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海潮青年:100個視角,就有100個山東,而且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山東,其觀念之懸殊,讓人不得不多看一眼,當下的山東,談論差距成了熱點,哀嘆落後成了時髦,因為既不會追熱點,也不上心於趕時髦,於是就有了這篇分享,以地理視角,看山東的軌跡。

經濟對人文、歷史、文化有多大的影響,在當下的山東可見一斑,因為經濟發展暫時有困難,所以不少人認為其文化、歷史積澱、風俗習慣均成了劣勢,熱情好客的酒文化、江湖俠義的性格也被人們看成了落伍的因子。

而在最早期,地理環境才是影響山東各地最大的因素,地理環境不僅塑造了山東的文化、人文、人群秉性,深刻影響山東歷史進程,也關係著山東經濟的興衰。

"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海潮青年:100個視角,就有100個山東,而且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山東,其觀念之懸殊,讓人不得不多看一眼,當下的山東,談論差距成了熱點,哀嘆落後成了時髦,因為既不會追熱點,也不上心於趕時髦,於是就有了這篇分享,以地理視角,看山東的軌跡。

經濟對人文、歷史、文化有多大的影響,在當下的山東可見一斑,因為經濟發展暫時有困難,所以不少人認為其文化、歷史積澱、風俗習慣均成了劣勢,熱情好客的酒文化、江湖俠義的性格也被人們看成了落伍的因子。

而在最早期,地理環境才是影響山東各地最大的因素,地理環境不僅塑造了山東的文化、人文、人群秉性,深刻影響山東歷史進程,也關係著山東經濟的興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既有一馬平川的原野,還有複雜崎嶇的山丘,更有洶湧澎湃的海洋,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些地理因素塑造了山東的人文、文化,更是改變了山東,這其中以丘陵為甚,從華北平原到黃渤海濱,山東丘陵如何改變了齊魯大地?平原與海洋之間的丘陵,是怎麼讓山東變得兩面三面的呢?

華北平原與山東

華北平原的基底構造屬於華北陸臺斷陷區,在新近紀上新世和第四紀中,由於黃河、海河、淮河、灤河夾帶的泥沙在這斷陷區中沉積,數千萬年衝擊出了連片的大平原,即為今天的華北平原,也被稱為黃淮海平原。

"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海潮青年:100個視角,就有100個山東,而且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山東,其觀念之懸殊,讓人不得不多看一眼,當下的山東,談論差距成了熱點,哀嘆落後成了時髦,因為既不會追熱點,也不上心於趕時髦,於是就有了這篇分享,以地理視角,看山東的軌跡。

經濟對人文、歷史、文化有多大的影響,在當下的山東可見一斑,因為經濟發展暫時有困難,所以不少人認為其文化、歷史積澱、風俗習慣均成了劣勢,熱情好客的酒文化、江湖俠義的性格也被人們看成了落伍的因子。

而在最早期,地理環境才是影響山東各地最大的因素,地理環境不僅塑造了山東的文化、人文、人群秉性,深刻影響山東歷史進程,也關係著山東經濟的興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既有一馬平川的原野,還有複雜崎嶇的山丘,更有洶湧澎湃的海洋,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些地理因素塑造了山東的人文、文化,更是改變了山東,這其中以丘陵為甚,從華北平原到黃渤海濱,山東丘陵如何改變了齊魯大地?平原與海洋之間的丘陵,是怎麼讓山東變得兩面三面的呢?

華北平原與山東

華北平原的基底構造屬於華北陸臺斷陷區,在新近紀上新世和第四紀中,由於黃河、海河、淮河、灤河夾帶的泥沙在這斷陷區中沉積,數千萬年衝擊出了連片的大平原,即為今天的華北平原,也被稱為黃淮海平原。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的魯西北平原、魯西南平原均屬於華北平原的一部分,這裡農業開發早,農耕文化濃厚,是華夏文明中心區域的重要部分,也是古代山東地區與其他地區相互較量的舞臺,當年齊國為了奪取華北平原的控制權,多次與趙燕兩國進行較量,明時的山東布政司、清時的山東省才選擇了濟南府作為首府。

"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海潮青年:100個視角,就有100個山東,而且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山東,其觀念之懸殊,讓人不得不多看一眼,當下的山東,談論差距成了熱點,哀嘆落後成了時髦,因為既不會追熱點,也不上心於趕時髦,於是就有了這篇分享,以地理視角,看山東的軌跡。

經濟對人文、歷史、文化有多大的影響,在當下的山東可見一斑,因為經濟發展暫時有困難,所以不少人認為其文化、歷史積澱、風俗習慣均成了劣勢,熱情好客的酒文化、江湖俠義的性格也被人們看成了落伍的因子。

而在最早期,地理環境才是影響山東各地最大的因素,地理環境不僅塑造了山東的文化、人文、人群秉性,深刻影響山東歷史進程,也關係著山東經濟的興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既有一馬平川的原野,還有複雜崎嶇的山丘,更有洶湧澎湃的海洋,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些地理因素塑造了山東的人文、文化,更是改變了山東,這其中以丘陵為甚,從華北平原到黃渤海濱,山東丘陵如何改變了齊魯大地?平原與海洋之間的丘陵,是怎麼讓山東變得兩面三面的呢?

華北平原與山東

華北平原的基底構造屬於華北陸臺斷陷區,在新近紀上新世和第四紀中,由於黃河、海河、淮河、灤河夾帶的泥沙在這斷陷區中沉積,數千萬年衝擊出了連片的大平原,即為今天的華北平原,也被稱為黃淮海平原。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的魯西北平原、魯西南平原均屬於華北平原的一部分,這裡農業開發早,農耕文化濃厚,是華夏文明中心區域的重要部分,也是古代山東地區與其他地區相互較量的舞臺,當年齊國為了奪取華北平原的控制權,多次與趙燕兩國進行較量,明時的山東布政司、清時的山東省才選擇了濟南府作為首府。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華北平原棉花田

當下山東的16個地級市中,至少有9個城市市域的局部或全部位於華北平原,這裡除了良田,還有油田:濟南、濱州、德州的小麥、玉米、棉花,聊城的小麥、玉米、蔬菜,菏澤的小麥、玉米、大豆,濟寧的蔬菜、大蒜、水稻,東營的油田和石油工業,可以說華北平原就是山東的“糧棉油之庫”,讓山東成了我國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重點產區。

"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海潮青年:100個視角,就有100個山東,而且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山東,其觀念之懸殊,讓人不得不多看一眼,當下的山東,談論差距成了熱點,哀嘆落後成了時髦,因為既不會追熱點,也不上心於趕時髦,於是就有了這篇分享,以地理視角,看山東的軌跡。

經濟對人文、歷史、文化有多大的影響,在當下的山東可見一斑,因為經濟發展暫時有困難,所以不少人認為其文化、歷史積澱、風俗習慣均成了劣勢,熱情好客的酒文化、江湖俠義的性格也被人們看成了落伍的因子。

而在最早期,地理環境才是影響山東各地最大的因素,地理環境不僅塑造了山東的文化、人文、人群秉性,深刻影響山東歷史進程,也關係著山東經濟的興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既有一馬平川的原野,還有複雜崎嶇的山丘,更有洶湧澎湃的海洋,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些地理因素塑造了山東的人文、文化,更是改變了山東,這其中以丘陵為甚,從華北平原到黃渤海濱,山東丘陵如何改變了齊魯大地?平原與海洋之間的丘陵,是怎麼讓山東變得兩面三面的呢?

華北平原與山東

華北平原的基底構造屬於華北陸臺斷陷區,在新近紀上新世和第四紀中,由於黃河、海河、淮河、灤河夾帶的泥沙在這斷陷區中沉積,數千萬年衝擊出了連片的大平原,即為今天的華北平原,也被稱為黃淮海平原。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的魯西北平原、魯西南平原均屬於華北平原的一部分,這裡農業開發早,農耕文化濃厚,是華夏文明中心區域的重要部分,也是古代山東地區與其他地區相互較量的舞臺,當年齊國為了奪取華北平原的控制權,多次與趙燕兩國進行較量,明時的山東布政司、清時的山東省才選擇了濟南府作為首府。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華北平原棉花田

當下山東的16個地級市中,至少有9個城市市域的局部或全部位於華北平原,這裡除了良田,還有油田:濟南、濱州、德州的小麥、玉米、棉花,聊城的小麥、玉米、蔬菜,菏澤的小麥、玉米、大豆,濟寧的蔬菜、大蒜、水稻,東營的油田和石油工業,可以說華北平原就是山東的“糧棉油之庫”,讓山東成了我國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重點產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勝利油田

齊國重農商,魯國重文教,無論是魯西北,還是魯西南,平原之上的人們,在數千年的農耕生產中,源於農業經濟的觀念成為了主導,傳統深刻地浸潤著這裡,揹著三千年傳統包袱的地方,對於接受新鮮事物,怎麼也比不上一兩百年前才開啟崛起之路的地方快,這也就能理解了近現代山東的旅途為何不太順利。

黃渤海與山東

渤海是在古生代之前的變質岩上發育的中生代、新生代疊合的沉降盆地,新生代第四紀中頻繁的、擴大化的海侵讓渤海由湖泊變成海洋,至今,渤海的下沉運動仍在持續,是典型的內陸海拗陷盆地型內海,是獨屬於我國的大內海。

"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海潮青年:100個視角,就有100個山東,而且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山東,其觀念之懸殊,讓人不得不多看一眼,當下的山東,談論差距成了熱點,哀嘆落後成了時髦,因為既不會追熱點,也不上心於趕時髦,於是就有了這篇分享,以地理視角,看山東的軌跡。

經濟對人文、歷史、文化有多大的影響,在當下的山東可見一斑,因為經濟發展暫時有困難,所以不少人認為其文化、歷史積澱、風俗習慣均成了劣勢,熱情好客的酒文化、江湖俠義的性格也被人們看成了落伍的因子。

而在最早期,地理環境才是影響山東各地最大的因素,地理環境不僅塑造了山東的文化、人文、人群秉性,深刻影響山東歷史進程,也關係著山東經濟的興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既有一馬平川的原野,還有複雜崎嶇的山丘,更有洶湧澎湃的海洋,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些地理因素塑造了山東的人文、文化,更是改變了山東,這其中以丘陵為甚,從華北平原到黃渤海濱,山東丘陵如何改變了齊魯大地?平原與海洋之間的丘陵,是怎麼讓山東變得兩面三面的呢?

華北平原與山東

華北平原的基底構造屬於華北陸臺斷陷區,在新近紀上新世和第四紀中,由於黃河、海河、淮河、灤河夾帶的泥沙在這斷陷區中沉積,數千萬年衝擊出了連片的大平原,即為今天的華北平原,也被稱為黃淮海平原。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的魯西北平原、魯西南平原均屬於華北平原的一部分,這裡農業開發早,農耕文化濃厚,是華夏文明中心區域的重要部分,也是古代山東地區與其他地區相互較量的舞臺,當年齊國為了奪取華北平原的控制權,多次與趙燕兩國進行較量,明時的山東布政司、清時的山東省才選擇了濟南府作為首府。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華北平原棉花田

當下山東的16個地級市中,至少有9個城市市域的局部或全部位於華北平原,這裡除了良田,還有油田:濟南、濱州、德州的小麥、玉米、棉花,聊城的小麥、玉米、蔬菜,菏澤的小麥、玉米、大豆,濟寧的蔬菜、大蒜、水稻,東營的油田和石油工業,可以說華北平原就是山東的“糧棉油之庫”,讓山東成了我國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重點產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勝利油田

齊國重農商,魯國重文教,無論是魯西北,還是魯西南,平原之上的人們,在數千年的農耕生產中,源於農業經濟的觀念成為了主導,傳統深刻地浸潤著這裡,揹著三千年傳統包袱的地方,對於接受新鮮事物,怎麼也比不上一兩百年前才開啟崛起之路的地方快,這也就能理解了近現代山東的旅途為何不太順利。

黃渤海與山東

渤海是在古生代之前的變質岩上發育的中生代、新生代疊合的沉降盆地,新生代第四紀中頻繁的、擴大化的海侵讓渤海由湖泊變成海洋,至今,渤海的下沉運動仍在持續,是典型的內陸海拗陷盆地型內海,是獨屬於我國的大內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在山東注入渤海,萊州灣西部形成了規模很大的扇形三角洲,讓山東東營成為我國市域面積增長量最大城市,這裡還是世界上面積增長率最快的新生溼地,但也讓山東萊州灣的海水深度小,水深基本在20米以下。

"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海潮青年:100個視角,就有100個山東,而且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山東,其觀念之懸殊,讓人不得不多看一眼,當下的山東,談論差距成了熱點,哀嘆落後成了時髦,因為既不會追熱點,也不上心於趕時髦,於是就有了這篇分享,以地理視角,看山東的軌跡。

經濟對人文、歷史、文化有多大的影響,在當下的山東可見一斑,因為經濟發展暫時有困難,所以不少人認為其文化、歷史積澱、風俗習慣均成了劣勢,熱情好客的酒文化、江湖俠義的性格也被人們看成了落伍的因子。

而在最早期,地理環境才是影響山東各地最大的因素,地理環境不僅塑造了山東的文化、人文、人群秉性,深刻影響山東歷史進程,也關係著山東經濟的興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既有一馬平川的原野,還有複雜崎嶇的山丘,更有洶湧澎湃的海洋,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些地理因素塑造了山東的人文、文化,更是改變了山東,這其中以丘陵為甚,從華北平原到黃渤海濱,山東丘陵如何改變了齊魯大地?平原與海洋之間的丘陵,是怎麼讓山東變得兩面三面的呢?

華北平原與山東

華北平原的基底構造屬於華北陸臺斷陷區,在新近紀上新世和第四紀中,由於黃河、海河、淮河、灤河夾帶的泥沙在這斷陷區中沉積,數千萬年衝擊出了連片的大平原,即為今天的華北平原,也被稱為黃淮海平原。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的魯西北平原、魯西南平原均屬於華北平原的一部分,這裡農業開發早,農耕文化濃厚,是華夏文明中心區域的重要部分,也是古代山東地區與其他地區相互較量的舞臺,當年齊國為了奪取華北平原的控制權,多次與趙燕兩國進行較量,明時的山東布政司、清時的山東省才選擇了濟南府作為首府。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華北平原棉花田

當下山東的16個地級市中,至少有9個城市市域的局部或全部位於華北平原,這裡除了良田,還有油田:濟南、濱州、德州的小麥、玉米、棉花,聊城的小麥、玉米、蔬菜,菏澤的小麥、玉米、大豆,濟寧的蔬菜、大蒜、水稻,東營的油田和石油工業,可以說華北平原就是山東的“糧棉油之庫”,讓山東成了我國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重點產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勝利油田

齊國重農商,魯國重文教,無論是魯西北,還是魯西南,平原之上的人們,在數千年的農耕生產中,源於農業經濟的觀念成為了主導,傳統深刻地浸潤著這裡,揹著三千年傳統包袱的地方,對於接受新鮮事物,怎麼也比不上一兩百年前才開啟崛起之路的地方快,這也就能理解了近現代山東的旅途為何不太順利。

黃渤海與山東

渤海是在古生代之前的變質岩上發育的中生代、新生代疊合的沉降盆地,新生代第四紀中頻繁的、擴大化的海侵讓渤海由湖泊變成海洋,至今,渤海的下沉運動仍在持續,是典型的內陸海拗陷盆地型內海,是獨屬於我國的大內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在山東注入渤海,萊州灣西部形成了規模很大的扇形三角洲,讓山東東營成為我國市域面積增長量最大城市,這裡還是世界上面積增長率最快的新生溼地,但也讓山東萊州灣的海水深度小,水深基本在20米以下。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入海口

濱州、東營、濰坊、煙臺位於渤海之濱,渤海給他們帶來了鹽場,萊州灣鹽區是我國四大海鹽產區之一;渤海給他們帶來了漁場,萊州灣漁場是我國較為重要的漁場之一;渤海還給他們帶來了濱海溼地,生態功能獨特,有極高的價值。

黃海由不同時期不同演化特點的原型盆地並列疊加後形成的大型多旋迴盆地,其構造演化依賴於我國東部大陸架的演化,黃海位於大陸架上,是半封閉的前海,既有陸間海的性質,又有海灣的特徵。

"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海潮青年:100個視角,就有100個山東,而且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山東,其觀念之懸殊,讓人不得不多看一眼,當下的山東,談論差距成了熱點,哀嘆落後成了時髦,因為既不會追熱點,也不上心於趕時髦,於是就有了這篇分享,以地理視角,看山東的軌跡。

經濟對人文、歷史、文化有多大的影響,在當下的山東可見一斑,因為經濟發展暫時有困難,所以不少人認為其文化、歷史積澱、風俗習慣均成了劣勢,熱情好客的酒文化、江湖俠義的性格也被人們看成了落伍的因子。

而在最早期,地理環境才是影響山東各地最大的因素,地理環境不僅塑造了山東的文化、人文、人群秉性,深刻影響山東歷史進程,也關係著山東經濟的興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既有一馬平川的原野,還有複雜崎嶇的山丘,更有洶湧澎湃的海洋,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些地理因素塑造了山東的人文、文化,更是改變了山東,這其中以丘陵為甚,從華北平原到黃渤海濱,山東丘陵如何改變了齊魯大地?平原與海洋之間的丘陵,是怎麼讓山東變得兩面三面的呢?

華北平原與山東

華北平原的基底構造屬於華北陸臺斷陷區,在新近紀上新世和第四紀中,由於黃河、海河、淮河、灤河夾帶的泥沙在這斷陷區中沉積,數千萬年衝擊出了連片的大平原,即為今天的華北平原,也被稱為黃淮海平原。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的魯西北平原、魯西南平原均屬於華北平原的一部分,這裡農業開發早,農耕文化濃厚,是華夏文明中心區域的重要部分,也是古代山東地區與其他地區相互較量的舞臺,當年齊國為了奪取華北平原的控制權,多次與趙燕兩國進行較量,明時的山東布政司、清時的山東省才選擇了濟南府作為首府。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華北平原棉花田

當下山東的16個地級市中,至少有9個城市市域的局部或全部位於華北平原,這裡除了良田,還有油田:濟南、濱州、德州的小麥、玉米、棉花,聊城的小麥、玉米、蔬菜,菏澤的小麥、玉米、大豆,濟寧的蔬菜、大蒜、水稻,東營的油田和石油工業,可以說華北平原就是山東的“糧棉油之庫”,讓山東成了我國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重點產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勝利油田

齊國重農商,魯國重文教,無論是魯西北,還是魯西南,平原之上的人們,在數千年的農耕生產中,源於農業經濟的觀念成為了主導,傳統深刻地浸潤著這裡,揹著三千年傳統包袱的地方,對於接受新鮮事物,怎麼也比不上一兩百年前才開啟崛起之路的地方快,這也就能理解了近現代山東的旅途為何不太順利。

黃渤海與山東

渤海是在古生代之前的變質岩上發育的中生代、新生代疊合的沉降盆地,新生代第四紀中頻繁的、擴大化的海侵讓渤海由湖泊變成海洋,至今,渤海的下沉運動仍在持續,是典型的內陸海拗陷盆地型內海,是獨屬於我國的大內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在山東注入渤海,萊州灣西部形成了規模很大的扇形三角洲,讓山東東營成為我國市域面積增長量最大城市,這裡還是世界上面積增長率最快的新生溼地,但也讓山東萊州灣的海水深度小,水深基本在20米以下。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入海口

濱州、東營、濰坊、煙臺位於渤海之濱,渤海給他們帶來了鹽場,萊州灣鹽區是我國四大海鹽產區之一;渤海給他們帶來了漁場,萊州灣漁場是我國較為重要的漁場之一;渤海還給他們帶來了濱海溼地,生態功能獨特,有極高的價值。

黃海由不同時期不同演化特點的原型盆地並列疊加後形成的大型多旋迴盆地,其構造演化依賴於我國東部大陸架的演化,黃海位於大陸架上,是半封閉的前海,既有陸間海的性質,又有海灣的特徵。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半島的黃海之濱,海岸曲折,多港灣和島嶼,分佈著山東條件最好的海港。膠州灣之青島港,不於不凍、港闊水深,是著名的天然良港,1898年德國強行租借膠州灣,青島正式開啟了城市之路,青島也因膠州灣極佳的海港條件而在近代興起。

"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海潮青年:100個視角,就有100個山東,而且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山東,其觀念之懸殊,讓人不得不多看一眼,當下的山東,談論差距成了熱點,哀嘆落後成了時髦,因為既不會追熱點,也不上心於趕時髦,於是就有了這篇分享,以地理視角,看山東的軌跡。

經濟對人文、歷史、文化有多大的影響,在當下的山東可見一斑,因為經濟發展暫時有困難,所以不少人認為其文化、歷史積澱、風俗習慣均成了劣勢,熱情好客的酒文化、江湖俠義的性格也被人們看成了落伍的因子。

而在最早期,地理環境才是影響山東各地最大的因素,地理環境不僅塑造了山東的文化、人文、人群秉性,深刻影響山東歷史進程,也關係著山東經濟的興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既有一馬平川的原野,還有複雜崎嶇的山丘,更有洶湧澎湃的海洋,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些地理因素塑造了山東的人文、文化,更是改變了山東,這其中以丘陵為甚,從華北平原到黃渤海濱,山東丘陵如何改變了齊魯大地?平原與海洋之間的丘陵,是怎麼讓山東變得兩面三面的呢?

華北平原與山東

華北平原的基底構造屬於華北陸臺斷陷區,在新近紀上新世和第四紀中,由於黃河、海河、淮河、灤河夾帶的泥沙在這斷陷區中沉積,數千萬年衝擊出了連片的大平原,即為今天的華北平原,也被稱為黃淮海平原。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的魯西北平原、魯西南平原均屬於華北平原的一部分,這裡農業開發早,農耕文化濃厚,是華夏文明中心區域的重要部分,也是古代山東地區與其他地區相互較量的舞臺,當年齊國為了奪取華北平原的控制權,多次與趙燕兩國進行較量,明時的山東布政司、清時的山東省才選擇了濟南府作為首府。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華北平原棉花田

當下山東的16個地級市中,至少有9個城市市域的局部或全部位於華北平原,這裡除了良田,還有油田:濟南、濱州、德州的小麥、玉米、棉花,聊城的小麥、玉米、蔬菜,菏澤的小麥、玉米、大豆,濟寧的蔬菜、大蒜、水稻,東營的油田和石油工業,可以說華北平原就是山東的“糧棉油之庫”,讓山東成了我國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重點產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勝利油田

齊國重農商,魯國重文教,無論是魯西北,還是魯西南,平原之上的人們,在數千年的農耕生產中,源於農業經濟的觀念成為了主導,傳統深刻地浸潤著這裡,揹著三千年傳統包袱的地方,對於接受新鮮事物,怎麼也比不上一兩百年前才開啟崛起之路的地方快,這也就能理解了近現代山東的旅途為何不太順利。

黃渤海與山東

渤海是在古生代之前的變質岩上發育的中生代、新生代疊合的沉降盆地,新生代第四紀中頻繁的、擴大化的海侵讓渤海由湖泊變成海洋,至今,渤海的下沉運動仍在持續,是典型的內陸海拗陷盆地型內海,是獨屬於我國的大內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在山東注入渤海,萊州灣西部形成了規模很大的扇形三角洲,讓山東東營成為我國市域面積增長量最大城市,這裡還是世界上面積增長率最快的新生溼地,但也讓山東萊州灣的海水深度小,水深基本在20米以下。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入海口

濱州、東營、濰坊、煙臺位於渤海之濱,渤海給他們帶來了鹽場,萊州灣鹽區是我國四大海鹽產區之一;渤海給他們帶來了漁場,萊州灣漁場是我國較為重要的漁場之一;渤海還給他們帶來了濱海溼地,生態功能獨特,有極高的價值。

黃海由不同時期不同演化特點的原型盆地並列疊加後形成的大型多旋迴盆地,其構造演化依賴於我國東部大陸架的演化,黃海位於大陸架上,是半封閉的前海,既有陸間海的性質,又有海灣的特徵。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半島的黃海之濱,海岸曲折,多港灣和島嶼,分佈著山東條件最好的海港。膠州灣之青島港,不於不凍、港闊水深,是著名的天然良港,1898年德國強行租借膠州灣,青島正式開啟了城市之路,青島也因膠州灣極佳的海港條件而在近代興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港

扼渤海入口的煙臺,在1861年開埠通商,煙臺港逐漸發展起來,反過來,煙臺也因海港之興而在近代迅速崛起。

"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海潮青年:100個視角,就有100個山東,而且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山東,其觀念之懸殊,讓人不得不多看一眼,當下的山東,談論差距成了熱點,哀嘆落後成了時髦,因為既不會追熱點,也不上心於趕時髦,於是就有了這篇分享,以地理視角,看山東的軌跡。

經濟對人文、歷史、文化有多大的影響,在當下的山東可見一斑,因為經濟發展暫時有困難,所以不少人認為其文化、歷史積澱、風俗習慣均成了劣勢,熱情好客的酒文化、江湖俠義的性格也被人們看成了落伍的因子。

而在最早期,地理環境才是影響山東各地最大的因素,地理環境不僅塑造了山東的文化、人文、人群秉性,深刻影響山東歷史進程,也關係著山東經濟的興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既有一馬平川的原野,還有複雜崎嶇的山丘,更有洶湧澎湃的海洋,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些地理因素塑造了山東的人文、文化,更是改變了山東,這其中以丘陵為甚,從華北平原到黃渤海濱,山東丘陵如何改變了齊魯大地?平原與海洋之間的丘陵,是怎麼讓山東變得兩面三面的呢?

華北平原與山東

華北平原的基底構造屬於華北陸臺斷陷區,在新近紀上新世和第四紀中,由於黃河、海河、淮河、灤河夾帶的泥沙在這斷陷區中沉積,數千萬年衝擊出了連片的大平原,即為今天的華北平原,也被稱為黃淮海平原。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的魯西北平原、魯西南平原均屬於華北平原的一部分,這裡農業開發早,農耕文化濃厚,是華夏文明中心區域的重要部分,也是古代山東地區與其他地區相互較量的舞臺,當年齊國為了奪取華北平原的控制權,多次與趙燕兩國進行較量,明時的山東布政司、清時的山東省才選擇了濟南府作為首府。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華北平原棉花田

當下山東的16個地級市中,至少有9個城市市域的局部或全部位於華北平原,這裡除了良田,還有油田:濟南、濱州、德州的小麥、玉米、棉花,聊城的小麥、玉米、蔬菜,菏澤的小麥、玉米、大豆,濟寧的蔬菜、大蒜、水稻,東營的油田和石油工業,可以說華北平原就是山東的“糧棉油之庫”,讓山東成了我國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重點產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勝利油田

齊國重農商,魯國重文教,無論是魯西北,還是魯西南,平原之上的人們,在數千年的農耕生產中,源於農業經濟的觀念成為了主導,傳統深刻地浸潤著這裡,揹著三千年傳統包袱的地方,對於接受新鮮事物,怎麼也比不上一兩百年前才開啟崛起之路的地方快,這也就能理解了近現代山東的旅途為何不太順利。

黃渤海與山東

渤海是在古生代之前的變質岩上發育的中生代、新生代疊合的沉降盆地,新生代第四紀中頻繁的、擴大化的海侵讓渤海由湖泊變成海洋,至今,渤海的下沉運動仍在持續,是典型的內陸海拗陷盆地型內海,是獨屬於我國的大內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在山東注入渤海,萊州灣西部形成了規模很大的扇形三角洲,讓山東東營成為我國市域面積增長量最大城市,這裡還是世界上面積增長率最快的新生溼地,但也讓山東萊州灣的海水深度小,水深基本在20米以下。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入海口

濱州、東營、濰坊、煙臺位於渤海之濱,渤海給他們帶來了鹽場,萊州灣鹽區是我國四大海鹽產區之一;渤海給他們帶來了漁場,萊州灣漁場是我國較為重要的漁場之一;渤海還給他們帶來了濱海溼地,生態功能獨特,有極高的價值。

黃海由不同時期不同演化特點的原型盆地並列疊加後形成的大型多旋迴盆地,其構造演化依賴於我國東部大陸架的演化,黃海位於大陸架上,是半封閉的前海,既有陸間海的性質,又有海灣的特徵。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半島的黃海之濱,海岸曲折,多港灣和島嶼,分佈著山東條件最好的海港。膠州灣之青島港,不於不凍、港闊水深,是著名的天然良港,1898年德國強行租借膠州灣,青島正式開啟了城市之路,青島也因膠州灣極佳的海港條件而在近代興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港

扼渤海入口的煙臺,在1861年開埠通商,煙臺港逐漸發展起來,反過來,煙臺也因海港之興而在近代迅速崛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煙臺港

威海也是一個與海港相互成就的海港城市,威海港三面環山,以劉公島作為東面屏障,其主航道無暗礁萬噸巨輪暢通無阻,是山東著名的良港。

"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海潮青年:100個視角,就有100個山東,而且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山東,其觀念之懸殊,讓人不得不多看一眼,當下的山東,談論差距成了熱點,哀嘆落後成了時髦,因為既不會追熱點,也不上心於趕時髦,於是就有了這篇分享,以地理視角,看山東的軌跡。

經濟對人文、歷史、文化有多大的影響,在當下的山東可見一斑,因為經濟發展暫時有困難,所以不少人認為其文化、歷史積澱、風俗習慣均成了劣勢,熱情好客的酒文化、江湖俠義的性格也被人們看成了落伍的因子。

而在最早期,地理環境才是影響山東各地最大的因素,地理環境不僅塑造了山東的文化、人文、人群秉性,深刻影響山東歷史進程,也關係著山東經濟的興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既有一馬平川的原野,還有複雜崎嶇的山丘,更有洶湧澎湃的海洋,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些地理因素塑造了山東的人文、文化,更是改變了山東,這其中以丘陵為甚,從華北平原到黃渤海濱,山東丘陵如何改變了齊魯大地?平原與海洋之間的丘陵,是怎麼讓山東變得兩面三面的呢?

