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解放路——平和縣小溪鎮九一七街'

平和縣 建築 歷史 不完美媽媽 抗日戰爭 寧靜 印度 FM1007福建交通廣播 2019-08-19
"
"
我家住在解放路——平和縣小溪鎮九一七街

《我家住在解放路》系列徵文稿件

作者:曾凡章

暮色裡,老街一片寂靜,店鋪的燈光投射在卵石水泥路面,更顯得老街的沉默。走在歲末的風聲裡,寒意透心,冷夜如霜。我不禁裹緊了毛衣和圍巾,行走在冷寂的街頭;往日熟悉的場景,都顯得有些陌生,己找不回當年的感覺,也找不到當初的快樂時光,不免有些傷感、有些落寞,不得不學會自己安慰自己——老街,我回來了,你卻老去。

"
我家住在解放路——平和縣小溪鎮九一七街

《我家住在解放路》系列徵文稿件

作者:曾凡章

暮色裡,老街一片寂靜,店鋪的燈光投射在卵石水泥路面,更顯得老街的沉默。走在歲末的風聲裡,寒意透心,冷夜如霜。我不禁裹緊了毛衣和圍巾,行走在冷寂的街頭;往日熟悉的場景,都顯得有些陌生,己找不回當年的感覺,也找不到當初的快樂時光,不免有些傷感、有些落寞,不得不學會自己安慰自己——老街,我回來了,你卻老去。

我家住在解放路——平和縣小溪鎮九一七街

老家是在平和小溪,因為琯溪、花山溪兩條河流交匯於此,以前叫琯溪;小溪鎮也稱陽明鎮,那是500年前王陽明先生置縣功成名就,人民紀念他而設置。

老街九一七街,就位於小溪鎮的老城區。老街上段近大井頭為打鐵街,近三角坪部分為米市街,解放前也叫糶米街。從街名就可以看出,這條街道就是糧食買賣交易和打鐵店鋪的,想當年應該是人來人往,商貿農賈相當繁忙的街道。

我家就在這老街的中段。曾老祖父在很早之前就從大山移居至小溪來了,他也是小販出身,當年的家也是商住兩用,也是這條老街商輔林立中的一家。許多小巷,都與這條老街相連,如往西有“下李仔”、“合泰”、“銀尫樓”,往東有“仰山”、“雍菜塘”、“後壁城”,往北就是“頂街尾”、“大井頭”、“三井”,往南即通往“三角坪”、“中州埔”;其中“合泰”、“仰山”、“三井”,即是當年日本人在琯溪的貿易公司所在地,也是他們置下的產業。這些房屋都是獨立的大院落,兼具西洋和地方多元化特徵,大都二層、走廊相通,堅固耐用,美觀大方。

解放初,在琯溪,所有帶有西式風格,獨特美觀的大型建築物,都是西方傳教士和日本人籌措資金修建的。這些建築物點綴在當年還十分封閉落後的閩南山區小城,併成為當地的一道亮麗風景線。當然,這些建築物隨著解放槍響後歸於政府所有。

1949年9月17日,國民黨政府縣長張介義率部起義,小溪解放。拂曉時分,解放軍和遊擊大隊浩浩蕩蕩從城郊步入縣城,解放大軍雄赳赳氣昂昂就是從我家門口這條老街進城的,受到了廣大市民的熱烈歡呼和掌聲迎接。為紀念解放日,從此老街名為“解放街”。老街長約290米,寬6米。解放街分二段,分別叫解放北街、解放南街(簡稱解北街、解南街)。

據老人說,老街道是民國時期,大約1925年至1929年前後,由國民政府駐軍營長洪哲明奉命在原清代康熙年間形成的“圩”基礎上建成的,是典型的閩南“五跤基”騎樓老街;這樣的老街在老市區共有四條,分別為“中東街、中西街、民主街和解南街”,其中心點叫“三角坪”,是老街市區的商貿中心。老街的水泥路面,雖然坑坑窪窪,歷經百年,至今還堅固耐用。

相傳,騎樓的淵源最早可上溯到約2500年前的希臘,直到近代才流行於南歐及地中海一帶,並傳至東南亞。騎樓的歷史與閩南早期的對外開放和海上貿易與航運的發展,息息相關。

老街的騎樓建築,作為一種外廊式的建築藝術源遠流長。這種騎樓建築,既有濃厚的中國古代傳統建築特色,又有對西方建築的模仿,還有南洋文化的建築及裝飾風格,並明顯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築文化的影響,這些獨特的建築風格形成了騎樓的獨特風景。

夏天,老街騎樓毗連一起,從街頭到街尾,連柱長廊連接起整個街區,長長的甬道,為往來的行人撐起一片遮擋烈日暴雨的天地。涼爽的長廊,白天,成為商家謀業招徠顧客的開放交流場所,夜間,屋內熱氣蒸騰,大人小孩紛紛在走廊內輔上竹涼蓆,夜不閉戶,安心入睡,真是納涼的好場所。

冬夜,街頭邊常有“糯米餈”、“湯圓”和“麵粉茶”等小吃攤,大茶壺嘟嘟作響,熱氣騰騰,吃一碗“芝麻糊”,半條街都可以聞香噴噴的芝麻香味。

夜幕下,人們腳穿的木屐在街上走,木屐拖在水泥路面發出的清脆悅耳的節奏聲,在暗幽幽的街道傳得很遠,也更顯得夜的寧靜。

"
我家住在解放路——平和縣小溪鎮九一七街

《我家住在解放路》系列徵文稿件

作者:曾凡章

暮色裡,老街一片寂靜,店鋪的燈光投射在卵石水泥路面,更顯得老街的沉默。走在歲末的風聲裡,寒意透心,冷夜如霜。我不禁裹緊了毛衣和圍巾,行走在冷寂的街頭;往日熟悉的場景,都顯得有些陌生,己找不回當年的感覺,也找不到當初的快樂時光,不免有些傷感、有些落寞,不得不學會自己安慰自己——老街,我回來了,你卻老去。

