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週伊始,雲度π3和長城歐拉R1的自燃事件,為兩家車企的技術和公關人員的本週加班奠定了“基礎”。

功夫汽車甚至開始記不清這已是今年出現的第幾起電動車著火事件了,事關目前行業更關心的,該是如何儘快挽救補貼退坡前被“透支”了的新能源汽車需求。

"

本週伊始,雲度π3和長城歐拉R1的自燃事件,為兩家車企的技術和公關人員的本週加班奠定了“基礎”。

功夫汽車甚至開始記不清這已是今年出現的第幾起電動車著火事件了,事關目前行業更關心的,該是如何儘快挽救補貼退坡前被“透支”了的新能源汽車需求。

被“透支”的新能源汽車需求,難再現高增長?

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7月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首次出現了同比的負增長,而且環比今年6月更下降了48%。

下滑的原因不用多想,必然是6月那場新能源汽車補貼前的“瘋狂搶購”所致。

有媒體報道,以6月純電動汽車上險數為例,江鈴新能源環比增幅超6倍,長安汽車環比增幅近9倍,而東風汽車的環比增幅更高達驚人28倍……被提前透支了那麼多的需求後,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預測,今年後期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高增長難再現,估計只能是小幅度增長甚至是負增長。

被“國五國六切換”而透支的車市可怕,還是補貼退坡後的新能源車市可怕?

"

本週伊始,雲度π3和長城歐拉R1的自燃事件,為兩家車企的技術和公關人員的本週加班奠定了“基礎”。

功夫汽車甚至開始記不清這已是今年出現的第幾起電動車著火事件了,事關目前行業更關心的,該是如何儘快挽救補貼退坡前被“透支”了的新能源汽車需求。

被“透支”的新能源汽車需求,難再現高增長?

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7月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首次出現了同比的負增長,而且環比今年6月更下降了48%。

下滑的原因不用多想,必然是6月那場新能源汽車補貼前的“瘋狂搶購”所致。

有媒體報道,以6月純電動汽車上險數為例,江鈴新能源環比增幅超6倍,長安汽車環比增幅近9倍,而東風汽車的環比增幅更高達驚人28倍……被提前透支了那麼多的需求後,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預測,今年後期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高增長難再現,估計只能是小幅度增長甚至是負增長。

被“國五國六切換”而透支的車市可怕,還是補貼退坡後的新能源車市可怕?

被“透支”的新能源汽車需求,難再現高增長?

或許更“可怕”的,是各大車企義無反顧的電動化轉型決心。

最近,通用汽車和大眾汽車都紛紛表示“拋棄”混合動力車,將未來的大部分投資轉向中國和歐洲的電動車市場。

例如通用汽車計劃未來四年在全球推出20款包括雪佛龍和凱迪拉克品牌在內的全電動汽車;而大眾更承諾投入數十億美元生產更多的電池驅動車型。

車企一波又一波的電動化投資熱潮,把一宗又一宗的電動車起火迅速“撲滅”。

雖然我們可以看作這只是新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必經階段,但消費者的信心也不能過早透支不是。對速度和數量的追求,應該建立在質量和安全的基礎上才是。

"

本週伊始,雲度π3和長城歐拉R1的自燃事件,為兩家車企的技術和公關人員的本週加班奠定了“基礎”。

功夫汽車甚至開始記不清這已是今年出現的第幾起電動車著火事件了,事關目前行業更關心的,該是如何儘快挽救補貼退坡前被“透支”了的新能源汽車需求。

被“透支”的新能源汽車需求,難再現高增長?

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7月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首次出現了同比的負增長,而且環比今年6月更下降了48%。

下滑的原因不用多想,必然是6月那場新能源汽車補貼前的“瘋狂搶購”所致。

有媒體報道,以6月純電動汽車上險數為例,江鈴新能源環比增幅超6倍,長安汽車環比增幅近9倍,而東風汽車的環比增幅更高達驚人28倍……被提前透支了那麼多的需求後,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預測,今年後期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高增長難再現,估計只能是小幅度增長甚至是負增長。

被“國五國六切換”而透支的車市可怕,還是補貼退坡後的新能源車市可怕?

被“透支”的新能源汽車需求,難再現高增長?

