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第一大家族:孔氏家族(距今約2500年)。位於今山東省濟寧曲阜,三孔位於曲阜市中,孔子出生地尼山,位於曲阜市東南部,現是一個鎮 尼山鎮。三孔為孔府,孔林,孔廟。孔林為現在最大墓群。

"

中國第一大家族:孔氏家族(距今約2500年)。位於今山東省濟寧曲阜,三孔位於曲阜市中,孔子出生地尼山,位於曲阜市東南部,現是一個鎮 尼山鎮。三孔為孔府,孔林,孔廟。孔林為現在最大墓群。

中國三大家族—曲阜—孔家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因生在尼山),字仲尼,春秋後期魯國人。他的祖先是宋國貴族,大約在孔子前幾世就沒落了。孔子為孔氏第一世往下傳承。孔子唯一兒子孔鯉,子姓,孔氏,字鯉,名伯魚,魯昭公賜鯉魚而得名,先於孔子逝世,有唯一兒子孔伋,名伋,字子思。其後正統後代均為孔伋後代。孔子七代單傳。

第10代孫 西漢孔藂,早年追隨漢高祖碭山起義,屢立戰功,曾官左司馬、將軍、都尉。高祖五年(前202年),孔藂領軍軍夾擊項羽楚兵,大勝。次年六月被封為蓼侯。卒諡“夷”。

第14代孫 西漢孔光,字子夏,自幼隨父孔霸徙居長安,通經學,年未二十即舉為議郎。後舉方正,入朝任諫大夫。漢成帝即位,舉為博士,遷大將軍,拜相,封博山侯。哀帝劉欣即位,封為千戶。漢平帝即位,拜太傅、拜太師,稱病辭職。卒諡簡烈侯。

第19代孫 東漢孔宙,字季將。少好學,治嚴氏《春秋》,舉孝廉,授郎中,遷元城令。是時,泰山附近動亂,孔宙為泰山都尉,旬月而平。故吏門人立碑示後,即《孔宙碑》。碑今存曲阜孔宙東廡。

第20代孫 東漢末孔融,“建安七子”之一,故事《孔融讓梨》的主人公。

第32代孫 南朝孔奐,字休文,居會稽。好學善屬文,通經史百家。侯景之亂,孔奐獨傲然自若,自謂不以取媚凶醜以求全。陳武帝永定三年(559年)任晉陵太守,後為御史中丞、吏部尚書等。有集傳世。

第43代孫 北宋孔仁玉,字溫如。孔仁玉之後,子孫繁衍,先分為五位,又分為二十派,再分為六十戶。孔氏子孫為紀念孔仁玉的功德,追稱他為“中興祖”,供奉在家廟中按時祭祀。

"

中國第一大家族:孔氏家族(距今約2500年)。位於今山東省濟寧曲阜,三孔位於曲阜市中,孔子出生地尼山,位於曲阜市東南部,現是一個鎮 尼山鎮。三孔為孔府,孔林,孔廟。孔林為現在最大墓群。

中國三大家族—曲阜—孔家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因生在尼山),字仲尼,春秋後期魯國人。他的祖先是宋國貴族,大約在孔子前幾世就沒落了。孔子為孔氏第一世往下傳承。孔子唯一兒子孔鯉,子姓,孔氏,字鯉,名伯魚,魯昭公賜鯉魚而得名,先於孔子逝世,有唯一兒子孔伋,名伋,字子思。其後正統後代均為孔伋後代。孔子七代單傳。

第10代孫 西漢孔藂,早年追隨漢高祖碭山起義,屢立戰功,曾官左司馬、將軍、都尉。高祖五年(前202年),孔藂領軍軍夾擊項羽楚兵,大勝。次年六月被封為蓼侯。卒諡“夷”。

第14代孫 西漢孔光,字子夏,自幼隨父孔霸徙居長安,通經學,年未二十即舉為議郎。後舉方正,入朝任諫大夫。漢成帝即位,舉為博士,遷大將軍,拜相,封博山侯。哀帝劉欣即位,封為千戶。漢平帝即位,拜太傅、拜太師,稱病辭職。卒諡簡烈侯。

第19代孫 東漢孔宙,字季將。少好學,治嚴氏《春秋》,舉孝廉,授郎中,遷元城令。是時,泰山附近動亂,孔宙為泰山都尉,旬月而平。故吏門人立碑示後,即《孔宙碑》。碑今存曲阜孔宙東廡。