我家住在解放路——平和縣小溪鎮九一七街

老家是在平和小溪,因為琯溪、花山溪兩條河流交匯於此,以前叫琯溪;小溪鎮也稱陽明鎮,那是500年前王陽明先生置縣功成名就,人民紀念他而設置。

老街九一七街,就位於小溪鎮的老城區。老街上段近大井頭為打鐵街,近三角坪部分為米市街,解放前也叫糶米街。從街名就可以看出,這條街道就是糧食買賣交易和打鐵店鋪的,想當年應該是人來人往,商貿農賈相當繁忙的街道。

我家就在這老街的中段。曾老祖父在很早之前就從大山移居至小溪來了,他也是小販出身,當年的家也是商住兩用,也是這條老街商輔林立中的一家。許多小巷,都與這條老街相連,如往西有“下李仔”、“合泰”、“銀尫樓”,往東有“仰山”、“雍菜塘”、“後壁城”,往北就是“頂街尾”、“大井頭”、“三井”,往南即通往“三角坪”、“中州埔”;其中“合泰”、“仰山”、“三井”,即是當年日本人在琯溪的貿易公司所在地,也是他們置下的產業。這些房屋都是獨立的大院落,兼具西洋和地方多元化特徵,大都二層、走廊相通,堅固耐用,美觀大方。

解放初,在琯溪,所有帶有西式風格,獨特美觀的大型建築物,都是西方傳教士和日本人籌措資金修建的。這些建築物點綴在當年還十分封閉落後的閩南山區小城,併成為當地的一道亮麗風景線。當然,這些建築物隨著解放槍響後歸於政府所有。

1949年9月17日,國民黨政府縣長張介義率部起義,小溪解放。拂曉時分,解放軍和遊擊大隊浩浩蕩蕩從城郊步入縣城,解放大軍雄赳赳氣昂昂就是從我家門口這條老街進城的,受到了廣大市民的熱烈歡呼和掌聲迎接。為紀念解放日,從此老街名為“解放街”。老街長約290米,寬6米。解放街分二段,分別叫解放北街、解放南街(簡稱解北街、解南街)。

據老人說,老街道是民國時期,大約1925年至1929年前後,由國民政府駐軍營長洪哲明奉命在原清代康熙年間形成的“圩”基礎上建成的,是典型的閩南“五跤基”騎樓老街;這樣的老街在老市區共有四條,分別為“中東街、中西街、民主街和解南街”,其中心點叫“三角坪”,是老街市區的商貿中心。老街的水泥路面,雖然坑坑窪窪,歷經百年,至今還堅固耐用。

相傳,騎樓的淵源最早可上溯到約2500年前的希臘,直到近代才流行於南歐及地中海一帶,並傳至東南亞。騎樓的歷史與閩南早期的對外開放和海上貿易與航運的發展,息息相關。

老街的騎樓建築,作為一種外廊式的建築藝術源遠流長。這種騎樓建築,既有濃厚的中國古代傳統建築特色,又有對西方建築的模仿,還有南洋文化的建築及裝飾風格,並明顯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築文化的影響,這些獨特的建築風格形成了騎樓的獨特風景。

夏天,老街騎樓毗連一起,從街頭到街尾,連柱長廊連接起整個街區,長長的甬道,為往來的行人撐起一片遮擋烈日暴雨的天地。涼爽的長廊,白天,成為商家謀業招徠顧客的開放交流場所,夜間,屋內熱氣蒸騰,大人小孩紛紛在走廊內輔上竹涼蓆,夜不閉戶,安心入睡,真是納涼的好場所。

冬夜,街頭邊常有“糯米餈”、“湯圓”和“麵粉茶”等小吃攤,大茶壺嘟嘟作響,熱氣騰騰,吃一碗“芝麻糊”,半條街都可以聞香噴噴的芝麻香味。

夜幕下,人們腳穿的木屐在街上走,木屐拖在水泥路面發出的清脆悅耳的節奏聲,在暗幽幽的街道傳得很遠,也更顯得夜的寧靜。

我家住在解放路——平和縣小溪鎮九一七街

小時候,解放街上的左右鄰居不管是大人小孩,都像是自家人一樣,吃飯時間小孩端著飯碗走家串戶是常有的事。入夜,街頭巷尾都是小孩玩樂場所,滿街道都是小孩沖沖喊喊的歡叫聲,直到大人出門叫喚,小夥伴們才汗津津、依依不捨地歸家。

反倒是到了今天,老街早己失去往日的光彩,長久老派的紳士風度,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蒼頭苟臉,不修邊幅。可以理解,一位飽經世故的老紳士,居然被不喑世故冷暖的世紀故交冷落一旁,心情肯定不好受的。但世人又不知道如何去撫慰這顆傷痕累累的心。

冷酷的事實是,老街的商業氣息封閉了本該屬於孩子們的玩樂場所,太多的利益糾葛窒息了屬於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笑容和歡樂聲。現在岀現在老街的小孩,象似孤獨的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大都外岀做工打拚,他們大多成了老人的附屬品,除了日復一日沒完沒了的課堂作業外,過著的是沒有什麼色彩的單調乏味的生活。

過早逝去無憂無慮、歡樂生活和揹負著太多精神壓力的下一代人,不知以何種精神面貌,去迎接未來文明時代的發展變化?他們體內的被過早剝奪的親情人性和野性,未來又將會如何返還回饋給社會?!