或許更“可怕”的,是各大車企義無反顧的電動化轉型決心。

最近,通用汽車和大眾汽車都紛紛表示“拋棄”混合動力車,將未來的大部分投資轉向中國和歐洲的電動車市場。

例如通用汽車計劃未來四年在全球推出20款包括雪佛龍和凱迪拉克品牌在內的全電動汽車;而大眾更承諾投入數十億美元生產更多的電池驅動車型。

車企一波又一波的電動化投資熱潮,把一宗又一宗的電動車起火迅速“撲滅”。

雖然我們可以看作這只是新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必經階段,但消費者的信心也不能過早透支不是。對速度和數量的追求,應該建立在質量和安全的基礎上才是。

被“透支”的新能源汽車需求,難再現高增長?

說到速度,特斯拉和大眾在上海灘的“對決”似乎快要上演了。

在上汽大眾最近2100萬輛下線儀式上,一輛雅緻白色的朗逸純電版緩緩走下生產線。這顯然是大眾向中國市場發出的一個明確信號:大眾的電動車要來了。

那邊廂,去年10月才開工的上汽大眾MEB工廠,也傳來了工廠主體結構即將完工的消息。據悉,該工廠所有設備按計劃將於今年10月全部安裝到位,11月首臺試生產樣車將正式下線。

"

本週伊始,雲度π3和長城歐拉R1的自燃事件,為兩家車企的技術和公關人員的本週加班奠定了“基礎”。

功夫汽車甚至開始記不清這已是今年出現的第幾起電動車著火事件了,事關目前行業更關心的,該是如何儘快挽救補貼退坡前被“透支”了的新能源汽車需求。

被“透支”的新能源汽車需求,難再現高增長?

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7月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首次出現了同比的負增長,而且環比今年6月更下降了48%。

下滑的原因不用多想,必然是6月那場新能源汽車補貼前的“瘋狂搶購”所致。

有媒體報道,以6月純電動汽車上險數為例,江鈴新能源環比增幅超6倍,長安汽車環比增幅近9倍,而東風汽車的環比增幅更高達驚人28倍……被提前透支了那麼多的需求後,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預測,今年後期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高增長難再現,估計只能是小幅度增長甚至是負增長。

被“國五國六切換”而透支的車市可怕,還是補貼退坡後的新能源車市可怕?

被“透支”的新能源汽車需求,難再現高增長?

或許更“可怕”的,是各大車企義無反顧的電動化轉型決心。

最近,通用汽車和大眾汽車都紛紛表示“拋棄”混合動力車,將未來的大部分投資轉向中國和歐洲的電動車市場。

例如通用汽車計劃未來四年在全球推出20款包括雪佛龍和凱迪拉克品牌在內的全電動汽車;而大眾更承諾投入數十億美元生產更多的電池驅動車型。

車企一波又一波的電動化投資熱潮,把一宗又一宗的電動車起火迅速“撲滅”。

雖然我們可以看作這只是新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必經階段,但消費者的信心也不能過早透支不是。對速度和數量的追求,應該建立在質量和安全的基礎上才是。

被“透支”的新能源汽車需求,難再現高增長?

說到速度,特斯拉和大眾在上海灘的“對決”似乎快要上演了。

在上汽大眾最近2100萬輛下線儀式上,一輛雅緻白色的朗逸純電版緩緩走下生產線。這顯然是大眾向中國市場發出的一個明確信號:大眾的電動車要來了。

那邊廂,去年10月才開工的上汽大眾MEB工廠,也傳來了工廠主體結構即將完工的消息。據悉,該工廠所有設備按計劃將於今年10月全部安裝到位,11月首臺試生產樣車將正式下線。

被“透支”的新能源汽車需求,難再現高增長?

這對位於金橋的特斯拉工廠來說,可不是一個利好的消息。因為特斯拉的首款國產車型,也在力爭今年年底投產。

正在競爭對手都在抓緊國產機之際,蔚來汽車聯合創始人之一——鄭顯聰的“退休”卻讓這家新造車勢力的前景,再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雖然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在內部郵件中表示,鄭顯聰退休後,將繼續擔任他的個人顧問以及繼續擔任蔚來驅動科技的董事長一職。但聯繫到早前蔚來幾個核心職位的高管相繼離開,加上最近因召回事件產生的影響,這家電動車初創公司面臨的挑戰似乎比之前的都更要困難。

"

本週伊始,雲度π3和長城歐拉R1的自燃事件,為兩家車企的技術和公關人員的本週加班奠定了“基礎”。

功夫汽車甚至開始記不清這已是今年出現的第幾起電動車著火事件了,事關目前行業更關心的,該是如何儘快挽救補貼退坡前被“透支”了的新能源汽車需求。

被“透支”的新能源汽車需求,難再現高增長?

