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5%今年13% 合資車企正在吞噬中國新能源市場'

"

跌面兒,可能是相當一部分人拒絕國產車的理由。

2018年,中國品牌乘用車在國內燃油車市場份額僅為42%。根據中汽協7月數據,中國品牌的市場份額還在下降,已經連續4個月低於40%。

在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卻呈現著截然不同的態勢。2015年以來,中國品牌一直佔據著全球市場五成左右比重。2018年以前,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更是被中國品牌壟斷;而在2018年,日產、寶馬、豐田、大眾等國際品牌紛紛發力,中國品牌的壟斷地位正在慢慢被瓦解。今年年底,群狼之首特斯拉的上海超級工廠即將投產。在正在進行中的成都車展上,各大合資車企紛紛攜自家純電車型高調亮相,目光所及,皆是對中國市場的虎視眈眈。

當這個市場玩家足夠多時,消費者還會堅持當初的選擇嗎?當狼真的來了,比亞迪、北汽新能源、上汽榮威是否還能傲視群雄?

今天,讓我們藉助新能源乘用車個人上險數據來管中一窺。

1、合資品牌侵佔了誰的市場?

通過梳理最近兩年新能源乘用車上險數據,我們發現,個人用戶市場正在發生變化,此前自主品牌壟斷市場的局面已然改寫。

2018年1-7月新能源乘用車個人用戶上險量來看,合資品牌車型佔比僅為1.5%,新勢力品牌車型佔比0.9%,自主傳統品牌佔比高達98%。2018年全年來看,自主傳統品牌佔比同樣高達92%,合資品牌和新勢力品牌各佔比4%。

而就在短短一年後,2019年1-7月新能源乘用車個人用戶上險數據來看,合資品牌車型佔比已經升至13%,提高了11個百分點,造車新勢力品牌佔比同樣提升了近8個百分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