再繞道崤函,可以直接通過運城盆地與王都聯繫。

不過此時商王國還不能全面反攻戎狄,因為關中的親商方國正在受到外敵的威脅,需要商王國的大軍來幫忙解決。

這個外敵,位於涇河中游、關中盆地與隴東高原交界處,甲骨卜辭稱之為「周方」。

這個周方,就是200多年後(從武丁中期算起)滅掉商朝的周王國前身。

在周人的傳說中,他們的男性始祖可以追溯到「棄」。「棄」是由「有邰氏」的女子姜源踩到巨人(天神)的腳印,而後感孕而生的。作為周人追溯的始祖,「棄」善於經營農業,被陶唐氏的君主封為農官,稱作「后稷」。

周人的祖先來自哪裡,山西還是陝甘?

讀過前文的應該知道,「後」是夏族人對君主的稱呼,相當於「王」,「稷」則是粟米的上古名稱,也是「江山社稷」中的最後一個字,代指農業。

「后稷」死後,不窟成為周族人的首領。根據《史記》記載,在不窟末年,夏王朝衰落,不窟的農官職位被廢棄,他率領族人逃往到戎狄之間。此後,周族人經歷鞠、公劉兩代首領,重操農業,在「豳」地定居。

此後,周族人在豳地又經歷慶節、皇僕、差弗、毀隃、公非、高圉、亞圉、公叔祖類、公亶父九代首領。公亶父在位時,戎狄侵擾豳地,周族人在亶父的率領下,遷徙到岐山南麓的周原。

周人的祖先來自哪裡,山西還是陝甘?

遷居周原後,周族人得以避開戎狄侵擾,從容發揮他們的專長,開墾農田,部族實力很快恢復,公亶父也因此被周人追封為「太王」。

太王之後,周族人在周原又經歷季歷、文王兩代君主,再後面的事情,就是武王滅商,也就為我們大家所熟知了。

在這裡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如果周人始祖真的如傳說中那樣,生活在帝堯的年代,那麼到商周之際,則是跨越了整個先夏和夏商時代,共1100多年的時間。

在這1100多年的時間,夏王國經歷了17位君主,商王國經歷了31位君主,共計48位君主,而周部族則僅僅只經歷了14位君主。按照時間平均來算,周族人的每位君主在位時間平均達到70多年,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對於這個問題,有幾種解釋。一種是認為,周族人經歷了漫長的無文字時代,部族首領的世系僅僅靠口口相傳,也就漏掉了很多。這種說法比較籠統,當然也就能比較籠統的解釋這個問題。

另一種說法認為,周族人的首領后稷,並非是帝堯時代的人,而是夏朝末期的人。周人得天下之後,把自己的始祖往前提前了幾百年。后稷的兒子不窟繼位後,夏后氏政衰,也正是夏亡商興的時代。不窟逃亡到戎狄之間,也正是因為商族人西征,周人不甘於被商人統治。

還有一種說法,與第二種說法大同小異。小異的地方在於,這一說法認為棄的確是帝堯時代的人,但后稷並非是人名,而是首領稱號或者官職名稱,從帝堯到夏末,后稷的職位經歷了好幾代周人首領。

這兩種說法各有道理,因為缺乏考古證據,我們只能說這兩種可能性都是存在的。不過即便不窟是夏朝末期的周人首領,從商初商王國西征到商國滅亡,也有450多年的時間,商朝在這段時間經歷了14代25位商王,而周族人只經歷了13位君主。

顯然,周人的這13位君主世系之間,也漏掉了不少君主。

不管是上述的哪種情況,不窟處在夏末商初時代是大概率的。不過對於周族人最早的領地——邰地所處的位置,還有爭議。

一種說法認為周人祖地之邰,位於現在的關中中部偏西,現在西安市西部的武功縣一帶,那裡古稱斄縣。一種說法認為,邰地位於現在的山西汾河盆地(河東),根據是后稷是帝堯的臣屬,而河東地區又有很多后稷的傳說,如稷山、稷亭等地名。

兩種說法孰真孰假,考古可以稍微佐證一下。考古發現,先周文化(涇河中下游的鄭家坡類型文化)中有一類陶器的器型,與夏時代的河東型夏文化(二里頭文化東下馮類型)中的部分陶器非常類似。可以確認,周族人中有一部分人人群來自於晉西南地區。

但是同樣的,先周文化也有幾類陶器,分別來自於晉陝高原北部的朱開溝文化和關中西部的劉家文化,這就無法肯定周族人中的「王室貴族」是否來自於晉西南了。

不過,後來的歷史給了新的佐證。武丁的曾孫武乙時代,商國人多次征討一個叫「召方」的方國。召方與商王畿所在的河內地區距離很近,可能位於山西中部地區。召方在商國的打壓下,被迫往西遷徙,投靠了與他們同姓的周國。文王后期登上歷史舞臺、最終成為燕國始祖的召公奭,就是召方的貴族後裔。

因為召方曾經距離商國比較近,受到商文化的影響很大。比如商人習慣使用的以天干區分的日名,甲乙丙丁之類,作為召方後裔的燕國王室,在分封到燕地的初期,依然還在使用。比如青銅銘文裡出現的「召伯父辛」等。