華北平原與山東

華北平原的基底構造屬於華北陸臺斷陷區,在新近紀上新世和第四紀中,由於黃河、海河、淮河、灤河夾帶的泥沙在這斷陷區中沉積,數千萬年衝擊出了連片的大平原,即為今天的華北平原,也被稱為黃淮海平原。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的魯西北平原、魯西南平原均屬於華北平原的一部分,這裡農業開發早,農耕文化濃厚,是華夏文明中心區域的重要部分,也是古代山東地區與其他地區相互較量的舞臺,當年齊國為了奪取華北平原的控制權,多次與趙燕兩國進行較量,明時的山東布政司、清時的山東省才選擇了濟南府作為首府。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華北平原棉花田

當下山東的16個地級市中,至少有9個城市市域的局部或全部位於華北平原,這裡除了良田,還有油田:濟南、濱州、德州的小麥、玉米、棉花,聊城的小麥、玉米、蔬菜,菏澤的小麥、玉米、大豆,濟寧的蔬菜、大蒜、水稻,東營的油田和石油工業,可以說華北平原就是山東的“糧棉油之庫”,讓山東成了我國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重點產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勝利油田

齊國重農商,魯國重文教,無論是魯西北,還是魯西南,平原之上的人們,在數千年的農耕生產中,源於農業經濟的觀念成為了主導,傳統深刻地浸潤著這裡,揹著三千年傳統包袱的地方,對於接受新鮮事物,怎麼也比不上一兩百年前才開啟崛起之路的地方快,這也就能理解了近現代山東的旅途為何不太順利。

黃渤海與山東

渤海是在古生代之前的變質岩上發育的中生代、新生代疊合的沉降盆地,新生代第四紀中頻繁的、擴大化的海侵讓渤海由湖泊變成海洋,至今,渤海的下沉運動仍在持續,是典型的內陸海拗陷盆地型內海,是獨屬於我國的大內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在山東注入渤海,萊州灣西部形成了規模很大的扇形三角洲,讓山東東營成為我國市域面積增長量最大城市,這裡還是世界上面積增長率最快的新生溼地,但也讓山東萊州灣的海水深度小,水深基本在20米以下。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入海口

濱州、東營、濰坊、煙臺位於渤海之濱,渤海給他們帶來了鹽場,萊州灣鹽區是我國四大海鹽產區之一;渤海給他們帶來了漁場,萊州灣漁場是我國較為重要的漁場之一;渤海還給他們帶來了濱海溼地,生態功能獨特,有極高的價值。

黃海由不同時期不同演化特點的原型盆地並列疊加後形成的大型多旋迴盆地,其構造演化依賴於我國東部大陸架的演化,黃海位於大陸架上,是半封閉的前海,既有陸間海的性質,又有海灣的特徵。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半島的黃海之濱,海岸曲折,多港灣和島嶼,分佈著山東條件最好的海港。膠州灣之青島港,不於不凍、港闊水深,是著名的天然良港,1898年德國強行租借膠州灣,青島正式開啟了城市之路,青島也因膠州灣極佳的海港條件而在近代興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港

扼渤海入口的煙臺,在1861年開埠通商,煙臺港逐漸發展起來,反過來,煙臺也因海港之興而在近代迅速崛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煙臺港

威海也是一個與海港相互成就的海港城市,威海港三面環山,以劉公島作為東面屏障,其主航道無暗礁萬噸巨輪暢通無阻,是山東著名的良港。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威海

因氣候條件良好、陸域充足、港灣寬闊,日照港在改革開放後發展起來,是山東新興的港口,日照因此也成了山東年輕的海港城市。

"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海潮青年:100個視角,就有100個山東,而且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山東,其觀念之懸殊,讓人不得不多看一眼,當下的山東,談論差距成了熱點,哀嘆落後成了時髦,因為既不會追熱點,也不上心於趕時髦,於是就有了這篇分享,以地理視角,看山東的軌跡。

經濟對人文、歷史、文化有多大的影響,在當下的山東可見一斑,因為經濟發展暫時有困難,所以不少人認為其文化、歷史積澱、風俗習慣均成了劣勢,熱情好客的酒文化、江湖俠義的性格也被人們看成了落伍的因子。

而在最早期,地理環境才是影響山東各地最大的因素,地理環境不僅塑造了山東的文化、人文、人群秉性,深刻影響山東歷史進程,也關係著山東經濟的興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既有一馬平川的原野,還有複雜崎嶇的山丘,更有洶湧澎湃的海洋,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些地理因素塑造了山東的人文、文化,更是改變了山東,這其中以丘陵為甚,從華北平原到黃渤海濱,山東丘陵如何改變了齊魯大地?平原與海洋之間的丘陵,是怎麼讓山東變得兩面三面的呢?

華北平原與山東

華北平原的基底構造屬於華北陸臺斷陷區,在新近紀上新世和第四紀中,由於黃河、海河、淮河、灤河夾帶的泥沙在這斷陷區中沉積,數千萬年衝擊出了連片的大平原,即為今天的華北平原,也被稱為黃淮海平原。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的魯西北平原、魯西南平原均屬於華北平原的一部分,這裡農業開發早,農耕文化濃厚,是華夏文明中心區域的重要部分,也是古代山東地區與其他地區相互較量的舞臺,當年齊國為了奪取華北平原的控制權,多次與趙燕兩國進行較量,明時的山東布政司、清時的山東省才選擇了濟南府作為首府。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華北平原棉花田

當下山東的16個地級市中,至少有9個城市市域的局部或全部位於華北平原,這裡除了良田,還有油田:濟南、濱州、德州的小麥、玉米、棉花,聊城的小麥、玉米、蔬菜,菏澤的小麥、玉米、大豆,濟寧的蔬菜、大蒜、水稻,東營的油田和石油工業,可以說華北平原就是山東的“糧棉油之庫”,讓山東成了我國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重點產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勝利油田

齊國重農商,魯國重文教,無論是魯西北,還是魯西南,平原之上的人們,在數千年的農耕生產中,源於農業經濟的觀念成為了主導,傳統深刻地浸潤著這裡,揹著三千年傳統包袱的地方,對於接受新鮮事物,怎麼也比不上一兩百年前才開啟崛起之路的地方快,這也就能理解了近現代山東的旅途為何不太順利。

黃渤海與山東

渤海是在古生代之前的變質岩上發育的中生代、新生代疊合的沉降盆地,新生代第四紀中頻繁的、擴大化的海侵讓渤海由湖泊變成海洋,至今,渤海的下沉運動仍在持續,是典型的內陸海拗陷盆地型內海,是獨屬於我國的大內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在山東注入渤海,萊州灣西部形成了規模很大的扇形三角洲,讓山東東營成為我國市域面積增長量最大城市,這裡還是世界上面積增長率最快的新生溼地,但也讓山東萊州灣的海水深度小,水深基本在20米以下。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入海口

濱州、東營、濰坊、煙臺位於渤海之濱,渤海給他們帶來了鹽場,萊州灣鹽區是我國四大海鹽產區之一;渤海給他們帶來了漁場,萊州灣漁場是我國較為重要的漁場之一;渤海還給他們帶來了濱海溼地,生態功能獨特,有極高的價值。

黃海由不同時期不同演化特點的原型盆地並列疊加後形成的大型多旋迴盆地,其構造演化依賴於我國東部大陸架的演化,黃海位於大陸架上,是半封閉的前海,既有陸間海的性質,又有海灣的特徵。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半島的黃海之濱,海岸曲折,多港灣和島嶼,分佈著山東條件最好的海港。膠州灣之青島港,不於不凍、港闊水深,是著名的天然良港,1898年德國強行租借膠州灣,青島正式開啟了城市之路,青島也因膠州灣極佳的海港條件而在近代興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港

扼渤海入口的煙臺,在1861年開埠通商,煙臺港逐漸發展起來,反過來,煙臺也因海港之興而在近代迅速崛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煙臺港

威海也是一個與海港相互成就的海港城市,威海港三面環山,以劉公島作為東面屏障,其主航道無暗礁萬噸巨輪暢通無阻,是山東著名的良港。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威海

因氣候條件良好、陸域充足、港灣寬闊,日照港在改革開放後發展起來,是山東新興的港口,日照因此也成了山東年輕的海港城市。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日照港

黃渤海濱的山東城市,都有或大或小的海港,但要說海洋性,還是要數青島、煙臺、威海,它們沒有福建閩南城市及廣東部分沿海城市那般勇於冒險、過番出洋,也沒有浙江城市那般以“迎”之心態、用海洋思維經商幹事;青島、煙臺、威海皆是近代興起的城市,這是山東古人始料未及的。

"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海潮青年:100個視角,就有100個山東,而且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山東,其觀念之懸殊,讓人不得不多看一眼,當下的山東,談論差距成了熱點,哀嘆落後成了時髦,因為既不會追熱點,也不上心於趕時髦,於是就有了這篇分享,以地理視角,看山東的軌跡。

經濟對人文、歷史、文化有多大的影響,在當下的山東可見一斑,因為經濟發展暫時有困難,所以不少人認為其文化、歷史積澱、風俗習慣均成了劣勢,熱情好客的酒文化、江湖俠義的性格也被人們看成了落伍的因子。

而在最早期,地理環境才是影響山東各地最大的因素,地理環境不僅塑造了山東的文化、人文、人群秉性,深刻影響山東歷史進程,也關係著山東經濟的興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既有一馬平川的原野,還有複雜崎嶇的山丘,更有洶湧澎湃的海洋,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些地理因素塑造了山東的人文、文化,更是改變了山東,這其中以丘陵為甚,從華北平原到黃渤海濱,山東丘陵如何改變了齊魯大地?平原與海洋之間的丘陵,是怎麼讓山東變得兩面三面的呢?

華北平原與山東

華北平原的基底構造屬於華北陸臺斷陷區,在新近紀上新世和第四紀中,由於黃河、海河、淮河、灤河夾帶的泥沙在這斷陷區中沉積,數千萬年衝擊出了連片的大平原,即為今天的華北平原,也被稱為黃淮海平原。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的魯西北平原、魯西南平原均屬於華北平原的一部分,這裡農業開發早,農耕文化濃厚,是華夏文明中心區域的重要部分,也是古代山東地區與其他地區相互較量的舞臺,當年齊國為了奪取華北平原的控制權,多次與趙燕兩國進行較量,明時的山東布政司、清時的山東省才選擇了濟南府作為首府。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華北平原棉花田

當下山東的16個地級市中,至少有9個城市市域的局部或全部位於華北平原,這裡除了良田,還有油田:濟南、濱州、德州的小麥、玉米、棉花,聊城的小麥、玉米、蔬菜,菏澤的小麥、玉米、大豆,濟寧的蔬菜、大蒜、水稻,東營的油田和石油工業,可以說華北平原就是山東的“糧棉油之庫”,讓山東成了我國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重點產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勝利油田

齊國重農商,魯國重文教,無論是魯西北,還是魯西南,平原之上的人們,在數千年的農耕生產中,源於農業經濟的觀念成為了主導,傳統深刻地浸潤著這裡,揹著三千年傳統包袱的地方,對於接受新鮮事物,怎麼也比不上一兩百年前才開啟崛起之路的地方快,這也就能理解了近現代山東的旅途為何不太順利。

黃渤海與山東

渤海是在古生代之前的變質岩上發育的中生代、新生代疊合的沉降盆地,新生代第四紀中頻繁的、擴大化的海侵讓渤海由湖泊變成海洋,至今,渤海的下沉運動仍在持續,是典型的內陸海拗陷盆地型內海,是獨屬於我國的大內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在山東注入渤海,萊州灣西部形成了規模很大的扇形三角洲,讓山東東營成為我國市域面積增長量最大城市,這裡還是世界上面積增長率最快的新生溼地,但也讓山東萊州灣的海水深度小,水深基本在20米以下。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入海口

濱州、東營、濰坊、煙臺位於渤海之濱,渤海給他們帶來了鹽場,萊州灣鹽區是我國四大海鹽產區之一;渤海給他們帶來了漁場,萊州灣漁場是我國較為重要的漁場之一;渤海還給他們帶來了濱海溼地,生態功能獨特,有極高的價值。

黃海由不同時期不同演化特點的原型盆地並列疊加後形成的大型多旋迴盆地,其構造演化依賴於我國東部大陸架的演化,黃海位於大陸架上,是半封閉的前海,既有陸間海的性質,又有海灣的特徵。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半島的黃海之濱,海岸曲折,多港灣和島嶼,分佈著山東條件最好的海港。膠州灣之青島港,不於不凍、港闊水深,是著名的天然良港,1898年德國強行租借膠州灣,青島正式開啟了城市之路,青島也因膠州灣極佳的海港條件而在近代興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港

扼渤海入口的煙臺,在1861年開埠通商,煙臺港逐漸發展起來,反過來,煙臺也因海港之興而在近代迅速崛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煙臺港

威海也是一個與海港相互成就的海港城市,威海港三面環山,以劉公島作為東面屏障,其主航道無暗礁萬噸巨輪暢通無阻,是山東著名的良港。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威海

因氣候條件良好、陸域充足、港灣寬闊,日照港在改革開放後發展起來,是山東新興的港口,日照因此也成了山東年輕的海港城市。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日照港

黃渤海濱的山東城市,都有或大或小的海港,但要說海洋性,還是要數青島、煙臺、威海,它們沒有福建閩南城市及廣東部分沿海城市那般勇於冒險、過番出洋,也沒有浙江城市那般以“迎”之心態、用海洋思維經商幹事;青島、煙臺、威海皆是近代興起的城市,這是山東古人始料未及的。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

伴隨著列強叩關,古老的東方大國接入世界海洋經濟之貿易體系,膠東地區的現代海洋觀念才建立起來,山東經濟軸心由沿運河分佈,變為沿港口布局,海港城市在競爭中逐漸佔據上風;在一百多年的潮起潮落中,膠東地區練就了處變不驚、善於求索的心態,與山東其他地區想比,他們能更快地接受新鮮事物和新潮風尚,因此活躍於當今中國城市格局中。

山東丘陵與齊魯大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突兀於其中的便是山東丘陵,這些由久遠地質時期的結晶岩組成的斷塊構造丘陵,是我國的三大丘陵區之一,以膠萊平原為界,分為魯中丘陵區和膠東丘陵區。

"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海潮青年:100個視角,就有100個山東,而且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山東,其觀念之懸殊,讓人不得不多看一眼,當下的山東,談論差距成了熱點,哀嘆落後成了時髦,因為既不會追熱點,也不上心於趕時髦,於是就有了這篇分享,以地理視角,看山東的軌跡。

經濟對人文、歷史、文化有多大的影響,在當下的山東可見一斑,因為經濟發展暫時有困難,所以不少人認為其文化、歷史積澱、風俗習慣均成了劣勢,熱情好客的酒文化、江湖俠義的性格也被人們看成了落伍的因子。

而在最早期,地理環境才是影響山東各地最大的因素,地理環境不僅塑造了山東的文化、人文、人群秉性,深刻影響山東歷史進程,也關係著山東經濟的興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既有一馬平川的原野,還有複雜崎嶇的山丘,更有洶湧澎湃的海洋,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些地理因素塑造了山東的人文、文化,更是改變了山東,這其中以丘陵為甚,從華北平原到黃渤海濱,山東丘陵如何改變了齊魯大地?平原與海洋之間的丘陵,是怎麼讓山東變得兩面三面的呢?

華北平原與山東

華北平原的基底構造屬於華北陸臺斷陷區,在新近紀上新世和第四紀中,由於黃河、海河、淮河、灤河夾帶的泥沙在這斷陷區中沉積,數千萬年衝擊出了連片的大平原,即為今天的華北平原,也被稱為黃淮海平原。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的魯西北平原、魯西南平原均屬於華北平原的一部分,這裡農業開發早,農耕文化濃厚,是華夏文明中心區域的重要部分,也是古代山東地區與其他地區相互較量的舞臺,當年齊國為了奪取華北平原的控制權,多次與趙燕兩國進行較量,明時的山東布政司、清時的山東省才選擇了濟南府作為首府。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華北平原棉花田

當下山東的16個地級市中,至少有9個城市市域的局部或全部位於華北平原,這裡除了良田,還有油田:濟南、濱州、德州的小麥、玉米、棉花,聊城的小麥、玉米、蔬菜,菏澤的小麥、玉米、大豆,濟寧的蔬菜、大蒜、水稻,東營的油田和石油工業,可以說華北平原就是山東的“糧棉油之庫”,讓山東成了我國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重點產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勝利油田

齊國重農商,魯國重文教,無論是魯西北,還是魯西南,平原之上的人們,在數千年的農耕生產中,源於農業經濟的觀念成為了主導,傳統深刻地浸潤著這裡,揹著三千年傳統包袱的地方,對於接受新鮮事物,怎麼也比不上一兩百年前才開啟崛起之路的地方快,這也就能理解了近現代山東的旅途為何不太順利。

黃渤海與山東

渤海是在古生代之前的變質岩上發育的中生代、新生代疊合的沉降盆地,新生代第四紀中頻繁的、擴大化的海侵讓渤海由湖泊變成海洋,至今,渤海的下沉運動仍在持續,是典型的內陸海拗陷盆地型內海,是獨屬於我國的大內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在山東注入渤海,萊州灣西部形成了規模很大的扇形三角洲,讓山東東營成為我國市域面積增長量最大城市,這裡還是世界上面積增長率最快的新生溼地,但也讓山東萊州灣的海水深度小,水深基本在20米以下。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入海口

濱州、東營、濰坊、煙臺位於渤海之濱,渤海給他們帶來了鹽場,萊州灣鹽區是我國四大海鹽產區之一;渤海給他們帶來了漁場,萊州灣漁場是我國較為重要的漁場之一;渤海還給他們帶來了濱海溼地,生態功能獨特,有極高的價值。

黃海由不同時期不同演化特點的原型盆地並列疊加後形成的大型多旋迴盆地,其構造演化依賴於我國東部大陸架的演化,黃海位於大陸架上,是半封閉的前海,既有陸間海的性質,又有海灣的特徵。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半島的黃海之濱,海岸曲折,多港灣和島嶼,分佈著山東條件最好的海港。膠州灣之青島港,不於不凍、港闊水深,是著名的天然良港,1898年德國強行租借膠州灣,青島正式開啟了城市之路,青島也因膠州灣極佳的海港條件而在近代興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港

扼渤海入口的煙臺,在1861年開埠通商,煙臺港逐漸發展起來,反過來,煙臺也因海港之興而在近代迅速崛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煙臺港

威海也是一個與海港相互成就的海港城市,威海港三面環山,以劉公島作為東面屏障,其主航道無暗礁萬噸巨輪暢通無阻,是山東著名的良港。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威海

因氣候條件良好、陸域充足、港灣寬闊,日照港在改革開放後發展起來,是山東新興的港口,日照因此也成了山東年輕的海港城市。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日照港

黃渤海濱的山東城市,都有或大或小的海港,但要說海洋性,還是要數青島、煙臺、威海,它們沒有福建閩南城市及廣東部分沿海城市那般勇於冒險、過番出洋,也沒有浙江城市那般以“迎”之心態、用海洋思維經商幹事;青島、煙臺、威海皆是近代興起的城市,這是山東古人始料未及的。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

伴隨著列強叩關,古老的東方大國接入世界海洋經濟之貿易體系,膠東地區的現代海洋觀念才建立起來,山東經濟軸心由沿運河分佈,變為沿港口布局,海港城市在競爭中逐漸佔據上風;在一百多年的潮起潮落中,膠東地區練就了處變不驚、善於求索的心態,與山東其他地區想比,他們能更快地接受新鮮事物和新潮風尚,因此活躍於當今中國城市格局中。

山東丘陵與齊魯大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突兀於其中的便是山東丘陵,這些由久遠地質時期的結晶岩組成的斷塊構造丘陵,是我國的三大丘陵區之一,以膠萊平原為界,分為魯中丘陵區和膠東丘陵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立於丘陵之上的,則是眾多的小山脈,魯中丘陵區有泰山、魯山、沂山、蒙山、尼山、徂徠山、五蓮山,膠東丘陵區有大澤山、艾山、牙山、昆嵛山、嶗山,這些山脈規模雖然不大,海拔也不算高,卻構成了山東地形的骨架。

"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海潮青年:100個視角,就有100個山東,而且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山東,其觀念之懸殊,讓人不得不多看一眼,當下的山東,談論差距成了熱點,哀嘆落後成了時髦,因為既不會追熱點,也不上心於趕時髦,於是就有了這篇分享,以地理視角,看山東的軌跡。

經濟對人文、歷史、文化有多大的影響,在當下的山東可見一斑,因為經濟發展暫時有困難,所以不少人認為其文化、歷史積澱、風俗習慣均成了劣勢,熱情好客的酒文化、江湖俠義的性格也被人們看成了落伍的因子。

而在最早期,地理環境才是影響山東各地最大的因素,地理環境不僅塑造了山東的文化、人文、人群秉性,深刻影響山東歷史進程,也關係著山東經濟的興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既有一馬平川的原野,還有複雜崎嶇的山丘,更有洶湧澎湃的海洋,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些地理因素塑造了山東的人文、文化,更是改變了山東,這其中以丘陵為甚,從華北平原到黃渤海濱,山東丘陵如何改變了齊魯大地?平原與海洋之間的丘陵,是怎麼讓山東變得兩面三面的呢?

華北平原與山東

華北平原的基底構造屬於華北陸臺斷陷區,在新近紀上新世和第四紀中,由於黃河、海河、淮河、灤河夾帶的泥沙在這斷陷區中沉積,數千萬年衝擊出了連片的大平原,即為今天的華北平原,也被稱為黃淮海平原。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的魯西北平原、魯西南平原均屬於華北平原的一部分,這裡農業開發早,農耕文化濃厚,是華夏文明中心區域的重要部分,也是古代山東地區與其他地區相互較量的舞臺,當年齊國為了奪取華北平原的控制權,多次與趙燕兩國進行較量,明時的山東布政司、清時的山東省才選擇了濟南府作為首府。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華北平原棉花田

當下山東的16個地級市中,至少有9個城市市域的局部或全部位於華北平原,這裡除了良田,還有油田:濟南、濱州、德州的小麥、玉米、棉花,聊城的小麥、玉米、蔬菜,菏澤的小麥、玉米、大豆,濟寧的蔬菜、大蒜、水稻,東營的油田和石油工業,可以說華北平原就是山東的“糧棉油之庫”,讓山東成了我國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重點產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勝利油田

齊國重農商,魯國重文教,無論是魯西北,還是魯西南,平原之上的人們,在數千年的農耕生產中,源於農業經濟的觀念成為了主導,傳統深刻地浸潤著這裡,揹著三千年傳統包袱的地方,對於接受新鮮事物,怎麼也比不上一兩百年前才開啟崛起之路的地方快,這也就能理解了近現代山東的旅途為何不太順利。

黃渤海與山東

渤海是在古生代之前的變質岩上發育的中生代、新生代疊合的沉降盆地,新生代第四紀中頻繁的、擴大化的海侵讓渤海由湖泊變成海洋,至今,渤海的下沉運動仍在持續,是典型的內陸海拗陷盆地型內海,是獨屬於我國的大內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在山東注入渤海,萊州灣西部形成了規模很大的扇形三角洲,讓山東東營成為我國市域面積增長量最大城市,這裡還是世界上面積增長率最快的新生溼地,但也讓山東萊州灣的海水深度小,水深基本在20米以下。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入海口

濱州、東營、濰坊、煙臺位於渤海之濱,渤海給他們帶來了鹽場,萊州灣鹽區是我國四大海鹽產區之一;渤海給他們帶來了漁場,萊州灣漁場是我國較為重要的漁場之一;渤海還給他們帶來了濱海溼地,生態功能獨特,有極高的價值。

黃海由不同時期不同演化特點的原型盆地並列疊加後形成的大型多旋迴盆地,其構造演化依賴於我國東部大陸架的演化,黃海位於大陸架上,是半封閉的前海,既有陸間海的性質,又有海灣的特徵。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半島的黃海之濱,海岸曲折,多港灣和島嶼,分佈著山東條件最好的海港。膠州灣之青島港,不於不凍、港闊水深,是著名的天然良港,1898年德國強行租借膠州灣,青島正式開啟了城市之路,青島也因膠州灣極佳的海港條件而在近代興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港

扼渤海入口的煙臺,在1861年開埠通商,煙臺港逐漸發展起來,反過來,煙臺也因海港之興而在近代迅速崛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煙臺港

威海也是一個與海港相互成就的海港城市,威海港三面環山,以劉公島作為東面屏障,其主航道無暗礁萬噸巨輪暢通無阻,是山東著名的良港。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威海

因氣候條件良好、陸域充足、港灣寬闊,日照港在改革開放後發展起來,是山東新興的港口,日照因此也成了山東年輕的海港城市。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日照港

黃渤海濱的山東城市,都有或大或小的海港,但要說海洋性,還是要數青島、煙臺、威海,它們沒有福建閩南城市及廣東部分沿海城市那般勇於冒險、過番出洋,也沒有浙江城市那般以“迎”之心態、用海洋思維經商幹事;青島、煙臺、威海皆是近代興起的城市,這是山東古人始料未及的。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

伴隨著列強叩關,古老的東方大國接入世界海洋經濟之貿易體系,膠東地區的現代海洋觀念才建立起來,山東經濟軸心由沿運河分佈,變為沿港口布局,海港城市在競爭中逐漸佔據上風;在一百多年的潮起潮落中,膠東地區練就了處變不驚、善於求索的心態,與山東其他地區想比,他們能更快地接受新鮮事物和新潮風尚,因此活躍於當今中國城市格局中。

山東丘陵與齊魯大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突兀於其中的便是山東丘陵,這些由久遠地質時期的結晶岩組成的斷塊構造丘陵,是我國的三大丘陵區之一,以膠萊平原為界,分為魯中丘陵區和膠東丘陵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立於丘陵之上的,則是眾多的小山脈,魯中丘陵區有泰山、魯山、沂山、蒙山、尼山、徂徠山、五蓮山,膠東丘陵區有大澤山、艾山、牙山、昆嵛山、嶗山,這些山脈規模雖然不大,海拔也不算高,卻構成了山東地形的骨架。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主體位於泰安的泰山,從秦朝始皇帝到清朝乾隆,共有13位帝王親臨,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就歷史地位而言,其他山嶽暫無法望其項背,泰山是中華文化“天人合一”觀念的體現;今天的泰山,是世界自然文化雙重遺產,是山東旅遊重量級名片。

"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海潮青年:100個視角,就有100個山東,而且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山東,其觀念之懸殊,讓人不得不多看一眼,當下的山東,談論差距成了熱點,哀嘆落後成了時髦,因為既不會追熱點,也不上心於趕時髦,於是就有了這篇分享,以地理視角,看山東的軌跡。

經濟對人文、歷史、文化有多大的影響,在當下的山東可見一斑,因為經濟發展暫時有困難,所以不少人認為其文化、歷史積澱、風俗習慣均成了劣勢,熱情好客的酒文化、江湖俠義的性格也被人們看成了落伍的因子。

而在最早期,地理環境才是影響山東各地最大的因素,地理環境不僅塑造了山東的文化、人文、人群秉性,深刻影響山東歷史進程,也關係著山東經濟的興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既有一馬平川的原野,還有複雜崎嶇的山丘,更有洶湧澎湃的海洋,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些地理因素塑造了山東的人文、文化,更是改變了山東,這其中以丘陵為甚,從華北平原到黃渤海濱,山東丘陵如何改變了齊魯大地?平原與海洋之間的丘陵,是怎麼讓山東變得兩面三面的呢?

