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看“大家”怎麼回答'

"

人性本善或本惡的爭論,關鍵點在於“本”字。

---------------

“人之初,性本善......”這是《三字經》開篇第一句,大家都很熟。《三字經》作為古代兒童教育啟蒙書籍,第一句引用“性本善”是有意指明與儒家思想一致。

“人性本善”最初出自孟子所著的《水信無分於東西》,提出該觀點,主要是為了解釋孔子《論語·陽貨》中的“性相近”。個人覺得孔子的意思是“人生下來的本性都是差不多的,後天環境使得習慣慢慢有所不同”,在這裡,孔子也並沒有指明“性本善”的意思。孟子就此加上了“性本善”的觀點。但是荀子雖也是出自儒家,但不喜歡孟子,喜歡與孟子的觀念作對,提出了“性本惡”論,並提供了論據,像李宗吾的《厚黑學》也可以是說是性惡論的演說。

性善論,目的在於引導人們向善,有別於“動物”“小人”,向聖人學習,強調品德的高低。

性惡論,否定性善論的誇誇其談,引導人們認清現實,從現實中出發,制定有效的社會制度。

這兩者從古至今,在中國一直有爭論,最大的爭論還是在儒家內部。道家和佛家對這事沒太大興趣。

----------

在西方,是如何看這個觀點的?

首先是基督教認為人都是有原罪的,壞蛋(惡的),人們要贖罪,死後才可能升入天堂,否則掉地獄。是支持“性本惡論”的。因此,“所有人都有可能變為壞蛋”,所以要依靠制度來限制人們的行為,著力於制度的完善。西方一直引以為榮的制度,實制上也是僅能限制那部分“能力不足”的人。

西方的心理學家,以弗洛伊德之為代表認為:人有本我(惡)、超我(善)和自我(平衡選擇者),這三者組成。這三者都是本來就有的。如果說哪個是“本”,本我更接近一些。

這就像中國人喜歡談的陰陽一樣,陰與陽都是一體的,都是共同存在的,會不斷變化轉化。

明代王明陽想結論這個爭論,提出四句教。第一句“無善無噁心之體”就否定了“性本善”或“性本惡”,沒有“本”,善惡不是本性就決定的,而是由“意之動”決定的——“有善有惡意之動”。因為“意之動”才有了善惡之分。接著提出了良知的重要性,良知能及時識別善惡,能制止惡的行為,鼓促善的行為。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的觀點與南傳佛教的《阿毗達摩論》很相似,(五蘊、五十二心所說的都是同一回事,都是說心理變化過程,只是簡化版與詳細版的區別),善心所與不善心所,是兩大類心所,不善心所有十四個。先由“觸心所(色蘊)”引發,然後到“受心所(受蘊)”產生直接感受,並引起了“想心所(想蘊)”產生了相關的記憶,然後到作意心所(王陽明說的“意之動”),就會流向善或不善兩大類心所(行蘊),最後產生了識別判斷(識蘊)這一步是決定行為的。

"

人性本善或本惡的爭論,關鍵點在於“本”字。

---------------

“人之初,性本善......”這是《三字經》開篇第一句,大家都很熟。《三字經》作為古代兒童教育啟蒙書籍,第一句引用“性本善”是有意指明與儒家思想一致。

“人性本善”最初出自孟子所著的《水信無分於東西》,提出該觀點,主要是為了解釋孔子《論語·陽貨》中的“性相近”。個人覺得孔子的意思是“人生下來的本性都是差不多的,後天環境使得習慣慢慢有所不同”,在這裡,孔子也並沒有指明“性本善”的意思。孟子就此加上了“性本善”的觀點。但是荀子雖也是出自儒家,但不喜歡孟子,喜歡與孟子的觀念作對,提出了“性本惡”論,並提供了論據,像李宗吾的《厚黑學》也可以是說是性惡論的演說。

性善論,目的在於引導人們向善,有別於“動物”“小人”,向聖人學習,強調品德的高低。

性惡論,否定性善論的誇誇其談,引導人們認清現實,從現實中出發,制定有效的社會制度。

這兩者從古至今,在中國一直有爭論,最大的爭論還是在儒家內部。道家和佛家對這事沒太大興趣。

----------

在西方,是如何看這個觀點的?

首先是基督教認為人都是有原罪的,壞蛋(惡的),人們要贖罪,死後才可能升入天堂,否則掉地獄。是支持“性本惡論”的。因此,“所有人都有可能變為壞蛋”,所以要依靠制度來限制人們的行為,著力於制度的完善。西方一直引以為榮的制度,實制上也是僅能限制那部分“能力不足”的人。

西方的心理學家,以弗洛伊德之為代表認為:人有本我(惡)、超我(善)和自我(平衡選擇者),這三者組成。這三者都是本來就有的。如果說哪個是“本”,本我更接近一些。

這就像中國人喜歡談的陰陽一樣,陰與陽都是一體的,都是共同存在的,會不斷變化轉化。

明代王明陽想結論這個爭論,提出四句教。第一句“無善無噁心之體”就否定了“性本善”或“性本惡”,沒有“本”,善惡不是本性就決定的,而是由“意之動”決定的——“有善有惡意之動”。因為“意之動”才有了善惡之分。接著提出了良知的重要性,良知能及時識別善惡,能制止惡的行為,鼓促善的行為。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的觀點與南傳佛教的《阿毗達摩論》很相似,(五蘊、五十二心所說的都是同一回事,都是說心理變化過程,只是簡化版與詳細版的區別),善心所與不善心所,是兩大類心所,不善心所有十四個。先由“觸心所(色蘊)”引發,然後到“受心所(受蘊)”產生直接感受,並引起了“想心所(想蘊)”產生了相關的記憶,然後到作意心所(王陽明說的“意之動”),就會流向善或不善兩大類心所(行蘊),最後產生了識別判斷(識蘊)這一步是決定行為的。

“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看“大家”怎麼回答

按王陽明的說法,如果有“良知”的介入,那麼就能“知善知惡”並能“為善去惡”,管住自己的行為。

王陽明否定了儒家向來了“性本善”與“性本惡”之爭,提出的四句教,與南傳佛教比較接近,雖然沒有說得詳細,但也足以說明在“自觀其心”上是下足的功夫。

看來厲害的人都是隻約束自己,懶得去約束他人的。

由此可見,性本善或性本惡的問題,是儒家內部產生的。

西方宗教偏“性本惡”,西方弗洛伊德之偏“自我”的調節平衡。

王陽明與南傳佛教偏向“作意”的選擇,與弗洛伊德的說法相近,強調作意的選擇。難怪有人說“善惡常常只在人的一念之間”.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