也就是說,召國與周國同為姬姓方國,在夏末商初之際,商人西征,姬姓部族一分為二,一部分逃到關中北側的豳地,涇河流域中游,一部分逃到山西中部,距離商王畿很近。這樣一來,最早的姬姓部族,最大的可能就是來自兩地之間的晉西南地區了。

如果再結合上文提到陶器器型的關聯,那麼周人的王族起源於晉西南的可能,就非常大了。而周人傳說中的祖地——邰,位於晉西南的可能性也就最大了。

這樣一來,我們的推論和前文「商國西征」一節中的描述就吻合了。

公元前1510年左右,商王大庚在位時期,因為中原地區和平安定,商貴族人口增加,對食鹽、青銅原料的需求增大,因而西征汾渭盆地,目的在於控制中條山和秦嶺的銅礦與錫礦,以及運城盆地的鹽池(解池)。

在商族西征的過程中,生活在晉西南的姬姓部族不願臣服商族人,因而一分為二,遷離故土。北支召方一系,逃亡晉中一帶,南支周方一系,逃亡關中盆地。

最終,商族人征服了關中東部地區,周人在首領不窟的率領下繼續逃亡。此時的關中西部是劉家文化下的「姜戎」(姜姓戎人)領地,周人只能沿著涇河往西北遷徙,進入到涇河中游的豳地。

周人的祖先來自哪裡,山西還是陝甘?

豳地位於今天的彬州、旬邑縣一帶,是隴東高原與關中盆地的交接處。這裡西靠千山,東依橋山,兩山之間有一段臺原地區,地勢稍微平坦一些,又靠近水源,適宜農業耕作。在上古時代,人煙稀少,這裡東西兩山分列,山谷之間野豬成群,周人便創造了很形象的「豳」字來指代此地。

"周人的祖先來自哪裡,山西還是陝甘?

微信公眾號|寒山噴史

《上古先漢民族史》系列

99 周人起源

文/圖/輯|寒山憶雪

話接上回,經過盤庚後期到武丁早期幾十年的休養生息,加上家馬和戰車的普及,商王國的國力恢復強盛。此後,商軍先後征討亙方、失方、宙方、基方、㔻方,恢復了對運城盆地和臨汾盆地的控制。

控制運城盆地後,商王國重新打通了商王畿(河內)與關中的通道,關中東部的親商方國,以及駐守在驪山西麓的商族人,不用再繞道崤函,可以直接通過運城盆地與王都聯繫。

不過此時商王國還不能全面反攻戎狄,因為關中的親商方國正在受到外敵的威脅,需要商王國的大軍來幫忙解決。

這個外敵,位於涇河中游、關中盆地與隴東高原交界處,甲骨卜辭稱之為「周方」。

這個周方,就是200多年後(從武丁中期算起)滅掉商朝的周王國前身。

在周人的傳說中,他們的男性始祖可以追溯到「棄」。「棄」是由「有邰氏」的女子姜源踩到巨人(天神)的腳印,而後感孕而生的。作為周人追溯的始祖,「棄」善於經營農業,被陶唐氏的君主封為農官,稱作「后稷」。

周人的祖先來自哪裡,山西還是陝甘?

讀過前文的應該知道,「後」是夏族人對君主的稱呼,相當於「王」,「稷」則是粟米的上古名稱,也是「江山社稷」中的最後一個字,代指農業。

「后稷」死後,不窟成為周族人的首領。根據《史記》記載,在不窟末年,夏王朝衰落,不窟的農官職位被廢棄,他率領族人逃往到戎狄之間。此後,周族人經歷鞠、公劉兩代首領,重操農業,在「豳」地定居。

此後,周族人在豳地又經歷慶節、皇僕、差弗、毀隃、公非、高圉、亞圉、公叔祖類、公亶父九代首領。公亶父在位時,戎狄侵擾豳地,周族人在亶父的率領下,遷徙到岐山南麓的周原。

周人的祖先來自哪裡,山西還是陝甘?

遷居周原後,周族人得以避開戎狄侵擾,從容發揮他們的專長,開墾農田,部族實力很快恢復,公亶父也因此被周人追封為「太王」。

太王之後,周族人在周原又經歷季歷、文王兩代君主,再後面的事情,就是武王滅商,也就為我們大家所熟知了。

在這裡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如果周人始祖真的如傳說中那樣,生活在帝堯的年代,那麼到商周之際,則是跨越了整個先夏和夏商時代,共1100多年的時間。

在這1100多年的時間,夏王國經歷了17位君主,商王國經歷了31位君主,共計48位君主,而周部族則僅僅只經歷了14位君主。按照時間平均來算,周族人的每位君主在位時間平均達到70多年,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對於這個問題,有幾種解釋。一種是認為,周族人經歷了漫長的無文字時代,部族首領的世系僅僅靠口口相傳,也就漏掉了很多。這種說法比較籠統,當然也就能比較籠統的解釋這個問題。

另一種說法認為,周族人的首領后稷,並非是帝堯時代的人,而是夏朝末期的人。周人得天下之後,把自己的始祖往前提前了幾百年。后稷的兒子不窟繼位後,夏后氏政衰,也正是夏亡商興的時代。不窟逃亡到戎狄之間,也正是因為商族人西征,周人不甘於被商人統治。