第20代孫 東漢末孔融,“建安七子”之一,故事《孔融讓梨》的主人公。

第32代孫 南朝孔奐,字休文,居會稽。好學善屬文,通經史百家。侯景之亂,孔奐獨傲然自若,自謂不以取媚凶醜以求全。陳武帝永定三年(559年)任晉陵太守,後為御史中丞、吏部尚書等。有集傳世。

第43代孫 北宋孔仁玉,字溫如。孔仁玉之後,子孫繁衍,先分為五位,又分為二十派,再分為六十戶。孔氏子孫為紀念孔仁玉的功德,追稱他為“中興祖”,供奉在家廟中按時祭祀。

中國三大家族—曲阜—孔家

到48代嫡長孫端友跟宋高宗和部分族人南遷,在今浙江衢州,孫端友帶著代代相傳的子貢手摹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雕像在浙江衢州安頓下來(南宗正統)並在那裡興建家廟,供奉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一切禮儀同在曲阜時一樣,並欽撥祭田以資祭孔之用。這就是孔氏南宗。

這個時期,孔氏南宗以衢州為中心向四方不斷擴大。南宋先後封了孔端友、孔蚧、孔揩、孔文遠、孔萬春、孔洙六代衍聖公,同時,孔氏南宗族人也得以重用。比如,孔端友的堂叔、從父孔傳官至中散大夫,堂兄弟孔端植為湖廣通於令,孔端隱為江陵府推官,孔端弼為大理寺評事,孔端恩為杭州府教授。此外,孔氏南宗還得以按人口計量賜田,免於租稅,以其所得收入的一部分供給孔氏族人衣食用費,一部分用於孔子祭禮。

"

中國第一大家族:孔氏家族(距今約2500年)。位於今山東省濟寧曲阜,三孔位於曲阜市中,孔子出生地尼山,位於曲阜市東南部,現是一個鎮 尼山鎮。三孔為孔府,孔林,孔廟。孔林為現在最大墓群。

中國三大家族—曲阜—孔家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因生在尼山),字仲尼,春秋後期魯國人。他的祖先是宋國貴族,大約在孔子前幾世就沒落了。孔子為孔氏第一世往下傳承。孔子唯一兒子孔鯉,子姓,孔氏,字鯉,名伯魚,魯昭公賜鯉魚而得名,先於孔子逝世,有唯一兒子孔伋,名伋,字子思。其後正統後代均為孔伋後代。孔子七代單傳。

第10代孫 西漢孔藂,早年追隨漢高祖碭山起義,屢立戰功,曾官左司馬、將軍、都尉。高祖五年(前202年),孔藂領軍軍夾擊項羽楚兵,大勝。次年六月被封為蓼侯。卒諡“夷”。

第14代孫 西漢孔光,字子夏,自幼隨父孔霸徙居長安,通經學,年未二十即舉為議郎。後舉方正,入朝任諫大夫。漢成帝即位,舉為博士,遷大將軍,拜相,封博山侯。哀帝劉欣即位,封為千戶。漢平帝即位,拜太傅、拜太師,稱病辭職。卒諡簡烈侯。

第19代孫 東漢孔宙,字季將。少好學,治嚴氏《春秋》,舉孝廉,授郎中,遷元城令。是時,泰山附近動亂,孔宙為泰山都尉,旬月而平。故吏門人立碑示後,即《孔宙碑》。碑今存曲阜孔宙東廡。

第20代孫 東漢末孔融,“建安七子”之一,故事《孔融讓梨》的主人公。

第32代孫 南朝孔奐,字休文,居會稽。好學善屬文,通經史百家。侯景之亂,孔奐獨傲然自若,自謂不以取媚凶醜以求全。陳武帝永定三年(559年)任晉陵太守,後為御史中丞、吏部尚書等。有集傳世。

第43代孫 北宋孔仁玉,字溫如。孔仁玉之後,子孫繁衍,先分為五位,又分為二十派,再分為六十戶。孔氏子孫為紀念孔仁玉的功德,追稱他為“中興祖”,供奉在家廟中按時祭祀。

