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裁員去產能”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

作者:蔣豐

7月25日,日產汽車公佈的2019年4月至6月期集團財報數據顯示,日產在本次結算期中合併銷售盈利僅有16億日元,較2018年同期的1091億日元減少99%,合併銷售盈利率僅為1%。

據分析稱,導致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除了前會長戈恩因財務問題被逮捕,使得法國雷諾公司經營統合計劃停罷外,還有自身的產能過剩和全球範圍內的汽車行業銷售量低迷。

"

作者:蔣豐

7月25日,日產汽車公佈的2019年4月至6月期集團財報數據顯示,日產在本次結算期中合併銷售盈利僅有16億日元,較2018年同期的1091億日元減少99%,合併銷售盈利率僅為1%。

據分析稱,導致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除了前會長戈恩因財務問題被逮捕,使得法國雷諾公司經營統合計劃停罷外,還有自身的產能過剩和全球範圍內的汽車行業銷售量低迷。

日產“裁員去產能”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引人注目的是,在公佈財報的同時,日產還宣佈了截至2022年度裁員高達1萬2500人計劃。目前,日產在全世界擁有14萬名員工,這一刀下去,相當於裁掉了員工總數的10%。為解決這次危機,日產大刀闊斧進行集團結構改革,雖然顯示出了浴火重生的決心,但優秀人才的外流是不可避免的。

日產的今日並非無跡可尋。早在2016年,前會長戈恩還在任時,日產就已經出現了利潤率下滑的問題。日產汽車在北美市場的佔有率年年創新高。但是,在這繁榮的背後,是為了提升1%的佔有率,願意支付給銷售店鋪高於本田汽車一倍的銷售獎金,可謂是“打腫臉充胖子”。而且,常年使用高額銷售獎金鼓勵銷量增長,也讓日產的品牌價值不斷下降。

此外,前會長戈恩相繼在北美、南美和東南亞等地區擴大生產能力以實現日產的擴張。2017年,還宣佈日法聯盟3家企業(日產、雷諾、三菱)的汽車銷量將在2022年達到1400萬輛,擬實現同比擴大40%的目標。勃勃野心的背後,日產其實在北美和新興市場國家的新車銷售增長乏力,且生產設備和人員過剩,導致業績惡化。

"

作者:蔣豐

7月25日,日產汽車公佈的2019年4月至6月期集團財報數據顯示,日產在本次結算期中合併銷售盈利僅有16億日元,較2018年同期的1091億日元減少99%,合併銷售盈利率僅為1%。

據分析稱,導致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除了前會長戈恩因財務問題被逮捕,使得法國雷諾公司經營統合計劃停罷外,還有自身的產能過剩和全球範圍內的汽車行業銷售量低迷。

日產“裁員去產能”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引人注目的是,在公佈財報的同時,日產還宣佈了截至2022年度裁員高達1萬2500人計劃。目前,日產在全世界擁有14萬名員工,這一刀下去,相當於裁掉了員工總數的10%。為解決這次危機,日產大刀闊斧進行集團結構改革,雖然顯示出了浴火重生的決心,但優秀人才的外流是不可避免的。

日產的今日並非無跡可尋。早在2016年,前會長戈恩還在任時,日產就已經出現了利潤率下滑的問題。日產汽車在北美市場的佔有率年年創新高。但是,在這繁榮的背後,是為了提升1%的佔有率,願意支付給銷售店鋪高於本田汽車一倍的銷售獎金,可謂是“打腫臉充胖子”。而且,常年使用高額銷售獎金鼓勵銷量增長,也讓日產的品牌價值不斷下降。

此外,前會長戈恩相繼在北美、南美和東南亞等地區擴大生產能力以實現日產的擴張。2017年,還宣佈日法聯盟3家企業(日產、雷諾、三菱)的汽車銷量將在2022年達到1400萬輛,擬實現同比擴大40%的目標。勃勃野心的背後,日產其實在北美和新興市場國家的新車銷售增長乏力,且生產設備和人員過剩,導致業績惡化。

日產“裁員去產能”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中國市場家用車需求下降,以及國際貿易形勢複雜,全球的整車生產商都出現了銷量力不從心的狀況。不僅如此,日產二手車價格也受影響而持續低迷,進一步掏空了日產新車銷售的利潤率。