還有一種說法,與第二種說法大同小異。小異的地方在於,這一說法認為棄的確是帝堯時代的人,但后稷並非是人名,而是首領稱號或者官職名稱,從帝堯到夏末,后稷的職位經歷了好幾代周人首領。

這兩種說法各有道理,因為缺乏考古證據,我們只能說這兩種可能性都是存在的。不過即便不窟是夏朝末期的周人首領,從商初商王國西征到商國滅亡,也有450多年的時間,商朝在這段時間經歷了14代25位商王,而周族人只經歷了13位君主。

顯然,周人的這13位君主世系之間,也漏掉了不少君主。

不管是上述的哪種情況,不窟處在夏末商初時代是大概率的。不過對於周族人最早的領地——邰地所處的位置,還有爭議。

一種說法認為周人祖地之邰,位於現在的關中中部偏西,現在西安市西部的武功縣一帶,那裡古稱斄縣。一種說法認為,邰地位於現在的山西汾河盆地(河東),根據是后稷是帝堯的臣屬,而河東地區又有很多后稷的傳說,如稷山、稷亭等地名。

兩種說法孰真孰假,考古可以稍微佐證一下。考古發現,先周文化(涇河中下游的鄭家坡類型文化)中有一類陶器的器型,與夏時代的河東型夏文化(二里頭文化東下馮類型)中的部分陶器非常類似。可以確認,周族人中有一部分人人群來自於晉西南地區。

但是同樣的,先周文化也有幾類陶器,分別來自於晉陝高原北部的朱開溝文化和關中西部的劉家文化,這就無法肯定周族人中的「王室貴族」是否來自於晉西南了。

不過,後來的歷史給了新的佐證。武丁的曾孫武乙時代,商國人多次征討一個叫「召方」的方國。召方與商王畿所在的河內地區距離很近,可能位於山西中部地區。召方在商國的打壓下,被迫往西遷徙,投靠了與他們同姓的周國。文王后期登上歷史舞臺、最終成為燕國始祖的召公奭,就是召方的貴族後裔。

因為召方曾經距離商國比較近,受到商文化的影響很大。比如商人習慣使用的以天干區分的日名,甲乙丙丁之類,作為召方後裔的燕國王室,在分封到燕地的初期,依然還在使用。比如青銅銘文裡出現的「召伯父辛」等。

也就是說,召國與周國同為姬姓方國,在夏末商初之際,商人西征,姬姓部族一分為二,一部分逃到關中北側的豳地,涇河流域中游,一部分逃到山西中部,距離商王畿很近。這樣一來,最早的姬姓部族,最大的可能就是來自兩地之間的晉西南地區了。

如果再結合上文提到陶器器型的關聯,那麼周人的王族起源於晉西南的可能,就非常大了。而周人傳說中的祖地——邰,位於晉西南的可能性也就最大了。

這樣一來,我們的推論和前文「商國西征」一節中的描述就吻合了。

公元前1510年左右,商王大庚在位時期,因為中原地區和平安定,商貴族人口增加,對食鹽、青銅原料的需求增大,因而西征汾渭盆地,目的在於控制中條山和秦嶺的銅礦與錫礦,以及運城盆地的鹽池(解池)。

在商族西征的過程中,生活在晉西南的姬姓部族不願臣服商族人,因而一分為二,遷離故土。北支召方一系,逃亡晉中一帶,南支周方一系,逃亡關中盆地。

最終,商族人征服了關中東部地區,周人在首領不窟的率領下繼續逃亡。此時的關中西部是劉家文化下的「姜戎」(姜姓戎人)領地,周人只能沿著涇河往西北遷徙,進入到涇河中游的豳地。

周人的祖先來自哪裡,山西還是陝甘?

豳地位於今天的彬州、旬邑縣一帶,是隴東高原與關中盆地的交接處。這裡西靠千山,東依橋山,兩山之間有一段臺原地區,地勢稍微平坦一些,又靠近水源,適宜農業耕作。在上古時代,人煙稀少,這裡東西兩山分列,山谷之間野豬成群,周人便創造了很形象的「豳」字來指代此地。

周人的祖先來自哪裡,山西還是陝甘?

如果我們對豳地還是沒有什麼概念的話,那麼提到詩經,很多人就應該有印象了。詩經裡有一句經典而著名的詩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就是出自其中的《豳風》部分。而《豳風》,就是西周時豳地居民創作的詩歌。

"周人的祖先來自哪裡,山西還是陝甘?

微信公眾號|寒山噴史

《上古先漢民族史》系列

99 周人起源

文/圖/輯|寒山憶雪

話接上回,經過盤庚後期到武丁早期幾十年的休養生息,加上家馬和戰車的普及,商王國的國力恢復強盛。此後,商軍先後征討亙方、失方、宙方、基方、㔻方,恢復了對運城盆地和臨汾盆地的控制。

控制運城盆地後,商王國重新打通了商王畿(河內)與關中的通道,關中東部的親商方國,以及駐守在驪山西麓的商族人,不用再繞道崤函,可以直接通過運城盆地與王都聯繫。

不過此時商王國還不能全面反攻戎狄,因為關中的親商方國正在受到外敵的威脅,需要商王國的大軍來幫忙解決。

這個外敵,位於涇河中游、關中盆地與隴東高原交界處,甲骨卜辭稱之為「周方」。

這個周方,就是200多年後(從武丁中期算起)滅掉商朝的周王國前身。

在周人的傳說中,他們的男性始祖可以追溯到「棄」。「棄」是由「有邰氏」的女子姜源踩到巨人(天神)的腳印,而後感孕而生的。作為周人追溯的始祖,「棄」善於經營農業,被陶唐氏的君主封為農官,稱作「后稷」。

周人的祖先來自哪裡,山西還是陝甘?