華北平原與山東

華北平原的基底構造屬於華北陸臺斷陷區,在新近紀上新世和第四紀中,由於黃河、海河、淮河、灤河夾帶的泥沙在這斷陷區中沉積,數千萬年衝擊出了連片的大平原,即為今天的華北平原,也被稱為黃淮海平原。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的魯西北平原、魯西南平原均屬於華北平原的一部分,這裡農業開發早,農耕文化濃厚,是華夏文明中心區域的重要部分,也是古代山東地區與其他地區相互較量的舞臺,當年齊國為了奪取華北平原的控制權,多次與趙燕兩國進行較量,明時的山東布政司、清時的山東省才選擇了濟南府作為首府。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華北平原棉花田

當下山東的16個地級市中,至少有9個城市市域的局部或全部位於華北平原,這裡除了良田,還有油田:濟南、濱州、德州的小麥、玉米、棉花,聊城的小麥、玉米、蔬菜,菏澤的小麥、玉米、大豆,濟寧的蔬菜、大蒜、水稻,東營的油田和石油工業,可以說華北平原就是山東的“糧棉油之庫”,讓山東成了我國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重點產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勝利油田

齊國重農商,魯國重文教,無論是魯西北,還是魯西南,平原之上的人們,在數千年的農耕生產中,源於農業經濟的觀念成為了主導,傳統深刻地浸潤著這裡,揹著三千年傳統包袱的地方,對於接受新鮮事物,怎麼也比不上一兩百年前才開啟崛起之路的地方快,這也就能理解了近現代山東的旅途為何不太順利。

黃渤海與山東

渤海是在古生代之前的變質岩上發育的中生代、新生代疊合的沉降盆地,新生代第四紀中頻繁的、擴大化的海侵讓渤海由湖泊變成海洋,至今,渤海的下沉運動仍在持續,是典型的內陸海拗陷盆地型內海,是獨屬於我國的大內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在山東注入渤海,萊州灣西部形成了規模很大的扇形三角洲,讓山東東營成為我國市域面積增長量最大城市,這裡還是世界上面積增長率最快的新生溼地,但也讓山東萊州灣的海水深度小,水深基本在20米以下。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入海口

濱州、東營、濰坊、煙臺位於渤海之濱,渤海給他們帶來了鹽場,萊州灣鹽區是我國四大海鹽產區之一;渤海給他們帶來了漁場,萊州灣漁場是我國較為重要的漁場之一;渤海還給他們帶來了濱海溼地,生態功能獨特,有極高的價值。

黃海由不同時期不同演化特點的原型盆地並列疊加後形成的大型多旋迴盆地,其構造演化依賴於我國東部大陸架的演化,黃海位於大陸架上,是半封閉的前海,既有陸間海的性質,又有海灣的特徵。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半島的黃海之濱,海岸曲折,多港灣和島嶼,分佈著山東條件最好的海港。膠州灣之青島港,不於不凍、港闊水深,是著名的天然良港,1898年德國強行租借膠州灣,青島正式開啟了城市之路,青島也因膠州灣極佳的海港條件而在近代興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港

扼渤海入口的煙臺,在1861年開埠通商,煙臺港逐漸發展起來,反過來,煙臺也因海港之興而在近代迅速崛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煙臺港

威海也是一個與海港相互成就的海港城市,威海港三面環山,以劉公島作為東面屏障,其主航道無暗礁萬噸巨輪暢通無阻,是山東著名的良港。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威海

因氣候條件良好、陸域充足、港灣寬闊,日照港在改革開放後發展起來,是山東新興的港口,日照因此也成了山東年輕的海港城市。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日照港

黃渤海濱的山東城市,都有或大或小的海港,但要說海洋性,還是要數青島、煙臺、威海,它們沒有福建閩南城市及廣東部分沿海城市那般勇於冒險、過番出洋,也沒有浙江城市那般以“迎”之心態、用海洋思維經商幹事;青島、煙臺、威海皆是近代興起的城市,這是山東古人始料未及的。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

伴隨著列強叩關,古老的東方大國接入世界海洋經濟之貿易體系,膠東地區的現代海洋觀念才建立起來,山東經濟軸心由沿運河分佈,變為沿港口布局,海港城市在競爭中逐漸佔據上風;在一百多年的潮起潮落中,膠東地區練就了處變不驚、善於求索的心態,與山東其他地區想比,他們能更快地接受新鮮事物和新潮風尚,因此活躍於當今中國城市格局中。

山東丘陵與齊魯大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突兀於其中的便是山東丘陵,這些由久遠地質時期的結晶岩組成的斷塊構造丘陵,是我國的三大丘陵區之一,以膠萊平原為界,分為魯中丘陵區和膠東丘陵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立於丘陵之上的,則是眾多的小山脈,魯中丘陵區有泰山、魯山、沂山、蒙山、尼山、徂徠山、五蓮山,膠東丘陵區有大澤山、艾山、牙山、昆嵛山、嶗山,這些山脈規模雖然不大,海拔也不算高,卻構成了山東地形的骨架。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主體位於泰安的泰山,從秦朝始皇帝到清朝乾隆,共有13位帝王親臨,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就歷史地位而言,其他山嶽暫無法望其項背,泰山是中華文化“天人合一”觀念的體現;今天的泰山,是世界自然文化雙重遺產,是山東旅遊重量級名片。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泰山

坐落於青島海濱的嶗山,古稱牢山、勞山,嶗山山勢東峻西緩,東側懸崖傍海,西側丘陵起伏,藥用植物種類居山東眾山之首,作為5A風景名勝區,嶗山在山東旅遊中也甚為有名。

"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海潮青年:100個視角,就有100個山東,而且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山東,其觀念之懸殊,讓人不得不多看一眼,當下的山東,談論差距成了熱點,哀嘆落後成了時髦,因為既不會追熱點,也不上心於趕時髦,於是就有了這篇分享,以地理視角,看山東的軌跡。

經濟對人文、歷史、文化有多大的影響,在當下的山東可見一斑,因為經濟發展暫時有困難,所以不少人認為其文化、歷史積澱、風俗習慣均成了劣勢,熱情好客的酒文化、江湖俠義的性格也被人們看成了落伍的因子。

而在最早期,地理環境才是影響山東各地最大的因素,地理環境不僅塑造了山東的文化、人文、人群秉性,深刻影響山東歷史進程,也關係著山東經濟的興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既有一馬平川的原野,還有複雜崎嶇的山丘,更有洶湧澎湃的海洋,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些地理因素塑造了山東的人文、文化,更是改變了山東,這其中以丘陵為甚,從華北平原到黃渤海濱,山東丘陵如何改變了齊魯大地?平原與海洋之間的丘陵,是怎麼讓山東變得兩面三面的呢?

華北平原與山東

華北平原的基底構造屬於華北陸臺斷陷區,在新近紀上新世和第四紀中,由於黃河、海河、淮河、灤河夾帶的泥沙在這斷陷區中沉積,數千萬年衝擊出了連片的大平原,即為今天的華北平原,也被稱為黃淮海平原。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的魯西北平原、魯西南平原均屬於華北平原的一部分,這裡農業開發早,農耕文化濃厚,是華夏文明中心區域的重要部分,也是古代山東地區與其他地區相互較量的舞臺,當年齊國為了奪取華北平原的控制權,多次與趙燕兩國進行較量,明時的山東布政司、清時的山東省才選擇了濟南府作為首府。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華北平原棉花田

當下山東的16個地級市中,至少有9個城市市域的局部或全部位於華北平原,這裡除了良田,還有油田:濟南、濱州、德州的小麥、玉米、棉花,聊城的小麥、玉米、蔬菜,菏澤的小麥、玉米、大豆,濟寧的蔬菜、大蒜、水稻,東營的油田和石油工業,可以說華北平原就是山東的“糧棉油之庫”,讓山東成了我國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重點產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勝利油田

齊國重農商,魯國重文教,無論是魯西北,還是魯西南,平原之上的人們,在數千年的農耕生產中,源於農業經濟的觀念成為了主導,傳統深刻地浸潤著這裡,揹著三千年傳統包袱的地方,對於接受新鮮事物,怎麼也比不上一兩百年前才開啟崛起之路的地方快,這也就能理解了近現代山東的旅途為何不太順利。

黃渤海與山東

渤海是在古生代之前的變質岩上發育的中生代、新生代疊合的沉降盆地,新生代第四紀中頻繁的、擴大化的海侵讓渤海由湖泊變成海洋,至今,渤海的下沉運動仍在持續,是典型的內陸海拗陷盆地型內海,是獨屬於我國的大內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在山東注入渤海,萊州灣西部形成了規模很大的扇形三角洲,讓山東東營成為我國市域面積增長量最大城市,這裡還是世界上面積增長率最快的新生溼地,但也讓山東萊州灣的海水深度小,水深基本在20米以下。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入海口

濱州、東營、濰坊、煙臺位於渤海之濱,渤海給他們帶來了鹽場,萊州灣鹽區是我國四大海鹽產區之一;渤海給他們帶來了漁場,萊州灣漁場是我國較為重要的漁場之一;渤海還給他們帶來了濱海溼地,生態功能獨特,有極高的價值。

黃海由不同時期不同演化特點的原型盆地並列疊加後形成的大型多旋迴盆地,其構造演化依賴於我國東部大陸架的演化,黃海位於大陸架上,是半封閉的前海,既有陸間海的性質,又有海灣的特徵。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半島的黃海之濱,海岸曲折,多港灣和島嶼,分佈著山東條件最好的海港。膠州灣之青島港,不於不凍、港闊水深,是著名的天然良港,1898年德國強行租借膠州灣,青島正式開啟了城市之路,青島也因膠州灣極佳的海港條件而在近代興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港

扼渤海入口的煙臺,在1861年開埠通商,煙臺港逐漸發展起來,反過來,煙臺也因海港之興而在近代迅速崛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煙臺港

威海也是一個與海港相互成就的海港城市,威海港三面環山,以劉公島作為東面屏障,其主航道無暗礁萬噸巨輪暢通無阻,是山東著名的良港。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威海

因氣候條件良好、陸域充足、港灣寬闊,日照港在改革開放後發展起來,是山東新興的港口,日照因此也成了山東年輕的海港城市。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日照港

黃渤海濱的山東城市,都有或大或小的海港,但要說海洋性,還是要數青島、煙臺、威海,它們沒有福建閩南城市及廣東部分沿海城市那般勇於冒險、過番出洋,也沒有浙江城市那般以“迎”之心態、用海洋思維經商幹事;青島、煙臺、威海皆是近代興起的城市,這是山東古人始料未及的。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

伴隨著列強叩關,古老的東方大國接入世界海洋經濟之貿易體系,膠東地區的現代海洋觀念才建立起來,山東經濟軸心由沿運河分佈,變為沿港口布局,海港城市在競爭中逐漸佔據上風;在一百多年的潮起潮落中,膠東地區練就了處變不驚、善於求索的心態,與山東其他地區想比,他們能更快地接受新鮮事物和新潮風尚,因此活躍於當今中國城市格局中。

山東丘陵與齊魯大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突兀於其中的便是山東丘陵,這些由久遠地質時期的結晶岩組成的斷塊構造丘陵,是我國的三大丘陵區之一,以膠萊平原為界,分為魯中丘陵區和膠東丘陵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立於丘陵之上的,則是眾多的小山脈,魯中丘陵區有泰山、魯山、沂山、蒙山、尼山、徂徠山、五蓮山,膠東丘陵區有大澤山、艾山、牙山、昆嵛山、嶗山,這些山脈規模雖然不大,海拔也不算高,卻構成了山東地形的骨架。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主體位於泰安的泰山,從秦朝始皇帝到清朝乾隆,共有13位帝王親臨,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就歷史地位而言,其他山嶽暫無法望其項背,泰山是中華文化“天人合一”觀念的體現;今天的泰山,是世界自然文化雙重遺產,是山東旅遊重量級名片。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泰山

坐落於青島海濱的嶗山,古稱牢山、勞山,嶗山山勢東峻西緩,東側懸崖傍海,西側丘陵起伏,藥用植物種類居山東眾山之首,作為5A風景名勝區,嶗山在山東旅遊中也甚為有名。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嶗山

有“西有吐魯番,東有大澤山”之讚譽的大澤山,盛產葡萄,品種數百種,是著名的“葡萄之鄉”。

"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海潮青年:100個視角,就有100個山東,而且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山東,其觀念之懸殊,讓人不得不多看一眼,當下的山東,談論差距成了熱點,哀嘆落後成了時髦,因為既不會追熱點,也不上心於趕時髦,於是就有了這篇分享,以地理視角,看山東的軌跡。

經濟對人文、歷史、文化有多大的影響,在當下的山東可見一斑,因為經濟發展暫時有困難,所以不少人認為其文化、歷史積澱、風俗習慣均成了劣勢,熱情好客的酒文化、江湖俠義的性格也被人們看成了落伍的因子。

而在最早期,地理環境才是影響山東各地最大的因素,地理環境不僅塑造了山東的文化、人文、人群秉性,深刻影響山東歷史進程,也關係著山東經濟的興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既有一馬平川的原野,還有複雜崎嶇的山丘,更有洶湧澎湃的海洋,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些地理因素塑造了山東的人文、文化,更是改變了山東,這其中以丘陵為甚,從華北平原到黃渤海濱,山東丘陵如何改變了齊魯大地?平原與海洋之間的丘陵,是怎麼讓山東變得兩面三面的呢?

華北平原與山東

華北平原的基底構造屬於華北陸臺斷陷區,在新近紀上新世和第四紀中,由於黃河、海河、淮河、灤河夾帶的泥沙在這斷陷區中沉積,數千萬年衝擊出了連片的大平原,即為今天的華北平原,也被稱為黃淮海平原。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的魯西北平原、魯西南平原均屬於華北平原的一部分,這裡農業開發早,農耕文化濃厚,是華夏文明中心區域的重要部分,也是古代山東地區與其他地區相互較量的舞臺,當年齊國為了奪取華北平原的控制權,多次與趙燕兩國進行較量,明時的山東布政司、清時的山東省才選擇了濟南府作為首府。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華北平原棉花田

當下山東的16個地級市中,至少有9個城市市域的局部或全部位於華北平原,這裡除了良田,還有油田:濟南、濱州、德州的小麥、玉米、棉花,聊城的小麥、玉米、蔬菜,菏澤的小麥、玉米、大豆,濟寧的蔬菜、大蒜、水稻,東營的油田和石油工業,可以說華北平原就是山東的“糧棉油之庫”,讓山東成了我國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重點產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勝利油田

齊國重農商,魯國重文教,無論是魯西北,還是魯西南,平原之上的人們,在數千年的農耕生產中,源於農業經濟的觀念成為了主導,傳統深刻地浸潤著這裡,揹著三千年傳統包袱的地方,對於接受新鮮事物,怎麼也比不上一兩百年前才開啟崛起之路的地方快,這也就能理解了近現代山東的旅途為何不太順利。

黃渤海與山東

渤海是在古生代之前的變質岩上發育的中生代、新生代疊合的沉降盆地,新生代第四紀中頻繁的、擴大化的海侵讓渤海由湖泊變成海洋,至今,渤海的下沉運動仍在持續,是典型的內陸海拗陷盆地型內海,是獨屬於我國的大內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在山東注入渤海,萊州灣西部形成了規模很大的扇形三角洲,讓山東東營成為我國市域面積增長量最大城市,這裡還是世界上面積增長率最快的新生溼地,但也讓山東萊州灣的海水深度小,水深基本在20米以下。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入海口

濱州、東營、濰坊、煙臺位於渤海之濱,渤海給他們帶來了鹽場,萊州灣鹽區是我國四大海鹽產區之一;渤海給他們帶來了漁場,萊州灣漁場是我國較為重要的漁場之一;渤海還給他們帶來了濱海溼地,生態功能獨特,有極高的價值。

黃海由不同時期不同演化特點的原型盆地並列疊加後形成的大型多旋迴盆地,其構造演化依賴於我國東部大陸架的演化,黃海位於大陸架上,是半封閉的前海,既有陸間海的性質,又有海灣的特徵。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半島的黃海之濱,海岸曲折,多港灣和島嶼,分佈著山東條件最好的海港。膠州灣之青島港,不於不凍、港闊水深,是著名的天然良港,1898年德國強行租借膠州灣,青島正式開啟了城市之路,青島也因膠州灣極佳的海港條件而在近代興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港

扼渤海入口的煙臺,在1861年開埠通商,煙臺港逐漸發展起來,反過來,煙臺也因海港之興而在近代迅速崛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煙臺港

威海也是一個與海港相互成就的海港城市,威海港三面環山,以劉公島作為東面屏障,其主航道無暗礁萬噸巨輪暢通無阻,是山東著名的良港。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威海

因氣候條件良好、陸域充足、港灣寬闊,日照港在改革開放後發展起來,是山東新興的港口,日照因此也成了山東年輕的海港城市。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日照港

黃渤海濱的山東城市,都有或大或小的海港,但要說海洋性,還是要數青島、煙臺、威海,它們沒有福建閩南城市及廣東部分沿海城市那般勇於冒險、過番出洋,也沒有浙江城市那般以“迎”之心態、用海洋思維經商幹事;青島、煙臺、威海皆是近代興起的城市,這是山東古人始料未及的。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

伴隨著列強叩關,古老的東方大國接入世界海洋經濟之貿易體系,膠東地區的現代海洋觀念才建立起來,山東經濟軸心由沿運河分佈,變為沿港口布局,海港城市在競爭中逐漸佔據上風;在一百多年的潮起潮落中,膠東地區練就了處變不驚、善於求索的心態,與山東其他地區想比,他們能更快地接受新鮮事物和新潮風尚,因此活躍於當今中國城市格局中。

山東丘陵與齊魯大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突兀於其中的便是山東丘陵,這些由久遠地質時期的結晶岩組成的斷塊構造丘陵,是我國的三大丘陵區之一,以膠萊平原為界,分為魯中丘陵區和膠東丘陵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立於丘陵之上的,則是眾多的小山脈,魯中丘陵區有泰山、魯山、沂山、蒙山、尼山、徂徠山、五蓮山,膠東丘陵區有大澤山、艾山、牙山、昆嵛山、嶗山,這些山脈規模雖然不大,海拔也不算高,卻構成了山東地形的骨架。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主體位於泰安的泰山,從秦朝始皇帝到清朝乾隆,共有13位帝王親臨,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就歷史地位而言,其他山嶽暫無法望其項背,泰山是中華文化“天人合一”觀念的體現;今天的泰山,是世界自然文化雙重遺產,是山東旅遊重量級名片。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泰山

坐落於青島海濱的嶗山,古稱牢山、勞山,嶗山山勢東峻西緩,東側懸崖傍海,西側丘陵起伏,藥用植物種類居山東眾山之首,作為5A風景名勝區,嶗山在山東旅遊中也甚為有名。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嶗山

有“西有吐魯番,東有大澤山”之讚譽的大澤山,盛產葡萄,品種數百種,是著名的“葡萄之鄉”。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大澤山

魯山多茶樹,鮮茶引人品茗;盛產硯石的尼山,是孔子的誕生地;魯山和尼山之間的小山脈是徂徠山,山上多松柏,是“櫻桃之鄉”。

"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海潮青年:100個視角,就有100個山東,而且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山東,其觀念之懸殊,讓人不得不多看一眼,當下的山東,談論差距成了熱點,哀嘆落後成了時髦,因為既不會追熱點,也不上心於趕時髦,於是就有了這篇分享,以地理視角,看山東的軌跡。

經濟對人文、歷史、文化有多大的影響,在當下的山東可見一斑,因為經濟發展暫時有困難,所以不少人認為其文化、歷史積澱、風俗習慣均成了劣勢,熱情好客的酒文化、江湖俠義的性格也被人們看成了落伍的因子。

而在最早期,地理環境才是影響山東各地最大的因素,地理環境不僅塑造了山東的文化、人文、人群秉性,深刻影響山東歷史進程,也關係著山東經濟的興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既有一馬平川的原野,還有複雜崎嶇的山丘,更有洶湧澎湃的海洋,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些地理因素塑造了山東的人文、文化,更是改變了山東,這其中以丘陵為甚,從華北平原到黃渤海濱,山東丘陵如何改變了齊魯大地?平原與海洋之間的丘陵,是怎麼讓山東變得兩面三面的呢?

華北平原與山東

華北平原的基底構造屬於華北陸臺斷陷區,在新近紀上新世和第四紀中,由於黃河、海河、淮河、灤河夾帶的泥沙在這斷陷區中沉積,數千萬年衝擊出了連片的大平原,即為今天的華北平原,也被稱為黃淮海平原。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的魯西北平原、魯西南平原均屬於華北平原的一部分,這裡農業開發早,農耕文化濃厚,是華夏文明中心區域的重要部分,也是古代山東地區與其他地區相互較量的舞臺,當年齊國為了奪取華北平原的控制權,多次與趙燕兩國進行較量,明時的山東布政司、清時的山東省才選擇了濟南府作為首府。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華北平原棉花田

當下山東的16個地級市中,至少有9個城市市域的局部或全部位於華北平原,這裡除了良田,還有油田:濟南、濱州、德州的小麥、玉米、棉花,聊城的小麥、玉米、蔬菜,菏澤的小麥、玉米、大豆,濟寧的蔬菜、大蒜、水稻,東營的油田和石油工業,可以說華北平原就是山東的“糧棉油之庫”,讓山東成了我國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重點產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勝利油田

齊國重農商,魯國重文教,無論是魯西北,還是魯西南,平原之上的人們,在數千年的農耕生產中,源於農業經濟的觀念成為了主導,傳統深刻地浸潤著這裡,揹著三千年傳統包袱的地方,對於接受新鮮事物,怎麼也比不上一兩百年前才開啟崛起之路的地方快,這也就能理解了近現代山東的旅途為何不太順利。

黃渤海與山東

渤海是在古生代之前的變質岩上發育的中生代、新生代疊合的沉降盆地,新生代第四紀中頻繁的、擴大化的海侵讓渤海由湖泊變成海洋,至今,渤海的下沉運動仍在持續,是典型的內陸海拗陷盆地型內海,是獨屬於我國的大內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在山東注入渤海,萊州灣西部形成了規模很大的扇形三角洲,讓山東東營成為我國市域面積增長量最大城市,這裡還是世界上面積增長率最快的新生溼地,但也讓山東萊州灣的海水深度小,水深基本在20米以下。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入海口

濱州、東營、濰坊、煙臺位於渤海之濱,渤海給他們帶來了鹽場,萊州灣鹽區是我國四大海鹽產區之一;渤海給他們帶來了漁場,萊州灣漁場是我國較為重要的漁場之一;渤海還給他們帶來了濱海溼地,生態功能獨特,有極高的價值。

黃海由不同時期不同演化特點的原型盆地並列疊加後形成的大型多旋迴盆地,其構造演化依賴於我國東部大陸架的演化,黃海位於大陸架上,是半封閉的前海,既有陸間海的性質,又有海灣的特徵。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半島的黃海之濱,海岸曲折,多港灣和島嶼,分佈著山東條件最好的海港。膠州灣之青島港,不於不凍、港闊水深,是著名的天然良港,1898年德國強行租借膠州灣,青島正式開啟了城市之路,青島也因膠州灣極佳的海港條件而在近代興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港

扼渤海入口的煙臺,在1861年開埠通商,煙臺港逐漸發展起來,反過來,煙臺也因海港之興而在近代迅速崛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煙臺港

威海也是一個與海港相互成就的海港城市,威海港三面環山,以劉公島作為東面屏障,其主航道無暗礁萬噸巨輪暢通無阻,是山東著名的良港。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威海

因氣候條件良好、陸域充足、港灣寬闊,日照港在改革開放後發展起來,是山東新興的港口,日照因此也成了山東年輕的海港城市。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日照港

黃渤海濱的山東城市,都有或大或小的海港,但要說海洋性,還是要數青島、煙臺、威海,它們沒有福建閩南城市及廣東部分沿海城市那般勇於冒險、過番出洋,也沒有浙江城市那般以“迎”之心態、用海洋思維經商幹事;青島、煙臺、威海皆是近代興起的城市,這是山東古人始料未及的。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

伴隨著列強叩關,古老的東方大國接入世界海洋經濟之貿易體系,膠東地區的現代海洋觀念才建立起來,山東經濟軸心由沿運河分佈,變為沿港口布局,海港城市在競爭中逐漸佔據上風;在一百多年的潮起潮落中,膠東地區練就了處變不驚、善於求索的心態,與山東其他地區想比,他們能更快地接受新鮮事物和新潮風尚,因此活躍於當今中國城市格局中。

山東丘陵與齊魯大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突兀於其中的便是山東丘陵,這些由久遠地質時期的結晶岩組成的斷塊構造丘陵,是我國的三大丘陵區之一,以膠萊平原為界,分為魯中丘陵區和膠東丘陵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立於丘陵之上的,則是眾多的小山脈,魯中丘陵區有泰山、魯山、沂山、蒙山、尼山、徂徠山、五蓮山,膠東丘陵區有大澤山、艾山、牙山、昆嵛山、嶗山,這些山脈規模雖然不大,海拔也不算高,卻構成了山東地形的骨架。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主體位於泰安的泰山,從秦朝始皇帝到清朝乾隆,共有13位帝王親臨,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就歷史地位而言,其他山嶽暫無法望其項背,泰山是中華文化“天人合一”觀念的體現;今天的泰山,是世界自然文化雙重遺產,是山東旅遊重量級名片。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泰山

坐落於青島海濱的嶗山,古稱牢山、勞山,嶗山山勢東峻西緩,東側懸崖傍海,西側丘陵起伏,藥用植物種類居山東眾山之首,作為5A風景名勝區,嶗山在山東旅遊中也甚為有名。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嶗山

有“西有吐魯番,東有大澤山”之讚譽的大澤山,盛產葡萄,品種數百種,是著名的“葡萄之鄉”。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大澤山

魯山多茶樹,鮮茶引人品茗;盛產硯石的尼山,是孔子的誕生地;魯山和尼山之間的小山脈是徂徠山,山上多松柏,是“櫻桃之鄉”。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尼山

沂山的森林覆蓋率居山東眾山之首,蒙山則為山東規模很大的山,沂山與蒙山組成了沂蒙山區,是山東的紅色革命根據地。

"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海潮青年:100個視角,就有100個山東,而且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山東,其觀念之懸殊,讓人不得不多看一眼,當下的山東,談論差距成了熱點,哀嘆落後成了時髦,因為既不會追熱點,也不上心於趕時髦,於是就有了這篇分享,以地理視角,看山東的軌跡。

經濟對人文、歷史、文化有多大的影響,在當下的山東可見一斑,因為經濟發展暫時有困難,所以不少人認為其文化、歷史積澱、風俗習慣均成了劣勢,熱情好客的酒文化、江湖俠義的性格也被人們看成了落伍的因子。

而在最早期,地理環境才是影響山東各地最大的因素,地理環境不僅塑造了山東的文化、人文、人群秉性,深刻影響山東歷史進程,也關係著山東經濟的興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既有一馬平川的原野,還有複雜崎嶇的山丘,更有洶湧澎湃的海洋,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些地理因素塑造了山東的人文、文化,更是改變了山東,這其中以丘陵為甚,從華北平原到黃渤海濱,山東丘陵如何改變了齊魯大地?平原與海洋之間的丘陵,是怎麼讓山東變得兩面三面的呢?