於是,近況不好的日產祭出了裁員和去產能的手牌。西川廣人能否繼續坐在日產社長之位,還要看這些措施能否挽救日產。

本次公佈的結構改革方案顯示,日產計劃將現在每年720萬臺的最大產能逐步削減,到2020年降為660萬臺,併力爭將工廠的開工率從2018年的69%提高到2022年的86%,以恢復日產集團的營收能力。

日產曾在2019年5月公佈了4800人的裁員計劃。7月25日又將裁員計劃人數增加了1.5倍之多。值得注意的是,市場分析師們對日產這一做法一致點贊。一位汽車行業分析師表示,“不管從何種角度去看,日產都出現了明顯的產能過剩問題,進行裁員理所應當的。為了能夠儘早度過寒冬繼續和對手們競爭,裁員宜早不宜晚。”

"

作者:蔣豐

7月25日,日產汽車公佈的2019年4月至6月期集團財報數據顯示,日產在本次結算期中合併銷售盈利僅有16億日元,較2018年同期的1091億日元減少99%,合併銷售盈利率僅為1%。

據分析稱,導致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除了前會長戈恩因財務問題被逮捕,使得法國雷諾公司經營統合計劃停罷外,還有自身的產能過剩和全球範圍內的汽車行業銷售量低迷。

日產“裁員去產能”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引人注目的是,在公佈財報的同時,日產還宣佈了截至2022年度裁員高達1萬2500人計劃。目前,日產在全世界擁有14萬名員工,這一刀下去,相當於裁掉了員工總數的10%。為解決這次危機,日產大刀闊斧進行集團結構改革,雖然顯示出了浴火重生的決心,但優秀人才的外流是不可避免的。

日產的今日並非無跡可尋。早在2016年,前會長戈恩還在任時,日產就已經出現了利潤率下滑的問題。日產汽車在北美市場的佔有率年年創新高。但是,在這繁榮的背後,是為了提升1%的佔有率,願意支付給銷售店鋪高於本田汽車一倍的銷售獎金,可謂是“打腫臉充胖子”。而且,常年使用高額銷售獎金鼓勵銷量增長,也讓日產的品牌價值不斷下降。

此外,前會長戈恩相繼在北美、南美和東南亞等地區擴大生產能力以實現日產的擴張。2017年,還宣佈日法聯盟3家企業(日產、雷諾、三菱)的汽車銷量將在2022年達到1400萬輛,擬實現同比擴大40%的目標。勃勃野心的背後,日產其實在北美和新興市場國家的新車銷售增長乏力,且生產設備和人員過剩,導致業績惡化。

日產“裁員去產能”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中國市場家用車需求下降,以及國際貿易形勢複雜,全球的整車生產商都出現了銷量力不從心的狀況。不僅如此,日產二手車價格也受影響而持續低迷,進一步掏空了日產新車銷售的利潤率。

於是,近況不好的日產祭出了裁員和去產能的手牌。西川廣人能否繼續坐在日產社長之位,還要看這些措施能否挽救日產。

本次公佈的結構改革方案顯示,日產計劃將現在每年720萬臺的最大產能逐步削減,到2020年降為660萬臺,併力爭將工廠的開工率從2018年的69%提高到2022年的86%,以恢復日產集團的營收能力。

日產曾在2019年5月公佈了4800人的裁員計劃。7月25日又將裁員計劃人數增加了1.5倍之多。值得注意的是,市場分析師們對日產這一做法一致點贊。一位汽車行業分析師表示,“不管從何種角度去看,日產都出現了明顯的產能過剩問題,進行裁員理所應當的。為了能夠儘早度過寒冬繼續和對手們競爭,裁員宜早不宜晚。”

日產“裁員去產能”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不過,裁員也伴隨著極大的風險。據日產相關人士透露,2018年11月戈恩前會長被逮捕後,公司便出現了持續性的人才離職現象。不僅僅是和戈恩關係緊密的歐美籍管理層人員離職,技術部門優秀人才的離職現象也愈演愈烈。

筆者看來,日產的這些措施是立志從“肥宅”轉型“肌肉男”,為未來新能源車市場的激烈競爭做準備。然而,日產老也打不過的對手豐田,早已經在中國開始了大跨步式的發展。不僅聯手比亞迪佈局純電動車市場,還投給滴滴6億美元,用於研發智能出行,收集行車大數據。

在這樣的背景下,日產營收的疲軟讓其員工對未來深感渺茫,越來越多的優秀員工選擇離開。為了在員工與市場完全失去耐心前挽救日產,西川廣人可是需要爭分奪秒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