讀過前文的應該知道,「後」是夏族人對君主的稱呼,相當於「王」,「稷」則是粟米的上古名稱,也是「江山社稷」中的最後一個字,代指農業。

「后稷」死後,不窟成為周族人的首領。根據《史記》記載,在不窟末年,夏王朝衰落,不窟的農官職位被廢棄,他率領族人逃往到戎狄之間。此後,周族人經歷鞠、公劉兩代首領,重操農業,在「豳」地定居。

此後,周族人在豳地又經歷慶節、皇僕、差弗、毀隃、公非、高圉、亞圉、公叔祖類、公亶父九代首領。公亶父在位時,戎狄侵擾豳地,周族人在亶父的率領下,遷徙到岐山南麓的周原。

周人的祖先來自哪裡,山西還是陝甘?

遷居周原後,周族人得以避開戎狄侵擾,從容發揮他們的專長,開墾農田,部族實力很快恢復,公亶父也因此被周人追封為「太王」。

太王之後,周族人在周原又經歷季歷、文王兩代君主,再後面的事情,就是武王滅商,也就為我們大家所熟知了。

在這裡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如果周人始祖真的如傳說中那樣,生活在帝堯的年代,那麼到商周之際,則是跨越了整個先夏和夏商時代,共1100多年的時間。

在這1100多年的時間,夏王國經歷了17位君主,商王國經歷了31位君主,共計48位君主,而周部族則僅僅只經歷了14位君主。按照時間平均來算,周族人的每位君主在位時間平均達到70多年,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對於這個問題,有幾種解釋。一種是認為,周族人經歷了漫長的無文字時代,部族首領的世系僅僅靠口口相傳,也就漏掉了很多。這種說法比較籠統,當然也就能比較籠統的解釋這個問題。

另一種說法認為,周族人的首領后稷,並非是帝堯時代的人,而是夏朝末期的人。周人得天下之後,把自己的始祖往前提前了幾百年。后稷的兒子不窟繼位後,夏后氏政衰,也正是夏亡商興的時代。不窟逃亡到戎狄之間,也正是因為商族人西征,周人不甘於被商人統治。

還有一種說法,與第二種說法大同小異。小異的地方在於,這一說法認為棄的確是帝堯時代的人,但后稷並非是人名,而是首領稱號或者官職名稱,從帝堯到夏末,后稷的職位經歷了好幾代周人首領。

這兩種說法各有道理,因為缺乏考古證據,我們只能說這兩種可能性都是存在的。不過即便不窟是夏朝末期的周人首領,從商初商王國西征到商國滅亡,也有450多年的時間,商朝在這段時間經歷了14代25位商王,而周族人只經歷了13位君主。

顯然,周人的這13位君主世系之間,也漏掉了不少君主。

不管是上述的哪種情況,不窟處在夏末商初時代是大概率的。不過對於周族人最早的領地——邰地所處的位置,還有爭議。

一種說法認為周人祖地之邰,位於現在的關中中部偏西,現在西安市西部的武功縣一帶,那裡古稱斄縣。一種說法認為,邰地位於現在的山西汾河盆地(河東),根據是后稷是帝堯的臣屬,而河東地區又有很多后稷的傳說,如稷山、稷亭等地名。

兩種說法孰真孰假,考古可以稍微佐證一下。考古發現,先周文化(涇河中下游的鄭家坡類型文化)中有一類陶器的器型,與夏時代的河東型夏文化(二里頭文化東下馮類型)中的部分陶器非常類似。可以確認,周族人中有一部分人人群來自於晉西南地區。

但是同樣的,先周文化也有幾類陶器,分別來自於晉陝高原北部的朱開溝文化和關中西部的劉家文化,這就無法肯定周族人中的「王室貴族」是否來自於晉西南了。

不過,後來的歷史給了新的佐證。武丁的曾孫武乙時代,商國人多次征討一個叫「召方」的方國。召方與商王畿所在的河內地區距離很近,可能位於山西中部地區。召方在商國的打壓下,被迫往西遷徙,投靠了與他們同姓的周國。文王后期登上歷史舞臺、最終成為燕國始祖的召公奭,就是召方的貴族後裔。

因為召方曾經距離商國比較近,受到商文化的影響很大。比如商人習慣使用的以天干區分的日名,甲乙丙丁之類,作為召方後裔的燕國王室,在分封到燕地的初期,依然還在使用。比如青銅銘文裡出現的「召伯父辛」等。

也就是說,召國與周國同為姬姓方國,在夏末商初之際,商人西征,姬姓部族一分為二,一部分逃到關中北側的豳地,涇河流域中游,一部分逃到山西中部,距離商王畿很近。這樣一來,最早的姬姓部族,最大的可能就是來自兩地之間的晉西南地區了。