華北平原與山東

華北平原的基底構造屬於華北陸臺斷陷區,在新近紀上新世和第四紀中,由於黃河、海河、淮河、灤河夾帶的泥沙在這斷陷區中沉積,數千萬年衝擊出了連片的大平原,即為今天的華北平原,也被稱為黃淮海平原。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的魯西北平原、魯西南平原均屬於華北平原的一部分,這裡農業開發早,農耕文化濃厚,是華夏文明中心區域的重要部分,也是古代山東地區與其他地區相互較量的舞臺,當年齊國為了奪取華北平原的控制權,多次與趙燕兩國進行較量,明時的山東布政司、清時的山東省才選擇了濟南府作為首府。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華北平原棉花田

當下山東的16個地級市中,至少有9個城市市域的局部或全部位於華北平原,這裡除了良田,還有油田:濟南、濱州、德州的小麥、玉米、棉花,聊城的小麥、玉米、蔬菜,菏澤的小麥、玉米、大豆,濟寧的蔬菜、大蒜、水稻,東營的油田和石油工業,可以說華北平原就是山東的“糧棉油之庫”,讓山東成了我國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重點產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勝利油田

齊國重農商,魯國重文教,無論是魯西北,還是魯西南,平原之上的人們,在數千年的農耕生產中,源於農業經濟的觀念成為了主導,傳統深刻地浸潤著這裡,揹著三千年傳統包袱的地方,對於接受新鮮事物,怎麼也比不上一兩百年前才開啟崛起之路的地方快,這也就能理解了近現代山東的旅途為何不太順利。

黃渤海與山東

渤海是在古生代之前的變質岩上發育的中生代、新生代疊合的沉降盆地,新生代第四紀中頻繁的、擴大化的海侵讓渤海由湖泊變成海洋,至今,渤海的下沉運動仍在持續,是典型的內陸海拗陷盆地型內海,是獨屬於我國的大內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在山東注入渤海,萊州灣西部形成了規模很大的扇形三角洲,讓山東東營成為我國市域面積增長量最大城市,這裡還是世界上面積增長率最快的新生溼地,但也讓山東萊州灣的海水深度小,水深基本在20米以下。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入海口

濱州、東營、濰坊、煙臺位於渤海之濱,渤海給他們帶來了鹽場,萊州灣鹽區是我國四大海鹽產區之一;渤海給他們帶來了漁場,萊州灣漁場是我國較為重要的漁場之一;渤海還給他們帶來了濱海溼地,生態功能獨特,有極高的價值。

黃海由不同時期不同演化特點的原型盆地並列疊加後形成的大型多旋迴盆地,其構造演化依賴於我國東部大陸架的演化,黃海位於大陸架上,是半封閉的前海,既有陸間海的性質,又有海灣的特徵。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半島的黃海之濱,海岸曲折,多港灣和島嶼,分佈著山東條件最好的海港。膠州灣之青島港,不於不凍、港闊水深,是著名的天然良港,1898年德國強行租借膠州灣,青島正式開啟了城市之路,青島也因膠州灣極佳的海港條件而在近代興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港

扼渤海入口的煙臺,在1861年開埠通商,煙臺港逐漸發展起來,反過來,煙臺也因海港之興而在近代迅速崛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煙臺港

威海也是一個與海港相互成就的海港城市,威海港三面環山,以劉公島作為東面屏障,其主航道無暗礁萬噸巨輪暢通無阻,是山東著名的良港。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威海

因氣候條件良好、陸域充足、港灣寬闊,日照港在改革開放後發展起來,是山東新興的港口,日照因此也成了山東年輕的海港城市。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日照港

黃渤海濱的山東城市,都有或大或小的海港,但要說海洋性,還是要數青島、煙臺、威海,它們沒有福建閩南城市及廣東部分沿海城市那般勇於冒險、過番出洋,也沒有浙江城市那般以“迎”之心態、用海洋思維經商幹事;青島、煙臺、威海皆是近代興起的城市,這是山東古人始料未及的。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

伴隨著列強叩關,古老的東方大國接入世界海洋經濟之貿易體系,膠東地區的現代海洋觀念才建立起來,山東經濟軸心由沿運河分佈,變為沿港口布局,海港城市在競爭中逐漸佔據上風;在一百多年的潮起潮落中,膠東地區練就了處變不驚、善於求索的心態,與山東其他地區想比,他們能更快地接受新鮮事物和新潮風尚,因此活躍於當今中國城市格局中。

山東丘陵與齊魯大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突兀於其中的便是山東丘陵,這些由久遠地質時期的結晶岩組成的斷塊構造丘陵,是我國的三大丘陵區之一,以膠萊平原為界,分為魯中丘陵區和膠東丘陵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立於丘陵之上的,則是眾多的小山脈,魯中丘陵區有泰山、魯山、沂山、蒙山、尼山、徂徠山、五蓮山,膠東丘陵區有大澤山、艾山、牙山、昆嵛山、嶗山,這些山脈規模雖然不大,海拔也不算高,卻構成了山東地形的骨架。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主體位於泰安的泰山,從秦朝始皇帝到清朝乾隆,共有13位帝王親臨,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就歷史地位而言,其他山嶽暫無法望其項背,泰山是中華文化“天人合一”觀念的體現;今天的泰山,是世界自然文化雙重遺產,是山東旅遊重量級名片。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泰山

坐落於青島海濱的嶗山,古稱牢山、勞山,嶗山山勢東峻西緩,東側懸崖傍海,西側丘陵起伏,藥用植物種類居山東眾山之首,作為5A風景名勝區,嶗山在山東旅遊中也甚為有名。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嶗山

有“西有吐魯番,東有大澤山”之讚譽的大澤山,盛產葡萄,品種數百種,是著名的“葡萄之鄉”。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大澤山

魯山多茶樹,鮮茶引人品茗;盛產硯石的尼山,是孔子的誕生地;魯山和尼山之間的小山脈是徂徠山,山上多松柏,是“櫻桃之鄉”。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尼山

沂山的森林覆蓋率居山東眾山之首,蒙山則為山東規模很大的山,沂山與蒙山組成了沂蒙山區,是山東的紅色革命根據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蒙山

在黃海之濱,還有五蓮山、昆嵛山,五蓮山是山東的野生藥庫、野生花卉園、野生杜鵑王國;昆嵛山則以自然風光、名勝古蹟、革命聖地為名片,它還是山東重要的水果基地之一。

"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海潮青年:100個視角,就有100個山東,而且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山東,其觀念之懸殊,讓人不得不多看一眼,當下的山東,談論差距成了熱點,哀嘆落後成了時髦,因為既不會追熱點,也不上心於趕時髦,於是就有了這篇分享,以地理視角,看山東的軌跡。

經濟對人文、歷史、文化有多大的影響,在當下的山東可見一斑,因為經濟發展暫時有困難,所以不少人認為其文化、歷史積澱、風俗習慣均成了劣勢,熱情好客的酒文化、江湖俠義的性格也被人們看成了落伍的因子。

而在最早期,地理環境才是影響山東各地最大的因素,地理環境不僅塑造了山東的文化、人文、人群秉性,深刻影響山東歷史進程,也關係著山東經濟的興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既有一馬平川的原野,還有複雜崎嶇的山丘,更有洶湧澎湃的海洋,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些地理因素塑造了山東的人文、文化,更是改變了山東,這其中以丘陵為甚,從華北平原到黃渤海濱,山東丘陵如何改變了齊魯大地?平原與海洋之間的丘陵,是怎麼讓山東變得兩面三面的呢?

華北平原與山東

華北平原的基底構造屬於華北陸臺斷陷區,在新近紀上新世和第四紀中,由於黃河、海河、淮河、灤河夾帶的泥沙在這斷陷區中沉積,數千萬年衝擊出了連片的大平原,即為今天的華北平原,也被稱為黃淮海平原。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的魯西北平原、魯西南平原均屬於華北平原的一部分,這裡農業開發早,農耕文化濃厚,是華夏文明中心區域的重要部分,也是古代山東地區與其他地區相互較量的舞臺,當年齊國為了奪取華北平原的控制權,多次與趙燕兩國進行較量,明時的山東布政司、清時的山東省才選擇了濟南府作為首府。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華北平原棉花田

當下山東的16個地級市中,至少有9個城市市域的局部或全部位於華北平原,這裡除了良田,還有油田:濟南、濱州、德州的小麥、玉米、棉花,聊城的小麥、玉米、蔬菜,菏澤的小麥、玉米、大豆,濟寧的蔬菜、大蒜、水稻,東營的油田和石油工業,可以說華北平原就是山東的“糧棉油之庫”,讓山東成了我國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重點產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勝利油田

齊國重農商,魯國重文教,無論是魯西北,還是魯西南,平原之上的人們,在數千年的農耕生產中,源於農業經濟的觀念成為了主導,傳統深刻地浸潤著這裡,揹著三千年傳統包袱的地方,對於接受新鮮事物,怎麼也比不上一兩百年前才開啟崛起之路的地方快,這也就能理解了近現代山東的旅途為何不太順利。

黃渤海與山東

渤海是在古生代之前的變質岩上發育的中生代、新生代疊合的沉降盆地,新生代第四紀中頻繁的、擴大化的海侵讓渤海由湖泊變成海洋,至今,渤海的下沉運動仍在持續,是典型的內陸海拗陷盆地型內海,是獨屬於我國的大內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在山東注入渤海,萊州灣西部形成了規模很大的扇形三角洲,讓山東東營成為我國市域面積增長量最大城市,這裡還是世界上面積增長率最快的新生溼地,但也讓山東萊州灣的海水深度小,水深基本在20米以下。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入海口

濱州、東營、濰坊、煙臺位於渤海之濱,渤海給他們帶來了鹽場,萊州灣鹽區是我國四大海鹽產區之一;渤海給他們帶來了漁場,萊州灣漁場是我國較為重要的漁場之一;渤海還給他們帶來了濱海溼地,生態功能獨特,有極高的價值。

黃海由不同時期不同演化特點的原型盆地並列疊加後形成的大型多旋迴盆地,其構造演化依賴於我國東部大陸架的演化,黃海位於大陸架上,是半封閉的前海,既有陸間海的性質,又有海灣的特徵。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半島的黃海之濱,海岸曲折,多港灣和島嶼,分佈著山東條件最好的海港。膠州灣之青島港,不於不凍、港闊水深,是著名的天然良港,1898年德國強行租借膠州灣,青島正式開啟了城市之路,青島也因膠州灣極佳的海港條件而在近代興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港

扼渤海入口的煙臺,在1861年開埠通商,煙臺港逐漸發展起來,反過來,煙臺也因海港之興而在近代迅速崛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煙臺港

威海也是一個與海港相互成就的海港城市,威海港三面環山,以劉公島作為東面屏障,其主航道無暗礁萬噸巨輪暢通無阻,是山東著名的良港。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威海

因氣候條件良好、陸域充足、港灣寬闊,日照港在改革開放後發展起來,是山東新興的港口,日照因此也成了山東年輕的海港城市。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日照港

黃渤海濱的山東城市,都有或大或小的海港,但要說海洋性,還是要數青島、煙臺、威海,它們沒有福建閩南城市及廣東部分沿海城市那般勇於冒險、過番出洋,也沒有浙江城市那般以“迎”之心態、用海洋思維經商幹事;青島、煙臺、威海皆是近代興起的城市,這是山東古人始料未及的。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

伴隨著列強叩關,古老的東方大國接入世界海洋經濟之貿易體系,膠東地區的現代海洋觀念才建立起來,山東經濟軸心由沿運河分佈,變為沿港口布局,海港城市在競爭中逐漸佔據上風;在一百多年的潮起潮落中,膠東地區練就了處變不驚、善於求索的心態,與山東其他地區想比,他們能更快地接受新鮮事物和新潮風尚,因此活躍於當今中國城市格局中。

山東丘陵與齊魯大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突兀於其中的便是山東丘陵,這些由久遠地質時期的結晶岩組成的斷塊構造丘陵,是我國的三大丘陵區之一,以膠萊平原為界,分為魯中丘陵區和膠東丘陵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立於丘陵之上的,則是眾多的小山脈,魯中丘陵區有泰山、魯山、沂山、蒙山、尼山、徂徠山、五蓮山,膠東丘陵區有大澤山、艾山、牙山、昆嵛山、嶗山,這些山脈規模雖然不大,海拔也不算高,卻構成了山東地形的骨架。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主體位於泰安的泰山,從秦朝始皇帝到清朝乾隆,共有13位帝王親臨,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就歷史地位而言,其他山嶽暫無法望其項背,泰山是中華文化“天人合一”觀念的體現;今天的泰山,是世界自然文化雙重遺產,是山東旅遊重量級名片。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泰山

坐落於青島海濱的嶗山,古稱牢山、勞山,嶗山山勢東峻西緩,東側懸崖傍海,西側丘陵起伏,藥用植物種類居山東眾山之首,作為5A風景名勝區,嶗山在山東旅遊中也甚為有名。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嶗山

有“西有吐魯番,東有大澤山”之讚譽的大澤山,盛產葡萄,品種數百種,是著名的“葡萄之鄉”。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大澤山

魯山多茶樹,鮮茶引人品茗;盛產硯石的尼山,是孔子的誕生地;魯山和尼山之間的小山脈是徂徠山,山上多松柏,是“櫻桃之鄉”。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尼山

沂山的森林覆蓋率居山東眾山之首,蒙山則為山東規模很大的山,沂山與蒙山組成了沂蒙山區,是山東的紅色革命根據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蒙山

在黃海之濱,還有五蓮山、昆嵛山,五蓮山是山東的野生藥庫、野生花卉園、野生杜鵑王國;昆嵛山則以自然風光、名勝古蹟、革命聖地為名片,它還是山東重要的水果基地之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五蓮山

在山東丘陵之上,不得不提的還有崮(岱崮地貌),地貌學稱之為桌形山或方形山,桌形山的形成歷經數億年,最開始,桌形山是處於海底的山地,在外力作用的侵蝕下,演化成了海底平原,地質運動讓它們抬升成為陸地,平頂山地形成,新一輪的構造運動與侵蝕也隨之進行,桌形山是這一輪構造運動和侵蝕作用的殘留物,崮就是平頂山地的遺存。

"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海潮青年:100個視角,就有100個山東,而且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山東,其觀念之懸殊,讓人不得不多看一眼,當下的山東,談論差距成了熱點,哀嘆落後成了時髦,因為既不會追熱點,也不上心於趕時髦,於是就有了這篇分享,以地理視角,看山東的軌跡。

經濟對人文、歷史、文化有多大的影響,在當下的山東可見一斑,因為經濟發展暫時有困難,所以不少人認為其文化、歷史積澱、風俗習慣均成了劣勢,熱情好客的酒文化、江湖俠義的性格也被人們看成了落伍的因子。

而在最早期,地理環境才是影響山東各地最大的因素,地理環境不僅塑造了山東的文化、人文、人群秉性,深刻影響山東歷史進程,也關係著山東經濟的興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既有一馬平川的原野,還有複雜崎嶇的山丘,更有洶湧澎湃的海洋,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些地理因素塑造了山東的人文、文化,更是改變了山東,這其中以丘陵為甚,從華北平原到黃渤海濱,山東丘陵如何改變了齊魯大地?平原與海洋之間的丘陵,是怎麼讓山東變得兩面三面的呢?

華北平原與山東

華北平原的基底構造屬於華北陸臺斷陷區,在新近紀上新世和第四紀中,由於黃河、海河、淮河、灤河夾帶的泥沙在這斷陷區中沉積,數千萬年衝擊出了連片的大平原,即為今天的華北平原,也被稱為黃淮海平原。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的魯西北平原、魯西南平原均屬於華北平原的一部分,這裡農業開發早,農耕文化濃厚,是華夏文明中心區域的重要部分,也是古代山東地區與其他地區相互較量的舞臺,當年齊國為了奪取華北平原的控制權,多次與趙燕兩國進行較量,明時的山東布政司、清時的山東省才選擇了濟南府作為首府。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華北平原棉花田

當下山東的16個地級市中,至少有9個城市市域的局部或全部位於華北平原,這裡除了良田,還有油田:濟南、濱州、德州的小麥、玉米、棉花,聊城的小麥、玉米、蔬菜,菏澤的小麥、玉米、大豆,濟寧的蔬菜、大蒜、水稻,東營的油田和石油工業,可以說華北平原就是山東的“糧棉油之庫”,讓山東成了我國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重點產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勝利油田

齊國重農商,魯國重文教,無論是魯西北,還是魯西南,平原之上的人們,在數千年的農耕生產中,源於農業經濟的觀念成為了主導,傳統深刻地浸潤著這裡,揹著三千年傳統包袱的地方,對於接受新鮮事物,怎麼也比不上一兩百年前才開啟崛起之路的地方快,這也就能理解了近現代山東的旅途為何不太順利。

黃渤海與山東

渤海是在古生代之前的變質岩上發育的中生代、新生代疊合的沉降盆地,新生代第四紀中頻繁的、擴大化的海侵讓渤海由湖泊變成海洋,至今,渤海的下沉運動仍在持續,是典型的內陸海拗陷盆地型內海,是獨屬於我國的大內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在山東注入渤海,萊州灣西部形成了規模很大的扇形三角洲,讓山東東營成為我國市域面積增長量最大城市,這裡還是世界上面積增長率最快的新生溼地,但也讓山東萊州灣的海水深度小,水深基本在20米以下。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入海口

濱州、東營、濰坊、煙臺位於渤海之濱,渤海給他們帶來了鹽場,萊州灣鹽區是我國四大海鹽產區之一;渤海給他們帶來了漁場,萊州灣漁場是我國較為重要的漁場之一;渤海還給他們帶來了濱海溼地,生態功能獨特,有極高的價值。

黃海由不同時期不同演化特點的原型盆地並列疊加後形成的大型多旋迴盆地,其構造演化依賴於我國東部大陸架的演化,黃海位於大陸架上,是半封閉的前海,既有陸間海的性質,又有海灣的特徵。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半島的黃海之濱,海岸曲折,多港灣和島嶼,分佈著山東條件最好的海港。膠州灣之青島港,不於不凍、港闊水深,是著名的天然良港,1898年德國強行租借膠州灣,青島正式開啟了城市之路,青島也因膠州灣極佳的海港條件而在近代興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港

扼渤海入口的煙臺,在1861年開埠通商,煙臺港逐漸發展起來,反過來,煙臺也因海港之興而在近代迅速崛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煙臺港

威海也是一個與海港相互成就的海港城市,威海港三面環山,以劉公島作為東面屏障,其主航道無暗礁萬噸巨輪暢通無阻,是山東著名的良港。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威海

因氣候條件良好、陸域充足、港灣寬闊,日照港在改革開放後發展起來,是山東新興的港口,日照因此也成了山東年輕的海港城市。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日照港

黃渤海濱的山東城市,都有或大或小的海港,但要說海洋性,還是要數青島、煙臺、威海,它們沒有福建閩南城市及廣東部分沿海城市那般勇於冒險、過番出洋,也沒有浙江城市那般以“迎”之心態、用海洋思維經商幹事;青島、煙臺、威海皆是近代興起的城市,這是山東古人始料未及的。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

伴隨著列強叩關,古老的東方大國接入世界海洋經濟之貿易體系,膠東地區的現代海洋觀念才建立起來,山東經濟軸心由沿運河分佈,變為沿港口布局,海港城市在競爭中逐漸佔據上風;在一百多年的潮起潮落中,膠東地區練就了處變不驚、善於求索的心態,與山東其他地區想比,他們能更快地接受新鮮事物和新潮風尚,因此活躍於當今中國城市格局中。

山東丘陵與齊魯大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突兀於其中的便是山東丘陵,這些由久遠地質時期的結晶岩組成的斷塊構造丘陵,是我國的三大丘陵區之一,以膠萊平原為界,分為魯中丘陵區和膠東丘陵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立於丘陵之上的,則是眾多的小山脈,魯中丘陵區有泰山、魯山、沂山、蒙山、尼山、徂徠山、五蓮山,膠東丘陵區有大澤山、艾山、牙山、昆嵛山、嶗山,這些山脈規模雖然不大,海拔也不算高,卻構成了山東地形的骨架。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主體位於泰安的泰山,從秦朝始皇帝到清朝乾隆,共有13位帝王親臨,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就歷史地位而言,其他山嶽暫無法望其項背,泰山是中華文化“天人合一”觀念的體現;今天的泰山,是世界自然文化雙重遺產,是山東旅遊重量級名片。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泰山

坐落於青島海濱的嶗山,古稱牢山、勞山,嶗山山勢東峻西緩,東側懸崖傍海,西側丘陵起伏,藥用植物種類居山東眾山之首,作為5A風景名勝區,嶗山在山東旅遊中也甚為有名。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嶗山

有“西有吐魯番,東有大澤山”之讚譽的大澤山,盛產葡萄,品種數百種,是著名的“葡萄之鄉”。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大澤山

魯山多茶樹,鮮茶引人品茗;盛產硯石的尼山,是孔子的誕生地;魯山和尼山之間的小山脈是徂徠山,山上多松柏,是“櫻桃之鄉”。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尼山

沂山的森林覆蓋率居山東眾山之首,蒙山則為山東規模很大的山,沂山與蒙山組成了沂蒙山區,是山東的紅色革命根據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蒙山

在黃海之濱,還有五蓮山、昆嵛山,五蓮山是山東的野生藥庫、野生花卉園、野生杜鵑王國;昆嵛山則以自然風光、名勝古蹟、革命聖地為名片,它還是山東重要的水果基地之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五蓮山

在山東丘陵之上,不得不提的還有崮(岱崮地貌),地貌學稱之為桌形山或方形山,桌形山的形成歷經數億年,最開始,桌形山是處於海底的山地,在外力作用的侵蝕下,演化成了海底平原,地質運動讓它們抬升成為陸地,平頂山地形成,新一輪的構造運動與侵蝕也隨之進行,桌形山是這一輪構造運動和侵蝕作用的殘留物,崮就是平頂山地的遺存。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太皇崮

岱崮地貌是山東丘陵上特異的地貌景觀,遠看酷似高山城堡,雄偉峻拔,它們散落在連綿不斷的丘陵中,著名的有“七十二崮”,有名號的崮在100座以上,如鬆崮、太皇崮、晨雲崮、暸陽崮、孟良崮、抱犢崮等等,數量之多、形態之美、地域之集中,為中國罕見,在世界地貌上亦有重要地位。

"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海潮青年:100個視角,就有100個山東,而且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山東,其觀念之懸殊,讓人不得不多看一眼,當下的山東,談論差距成了熱點,哀嘆落後成了時髦,因為既不會追熱點,也不上心於趕時髦,於是就有了這篇分享,以地理視角,看山東的軌跡。

經濟對人文、歷史、文化有多大的影響,在當下的山東可見一斑,因為經濟發展暫時有困難,所以不少人認為其文化、歷史積澱、風俗習慣均成了劣勢,熱情好客的酒文化、江湖俠義的性格也被人們看成了落伍的因子。

而在最早期,地理環境才是影響山東各地最大的因素,地理環境不僅塑造了山東的文化、人文、人群秉性,深刻影響山東歷史進程,也關係著山東經濟的興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既有一馬平川的原野,還有複雜崎嶇的山丘,更有洶湧澎湃的海洋,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些地理因素塑造了山東的人文、文化,更是改變了山東,這其中以丘陵為甚,從華北平原到黃渤海濱,山東丘陵如何改變了齊魯大地?平原與海洋之間的丘陵,是怎麼讓山東變得兩面三面的呢?

華北平原與山東

華北平原的基底構造屬於華北陸臺斷陷區,在新近紀上新世和第四紀中,由於黃河、海河、淮河、灤河夾帶的泥沙在這斷陷區中沉積,數千萬年衝擊出了連片的大平原,即為今天的華北平原,也被稱為黃淮海平原。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的魯西北平原、魯西南平原均屬於華北平原的一部分,這裡農業開發早,農耕文化濃厚,是華夏文明中心區域的重要部分,也是古代山東地區與其他地區相互較量的舞臺,當年齊國為了奪取華北平原的控制權,多次與趙燕兩國進行較量,明時的山東布政司、清時的山東省才選擇了濟南府作為首府。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華北平原棉花田

當下山東的16個地級市中,至少有9個城市市域的局部或全部位於華北平原,這裡除了良田,還有油田:濟南、濱州、德州的小麥、玉米、棉花,聊城的小麥、玉米、蔬菜,菏澤的小麥、玉米、大豆,濟寧的蔬菜、大蒜、水稻,東營的油田和石油工業,可以說華北平原就是山東的“糧棉油之庫”,讓山東成了我國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重點產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勝利油田

齊國重農商,魯國重文教,無論是魯西北,還是魯西南,平原之上的人們,在數千年的農耕生產中,源於農業經濟的觀念成為了主導,傳統深刻地浸潤著這裡,揹著三千年傳統包袱的地方,對於接受新鮮事物,怎麼也比不上一兩百年前才開啟崛起之路的地方快,這也就能理解了近現代山東的旅途為何不太順利。

黃渤海與山東

渤海是在古生代之前的變質岩上發育的中生代、新生代疊合的沉降盆地,新生代第四紀中頻繁的、擴大化的海侵讓渤海由湖泊變成海洋,至今,渤海的下沉運動仍在持續,是典型的內陸海拗陷盆地型內海,是獨屬於我國的大內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在山東注入渤海,萊州灣西部形成了規模很大的扇形三角洲,讓山東東營成為我國市域面積增長量最大城市,這裡還是世界上面積增長率最快的新生溼地,但也讓山東萊州灣的海水深度小,水深基本在20米以下。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入海口

濱州、東營、濰坊、煙臺位於渤海之濱,渤海給他們帶來了鹽場,萊州灣鹽區是我國四大海鹽產區之一;渤海給他們帶來了漁場,萊州灣漁場是我國較為重要的漁場之一;渤海還給他們帶來了濱海溼地,生態功能獨特,有極高的價值。

黃海由不同時期不同演化特點的原型盆地並列疊加後形成的大型多旋迴盆地,其構造演化依賴於我國東部大陸架的演化,黃海位於大陸架上,是半封閉的前海,既有陸間海的性質,又有海灣的特徵。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半島的黃海之濱,海岸曲折,多港灣和島嶼,分佈著山東條件最好的海港。膠州灣之青島港,不於不凍、港闊水深,是著名的天然良港,1898年德國強行租借膠州灣,青島正式開啟了城市之路,青島也因膠州灣極佳的海港條件而在近代興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港

扼渤海入口的煙臺,在1861年開埠通商,煙臺港逐漸發展起來,反過來,煙臺也因海港之興而在近代迅速崛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煙臺港

威海也是一個與海港相互成就的海港城市,威海港三面環山,以劉公島作為東面屏障,其主航道無暗礁萬噸巨輪暢通無阻,是山東著名的良港。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威海

因氣候條件良好、陸域充足、港灣寬闊,日照港在改革開放後發展起來,是山東新興的港口,日照因此也成了山東年輕的海港城市。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日照港

黃渤海濱的山東城市,都有或大或小的海港,但要說海洋性,還是要數青島、煙臺、威海,它們沒有福建閩南城市及廣東部分沿海城市那般勇於冒險、過番出洋,也沒有浙江城市那般以“迎”之心態、用海洋思維經商幹事;青島、煙臺、威海皆是近代興起的城市,這是山東古人始料未及的。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

伴隨著列強叩關,古老的東方大國接入世界海洋經濟之貿易體系,膠東地區的現代海洋觀念才建立起來,山東經濟軸心由沿運河分佈,變為沿港口布局,海港城市在競爭中逐漸佔據上風;在一百多年的潮起潮落中,膠東地區練就了處變不驚、善於求索的心態,與山東其他地區想比,他們能更快地接受新鮮事物和新潮風尚,因此活躍於當今中國城市格局中。

山東丘陵與齊魯大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突兀於其中的便是山東丘陵,這些由久遠地質時期的結晶岩組成的斷塊構造丘陵,是我國的三大丘陵區之一,以膠萊平原為界,分為魯中丘陵區和膠東丘陵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立於丘陵之上的,則是眾多的小山脈,魯中丘陵區有泰山、魯山、沂山、蒙山、尼山、徂徠山、五蓮山,膠東丘陵區有大澤山、艾山、牙山、昆嵛山、嶗山,這些山脈規模雖然不大,海拔也不算高,卻構成了山東地形的骨架。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主體位於泰安的泰山,從秦朝始皇帝到清朝乾隆,共有13位帝王親臨,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就歷史地位而言,其他山嶽暫無法望其項背,泰山是中華文化“天人合一”觀念的體現;今天的泰山,是世界自然文化雙重遺產,是山東旅遊重量級名片。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泰山

坐落於青島海濱的嶗山,古稱牢山、勞山,嶗山山勢東峻西緩,東側懸崖傍海,西側丘陵起伏,藥用植物種類居山東眾山之首,作為5A風景名勝區,嶗山在山東旅遊中也甚為有名。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嶗山

有“西有吐魯番,東有大澤山”之讚譽的大澤山,盛產葡萄,品種數百種,是著名的“葡萄之鄉”。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大澤山

魯山多茶樹,鮮茶引人品茗;盛產硯石的尼山,是孔子的誕生地;魯山和尼山之間的小山脈是徂徠山,山上多松柏,是“櫻桃之鄉”。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尼山

沂山的森林覆蓋率居山東眾山之首,蒙山則為山東規模很大的山,沂山與蒙山組成了沂蒙山區,是山東的紅色革命根據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蒙山

在黃海之濱,還有五蓮山、昆嵛山,五蓮山是山東的野生藥庫、野生花卉園、野生杜鵑王國;昆嵛山則以自然風光、名勝古蹟、革命聖地為名片,它還是山東重要的水果基地之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五蓮山

在山東丘陵之上,不得不提的還有崮(岱崮地貌),地貌學稱之為桌形山或方形山,桌形山的形成歷經數億年,最開始,桌形山是處於海底的山地,在外力作用的侵蝕下,演化成了海底平原,地質運動讓它們抬升成為陸地,平頂山地形成,新一輪的構造運動與侵蝕也隨之進行,桌形山是這一輪構造運動和侵蝕作用的殘留物,崮就是平頂山地的遺存。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太皇崮

岱崮地貌是山東丘陵上特異的地貌景觀,遠看酷似高山城堡,雄偉峻拔,它們散落在連綿不斷的丘陵中,著名的有“七十二崮”,有名號的崮在100座以上,如鬆崮、太皇崮、晨雲崮、暸陽崮、孟良崮、抱犢崮等等,數量之多、形態之美、地域之集中,為中國罕見,在世界地貌上亦有重要地位。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抱犢崮

丘陵對山東來說,是溫帶果木的天堂,是山東的草藥庫、花卉園、鮮果園,是山東山嶽景觀之精華所在,在山東丘陵中成長的人們,純樸踏實、勤勞沉穩、樂觀頑強,他們讓丘陵碩果累累。

山東丘陵的另一層意思

丘陵對山東來說,還有另一層意思,即分割,以丘陵和河流作為自然界線,山東可以劃分為魯中、魯西北、魯西南、魯南、膠濰、登萊等區域,如果考慮到地緣和文化秉性,山東可以分成三部分:魯西南、魯西北、膠東地區,他們之間的不同,在先秦時期已經形成,2000多年後的今天影響仍在。

"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海潮青年:100個視角,就有100個山東,而且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山東,其觀念之懸殊,讓人不得不多看一眼,當下的山東,談論差距成了熱點,哀嘆落後成了時髦,因為既不會追熱點,也不上心於趕時髦,於是就有了這篇分享,以地理視角,看山東的軌跡。

經濟對人文、歷史、文化有多大的影響,在當下的山東可見一斑,因為經濟發展暫時有困難,所以不少人認為其文化、歷史積澱、風俗習慣均成了劣勢,熱情好客的酒文化、江湖俠義的性格也被人們看成了落伍的因子。

而在最早期,地理環境才是影響山東各地最大的因素,地理環境不僅塑造了山東的文化、人文、人群秉性,深刻影響山東歷史進程,也關係著山東經濟的興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既有一馬平川的原野,還有複雜崎嶇的山丘,更有洶湧澎湃的海洋,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些地理因素塑造了山東的人文、文化,更是改變了山東,這其中以丘陵為甚,從華北平原到黃渤海濱,山東丘陵如何改變了齊魯大地?平原與海洋之間的丘陵,是怎麼讓山東變得兩面三面的呢?