"
我家住在解放路——平和縣小溪鎮九一七街

《我家住在解放路》系列徵文稿件

作者:曾凡章

暮色裡,老街一片寂靜,店鋪的燈光投射在卵石水泥路面,更顯得老街的沉默。走在歲末的風聲裡,寒意透心,冷夜如霜。我不禁裹緊了毛衣和圍巾,行走在冷寂的街頭;往日熟悉的場景,都顯得有些陌生,己找不回當年的感覺,也找不到當初的快樂時光,不免有些傷感、有些落寞,不得不學會自己安慰自己——老街,我回來了,你卻老去。

我家住在解放路——平和縣小溪鎮九一七街

老家是在平和小溪,因為琯溪、花山溪兩條河流交匯於此,以前叫琯溪;小溪鎮也稱陽明鎮,那是500年前王陽明先生置縣功成名就,人民紀念他而設置。

老街九一七街,就位於小溪鎮的老城區。老街上段近大井頭為打鐵街,近三角坪部分為米市街,解放前也叫糶米街。從街名就可以看出,這條街道就是糧食買賣交易和打鐵店鋪的,想當年應該是人來人往,商貿農賈相當繁忙的街道。

我家就在這老街的中段。曾老祖父在很早之前就從大山移居至小溪來了,他也是小販出身,當年的家也是商住兩用,也是這條老街商輔林立中的一家。許多小巷,都與這條老街相連,如往西有“下李仔”、“合泰”、“銀尫樓”,往東有“仰山”、“雍菜塘”、“後壁城”,往北就是“頂街尾”、“大井頭”、“三井”,往南即通往“三角坪”、“中州埔”;其中“合泰”、“仰山”、“三井”,即是當年日本人在琯溪的貿易公司所在地,也是他們置下的產業。這些房屋都是獨立的大院落,兼具西洋和地方多元化特徵,大都二層、走廊相通,堅固耐用,美觀大方。

解放初,在琯溪,所有帶有西式風格,獨特美觀的大型建築物,都是西方傳教士和日本人籌措資金修建的。這些建築物點綴在當年還十分封閉落後的閩南山區小城,併成為當地的一道亮麗風景線。當然,這些建築物隨著解放槍響後歸於政府所有。

1949年9月17日,國民黨政府縣長張介義率部起義,小溪解放。拂曉時分,解放軍和遊擊大隊浩浩蕩蕩從城郊步入縣城,解放大軍雄赳赳氣昂昂就是從我家門口這條老街進城的,受到了廣大市民的熱烈歡呼和掌聲迎接。為紀念解放日,從此老街名為“解放街”。老街長約290米,寬6米。解放街分二段,分別叫解放北街、解放南街(簡稱解北街、解南街)。

據老人說,老街道是民國時期,大約1925年至1929年前後,由國民政府駐軍營長洪哲明奉命在原清代康熙年間形成的“圩”基礎上建成的,是典型的閩南“五跤基”騎樓老街;這樣的老街在老市區共有四條,分別為“中東街、中西街、民主街和解南街”,其中心點叫“三角坪”,是老街市區的商貿中心。老街的水泥路面,雖然坑坑窪窪,歷經百年,至今還堅固耐用。

相傳,騎樓的淵源最早可上溯到約2500年前的希臘,直到近代才流行於南歐及地中海一帶,並傳至東南亞。騎樓的歷史與閩南早期的對外開放和海上貿易與航運的發展,息息相關。

老街的騎樓建築,作為一種外廊式的建築藝術源遠流長。這種騎樓建築,既有濃厚的中國古代傳統建築特色,又有對西方建築的模仿,還有南洋文化的建築及裝飾風格,並明顯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築文化的影響,這些獨特的建築風格形成了騎樓的獨特風景。

夏天,老街騎樓毗連一起,從街頭到街尾,連柱長廊連接起整個街區,長長的甬道,為往來的行人撐起一片遮擋烈日暴雨的天地。涼爽的長廊,白天,成為商家謀業招徠顧客的開放交流場所,夜間,屋內熱氣蒸騰,大人小孩紛紛在走廊內輔上竹涼蓆,夜不閉戶,安心入睡,真是納涼的好場所。

冬夜,街頭邊常有“糯米餈”、“湯圓”和“麵粉茶”等小吃攤,大茶壺嘟嘟作響,熱氣騰騰,吃一碗“芝麻糊”,半條街都可以聞香噴噴的芝麻香味。

夜幕下,人們腳穿的木屐在街上走,木屐拖在水泥路面發出的清脆悅耳的節奏聲,在暗幽幽的街道傳得很遠,也更顯得夜的寧靜。

我家住在解放路——平和縣小溪鎮九一七街

小時候,解放街上的左右鄰居不管是大人小孩,都像是自家人一樣,吃飯時間小孩端著飯碗走家串戶是常有的事。入夜,街頭巷尾都是小孩玩樂場所,滿街道都是小孩沖沖喊喊的歡叫聲,直到大人出門叫喚,小夥伴們才汗津津、依依不捨地歸家。

反倒是到了今天,老街早己失去往日的光彩,長久老派的紳士風度,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蒼頭苟臉,不修邊幅。可以理解,一位飽經世故的老紳士,居然被不喑世故冷暖的世紀故交冷落一旁,心情肯定不好受的。但世人又不知道如何去撫慰這顆傷痕累累的心。

冷酷的事實是,老街的商業氣息封閉了本該屬於孩子們的玩樂場所,太多的利益糾葛窒息了屬於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笑容和歡樂聲。現在岀現在老街的小孩,象似孤獨的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大都外岀做工打拚,他們大多成了老人的附屬品,除了日復一日沒完沒了的課堂作業外,過著的是沒有什麼色彩的單調乏味的生活。

過早逝去無憂無慮、歡樂生活和揹負著太多精神壓力的下一代人,不知以何種精神面貌,去迎接未來文明時代的發展變化?他們體內的被過早剝奪的親情人性和野性,未來又將會如何返還回饋給社會?!