如果再結合上文提到陶器器型的關聯,那麼周人的王族起源於晉西南的可能,就非常大了。而周人傳說中的祖地——邰,位於晉西南的可能性也就最大了。

這樣一來,我們的推論和前文「商國西征」一節中的描述就吻合了。

公元前1510年左右,商王大庚在位時期,因為中原地區和平安定,商貴族人口增加,對食鹽、青銅原料的需求增大,因而西征汾渭盆地,目的在於控制中條山和秦嶺的銅礦與錫礦,以及運城盆地的鹽池(解池)。

在商族西征的過程中,生活在晉西南的姬姓部族不願臣服商族人,因而一分為二,遷離故土。北支召方一系,逃亡晉中一帶,南支周方一系,逃亡關中盆地。

最終,商族人征服了關中東部地區,周人在首領不窟的率領下繼續逃亡。此時的關中西部是劉家文化下的「姜戎」(姜姓戎人)領地,周人只能沿著涇河往西北遷徙,進入到涇河中游的豳地。

周人的祖先來自哪裡,山西還是陝甘?

豳地位於今天的彬州、旬邑縣一帶,是隴東高原與關中盆地的交接處。這裡西靠千山,東依橋山,兩山之間有一段臺原地區,地勢稍微平坦一些,又靠近水源,適宜農業耕作。在上古時代,人煙稀少,這裡東西兩山分列,山谷之間野豬成群,周人便創造了很形象的「豳」字來指代此地。

周人的祖先來自哪裡,山西還是陝甘?

如果我們對豳地還是沒有什麼概念的話,那麼提到詩經,很多人就應該有印象了。詩經裡有一句經典而著名的詩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就是出自其中的《豳風》部分。而《豳風》,就是西周時豳地居民創作的詩歌。

周人的祖先來自哪裡,山西還是陝甘?

回到豳地,這樣資源豐富、氣候適宜的地區,無論是南面以農耕為主業的姜姓部族,還是北面半農半牧的戎狄部族,應該早已佔據這裡,又怎麼會留給周人呢?

恰恰就在於,豳地處在隴東高原(當時稱作大原、太原)戎狄和關中西部姜戎的交界處,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兩者中無論是哪一方佔據此地,都會對對方形成巨大的壓力。頻繁的爭奪此地,導致久而久之,兩者都把此地當作緩衝地帶。

"周人的祖先來自哪裡,山西還是陝甘?

微信公眾號|寒山噴史

《上古先漢民族史》系列

99 周人起源

文/圖/輯|寒山憶雪

話接上回,經過盤庚後期到武丁早期幾十年的休養生息,加上家馬和戰車的普及,商王國的國力恢復強盛。此後,商軍先後征討亙方、失方、宙方、基方、㔻方,恢復了對運城盆地和臨汾盆地的控制。

控制運城盆地後,商王國重新打通了商王畿(河內)與關中的通道,關中東部的親商方國,以及駐守在驪山西麓的商族人,不用再繞道崤函,可以直接通過運城盆地與王都聯繫。

不過此時商王國還不能全面反攻戎狄,因為關中的親商方國正在受到外敵的威脅,需要商王國的大軍來幫忙解決。

這個外敵,位於涇河中游、關中盆地與隴東高原交界處,甲骨卜辭稱之為「周方」。

這個周方,就是200多年後(從武丁中期算起)滅掉商朝的周王國前身。

在周人的傳說中,他們的男性始祖可以追溯到「棄」。「棄」是由「有邰氏」的女子姜源踩到巨人(天神)的腳印,而後感孕而生的。作為周人追溯的始祖,「棄」善於經營農業,被陶唐氏的君主封為農官,稱作「后稷」。

周人的祖先來自哪裡,山西還是陝甘?

讀過前文的應該知道,「後」是夏族人對君主的稱呼,相當於「王」,「稷」則是粟米的上古名稱,也是「江山社稷」中的最後一個字,代指農業。

「后稷」死後,不窟成為周族人的首領。根據《史記》記載,在不窟末年,夏王朝衰落,不窟的農官職位被廢棄,他率領族人逃往到戎狄之間。此後,周族人經歷鞠、公劉兩代首領,重操農業,在「豳」地定居。

此後,周族人在豳地又經歷慶節、皇僕、差弗、毀隃、公非、高圉、亞圉、公叔祖類、公亶父九代首領。公亶父在位時,戎狄侵擾豳地,周族人在亶父的率領下,遷徙到岐山南麓的周原。

周人的祖先來自哪裡,山西還是陝甘?

遷居周原後,周族人得以避開戎狄侵擾,從容發揮他們的專長,開墾農田,部族實力很快恢復,公亶父也因此被周人追封為「太王」。

太王之後,周族人在周原又經歷季歷、文王兩代君主,再後面的事情,就是武王滅商,也就為我們大家所熟知了。

在這裡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如果周人始祖真的如傳說中那樣,生活在帝堯的年代,那麼到商周之際,則是跨越了整個先夏和夏商時代,共1100多年的時間。

在這1100多年的時間,夏王國經歷了17位君主,商王國經歷了31位君主,共計48位君主,而周部族則僅僅只經歷了14位君主。按照時間平均來算,周族人的每位君主在位時間平均達到70多年,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對於這個問題,有幾種解釋。一種是認為,周族人經歷了漫長的無文字時代,部族首領的世系僅僅靠口口相傳,也就漏掉了很多。這種說法比較籠統,當然也就能比較籠統的解釋這個問題。