華北平原與山東

華北平原的基底構造屬於華北陸臺斷陷區,在新近紀上新世和第四紀中,由於黃河、海河、淮河、灤河夾帶的泥沙在這斷陷區中沉積,數千萬年衝擊出了連片的大平原,即為今天的華北平原,也被稱為黃淮海平原。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的魯西北平原、魯西南平原均屬於華北平原的一部分,這裡農業開發早,農耕文化濃厚,是華夏文明中心區域的重要部分,也是古代山東地區與其他地區相互較量的舞臺,當年齊國為了奪取華北平原的控制權,多次與趙燕兩國進行較量,明時的山東布政司、清時的山東省才選擇了濟南府作為首府。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華北平原棉花田

當下山東的16個地級市中,至少有9個城市市域的局部或全部位於華北平原,這裡除了良田,還有油田:濟南、濱州、德州的小麥、玉米、棉花,聊城的小麥、玉米、蔬菜,菏澤的小麥、玉米、大豆,濟寧的蔬菜、大蒜、水稻,東營的油田和石油工業,可以說華北平原就是山東的“糧棉油之庫”,讓山東成了我國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重點產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勝利油田

齊國重農商,魯國重文教,無論是魯西北,還是魯西南,平原之上的人們,在數千年的農耕生產中,源於農業經濟的觀念成為了主導,傳統深刻地浸潤著這裡,揹著三千年傳統包袱的地方,對於接受新鮮事物,怎麼也比不上一兩百年前才開啟崛起之路的地方快,這也就能理解了近現代山東的旅途為何不太順利。

黃渤海與山東

渤海是在古生代之前的變質岩上發育的中生代、新生代疊合的沉降盆地,新生代第四紀中頻繁的、擴大化的海侵讓渤海由湖泊變成海洋,至今,渤海的下沉運動仍在持續,是典型的內陸海拗陷盆地型內海,是獨屬於我國的大內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在山東注入渤海,萊州灣西部形成了規模很大的扇形三角洲,讓山東東營成為我國市域面積增長量最大城市,這裡還是世界上面積增長率最快的新生溼地,但也讓山東萊州灣的海水深度小,水深基本在20米以下。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入海口

濱州、東營、濰坊、煙臺位於渤海之濱,渤海給他們帶來了鹽場,萊州灣鹽區是我國四大海鹽產區之一;渤海給他們帶來了漁場,萊州灣漁場是我國較為重要的漁場之一;渤海還給他們帶來了濱海溼地,生態功能獨特,有極高的價值。

黃海由不同時期不同演化特點的原型盆地並列疊加後形成的大型多旋迴盆地,其構造演化依賴於我國東部大陸架的演化,黃海位於大陸架上,是半封閉的前海,既有陸間海的性質,又有海灣的特徵。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半島的黃海之濱,海岸曲折,多港灣和島嶼,分佈著山東條件最好的海港。膠州灣之青島港,不於不凍、港闊水深,是著名的天然良港,1898年德國強行租借膠州灣,青島正式開啟了城市之路,青島也因膠州灣極佳的海港條件而在近代興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港

扼渤海入口的煙臺,在1861年開埠通商,煙臺港逐漸發展起來,反過來,煙臺也因海港之興而在近代迅速崛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煙臺港

威海也是一個與海港相互成就的海港城市,威海港三面環山,以劉公島作為東面屏障,其主航道無暗礁萬噸巨輪暢通無阻,是山東著名的良港。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威海

因氣候條件良好、陸域充足、港灣寬闊,日照港在改革開放後發展起來,是山東新興的港口,日照因此也成了山東年輕的海港城市。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日照港

黃渤海濱的山東城市,都有或大或小的海港,但要說海洋性,還是要數青島、煙臺、威海,它們沒有福建閩南城市及廣東部分沿海城市那般勇於冒險、過番出洋,也沒有浙江城市那般以“迎”之心態、用海洋思維經商幹事;青島、煙臺、威海皆是近代興起的城市,這是山東古人始料未及的。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

伴隨著列強叩關,古老的東方大國接入世界海洋經濟之貿易體系,膠東地區的現代海洋觀念才建立起來,山東經濟軸心由沿運河分佈,變為沿港口布局,海港城市在競爭中逐漸佔據上風;在一百多年的潮起潮落中,膠東地區練就了處變不驚、善於求索的心態,與山東其他地區想比,他們能更快地接受新鮮事物和新潮風尚,因此活躍於當今中國城市格局中。

山東丘陵與齊魯大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突兀於其中的便是山東丘陵,這些由久遠地質時期的結晶岩組成的斷塊構造丘陵,是我國的三大丘陵區之一,以膠萊平原為界,分為魯中丘陵區和膠東丘陵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立於丘陵之上的,則是眾多的小山脈,魯中丘陵區有泰山、魯山、沂山、蒙山、尼山、徂徠山、五蓮山,膠東丘陵區有大澤山、艾山、牙山、昆嵛山、嶗山,這些山脈規模雖然不大,海拔也不算高,卻構成了山東地形的骨架。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主體位於泰安的泰山,從秦朝始皇帝到清朝乾隆,共有13位帝王親臨,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就歷史地位而言,其他山嶽暫無法望其項背,泰山是中華文化“天人合一”觀念的體現;今天的泰山,是世界自然文化雙重遺產,是山東旅遊重量級名片。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泰山

坐落於青島海濱的嶗山,古稱牢山、勞山,嶗山山勢東峻西緩,東側懸崖傍海,西側丘陵起伏,藥用植物種類居山東眾山之首,作為5A風景名勝區,嶗山在山東旅遊中也甚為有名。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嶗山

有“西有吐魯番,東有大澤山”之讚譽的大澤山,盛產葡萄,品種數百種,是著名的“葡萄之鄉”。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大澤山

魯山多茶樹,鮮茶引人品茗;盛產硯石的尼山,是孔子的誕生地;魯山和尼山之間的小山脈是徂徠山,山上多松柏,是“櫻桃之鄉”。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尼山

沂山的森林覆蓋率居山東眾山之首,蒙山則為山東規模很大的山,沂山與蒙山組成了沂蒙山區,是山東的紅色革命根據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蒙山

在黃海之濱,還有五蓮山、昆嵛山,五蓮山是山東的野生藥庫、野生花卉園、野生杜鵑王國;昆嵛山則以自然風光、名勝古蹟、革命聖地為名片,它還是山東重要的水果基地之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五蓮山

在山東丘陵之上,不得不提的還有崮(岱崮地貌),地貌學稱之為桌形山或方形山,桌形山的形成歷經數億年,最開始,桌形山是處於海底的山地,在外力作用的侵蝕下,演化成了海底平原,地質運動讓它們抬升成為陸地,平頂山地形成,新一輪的構造運動與侵蝕也隨之進行,桌形山是這一輪構造運動和侵蝕作用的殘留物,崮就是平頂山地的遺存。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太皇崮

岱崮地貌是山東丘陵上特異的地貌景觀,遠看酷似高山城堡,雄偉峻拔,它們散落在連綿不斷的丘陵中,著名的有“七十二崮”,有名號的崮在100座以上,如鬆崮、太皇崮、晨雲崮、暸陽崮、孟良崮、抱犢崮等等,數量之多、形態之美、地域之集中,為中國罕見,在世界地貌上亦有重要地位。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抱犢崮

丘陵對山東來說,是溫帶果木的天堂,是山東的草藥庫、花卉園、鮮果園,是山東山嶽景觀之精華所在,在山東丘陵中成長的人們,純樸踏實、勤勞沉穩、樂觀頑強,他們讓丘陵碩果累累。

山東丘陵的另一層意思

丘陵對山東來說,還有另一層意思,即分割,以丘陵和河流作為自然界線,山東可以劃分為魯中、魯西北、魯西南、魯南、膠濰、登萊等區域,如果考慮到地緣和文化秉性,山東可以分成三部分:魯西南、魯西北、膠東地區,他們之間的不同,在先秦時期已經形成,2000多年後的今天影響仍在。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夏商時期,魯西南是華夏文明中心區域的一部分,商朝有2次曾經定都於魯西南地區,即庇(今菏澤鄆城)、奄(今濟寧曲阜);周滅商之後,出於制衡、同化萊夷的目的,周武王把輔佐有功的重臣姜子牙分封於魯西北,把同母弟曹叔振鐸、周公分封於魯西南,即齊、曹、魯。

"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海潮青年:100個視角,就有100個山東,而且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山東,其觀念之懸殊,讓人不得不多看一眼,當下的山東,談論差距成了熱點,哀嘆落後成了時髦,因為既不會追熱點,也不上心於趕時髦,於是就有了這篇分享,以地理視角,看山東的軌跡。

經濟對人文、歷史、文化有多大的影響,在當下的山東可見一斑,因為經濟發展暫時有困難,所以不少人認為其文化、歷史積澱、風俗習慣均成了劣勢,熱情好客的酒文化、江湖俠義的性格也被人們看成了落伍的因子。

而在最早期,地理環境才是影響山東各地最大的因素,地理環境不僅塑造了山東的文化、人文、人群秉性,深刻影響山東歷史進程,也關係著山東經濟的興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既有一馬平川的原野,還有複雜崎嶇的山丘,更有洶湧澎湃的海洋,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些地理因素塑造了山東的人文、文化,更是改變了山東,這其中以丘陵為甚,從華北平原到黃渤海濱,山東丘陵如何改變了齊魯大地?平原與海洋之間的丘陵,是怎麼讓山東變得兩面三面的呢?

華北平原與山東

華北平原的基底構造屬於華北陸臺斷陷區,在新近紀上新世和第四紀中,由於黃河、海河、淮河、灤河夾帶的泥沙在這斷陷區中沉積,數千萬年衝擊出了連片的大平原,即為今天的華北平原,也被稱為黃淮海平原。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的魯西北平原、魯西南平原均屬於華北平原的一部分,這裡農業開發早,農耕文化濃厚,是華夏文明中心區域的重要部分,也是古代山東地區與其他地區相互較量的舞臺,當年齊國為了奪取華北平原的控制權,多次與趙燕兩國進行較量,明時的山東布政司、清時的山東省才選擇了濟南府作為首府。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華北平原棉花田

當下山東的16個地級市中,至少有9個城市市域的局部或全部位於華北平原,這裡除了良田,還有油田:濟南、濱州、德州的小麥、玉米、棉花,聊城的小麥、玉米、蔬菜,菏澤的小麥、玉米、大豆,濟寧的蔬菜、大蒜、水稻,東營的油田和石油工業,可以說華北平原就是山東的“糧棉油之庫”,讓山東成了我國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重點產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勝利油田

齊國重農商,魯國重文教,無論是魯西北,還是魯西南,平原之上的人們,在數千年的農耕生產中,源於農業經濟的觀念成為了主導,傳統深刻地浸潤著這裡,揹著三千年傳統包袱的地方,對於接受新鮮事物,怎麼也比不上一兩百年前才開啟崛起之路的地方快,這也就能理解了近現代山東的旅途為何不太順利。

黃渤海與山東

渤海是在古生代之前的變質岩上發育的中生代、新生代疊合的沉降盆地,新生代第四紀中頻繁的、擴大化的海侵讓渤海由湖泊變成海洋,至今,渤海的下沉運動仍在持續,是典型的內陸海拗陷盆地型內海,是獨屬於我國的大內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在山東注入渤海,萊州灣西部形成了規模很大的扇形三角洲,讓山東東營成為我國市域面積增長量最大城市,這裡還是世界上面積增長率最快的新生溼地,但也讓山東萊州灣的海水深度小,水深基本在20米以下。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入海口

濱州、東營、濰坊、煙臺位於渤海之濱,渤海給他們帶來了鹽場,萊州灣鹽區是我國四大海鹽產區之一;渤海給他們帶來了漁場,萊州灣漁場是我國較為重要的漁場之一;渤海還給他們帶來了濱海溼地,生態功能獨特,有極高的價值。

黃海由不同時期不同演化特點的原型盆地並列疊加後形成的大型多旋迴盆地,其構造演化依賴於我國東部大陸架的演化,黃海位於大陸架上,是半封閉的前海,既有陸間海的性質,又有海灣的特徵。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半島的黃海之濱,海岸曲折,多港灣和島嶼,分佈著山東條件最好的海港。膠州灣之青島港,不於不凍、港闊水深,是著名的天然良港,1898年德國強行租借膠州灣,青島正式開啟了城市之路,青島也因膠州灣極佳的海港條件而在近代興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港

扼渤海入口的煙臺,在1861年開埠通商,煙臺港逐漸發展起來,反過來,煙臺也因海港之興而在近代迅速崛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煙臺港

威海也是一個與海港相互成就的海港城市,威海港三面環山,以劉公島作為東面屏障,其主航道無暗礁萬噸巨輪暢通無阻,是山東著名的良港。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威海

因氣候條件良好、陸域充足、港灣寬闊,日照港在改革開放後發展起來,是山東新興的港口,日照因此也成了山東年輕的海港城市。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日照港

黃渤海濱的山東城市,都有或大或小的海港,但要說海洋性,還是要數青島、煙臺、威海,它們沒有福建閩南城市及廣東部分沿海城市那般勇於冒險、過番出洋,也沒有浙江城市那般以“迎”之心態、用海洋思維經商幹事;青島、煙臺、威海皆是近代興起的城市,這是山東古人始料未及的。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

伴隨著列強叩關,古老的東方大國接入世界海洋經濟之貿易體系,膠東地區的現代海洋觀念才建立起來,山東經濟軸心由沿運河分佈,變為沿港口布局,海港城市在競爭中逐漸佔據上風;在一百多年的潮起潮落中,膠東地區練就了處變不驚、善於求索的心態,與山東其他地區想比,他們能更快地接受新鮮事物和新潮風尚,因此活躍於當今中國城市格局中。

山東丘陵與齊魯大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突兀於其中的便是山東丘陵,這些由久遠地質時期的結晶岩組成的斷塊構造丘陵,是我國的三大丘陵區之一,以膠萊平原為界,分為魯中丘陵區和膠東丘陵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立於丘陵之上的,則是眾多的小山脈,魯中丘陵區有泰山、魯山、沂山、蒙山、尼山、徂徠山、五蓮山,膠東丘陵區有大澤山、艾山、牙山、昆嵛山、嶗山,這些山脈規模雖然不大,海拔也不算高,卻構成了山東地形的骨架。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主體位於泰安的泰山,從秦朝始皇帝到清朝乾隆,共有13位帝王親臨,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就歷史地位而言,其他山嶽暫無法望其項背,泰山是中華文化“天人合一”觀念的體現;今天的泰山,是世界自然文化雙重遺產,是山東旅遊重量級名片。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泰山

坐落於青島海濱的嶗山,古稱牢山、勞山,嶗山山勢東峻西緩,東側懸崖傍海,西側丘陵起伏,藥用植物種類居山東眾山之首,作為5A風景名勝區,嶗山在山東旅遊中也甚為有名。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嶗山

有“西有吐魯番,東有大澤山”之讚譽的大澤山,盛產葡萄,品種數百種,是著名的“葡萄之鄉”。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大澤山

魯山多茶樹,鮮茶引人品茗;盛產硯石的尼山,是孔子的誕生地;魯山和尼山之間的小山脈是徂徠山,山上多松柏,是“櫻桃之鄉”。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尼山

沂山的森林覆蓋率居山東眾山之首,蒙山則為山東規模很大的山,沂山與蒙山組成了沂蒙山區,是山東的紅色革命根據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蒙山

在黃海之濱,還有五蓮山、昆嵛山,五蓮山是山東的野生藥庫、野生花卉園、野生杜鵑王國;昆嵛山則以自然風光、名勝古蹟、革命聖地為名片,它還是山東重要的水果基地之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五蓮山

在山東丘陵之上,不得不提的還有崮(岱崮地貌),地貌學稱之為桌形山或方形山,桌形山的形成歷經數億年,最開始,桌形山是處於海底的山地,在外力作用的侵蝕下,演化成了海底平原,地質運動讓它們抬升成為陸地,平頂山地形成,新一輪的構造運動與侵蝕也隨之進行,桌形山是這一輪構造運動和侵蝕作用的殘留物,崮就是平頂山地的遺存。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太皇崮

岱崮地貌是山東丘陵上特異的地貌景觀,遠看酷似高山城堡,雄偉峻拔,它們散落在連綿不斷的丘陵中,著名的有“七十二崮”,有名號的崮在100座以上,如鬆崮、太皇崮、晨雲崮、暸陽崮、孟良崮、抱犢崮等等,數量之多、形態之美、地域之集中,為中國罕見,在世界地貌上亦有重要地位。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抱犢崮

丘陵對山東來說,是溫帶果木的天堂,是山東的草藥庫、花卉園、鮮果園,是山東山嶽景觀之精華所在,在山東丘陵中成長的人們,純樸踏實、勤勞沉穩、樂觀頑強,他們讓丘陵碩果累累。

山東丘陵的另一層意思

丘陵對山東來說,還有另一層意思,即分割,以丘陵和河流作為自然界線,山東可以劃分為魯中、魯西北、魯西南、魯南、膠濰、登萊等區域,如果考慮到地緣和文化秉性,山東可以分成三部分:魯西南、魯西北、膠東地區,他們之間的不同,在先秦時期已經形成,2000多年後的今天影響仍在。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夏商時期,魯西南是華夏文明中心區域的一部分,商朝有2次曾經定都於魯西南地區,即庇(今菏澤鄆城)、奄(今濟寧曲阜);周滅商之後,出於制衡、同化萊夷的目的,周武王把輔佐有功的重臣姜子牙分封於魯西北,把同母弟曹叔振鐸、周公分封於魯西南,即齊、曹、魯。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後來,山東地區的其他小諸侯國多被齊、魯吞併,未被完全周化的萊夷則被擠到了膠萊平原以東的魯東丘陵區,齊、魯以山東丘陵作為天然界線,修築了齊魯長城,在山東大地上演了一出出大戲,直到魯被楚滅,齊被秦降。

秦統一中國後,在山東地區設置了濟北郡、臨淄郡、膠東郡、琅琊郡、薛郡,在郡治選擇上,可以明顯看出古人在選擇一個地區的域內首府時,是遵循地理位置中心的,從秦到宋,山東地區沒有組成一個整體,自然也不存在首府難尋的問題。

"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海潮青年:100個視角,就有100個山東,而且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山東,其觀念之懸殊,讓人不得不多看一眼,當下的山東,談論差距成了熱點,哀嘆落後成了時髦,因為既不會追熱點,也不上心於趕時髦,於是就有了這篇分享,以地理視角,看山東的軌跡。

經濟對人文、歷史、文化有多大的影響,在當下的山東可見一斑,因為經濟發展暫時有困難,所以不少人認為其文化、歷史積澱、風俗習慣均成了劣勢,熱情好客的酒文化、江湖俠義的性格也被人們看成了落伍的因子。

而在最早期,地理環境才是影響山東各地最大的因素,地理環境不僅塑造了山東的文化、人文、人群秉性,深刻影響山東歷史進程,也關係著山東經濟的興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既有一馬平川的原野,還有複雜崎嶇的山丘,更有洶湧澎湃的海洋,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些地理因素塑造了山東的人文、文化,更是改變了山東,這其中以丘陵為甚,從華北平原到黃渤海濱,山東丘陵如何改變了齊魯大地?平原與海洋之間的丘陵,是怎麼讓山東變得兩面三面的呢?

華北平原與山東

華北平原的基底構造屬於華北陸臺斷陷區,在新近紀上新世和第四紀中,由於黃河、海河、淮河、灤河夾帶的泥沙在這斷陷區中沉積,數千萬年衝擊出了連片的大平原,即為今天的華北平原,也被稱為黃淮海平原。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的魯西北平原、魯西南平原均屬於華北平原的一部分,這裡農業開發早,農耕文化濃厚,是華夏文明中心區域的重要部分,也是古代山東地區與其他地區相互較量的舞臺,當年齊國為了奪取華北平原的控制權,多次與趙燕兩國進行較量,明時的山東布政司、清時的山東省才選擇了濟南府作為首府。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華北平原棉花田

當下山東的16個地級市中,至少有9個城市市域的局部或全部位於華北平原,這裡除了良田,還有油田:濟南、濱州、德州的小麥、玉米、棉花,聊城的小麥、玉米、蔬菜,菏澤的小麥、玉米、大豆,濟寧的蔬菜、大蒜、水稻,東營的油田和石油工業,可以說華北平原就是山東的“糧棉油之庫”,讓山東成了我國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重點產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勝利油田

齊國重農商,魯國重文教,無論是魯西北,還是魯西南,平原之上的人們,在數千年的農耕生產中,源於農業經濟的觀念成為了主導,傳統深刻地浸潤著這裡,揹著三千年傳統包袱的地方,對於接受新鮮事物,怎麼也比不上一兩百年前才開啟崛起之路的地方快,這也就能理解了近現代山東的旅途為何不太順利。

黃渤海與山東

渤海是在古生代之前的變質岩上發育的中生代、新生代疊合的沉降盆地,新生代第四紀中頻繁的、擴大化的海侵讓渤海由湖泊變成海洋,至今,渤海的下沉運動仍在持續,是典型的內陸海拗陷盆地型內海,是獨屬於我國的大內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在山東注入渤海,萊州灣西部形成了規模很大的扇形三角洲,讓山東東營成為我國市域面積增長量最大城市,這裡還是世界上面積增長率最快的新生溼地,但也讓山東萊州灣的海水深度小,水深基本在20米以下。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入海口

濱州、東營、濰坊、煙臺位於渤海之濱,渤海給他們帶來了鹽場,萊州灣鹽區是我國四大海鹽產區之一;渤海給他們帶來了漁場,萊州灣漁場是我國較為重要的漁場之一;渤海還給他們帶來了濱海溼地,生態功能獨特,有極高的價值。

黃海由不同時期不同演化特點的原型盆地並列疊加後形成的大型多旋迴盆地,其構造演化依賴於我國東部大陸架的演化,黃海位於大陸架上,是半封閉的前海,既有陸間海的性質,又有海灣的特徵。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半島的黃海之濱,海岸曲折,多港灣和島嶼,分佈著山東條件最好的海港。膠州灣之青島港,不於不凍、港闊水深,是著名的天然良港,1898年德國強行租借膠州灣,青島正式開啟了城市之路,青島也因膠州灣極佳的海港條件而在近代興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港

扼渤海入口的煙臺,在1861年開埠通商,煙臺港逐漸發展起來,反過來,煙臺也因海港之興而在近代迅速崛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煙臺港

威海也是一個與海港相互成就的海港城市,威海港三面環山,以劉公島作為東面屏障,其主航道無暗礁萬噸巨輪暢通無阻,是山東著名的良港。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威海

因氣候條件良好、陸域充足、港灣寬闊,日照港在改革開放後發展起來,是山東新興的港口,日照因此也成了山東年輕的海港城市。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日照港

黃渤海濱的山東城市,都有或大或小的海港,但要說海洋性,還是要數青島、煙臺、威海,它們沒有福建閩南城市及廣東部分沿海城市那般勇於冒險、過番出洋,也沒有浙江城市那般以“迎”之心態、用海洋思維經商幹事;青島、煙臺、威海皆是近代興起的城市,這是山東古人始料未及的。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

伴隨著列強叩關,古老的東方大國接入世界海洋經濟之貿易體系,膠東地區的現代海洋觀念才建立起來,山東經濟軸心由沿運河分佈,變為沿港口布局,海港城市在競爭中逐漸佔據上風;在一百多年的潮起潮落中,膠東地區練就了處變不驚、善於求索的心態,與山東其他地區想比,他們能更快地接受新鮮事物和新潮風尚,因此活躍於當今中國城市格局中。

山東丘陵與齊魯大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突兀於其中的便是山東丘陵,這些由久遠地質時期的結晶岩組成的斷塊構造丘陵,是我國的三大丘陵區之一,以膠萊平原為界,分為魯中丘陵區和膠東丘陵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立於丘陵之上的,則是眾多的小山脈,魯中丘陵區有泰山、魯山、沂山、蒙山、尼山、徂徠山、五蓮山,膠東丘陵區有大澤山、艾山、牙山、昆嵛山、嶗山,這些山脈規模雖然不大,海拔也不算高,卻構成了山東地形的骨架。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主體位於泰安的泰山,從秦朝始皇帝到清朝乾隆,共有13位帝王親臨,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就歷史地位而言,其他山嶽暫無法望其項背,泰山是中華文化“天人合一”觀念的體現;今天的泰山,是世界自然文化雙重遺產,是山東旅遊重量級名片。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泰山

坐落於青島海濱的嶗山,古稱牢山、勞山,嶗山山勢東峻西緩,東側懸崖傍海,西側丘陵起伏,藥用植物種類居山東眾山之首,作為5A風景名勝區,嶗山在山東旅遊中也甚為有名。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嶗山

有“西有吐魯番,東有大澤山”之讚譽的大澤山,盛產葡萄,品種數百種,是著名的“葡萄之鄉”。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大澤山