我家住在解放路——平和縣小溪鎮九一七街

小時候,聽曾老祖母說:解放路,一度也稱為九一七街,也是因為紀念小溪解放日而命名。抗戰時期解放路也稱中正路,包括原半街、北門外、九間仔、米市街、打鐵街。解放後才改稱解放街路。我家門牌號碼是解南街56號。與國營小溪糧食供應站、百貨公司棉布批發門市相鄰。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改革開放,人們紛紛開店搞“個體戶”經營,九一七街成了衣服布料零售批發市場,每天人庭若市,熱鬧異常,被人們稱謂“黑市街、商品街”,此民間稱號一直延用至今,成為縣城居民、城郊農民購物購貨必選之地,聞名遐邇。

曾老祖母歷經“清未、北伐、民國、解放”,被戲稱為“四朝元老”;曾祖母纏著“三寸金蓮”,總是梳著一頭泛著油光鋥亮、一絲不苟的頭髮。她會吸菸,整天煙不離口,白玉菸嘴,長長的竹子做的煙桿,早已被她的手摸娑成一層亮晶晶的“包漿”。她很少岀門,幾乎整天肅穆莊嚴地靠坐在八仙桌邊的椅子上,一邊吸菸、一邊想著心事。同學見了她,背後稱她為“慈禧太后”。我聽了暗暗發笑。別看我曾祖母不苟言笑,甚至還有一些威嚴冷漠,但她卻心地善良,出手闊綽,常接濟左鄰右親。

她不止一次對我說起過:九一七街在解放前擁有眾多商行,如“和記”、“德記”、“廣和生堂”、“永言堂”、“永安堂”、“永吉堂”、“永和堂”等均在此街開設商店門埠,連當時小溪最著名的“平和三井洋行和勝美公司”也在這裡開了做從事貿易的公司。

曾老袓母與毛主席同庚,也在同一年逝世。她幾乎就是老家老街的象徵。

"
我家住在解放路——平和縣小溪鎮九一七街

《我家住在解放路》系列徵文稿件

作者:曾凡章

暮色裡,老街一片寂靜,店鋪的燈光投射在卵石水泥路面,更顯得老街的沉默。走在歲末的風聲裡,寒意透心,冷夜如霜。我不禁裹緊了毛衣和圍巾,行走在冷寂的街頭;往日熟悉的場景,都顯得有些陌生,己找不回當年的感覺,也找不到當初的快樂時光,不免有些傷感、有些落寞,不得不學會自己安慰自己——老街,我回來了,你卻老去。

我家住在解放路——平和縣小溪鎮九一七街

老家是在平和小溪,因為琯溪、花山溪兩條河流交匯於此,以前叫琯溪;小溪鎮也稱陽明鎮,那是500年前王陽明先生置縣功成名就,人民紀念他而設置。

老街九一七街,就位於小溪鎮的老城區。老街上段近大井頭為打鐵街,近三角坪部分為米市街,解放前也叫糶米街。從街名就可以看出,這條街道就是糧食買賣交易和打鐵店鋪的,想當年應該是人來人往,商貿農賈相當繁忙的街道。

我家就在這老街的中段。曾老祖父在很早之前就從大山移居至小溪來了,他也是小販出身,當年的家也是商住兩用,也是這條老街商輔林立中的一家。許多小巷,都與這條老街相連,如往西有“下李仔”、“合泰”、“銀尫樓”,往東有“仰山”、“雍菜塘”、“後壁城”,往北就是“頂街尾”、“大井頭”、“三井”,往南即通往“三角坪”、“中州埔”;其中“合泰”、“仰山”、“三井”,即是當年日本人在琯溪的貿易公司所在地,也是他們置下的產業。這些房屋都是獨立的大院落,兼具西洋和地方多元化特徵,大都二層、走廊相通,堅固耐用,美觀大方。

解放初,在琯溪,所有帶有西式風格,獨特美觀的大型建築物,都是西方傳教士和日本人籌措資金修建的。這些建築物點綴在當年還十分封閉落後的閩南山區小城,併成為當地的一道亮麗風景線。當然,這些建築物隨著解放槍響後歸於政府所有。

1949年9月17日,國民黨政府縣長張介義率部起義,小溪解放。拂曉時分,解放軍和遊擊大隊浩浩蕩蕩從城郊步入縣城,解放大軍雄赳赳氣昂昂就是從我家門口這條老街進城的,受到了廣大市民的熱烈歡呼和掌聲迎接。為紀念解放日,從此老街名為“解放街”。老街長約290米,寬6米。解放街分二段,分別叫解放北街、解放南街(簡稱解北街、解南街)。

據老人說,老街道是民國時期,大約1925年至1929年前後,由國民政府駐軍營長洪哲明奉命在原清代康熙年間形成的“圩”基礎上建成的,是典型的閩南“五跤基”騎樓老街;這樣的老街在老市區共有四條,分別為“中東街、中西街、民主街和解南街”,其中心點叫“三角坪”,是老街市區的商貿中心。老街的水泥路面,雖然坑坑窪窪,歷經百年,至今還堅固耐用。

相傳,騎樓的淵源最早可上溯到約2500年前的希臘,直到近代才流行於南歐及地中海一帶,並傳至東南亞。騎樓的歷史與閩南早期的對外開放和海上貿易與航運的發展,息息相關。

老街的騎樓建築,作為一種外廊式的建築藝術源遠流長。這種騎樓建築,既有濃厚的中國古代傳統建築特色,又有對西方建築的模仿,還有南洋文化的建築及裝飾風格,並明顯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築文化的影響,這些獨特的建築風格形成了騎樓的獨特風景。

夏天,老街騎樓毗連一起,從街頭到街尾,連柱長廊連接起整個街區,長長的甬道,為往來的行人撐起一片遮擋烈日暴雨的天地。涼爽的長廊,白天,成為商家謀業招徠顧客的開放交流場所,夜間,屋內熱氣蒸騰,大人小孩紛紛在走廊內輔上竹涼蓆,夜不閉戶,安心入睡,真是納涼的好場所。

冬夜,街頭邊常有“糯米餈”、“湯圓”和“麵粉茶”等小吃攤,大茶壺嘟嘟作響,熱氣騰騰,吃一碗“芝麻糊”,半條街都可以聞香噴噴的芝麻香味。

夜幕下,人們腳穿的木屐在街上走,木屐拖在水泥路面發出的清脆悅耳的節奏聲,在暗幽幽的街道傳得很遠,也更顯得夜的寧靜。

我家住在解放路——平和縣小溪鎮九一七街

小時候,解放街上的左右鄰居不管是大人小孩,都像是自家人一樣,吃飯時間小孩端著飯碗走家串戶是常有的事。入夜,街頭巷尾都是小孩玩樂場所,滿街道都是小孩沖沖喊喊的歡叫聲,直到大人出門叫喚,小夥伴們才汗津津、依依不捨地歸家。