另一種說法認為,周族人的首領后稷,並非是帝堯時代的人,而是夏朝末期的人。周人得天下之後,把自己的始祖往前提前了幾百年。后稷的兒子不窟繼位後,夏后氏政衰,也正是夏亡商興的時代。不窟逃亡到戎狄之間,也正是因為商族人西征,周人不甘於被商人統治。

還有一種說法,與第二種說法大同小異。小異的地方在於,這一說法認為棄的確是帝堯時代的人,但后稷並非是人名,而是首領稱號或者官職名稱,從帝堯到夏末,后稷的職位經歷了好幾代周人首領。

這兩種說法各有道理,因為缺乏考古證據,我們只能說這兩種可能性都是存在的。不過即便不窟是夏朝末期的周人首領,從商初商王國西征到商國滅亡,也有450多年的時間,商朝在這段時間經歷了14代25位商王,而周族人只經歷了13位君主。

顯然,周人的這13位君主世系之間,也漏掉了不少君主。

不管是上述的哪種情況,不窟處在夏末商初時代是大概率的。不過對於周族人最早的領地——邰地所處的位置,還有爭議。

一種說法認為周人祖地之邰,位於現在的關中中部偏西,現在西安市西部的武功縣一帶,那裡古稱斄縣。一種說法認為,邰地位於現在的山西汾河盆地(河東),根據是后稷是帝堯的臣屬,而河東地區又有很多后稷的傳說,如稷山、稷亭等地名。

兩種說法孰真孰假,考古可以稍微佐證一下。考古發現,先周文化(涇河中下游的鄭家坡類型文化)中有一類陶器的器型,與夏時代的河東型夏文化(二里頭文化東下馮類型)中的部分陶器非常類似。可以確認,周族人中有一部分人人群來自於晉西南地區。

但是同樣的,先周文化也有幾類陶器,分別來自於晉陝高原北部的朱開溝文化和關中西部的劉家文化,這就無法肯定周族人中的「王室貴族」是否來自於晉西南了。

不過,後來的歷史給了新的佐證。武丁的曾孫武乙時代,商國人多次征討一個叫「召方」的方國。召方與商王畿所在的河內地區距離很近,可能位於山西中部地區。召方在商國的打壓下,被迫往西遷徙,投靠了與他們同姓的周國。文王后期登上歷史舞臺、最終成為燕國始祖的召公奭,就是召方的貴族後裔。

因為召方曾經距離商國比較近,受到商文化的影響很大。比如商人習慣使用的以天干區分的日名,甲乙丙丁之類,作為召方後裔的燕國王室,在分封到燕地的初期,依然還在使用。比如青銅銘文裡出現的「召伯父辛」等。

也就是說,召國與周國同為姬姓方國,在夏末商初之際,商人西征,姬姓部族一分為二,一部分逃到關中北側的豳地,涇河流域中游,一部分逃到山西中部,距離商王畿很近。這樣一來,最早的姬姓部族,最大的可能就是來自兩地之間的晉西南地區了。

如果再結合上文提到陶器器型的關聯,那麼周人的王族起源於晉西南的可能,就非常大了。而周人傳說中的祖地——邰,位於晉西南的可能性也就最大了。

這樣一來,我們的推論和前文「商國西征」一節中的描述就吻合了。

公元前1510年左右,商王大庚在位時期,因為中原地區和平安定,商貴族人口增加,對食鹽、青銅原料的需求增大,因而西征汾渭盆地,目的在於控制中條山和秦嶺的銅礦與錫礦,以及運城盆地的鹽池(解池)。

在商族西征的過程中,生活在晉西南的姬姓部族不願臣服商族人,因而一分為二,遷離故土。北支召方一系,逃亡晉中一帶,南支周方一系,逃亡關中盆地。

最終,商族人征服了關中東部地區,周人在首領不窟的率領下繼續逃亡。此時的關中西部是劉家文化下的「姜戎」(姜姓戎人)領地,周人只能沿著涇河往西北遷徙,進入到涇河中游的豳地。

周人的祖先來自哪裡,山西還是陝甘?

豳地位於今天的彬州、旬邑縣一帶,是隴東高原與關中盆地的交接處。這裡西靠千山,東依橋山,兩山之間有一段臺原地區,地勢稍微平坦一些,又靠近水源,適宜農業耕作。在上古時代,人煙稀少,這裡東西兩山分列,山谷之間野豬成群,周人便創造了很形象的「豳」字來指代此地。

周人的祖先來自哪裡,山西還是陝甘?

如果我們對豳地還是沒有什麼概念的話,那麼提到詩經,很多人就應該有印象了。詩經裡有一句經典而著名的詩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就是出自其中的《豳風》部分。而《豳風》,就是西周時豳地居民創作的詩歌。

周人的祖先來自哪裡,山西還是陝甘?

回到豳地,這樣資源豐富、氣候適宜的地區,無論是南面以農耕為主業的姜姓部族,還是北面半農半牧的戎狄部族,應該早已佔據這裡,又怎麼會留給周人呢?