中國三大家族—曲阜—孔家

到48代嫡長孫端友跟宋高宗和部分族人南遷,在今浙江衢州,孫端友帶著代代相傳的子貢手摹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雕像在浙江衢州安頓下來(南宗正統)並在那裡興建家廟,供奉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一切禮儀同在曲阜時一樣,並欽撥祭田以資祭孔之用。這就是孔氏南宗。

這個時期,孔氏南宗以衢州為中心向四方不斷擴大。南宋先後封了孔端友、孔蚧、孔揩、孔文遠、孔萬春、孔洙六代衍聖公,同時,孔氏南宗族人也得以重用。比如,孔端友的堂叔、從父孔傳官至中散大夫,堂兄弟孔端植為湖廣通於令,孔端隱為江陵府推官,孔端弼為大理寺評事,孔端恩為杭州府教授。此外,孔氏南宗還得以按人口計量賜田,免於租稅,以其所得收入的一部分供給孔氏族人衣食用費,一部分用於孔子祭禮。

中國三大家族—曲阜—孔家

孔氏南宗是真真正正的孔子嫡長孫後裔,是正宗的孔子嫡系後裔。南宋建炎二年(1128),孔子第四十八世嫡長孫、衍聖公孔端友率領孔氏精英扈蹕宋高宗南渡。孔氏北宗是南宗嫡長孫禮讓而獲得的衍聖公封號。孔子第七十四世嫡長孫孔祥楷先生,生於1938年,1944年受封大成至聖先師南宗奉祀官,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南宗孔家奉祀官。

"

中國第一大家族:孔氏家族(距今約2500年)。位於今山東省濟寧曲阜,三孔位於曲阜市中,孔子出生地尼山,位於曲阜市東南部,現是一個鎮 尼山鎮。三孔為孔府,孔林,孔廟。孔林為現在最大墓群。

中國三大家族—曲阜—孔家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因生在尼山),字仲尼,春秋後期魯國人。他的祖先是宋國貴族,大約在孔子前幾世就沒落了。孔子為孔氏第一世往下傳承。孔子唯一兒子孔鯉,子姓,孔氏,字鯉,名伯魚,魯昭公賜鯉魚而得名,先於孔子逝世,有唯一兒子孔伋,名伋,字子思。其後正統後代均為孔伋後代。孔子七代單傳。

第10代孫 西漢孔藂,早年追隨漢高祖碭山起義,屢立戰功,曾官左司馬、將軍、都尉。高祖五年(前202年),孔藂領軍軍夾擊項羽楚兵,大勝。次年六月被封為蓼侯。卒諡“夷”。

第14代孫 西漢孔光,字子夏,自幼隨父孔霸徙居長安,通經學,年未二十即舉為議郎。後舉方正,入朝任諫大夫。漢成帝即位,舉為博士,遷大將軍,拜相,封博山侯。哀帝劉欣即位,封為千戶。漢平帝即位,拜太傅、拜太師,稱病辭職。卒諡簡烈侯。

第19代孫 東漢孔宙,字季將。少好學,治嚴氏《春秋》,舉孝廉,授郎中,遷元城令。是時,泰山附近動亂,孔宙為泰山都尉,旬月而平。故吏門人立碑示後,即《孔宙碑》。碑今存曲阜孔宙東廡。

第20代孫 東漢末孔融,“建安七子”之一,故事《孔融讓梨》的主人公。

第32代孫 南朝孔奐,字休文,居會稽。好學善屬文,通經史百家。侯景之亂,孔奐獨傲然自若,自謂不以取媚凶醜以求全。陳武帝永定三年(559年)任晉陵太守,後為御史中丞、吏部尚書等。有集傳世。

第43代孫 北宋孔仁玉,字溫如。孔仁玉之後,子孫繁衍,先分為五位,又分為二十派,再分為六十戶。孔氏子孫為紀念孔仁玉的功德,追稱他為“中興祖”,供奉在家廟中按時祭祀。

中國三大家族—曲阜—孔家

到48代嫡長孫端友跟宋高宗和部分族人南遷,在今浙江衢州,孫端友帶著代代相傳的子貢手摹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雕像在浙江衢州安頓下來(南宗正統)並在那裡興建家廟,供奉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一切禮儀同在曲阜時一樣,並欽撥祭田以資祭孔之用。這就是孔氏南宗。