魯山多茶樹,鮮茶引人品茗;盛產硯石的尼山,是孔子的誕生地;魯山和尼山之間的小山脈是徂徠山,山上多松柏,是“櫻桃之鄉”。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尼山

沂山的森林覆蓋率居山東眾山之首,蒙山則為山東規模很大的山,沂山與蒙山組成了沂蒙山區,是山東的紅色革命根據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蒙山

在黃海之濱,還有五蓮山、昆嵛山,五蓮山是山東的野生藥庫、野生花卉園、野生杜鵑王國;昆嵛山則以自然風光、名勝古蹟、革命聖地為名片,它還是山東重要的水果基地之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五蓮山

在山東丘陵之上,不得不提的還有崮(岱崮地貌),地貌學稱之為桌形山或方形山,桌形山的形成歷經數億年,最開始,桌形山是處於海底的山地,在外力作用的侵蝕下,演化成了海底平原,地質運動讓它們抬升成為陸地,平頂山地形成,新一輪的構造運動與侵蝕也隨之進行,桌形山是這一輪構造運動和侵蝕作用的殘留物,崮就是平頂山地的遺存。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太皇崮

岱崮地貌是山東丘陵上特異的地貌景觀,遠看酷似高山城堡,雄偉峻拔,它們散落在連綿不斷的丘陵中,著名的有“七十二崮”,有名號的崮在100座以上,如鬆崮、太皇崮、晨雲崮、暸陽崮、孟良崮、抱犢崮等等,數量之多、形態之美、地域之集中,為中國罕見,在世界地貌上亦有重要地位。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抱犢崮

丘陵對山東來說,是溫帶果木的天堂,是山東的草藥庫、花卉園、鮮果園,是山東山嶽景觀之精華所在,在山東丘陵中成長的人們,純樸踏實、勤勞沉穩、樂觀頑強,他們讓丘陵碩果累累。

山東丘陵的另一層意思

丘陵對山東來說,還有另一層意思,即分割,以丘陵和河流作為自然界線,山東可以劃分為魯中、魯西北、魯西南、魯南、膠濰、登萊等區域,如果考慮到地緣和文化秉性,山東可以分成三部分:魯西南、魯西北、膠東地區,他們之間的不同,在先秦時期已經形成,2000多年後的今天影響仍在。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夏商時期,魯西南是華夏文明中心區域的一部分,商朝有2次曾經定都於魯西南地區,即庇(今菏澤鄆城)、奄(今濟寧曲阜);周滅商之後,出於制衡、同化萊夷的目的,周武王把輔佐有功的重臣姜子牙分封於魯西北,把同母弟曹叔振鐸、周公分封於魯西南,即齊、曹、魯。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後來,山東地區的其他小諸侯國多被齊、魯吞併,未被完全周化的萊夷則被擠到了膠萊平原以東的魯東丘陵區,齊、魯以山東丘陵作為天然界線,修築了齊魯長城,在山東大地上演了一出出大戲,直到魯被楚滅,齊被秦降。

秦統一中國後,在山東地區設置了濟北郡、臨淄郡、膠東郡、琅琊郡、薛郡,在郡治選擇上,可以明顯看出古人在選擇一個地區的域內首府時,是遵循地理位置中心的,從秦到宋,山東地區沒有組成一個整體,自然也不存在首府難尋的問題。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金人大致以魯中丘陵為界,設置了山東東路和山東西路,分別以益都府(今濰坊青州)、東平府(今泰安東平)為首府,其選擇仍然堅持了地理位置中心;可是,當山東組成一個整體,山東成為獨自的地理概念,如果還按照地理位置中心去選擇首府,那山東的首府顯然要跑到魯中丘陵中去了。

"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海潮青年:100個視角,就有100個山東,而且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山東,其觀念之懸殊,讓人不得不多看一眼,當下的山東,談論差距成了熱點,哀嘆落後成了時髦,因為既不會追熱點,也不上心於趕時髦,於是就有了這篇分享,以地理視角,看山東的軌跡。

經濟對人文、歷史、文化有多大的影響,在當下的山東可見一斑,因為經濟發展暫時有困難,所以不少人認為其文化、歷史積澱、風俗習慣均成了劣勢,熱情好客的酒文化、江湖俠義的性格也被人們看成了落伍的因子。

而在最早期,地理環境才是影響山東各地最大的因素,地理環境不僅塑造了山東的文化、人文、人群秉性,深刻影響山東歷史進程,也關係著山東經濟的興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既有一馬平川的原野,還有複雜崎嶇的山丘,更有洶湧澎湃的海洋,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些地理因素塑造了山東的人文、文化,更是改變了山東,這其中以丘陵為甚,從華北平原到黃渤海濱,山東丘陵如何改變了齊魯大地?平原與海洋之間的丘陵,是怎麼讓山東變得兩面三面的呢?

華北平原與山東

華北平原的基底構造屬於華北陸臺斷陷區,在新近紀上新世和第四紀中,由於黃河、海河、淮河、灤河夾帶的泥沙在這斷陷區中沉積,數千萬年衝擊出了連片的大平原,即為今天的華北平原,也被稱為黃淮海平原。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的魯西北平原、魯西南平原均屬於華北平原的一部分,這裡農業開發早,農耕文化濃厚,是華夏文明中心區域的重要部分,也是古代山東地區與其他地區相互較量的舞臺,當年齊國為了奪取華北平原的控制權,多次與趙燕兩國進行較量,明時的山東布政司、清時的山東省才選擇了濟南府作為首府。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華北平原棉花田

當下山東的16個地級市中,至少有9個城市市域的局部或全部位於華北平原,這裡除了良田,還有油田:濟南、濱州、德州的小麥、玉米、棉花,聊城的小麥、玉米、蔬菜,菏澤的小麥、玉米、大豆,濟寧的蔬菜、大蒜、水稻,東營的油田和石油工業,可以說華北平原就是山東的“糧棉油之庫”,讓山東成了我國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重點產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勝利油田

齊國重農商,魯國重文教,無論是魯西北,還是魯西南,平原之上的人們,在數千年的農耕生產中,源於農業經濟的觀念成為了主導,傳統深刻地浸潤著這裡,揹著三千年傳統包袱的地方,對於接受新鮮事物,怎麼也比不上一兩百年前才開啟崛起之路的地方快,這也就能理解了近現代山東的旅途為何不太順利。

黃渤海與山東

渤海是在古生代之前的變質岩上發育的中生代、新生代疊合的沉降盆地,新生代第四紀中頻繁的、擴大化的海侵讓渤海由湖泊變成海洋,至今,渤海的下沉運動仍在持續,是典型的內陸海拗陷盆地型內海,是獨屬於我國的大內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在山東注入渤海,萊州灣西部形成了規模很大的扇形三角洲,讓山東東營成為我國市域面積增長量最大城市,這裡還是世界上面積增長率最快的新生溼地,但也讓山東萊州灣的海水深度小,水深基本在20米以下。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入海口

濱州、東營、濰坊、煙臺位於渤海之濱,渤海給他們帶來了鹽場,萊州灣鹽區是我國四大海鹽產區之一;渤海給他們帶來了漁場,萊州灣漁場是我國較為重要的漁場之一;渤海還給他們帶來了濱海溼地,生態功能獨特,有極高的價值。

黃海由不同時期不同演化特點的原型盆地並列疊加後形成的大型多旋迴盆地,其構造演化依賴於我國東部大陸架的演化,黃海位於大陸架上,是半封閉的前海,既有陸間海的性質,又有海灣的特徵。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半島的黃海之濱,海岸曲折,多港灣和島嶼,分佈著山東條件最好的海港。膠州灣之青島港,不於不凍、港闊水深,是著名的天然良港,1898年德國強行租借膠州灣,青島正式開啟了城市之路,青島也因膠州灣極佳的海港條件而在近代興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港

扼渤海入口的煙臺,在1861年開埠通商,煙臺港逐漸發展起來,反過來,煙臺也因海港之興而在近代迅速崛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煙臺港

威海也是一個與海港相互成就的海港城市,威海港三面環山,以劉公島作為東面屏障,其主航道無暗礁萬噸巨輪暢通無阻,是山東著名的良港。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威海

因氣候條件良好、陸域充足、港灣寬闊,日照港在改革開放後發展起來,是山東新興的港口,日照因此也成了山東年輕的海港城市。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日照港

黃渤海濱的山東城市,都有或大或小的海港,但要說海洋性,還是要數青島、煙臺、威海,它們沒有福建閩南城市及廣東部分沿海城市那般勇於冒險、過番出洋,也沒有浙江城市那般以“迎”之心態、用海洋思維經商幹事;青島、煙臺、威海皆是近代興起的城市,這是山東古人始料未及的。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

伴隨著列強叩關,古老的東方大國接入世界海洋經濟之貿易體系,膠東地區的現代海洋觀念才建立起來,山東經濟軸心由沿運河分佈,變為沿港口布局,海港城市在競爭中逐漸佔據上風;在一百多年的潮起潮落中,膠東地區練就了處變不驚、善於求索的心態,與山東其他地區想比,他們能更快地接受新鮮事物和新潮風尚,因此活躍於當今中國城市格局中。

山東丘陵與齊魯大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突兀於其中的便是山東丘陵,這些由久遠地質時期的結晶岩組成的斷塊構造丘陵,是我國的三大丘陵區之一,以膠萊平原為界,分為魯中丘陵區和膠東丘陵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立於丘陵之上的,則是眾多的小山脈,魯中丘陵區有泰山、魯山、沂山、蒙山、尼山、徂徠山、五蓮山,膠東丘陵區有大澤山、艾山、牙山、昆嵛山、嶗山,這些山脈規模雖然不大,海拔也不算高,卻構成了山東地形的骨架。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主體位於泰安的泰山,從秦朝始皇帝到清朝乾隆,共有13位帝王親臨,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就歷史地位而言,其他山嶽暫無法望其項背,泰山是中華文化“天人合一”觀念的體現;今天的泰山,是世界自然文化雙重遺產,是山東旅遊重量級名片。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泰山

坐落於青島海濱的嶗山,古稱牢山、勞山,嶗山山勢東峻西緩,東側懸崖傍海,西側丘陵起伏,藥用植物種類居山東眾山之首,作為5A風景名勝區,嶗山在山東旅遊中也甚為有名。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嶗山

有“西有吐魯番,東有大澤山”之讚譽的大澤山,盛產葡萄,品種數百種,是著名的“葡萄之鄉”。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大澤山

魯山多茶樹,鮮茶引人品茗;盛產硯石的尼山,是孔子的誕生地;魯山和尼山之間的小山脈是徂徠山,山上多松柏,是“櫻桃之鄉”。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尼山

沂山的森林覆蓋率居山東眾山之首,蒙山則為山東規模很大的山,沂山與蒙山組成了沂蒙山區,是山東的紅色革命根據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蒙山

在黃海之濱,還有五蓮山、昆嵛山,五蓮山是山東的野生藥庫、野生花卉園、野生杜鵑王國;昆嵛山則以自然風光、名勝古蹟、革命聖地為名片,它還是山東重要的水果基地之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五蓮山

在山東丘陵之上,不得不提的還有崮(岱崮地貌),地貌學稱之為桌形山或方形山,桌形山的形成歷經數億年,最開始,桌形山是處於海底的山地,在外力作用的侵蝕下,演化成了海底平原,地質運動讓它們抬升成為陸地,平頂山地形成,新一輪的構造運動與侵蝕也隨之進行,桌形山是這一輪構造運動和侵蝕作用的殘留物,崮就是平頂山地的遺存。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太皇崮

岱崮地貌是山東丘陵上特異的地貌景觀,遠看酷似高山城堡,雄偉峻拔,它們散落在連綿不斷的丘陵中,著名的有“七十二崮”,有名號的崮在100座以上,如鬆崮、太皇崮、晨雲崮、暸陽崮、孟良崮、抱犢崮等等,數量之多、形態之美、地域之集中,為中國罕見,在世界地貌上亦有重要地位。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抱犢崮

丘陵對山東來說,是溫帶果木的天堂,是山東的草藥庫、花卉園、鮮果園,是山東山嶽景觀之精華所在,在山東丘陵中成長的人們,純樸踏實、勤勞沉穩、樂觀頑強,他們讓丘陵碩果累累。

山東丘陵的另一層意思

丘陵對山東來說,還有另一層意思,即分割,以丘陵和河流作為自然界線,山東可以劃分為魯中、魯西北、魯西南、魯南、膠濰、登萊等區域,如果考慮到地緣和文化秉性,山東可以分成三部分:魯西南、魯西北、膠東地區,他們之間的不同,在先秦時期已經形成,2000多年後的今天影響仍在。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夏商時期,魯西南是華夏文明中心區域的一部分,商朝有2次曾經定都於魯西南地區,即庇(今菏澤鄆城)、奄(今濟寧曲阜);周滅商之後,出於制衡、同化萊夷的目的,周武王把輔佐有功的重臣姜子牙分封於魯西北,把同母弟曹叔振鐸、周公分封於魯西南,即齊、曹、魯。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後來,山東地區的其他小諸侯國多被齊、魯吞併,未被完全周化的萊夷則被擠到了膠萊平原以東的魯東丘陵區,齊、魯以山東丘陵作為天然界線,修築了齊魯長城,在山東大地上演了一出出大戲,直到魯被楚滅,齊被秦降。

秦統一中國後,在山東地區設置了濟北郡、臨淄郡、膠東郡、琅琊郡、薛郡,在郡治選擇上,可以明顯看出古人在選擇一個地區的域內首府時,是遵循地理位置中心的,從秦到宋,山東地區沒有組成一個整體,自然也不存在首府難尋的問題。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金人大致以魯中丘陵為界,設置了山東東路和山東西路,分別以益都府(今濰坊青州)、東平府(今泰安東平)為首府,其選擇仍然堅持了地理位置中心;可是,當山東組成一個整體,山東成為獨自的地理概念,如果還按照地理位置中心去選擇首府,那山東的首府顯然要跑到魯中丘陵中去了。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濟南

明時山東布政司、清時山東省選擇濟南作為山東省府原因有三:靠近京師,方能最好接受來自朝廷的恩惠;靠近大運河,但能免於黃河水患,方能更好坐擁農業經濟動脈之便利;靠近華北平原腹地,方能爭取華北平原之黃河流域的控制權,為山東分享到華北的農業潛力。

"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海潮青年:100個視角,就有100個山東,而且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山東,其觀念之懸殊,讓人不得不多看一眼,當下的山東,談論差距成了熱點,哀嘆落後成了時髦,因為既不會追熱點,也不上心於趕時髦,於是就有了這篇分享,以地理視角,看山東的軌跡。

經濟對人文、歷史、文化有多大的影響,在當下的山東可見一斑,因為經濟發展暫時有困難,所以不少人認為其文化、歷史積澱、風俗習慣均成了劣勢,熱情好客的酒文化、江湖俠義的性格也被人們看成了落伍的因子。

而在最早期,地理環境才是影響山東各地最大的因素,地理環境不僅塑造了山東的文化、人文、人群秉性,深刻影響山東歷史進程,也關係著山東經濟的興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既有一馬平川的原野,還有複雜崎嶇的山丘,更有洶湧澎湃的海洋,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些地理因素塑造了山東的人文、文化,更是改變了山東,這其中以丘陵為甚,從華北平原到黃渤海濱,山東丘陵如何改變了齊魯大地?平原與海洋之間的丘陵,是怎麼讓山東變得兩面三面的呢?

華北平原與山東

華北平原的基底構造屬於華北陸臺斷陷區,在新近紀上新世和第四紀中,由於黃河、海河、淮河、灤河夾帶的泥沙在這斷陷區中沉積,數千萬年衝擊出了連片的大平原,即為今天的華北平原,也被稱為黃淮海平原。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的魯西北平原、魯西南平原均屬於華北平原的一部分,這裡農業開發早,農耕文化濃厚,是華夏文明中心區域的重要部分,也是古代山東地區與其他地區相互較量的舞臺,當年齊國為了奪取華北平原的控制權,多次與趙燕兩國進行較量,明時的山東布政司、清時的山東省才選擇了濟南府作為首府。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華北平原棉花田

當下山東的16個地級市中,至少有9個城市市域的局部或全部位於華北平原,這裡除了良田,還有油田:濟南、濱州、德州的小麥、玉米、棉花,聊城的小麥、玉米、蔬菜,菏澤的小麥、玉米、大豆,濟寧的蔬菜、大蒜、水稻,東營的油田和石油工業,可以說華北平原就是山東的“糧棉油之庫”,讓山東成了我國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重點產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勝利油田

齊國重農商,魯國重文教,無論是魯西北,還是魯西南,平原之上的人們,在數千年的農耕生產中,源於農業經濟的觀念成為了主導,傳統深刻地浸潤著這裡,揹著三千年傳統包袱的地方,對於接受新鮮事物,怎麼也比不上一兩百年前才開啟崛起之路的地方快,這也就能理解了近現代山東的旅途為何不太順利。

黃渤海與山東

渤海是在古生代之前的變質岩上發育的中生代、新生代疊合的沉降盆地,新生代第四紀中頻繁的、擴大化的海侵讓渤海由湖泊變成海洋,至今,渤海的下沉運動仍在持續,是典型的內陸海拗陷盆地型內海,是獨屬於我國的大內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在山東注入渤海,萊州灣西部形成了規模很大的扇形三角洲,讓山東東營成為我國市域面積增長量最大城市,這裡還是世界上面積增長率最快的新生溼地,但也讓山東萊州灣的海水深度小,水深基本在20米以下。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入海口

濱州、東營、濰坊、煙臺位於渤海之濱,渤海給他們帶來了鹽場,萊州灣鹽區是我國四大海鹽產區之一;渤海給他們帶來了漁場,萊州灣漁場是我國較為重要的漁場之一;渤海還給他們帶來了濱海溼地,生態功能獨特,有極高的價值。

黃海由不同時期不同演化特點的原型盆地並列疊加後形成的大型多旋迴盆地,其構造演化依賴於我國東部大陸架的演化,黃海位於大陸架上,是半封閉的前海,既有陸間海的性質,又有海灣的特徵。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半島的黃海之濱,海岸曲折,多港灣和島嶼,分佈著山東條件最好的海港。膠州灣之青島港,不於不凍、港闊水深,是著名的天然良港,1898年德國強行租借膠州灣,青島正式開啟了城市之路,青島也因膠州灣極佳的海港條件而在近代興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港

扼渤海入口的煙臺,在1861年開埠通商,煙臺港逐漸發展起來,反過來,煙臺也因海港之興而在近代迅速崛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煙臺港

威海也是一個與海港相互成就的海港城市,威海港三面環山,以劉公島作為東面屏障,其主航道無暗礁萬噸巨輪暢通無阻,是山東著名的良港。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威海

因氣候條件良好、陸域充足、港灣寬闊,日照港在改革開放後發展起來,是山東新興的港口,日照因此也成了山東年輕的海港城市。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日照港

黃渤海濱的山東城市,都有或大或小的海港,但要說海洋性,還是要數青島、煙臺、威海,它們沒有福建閩南城市及廣東部分沿海城市那般勇於冒險、過番出洋,也沒有浙江城市那般以“迎”之心態、用海洋思維經商幹事;青島、煙臺、威海皆是近代興起的城市,這是山東古人始料未及的。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

伴隨著列強叩關,古老的東方大國接入世界海洋經濟之貿易體系,膠東地區的現代海洋觀念才建立起來,山東經濟軸心由沿運河分佈,變為沿港口布局,海港城市在競爭中逐漸佔據上風;在一百多年的潮起潮落中,膠東地區練就了處變不驚、善於求索的心態,與山東其他地區想比,他們能更快地接受新鮮事物和新潮風尚,因此活躍於當今中國城市格局中。

山東丘陵與齊魯大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突兀於其中的便是山東丘陵,這些由久遠地質時期的結晶岩組成的斷塊構造丘陵,是我國的三大丘陵區之一,以膠萊平原為界,分為魯中丘陵區和膠東丘陵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立於丘陵之上的,則是眾多的小山脈,魯中丘陵區有泰山、魯山、沂山、蒙山、尼山、徂徠山、五蓮山,膠東丘陵區有大澤山、艾山、牙山、昆嵛山、嶗山,這些山脈規模雖然不大,海拔也不算高,卻構成了山東地形的骨架。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主體位於泰安的泰山,從秦朝始皇帝到清朝乾隆,共有13位帝王親臨,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就歷史地位而言,其他山嶽暫無法望其項背,泰山是中華文化“天人合一”觀念的體現;今天的泰山,是世界自然文化雙重遺產,是山東旅遊重量級名片。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泰山

坐落於青島海濱的嶗山,古稱牢山、勞山,嶗山山勢東峻西緩,東側懸崖傍海,西側丘陵起伏,藥用植物種類居山東眾山之首,作為5A風景名勝區,嶗山在山東旅遊中也甚為有名。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嶗山

有“西有吐魯番,東有大澤山”之讚譽的大澤山,盛產葡萄,品種數百種,是著名的“葡萄之鄉”。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大澤山

魯山多茶樹,鮮茶引人品茗;盛產硯石的尼山,是孔子的誕生地;魯山和尼山之間的小山脈是徂徠山,山上多松柏,是“櫻桃之鄉”。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尼山

沂山的森林覆蓋率居山東眾山之首,蒙山則為山東規模很大的山,沂山與蒙山組成了沂蒙山區,是山東的紅色革命根據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蒙山

在黃海之濱,還有五蓮山、昆嵛山,五蓮山是山東的野生藥庫、野生花卉園、野生杜鵑王國;昆嵛山則以自然風光、名勝古蹟、革命聖地為名片,它還是山東重要的水果基地之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五蓮山

在山東丘陵之上,不得不提的還有崮(岱崮地貌),地貌學稱之為桌形山或方形山,桌形山的形成歷經數億年,最開始,桌形山是處於海底的山地,在外力作用的侵蝕下,演化成了海底平原,地質運動讓它們抬升成為陸地,平頂山地形成,新一輪的構造運動與侵蝕也隨之進行,桌形山是這一輪構造運動和侵蝕作用的殘留物,崮就是平頂山地的遺存。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太皇崮

岱崮地貌是山東丘陵上特異的地貌景觀,遠看酷似高山城堡,雄偉峻拔,它們散落在連綿不斷的丘陵中,著名的有“七十二崮”,有名號的崮在100座以上,如鬆崮、太皇崮、晨雲崮、暸陽崮、孟良崮、抱犢崮等等,數量之多、形態之美、地域之集中,為中國罕見,在世界地貌上亦有重要地位。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抱犢崮

丘陵對山東來說,是溫帶果木的天堂,是山東的草藥庫、花卉園、鮮果園,是山東山嶽景觀之精華所在,在山東丘陵中成長的人們,純樸踏實、勤勞沉穩、樂觀頑強,他們讓丘陵碩果累累。

山東丘陵的另一層意思

丘陵對山東來說,還有另一層意思,即分割,以丘陵和河流作為自然界線,山東可以劃分為魯中、魯西北、魯西南、魯南、膠濰、登萊等區域,如果考慮到地緣和文化秉性,山東可以分成三部分:魯西南、魯西北、膠東地區,他們之間的不同,在先秦時期已經形成,2000多年後的今天影響仍在。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夏商時期,魯西南是華夏文明中心區域的一部分,商朝有2次曾經定都於魯西南地區,即庇(今菏澤鄆城)、奄(今濟寧曲阜);周滅商之後,出於制衡、同化萊夷的目的,周武王把輔佐有功的重臣姜子牙分封於魯西北,把同母弟曹叔振鐸、周公分封於魯西南,即齊、曹、魯。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後來,山東地區的其他小諸侯國多被齊、魯吞併,未被完全周化的萊夷則被擠到了膠萊平原以東的魯東丘陵區,齊、魯以山東丘陵作為天然界線,修築了齊魯長城,在山東大地上演了一出出大戲,直到魯被楚滅,齊被秦降。

秦統一中國後,在山東地區設置了濟北郡、臨淄郡、膠東郡、琅琊郡、薛郡,在郡治選擇上,可以明顯看出古人在選擇一個地區的域內首府時,是遵循地理位置中心的,從秦到宋,山東地區沒有組成一個整體,自然也不存在首府難尋的問題。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金人大致以魯中丘陵為界,設置了山東東路和山東西路,分別以益都府(今濰坊青州)、東平府(今泰安東平)為首府,其選擇仍然堅持了地理位置中心;可是,當山東組成一個整體,山東成為獨自的地理概念,如果還按照地理位置中心去選擇首府,那山東的首府顯然要跑到魯中丘陵中去了。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濟南

明時山東布政司、清時山東省選擇濟南作為山東省府原因有三:靠近京師,方能最好接受來自朝廷的恩惠;靠近大運河,但能免於黃河水患,方能更好坐擁農業經濟動脈之便利;靠近華北平原腹地,方能爭取華北平原之黃河流域的控制權,為山東分享到華北的農業潛力。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可以說在以陸權為根本、農業經濟佔主導的古代,濟南作為省會雖不是萬全之策,但也是考慮最周全的辦法了。

"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海潮青年:100個視角,就有100個山東,而且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山東,其觀念之懸殊,讓人不得不多看一眼,當下的山東,談論差距成了熱點,哀嘆落後成了時髦,因為既不會追熱點,也不上心於趕時髦,於是就有了這篇分享,以地理視角,看山東的軌跡。

經濟對人文、歷史、文化有多大的影響,在當下的山東可見一斑,因為經濟發展暫時有困難,所以不少人認為其文化、歷史積澱、風俗習慣均成了劣勢,熱情好客的酒文化、江湖俠義的性格也被人們看成了落伍的因子。

而在最早期,地理環境才是影響山東各地最大的因素,地理環境不僅塑造了山東的文化、人文、人群秉性,深刻影響山東歷史進程,也關係著山東經濟的興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既有一馬平川的原野,還有複雜崎嶇的山丘,更有洶湧澎湃的海洋,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些地理因素塑造了山東的人文、文化,更是改變了山東,這其中以丘陵為甚,從華北平原到黃渤海濱,山東丘陵如何改變了齊魯大地?平原與海洋之間的丘陵,是怎麼讓山東變得兩面三面的呢?