恰恰就在於,豳地處在隴東高原(當時稱作大原、太原)戎狄和關中西部姜戎的交界處,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兩者中無論是哪一方佔據此地,都會對對方形成巨大的壓力。頻繁的爭奪此地,導致久而久之,兩者都把此地當作緩衝地帶。

周人的祖先來自哪裡,山西還是陝甘?

周人作為逃亡的部族,勢力非常弱小,佔據豳地後,並不能對南北兩個大部族形成威脅,反而強化了原先的緩衝地帶的作用。就這樣,到不窟的孫子公劉時代,周人就在這片方圓不到五十里的山谷平原紮下根了。

根據常理判斷,公劉應當處在商王太戊時代(公元前1447年-公元前1393年之間)。此時的商王國西佔汾渭盆地,南佔江漢地區,東拓豫東南和淮西,面積擴大到30多萬平方公里(相當於現在的兩三個省),東西方向和南北方向都超過500公里,是真正的千里之國。

而此時的周國,面積僅僅只有一兩千平方公里(相當於現在的一個縣),東西、南北都不過三五十里,是五十里之小國。

"周人的祖先來自哪裡,山西還是陝甘?

微信公眾號|寒山噴史

《上古先漢民族史》系列

99 周人起源

文/圖/輯|寒山憶雪

話接上回,經過盤庚後期到武丁早期幾十年的休養生息,加上家馬和戰車的普及,商王國的國力恢復強盛。此後,商軍先後征討亙方、失方、宙方、基方、㔻方,恢復了對運城盆地和臨汾盆地的控制。

控制運城盆地後,商王國重新打通了商王畿(河內)與關中的通道,關中東部的親商方國,以及駐守在驪山西麓的商族人,不用再繞道崤函,可以直接通過運城盆地與王都聯繫。

不過此時商王國還不能全面反攻戎狄,因為關中的親商方國正在受到外敵的威脅,需要商王國的大軍來幫忙解決。

這個外敵,位於涇河中游、關中盆地與隴東高原交界處,甲骨卜辭稱之為「周方」。

這個周方,就是200多年後(從武丁中期算起)滅掉商朝的周王國前身。

在周人的傳說中,他們的男性始祖可以追溯到「棄」。「棄」是由「有邰氏」的女子姜源踩到巨人(天神)的腳印,而後感孕而生的。作為周人追溯的始祖,「棄」善於經營農業,被陶唐氏的君主封為農官,稱作「后稷」。

周人的祖先來自哪裡,山西還是陝甘?

讀過前文的應該知道,「後」是夏族人對君主的稱呼,相當於「王」,「稷」則是粟米的上古名稱,也是「江山社稷」中的最後一個字,代指農業。

「后稷」死後,不窟成為周族人的首領。根據《史記》記載,在不窟末年,夏王朝衰落,不窟的農官職位被廢棄,他率領族人逃往到戎狄之間。此後,周族人經歷鞠、公劉兩代首領,重操農業,在「豳」地定居。

此後,周族人在豳地又經歷慶節、皇僕、差弗、毀隃、公非、高圉、亞圉、公叔祖類、公亶父九代首領。公亶父在位時,戎狄侵擾豳地,周族人在亶父的率領下,遷徙到岐山南麓的周原。

周人的祖先來自哪裡,山西還是陝甘?

遷居周原後,周族人得以避開戎狄侵擾,從容發揮他們的專長,開墾農田,部族實力很快恢復,公亶父也因此被周人追封為「太王」。

太王之後,周族人在周原又經歷季歷、文王兩代君主,再後面的事情,就是武王滅商,也就為我們大家所熟知了。

在這裡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如果周人始祖真的如傳說中那樣,生活在帝堯的年代,那麼到商周之際,則是跨越了整個先夏和夏商時代,共1100多年的時間。

在這1100多年的時間,夏王國經歷了17位君主,商王國經歷了31位君主,共計48位君主,而周部族則僅僅只經歷了14位君主。按照時間平均來算,周族人的每位君主在位時間平均達到70多年,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對於這個問題,有幾種解釋。一種是認為,周族人經歷了漫長的無文字時代,部族首領的世系僅僅靠口口相傳,也就漏掉了很多。這種說法比較籠統,當然也就能比較籠統的解釋這個問題。

另一種說法認為,周族人的首領后稷,並非是帝堯時代的人,而是夏朝末期的人。周人得天下之後,把自己的始祖往前提前了幾百年。后稷的兒子不窟繼位後,夏后氏政衰,也正是夏亡商興的時代。不窟逃亡到戎狄之間,也正是因為商族人西征,周人不甘於被商人統治。

還有一種說法,與第二種說法大同小異。小異的地方在於,這一說法認為棄的確是帝堯時代的人,但后稷並非是人名,而是首領稱號或者官職名稱,從帝堯到夏末,后稷的職位經歷了好幾代周人首領。

這兩種說法各有道理,因為缺乏考古證據,我們只能說這兩種可能性都是存在的。不過即便不窟是夏朝末期的周人首領,從商初商王國西征到商國滅亡,也有450多年的時間,商朝在這段時間經歷了14代25位商王,而周族人只經歷了13位君主。

