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曾經最好的V6發動機 居然不是來自豐田?

日本汽車 豐田 英菲尼迪QX70 本田 愛車途聞 2017-06-27

上回我們簡單介紹了本田六缸機的歷史,就有不少網友在留言區評論說,在日本車廠裡面,V6發動機造得最好的是日產,本田在它面前都要叫聲哥。那麼,日產的VQ系列發動機到底厲害在哪呢?如今為何又接近絕跡了呢?

DE系列 風光無限的90年代

日系曾經最好的V6發動機 居然不是來自豐田?

在九十年代,先不論日產的六缸機造得如何,單是從系列數量上,就已經能說明不少問題了。直列六缸有RB和RD系列,V型六缸有VG系列、VE系列和VQ系列。甚至在V型八缸和柴油機方面,日產也有涉足。相對於當時的本田來說,日產的規模可以說是非常大了,至於為什麼現在會變成這樣,我們下回分說。

日系曾經最好的V6發動機 居然不是來自豐田?

最初的VQ系列發動機是用於代替老舊的VG系列發動機,與RB系列的鐵鑄中缸不同,VQ系列大面積使用了鋁合金材料,以每缸四氣門的佈局設計了一系列排量的發動機,排量囊括了從2.0L到3.7L各種各樣的排量。甚至在氣缸蓋這些位置,日產在當時也使用了鋁合金的材料打造。

日系曾經最好的V6發動機 居然不是來自豐田?

VQ系列最初登場於1994年,推出了三款發動機,分別是VQ20DE、VQ25DE和VQ30DE,排量就是發動機型號裡的那串數字,視乎對應車型的調校不同,輸出大概分別是150馬力、190馬力和220馬力。這三款發動機都在當時的日產風度(A32)上提供選擇。

日系曾經最好的V6發動機 居然不是來自豐田?

VQ20DE和VQ25DE的設計相似,雖然沒有比較高的技術搭載於其身上,但是它們的輸出都還不錯。20多年前的2.0L發動機能做到150馬力的輸出,和現在昂克賽拉的輸出差不多,已經算很厲害了。而經典的VQ25DE更是被日產一直用在天籟上直到了2012年,這臺發動機也基本上是國內最為熟悉的一臺日產V6發動機。

日系曾經最好的V6發動機 居然不是來自豐田?

VQ30DE是VQ系列裡的明星型號之一,獲得1995年至2001年期間的“沃德十佳發動機”稱號,後期型號的輸出經調校更是達到了230馬力。VQ30DE採用60度V型夾角設計,使用了當時領先的DOHC頂置雙凸輪軸設計,24氣門結構,缸徑和衝程分別為93mm、73.3mm,是典型的短衝程高轉速設計。

日系曾經最好的V6發動機 居然不是來自豐田?

VQ30DE還有三個衍生型號,分別是針對日本和中東市場、擁有雙進氣歧管的VQ30DE-K,VQ30DE的渦輪增壓版本VQ30DET,還有日產用於賽車場上的VQ30DETT,輸出高達480馬力,搭載於Super GT上的350Z和GTR戰車上。

日系曾經最好的V6發動機 居然不是來自豐田?

日系曾經最好的V6發動機 居然不是來自豐田?

在踏入千禧年以後,日產再追加了三種排量的新發動機,分別是VQ23DE、VQ35DE和VQ40DE。VQ23DE大家應該不陌生,在國內早期的國產天籟上被廣泛搭載。VQ35DE大家對它應該也有印象,在2011年前的天籟頂配型號上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日系曾經最好的V6發動機 居然不是來自豐田?

VQ35DE並不是VQ30DE經過簡單擴缸而來,它的缸體經過了重新設計,缸徑和衝程分別為95.5mm、81.4mm,壓縮比10.3:1,與偏向高轉速的VQ30DE相比,較為中規中矩的缸徑衝程比例改善了發動機中轉速性能表現。VQ35DE最大特點就是可塑性高,適用範圍廣且容易改裝。無論在性能取向的跑車350Z亦或偏重舒適天籟上你都能找到它的身影。

日系曾經最好的V6發動機 居然不是來自豐田?

VQ35DE搭載了日產最新的CVTCS連續可變氣門正時技術,發動機內部大量使用了價格高昂的鍛造材料,例如鍛造的連桿,經過一體成型精加工的曲軸。以及還有日產最新的尼龍進氣歧管技術,低摩擦的鉬塗層活塞,高流量進氣調節系統等。憑藉這些技術,VQ35DE連續獲得2002年至2007年的沃德十佳發動機,時隔多年,在2016年再獲一次該殊榮。

DD系列 直噴年代

日系曾經最好的V6發動機 居然不是來自豐田?

日產並沒有因為連獲沃德十佳發動機而沾沾自喜,停步不前,反而對VQ系列繼續強化。在1997年,日產嘗試在VQ系列發動機上加入被稱為NEO-Di技術的燃油直噴技術,還有由電動機控制的eVTC電動連續可變氣門正時技術。以VQ25為例,加入直噴技術後的動力輸出可以達到210馬力,較普通電噴版本提高了20馬力。

日系曾經最好的V6發動機 居然不是來自豐田?