反倒是到了今天,老街早己失去往日的光彩,長久老派的紳士風度,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蒼頭苟臉,不修邊幅。可以理解,一位飽經世故的老紳士,居然被不喑世故冷暖的世紀故交冷落一旁,心情肯定不好受的。但世人又不知道如何去撫慰這顆傷痕累累的心。

冷酷的事實是,老街的商業氣息封閉了本該屬於孩子們的玩樂場所,太多的利益糾葛窒息了屬於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笑容和歡樂聲。現在岀現在老街的小孩,象似孤獨的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大都外岀做工打拚,他們大多成了老人的附屬品,除了日復一日沒完沒了的課堂作業外,過著的是沒有什麼色彩的單調乏味的生活。

過早逝去無憂無慮、歡樂生活和揹負著太多精神壓力的下一代人,不知以何種精神面貌,去迎接未來文明時代的發展變化?他們體內的被過早剝奪的親情人性和野性,未來又將會如何返還回饋給社會?!

我家住在解放路——平和縣小溪鎮九一七街

小時候,聽曾老祖母說:解放路,一度也稱為九一七街,也是因為紀念小溪解放日而命名。抗戰時期解放路也稱中正路,包括原半街、北門外、九間仔、米市街、打鐵街。解放後才改稱解放街路。我家門牌號碼是解南街56號。與國營小溪糧食供應站、百貨公司棉布批發門市相鄰。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改革開放,人們紛紛開店搞“個體戶”經營,九一七街成了衣服布料零售批發市場,每天人庭若市,熱鬧異常,被人們稱謂“黑市街、商品街”,此民間稱號一直延用至今,成為縣城居民、城郊農民購物購貨必選之地,聞名遐邇。

曾老祖母歷經“清未、北伐、民國、解放”,被戲稱為“四朝元老”;曾祖母纏著“三寸金蓮”,總是梳著一頭泛著油光鋥亮、一絲不苟的頭髮。她會吸菸,整天煙不離口,白玉菸嘴,長長的竹子做的煙桿,早已被她的手摸娑成一層亮晶晶的“包漿”。她很少岀門,幾乎整天肅穆莊嚴地靠坐在八仙桌邊的椅子上,一邊吸菸、一邊想著心事。同學見了她,背後稱她為“慈禧太后”。我聽了暗暗發笑。別看我曾祖母不苟言笑,甚至還有一些威嚴冷漠,但她卻心地善良,出手闊綽,常接濟左鄰右親。

她不止一次對我說起過:九一七街在解放前擁有眾多商行,如“和記”、“德記”、“廣和生堂”、“永言堂”、“永安堂”、“永吉堂”、“永和堂”等均在此街開設商店門埠,連當時小溪最著名的“平和三井洋行和勝美公司”也在這裡開了做從事貿易的公司。

曾老袓母與毛主席同庚,也在同一年逝世。她幾乎就是老家老街的象徵。

我家住在解放路——平和縣小溪鎮九一七街

少年時代,毎天上中學讀書,三角坪是必經之路。說是上學,毋如說是逛街,因為常年累月,每條街、每家店鋪經營什麼的都一清二楚。最煩的是,每七天就有一“墟”,四面八方的遊客和趕集的人,把老街區、毎條街道都圍得水洩不通,上學路上就變得困難重重、異常不堪。 走過許多地方,這種閩南騎樓老街幾乎都是同樣相似的建築風格。在泰國曼谷、在新加坡、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雅加達、馬六甲海峽等地也都有見過他們的身影,也感到異常的欣喜,甚至有一種“他鄉遇故知”的激動。

更不要說現在我居住的城市廈門。廈門老城區的建築幾乎就是這種清一色的“騎樓”。走在中山路、大同路的騎樓老街,彷彿走在老家的老街一樣,有一種莫名的幸福。

當然,一路行走,最愛的和最感到溫馨的還是老家的“九一七街”的騎樓。它幾乎具有別的城市的一切優點和一切缺點。

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廈門,這些騎樓老街,彷彿是一位闊少爺、一位紈絝公子,似乎都帶有天然的優越感,養尊處優,活得悠閒且神彩奕奕,但那份軒昂氣質卻帶著一副高傲冷漠的面孔,缺少一份應有的熱情,而熱情卻是一座城市的血液,一個地方的溫度。

相比之下,我家鄉九一七街的騎樓老屋,雖然破舊,沒有了某些優雅時尚韻味,甚至失去了往日那高貴典雅氣質,但那份熱情還在,那個溫度還在。在這老街一走,住些日子,精神狀態會變得輕鬆愉快和自在。

"
我家住在解放路——平和縣小溪鎮九一七街

《我家住在解放路》系列徵文稿件

作者:曾凡章

暮色裡,老街一片寂靜,店鋪的燈光投射在卵石水泥路面,更顯得老街的沉默。走在歲末的風聲裡,寒意透心,冷夜如霜。我不禁裹緊了毛衣和圍巾,行走在冷寂的街頭;往日熟悉的場景,都顯得有些陌生,己找不回當年的感覺,也找不到當初的快樂時光,不免有些傷感、有些落寞,不得不學會自己安慰自己——老街,我回來了,你卻老去。

我家住在解放路——平和縣小溪鎮九一七街

老家是在平和小溪,因為琯溪、花山溪兩條河流交匯於此,以前叫琯溪;小溪鎮也稱陽明鎮,那是500年前王陽明先生置縣功成名就,人民紀念他而設置。

老街九一七街,就位於小溪鎮的老城區。老街上段近大井頭為打鐵街,近三角坪部分為米市街,解放前也叫糶米街。從街名就可以看出,這條街道就是糧食買賣交易和打鐵店鋪的,想當年應該是人來人往,商貿農賈相當繁忙的街道。

