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任何公司都可以造車,不過蘋果的選擇,似乎決定了這件事勢在必行。


深刻解讀,蘋果造車計劃


蘋果曾經信誓旦旦地宣佈要造車,並在2015年大張旗鼓地宣佈了“泰坦計劃”。但有無數案例證明,科技公司想涉足汽車製造是一件“九死一生”的事——實際上,任何行業想跨界造車都不容易。

後來的事情外界都已經知道,3年來蘋果在造車這件事上幾乎零進展,知難而退的蘋果不再有造車執念,並退而求其次地選擇了打造“電動車自動駕駛系統”。

而根據其最近的動作來看,蘋果造車的小心思再度“死灰復燃”。


深刻解讀,蘋果造車計劃


3月初,蘋果挖來了一名大神——Michael Schwekutsch。此人此前在特斯拉擔任電動動力總成部門的VP。

看來,在“聯手”對中國電動車公司小鵬汽車以起訴盜竊商業機密這種司空見慣的方式進行打壓後,兩家美國公司開始著手解決“內部矛盾”了。

Michael Schwekutsch被挖角對特斯拉來說損失慘重。他不僅完整地負責了特斯拉車型電動總成從研發到商業化落地,其在整個汽車產業鏈中也擔任過許多重要角色。

在2015年加入特斯拉之前,Michael Schwekutsch曾在全球知名零部件供應商博格華納和GKN擔任過超過20年的動力總成研發工作。

此外,BMW i8、保時捷918 Spyder、沃爾沃XC90等高端車型的電氣化總成的開發過程中都有他的身影。


深刻解讀,蘋果造車計劃


在他離開特斯拉之前,特斯拉所有車型動力驅動單元的設計、工程、製造、驗證都由其完成。

有趣的是,Schwekutsch又回到了他的前老闆Doug Field麾下工作。後者比他更早一些從特斯拉跳槽到蘋果。

據瞭解,蘋果目前還在接觸其他幾位特斯拉前員工,大有將特斯拉挖空之勢。


深刻解讀,蘋果造車計劃


馬斯克雖在明面上無法阻止前員工加入其它公司,但不放幾句狠話顯然不是他的性格。“蘋果總是僱用被特斯拉炒魷魚的員工。我們經常把蘋果公司稱為‘特斯拉墓地’”馬斯克在網絡上如此調侃。

不斷地吸納人才,並從特斯拉挖來大量電動車部門的高管。這種種跡象表明,蘋果或許又要開始造車了。


深刻解讀,蘋果造車計劃


蘋果造車一直一波三折,流言蜚語。我們先來回顧以前蘋果造車的歷史。

早在2013年,蘋果就正式宣佈進軍汽車領域,並快速地推出了“iOS in the Car”的軟件,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CarPlay。而在2014年,更是有多方消息透露蘋果正在規劃一個“Project Titan”的神祕造車部門,到處招兵買馬,一度傳出部門人員高達2700人,那到了2019年,到底“蘋果車”現在已經達到一個什麼情況了呢?


深刻解讀,蘋果造車計劃


儘管蘋果幾乎沒有公開任何造車消息,但從非官方渠道我們還是能瞭解到一些小細節。2015年12月10日蘋果公司在MarkMonitorInc處分別註冊了“apple.car””apple.cars”以及“apple.auto”三個域名,基本可以確定造車計劃所言非虛。

2016年,蘋果曝出了多組蘋果汽車的設計草案,從跑車到SUV到兩門代步車幾乎全覆蓋,但同年下半年,又有消息指出蘋果的造車團隊出現了較大的分歧,這個決定將決定蘋果到底是往軟件發展方向還是整車製造方向,而最後似乎蘋果是已經決定,這家科技巨頭會以自動駕駛為重點,暫且擱置整車製造的計劃。


深刻解讀,蘋果造車計劃


在2017年4月,蘋果正式獲得了美國加州自動駕駛測試的許可,蘋果以雷克薩斯RX450h為原型改造的測試車開始了路測,這也算是蘋果造車計劃裡第一次看到成果,工程師們對其進行了修改,使用羅技(Logitech)的電子遊戲方向盤和踏板從後座上進行緊急控制。而到了18年,測試車隊車輛甚至已經達到了70臺。

種種跡象表明,蘋果確是在造車。

一個利潤巨大,技術至上的公司,造車夢想並非遙遠。

在不遠的未來,我們可以拋個疑問,蘋果會像顛覆手機一樣,會把汽車領域顛覆嗎?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