VQ系列中還有VQ30和VQ35都加入了直噴系統,只是這些發動機都基本和國內無緣。雖然2017款的英菲尼迪QX60會搭載該發動機,但鑑於目前日產對國內市場的熱情及重視程度,應該是不大可能會引入這臺發動機的。

HR系列 集大成之作

2006年,日產針對VQ系列發動機進行再次強化,但並不是針對所有排量,只有2.5L和3.5L的版本獲得強化。在所有這些被強化的發動機中,日產都為其加上了“HR”的後綴,HR代表著High Revolution(高轉速)和High Response(高響應)。

日系曾經最好的V6發動機 居然不是來自豐田?

VQ25HR採用縱置佈局,只能用於後驅及四驅車型上,在進氣和排氣凸輪軸上都裝有CVTC可變氣門正時系統,凸輪軸還經過精密加工,外表面極其光滑,以求降低摩擦,提高效率。調教也偏向高轉速取向,紅線轉速高達7500轉。

日系曾經最好的V6發動機 居然不是來自豐田?

HR系列裡,表現最為亮眼的是VQ35HR,它在氣缸兩側都使用了獨立的進氣歧管和節氣門,進氣歧管由輕質隔熱酚醛材料製成,較原來的金屬材質,更利於保持較低的進氣溫度。此外,缸蓋的進氣口也經過重新設計,進氣路線更加暢通平直,這些設計使進氣阻力下降了18%。在點火和噴油系統方面,全新設計的噴油嘴能將燃油霧化得更好,並且還使用了NDIS電子式直接點火系統,使燃油效率更高。

日系曾經最好的V6發動機 居然不是來自豐田?

在國內日產的合資車上,你基本不會看到有搭載這兩臺發動機的車型。但是在英菲尼迪上,這些發動機都有引進,在過去的G25和G35上,你都能看到這兩臺發動機在這些車型上的出色表現。只可惜英菲尼迪的宣傳一向是弱項,明明是臺好發動機,卻讓消費者無從得知。

VQ37VHR VQ系列最後的輝煌

日系曾經最好的V6發動機 居然不是來自豐田?

在推出VQ35HR不久以後,那段時間的日產工程師彷彿打了“雞血”一樣,繼續對VQ系列進行強化,推出了VQ37VHR。這是日產首次在量產發動機上使用VVEL連續可變氣門升程技術。該技術通過一個電機和螺桿齒輪連接,從而實現對凸輪軸角度的無級變換,因此能對氣門的升程進行連續無級的控制,比本田的VTEC不知高到哪裡去。

日系曾經最好的V6發動機 居然不是來自豐田?

VQ37VHR由VQ35改進而來,因此缸徑並沒有改變,仍然是95.5mm,排量的提升是通過增加衝程距離獲得,但紅線轉速並沒有因此而下降,仍然為7500轉,最大馬力350匹。在當時,VQ37VHR上採用了太多領先的技術了,除了前面提到的VVEL可變氣門升程、CVTC可變氣門正時以外,還有可變的進氣系統VIAS,以及一如既往經過精細加工的凸輪軸。

日系曾經最好的V6發動機 居然不是來自豐田?

在2008年推出以後,VQ37VHR馬上就再次獲得了沃德十佳發動機,不過這次是VQ系列最後一次獲得該殊榮了。VQ37VHR在國內能見度比較高,不論是在過去的英菲尼迪G37還是現在的Q50上,你都能看見它的蹤影。喜歡大排量自吸的朋友趕緊買吧,以日系的尿性,這類賣不好的大排量車型,隨時都有可能被砍掉。

途哥點評

日系曾經最好的V6發動機 居然不是來自豐田?

受國內排量稅以及油價的影響,目前國內的現款天籟已經把所有V6發動機都砍掉了,哪怕是更高一級的西瑪也只提供了直列四缸選擇。基本上除了二手以外,你是買不到有V6發動機的日產轎車了。

日系曾經最好的V6發動機 居然不是來自豐田?

在豪華品牌英菲尼迪裡,雖然還在提供著VQ系列的發動機選擇,不過畢竟目前市場上的主流還是四缸渦輪增壓,而V6車型的售價往往都比較高,英菲尼迪的品牌力在國內又不足以支撐如此高昂的售價,因此VQ系列發動機雖然在國內能買到,但是卻無人問津,這是一個比較殘酷的事實。

日系曾經最好的V6發動機 居然不是來自豐田?

有能力的朋友,還是去試試3.7的Q50吧,去感受一下VQ系列發動機帶來的那份寧靜與平順,以及需要動力時的那種從容不迫,哪怕不買,也能讓大腦記住這一份感覺。因為在以後,搭載V6發動機的轎車只會越來越少,VQ系列也是遲早要逐漸退出市場的,趁著現在還有機會,去感受感嘆一下曾經“上進”的日產也造過如此優秀的發動機。

文|小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