我家就在這老街的中段。曾老祖父在很早之前就從大山移居至小溪來了,他也是小販出身,當年的家也是商住兩用,也是這條老街商輔林立中的一家。許多小巷,都與這條老街相連,如往西有“下李仔”、“合泰”、“銀尫樓”,往東有“仰山”、“雍菜塘”、“後壁城”,往北就是“頂街尾”、“大井頭”、“三井”,往南即通往“三角坪”、“中州埔”;其中“合泰”、“仰山”、“三井”,即是當年日本人在琯溪的貿易公司所在地,也是他們置下的產業。這些房屋都是獨立的大院落,兼具西洋和地方多元化特徵,大都二層、走廊相通,堅固耐用,美觀大方。

解放初,在琯溪,所有帶有西式風格,獨特美觀的大型建築物,都是西方傳教士和日本人籌措資金修建的。這些建築物點綴在當年還十分封閉落後的閩南山區小城,併成為當地的一道亮麗風景線。當然,這些建築物隨著解放槍響後歸於政府所有。

1949年9月17日,國民黨政府縣長張介義率部起義,小溪解放。拂曉時分,解放軍和遊擊大隊浩浩蕩蕩從城郊步入縣城,解放大軍雄赳赳氣昂昂就是從我家門口這條老街進城的,受到了廣大市民的熱烈歡呼和掌聲迎接。為紀念解放日,從此老街名為“解放街”。老街長約290米,寬6米。解放街分二段,分別叫解放北街、解放南街(簡稱解北街、解南街)。

據老人說,老街道是民國時期,大約1925年至1929年前後,由國民政府駐軍營長洪哲明奉命在原清代康熙年間形成的“圩”基礎上建成的,是典型的閩南“五跤基”騎樓老街;這樣的老街在老市區共有四條,分別為“中東街、中西街、民主街和解南街”,其中心點叫“三角坪”,是老街市區的商貿中心。老街的水泥路面,雖然坑坑窪窪,歷經百年,至今還堅固耐用。

相傳,騎樓的淵源最早可上溯到約2500年前的希臘,直到近代才流行於南歐及地中海一帶,並傳至東南亞。騎樓的歷史與閩南早期的對外開放和海上貿易與航運的發展,息息相關。

老街的騎樓建築,作為一種外廊式的建築藝術源遠流長。這種騎樓建築,既有濃厚的中國古代傳統建築特色,又有對西方建築的模仿,還有南洋文化的建築及裝飾風格,並明顯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築文化的影響,這些獨特的建築風格形成了騎樓的獨特風景。

夏天,老街騎樓毗連一起,從街頭到街尾,連柱長廊連接起整個街區,長長的甬道,為往來的行人撐起一片遮擋烈日暴雨的天地。涼爽的長廊,白天,成為商家謀業招徠顧客的開放交流場所,夜間,屋內熱氣蒸騰,大人小孩紛紛在走廊內輔上竹涼蓆,夜不閉戶,安心入睡,真是納涼的好場所。

冬夜,街頭邊常有“糯米餈”、“湯圓”和“麵粉茶”等小吃攤,大茶壺嘟嘟作響,熱氣騰騰,吃一碗“芝麻糊”,半條街都可以聞香噴噴的芝麻香味。

夜幕下,人們腳穿的木屐在街上走,木屐拖在水泥路面發出的清脆悅耳的節奏聲,在暗幽幽的街道傳得很遠,也更顯得夜的寧靜。

我家住在解放路——平和縣小溪鎮九一七街

小時候,解放街上的左右鄰居不管是大人小孩,都像是自家人一樣,吃飯時間小孩端著飯碗走家串戶是常有的事。入夜,街頭巷尾都是小孩玩樂場所,滿街道都是小孩沖沖喊喊的歡叫聲,直到大人出門叫喚,小夥伴們才汗津津、依依不捨地歸家。

反倒是到了今天,老街早己失去往日的光彩,長久老派的紳士風度,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蒼頭苟臉,不修邊幅。可以理解,一位飽經世故的老紳士,居然被不喑世故冷暖的世紀故交冷落一旁,心情肯定不好受的。但世人又不知道如何去撫慰這顆傷痕累累的心。

冷酷的事實是,老街的商業氣息封閉了本該屬於孩子們的玩樂場所,太多的利益糾葛窒息了屬於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笑容和歡樂聲。現在岀現在老街的小孩,象似孤獨的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大都外岀做工打拚,他們大多成了老人的附屬品,除了日復一日沒完沒了的課堂作業外,過著的是沒有什麼色彩的單調乏味的生活。

過早逝去無憂無慮、歡樂生活和揹負著太多精神壓力的下一代人,不知以何種精神面貌,去迎接未來文明時代的發展變化?他們體內的被過早剝奪的親情人性和野性,未來又將會如何返還回饋給社會?!

我家住在解放路——平和縣小溪鎮九一七街

小時候,聽曾老祖母說:解放路,一度也稱為九一七街,也是因為紀念小溪解放日而命名。抗戰時期解放路也稱中正路,包括原半街、北門外、九間仔、米市街、打鐵街。解放後才改稱解放街路。我家門牌號碼是解南街56號。與國營小溪糧食供應站、百貨公司棉布批發門市相鄰。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改革開放,人們紛紛開店搞“個體戶”經營,九一七街成了衣服布料零售批發市場,每天人庭若市,熱鬧異常,被人們稱謂“黑市街、商品街”,此民間稱號一直延用至今,成為縣城居民、城郊農民購物購貨必選之地,聞名遐邇。

曾老祖母歷經“清未、北伐、民國、解放”,被戲稱為“四朝元老”;曾祖母纏著“三寸金蓮”,總是梳著一頭泛著油光鋥亮、一絲不苟的頭髮。她會吸菸,整天煙不離口,白玉菸嘴,長長的竹子做的煙桿,早已被她的手摸娑成一層亮晶晶的“包漿”。她很少岀門,幾乎整天肅穆莊嚴地靠坐在八仙桌邊的椅子上,一邊吸菸、一邊想著心事。同學見了她,背後稱她為“慈禧太后”。我聽了暗暗發笑。別看我曾祖母不苟言笑,甚至還有一些威嚴冷漠,但她卻心地善良,出手闊綽,常接濟左鄰右親。

