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人才,引進人才,扶持人才,人才新政打開綠色通道,唐河縣——納才匯智 力挺科技創新

三農 農村 農村電商 創業 南陽報業傳媒 2017-06-13

“招機械製造生產廠長1名,月薪5000元至10000元,招聘成功設伯樂推薦獎,獎金10000元……”日前,唐河產業集聚南商農科總經理曹沛發佈的一則招聘啟事在微信朋友圈熱傳。

重視人才,引進人才,扶持人才,人才新政打開綠色通道,唐河縣——納才匯智 力挺科技創新

這位誠聘英才的曹沛本身就是個“人才”。他帶著100餘人的創新創業團隊,研發生產的自動化養殖系統申請專利20餘項,授權專利16項,取得計算機軟件著作權2項,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打破了國外同行業的技術壟斷和價格壟斷,成為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中國農大、浙江大學等13家科研院校“863計劃”和“智能農機裝備”國家重點項目的合作伙伴,問鼎國內自動化養殖設備研發第一人。

你若不甘平庸,我自虛位以待。眼下,在唐河,伴隨著風起雲湧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浪潮,像曹沛一樣納才匯智為縣域發展裝備才智引擎的創客已有2萬多名,其中共引進各類高端人才362人,博士和副高職稱以上人才169人。重視人才,引進人才,扶持人才,人才新政增底氣,千萬重獎提士氣,近年來,唐河獲得了中國農科院全國首家農業科技綜合示範縣、全國科技進步示範縣、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等一系列國字號榮譽。

人才新政增底氣 千萬重獎提士氣

亞澳農機引進2名世界頂級日本專家,使旋耕機研發製造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格瑞光電引進浙江工業大學“千人計劃”專家李偉,生產出的精密光學透鏡、高級投影鏡頭、安全監控系統和車載平視顯示系統,已經從這裡走向日本、韓國等世界名企……

一名高端人才研發一個科研項目,一個科研項目成就一家創新企業,一家創新企業帶動一項產業崛起——這樣的連鎖效應在唐河迅速形成。

匯聚人才源自人才新政。這些年,唐河縣連續實施了《高層次人才引進綠色通道的實施意見》《人才引進管理使用暫行辦法》《人才迴歸全民創業戰略實施意見》《科技創新獎勵辦法》《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優惠政策及獎勵辦法》等一系列激勵措施,全力為各路英才來唐河發展打開綠色通道。

引進人才,還要用好人才。“新政+獎勵”,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在原有友蘭科學技術獎和人才發展專項獎的基礎上,該縣去年又新設立了500萬元的年度科技創新專項獎,鼓勵創辦科技企業培訓機構,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按照一流人才一流待遇、一流貢獻一流報酬的原則,在企業中推行年薪制、股權制等多種分配形式,吸引高端人才群體。泰瑞生物科技就是人才新政的主要受益者之一。縣裡支持啟動的“梔子藏紅花酸”生產技術與應用研究項目,吸引了中國科學院工程研究所一大批博士來唐研發,完成了從單純生產梔子色素到提取梔子油的躍升,成為國內首家生產梔子油企業。

千萬重獎提士氣。去年以來,唐河縣先後在人才申報項目、科技進步獎、產學研合作、引才功臣等方面兌現獎勵達千萬元,極大地激發了各類高層次人才幹事創業的熱情。

校地合作站前沿 科技聯姻一線牽

自動化環保作業車、專業救援車、高空作業車、霧化抑塵車……走進唐河縣產業集聚區億翔市政企業廠區,一輛輛市政作業管理專用車輛整裝待發,挺進市場。

南陽理工學院教授王林鴻看著紅紅火火的銷售局面,露出了舒心的微笑。就是他,成功幫企業突破了環衛專用車液壓關鍵技術,使億翔市政特種車輛入圍工信部國家產品名錄庫。

不僅僅是南陽理工學院,這些年,唐河縣緊盯行業前沿,把校地合作的觸角延伸到全國各地。該縣先後與中國農科院、西北農林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濟南內燃機研究所和沿海發達地區的22所高校建立產學研關係,聘請“技術顧問”“假日專家”“星期天工程師”,打造半小時人才圈,讓科技成果走出高等學府,在科技創新最前線開花結果,以靈動自如的校地合作辦法與國內外頂級專家團隊精誠合作。

通過校地合作,全縣共獲授權專利589件,建成了南陽市首家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建立省級研發中心4個、市級25個,取得了拖拉機整機制造技術、專用汽車生產技術、無人機生產技術、水處理成套技術等一大批高科技成果,實現了相關產業由單品生產到全產業鏈發展的歷史性突破。

專家傾情顯“智”惠 平疇沃野奏歡歌

又是一年麥收季,唐河沃野流金,麥香馥郁。

全國小麥首席專家肖世和和河南省小麥專家許為鋼,他們持續加快小麥良種良法推廣步伐,為唐河引進推廣了一大批小麥適生品種,使該縣小麥優良品種覆蓋率在90%以上,成為全國產糧名縣。

還有全國甘薯產業專家組組長、首席科學家馬代夫,他在唐河推廣的脫毒紅薯面積達到15萬畝;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新友,他推廣的遠雜9102優質花生面積達到100萬畝。這些農產業在唐河發展,是他們智慧的結晶,也是富農的希望。

這些年來,唐河縣始終保持著50多位專家在縣內開展科技服務工作,試驗示範推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在400項以上。

與此同時,該縣農村電商也引進了領軍人才劉豐春,在唐河開辦了電商學院,推動創建了“政府+服務商+電商平臺+農產品”的唐河模式。如今,該縣電子商務年交易額達20億元,使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建設風生水起。

南陽報業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 特約記者 豐興漢 通訊員 柴 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