顯然,周人的這13位君主世系之間,也漏掉了不少君主。

不管是上述的哪種情況,不窟處在夏末商初時代是大概率的。不過對於周族人最早的領地——邰地所處的位置,還有爭議。

一種說法認為周人祖地之邰,位於現在的關中中部偏西,現在西安市西部的武功縣一帶,那裡古稱斄縣。一種說法認為,邰地位於現在的山西汾河盆地(河東),根據是后稷是帝堯的臣屬,而河東地區又有很多后稷的傳說,如稷山、稷亭等地名。

兩種說法孰真孰假,考古可以稍微佐證一下。考古發現,先周文化(涇河中下游的鄭家坡類型文化)中有一類陶器的器型,與夏時代的河東型夏文化(二里頭文化東下馮類型)中的部分陶器非常類似。可以確認,周族人中有一部分人人群來自於晉西南地區。

但是同樣的,先周文化也有幾類陶器,分別來自於晉陝高原北部的朱開溝文化和關中西部的劉家文化,這就無法肯定周族人中的「王室貴族」是否來自於晉西南了。

不過,後來的歷史給了新的佐證。武丁的曾孫武乙時代,商國人多次征討一個叫「召方」的方國。召方與商王畿所在的河內地區距離很近,可能位於山西中部地區。召方在商國的打壓下,被迫往西遷徙,投靠了與他們同姓的周國。文王后期登上歷史舞臺、最終成為燕國始祖的召公奭,就是召方的貴族後裔。

因為召方曾經距離商國比較近,受到商文化的影響很大。比如商人習慣使用的以天干區分的日名,甲乙丙丁之類,作為召方後裔的燕國王室,在分封到燕地的初期,依然還在使用。比如青銅銘文裡出現的「召伯父辛」等。

也就是說,召國與周國同為姬姓方國,在夏末商初之際,商人西征,姬姓部族一分為二,一部分逃到關中北側的豳地,涇河流域中游,一部分逃到山西中部,距離商王畿很近。這樣一來,最早的姬姓部族,最大的可能就是來自兩地之間的晉西南地區了。

如果再結合上文提到陶器器型的關聯,那麼周人的王族起源於晉西南的可能,就非常大了。而周人傳說中的祖地——邰,位於晉西南的可能性也就最大了。

這樣一來,我們的推論和前文「商國西征」一節中的描述就吻合了。

公元前1510年左右,商王大庚在位時期,因為中原地區和平安定,商貴族人口增加,對食鹽、青銅原料的需求增大,因而西征汾渭盆地,目的在於控制中條山和秦嶺的銅礦與錫礦,以及運城盆地的鹽池(解池)。

在商族西征的過程中,生活在晉西南的姬姓部族不願臣服商族人,因而一分為二,遷離故土。北支召方一系,逃亡晉中一帶,南支周方一系,逃亡關中盆地。

最終,商族人征服了關中東部地區,周人在首領不窟的率領下繼續逃亡。此時的關中西部是劉家文化下的「姜戎」(姜姓戎人)領地,周人只能沿著涇河往西北遷徙,進入到涇河中游的豳地。

周人的祖先來自哪裡,山西還是陝甘?

豳地位於今天的彬州、旬邑縣一帶,是隴東高原與關中盆地的交接處。這裡西靠千山,東依橋山,兩山之間有一段臺原地區,地勢稍微平坦一些,又靠近水源,適宜農業耕作。在上古時代,人煙稀少,這裡東西兩山分列,山谷之間野豬成群,周人便創造了很形象的「豳」字來指代此地。

周人的祖先來自哪裡,山西還是陝甘?

如果我們對豳地還是沒有什麼概念的話,那麼提到詩經,很多人就應該有印象了。詩經裡有一句經典而著名的詩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就是出自其中的《豳風》部分。而《豳風》,就是西周時豳地居民創作的詩歌。

周人的祖先來自哪裡,山西還是陝甘?

回到豳地,這樣資源豐富、氣候適宜的地區,無論是南面以農耕為主業的姜姓部族,還是北面半農半牧的戎狄部族,應該早已佔據這裡,又怎麼會留給周人呢?

恰恰就在於,豳地處在隴東高原(當時稱作大原、太原)戎狄和關中西部姜戎的交界處,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兩者中無論是哪一方佔據此地,都會對對方形成巨大的壓力。頻繁的爭奪此地,導致久而久之,兩者都把此地當作緩衝地帶。

周人的祖先來自哪裡,山西還是陝甘?

周人作為逃亡的部族,勢力非常弱小,佔據豳地後,並不能對南北兩個大部族形成威脅,反而強化了原先的緩衝地帶的作用。就這樣,到不窟的孫子公劉時代,周人就在這片方圓不到五十里的山谷平原紮下根了。

根據常理判斷,公劉應當處在商王太戊時代(公元前1447年-公元前1393年之間)。此時的商王國西佔汾渭盆地,南佔江漢地區,東拓豫東南和淮西,面積擴大到30多萬平方公里(相當於現在的兩三個省),東西方向和南北方向都超過500公里,是真正的千里之國。

而此時的周國,面積僅僅只有一兩千平方公里(相當於現在的一個縣),東西、南北都不過三五十里,是五十里之小國。

周人的祖先來自哪裡,山西還是陝甘?

那麼,這樣的小國,又是如何在200多年後的商王武丁時代,對商王國的西部方國形成威脅,並引起商國的重點關注的呢?

我們下節繼續解讀。

-END-

本文為寒山噴史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文章來源及原作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