她不止一次對我說起過:九一七街在解放前擁有眾多商行,如“和記”、“德記”、“廣和生堂”、“永言堂”、“永安堂”、“永吉堂”、“永和堂”等均在此街開設商店門埠,連當時小溪最著名的“平和三井洋行和勝美公司”也在這裡開了做從事貿易的公司。

曾老袓母與毛主席同庚,也在同一年逝世。她幾乎就是老家老街的象徵。

我家住在解放路——平和縣小溪鎮九一七街

少年時代,毎天上中學讀書,三角坪是必經之路。說是上學,毋如說是逛街,因為常年累月,每條街、每家店鋪經營什麼的都一清二楚。最煩的是,每七天就有一“墟”,四面八方的遊客和趕集的人,把老街區、毎條街道都圍得水洩不通,上學路上就變得困難重重、異常不堪。 走過許多地方,這種閩南騎樓老街幾乎都是同樣相似的建築風格。在泰國曼谷、在新加坡、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雅加達、馬六甲海峽等地也都有見過他們的身影,也感到異常的欣喜,甚至有一種“他鄉遇故知”的激動。

更不要說現在我居住的城市廈門。廈門老城區的建築幾乎就是這種清一色的“騎樓”。走在中山路、大同路的騎樓老街,彷彿走在老家的老街一樣,有一種莫名的幸福。

當然,一路行走,最愛的和最感到溫馨的還是老家的“九一七街”的騎樓。它幾乎具有別的城市的一切優點和一切缺點。

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廈門,這些騎樓老街,彷彿是一位闊少爺、一位紈絝公子,似乎都帶有天然的優越感,養尊處優,活得悠閒且神彩奕奕,但那份軒昂氣質卻帶著一副高傲冷漠的面孔,缺少一份應有的熱情,而熱情卻是一座城市的血液,一個地方的溫度。

相比之下,我家鄉九一七街的騎樓老屋,雖然破舊,沒有了某些優雅時尚韻味,甚至失去了往日那高貴典雅氣質,但那份熱情還在,那個溫度還在。在這老街一走,住些日子,精神狀態會變得輕鬆愉快和自在。

我家住在解放路——平和縣小溪鎮九一七街

老街不長,但記憶卻很長很長…

"
我家住在解放路——平和縣小溪鎮九一七街

《我家住在解放路》系列徵文稿件

作者:曾凡章

暮色裡,老街一片寂靜,店鋪的燈光投射在卵石水泥路面,更顯得老街的沉默。走在歲末的風聲裡,寒意透心,冷夜如霜。我不禁裹緊了毛衣和圍巾,行走在冷寂的街頭;往日熟悉的場景,都顯得有些陌生,己找不回當年的感覺,也找不到當初的快樂時光,不免有些傷感、有些落寞,不得不學會自己安慰自己——老街,我回來了,你卻老去。

我家住在解放路——平和縣小溪鎮九一七街

老家是在平和小溪,因為琯溪、花山溪兩條河流交匯於此,以前叫琯溪;小溪鎮也稱陽明鎮,那是500年前王陽明先生置縣功成名就,人民紀念他而設置。

老街九一七街,就位於小溪鎮的老城區。老街上段近大井頭為打鐵街,近三角坪部分為米市街,解放前也叫糶米街。從街名就可以看出,這條街道就是糧食買賣交易和打鐵店鋪的,想當年應該是人來人往,商貿農賈相當繁忙的街道。

我家就在這老街的中段。曾老祖父在很早之前就從大山移居至小溪來了,他也是小販出身,當年的家也是商住兩用,也是這條老街商輔林立中的一家。許多小巷,都與這條老街相連,如往西有“下李仔”、“合泰”、“銀尫樓”,往東有“仰山”、“雍菜塘”、“後壁城”,往北就是“頂街尾”、“大井頭”、“三井”,往南即通往“三角坪”、“中州埔”;其中“合泰”、“仰山”、“三井”,即是當年日本人在琯溪的貿易公司所在地,也是他們置下的產業。這些房屋都是獨立的大院落,兼具西洋和地方多元化特徵,大都二層、走廊相通,堅固耐用,美觀大方。

解放初,在琯溪,所有帶有西式風格,獨特美觀的大型建築物,都是西方傳教士和日本人籌措資金修建的。這些建築物點綴在當年還十分封閉落後的閩南山區小城,併成為當地的一道亮麗風景線。當然,這些建築物隨著解放槍響後歸於政府所有。

1949年9月17日,國民黨政府縣長張介義率部起義,小溪解放。拂曉時分,解放軍和遊擊大隊浩浩蕩蕩從城郊步入縣城,解放大軍雄赳赳氣昂昂就是從我家門口這條老街進城的,受到了廣大市民的熱烈歡呼和掌聲迎接。為紀念解放日,從此老街名為“解放街”。老街長約290米,寬6米。解放街分二段,分別叫解放北街、解放南街(簡稱解北街、解南街)。

據老人說,老街道是民國時期,大約1925年至1929年前後,由國民政府駐軍營長洪哲明奉命在原清代康熙年間形成的“圩”基礎上建成的,是典型的閩南“五跤基”騎樓老街;這樣的老街在老市區共有四條,分別為“中東街、中西街、民主街和解南街”,其中心點叫“三角坪”,是老街市區的商貿中心。老街的水泥路面,雖然坑坑窪窪,歷經百年,至今還堅固耐用。

相傳,騎樓的淵源最早可上溯到約2500年前的希臘,直到近代才流行於南歐及地中海一帶,並傳至東南亞。騎樓的歷史與閩南早期的對外開放和海上貿易與航運的發展,息息相關。

老街的騎樓建築,作為一種外廊式的建築藝術源遠流長。這種騎樓建築,既有濃厚的中國古代傳統建築特色,又有對西方建築的模仿,還有南洋文化的建築及裝飾風格,並明顯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築文化的影響,這些獨特的建築風格形成了騎樓的獨特風景。