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7月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首次出現了同比的負增長,而且環比今年6月更下降了48%。

下滑的原因不用多想,必然是6月那場新能源汽車補貼前的“瘋狂搶購”所致。

有媒體報道,以6月純電動汽車上險數為例,江鈴新能源環比增幅超6倍,長安汽車環比增幅近9倍,而東風汽車的環比增幅更高達驚人28倍……被提前透支了那麼多的需求後,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預測,今年後期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高增長難再現,估計只能是小幅度增長甚至是負增長。

被“國五國六切換”而透支的車市可怕,還是補貼退坡後的新能源車市可怕?

被“透支”的新能源汽車需求,難再現高增長?

或許更“可怕”的,是各大車企義無反顧的電動化轉型決心。

最近,通用汽車和大眾汽車都紛紛表示“拋棄”混合動力車,將未來的大部分投資轉向中國和歐洲的電動車市場。

例如通用汽車計劃未來四年在全球推出20款包括雪佛龍和凱迪拉克品牌在內的全電動汽車;而大眾更承諾投入數十億美元生產更多的電池驅動車型。

車企一波又一波的電動化投資熱潮,把一宗又一宗的電動車起火迅速“撲滅”。

雖然我們可以看作這只是新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必經階段,但消費者的信心也不能過早透支不是。對速度和數量的追求,應該建立在質量和安全的基礎上才是。

被“透支”的新能源汽車需求,難再現高增長?

說到速度,特斯拉和大眾在上海灘的“對決”似乎快要上演了。

在上汽大眾最近2100萬輛下線儀式上,一輛雅緻白色的朗逸純電版緩緩走下生產線。這顯然是大眾向中國市場發出的一個明確信號:大眾的電動車要來了。

那邊廂,去年10月才開工的上汽大眾MEB工廠,也傳來了工廠主體結構即將完工的消息。據悉,該工廠所有設備按計劃將於今年10月全部安裝到位,11月首臺試生產樣車將正式下線。

被“透支”的新能源汽車需求,難再現高增長?

這對位於金橋的特斯拉工廠來說,可不是一個利好的消息。因為特斯拉的首款國產車型,也在力爭今年年底投產。

正在競爭對手都在抓緊國產機之際,蔚來汽車聯合創始人之一——鄭顯聰的“退休”卻讓這家新造車勢力的前景,再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雖然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在內部郵件中表示,鄭顯聰退休後,將繼續擔任他的個人顧問以及繼續擔任蔚來驅動科技的董事長一職。但聯繫到早前蔚來幾個核心職位的高管相繼離開,加上最近因召回事件產生的影響,這家電動車初創公司面臨的挑戰似乎比之前的都更要困難。

被“透支”的新能源汽車需求,難再現高增長?

不過,蔚來還不應灰心。事關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就曾多次公開表示,從千人汽車擁有量數據來看,中國車市依舊有很大增長空間。

這周,世界銀行公佈了2019年全球20個主要國家千人汽車擁有量數據,其中中國每1000人擁車量為173輛,位列榜單第17名。

這似乎也能解釋了為何上半年特斯拉努力地把產品賣給37個國家才能摘得銷售No.1的王座,而緊隨其後的比亞迪,僅僅在中美兩地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就力壓排在第三的雷諾-日產聯盟。

當然,隨著中國市場的競爭形勢愈演愈烈,中國品牌“賣”向全球的野心也越來越大。

"

本週伊始,雲度π3和長城歐拉R1的自燃事件,為兩家車企的技術和公關人員的本週加班奠定了“基礎”。

功夫汽車甚至開始記不清這已是今年出現的第幾起電動車著火事件了,事關目前行業更關心的,該是如何儘快挽救補貼退坡前被“透支”了的新能源汽車需求。

被“透支”的新能源汽車需求,難再現高增長?