華北平原與山東

華北平原的基底構造屬於華北陸臺斷陷區,在新近紀上新世和第四紀中,由於黃河、海河、淮河、灤河夾帶的泥沙在這斷陷區中沉積,數千萬年衝擊出了連片的大平原,即為今天的華北平原,也被稱為黃淮海平原。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的魯西北平原、魯西南平原均屬於華北平原的一部分,這裡農業開發早,農耕文化濃厚,是華夏文明中心區域的重要部分,也是古代山東地區與其他地區相互較量的舞臺,當年齊國為了奪取華北平原的控制權,多次與趙燕兩國進行較量,明時的山東布政司、清時的山東省才選擇了濟南府作為首府。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華北平原棉花田

當下山東的16個地級市中,至少有9個城市市域的局部或全部位於華北平原,這裡除了良田,還有油田:濟南、濱州、德州的小麥、玉米、棉花,聊城的小麥、玉米、蔬菜,菏澤的小麥、玉米、大豆,濟寧的蔬菜、大蒜、水稻,東營的油田和石油工業,可以說華北平原就是山東的“糧棉油之庫”,讓山東成了我國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重點產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勝利油田

齊國重農商,魯國重文教,無論是魯西北,還是魯西南,平原之上的人們,在數千年的農耕生產中,源於農業經濟的觀念成為了主導,傳統深刻地浸潤著這裡,揹著三千年傳統包袱的地方,對於接受新鮮事物,怎麼也比不上一兩百年前才開啟崛起之路的地方快,這也就能理解了近現代山東的旅途為何不太順利。

黃渤海與山東

渤海是在古生代之前的變質岩上發育的中生代、新生代疊合的沉降盆地,新生代第四紀中頻繁的、擴大化的海侵讓渤海由湖泊變成海洋,至今,渤海的下沉運動仍在持續,是典型的內陸海拗陷盆地型內海,是獨屬於我國的大內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在山東注入渤海,萊州灣西部形成了規模很大的扇形三角洲,讓山東東營成為我國市域面積增長量最大城市,這裡還是世界上面積增長率最快的新生溼地,但也讓山東萊州灣的海水深度小,水深基本在20米以下。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入海口

濱州、東營、濰坊、煙臺位於渤海之濱,渤海給他們帶來了鹽場,萊州灣鹽區是我國四大海鹽產區之一;渤海給他們帶來了漁場,萊州灣漁場是我國較為重要的漁場之一;渤海還給他們帶來了濱海溼地,生態功能獨特,有極高的價值。

黃海由不同時期不同演化特點的原型盆地並列疊加後形成的大型多旋迴盆地,其構造演化依賴於我國東部大陸架的演化,黃海位於大陸架上,是半封閉的前海,既有陸間海的性質,又有海灣的特徵。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半島的黃海之濱,海岸曲折,多港灣和島嶼,分佈著山東條件最好的海港。膠州灣之青島港,不於不凍、港闊水深,是著名的天然良港,1898年德國強行租借膠州灣,青島正式開啟了城市之路,青島也因膠州灣極佳的海港條件而在近代興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港

扼渤海入口的煙臺,在1861年開埠通商,煙臺港逐漸發展起來,反過來,煙臺也因海港之興而在近代迅速崛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煙臺港

威海也是一個與海港相互成就的海港城市,威海港三面環山,以劉公島作為東面屏障,其主航道無暗礁萬噸巨輪暢通無阻,是山東著名的良港。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威海

因氣候條件良好、陸域充足、港灣寬闊,日照港在改革開放後發展起來,是山東新興的港口,日照因此也成了山東年輕的海港城市。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日照港

黃渤海濱的山東城市,都有或大或小的海港,但要說海洋性,還是要數青島、煙臺、威海,它們沒有福建閩南城市及廣東部分沿海城市那般勇於冒險、過番出洋,也沒有浙江城市那般以“迎”之心態、用海洋思維經商幹事;青島、煙臺、威海皆是近代興起的城市,這是山東古人始料未及的。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

伴隨著列強叩關,古老的東方大國接入世界海洋經濟之貿易體系,膠東地區的現代海洋觀念才建立起來,山東經濟軸心由沿運河分佈,變為沿港口布局,海港城市在競爭中逐漸佔據上風;在一百多年的潮起潮落中,膠東地區練就了處變不驚、善於求索的心態,與山東其他地區想比,他們能更快地接受新鮮事物和新潮風尚,因此活躍於當今中國城市格局中。

山東丘陵與齊魯大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突兀於其中的便是山東丘陵,這些由久遠地質時期的結晶岩組成的斷塊構造丘陵,是我國的三大丘陵區之一,以膠萊平原為界,分為魯中丘陵區和膠東丘陵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立於丘陵之上的,則是眾多的小山脈,魯中丘陵區有泰山、魯山、沂山、蒙山、尼山、徂徠山、五蓮山,膠東丘陵區有大澤山、艾山、牙山、昆嵛山、嶗山,這些山脈規模雖然不大,海拔也不算高,卻構成了山東地形的骨架。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主體位於泰安的泰山,從秦朝始皇帝到清朝乾隆,共有13位帝王親臨,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就歷史地位而言,其他山嶽暫無法望其項背,泰山是中華文化“天人合一”觀念的體現;今天的泰山,是世界自然文化雙重遺產,是山東旅遊重量級名片。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泰山

坐落於青島海濱的嶗山,古稱牢山、勞山,嶗山山勢東峻西緩,東側懸崖傍海,西側丘陵起伏,藥用植物種類居山東眾山之首,作為5A風景名勝區,嶗山在山東旅遊中也甚為有名。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嶗山

有“西有吐魯番,東有大澤山”之讚譽的大澤山,盛產葡萄,品種數百種,是著名的“葡萄之鄉”。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大澤山

魯山多茶樹,鮮茶引人品茗;盛產硯石的尼山,是孔子的誕生地;魯山和尼山之間的小山脈是徂徠山,山上多松柏,是“櫻桃之鄉”。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尼山

沂山的森林覆蓋率居山東眾山之首,蒙山則為山東規模很大的山,沂山與蒙山組成了沂蒙山區,是山東的紅色革命根據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蒙山

在黃海之濱,還有五蓮山、昆嵛山,五蓮山是山東的野生藥庫、野生花卉園、野生杜鵑王國;昆嵛山則以自然風光、名勝古蹟、革命聖地為名片,它還是山東重要的水果基地之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五蓮山

在山東丘陵之上,不得不提的還有崮(岱崮地貌),地貌學稱之為桌形山或方形山,桌形山的形成歷經數億年,最開始,桌形山是處於海底的山地,在外力作用的侵蝕下,演化成了海底平原,地質運動讓它們抬升成為陸地,平頂山地形成,新一輪的構造運動與侵蝕也隨之進行,桌形山是這一輪構造運動和侵蝕作用的殘留物,崮就是平頂山地的遺存。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太皇崮

岱崮地貌是山東丘陵上特異的地貌景觀,遠看酷似高山城堡,雄偉峻拔,它們散落在連綿不斷的丘陵中,著名的有“七十二崮”,有名號的崮在100座以上,如鬆崮、太皇崮、晨雲崮、暸陽崮、孟良崮、抱犢崮等等,數量之多、形態之美、地域之集中,為中國罕見,在世界地貌上亦有重要地位。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抱犢崮

丘陵對山東來說,是溫帶果木的天堂,是山東的草藥庫、花卉園、鮮果園,是山東山嶽景觀之精華所在,在山東丘陵中成長的人們,純樸踏實、勤勞沉穩、樂觀頑強,他們讓丘陵碩果累累。

山東丘陵的另一層意思

丘陵對山東來說,還有另一層意思,即分割,以丘陵和河流作為自然界線,山東可以劃分為魯中、魯西北、魯西南、魯南、膠濰、登萊等區域,如果考慮到地緣和文化秉性,山東可以分成三部分:魯西南、魯西北、膠東地區,他們之間的不同,在先秦時期已經形成,2000多年後的今天影響仍在。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夏商時期,魯西南是華夏文明中心區域的一部分,商朝有2次曾經定都於魯西南地區,即庇(今菏澤鄆城)、奄(今濟寧曲阜);周滅商之後,出於制衡、同化萊夷的目的,周武王把輔佐有功的重臣姜子牙分封於魯西北,把同母弟曹叔振鐸、周公分封於魯西南,即齊、曹、魯。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後來,山東地區的其他小諸侯國多被齊、魯吞併,未被完全周化的萊夷則被擠到了膠萊平原以東的魯東丘陵區,齊、魯以山東丘陵作為天然界線,修築了齊魯長城,在山東大地上演了一出出大戲,直到魯被楚滅,齊被秦降。

秦統一中國後,在山東地區設置了濟北郡、臨淄郡、膠東郡、琅琊郡、薛郡,在郡治選擇上,可以明顯看出古人在選擇一個地區的域內首府時,是遵循地理位置中心的,從秦到宋,山東地區沒有組成一個整體,自然也不存在首府難尋的問題。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金人大致以魯中丘陵為界,設置了山東東路和山東西路,分別以益都府(今濰坊青州)、東平府(今泰安東平)為首府,其選擇仍然堅持了地理位置中心;可是,當山東組成一個整體,山東成為獨自的地理概念,如果還按照地理位置中心去選擇首府,那山東的首府顯然要跑到魯中丘陵中去了。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濟南

明時山東布政司、清時山東省選擇濟南作為山東省府原因有三:靠近京師,方能最好接受來自朝廷的恩惠;靠近大運河,但能免於黃河水患,方能更好坐擁農業經濟動脈之便利;靠近華北平原腹地,方能爭取華北平原之黃河流域的控制權,為山東分享到華北的農業潛力。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可以說在以陸權為根本、農業經濟佔主導的古代,濟南作為省會雖不是萬全之策,但也是考慮最周全的辦法了。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選好首府後,還不意味著萬事大吉,蓋因明清時期的山東是多災多難的地方,其中以清朝一代為甚,魯西南有大水之患、魯西北有黃河改道之苦、魯中南有旱蝗之災、膠東有海侵之憂,通過歷史記載,可知在清朝268年中,山東發生了245次水災、138次嚴重蝗災、45次嚴重海侵,還有283次有震感的地震。

"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海潮青年:100個視角,就有100個山東,而且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山東,其觀念之懸殊,讓人不得不多看一眼,當下的山東,談論差距成了熱點,哀嘆落後成了時髦,因為既不會追熱點,也不上心於趕時髦,於是就有了這篇分享,以地理視角,看山東的軌跡。

經濟對人文、歷史、文化有多大的影響,在當下的山東可見一斑,因為經濟發展暫時有困難,所以不少人認為其文化、歷史積澱、風俗習慣均成了劣勢,熱情好客的酒文化、江湖俠義的性格也被人們看成了落伍的因子。

而在最早期,地理環境才是影響山東各地最大的因素,地理環境不僅塑造了山東的文化、人文、人群秉性,深刻影響山東歷史進程,也關係著山東經濟的興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既有一馬平川的原野,還有複雜崎嶇的山丘,更有洶湧澎湃的海洋,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些地理因素塑造了山東的人文、文化,更是改變了山東,這其中以丘陵為甚,從華北平原到黃渤海濱,山東丘陵如何改變了齊魯大地?平原與海洋之間的丘陵,是怎麼讓山東變得兩面三面的呢?

華北平原與山東

華北平原的基底構造屬於華北陸臺斷陷區,在新近紀上新世和第四紀中,由於黃河、海河、淮河、灤河夾帶的泥沙在這斷陷區中沉積,數千萬年衝擊出了連片的大平原,即為今天的華北平原,也被稱為黃淮海平原。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的魯西北平原、魯西南平原均屬於華北平原的一部分,這裡農業開發早,農耕文化濃厚,是華夏文明中心區域的重要部分,也是古代山東地區與其他地區相互較量的舞臺,當年齊國為了奪取華北平原的控制權,多次與趙燕兩國進行較量,明時的山東布政司、清時的山東省才選擇了濟南府作為首府。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華北平原棉花田

當下山東的16個地級市中,至少有9個城市市域的局部或全部位於華北平原,這裡除了良田,還有油田:濟南、濱州、德州的小麥、玉米、棉花,聊城的小麥、玉米、蔬菜,菏澤的小麥、玉米、大豆,濟寧的蔬菜、大蒜、水稻,東營的油田和石油工業,可以說華北平原就是山東的“糧棉油之庫”,讓山東成了我國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重點產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勝利油田

齊國重農商,魯國重文教,無論是魯西北,還是魯西南,平原之上的人們,在數千年的農耕生產中,源於農業經濟的觀念成為了主導,傳統深刻地浸潤著這裡,揹著三千年傳統包袱的地方,對於接受新鮮事物,怎麼也比不上一兩百年前才開啟崛起之路的地方快,這也就能理解了近現代山東的旅途為何不太順利。

黃渤海與山東

渤海是在古生代之前的變質岩上發育的中生代、新生代疊合的沉降盆地,新生代第四紀中頻繁的、擴大化的海侵讓渤海由湖泊變成海洋,至今,渤海的下沉運動仍在持續,是典型的內陸海拗陷盆地型內海,是獨屬於我國的大內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在山東注入渤海,萊州灣西部形成了規模很大的扇形三角洲,讓山東東營成為我國市域面積增長量最大城市,這裡還是世界上面積增長率最快的新生溼地,但也讓山東萊州灣的海水深度小,水深基本在20米以下。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入海口

濱州、東營、濰坊、煙臺位於渤海之濱,渤海給他們帶來了鹽場,萊州灣鹽區是我國四大海鹽產區之一;渤海給他們帶來了漁場,萊州灣漁場是我國較為重要的漁場之一;渤海還給他們帶來了濱海溼地,生態功能獨特,有極高的價值。

黃海由不同時期不同演化特點的原型盆地並列疊加後形成的大型多旋迴盆地,其構造演化依賴於我國東部大陸架的演化,黃海位於大陸架上,是半封閉的前海,既有陸間海的性質,又有海灣的特徵。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半島的黃海之濱,海岸曲折,多港灣和島嶼,分佈著山東條件最好的海港。膠州灣之青島港,不於不凍、港闊水深,是著名的天然良港,1898年德國強行租借膠州灣,青島正式開啟了城市之路,青島也因膠州灣極佳的海港條件而在近代興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港

扼渤海入口的煙臺,在1861年開埠通商,煙臺港逐漸發展起來,反過來,煙臺也因海港之興而在近代迅速崛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煙臺港

威海也是一個與海港相互成就的海港城市,威海港三面環山,以劉公島作為東面屏障,其主航道無暗礁萬噸巨輪暢通無阻,是山東著名的良港。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威海

因氣候條件良好、陸域充足、港灣寬闊,日照港在改革開放後發展起來,是山東新興的港口,日照因此也成了山東年輕的海港城市。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日照港

黃渤海濱的山東城市,都有或大或小的海港,但要說海洋性,還是要數青島、煙臺、威海,它們沒有福建閩南城市及廣東部分沿海城市那般勇於冒險、過番出洋,也沒有浙江城市那般以“迎”之心態、用海洋思維經商幹事;青島、煙臺、威海皆是近代興起的城市,這是山東古人始料未及的。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

伴隨著列強叩關,古老的東方大國接入世界海洋經濟之貿易體系,膠東地區的現代海洋觀念才建立起來,山東經濟軸心由沿運河分佈,變為沿港口布局,海港城市在競爭中逐漸佔據上風;在一百多年的潮起潮落中,膠東地區練就了處變不驚、善於求索的心態,與山東其他地區想比,他們能更快地接受新鮮事物和新潮風尚,因此活躍於當今中國城市格局中。

山東丘陵與齊魯大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突兀於其中的便是山東丘陵,這些由久遠地質時期的結晶岩組成的斷塊構造丘陵,是我國的三大丘陵區之一,以膠萊平原為界,分為魯中丘陵區和膠東丘陵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立於丘陵之上的,則是眾多的小山脈,魯中丘陵區有泰山、魯山、沂山、蒙山、尼山、徂徠山、五蓮山,膠東丘陵區有大澤山、艾山、牙山、昆嵛山、嶗山,這些山脈規模雖然不大,海拔也不算高,卻構成了山東地形的骨架。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主體位於泰安的泰山,從秦朝始皇帝到清朝乾隆,共有13位帝王親臨,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就歷史地位而言,其他山嶽暫無法望其項背,泰山是中華文化“天人合一”觀念的體現;今天的泰山,是世界自然文化雙重遺產,是山東旅遊重量級名片。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泰山

坐落於青島海濱的嶗山,古稱牢山、勞山,嶗山山勢東峻西緩,東側懸崖傍海,西側丘陵起伏,藥用植物種類居山東眾山之首,作為5A風景名勝區,嶗山在山東旅遊中也甚為有名。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嶗山

有“西有吐魯番,東有大澤山”之讚譽的大澤山,盛產葡萄,品種數百種,是著名的“葡萄之鄉”。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大澤山

魯山多茶樹,鮮茶引人品茗;盛產硯石的尼山,是孔子的誕生地;魯山和尼山之間的小山脈是徂徠山,山上多松柏,是“櫻桃之鄉”。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尼山

沂山的森林覆蓋率居山東眾山之首,蒙山則為山東規模很大的山,沂山與蒙山組成了沂蒙山區,是山東的紅色革命根據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蒙山

在黃海之濱,還有五蓮山、昆嵛山,五蓮山是山東的野生藥庫、野生花卉園、野生杜鵑王國;昆嵛山則以自然風光、名勝古蹟、革命聖地為名片,它還是山東重要的水果基地之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五蓮山

在山東丘陵之上,不得不提的還有崮(岱崮地貌),地貌學稱之為桌形山或方形山,桌形山的形成歷經數億年,最開始,桌形山是處於海底的山地,在外力作用的侵蝕下,演化成了海底平原,地質運動讓它們抬升成為陸地,平頂山地形成,新一輪的構造運動與侵蝕也隨之進行,桌形山是這一輪構造運動和侵蝕作用的殘留物,崮就是平頂山地的遺存。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太皇崮

岱崮地貌是山東丘陵上特異的地貌景觀,遠看酷似高山城堡,雄偉峻拔,它們散落在連綿不斷的丘陵中,著名的有“七十二崮”,有名號的崮在100座以上,如鬆崮、太皇崮、晨雲崮、暸陽崮、孟良崮、抱犢崮等等,數量之多、形態之美、地域之集中,為中國罕見,在世界地貌上亦有重要地位。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抱犢崮

丘陵對山東來說,是溫帶果木的天堂,是山東的草藥庫、花卉園、鮮果園,是山東山嶽景觀之精華所在,在山東丘陵中成長的人們,純樸踏實、勤勞沉穩、樂觀頑強,他們讓丘陵碩果累累。

山東丘陵的另一層意思

丘陵對山東來說,還有另一層意思,即分割,以丘陵和河流作為自然界線,山東可以劃分為魯中、魯西北、魯西南、魯南、膠濰、登萊等區域,如果考慮到地緣和文化秉性,山東可以分成三部分:魯西南、魯西北、膠東地區,他們之間的不同,在先秦時期已經形成,2000多年後的今天影響仍在。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夏商時期,魯西南是華夏文明中心區域的一部分,商朝有2次曾經定都於魯西南地區,即庇(今菏澤鄆城)、奄(今濟寧曲阜);周滅商之後,出於制衡、同化萊夷的目的,周武王把輔佐有功的重臣姜子牙分封於魯西北,把同母弟曹叔振鐸、周公分封於魯西南,即齊、曹、魯。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後來,山東地區的其他小諸侯國多被齊、魯吞併,未被完全周化的萊夷則被擠到了膠萊平原以東的魯東丘陵區,齊、魯以山東丘陵作為天然界線,修築了齊魯長城,在山東大地上演了一出出大戲,直到魯被楚滅,齊被秦降。

秦統一中國後,在山東地區設置了濟北郡、臨淄郡、膠東郡、琅琊郡、薛郡,在郡治選擇上,可以明顯看出古人在選擇一個地區的域內首府時,是遵循地理位置中心的,從秦到宋,山東地區沒有組成一個整體,自然也不存在首府難尋的問題。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金人大致以魯中丘陵為界,設置了山東東路和山東西路,分別以益都府(今濰坊青州)、東平府(今泰安東平)為首府,其選擇仍然堅持了地理位置中心;可是,當山東組成一個整體,山東成為獨自的地理概念,如果還按照地理位置中心去選擇首府,那山東的首府顯然要跑到魯中丘陵中去了。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濟南

明時山東布政司、清時山東省選擇濟南作為山東省府原因有三:靠近京師,方能最好接受來自朝廷的恩惠;靠近大運河,但能免於黃河水患,方能更好坐擁農業經濟動脈之便利;靠近華北平原腹地,方能爭取華北平原之黃河流域的控制權,為山東分享到華北的農業潛力。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可以說在以陸權為根本、農業經濟佔主導的古代,濟南作為省會雖不是萬全之策,但也是考慮最周全的辦法了。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選好首府後,還不意味著萬事大吉,蓋因明清時期的山東是多災多難的地方,其中以清朝一代為甚,魯西南有大水之患、魯西北有黃河改道之苦、魯中南有旱蝗之災、膠東有海侵之憂,通過歷史記載,可知在清朝268年中,山東發生了245次水災、138次嚴重蝗災、45次嚴重海侵,還有283次有震感的地震。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水患讓良田成為澤國,旱蝗讓糧食顆粒無收,潮災讓沿海農地鹽鹼化,地震讓人們失去居所,災害較少的丘陵區則不足以承載那麼多的人口,為了維持生計,山東人闖關東、下江淮、西進山西陝西。

"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海潮青年:100個視角,就有100個山東,而且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山東,其觀念之懸殊,讓人不得不多看一眼,當下的山東,談論差距成了熱點,哀嘆落後成了時髦,因為既不會追熱點,也不上心於趕時髦,於是就有了這篇分享,以地理視角,看山東的軌跡。

經濟對人文、歷史、文化有多大的影響,在當下的山東可見一斑,因為經濟發展暫時有困難,所以不少人認為其文化、歷史積澱、風俗習慣均成了劣勢,熱情好客的酒文化、江湖俠義的性格也被人們看成了落伍的因子。

而在最早期,地理環境才是影響山東各地最大的因素,地理環境不僅塑造了山東的文化、人文、人群秉性,深刻影響山東歷史進程,也關係著山東經濟的興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既有一馬平川的原野,還有複雜崎嶇的山丘,更有洶湧澎湃的海洋,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些地理因素塑造了山東的人文、文化,更是改變了山東,這其中以丘陵為甚,從華北平原到黃渤海濱,山東丘陵如何改變了齊魯大地?平原與海洋之間的丘陵,是怎麼讓山東變得兩面三面的呢?

華北平原與山東

華北平原的基底構造屬於華北陸臺斷陷區,在新近紀上新世和第四紀中,由於黃河、海河、淮河、灤河夾帶的泥沙在這斷陷區中沉積,數千萬年衝擊出了連片的大平原,即為今天的華北平原,也被稱為黃淮海平原。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的魯西北平原、魯西南平原均屬於華北平原的一部分,這裡農業開發早,農耕文化濃厚,是華夏文明中心區域的重要部分,也是古代山東地區與其他地區相互較量的舞臺,當年齊國為了奪取華北平原的控制權,多次與趙燕兩國進行較量,明時的山東布政司、清時的山東省才選擇了濟南府作為首府。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華北平原棉花田

當下山東的16個地級市中,至少有9個城市市域的局部或全部位於華北平原,這裡除了良田,還有油田:濟南、濱州、德州的小麥、玉米、棉花,聊城的小麥、玉米、蔬菜,菏澤的小麥、玉米、大豆,濟寧的蔬菜、大蒜、水稻,東營的油田和石油工業,可以說華北平原就是山東的“糧棉油之庫”,讓山東成了我國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重點產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勝利油田

齊國重農商,魯國重文教,無論是魯西北,還是魯西南,平原之上的人們,在數千年的農耕生產中,源於農業經濟的觀念成為了主導,傳統深刻地浸潤著這裡,揹著三千年傳統包袱的地方,對於接受新鮮事物,怎麼也比不上一兩百年前才開啟崛起之路的地方快,這也就能理解了近現代山東的旅途為何不太順利。

黃渤海與山東

渤海是在古生代之前的變質岩上發育的中生代、新生代疊合的沉降盆地,新生代第四紀中頻繁的、擴大化的海侵讓渤海由湖泊變成海洋,至今,渤海的下沉運動仍在持續,是典型的內陸海拗陷盆地型內海,是獨屬於我國的大內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在山東注入渤海,萊州灣西部形成了規模很大的扇形三角洲,讓山東東營成為我國市域面積增長量最大城市,這裡還是世界上面積增長率最快的新生溼地,但也讓山東萊州灣的海水深度小,水深基本在20米以下。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入海口

濱州、東營、濰坊、煙臺位於渤海之濱,渤海給他們帶來了鹽場,萊州灣鹽區是我國四大海鹽產區之一;渤海給他們帶來了漁場,萊州灣漁場是我國較為重要的漁場之一;渤海還給他們帶來了濱海溼地,生態功能獨特,有極高的價值。

黃海由不同時期不同演化特點的原型盆地並列疊加後形成的大型多旋迴盆地,其構造演化依賴於我國東部大陸架的演化,黃海位於大陸架上,是半封閉的前海,既有陸間海的性質,又有海灣的特徵。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半島的黃海之濱,海岸曲折,多港灣和島嶼,分佈著山東條件最好的海港。膠州灣之青島港,不於不凍、港闊水深,是著名的天然良港,1898年德國強行租借膠州灣,青島正式開啟了城市之路,青島也因膠州灣極佳的海港條件而在近代興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港

扼渤海入口的煙臺,在1861年開埠通商,煙臺港逐漸發展起來,反過來,煙臺也因海港之興而在近代迅速崛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煙臺港

威海也是一個與海港相互成就的海港城市,威海港三面環山,以劉公島作為東面屏障,其主航道無暗礁萬噸巨輪暢通無阻,是山東著名的良港。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威海

因氣候條件良好、陸域充足、港灣寬闊,日照港在改革開放後發展起來,是山東新興的港口,日照因此也成了山東年輕的海港城市。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日照港

黃渤海濱的山東城市,都有或大或小的海港,但要說海洋性,還是要數青島、煙臺、威海,它們沒有福建閩南城市及廣東部分沿海城市那般勇於冒險、過番出洋,也沒有浙江城市那般以“迎”之心態、用海洋思維經商幹事;青島、煙臺、威海皆是近代興起的城市,這是山東古人始料未及的。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

伴隨著列強叩關,古老的東方大國接入世界海洋經濟之貿易體系,膠東地區的現代海洋觀念才建立起來,山東經濟軸心由沿運河分佈,變為沿港口布局,海港城市在競爭中逐漸佔據上風;在一百多年的潮起潮落中,膠東地區練就了處變不驚、善於求索的心態,與山東其他地區想比,他們能更快地接受新鮮事物和新潮風尚,因此活躍於當今中國城市格局中。

山東丘陵與齊魯大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突兀於其中的便是山東丘陵,這些由久遠地質時期的結晶岩組成的斷塊構造丘陵,是我國的三大丘陵區之一,以膠萊平原為界,分為魯中丘陵區和膠東丘陵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立於丘陵之上的,則是眾多的小山脈,魯中丘陵區有泰山、魯山、沂山、蒙山、尼山、徂徠山、五蓮山,膠東丘陵區有大澤山、艾山、牙山、昆嵛山、嶗山,這些山脈規模雖然不大,海拔也不算高,卻構成了山東地形的骨架。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主體位於泰安的泰山,從秦朝始皇帝到清朝乾隆,共有13位帝王親臨,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就歷史地位而言,其他山嶽暫無法望其項背,泰山是中華文化“天人合一”觀念的體現;今天的泰山,是世界自然文化雙重遺產,是山東旅遊重量級名片。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泰山

坐落於青島海濱的嶗山,古稱牢山、勞山,嶗山山勢東峻西緩,東側懸崖傍海,西側丘陵起伏,藥用植物種類居山東眾山之首,作為5A風景名勝區,嶗山在山東旅遊中也甚為有名。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嶗山

有“西有吐魯番,東有大澤山”之讚譽的大澤山,盛產葡萄,品種數百種,是著名的“葡萄之鄉”。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大澤山

魯山多茶樹,鮮茶引人品茗;盛產硯石的尼山,是孔子的誕生地;魯山和尼山之間的小山脈是徂徠山,山上多松柏,是“櫻桃之鄉”。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尼山

沂山的森林覆蓋率居山東眾山之首,蒙山則為山東規模很大的山,沂山與蒙山組成了沂蒙山區,是山東的紅色革命根據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蒙山

在黃海之濱,還有五蓮山、昆嵛山,五蓮山是山東的野生藥庫、野生花卉園、野生杜鵑王國;昆嵛山則以自然風光、名勝古蹟、革命聖地為名片,它還是山東重要的水果基地之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五蓮山

在山東丘陵之上,不得不提的還有崮(岱崮地貌),地貌學稱之為桌形山或方形山,桌形山的形成歷經數億年,最開始,桌形山是處於海底的山地,在外力作用的侵蝕下,演化成了海底平原,地質運動讓它們抬升成為陸地,平頂山地形成,新一輪的構造運動與侵蝕也隨之進行,桌形山是這一輪構造運動和侵蝕作用的殘留物,崮就是平頂山地的遺存。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太皇崮

岱崮地貌是山東丘陵上特異的地貌景觀,遠看酷似高山城堡,雄偉峻拔,它們散落在連綿不斷的丘陵中,著名的有“七十二崮”,有名號的崮在100座以上,如鬆崮、太皇崮、晨雲崮、暸陽崮、孟良崮、抱犢崮等等,數量之多、形態之美、地域之集中,為中國罕見,在世界地貌上亦有重要地位。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抱犢崮

丘陵對山東來說,是溫帶果木的天堂,是山東的草藥庫、花卉園、鮮果園,是山東山嶽景觀之精華所在,在山東丘陵中成長的人們,純樸踏實、勤勞沉穩、樂觀頑強,他們讓丘陵碩果累累。

山東丘陵的另一層意思

丘陵對山東來說,還有另一層意思,即分割,以丘陵和河流作為自然界線,山東可以劃分為魯中、魯西北、魯西南、魯南、膠濰、登萊等區域,如果考慮到地緣和文化秉性,山東可以分成三部分:魯西南、魯西北、膠東地區,他們之間的不同,在先秦時期已經形成,2000多年後的今天影響仍在。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夏商時期,魯西南是華夏文明中心區域的一部分,商朝有2次曾經定都於魯西南地區,即庇(今菏澤鄆城)、奄(今濟寧曲阜);周滅商之後,出於制衡、同化萊夷的目的,周武王把輔佐有功的重臣姜子牙分封於魯西北,把同母弟曹叔振鐸、周公分封於魯西南,即齊、曹、魯。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後來,山東地區的其他小諸侯國多被齊、魯吞併,未被完全周化的萊夷則被擠到了膠萊平原以東的魯東丘陵區,齊、魯以山東丘陵作為天然界線,修築了齊魯長城,在山東大地上演了一出出大戲,直到魯被楚滅,齊被秦降。

秦統一中國後,在山東地區設置了濟北郡、臨淄郡、膠東郡、琅琊郡、薛郡,在郡治選擇上,可以明顯看出古人在選擇一個地區的域內首府時,是遵循地理位置中心的,從秦到宋,山東地區沒有組成一個整體,自然也不存在首府難尋的問題。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金人大致以魯中丘陵為界,設置了山東東路和山東西路,分別以益都府(今濰坊青州)、東平府(今泰安東平)為首府,其選擇仍然堅持了地理位置中心;可是,當山東組成一個整體,山東成為獨自的地理概念,如果還按照地理位置中心去選擇首府,那山東的首府顯然要跑到魯中丘陵中去了。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濟南

明時山東布政司、清時山東省選擇濟南作為山東省府原因有三:靠近京師,方能最好接受來自朝廷的恩惠;靠近大運河,但能免於黃河水患,方能更好坐擁農業經濟動脈之便利;靠近華北平原腹地,方能爭取華北平原之黃河流域的控制權,為山東分享到華北的農業潛力。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可以說在以陸權為根本、農業經濟佔主導的古代,濟南作為省會雖不是萬全之策,但也是考慮最周全的辦法了。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選好首府後,還不意味著萬事大吉,蓋因明清時期的山東是多災多難的地方,其中以清朝一代為甚,魯西南有大水之患、魯西北有黃河改道之苦、魯中南有旱蝗之災、膠東有海侵之憂,通過歷史記載,可知在清朝268年中,山東發生了245次水災、138次嚴重蝗災、45次嚴重海侵,還有283次有震感的地震。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水患讓良田成為澤國,旱蝗讓糧食顆粒無收,潮災讓沿海農地鹽鹼化,地震讓人們失去居所,災害較少的丘陵區則不足以承載那麼多的人口,為了維持生計,山東人闖關東、下江淮、西進山西陝西。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被丘陵分割的山東,不同區域的人有著不同的觀念,在近代,體會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地方有山東,後來消極對待洋務運動也有山東;內斂自守的有山東,主動奏請將傳統城府開埠通商的是山東;持傳統守舊的有山東,響應新風尚的還是山東。

"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海潮青年:100個視角,就有100個山東,而且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山東,其觀念之懸殊,讓人不得不多看一眼,當下的山東,談論差距成了熱點,哀嘆落後成了時髦,因為既不會追熱點,也不上心於趕時髦,於是就有了這篇分享,以地理視角,看山東的軌跡。

經濟對人文、歷史、文化有多大的影響,在當下的山東可見一斑,因為經濟發展暫時有困難,所以不少人認為其文化、歷史積澱、風俗習慣均成了劣勢,熱情好客的酒文化、江湖俠義的性格也被人們看成了落伍的因子。

而在最早期,地理環境才是影響山東各地最大的因素,地理環境不僅塑造了山東的文化、人文、人群秉性,深刻影響山東歷史進程,也關係著山東經濟的興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既有一馬平川的原野,還有複雜崎嶇的山丘,更有洶湧澎湃的海洋,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些地理因素塑造了山東的人文、文化,更是改變了山東,這其中以丘陵為甚,從華北平原到黃渤海濱,山東丘陵如何改變了齊魯大地?平原與海洋之間的丘陵,是怎麼讓山東變得兩面三面的呢?