夏天,老街騎樓毗連一起,從街頭到街尾,連柱長廊連接起整個街區,長長的甬道,為往來的行人撐起一片遮擋烈日暴雨的天地。涼爽的長廊,白天,成為商家謀業招徠顧客的開放交流場所,夜間,屋內熱氣蒸騰,大人小孩紛紛在走廊內輔上竹涼蓆,夜不閉戶,安心入睡,真是納涼的好場所。

冬夜,街頭邊常有“糯米餈”、“湯圓”和“麵粉茶”等小吃攤,大茶壺嘟嘟作響,熱氣騰騰,吃一碗“芝麻糊”,半條街都可以聞香噴噴的芝麻香味。

夜幕下,人們腳穿的木屐在街上走,木屐拖在水泥路面發出的清脆悅耳的節奏聲,在暗幽幽的街道傳得很遠,也更顯得夜的寧靜。

我家住在解放路——平和縣小溪鎮九一七街

小時候,解放街上的左右鄰居不管是大人小孩,都像是自家人一樣,吃飯時間小孩端著飯碗走家串戶是常有的事。入夜,街頭巷尾都是小孩玩樂場所,滿街道都是小孩沖沖喊喊的歡叫聲,直到大人出門叫喚,小夥伴們才汗津津、依依不捨地歸家。

反倒是到了今天,老街早己失去往日的光彩,長久老派的紳士風度,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蒼頭苟臉,不修邊幅。可以理解,一位飽經世故的老紳士,居然被不喑世故冷暖的世紀故交冷落一旁,心情肯定不好受的。但世人又不知道如何去撫慰這顆傷痕累累的心。

冷酷的事實是,老街的商業氣息封閉了本該屬於孩子們的玩樂場所,太多的利益糾葛窒息了屬於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笑容和歡樂聲。現在岀現在老街的小孩,象似孤獨的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大都外岀做工打拚,他們大多成了老人的附屬品,除了日復一日沒完沒了的課堂作業外,過著的是沒有什麼色彩的單調乏味的生活。

過早逝去無憂無慮、歡樂生活和揹負著太多精神壓力的下一代人,不知以何種精神面貌,去迎接未來文明時代的發展變化?他們體內的被過早剝奪的親情人性和野性,未來又將會如何返還回饋給社會?!

我家住在解放路——平和縣小溪鎮九一七街

小時候,聽曾老祖母說:解放路,一度也稱為九一七街,也是因為紀念小溪解放日而命名。抗戰時期解放路也稱中正路,包括原半街、北門外、九間仔、米市街、打鐵街。解放後才改稱解放街路。我家門牌號碼是解南街56號。與國營小溪糧食供應站、百貨公司棉布批發門市相鄰。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改革開放,人們紛紛開店搞“個體戶”經營,九一七街成了衣服布料零售批發市場,每天人庭若市,熱鬧異常,被人們稱謂“黑市街、商品街”,此民間稱號一直延用至今,成為縣城居民、城郊農民購物購貨必選之地,聞名遐邇。

曾老祖母歷經“清未、北伐、民國、解放”,被戲稱為“四朝元老”;曾祖母纏著“三寸金蓮”,總是梳著一頭泛著油光鋥亮、一絲不苟的頭髮。她會吸菸,整天煙不離口,白玉菸嘴,長長的竹子做的煙桿,早已被她的手摸娑成一層亮晶晶的“包漿”。她很少岀門,幾乎整天肅穆莊嚴地靠坐在八仙桌邊的椅子上,一邊吸菸、一邊想著心事。同學見了她,背後稱她為“慈禧太后”。我聽了暗暗發笑。別看我曾祖母不苟言笑,甚至還有一些威嚴冷漠,但她卻心地善良,出手闊綽,常接濟左鄰右親。

她不止一次對我說起過:九一七街在解放前擁有眾多商行,如“和記”、“德記”、“廣和生堂”、“永言堂”、“永安堂”、“永吉堂”、“永和堂”等均在此街開設商店門埠,連當時小溪最著名的“平和三井洋行和勝美公司”也在這裡開了做從事貿易的公司。

曾老袓母與毛主席同庚,也在同一年逝世。她幾乎就是老家老街的象徵。

我家住在解放路——平和縣小溪鎮九一七街

少年時代,毎天上中學讀書,三角坪是必經之路。說是上學,毋如說是逛街,因為常年累月,每條街、每家店鋪經營什麼的都一清二楚。最煩的是,每七天就有一“墟”,四面八方的遊客和趕集的人,把老街區、毎條街道都圍得水洩不通,上學路上就變得困難重重、異常不堪。 走過許多地方,這種閩南騎樓老街幾乎都是同樣相似的建築風格。在泰國曼谷、在新加坡、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雅加達、馬六甲海峽等地也都有見過他們的身影,也感到異常的欣喜,甚至有一種“他鄉遇故知”的激動。

更不要說現在我居住的城市廈門。廈門老城區的建築幾乎就是這種清一色的“騎樓”。走在中山路、大同路的騎樓老街,彷彿走在老家的老街一樣,有一種莫名的幸福。

當然,一路行走,最愛的和最感到溫馨的還是老家的“九一七街”的騎樓。它幾乎具有別的城市的一切優點和一切缺點。

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廈門,這些騎樓老街,彷彿是一位闊少爺、一位紈絝公子,似乎都帶有天然的優越感,養尊處優,活得悠閒且神彩奕奕,但那份軒昂氣質卻帶著一副高傲冷漠的面孔,缺少一份應有的熱情,而熱情卻是一座城市的血液,一個地方的溫度。

相比之下,我家鄉九一七街的騎樓老屋,雖然破舊,沒有了某些優雅時尚韻味,甚至失去了往日那高貴典雅氣質,但那份熱情還在,那個溫度還在。在這老街一走,住些日子,精神狀態會變得輕鬆愉快和自在。

我家住在解放路——平和縣小溪鎮九一七街

老街不長,但記憶卻很長很長…

我家住在解放路——平和縣小溪鎮九一七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