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7月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首次出現了同比的負增長,而且環比今年6月更下降了48%。

下滑的原因不用多想,必然是6月那場新能源汽車補貼前的“瘋狂搶購”所致。

有媒體報道,以6月純電動汽車上險數為例,江鈴新能源環比增幅超6倍,長安汽車環比增幅近9倍,而東風汽車的環比增幅更高達驚人28倍……被提前透支了那麼多的需求後,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預測,今年後期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高增長難再現,估計只能是小幅度增長甚至是負增長。

被“國五國六切換”而透支的車市可怕,還是補貼退坡後的新能源車市可怕?

被“透支”的新能源汽車需求,難再現高增長?

或許更“可怕”的,是各大車企義無反顧的電動化轉型決心。

最近,通用汽車和大眾汽車都紛紛表示“拋棄”混合動力車,將未來的大部分投資轉向中國和歐洲的電動車市場。

例如通用汽車計劃未來四年在全球推出20款包括雪佛龍和凱迪拉克品牌在內的全電動汽車;而大眾更承諾投入數十億美元生產更多的電池驅動車型。

車企一波又一波的電動化投資熱潮,把一宗又一宗的電動車起火迅速“撲滅”。

雖然我們可以看作這只是新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必經階段,但消費者的信心也不能過早透支不是。對速度和數量的追求,應該建立在質量和安全的基礎上才是。

被“透支”的新能源汽車需求,難再現高增長?

說到速度,特斯拉和大眾在上海灘的“對決”似乎快要上演了。

在上汽大眾最近2100萬輛下線儀式上,一輛雅緻白色的朗逸純電版緩緩走下生產線。這顯然是大眾向中國市場發出的一個明確信號:大眾的電動車要來了。

那邊廂,去年10月才開工的上汽大眾MEB工廠,也傳來了工廠主體結構即將完工的消息。據悉,該工廠所有設備按計劃將於今年10月全部安裝到位,11月首臺試生產樣車將正式下線。

被“透支”的新能源汽車需求,難再現高增長?

這對位於金橋的特斯拉工廠來說,可不是一個利好的消息。因為特斯拉的首款國產車型,也在力爭今年年底投產。

正在競爭對手都在抓緊國產機之際,蔚來汽車聯合創始人之一——鄭顯聰的“退休”卻讓這家新造車勢力的前景,再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雖然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在內部郵件中表示,鄭顯聰退休後,將繼續擔任他的個人顧問以及繼續擔任蔚來驅動科技的董事長一職。但聯繫到早前蔚來幾個核心職位的高管相繼離開,加上最近因召回事件產生的影響,這家電動車初創公司面臨的挑戰似乎比之前的都更要困難。

被“透支”的新能源汽車需求,難再現高增長?

不過,蔚來還不應灰心。事關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就曾多次公開表示,從千人汽車擁有量數據來看,中國車市依舊有很大增長空間。

這周,世界銀行公佈了2019年全球20個主要國家千人汽車擁有量數據,其中中國每1000人擁車量為173輛,位列榜單第17名。

這似乎也能解釋了為何上半年特斯拉努力地把產品賣給37個國家才能摘得銷售No.1的王座,而緊隨其後的比亞迪,僅僅在中美兩地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就力壓排在第三的雷諾-日產聯盟。

當然,隨著中國市場的競爭形勢愈演愈烈,中國品牌“賣”向全球的野心也越來越大。

被“透支”的新能源汽車需求,難再現高增長?

事實上,儘管今年7月大多數中國品牌的銷量和市場份額仍在不斷下滑,但節節高漲的出口量我們也不應忽視。

例如吉利今年7月的出口量按年增長已超過59%至3989輛,同時長城的表現也十分優秀,出口新車7403輛,同比增長69.48%。

還有上汽集團在7月的產銷報告中,新加入的上汽通用五菱汽車印尼有限公司,今年銷量累計同比增162.77%,達到9959輛;更值得注意的是,名爵汽車印度有限公司也開始加入報表,7月銷量2088輛。

“雖然市場競爭殘酷,但真正具有實力、能把握趨勢、勇於變革的企業,一定能出來。”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如此說道。

"

相關推薦

推薦中...