華北平原與山東

華北平原的基底構造屬於華北陸臺斷陷區,在新近紀上新世和第四紀中,由於黃河、海河、淮河、灤河夾帶的泥沙在這斷陷區中沉積,數千萬年衝擊出了連片的大平原,即為今天的華北平原,也被稱為黃淮海平原。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的魯西北平原、魯西南平原均屬於華北平原的一部分,這裡農業開發早,農耕文化濃厚,是華夏文明中心區域的重要部分,也是古代山東地區與其他地區相互較量的舞臺,當年齊國為了奪取華北平原的控制權,多次與趙燕兩國進行較量,明時的山東布政司、清時的山東省才選擇了濟南府作為首府。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華北平原棉花田

當下山東的16個地級市中,至少有9個城市市域的局部或全部位於華北平原,這裡除了良田,還有油田:濟南、濱州、德州的小麥、玉米、棉花,聊城的小麥、玉米、蔬菜,菏澤的小麥、玉米、大豆,濟寧的蔬菜、大蒜、水稻,東營的油田和石油工業,可以說華北平原就是山東的“糧棉油之庫”,讓山東成了我國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重點產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勝利油田

齊國重農商,魯國重文教,無論是魯西北,還是魯西南,平原之上的人們,在數千年的農耕生產中,源於農業經濟的觀念成為了主導,傳統深刻地浸潤著這裡,揹著三千年傳統包袱的地方,對於接受新鮮事物,怎麼也比不上一兩百年前才開啟崛起之路的地方快,這也就能理解了近現代山東的旅途為何不太順利。

黃渤海與山東

渤海是在古生代之前的變質岩上發育的中生代、新生代疊合的沉降盆地,新生代第四紀中頻繁的、擴大化的海侵讓渤海由湖泊變成海洋,至今,渤海的下沉運動仍在持續,是典型的內陸海拗陷盆地型內海,是獨屬於我國的大內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在山東注入渤海,萊州灣西部形成了規模很大的扇形三角洲,讓山東東營成為我國市域面積增長量最大城市,這裡還是世界上面積增長率最快的新生溼地,但也讓山東萊州灣的海水深度小,水深基本在20米以下。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入海口

濱州、東營、濰坊、煙臺位於渤海之濱,渤海給他們帶來了鹽場,萊州灣鹽區是我國四大海鹽產區之一;渤海給他們帶來了漁場,萊州灣漁場是我國較為重要的漁場之一;渤海還給他們帶來了濱海溼地,生態功能獨特,有極高的價值。

黃海由不同時期不同演化特點的原型盆地並列疊加後形成的大型多旋迴盆地,其構造演化依賴於我國東部大陸架的演化,黃海位於大陸架上,是半封閉的前海,既有陸間海的性質,又有海灣的特徵。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半島的黃海之濱,海岸曲折,多港灣和島嶼,分佈著山東條件最好的海港。膠州灣之青島港,不於不凍、港闊水深,是著名的天然良港,1898年德國強行租借膠州灣,青島正式開啟了城市之路,青島也因膠州灣極佳的海港條件而在近代興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港

扼渤海入口的煙臺,在1861年開埠通商,煙臺港逐漸發展起來,反過來,煙臺也因海港之興而在近代迅速崛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煙臺港

威海也是一個與海港相互成就的海港城市,威海港三面環山,以劉公島作為東面屏障,其主航道無暗礁萬噸巨輪暢通無阻,是山東著名的良港。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威海

因氣候條件良好、陸域充足、港灣寬闊,日照港在改革開放後發展起來,是山東新興的港口,日照因此也成了山東年輕的海港城市。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日照港

黃渤海濱的山東城市,都有或大或小的海港,但要說海洋性,還是要數青島、煙臺、威海,它們沒有福建閩南城市及廣東部分沿海城市那般勇於冒險、過番出洋,也沒有浙江城市那般以“迎”之心態、用海洋思維經商幹事;青島、煙臺、威海皆是近代興起的城市,這是山東古人始料未及的。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

伴隨著列強叩關,古老的東方大國接入世界海洋經濟之貿易體系,膠東地區的現代海洋觀念才建立起來,山東經濟軸心由沿運河分佈,變為沿港口布局,海港城市在競爭中逐漸佔據上風;在一百多年的潮起潮落中,膠東地區練就了處變不驚、善於求索的心態,與山東其他地區想比,他們能更快地接受新鮮事物和新潮風尚,因此活躍於當今中國城市格局中。

山東丘陵與齊魯大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突兀於其中的便是山東丘陵,這些由久遠地質時期的結晶岩組成的斷塊構造丘陵,是我國的三大丘陵區之一,以膠萊平原為界,分為魯中丘陵區和膠東丘陵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立於丘陵之上的,則是眾多的小山脈,魯中丘陵區有泰山、魯山、沂山、蒙山、尼山、徂徠山、五蓮山,膠東丘陵區有大澤山、艾山、牙山、昆嵛山、嶗山,這些山脈規模雖然不大,海拔也不算高,卻構成了山東地形的骨架。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主體位於泰安的泰山,從秦朝始皇帝到清朝乾隆,共有13位帝王親臨,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就歷史地位而言,其他山嶽暫無法望其項背,泰山是中華文化“天人合一”觀念的體現;今天的泰山,是世界自然文化雙重遺產,是山東旅遊重量級名片。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泰山

坐落於青島海濱的嶗山,古稱牢山、勞山,嶗山山勢東峻西緩,東側懸崖傍海,西側丘陵起伏,藥用植物種類居山東眾山之首,作為5A風景名勝區,嶗山在山東旅遊中也甚為有名。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嶗山

有“西有吐魯番,東有大澤山”之讚譽的大澤山,盛產葡萄,品種數百種,是著名的“葡萄之鄉”。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大澤山

魯山多茶樹,鮮茶引人品茗;盛產硯石的尼山,是孔子的誕生地;魯山和尼山之間的小山脈是徂徠山,山上多松柏,是“櫻桃之鄉”。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尼山

沂山的森林覆蓋率居山東眾山之首,蒙山則為山東規模很大的山,沂山與蒙山組成了沂蒙山區,是山東的紅色革命根據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蒙山

在黃海之濱,還有五蓮山、昆嵛山,五蓮山是山東的野生藥庫、野生花卉園、野生杜鵑王國;昆嵛山則以自然風光、名勝古蹟、革命聖地為名片,它還是山東重要的水果基地之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五蓮山

在山東丘陵之上,不得不提的還有崮(岱崮地貌),地貌學稱之為桌形山或方形山,桌形山的形成歷經數億年,最開始,桌形山是處於海底的山地,在外力作用的侵蝕下,演化成了海底平原,地質運動讓它們抬升成為陸地,平頂山地形成,新一輪的構造運動與侵蝕也隨之進行,桌形山是這一輪構造運動和侵蝕作用的殘留物,崮就是平頂山地的遺存。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太皇崮

岱崮地貌是山東丘陵上特異的地貌景觀,遠看酷似高山城堡,雄偉峻拔,它們散落在連綿不斷的丘陵中,著名的有“七十二崮”,有名號的崮在100座以上,如鬆崮、太皇崮、晨雲崮、暸陽崮、孟良崮、抱犢崮等等,數量之多、形態之美、地域之集中,為中國罕見,在世界地貌上亦有重要地位。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抱犢崮

丘陵對山東來說,是溫帶果木的天堂,是山東的草藥庫、花卉園、鮮果園,是山東山嶽景觀之精華所在,在山東丘陵中成長的人們,純樸踏實、勤勞沉穩、樂觀頑強,他們讓丘陵碩果累累。

山東丘陵的另一層意思

丘陵對山東來說,還有另一層意思,即分割,以丘陵和河流作為自然界線,山東可以劃分為魯中、魯西北、魯西南、魯南、膠濰、登萊等區域,如果考慮到地緣和文化秉性,山東可以分成三部分:魯西南、魯西北、膠東地區,他們之間的不同,在先秦時期已經形成,2000多年後的今天影響仍在。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夏商時期,魯西南是華夏文明中心區域的一部分,商朝有2次曾經定都於魯西南地區,即庇(今菏澤鄆城)、奄(今濟寧曲阜);周滅商之後,出於制衡、同化萊夷的目的,周武王把輔佐有功的重臣姜子牙分封於魯西北,把同母弟曹叔振鐸、周公分封於魯西南,即齊、曹、魯。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後來,山東地區的其他小諸侯國多被齊、魯吞併,未被完全周化的萊夷則被擠到了膠萊平原以東的魯東丘陵區,齊、魯以山東丘陵作為天然界線,修築了齊魯長城,在山東大地上演了一出出大戲,直到魯被楚滅,齊被秦降。

秦統一中國後,在山東地區設置了濟北郡、臨淄郡、膠東郡、琅琊郡、薛郡,在郡治選擇上,可以明顯看出古人在選擇一個地區的域內首府時,是遵循地理位置中心的,從秦到宋,山東地區沒有組成一個整體,自然也不存在首府難尋的問題。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金人大致以魯中丘陵為界,設置了山東東路和山東西路,分別以益都府(今濰坊青州)、東平府(今泰安東平)為首府,其選擇仍然堅持了地理位置中心;可是,當山東組成一個整體,山東成為獨自的地理概念,如果還按照地理位置中心去選擇首府,那山東的首府顯然要跑到魯中丘陵中去了。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濟南

明時山東布政司、清時山東省選擇濟南作為山東省府原因有三:靠近京師,方能最好接受來自朝廷的恩惠;靠近大運河,但能免於黃河水患,方能更好坐擁農業經濟動脈之便利;靠近華北平原腹地,方能爭取華北平原之黃河流域的控制權,為山東分享到華北的農業潛力。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可以說在以陸權為根本、農業經濟佔主導的古代,濟南作為省會雖不是萬全之策,但也是考慮最周全的辦法了。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選好首府後,還不意味著萬事大吉,蓋因明清時期的山東是多災多難的地方,其中以清朝一代為甚,魯西南有大水之患、魯西北有黃河改道之苦、魯中南有旱蝗之災、膠東有海侵之憂,通過歷史記載,可知在清朝268年中,山東發生了245次水災、138次嚴重蝗災、45次嚴重海侵,還有283次有震感的地震。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水患讓良田成為澤國,旱蝗讓糧食顆粒無收,潮災讓沿海農地鹽鹼化,地震讓人們失去居所,災害較少的丘陵區則不足以承載那麼多的人口,為了維持生計,山東人闖關東、下江淮、西進山西陝西。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被丘陵分割的山東,不同區域的人有著不同的觀念,在近代,體會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地方有山東,後來消極對待洋務運動也有山東;內斂自守的有山東,主動奏請將傳統城府開埠通商的是山東;持傳統守舊的有山東,響應新風尚的還是山東。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濟南

齊地重農商,魯地興文教,膠東親海洋,這是山東;平原的糧棉,丘陵的果木,濱海的魚蝦,這是山東;後知後覺的魯西北,中庸傳統的魯西南,潮尚善學的膠東,還是山東。

山東就是如此兩面三面,但是進入新中國的新時期後,山東人通過努力,讓山東成為了北方地區為數不多的富饒省份,平原是山東的“糧棉油之庫”,丘陵是山東的“瓜果木之鄉”,海洋是山東的“魚蝦蟹之池”,多樣的產業,讓山東坐穩了我國經濟體量第三的寶座。

"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海潮青年:100個視角,就有100個山東,而且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山東,其觀念之懸殊,讓人不得不多看一眼,當下的山東,談論差距成了熱點,哀嘆落後成了時髦,因為既不會追熱點,也不上心於趕時髦,於是就有了這篇分享,以地理視角,看山東的軌跡。

經濟對人文、歷史、文化有多大的影響,在當下的山東可見一斑,因為經濟發展暫時有困難,所以不少人認為其文化、歷史積澱、風俗習慣均成了劣勢,熱情好客的酒文化、江湖俠義的性格也被人們看成了落伍的因子。

而在最早期,地理環境才是影響山東各地最大的因素,地理環境不僅塑造了山東的文化、人文、人群秉性,深刻影響山東歷史進程,也關係著山東經濟的興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既有一馬平川的原野,還有複雜崎嶇的山丘,更有洶湧澎湃的海洋,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些地理因素塑造了山東的人文、文化,更是改變了山東,這其中以丘陵為甚,從華北平原到黃渤海濱,山東丘陵如何改變了齊魯大地?平原與海洋之間的丘陵,是怎麼讓山東變得兩面三面的呢?

華北平原與山東

華北平原的基底構造屬於華北陸臺斷陷區,在新近紀上新世和第四紀中,由於黃河、海河、淮河、灤河夾帶的泥沙在這斷陷區中沉積,數千萬年衝擊出了連片的大平原,即為今天的華北平原,也被稱為黃淮海平原。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的魯西北平原、魯西南平原均屬於華北平原的一部分,這裡農業開發早,農耕文化濃厚,是華夏文明中心區域的重要部分,也是古代山東地區與其他地區相互較量的舞臺,當年齊國為了奪取華北平原的控制權,多次與趙燕兩國進行較量,明時的山東布政司、清時的山東省才選擇了濟南府作為首府。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華北平原棉花田

當下山東的16個地級市中,至少有9個城市市域的局部或全部位於華北平原,這裡除了良田,還有油田:濟南、濱州、德州的小麥、玉米、棉花,聊城的小麥、玉米、蔬菜,菏澤的小麥、玉米、大豆,濟寧的蔬菜、大蒜、水稻,東營的油田和石油工業,可以說華北平原就是山東的“糧棉油之庫”,讓山東成了我國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重點產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勝利油田

齊國重農商,魯國重文教,無論是魯西北,還是魯西南,平原之上的人們,在數千年的農耕生產中,源於農業經濟的觀念成為了主導,傳統深刻地浸潤著這裡,揹著三千年傳統包袱的地方,對於接受新鮮事物,怎麼也比不上一兩百年前才開啟崛起之路的地方快,這也就能理解了近現代山東的旅途為何不太順利。

黃渤海與山東

渤海是在古生代之前的變質岩上發育的中生代、新生代疊合的沉降盆地,新生代第四紀中頻繁的、擴大化的海侵讓渤海由湖泊變成海洋,至今,渤海的下沉運動仍在持續,是典型的內陸海拗陷盆地型內海,是獨屬於我國的大內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在山東注入渤海,萊州灣西部形成了規模很大的扇形三角洲,讓山東東營成為我國市域面積增長量最大城市,這裡還是世界上面積增長率最快的新生溼地,但也讓山東萊州灣的海水深度小,水深基本在20米以下。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黃河入海口

濱州、東營、濰坊、煙臺位於渤海之濱,渤海給他們帶來了鹽場,萊州灣鹽區是我國四大海鹽產區之一;渤海給他們帶來了漁場,萊州灣漁場是我國較為重要的漁場之一;渤海還給他們帶來了濱海溼地,生態功能獨特,有極高的價值。

黃海由不同時期不同演化特點的原型盆地並列疊加後形成的大型多旋迴盆地,其構造演化依賴於我國東部大陸架的演化,黃海位於大陸架上,是半封閉的前海,既有陸間海的性質,又有海灣的特徵。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半島的黃海之濱,海岸曲折,多港灣和島嶼,分佈著山東條件最好的海港。膠州灣之青島港,不於不凍、港闊水深,是著名的天然良港,1898年德國強行租借膠州灣,青島正式開啟了城市之路,青島也因膠州灣極佳的海港條件而在近代興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港

扼渤海入口的煙臺,在1861年開埠通商,煙臺港逐漸發展起來,反過來,煙臺也因海港之興而在近代迅速崛起。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煙臺港

威海也是一個與海港相互成就的海港城市,威海港三面環山,以劉公島作為東面屏障,其主航道無暗礁萬噸巨輪暢通無阻,是山東著名的良港。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威海

因氣候條件良好、陸域充足、港灣寬闊,日照港在改革開放後發展起來,是山東新興的港口,日照因此也成了山東年輕的海港城市。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日照港

黃渤海濱的山東城市,都有或大或小的海港,但要說海洋性,還是要數青島、煙臺、威海,它們沒有福建閩南城市及廣東部分沿海城市那般勇於冒險、過番出洋,也沒有浙江城市那般以“迎”之心態、用海洋思維經商幹事;青島、煙臺、威海皆是近代興起的城市,這是山東古人始料未及的。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青島

伴隨著列強叩關,古老的東方大國接入世界海洋經濟之貿易體系,膠東地區的現代海洋觀念才建立起來,山東經濟軸心由沿運河分佈,變為沿港口布局,海港城市在競爭中逐漸佔據上風;在一百多年的潮起潮落中,膠東地區練就了處變不驚、善於求索的心態,與山東其他地區想比,他們能更快地接受新鮮事物和新潮風尚,因此活躍於當今中國城市格局中。

山東丘陵與齊魯大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突兀於其中的便是山東丘陵,這些由久遠地質時期的結晶岩組成的斷塊構造丘陵,是我國的三大丘陵區之一,以膠萊平原為界,分為魯中丘陵區和膠東丘陵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立於丘陵之上的,則是眾多的小山脈,魯中丘陵區有泰山、魯山、沂山、蒙山、尼山、徂徠山、五蓮山,膠東丘陵區有大澤山、艾山、牙山、昆嵛山、嶗山,這些山脈規模雖然不大,海拔也不算高,卻構成了山東地形的骨架。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主體位於泰安的泰山,從秦朝始皇帝到清朝乾隆,共有13位帝王親臨,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就歷史地位而言,其他山嶽暫無法望其項背,泰山是中華文化“天人合一”觀念的體現;今天的泰山,是世界自然文化雙重遺產,是山東旅遊重量級名片。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泰山

坐落於青島海濱的嶗山,古稱牢山、勞山,嶗山山勢東峻西緩,東側懸崖傍海,西側丘陵起伏,藥用植物種類居山東眾山之首,作為5A風景名勝區,嶗山在山東旅遊中也甚為有名。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嶗山

有“西有吐魯番,東有大澤山”之讚譽的大澤山,盛產葡萄,品種數百種,是著名的“葡萄之鄉”。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大澤山

魯山多茶樹,鮮茶引人品茗;盛產硯石的尼山,是孔子的誕生地;魯山和尼山之間的小山脈是徂徠山,山上多松柏,是“櫻桃之鄉”。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尼山

沂山的森林覆蓋率居山東眾山之首,蒙山則為山東規模很大的山,沂山與蒙山組成了沂蒙山區,是山東的紅色革命根據地。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蒙山

在黃海之濱,還有五蓮山、昆嵛山,五蓮山是山東的野生藥庫、野生花卉園、野生杜鵑王國;昆嵛山則以自然風光、名勝古蹟、革命聖地為名片,它還是山東重要的水果基地之一。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五蓮山

在山東丘陵之上,不得不提的還有崮(岱崮地貌),地貌學稱之為桌形山或方形山,桌形山的形成歷經數億年,最開始,桌形山是處於海底的山地,在外力作用的侵蝕下,演化成了海底平原,地質運動讓它們抬升成為陸地,平頂山地形成,新一輪的構造運動與侵蝕也隨之進行,桌形山是這一輪構造運動和侵蝕作用的殘留物,崮就是平頂山地的遺存。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太皇崮

岱崮地貌是山東丘陵上特異的地貌景觀,遠看酷似高山城堡,雄偉峻拔,它們散落在連綿不斷的丘陵中,著名的有“七十二崮”,有名號的崮在100座以上,如鬆崮、太皇崮、晨雲崮、暸陽崮、孟良崮、抱犢崮等等,數量之多、形態之美、地域之集中,為中國罕見,在世界地貌上亦有重要地位。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抱犢崮

丘陵對山東來說,是溫帶果木的天堂,是山東的草藥庫、花卉園、鮮果園,是山東山嶽景觀之精華所在,在山東丘陵中成長的人們,純樸踏實、勤勞沉穩、樂觀頑強,他們讓丘陵碩果累累。

山東丘陵的另一層意思

丘陵對山東來說,還有另一層意思,即分割,以丘陵和河流作為自然界線,山東可以劃分為魯中、魯西北、魯西南、魯南、膠濰、登萊等區域,如果考慮到地緣和文化秉性,山東可以分成三部分:魯西南、魯西北、膠東地區,他們之間的不同,在先秦時期已經形成,2000多年後的今天影響仍在。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夏商時期,魯西南是華夏文明中心區域的一部分,商朝有2次曾經定都於魯西南地區,即庇(今菏澤鄆城)、奄(今濟寧曲阜);周滅商之後,出於制衡、同化萊夷的目的,周武王把輔佐有功的重臣姜子牙分封於魯西北,把同母弟曹叔振鐸、周公分封於魯西南,即齊、曹、魯。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後來,山東地區的其他小諸侯國多被齊、魯吞併,未被完全周化的萊夷則被擠到了膠萊平原以東的魯東丘陵區,齊、魯以山東丘陵作為天然界線,修築了齊魯長城,在山東大地上演了一出出大戲,直到魯被楚滅,齊被秦降。

秦統一中國後,在山東地區設置了濟北郡、臨淄郡、膠東郡、琅琊郡、薛郡,在郡治選擇上,可以明顯看出古人在選擇一個地區的域內首府時,是遵循地理位置中心的,從秦到宋,山東地區沒有組成一個整體,自然也不存在首府難尋的問題。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金人大致以魯中丘陵為界,設置了山東東路和山東西路,分別以益都府(今濰坊青州)、東平府(今泰安東平)為首府,其選擇仍然堅持了地理位置中心;可是,當山東組成一個整體,山東成為獨自的地理概念,如果還按照地理位置中心去選擇首府,那山東的首府顯然要跑到魯中丘陵中去了。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濟南

明時山東布政司、清時山東省選擇濟南作為山東省府原因有三:靠近京師,方能最好接受來自朝廷的恩惠;靠近大運河,但能免於黃河水患,方能更好坐擁農業經濟動脈之便利;靠近華北平原腹地,方能爭取華北平原之黃河流域的控制權,為山東分享到華北的農業潛力。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可以說在以陸權為根本、農業經濟佔主導的古代,濟南作為省會雖不是萬全之策,但也是考慮最周全的辦法了。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選好首府後,還不意味著萬事大吉,蓋因明清時期的山東是多災多難的地方,其中以清朝一代為甚,魯西南有大水之患、魯西北有黃河改道之苦、魯中南有旱蝗之災、膠東有海侵之憂,通過歷史記載,可知在清朝268年中,山東發生了245次水災、138次嚴重蝗災、45次嚴重海侵,還有283次有震感的地震。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水患讓良田成為澤國,旱蝗讓糧食顆粒無收,潮災讓沿海農地鹽鹼化,地震讓人們失去居所,災害較少的丘陵區則不足以承載那麼多的人口,為了維持生計,山東人闖關東、下江淮、西進山西陝西。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被丘陵分割的山東,不同區域的人有著不同的觀念,在近代,體會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地方有山東,後來消極對待洋務運動也有山東;內斂自守的有山東,主動奏請將傳統城府開埠通商的是山東;持傳統守舊的有山東,響應新風尚的還是山東。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濟南

齊地重農商,魯地興文教,膠東親海洋,這是山東;平原的糧棉,丘陵的果木,濱海的魚蝦,這是山東;後知後覺的魯西北,中庸傳統的魯西南,潮尚善學的膠東,還是山東。

山東就是如此兩面三面,但是進入新中國的新時期後,山東人通過努力,讓山東成為了北方地區為數不多的富饒省份,平原是山東的“糧棉油之庫”,丘陵是山東的“瓜果木之鄉”,海洋是山東的“魚蝦蟹之池”,多樣的產業,讓山東坐穩了我國經濟體量第三的寶座。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不必把過多的精力放在哀嘆差距上,也不必過度地把陳詞濫調般的“落後了”、“急了”放在白紙上,正如北方變不成南方,江浙滬、珠三角也搬不到山東,山東有自己的特質、有自己的優勢,只有把所有的一切轉化為動力,讓人們真正體會到山東“變了”,不是變得江蘇、浙江、福建、廣東了,而是要變得山東了,切莫邯鄲學步,方可柳暗花明。

被丘陵劃分的山東,三大地區有各自的旅途,有不同的思維與觀念,當下的山東,不是落後了,而是少了鍥約觀念,唯有建立牢固鍥約,方能化解千百年來丘陵的分割效應,取得更好的共識,也唯有如此,山東才能應對新的挑戰,自己創造新的機遇。

參考資料:

  • 《華北平原地貌體系與環境演化趨勢》,作者:葉青超
  • 《渤海灣盆地構造及其演化》,作者:徐傑、計鳳桔
  • 《黃海地質構造與油氣資源》,作者:李廷棟、莫傑
  • 《山東歷史文化撮要》,作者:肖愛樹
  • 《山東移民史》,作者:劉德增
  • 《近代山東經濟格局變遷研究——以港口與腹地互動為視角》,作者:陳為忠
  • 《山東省經濟地理》,作者:陳龍飛

本文由‘海潮地理學社’原創,禁止任何形式、任何理由的搬運、轉載、抄襲,摘錄,侵權必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