這個時期,孔氏南宗以衢州為中心向四方不斷擴大。南宋先後封了孔端友、孔蚧、孔揩、孔文遠、孔萬春、孔洙六代衍聖公,同時,孔氏南宗族人也得以重用。比如,孔端友的堂叔、從父孔傳官至中散大夫,堂兄弟孔端植為湖廣通於令,孔端隱為江陵府推官,孔端弼為大理寺評事,孔端恩為杭州府教授。此外,孔氏南宗還得以按人口計量賜田,免於租稅,以其所得收入的一部分供給孔氏族人衣食用費,一部分用於孔子祭禮。

中國三大家族—曲阜—孔家

孔氏南宗是真真正正的孔子嫡長孫後裔,是正宗的孔子嫡系後裔。南宋建炎二年(1128),孔子第四十八世嫡長孫、衍聖公孔端友率領孔氏精英扈蹕宋高宗南渡。孔氏北宗是南宗嫡長孫禮讓而獲得的衍聖公封號。孔子第七十四世嫡長孫孔祥楷先生,生於1938年,1944年受封大成至聖先師南宗奉祀官,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南宗孔家奉祀官。

中國三大家族—曲阜—孔家

在四十八代衍聖公孔端友隨宋高宗的偏安大軍渡江南遷之後,金兵入主中原,建立了偽齊政權,劉豫於阜昌二年(1131年)封孔端友之弟孔端操之子孔(王番)為衍聖公,主持曲阜孔子林廟的祭事。這樣,儘管孔子的嫡裔孔端友奉先祖及亓官夫人像南去,祭祀先聖的香火依然在曲阜四時繚繞不息。其後偽齊政權垮臺,金熙宗於天眷二年 (1139年),仍封孔蹯為衍聖公。至此,孔氏北宗也正式形成。在南宋時期,北宗襲封的先後有孔拯、孔元措、孔湞等人。孔子北宗現入曲阜,現認為的正統正戶。

北宗:第48代衍聖公孔端立、孔端操、

第49代衍聖公孔琥、孔璠、

第50代衍聖公孔拂、孔摠、孔晉、孔拯

第51代衍聖公孔元用、孔元孝、

第52代衍聖公孔之厚、孔之全、孔萬春、孔之周

第53代衍聖公孔浣、孔治、孔貞

第54代衍聖公孔思晦、孔思誠

第55代衍聖公孔克堅、孔克忠

第56代衍聖公孔希學

第57代衍聖公孔訥

第58代衍聖公孔公鑑

第59代衍聖公孔彥縉

第60代衍聖公孔承慶

第61代衍聖公孔宏緒、孔宏泰(字永實)、

第62代衍聖公孔聞韶

第63代衍聖公孔貞幹、孔貞寧

第64代衍聖公孔尚賢

第65代衍聖公孔衍植

第66代衍聖公孔興燮

第67代衍聖公孔毓圻

第68代衍聖公孔傳鐸

第69代衍聖公孔繼濩

第70代衍聖公孔廣棨

第71代衍聖公孔昭煥

第72代衍聖公孔憲培

第73代衍聖公孔慶鎔

第74代衍聖公孔繁嘉

第75代衍聖公孔祥壯

第76代衍聖公孔令貽(字谷孫),1877年(光緒三年)5歲時承襲衍聖公

第77代衍聖公孔德成(1920年—2008年)

第78代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孔維益

第79代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孔垂長

第80代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孔佑仁

現在住在臺灣的孔氏子孫已3代。臺灣自李登輝上臺以後,推行本土化政策,封給孔德成的“奉祀官”銜也取消了,有人擔心大陸和臺灣的孔氏家族之間重演“新南宗北宗”。孔德墉先生則認為,時代不同了,封建社會的皇權已不存在,孔家已沒了往日的政治經濟特權,擔心是多餘的。

2000年祭孔,作為官方組織者,希望身居臺灣的孔德成先生本人或者派代表來參加活動,實現大團圓。如果大陸和臺灣、南宗與北宗,分散各地的孔子後裔超越政治壁障走到一起,對熱愛大團圓的中國人來說,一定是非常有意義的偉業。

南宗75代嫡孫孔祥楷說:南宗孔氏在歷史上直至元代為止,是真正的正宗長門,因為政治的變故,讓位給曲阜族人。

現在是,北宗正統傳人孔德成在臺灣,南宗正統傳人孔祥楷在大陸;北宗族廟在山東曲阜,南宗孔廟在浙江衢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