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在小區裡的熟食小攤,賣了60萬+的廈門老手藝|食客

吳記熟食,聽起來非常港味的一個熟食小攤。

攤位極其簡陋。擺在江頭K小區門口,一個紅色帳篷,兩輛小推車,寫著“吳記”兩個大字。

每天滷製近兩百份,只營業三個半小時,卻天天售空。


開在小區裡的熟食小攤,賣了60萬+的廈門老手藝|食客



在松柏江頭一帶,上了年紀的人和長住的小年輕,都知道吳記熟食。

在K小區開了十年,有這一帶最好吃的叉燒、鹽水、滷味、泡椒鳳爪。

老闆老吳,地地道道的廈門人,因為做的品類太多,滷味只有三樣,乾脆以熟食取名。


開在小區裡的熟食小攤,賣了60萬+的廈門老手藝|食客



下午五點,攤邊已經圍滿了人。

小推車擺得滿滿當當,各類熟食分別切好裝盒,薄厚適中,色澤誘人。

鳳爪獨自佔據一個大箱,剛掀開蓋子,泡椒香氣迅速竄出,每一隻都肉厚脆甜。

就這樣的,我覺得可以啃一晚上停不下來。


開在小區裡的熟食小攤,賣了60萬+的廈門老手藝|食客



江湖傳聞,吳記的熟食不摻任何香料。

全靠老吳十年前熬出的一鍋老滷水,越熬越香。

所有滷製切塊過程,都在家裡完成。不同熟食,用不同大鍋,相應的滷水配方也不相同。

靠的都是老吳多年積累的經驗。


開在小區裡的熟食小攤,賣了60萬+的廈門老手藝|食客



開店之前,老吳在銀行食堂掌廚,炒得一手好菜。

2008年,他離開食堂,只能在銀行宿舍門口擺攤求生。

沒做過鹽水、滷味,也不懂配方,老吳自己在家學著試驗。反反覆覆,試圖不依靠香料,做出適合廈門人的清淡口感。


開在小區裡的熟食小攤,賣了60萬+的廈門老手藝|食客



那幾年,老吳每天清晨起床,跑遍附近的菜市場。

他在心裡不停比較,哪家的食材最新鮮,最便宜,性價比最高。

像他這樣小攤販,沒有別的辦法,只能靠付出更多,哪怕只差一分錢,都是節約。

滷好熟食,通常已是下午。老吳推著小推車出門,現賣現切,所見即所得。


開在小區裡的熟食小攤,賣了60萬+的廈門老手藝|食客



最初幾個月,老吳把攤子擺在沿街,熟食香氣飄滿半條街道,慢慢引來食客。

很快,城管也一起被引來。他邊做生意,邊豎起耳朵,擔驚受怕,一有風吹草動,立馬推起小推車撤退。

東躲西藏,不能長久,他乾脆把攤子搬到小區門內側。

好在已經積累一批熟客,口口相傳,名聲漸廣。


開在小區裡的熟食小攤,賣了60萬+的廈門老手藝|食客


那時候,老吳還不敢想象,吳記熟食會有一天如此有名,讓人願意開一兩小時的車,特意來買一份熟食。

他只想做好街坊生意。

每天傍晚,阿嬤牽著小孫子,主婦下了班,爺們兒帶著酒,來買一兩樣滷味,配菜或下酒。

有位北京客人,無意中吃到老吳做的熟食,驚為天人。從此每年都要帶家人飛來廈門,一次帶走大量熟食。


開在小區裡的熟食小攤,賣了60萬+的廈門老手藝|食客



吳記熟食,每一樣都受老廈門喜愛。

叉燒細嫩,鳳爪鹹香,鴨腱脆嫩,豬尾骨彈牙有咬勁,巴浪魚乾香辣緊實……連作為配菜的酸蘿蔔都不遜色,放足了白醋和砂糖,入味偏酸,卻有回甘。

所以雖然價格稍貴,每天還是排起長隊。


開在小區裡的熟食小攤,賣了60萬+的廈門老手藝|食客



十年就這麼過去了。

出攤的人,從老吳變成了女兒小吳夫婦。為了方便開車前來的客人,老吳在家切好熟食,即拿即走。

小吳自己,也記著父親的教誨,每日認認真真滷製,不敢怠慢。

她想著,勤勤懇懇,將來有天可以盤一間店面,遮風擋雨,才算安身立命。


開在小區裡的熟食小攤,賣了60萬+的廈門老手藝|食客



“晚報的記者,還有好多媒體,都來採訪過我們呢。”說這話的時候,小吳是開心的。

2008年的那一天,當老吳躬下身子,推著小推車走向街邊,雙臂青筋暴起。

他的心裡,有一點期許的喜悅,一些面對苦難的剛強,還有前路未知的驚慌。

老吳不知道,他人生的高光時刻,即將開場。


吳記熟食

地址:思明區長青路450號(長青路公交站對面)

--------- --------- ---------

開始廈門|原創發佈

記者/餘琦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

請關注“開始廈門”

發現廈門的另一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