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儒家、道家、佛家學說,看我們理想生活的精神內核

儒家 國學 孔子 董仲舒 揚說達聲 2017-04-17

在當今社會物質財富繁華的時代,中國式的理想生活,為我們體現了更高的價值迴歸。

而追根溯源,中國式理想生活,是有著其他強大的傳統精神內核和淵源,即儒家、道家、佛家三種文化相互滲透、互為補充,這體現了自古以來,華夏子孫對理想生活孜孜不倦的追求與美好向往。

那麼, 中國式的傳統儒家、道家、佛家理想生活的精神內核,是什麼呢?

從儒家、道家、佛家學說,看我們理想生活的精神內核

儒家、道家、佛家三種文化相互滲透、互為補充

儒家:德潤身,富潤物,心廣體胖

古代儒家把財富說成富,也稱“利”。筆者認為,富是也將和愛情一樣,是一切思想家不斷探討的永恆課題。

《論語·子路篇》載:“子謂衛公子荊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孔子說衛國的公子荊善於管理家業。

剛有一點財產,孔子就說:“差不多合格了。”

稍微增加一些財富,孔子又說:“這就比較完備了。”

當他富裕的時候,孔子就說:“這就很美好了。”

這三個字:合、完、美。合是基本合格。完是比較完備。美是相當美好。財富越多,孔子的評價也越高。這說明孔子是支持富裕的,讚美富裕的。財富是美好的。這反映了孔子對財富的基本看法。

儒家主張推己及人,自己喜歡富,也要讓大家都富,讓使人民也富起來。孔子有共同富裕的思想。於是,“恭喜發財”成為通行語,“招財進寶”,“升官發財”,“發財致富”,這些平民所企盼的,都離不開“財”字。

孔子本人就提出,“富且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為也。”“有些儒家認為好義與欲利是人生來就有的天性,也是必需的。

如荀子說:“義與利者,人之所兩有也。雖堯、舜不能去民之慾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義也。”

董仲舒也說:“天之生人也,使之生義與利。利以養其體,義以養其心。”利是養身體所必需的,人需要利也是與生俱來的本性,是正當的。

即使聖人也不能去掉民眾的欲利之心。不過,聖人可以教育人民“欲利”不要超過“好義”。一旦超過,就可能破壞人際關係,引來很多麻煩,其結果可能喪失更多的利。

為了社會和諧,也為了自己生活得更好,儒家主張要重義輕利。因此,董仲舒說:“義之養生人,大於利而厚於財也。”義對於人來說,比財富更重要。財富有兩面性,它首先是美好的。或者說它本身是美好的,另一面是被無知無德所歪曲了、所利用了。

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說:“無巖處奇士之行,而長貧賤,好語仁義,亦足羞也。”沒有特別高尚的品德,喜歡講仁義,長期處於貧賤地位,也是不光彩的。

總之,儒家認為財富是好的,但要加以分析,一是如何掙來的,二是如何用的,取之以道,用之於義。

從儒家、道家、佛家學說,看我們理想生活的精神內核

即使聖人也不能去掉民眾的欲利之心

道家:道法自然,萬物相生

老子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老子認為侯王應該法道體的無為,使萬物自然的自生自長,也應依循天道行事,否則會有顛覆失位之虞。

但是如何取於道而行呢﹖就是取法天道的無為,使民自化、自正、自富、自樸而已。如此,事半功倍,百姓皆謂﹕我自然。

雖似無為,但實有為也。老子的無為,基本上還是有為的,只是聖賢不私為,只為天下而有為。

老子的理想是:“小國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實,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老子這一思想,與陶淵明的桃花源,西方所言的“烏托邦”有異曲同工之妙。

逍遙而遊是道家的本旨。人生的目的是什麼,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想法。追求財貨的人最希望的是擁有潑天富貴,錢堆北斗,米爛陳倉,頓頓珍饈美味,天天華服新裝,越姬燕黛,盡收我房。

莊子說:“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人尚志,聖人貴精。”道、佛之中的“空”和“無”並非是簡單的空、無。莊子說:“若夫不刻意而高,無仁義而修,無功名而治,無江海而閒,不導引而壽,無不忘也,無不有也,淡然無極而眾美從之。此天地之道,聖人之德也。”

其實道家也不是說完全無所得,無所為,這裡面的“高”、“修”、“治”、“閒”、“壽”不正是人們所想的,所求的嗎?

從儒家、道家、佛家學說,看我們理想生活的精神內核

萬物自然的自生自長,也應依循天道行事

佛家:廣結善緣,普度眾生

要想得到財富,必須明瞭因果。佛教告訴我們,世間的一切都不是偶然,都有前因後果。具體到追求財富來說,也是有一定的因果。其中的因,既有過去的宿源,也有近因。應該承認,佛教的這一說法是有道理的。

當然,我們所理解的因緣,並不完全是指佛教的因緣,而是指廣義的因緣,也就是促使一切事物成功的各種條件。沒有這些條件,事情是不可能成功的。比如說,人們要發財致富,如果還是在過去的文革時代,可能嗎?這就是條件。

明白了因果關係,能夠讓我們保持良好的心態,但這並不是說,我們可以坐等財富的到來。

財富是等不來的,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俗話說,要發財先積德。要想收穫,先要播種,這是最淺顯不過的道理了。

從佛教徒的角度說,就是要廣種福田,具有大慈大悲的胸懷。現在不少富人開始熱衷慈善,如中國首善陳光標等,這反應了中國富人階層的社會責任感加強和精神境界的提高,也是中國式理想生活的精神內核之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